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臺灣的蝴蝶谷》教後反思新編

《臺灣的蝴蝶谷》教後反思新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臺灣的蝴蝶谷》教後反思之一

《臺灣的蝴蝶谷》是一篇充滿童趣、語言形象、生動的寫景課文。寫景文章,景物之美,必融合了作者情感之美,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努力把感受景物之美與體會作者情感融合起來。

《臺灣的蝴蝶谷》教後反思新編

教學本課旨在讓學生在情境的渲染下主動透過語言文字展開各自的想象,從而領略蝴蝶谷的迷人景象,體會作者對臺灣美麗景色的讚歎,培養他們的讀書說話能力,培養他們熱愛祖國寶島臺灣的思想感情。

一、品味語言與朗讀指導的融通

“臺灣的蝴蝶谷”這篇課文運用優美語言介紹了我國寶島臺灣的“蝴蝶谷”。這篇課文具有“課文長”、“用詞美”、“想象點多”等特點。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力求做到引導學生入境,讓學生身在蝴蝶谷中,切身感受到蝴蝶谷的奇妙景象。“一羣羣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中“飛過、穿過、越過”的使用,既能使學生彷彿看到蝴蝶們飛越千山萬水來到蝴蝶谷時的景象,又能使學生初步感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讀課文,再動畫展示蝴蝶一路飛行去山谷聚會的畫面,一下子吸引住學生的目光,形成一個飽含情趣的交流場面。讓學生想象小蝴蝶飛到蝴蝶谷會經過哪些地方?當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他所看到的小蝴蝶旅程中的樣子時,引導學生找到課文中的句子,並通過師範讀,故意把幾個動詞全部讀成“飛”,讓學生體會“飛、穿、越”這幾個詞使用的準確性。在學生腦中有所感悟後再指導學生朗讀,感受蝴蝶飛到蝴蝶谷要經歷千山萬水,很不容易,但小蝴蝶不怕,相反還很興奮,很着急。因爲蝴蝶谷是個好地方,從而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對臺灣蝴蝶谷的喜愛之情。

二、動與靜的融合

和美語文注重課堂上的動靜結合,以靜促動,以動促靜,動靜相生。使課堂充滿活力。課文通過描寫黃蝶谷和彩蝶谷兩個山谷來說明蝴蝶谷的景象迷人,表達作者對蝴蝶谷的讚歎之情。描寫黃蝴蝶谷時我採用想象與朗讀結合的靜態教學爲主。“金光燦燦”“十分壯觀”,這幾個詞都是我要抓的,利用它們幫助學生想象和理解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金光燦燦”主要抓學生看到耀眼東西時的一種感覺,併爲孩子補充了黃蝴蝶——金鳳蝶的課外資料。在理解“十分壯觀”時,我先讓學生想象一下成千上萬只蝴蝶什麼樣,說說自己的感受,然後播放成千上萬只蝴蝶的圖片,讓學生在意外的同時很容易地看到了成千上萬只蝴蝶的場面。從而引出“十分壯觀”,從畫面中初步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再來指導朗讀就水到渠成了。

描寫彩蝶谷時,我主要抓這幾個詞“五彩繽紛”“上下翻飛”“五顏六色”。以讀、悟、演等動態教學,讀出蝴蝶的多姿多彩,體會作者的情感。尤其是文中的那句比喻句:“就像誰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我與學生一起學做蝴蝶,在我的指揮下,學生的手就是蝴蝶那五顏六色的翅膀,隨着風來回飛舞,時而徐徐落下,時而翩翩飛舞,時而高飛,時而低飛。,一時間整個教室成了蝴蝶的天堂,學生也忘了自己在上課,沉浸在蝴蝶的世界裏。細細賞,慢慢品。無需老師過多的講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已經到位,體會出作者的那份驚歎與喜愛。動靜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達到和諧,達到和美境界。

三、課內與課外的融合

課內文本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是教師進行“課本經營的”主流語文素材,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主食”。課內學習必須挖掘、利用空白點,做有效的填充、補白,使課堂更加豐盈、充實。

本課中我對蝴蝶谷進行兩處地方的補白,一處是:看到“金光燦燦”一詞,我補充了這種金光燦燦的蝴蝶叫金鳳蝶,翅膀上有金色的粉狀物,纔會金光燦燦。第二處是:學完了兩個美麗的蝴蝶谷,我補充了臺灣蝴蝶谷的資料,臺灣是世界上產蝶量最多的地區,有400多種蝴蝶的種類。有效幫助學生更多的瞭解蝴蝶谷的景象。

在學生學完兩個蝴蝶谷的迷人景象的語言文字後,順勢再讓學生做一個拓展練習:有的山谷(),請學生借鑑課文的好詞好句,或在課外看到的好詞好句,自己發揮想象介紹一個蝴蝶谷的景象。雖然二年級的語言還很稚嫩,但透過這些語言的背後,我們看到學生對文本的已經理解了,更進一步體會作者對蝴蝶谷的讚歎和喜愛。

