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通用20篇)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通用20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1

上課伊始,我便吊起學生的胃口,先請去過黃山的學生介紹他對黃山的印象,我又補充介紹了著名的“黃山四絕”,使學生們一下子就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望,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本節課我以朗讀作爲重點,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注意保持了對話雙方的平等意識。比如,師生共同探討怎樣有感情地讀,怎樣背得快,都是老師與學生共同商討,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纔會成爲學習的主人。我讓學生通過模擬“仙桃”飛來的情境,突出“飛”字和“落”字,學生做着動作便很容易理解了課文。還請小朋友上臺表演“猴子觀海”,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突出“猴子觀海”的幾個動詞“抱”、“蹲”、“望”,這正是理解文章的重點。只有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朗讀指導,學生纔會真正領會其中的`意境。

在學生有了一些語言積累後,我進行了想象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通過提問來激發他們的思維。比如:什麼樣的獅子?怎麼搶?搶什麼樣的球?又通過自選題材,獨立發揮想象,對課文內容進行續編。比如:仙女彈琴,讓學生根據這個題目,自己展開想象,仿照課文編成一段話。經過這樣層層深入的反覆強化訓練。學生逐步掌握了想象的方法與步驟,並且有了充分展開想象的條件,一段段充滿想象的描述應運而生。有的學生寫道:“兩隻生龍活虎的大獅子,正在玩着雜技呢!”再比如:“一位漂亮的仙女,來到了凡間,正坐在平臺上,聚精會神地彈奏優美的歌曲。”學生們在輕鬆愉悅的學習中引發了情感的共鳴,思維得到了提升,也完成了語言的積累。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2

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那裏景色秀麗神奇,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就在校的學生來講,很少有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我在教學本課時,充分利用電化教學,使學生從中瞭解到黃山的奇石多而有趣、神奇。電教手段的運用不僅解決了學生沒有的生活經驗,而且更進一步的學習到了祖國黃山的美麗。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電化教學的運用是針對學生的無意注意,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興趣、自覺地去學習,就象看電影一樣,不知不覺地記住情節那樣。這種課堂電化教學中教師對信息的加工與學生腦中內部的信息加工的"裏應外合",使課堂教學由量的遞增達於質的飛躍,最後完成。

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又對桃、猴、雞、等有豐富的生活經驗。這樣,我在教學中,便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藉助電化教學手段,聲情並茂,生動形象地強化學生感知,努力學懂這篇課文。

語文學習,目的是爲了學以至用。在原先備課時,我把朗讀指導放在第一位,想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並感悟。但在課堂實施時我又臨時改變了策略,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慧心,做寫作資源的開發者。於是,我在指導學生學習並列段式的基礎上,增加看圖聯想,給怪石起名字,寫“奇石”這一環節,學生在與小組討論交流之後,加上先前的語言積累,通過兒童特有的思維,寫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話語。這一環節也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嚐到了合作的快樂。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注重對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我如果能在課堂上創設好一定的活動情境,就能使課堂教學更加和諧、融洽,使學生始終處在興趣盎然的氣氛中。還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孩子。這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3

《黃山奇石》共分爲兩個課時,一般第一課時都是關於識字寫字,第二課時是課文品讀賞析,就本次公開課,我選擇的是第二課時。這是一篇寫景的散文,共分爲6個自然段,其中,2-5段重點介紹了一些奇石。這也是本節課教學重點。那麼根據我的教學設計,我現在來就本節課說一說優點和不足之處:

1、首先我自認爲本堂課的環節銜接比較流暢,但教師的.過渡語不恰當,如,我常用的一些句子就是“那接下來我們看看下一塊石頭”,教師語言太過匱乏;

2、沒有聽出來學生讀題目和讀課文時的拖音,更不用說糾正他們的讀音了,然而這在語文課上其實是特別低級的錯誤。

3、在講到“猴子觀海”這一自然段時,有一個不錯的亮點,就是讓孩子來扮演“猴子觀海”,通過表演讓孩子來感知“蹲、抱、望”這三個動詞。但除了讓學生表演之外,讓學生讀課文的形式太少了,而且在這段裏,有一個詞,“一動不動”這個含義我沒有教出來。

