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臺灣的蝴蝶谷》教學反思彙編

《臺灣的蝴蝶谷》教學反思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臺灣的蝴蝶谷》教學反思之一

《臺灣的蝴蝶谷》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美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介紹了我國寶島臺灣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麗而壯觀的奇異景色。全文文筆優美,詞彙豐富,既能讓學生感受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又能激發學生對祖國寶島臺灣的熱愛之情。課文具有“課文長”、“用詞美”、“想象點多”等特點

《臺灣的蝴蝶谷》教學反思彙編

記得薛法根老師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每備一節課前都要將課程標準仔仔細細地進行閱讀,對照課程標準上不同年級需要達到的要求等進行備課。好的習慣和做法只值得學習的。備這一課時,我再次細讀《語文課程標準》,其中對低年級閱讀教學提出的目標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針對本課內容及課文特點,並依據上述要求,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進行了這一課的思考,確定了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在讀中感知、感悟臺灣蝴蝶谷的美景是學習的重點。如何讓孩子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是教學的難點。那如何來吃透文本,滲透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入境,讓學生身在蝴蝶谷中,切身感受到蝴蝶谷的奇妙景象呢?思考如下:

一、立足文本,提煉問題,讓文本清晰起來。

要上好一篇課文,首先教師呈現給學生的文本思路要清晰。細讀課文後,我發現在全篇課文可以以“臺灣的蝴蝶谷景象迷人。”爲主線,提煉“蝴蝶爲什麼喜歡寶島臺灣?”“人們爲什麼稱它爲蝴蝶谷?”“蝴蝶谷裏的景象如何?”三個主問題。而第一個問題可以放在第一課時與學生讀文交流解決。第二課時可以圍繞後兩個主問題引領學生去細讀,去品味,去感悟悟,去想象,讓文本思路清晰可見。

二、品位語言,提升素養,把文本積累起來。

“語文素養”的關鍵要素是語言,包括語言積累、語言理解和語言運用。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應多關注語言的積累。這體現在本課的三個方面:一是有關描寫顏色詞語的積累。教學二、三自然段中讓學生給“色彩斑斕”換詞進行積累和運用,第三自然段中“五顏六色”“五彩繽紛”“金光燦燦”等詞語,讓學生存儲在自己的大腦記憶庫中。二是讀、背過程中有關語言感受的積累。如給畫面配音“每年春季,一羣羣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裏來聚會。”通過動詞和形象的動畫,積累語言中所蘊涵的形象感、意蘊美和情趣感。三是語言表達特點的積累。如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重點抓住了句子“一羣羣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裏來聚會。”中“飛過、穿過、越過”的使用。引導學生在老師的對比朗讀中辨析“飛過”、“穿過”、“越過”等動詞,學生立刻發現和體會到老師讀時都用了“飛過”,覺得很是重複,教師不經意的朗讀,其實是精心之筆,目的是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用詞的準確與豐富,提醒學生寫話時也要注意做到用詞的準確,詞語的豐富多彩,這樣才能寫好文章。並以動畫來形象地驗證這一用詞的精當。

又如引導學生髮現課文中的兩個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及初步體會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引導學生體會第三自然段中黃蝶翠谷因“金光燦燦”而“十分壯觀”;描寫彩蝶幽谷時用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句“有的山谷裏有幾種蝴蝶,上下翻飛,五彩繽紛,就像誰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引導學生討論這句話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進而追問“蝴蝶與花瓣哪裏像?” 引導學生從顏色和飄舞的.姿態等方面認識到它們都是五顏六色的、五彩繽紛的,蝴蝶上下翻飛和花瓣隨風飄舞很像,讓學生體會作者打比方的形象與生動。

三、創設情景,互動對話,讓文本立體起來。

本文語言優美生動,如何把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環境,細細品味,讓文本立體起來呢?教師以“採訪”的形式創設情景對話,使學生在師生的互動中使文本立體起來。