四、入文與出文融通

閱讀的過程是孩子潛心會文的過程。入文閱讀,是一種傾注情感、傾注心性的閱讀,只有入文,才能與作者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感受作者的心跳、享受作者的情味。除了讓學生在入文中進行感性領悟外,還要引導學生跳出文本進行理性審視,這就是“出文”。課文的第四自然段,遊人來到迷人的蝴蝶谷,蝴蝶會怎樣迎接他們?如果你是遊人會說學什麼?如果你是蝴蝶又會說什麼?學生的話題很廣,可以誇誇蝴蝶,可以誇誇臺灣,還可以誇誇遊人等。帶領學生在文本中與課文角色做零距離接觸後,引導學生出文。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蝴蝶和遊人做理性評價。從而引出“臺灣蝴蝶甲天下”的美譽,更深地體會作者對臺灣蝴蝶的喜愛與讚歎,教育大家應該熱愛寶島臺灣的思想感情。可謂在閱讀教學中走了一個來回。

景語要細細賞,情語要慢慢品。寫景的文章在一品一咂之中,景語皆成心語,達到和美之境。

  《臺灣的蝴蝶谷》教後反思之二

“臺灣的蝴蝶谷”這篇課文運用優美語言介紹了我國寶島臺灣的`“蝴蝶谷”。這篇課文具有“課文長”、“用詞美”、“想象點多”等特點。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力求做到引導學生入境,讓學生身在蝴蝶谷中,切身感受到蝴蝶谷的奇妙景象。

“一羣羣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中“飛過、穿過、越過”的使用,既能使學生彷彿看到蝴蝶們飛越千山萬水來到蝴蝶谷時的景象,又能使學生初步感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讀課文,問問學生通過讀課文看到什麼了,當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他所看到的小蝴蝶旅程中的樣子時,引導學生閉上眼想象,並通過做動作體會“飛、穿、躍”這幾個詞使用的準確性。在學生腦中有所感悟後再通過圖片進行驗證。

“聚會”一詞體現出小蝴蝶趕往蝴蝶谷時着急的心情,怎樣才能幫助學生體會呢?我採用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生活中參加聚會前着急盼望的心情,去體會小蝴蝶們也是這樣,進而指導學生讀出小蝴蝶着急的心情。

課文通過描寫黃蝴蝶谷和彩蝴蝶谷兩個山谷來說明蝴蝶谷的景象迷人。描寫黃蝴蝶谷時使用了幾個詞語“成千上萬”“金光燦燦”“十分壯觀”,這幾個詞都是我要抓的,利用它們幫助學生想象和理解。在理解“成千上萬”時,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麼叫成千上萬,想象一下成千上萬只蝴蝶什麼樣。然後播放成千上萬只蝴蝶的錄像,由於錄像的內容遠遠超出了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意外的同時很容易的看到了成千上萬只蝴蝶的場面。並指導學生讀出“成千上萬”。“金光燦燦”主要抓學生看到耀眼東西時的一種感覺。通過“成千上萬”和“金光燦燦”使學生初步理解“壯觀”。

通過這次講課,我還有幾點感受很深。第一,教學準備要充分,不光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第二,教學設計要精,不能含糊。第三,重難點要做到心中有數,時間分配要合理,做到主次分明。下面我針對這三點作詳細說明。

在教學設計中,不光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備教材是我們老師對教材的理解,詳細分析教材的知識點、重難點等內容,我們會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設計出一條教學思路,爲了達到設定的教學目標採用了一系列教學方法。那麼這些教學手段到底運用得合適不合適呢?這就要看備學生了。教學手段運用得合適不合適?1、學生會不會對此感興趣?如果學生感興趣我怎麼辦?如果學生不感興趣我怎麼辦?2、這個問題提出後學生會怎麼回答?學生達到哪個層次我要說什麼?如果學生不會回答怎麼辦?3、這個方法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能怎麼辦?如果不能我要繼續採用哪些方法?在課堂上,能令我們始料不及的往往就是學生。可是如果在教學設計環節我們能做到在每個問題的設計上都這樣仔細推敲的話,課堂上老師可能會更有把握。

教學設計要做到環環相扣,環環精緻。通過本次講課,我學習到了一堂好課也像一個精彩的故事,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是由上一個問題引出的,環環相扣,做到每一步都給人感覺自然流暢。除了環環相扣外,還要做到步步精緻。老師在設計時不能只考慮到大體環節,存在在課堂上再發揮的心理。而要在課前每個問題,每一步都考慮周詳了,課堂上的發揮也應該是老師在課前考慮到的。

第三,重難點要做到心中有數,時間分配要合理。這次講課,我雖然對重難點能做到心中有數,但是由於課前沒有把時間做到嚴格的合理分配,而允許自己在課上出現了非重點佔大塊時間的情況。由於第二自然段的教學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當時我在這耗費了大量時間,而造成了第三自然段重點段用時不夠,倉促進行的情況。受到了這次教訓,我記住了在今後的教學中嚴把時間關,做到課堂上分配時間要合理。同時,我覺得這次講課造成這種情況還有上面兩個原因。如果課前設計周全了,就能考慮到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如果課前備好學生,學生理解到什麼程度該怎麼辦老師心中也會有數。

這次講課使我真正理解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老師要想在課堂上更有底氣,就得做到更精心的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