4、關於識字寫字,由於自己之前並沒有對寫字特別深入的備課和練習,所以導致課上教生字的時候,出現三處書寫錯誤還都是被學生提醒出來的。說實話,關於書寫習慣,我的確沒有過多地深入練習,我只是憑感覺寫,感覺寫的可以,沒有注意每一筆順在田字格里的佔格之類的,所以在範寫“每”這個字的時候,我沒有把兩個豎點寫到豎中線上,最後一筆橫折鉤的“鉤”沒有挨着豎中線等等的錯誤,特別細節性的錯誤,自己不光沒有察覺,還被學生指出來,我的臉瞬間就紅了,這也給了我一個警醒——只要語文課上要教到的,不管是課文還是寫字或者是拓展,老師都要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4

《黃山奇石》以景點介紹的方式描繪了黃山石的“奇”。在教學時,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激勵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學習,學生的'合作爭勝意識被激發,因而課堂效果較好。

在文章感悟方面,我主要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本文的重點在於感受黃山石之“奇”,結合低年級思維、想象發展未完全,生活實際體驗不足等特點,我採取了直觀看圖的方法,通過收集的衆多黃山奇石圖先讓孩子在頭腦中形成對石“奇”的感嘆及震撼,再將這些感受融入聲音,從而讀出“奇”,讀出讚歎。朗讀是學生個性化理解的體現,在朗讀中,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本課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用自己的體驗表達出對黃山石的感受,學生自己通過理解用邊讀邊做動作方式表達出來。我僅以觀衆的身份給予適當鼓勵性的評價,除此,我還讓其他孩子作小評委,給予點評,通過這個環節讓其他的孩子在細心聆聽中積極調動思維。

本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本文在練習生字詞方面,訓練較少,組詞練習上缺少訓練,低年級的教學要求是一字組多詞,通過組詞促進學生對詞語的理解,由於剛接班時間不長,學生課堂聽講效果不是很好,時間比較緊張。對此方面有所忽視,導致課堂作業完成不理想,低年級生活知識貧乏,組詞教師應予以適當的引導、補充,針對本班弱點今後加強拼寫,發音、組詞環節的設計,時間比重也該隨時調整。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5

《黃山奇石》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課文描繪了黃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麗,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文章構思清晰,意境優美,想象豐富,情趣橫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薰陶。在《黃山奇石》一課的教學中,我不但引導學生讀文、看圖、想象黃山"四絕"的幾個鏡頭,使學生感受到了黃山奇石所具有的獨特的美,明白了黃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遊客的原因,同時也使產生了進一步瞭解與欣賞奇石的強烈願望,帶着濃厚的興趣步入對新知識的探索。

而且在教學中還創設好一定的活動情境,使課堂教學處於和諧、融洽、興趣盎然的氣氛中。我特別注意學生的誦讀。在課堂上首先讓學生範讀,然後用“誰能比他讀得好”引起學生比一比的興趣,激發讀的動力,還用配樂讀以及齊讀等的方式,以優美的旋律感染學生,以悅耳的聲音打動學生,以動人的感情激勵學生,使他們躍躍欲試,急於參與,急於體驗,急於模仿,達到了讓學生“想讀”的目的。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進行交流討論以及表達自己的.意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有了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學習以及把自己獨到的意見、理解在全體學生面前表達出來,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也能讓每一位學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學生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激勵。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重感悟。那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不要把學生的思維圈在一個固定的範圍裏。要相信、尊重、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學生。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6

小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經驗大部分是間接經驗,只有通過想象,才能瞭解教師或教科書所描繪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質,進而理解這些經驗。根據學生的這一思維方式,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看圖和模擬表演來創設想像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想象思維的方法。

比如講授《黃山奇石》時,圖中的“猴子”指的是什麼?“海”又指的是什麼?學生很快發現,“猴子”是指山頂上想猴子的一塊巨石;“海”是指山間像翻滾的波浪一樣的.雲霧。顯然人們把這兩種景象融爲一體,稱爲“猴子觀海”。這本身已充滿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讓學生細讀重點句,從中找出“抱着”“蹲”“望”這些描寫動態的詞語,以及“一動不動”這個描寫靜態的詞語,品味想象的意境。這是我讓學生結合看圖,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說:“這隻蹲在山頂上的猴子被翻滾的雲海驚呆了。”有的說:“這隻猴子被眼前的雲海嚇壞了。”還有的說:“這隻猴子望着翻滾的雲海在沉思。”這時我抓注時機,讓學生將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進行即興表演,把圖中景物,由語言變爲動作。以此激發興趣,強化想象思維。