“趕到”一詞既體現出小蝴蝶高興也體現出了和趕往蝴蝶谷時着急的心情,怎樣才能幫助學生體會呢?我運用“採訪”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對話,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入情入境,學生不但從這一互動情境中理解了詞語,更體會小蝴蝶聚會前高興、興奮、着急的心情,進而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來讀課文,情感朗讀自然水到渠成。又如讓自己扮演遊人,學生扮演熱情好客的蝴蝶,遊人一到山谷,立即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團團圍住,使學生沉浸其中,“翩翩起舞”“團團圍住”不着一語,學生立刻從立體的文本表演中感悟和理解,蝴蝶谷的整體美在潛移默化中映入學生的腦海,孕育了美的情趣。教師與學生將無聲的語言變得有聲有色,有血有肉了,文本也由此立體起來。

四、巧借媒體,突破難點,讓文本鮮活起來。

在讀中感知、感悟臺灣蝴蝶谷的美景是學習的重點。如何使學生能夠入情入境的去感知、去感悟呢?

低年級小朋友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爲主,針對這一特點我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直觀、生動的優勢,不斷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融入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加深學生們對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印象,從而使學生髮現美、感悟美、表現美。寓美育於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如教學“一羣羣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裏來聚會。”辨析“飛過”、“穿過”、“越過”等動詞時,以動畫將學生帶入文本所描繪的情景,形象地來驗證這一組動詞用詞的準確和豐富,突破了學生理解上的難點。

又如我出示的“黃蝶谷”和“彩蝶谷”的兩個畫面是學生在聽讀想象的基礎上,直觀的感受到山谷的迷人,適時的補充其它的蝴蝶谷,學生立刻被引領進了這迷人的蝴蝶谷中,直接“聞其聲、觀其景、臨其境”,感知、感悟臺灣蝴蝶谷美景學習難點由此突破,文本也因此鮮活起來,而學生有了這樣的感性認識,感情朗讀自然水到渠成。

  《臺灣的蝴蝶谷》教學反思之二

在這次全校組織的評教評學中,我講的是19課《臺灣的蝴蝶谷》第二課時,重點是通過朗讀感受蝴蝶谷的蝴蝶之多,之美。課後聽了各位老師的點評以及結合我的備課、教學過程,我發現:備課時一定要充分備學生。

在理解課文時,我把一些基礎知識字詞都穿插於課文分析理解過程中,讓學生複習鞏固,在文中批註,並希望把重點知識點拿出來讓學生學習,比如教學參考書中提出來的。而學生的表現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同學們從課文中發現的問題要比我多,比我細。如:第一自然段中,我讓學生找出一個多音字,就是“盛”,但同學們又從中找出了“好”,還發現以前學的“溫暖”,它是有反義詞的,之後,又從文中找到了很多的近義詞等。一下子,讓我覺得我低估孩子們的能力了,我備課的時候就沒有想到孩子們的能力,沒有聯繫他們所學過的舊知。充分備課,才能上好一堂課,充分備學生,才能挖掘更多的知識。

而我在講到“壯觀”一詞時,我想讓他們說說和它意思相近的詞語,因爲這是練習中要求會做的,同學們很快說到了“壯麗”,我很高興,卻突然有個同學站起來,那它的反義詞是什麼,我被瞢住了,腦海中馬上又想不到是什麼詞,這該如何解決?我緊張極了,就先問同學們“壯觀”是形容什麼的?景象壯觀的反面是什麼?這時學生好象似懂非懂,而這時有個同學又問了另外的問題,而同學們也沒有再追問,就這樣模糊的過去了,可我感覺自己太失敗了,課後我也查了字典,很難查出來。可學生學了近義詞,還知道問反義詞是什麼,這說明孩子會學習了,把知識聯繫了起來,而我由於知識淺薄,沒能回答得了學生的疑問,真是慚愧。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常流水”,只有這時我才領悟其中的內涵,看來我們要多讀書,多學習纔可以滿足學生。而孩子的能力是無限的,就看我們怎麼引導使其發揮出來。雖然我沒能給孩子們解答了疑問,但我卻爲孩子們的表現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