在此基礎上,我通過談話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如果這不是一隻石猴,而是一隻真猴,面對翻滾的雲海,它會想到什麼?”這是課堂立刻活躍起來,有的說:“它會想,我要是孫悟空踏着雲彩飛過去見觀世音有多好。”有的說:“我要是會游泳,跳下去遊個痛快。”還有的說:“我要是長出翅膀,飛到對岸去該多好!”……就這樣,我引導學生從觀察入手,創設了想象思維的氛圍,最中使學生的思維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就這樣經過多次閱讀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促進了學生思維邏輯性和廣闊性的發展,爲學生今後的創造性思維奠定了基礎。由此使我認識到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是學生獨立思考,樹立創新精神的基石。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也是大有可爲的。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定會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有所提高。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7

低段教學以識字爲主,但是我們的識字教學往往在字音、字形上下苦功夫,忽略了對字意的理解。而學生閱讀能力的起步,就在於對字意的理解,組字成詞,連詞成句,只有先讀懂字詞,才能更準確地理解句子。閱讀能力的培養,就是在低段的解字詞中逐步提高的。我們的'解字詞的教學,不能依賴於“詞語手冊”等輔助書,作爲教師,我們要善於利用文本資源,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感悟詞語的意思,像“奇石”、“怪石”、“奇形怪狀的石頭”,我們就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效省時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從字理的角度來說,我們的許多漢字都是有造字規律的,只可惜我們都不是字源學家,所懂得的字理知識有限。但是有一些很常見的,而且已經被證明是一種合理的字理解詞的方法是可以一用的。像本教學片段中的“胳膊”和“脖”三個字,我們就可以像學生滲透“月”字旁的意義,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有意識字,並且初步掌握一些識字解詞方法。中間有個小疏忽,忘了講“脖”的右邊部分了,呵呵。

低段的學生對一個句式的掌握要藉助非常形象的幫助,我的口頭句式雖然給了他們模仿的空間,但是他們還不能靠自己的想象來連詞成句。如果我出示‘黃山的奇石’可真多,有——,有——,有——”,這樣以填空的形式來幫助一下學生,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估計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跳一跳摘到學習的果子。

我和學生還處在磨合期,由於對他們的學習能力,更細緻地說,我現在還不充分地瞭解他們的識字、說話、閱讀等能力的發展狀況,課堂上要注重考察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做到以學定教,有的放矢。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8

《黃山奇石》是一篇看圖學文的課文,寫得是在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無數的奇石、怪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爲了促進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創造精神。在教學第二課時時,我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依據教材特點,以質疑爲主線,運用反饋教學法進行調節反饋,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歸疑、悟疑、解疑,並將看圖、讀書、訓練融入質疑、梳疑、解疑的主線過程,讓學生充分動起來。

只有讓學生生動,充分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他們纔會真正獲得所知,課堂氣氛纔會真正活躍起來。例如,我在教學讀課文時,採用了輪讀,小組讀,師生對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自選讀法,最大程度地調換口味,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再如:文中有的怪石給了名稱,但沒印上圖畫,我就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通過自己的想象,在紙上畫出“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爲了再發展思維,我還讓學生畫出自己想象中的怪石並起上名字。

通過看圖,瞭解文章大意到質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難點,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能充分發揮想象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在老師的輔導下,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讀書方法,讀書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方式。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培養語感,增加語言積累,才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實際上是讓學生用自己的口說作者的話,學作者的`語言,學作者的遣詞造句,學作者的神氣、音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通過大量的朗讀,對課文中準確優美的詞語,生動鮮明的語感,奇特嚴謹的結構,都能留下一定的口語習慣。只有這樣,作者的語言才能真正化作學生自己的語言。這是一種儲備,一種財富。有了它,寫起作文來,筆下的優美詞語就如泉水般涌出來,學生信手拈來,順理成章。講起話來不費思索,滔滔不絕。語文教師應致力於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9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是10月份師傅來聽課,我認真準備的一堂課。我從問題:黃山奇石“奇”在哪裏入手,引導着學生邊看圖片,邊學文章,首先介紹的是“仙桃石”,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猜一猜它的名字和理由,接着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仙桃石”的句子,引導他們讀一讀,抓住這裏的動詞“飛”、“落”,再次引導他們朗讀,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文筆之美,體會比喻句。在教授“猴子觀海”是也是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猴子觀海”的.句子,抓住關鍵性的動詞,並朗讀。在講授完“仙桃石”和“猴子觀海”後,引導學生髮現作者敘寫的規律:“仙桃石”是先寫名字,再寫出它的樣子和所處的位置,而“猴子觀海”是先寫出石頭的樣子和所處的位置,最後再寫出它的名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讀接下來的兩個自然段,並說說是否也發現類似的規律。這一環節是爲學生仿寫訓練做準備的,很有必要。

在教授接下來的兩段時,我也是採用抓關鍵動詞和朗讀相結合的方法,學生樂在其中。在回顧全文時,創設情境,讓學生當小導遊,給遊人介紹黃山的奇石,鍛鍊他們的表達能力和複述課文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學生也能說出黃山奇石到底“奇”在哪裏?

最後還想學生展示了“天狗望月”、“仙女彈琴”、“獅子搶球”的圖片,並引導學生模仿文中描寫奇石的方法,抓住一些關鍵的動詞,用上“好像”等詞語來仿寫“仙女彈琴”。當然我也出示了一些提示,孩子們在思考後都動筆寫了起來,他們寫得都很棒,在意料之外。

這堂課也獲得了師傅的肯定。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10

黃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本文寫的是黃山的一絕------奇石。作者選擇了一些形狀奇特的石頭,根據它們的名稱展開想象,給黃山奇石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由於班中小朋友都沒有去過或見過黃山,所以我先向大家介紹了一下黃山的地理位置和最著名的四大景觀,讓學生從整體上有一個瞭解。然後通過播放課文動畫,聽課文錄音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文章介紹到的“仙桃石”、“猴子觀海”、“金雞叫天都”、“五老奔天都”等石頭的形狀以及人們豐富的想象力。通過媒體圖片,爲學生創設了一個生動形象的情景,通過看、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的黃山奇石,激發學生對峻美壯麗的大自然的嚮往,也激發了他們學習課文的熱情。

自主識字仍舊是我們目前的教學重點,在字詞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在小小組內進行自學,讓他們用各自的好辦法來識記生字,學生們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有的用加部首,有的用換部首,有的用猜字謎等方法以熟字帶生字,既形象又便於記憶。在教“昂、朝、搶”時我用做做動作的方法讓學生來理解字的含義。教學“陡峭”時用圖片來幫助理解,效果較好。

在教學課文的主要內容時,我採用了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一讀,並說說喜歡的理由,打破了常規的順序教學,而是隨機地以學生的.回答來組織教學段落的順序,讓學生讀讀自己喜歡的小節,講講喜歡的理由,同學們互相補充互相借鑑來完成學習任務,體會奇石的奇妙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由於課文的篇幅較長、生字教多,在字詞教學時花費的時間多了些,所以到課文最後一部分時間就顯得比較倉促。在設計教案時準備讓學生學着課文的樣子,照樣子簡單地說說其他幾塊石頭,可是由於時間關係,這部分內容就只能留到課後再做了。對於新教材,由於是“新娘子吃湯糰-----頭一遭”所以在教材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學內容的分析,教學方法的使用等等方面都不甚疑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請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11

《黃山奇石》這課文趣味性很強,有旅遊經歷的學生都會比較喜歡這篇課文的。原先教學這一課的時候,覺得比較乏味,上不出其中的趣來。

今天,再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又做了細細的思考,安排了這樣的第一課時:

1、出示課題,指名讀題。

問學生:你覺得這個課題會重點寫哪個字呢?學生很快就發現“奇”字。課題的作用各不相同,有畫龍點睛,有提綱挈領,有蘊藏疑問。這個問題,能讓二年級的孩子開始思索課文題目與內容的關係,這對於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繼而問學生,讀了課題,你腦海中產生了哪些疑問?

學生的問題各有層次,有些不成問題,但是有些問得很好。

有個學生問:“黃山奇石”是什麼?

另一學生幫他做了補充:這篇課文寫了黃山的哪些奇石?

我點評:對,這個問題就值得我們去探究。

又一個學生問:“黃山是黃色的嗎?”

我點評:我覺得這是一個猜測性的問題,“黃山”的名字具體怎麼得來的,我不清楚,請你課後去查找資料,瞭解了再來告訴我好嗎?

經這樣一點播,學生問出來的問題就更有價值了。

有問:黃山在哪呢?這是一座怎樣的`山?

有問:黃山的石頭究竟奇在哪兒呢?

……

2、師小結承接:

剛纔很多小朋友對黃山非常感興趣。那麼黃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我們去看一看。課件上出示黃山的地理位置,再介紹黃山:

黃山是“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奇鬆、雲海、溫泉、怪石”被稱爲黃山“四絕”。尤其是“怪石”,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

當學生對黃山非常感興趣的時候,出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讓學生自由讀,想想從這段話中獲得哪些信息?學生對“(1)黃山在安徽省南部,(2)黃山景色秀麗神奇,(3)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我發現都沒有提到“聞名中外”四個字,於是我提出“聞名中外”是什麼意思呢?學生很有趣,居然有人說:“說明黃山那裏的人很文明,不亂丟垃圾。”

我笑了一下,說:“那是‘文明’(板書)的人做的事,但是‘聞名中外’不是這樣意思。我們先來一個字一個字來解釋,聞就是聽,名是名字,聞名聽過他的名字;中是中國,外是外國。中國與外國都聞說過都知道他的名字,說明這個地方非常出名。聞名中外,也可以說‘中外聞名’。”如果僅是這樣,我想學生對“聞名中外”還不是很清楚的。

於是,我問:“我們育才塑膠操場上的樟樹聞名中外,對嗎?”學生哈哈大笑,說:“那隻能說是聞名育才,不是聞名中外。”

我再問他們:“我說杭州西湖聞名中外,對嗎?”

學生想了一會兒說:“那應該是對的吧?”

把球重新踢還給我。我一笑,當然是對的。再讓學生說說哪些地方是聞名中外的。學生說了很多,秦始皇兵馬俑、八達嶺長城、故宮、圓明園等聞名中外。這樣,從解意思到運用,一個詞語學活了。

3、再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用橫線劃出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用波浪線劃出這些奇石奇在哪兒。

在交流中進一步認識生字。學生學得很快樂。綜觀這堂課,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提問、自主學生的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提問,自己讀讀畫畫思思。學生學得快樂,我教得幸福。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12

讀着《黃山奇石》,驚歎於黃山的神奇,也驚歎於大自然的偉大。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不是神話,是大自然的創造。我們彷彿被作者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我們似乎並不是在閱讀課文,而是站在黃山的.一個觀景臺上,美美的欣賞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張張奇石圖。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每一幅圖都是一個神奇的童話。

黃山奇石有趣,作者寫得也有趣,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被描繪的胡靈活現,呼之欲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感悟、理解和體驗,使其受到感情薰陶,獲得思想啓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13

一、學生個體的朗讀效果的不到保證

語文課堂上,琅琅的讀書聲最美。讓學生在與文本一次次的朗讀中不斷加深體會,只有多讀才能使靜止的文字表現他的情感,讓文字成爲一幅幅鮮活的圖畫。所以,教師在課堂中的示範是非常必要的。由於學生之前未接觸此類文章,和以前所形成的朗讀的陋習。所以,造成了班級中學生朗讀水平下降。

二、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味

相當多的學生能讀通順,但讀不出感情,只一味的讓學生一遍一遍按自己的意思去讀,不考慮,學生是否能理解感悟,不做具體的引導,點撥,也是徒勞。這裏就要求教師掌握豐富有趣的教學手段,如:讓學生們自己表演一下,文中出現的景觀。使文中的客觀文字,變的豐富真實,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必要的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讓學生對“景”瞭然於心。否則,很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三、對識字教學的時間不夠

由於本課出現的“我會認”的生字較多。對學生的掌握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中,所花的時間也相應的'加長。當把這些我會認的字記熟後,在帶入課文中就好學多了,而對於要求“我會寫”的生字,還是用來示範寫。請同學演板,共同觀察,糾錯而獲得正確規範的字體方式爲主。寫字教學中,突出相同結構的字的這個重點。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當然,世上本無完好無缺的課,比如,學生對黃山山石“奇”理解還不夠透徹。對打比方的句式也不夠了解,時間關係,課後的生字學習批改指導未完成,但只要每堂課學生都有收穫,那就是一堂成功的課。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14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然後概括地描寫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還特別指出了黃山的奇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各具體形象的介紹了一處奇石的景點,如:“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的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爲了幫助學生增強感性認識,課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分別與課文得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對應,便於學生了解這些奇石的形狀,在頭腦中浮現出這些奇石的樣子。短文層次分明,內容明瞭,看起來很好學,不過對於剛進入二年級學習的學生來說,確實比較困難。要使學生理解課文,達成編者的意圖,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得在“讀”上多下功夫。

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就本課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爲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的黃山石,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力求爲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情境,在閱讀和體會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課堂教學中,在努力落實基礎知識的同時,不忘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新課標着重提到: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培養學生從小具有收集處理各種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對創造性地開發語文資源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根據這一思想,我把收集關於黃山的資料適時播放給學生欣賞。在講到“翻滾的雲海”時,學生就可運用課前收集的有關“黃山四絕”的知識幫助理解。又如在教學本課第1自然段時,我有意識地要求學生交流一下“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麼?”旨在喚起學生對文字信息的關注。在教學“仙桃石”一段時,我鼓勵學生首先仔細觀察電腦展示的奇石的圖片,再通過雙擊鼠標選出“仙桃石”來,並說明爲什麼要選的原因,這一設計,旨在培養學生關注和處理圖片信息的能力。

人們都說想象生成了大千世界,想象造就了萬千事物。因此,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衆所周之,想象是人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在頭腦中產生沒有感知過或現實中尚不存在過的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小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經驗大部分是間接經驗,只有通過想象,才能瞭解教師或教科書所描繪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質,進而理解這些經驗。

由此可見,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但究竟什麼是想象?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模糊的,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因此,再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注意從詞句的比較入手,讓學生理解想象的內涵。比如講《黃山奇石》一文,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仙桃石像天上飛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上有一個桃子似的大石頭。怎樣讓學生體會想象的含義呢?於是我問學生:“這塊石頭的樣子像桃子,可以稱它爲‘桃石’,爲什麼前邊還要加一個‘仙’字呢?”這一問,學生們開始動腦筋了,有的說:“加了一個‘仙’字,表示它很神奇,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的說:“加里一個‘仙’字,表明它有靈氣。”還有的說:“加一個‘仙’字說明它是神仙特意放到那裏的吧!”抓住這個機會我總結說:“看,這麼一個普通的桃石,前邊家了一個‘仙’字,會使我們產生了這麼多的聯想,而這些聯想都是我門根據這個桃石,想出來的現實中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天上掉下來的,有靈氣,神仙放到那裏的)這就是想象。”爲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想象的方法,我把“仙桃石像天上飛來得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石上”進行比較,讓學生分析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學生很快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飛”和“落”兩個字。

於是我抓住這兩個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我問學生“桃石會飛嗎?這塊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頂上是靜止的。用“飛”和“落”兩個詞語描述它,變靜爲動,把這塊桃石寫活了,寓於了神氣的色彩,作者就是這樣運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寫的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就這樣,黃山的奇特便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深地印象,黃山的美麗與魅力也不斷的在學生心中明朗起來。

低年級語文教學,如若在“讀”和引導“議”上多下功夫,我想,學生會學有所獲的。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15

在本課教學中,我力求使媒體用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處。如在品讀"猴子觀海"這塊奇石時,有的學生雖然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了"雲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峯上看到的雲霧,但"翻滾的雲海"到底是一幅怎樣令人心醉的畫面呢?

學生很難體會的到,這時,若單靠我的`講解,無論講得多麼精彩,學生也很難體會、理解,爲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感悟,我適時地發揮多媒體特有的功能,及時地播放了"翻滾雲海"的動態畫面,學生看着如此美妙的"雲海",都紛紛發表自己對"雲海"的獨特見解。有的說"雲海"真是波濤洶涌,有的說"雲海"波濤滾滾,還有的說"雲海"真是人間仙境,怪不得猴子在這麼高的山崖一動不動,它是看得着迷了!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注重對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還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孩子。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16

黃山奇石樂本文主要介紹黃山仙桃石,猴子的海景,仙女的方式和金雞叫的天堂這四個岩石。由於課堂條件的限制,多媒體不能應用,學生在文本中的意識形態和情感理解有一些困難。

在黃山的奇異而有趣的經歷中,我讓學生通過想象力和閱讀理解。讓學生從閱讀和自己的想象中體驗黃山奇石樂。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教師的正常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演示兩個後,學生可以嘗試閱讀自己的文字,自己感覺的思維和感覺的文本。

最後,我讓學生模仿其他岩石中提到的最後一段的文字模仿,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感覺更多的黃山奇怪和有趣。

不足,在教學,教學新詞或一些拖延,鏈接設計不是很玩。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17

黃山的奇鬆、怪石、雲海、溫泉號稱“天下四絕”。《黃山奇石》一文主要講了黃山四絕中的一絕——怪石。課題“奇”,就已向學生交代清本文所講內容,使我們知道課文要寫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與衆不同。教材將文本安排在第一組課文中,而這組課文雖以秋天爲線索,但又不侷限於秋景。教學時引導學生在感受秋天的美好,領略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的同時,還要通過文本使學生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歎之情。

一、教學設計爲導遊帶領遊客欣賞美景這樣一種形式。

從圖入手,先讓學生從直觀感受“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的趣味橫生;再由圖及文,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展開想象,這是我教學本課的主旨,以遊覽形式開始,以學生運用文本知識講解結束,有始有終。

二、都通句子,美讀全文。

對於剛升入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能將課文中的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但要做到有感情誦讀是比較困難的,尤其對於像《黃山奇石》這樣有趣的`怪石,作者又將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描繪的活靈活現、呼之欲出的美文寫的又是如此有趣,能讀出感情就困難了。因此,我把美讀課文與展開想象銜接在一起,讓孩子們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圖—文—想—畫—說,結合起來體會文中描繪的各種石頭的形狀,小中見大,從而感受整個黃山的神祕,產生喜愛之情。在此基礎上師—生、生—生互動讀、評;小組讀、競賽讀、展示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將學生讀文的情感引向高潮,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誦讀。至此,第六自然段中提到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石頭的樣子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形狀了。

三、放飛想象,嘗試塗鴉。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教學到這時水到渠成,我順勢引導學生在紙上畫一畫,說一說。孩子們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他們腦海中的天狗,獅子、仙女也像作者寫的奇石一樣,太奇了!讓你不得不歎服孩子們大膽、無拘無束的想象力了!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畫中的狗、獅子、仙女??均沒有脫離現實生活,還沒能很好地領悟到石的形奇。

四、挖掘教材,填補空白。

我抓住第六自然段中的省略號挖掘文本空白進行拓展,跳出課文教課文,因孩子們已深深地被黃山的奇石吸引住了,給其它石頭起的名真可謂豐富多彩:海底撈月、石海泛舟、老鷹抓小雞、凝神靜思、盼??到這裏,我覺得已將孩子們的想象力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使孩子們更驚歎於大自然的偉大、鬼斧神工了!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18

一、有效教學應從導入開始

教學環節的設置要爲課文服務,當然也包括開課伊始的導入環節。在設計本節課的導入環節時,我想從學生的假期生活引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問:“同學們,假期中你都去哪些地方旅遊了?你認爲那裏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麼呢?”學生們都爭着舉手發言,起到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效果。但是王老師指出,導入設計要爲新課學習服務,要直切教學內容,增加思維含量,可以直接問:“同學們瞭解黃山嗎?”這樣學生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這節課要學跟黃山有關的課文,把自己在書上、電視上或者聽說的內容與大家交流,教師再渲染黃山之美,板書課題,思考:“讀了課題想說些什麼?”讓學生帶着疑問去讀課文,同樣可以起到調動積極性的效果,使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識字環節提倡自主,關注差生

進入二年級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識字基礎,把握好重難點,關注學困生的掌握情況

二年級學生要開始寫話,同音字和形近字常常讓他們混淆,出現錯別字,必須在平時的課堂上就訓練紮實。所以,我在識字環節上直奔學生容易讀錯的“天都(du)峯”和“胳膊(bo)”,並加入了“我能分清”的環節。但是呈現方式有些單調,認識生字部分可以讓學生自己觀察後,提醒其他同學,還可以讓學生接讀課文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而不僅僅是開火車。細想一下,有時爲了節省時間快點進入閱讀環節,自己確實有點倉促,不敢放手。

三、閱讀目標要高,落實策略要在學語習文上落腳

本課的教學建議中提出“本課圖文並茂,學習本課應在培養學生觀察力和想象力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可採用看圖學文的辦法教學。”所以,從黃山奇石的“奇”入手,讓學生看圖理解課文內容。比如:在學習“仙桃石”時,我讓學生自讀之後,再看圖思考“爲什麼叫它仙桃石而不叫桃子石?”“爲什麼是“飛”下來,而不是“搬”上去的呢?”併發揮想象,“你認爲仙桃石是從哪裏來的?”學生有的說是孫悟空扔下來的,有的說是神仙留下的等等。

此環節的不足之處就是朗讀指導的層次不清,形式有些單一,圖畫處理太倉促,想像環節學生說的太少,應該讓學生多說,纔能有助於理解課文。

四、適當拓展,發揮學生想象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慧心,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於是,我在指導學生品味奇石的基礎上,增加看圖聯想,給其他怪石起名字,寫“奇石”這一環節,學生在與小組討論交流之後,加上先前的語言積累,通過兒童特有的思維,說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話語。如:有的學生說道:“我從小就喜歡兇猛的獅子。那兩隻大獅子,一直伸着爪子,一直張着血盆大嘴,你爭我奪的'搶着一個漂亮的繡球。”再比如:“一隻雪白的天狗蹲在山頭,呆呆的望着銀盤似的月亮,它心想,我怎麼把它吃掉呢?”“一位漂亮的仙女,梳着長頭髮,坐在平臺上,優雅地彈奏一支美妙的樂曲。”這一環節使學生他們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語文課堂真正成爲了他們可以盡情想象和創造的樂園。

我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注重對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還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孩子。

一堂教學展示課的探究過程就是對自己綜合教學素養的洗禮。連續四天熬夜到凌晨,翻閱了30幾份不同的教學設計,再加上王瑩老師的點評,使我的思維漸漸明朗。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認真研讀教材,充分把握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步驟,找準的語言文字的訓練點,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19

今天上《黃山奇石》,課後要求是:“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從課文內容和要求看,本課還是需要有背誦部分的,但是這些內容要學生自己喜歡的,雖然挺能體現學生的個性的,還是挺讓我爲難的。

其實這是一個老問題,但我還是想知道大家是怎麼對待的,於是,我查閱了網絡,發現了許多不同

的觀點:

有人說:這就需要教師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揣摩編寫者的意圖。在萬無一失的情況下,最好讓學生“全盤照收”,最笨的辦法往往有時就是最有效的辦法。但這又與編寫者原來的出發點相去甚遠。唉!令人左右爲難呀。

有人說:跟着感覺走唄!只要你認爲有可能會出題的內容,死命令一條:背!寧可多背十篇,不可放過一段!

有人說:對於自主選擇和考試這一矛盾,我個人的看法倒是象以前一樣規定死好。課文裏哪些內容最精彩,最值得學生背誦,便指點學生背誦,這樣不是很好嗎?哪些內容最精彩,並不是無法確定的。讓學生自主學習,並不等於什麼都由學生自己選,自己定。假如有學生都不喜歡,就不要背了嗎?課本以及教師,有責任給學生方向性的指點——你背誦這些部分吧,因爲它最精彩。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發現人們考慮最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這個關鍵詞,而是“是否需要考試”。是呀,如果不背,到時要考試你怎麼辦?於是,有的老師採用“全文背誦,全冊背誦”的“兩全”方法,甚至有的.採用“背誦加抄寫”的保險政策,你聽了也不要驚訝!

爲了搞清楚“自己喜歡的部分”,我翻閱了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幾冊語文書,發現從一年級下冊開始就有這樣的要求,而且呈每年上升的趨勢。到三年級還增加了“我要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的要求。而且提出這樣要求的課文一般是寫景或者比較抒情有哲理的文章。如二年級上冊中《黃山奇石》、《北京》、《清澈的湖水》、《我是什麼》。這些課文中有相當多的句子寫得很美,很精彩,但是真的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老師似乎有些難以取捨。於是出現讓學生全文背誦,也是情有可原。

此時,我想到了上面那句話:“課本以及教師,有責任給學生方向性的指點——你背誦這些部分吧,因爲它最精彩。”編者在提出這樣的要求時,其實不僅只是對學生提出了要求,更是對老師點明瞭指導方向,要求老師在理解教材和設計教學時,要有針對性的引導,讓學生逐漸理解,哪些內容是需要我們積累的。相信從一開始老師有意的牽引到最後學生自由選擇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的。可能這個過程中,有硬性要求,有老師同伴影響,但是我們的目標是“引導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讓學生懂得積累,懂得欣賞。

於是,我在引導學習《黃山奇石》時,以“仙桃石”爲例,讓學生抓住“好像,飛下來,落”等重點詞理解“仙桃石”的“奇”。通過朗讀、想象、說話再朗讀,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背誦這段話。再運用類似的方式,劃出寫“猴子觀海”的特點,用自己想象、動作演示、對比表演等表現出“猴子觀海”的奇特。並要求把“它兩隻胳膊抱着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着翻滾的雲海”這一句話背誦下來作爲課外作業。而其他課文中的部分,讓學生自己再選擇背誦。

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了“課堂引導背誦,指明內容背誦和自己選擇背誦”相結合,是否比較適合剛開始起步的低年級孩子?當然這只是個人設想而已,值得不斷地實踐與改進。

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篇20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文章,通過學習黃山奇石,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黃山風景秀麗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發了學生們對祖國黃山的喜愛。同時也更加熱愛偉大祖國的山河。

爲了達到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本課時充分運用了電教媒體,使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更準確、更直觀。同時對文章中的重點詞語有幫助學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黃山風景真實地出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掛圖,佈置在版書裏,例如:仙桃石的掛圖對應着版書文字“仙桃石”使學生直觀、生動地感知文字與文字所表現出的畫面。生動、活潑教學效果較好。根據文章的特點,我採用了許多教學策略:

1、側重思維的發散訓練:

在欣賞了“猴子觀海”的畫面後,我引導學生想象:“幾千年來,這隻神奇的石猴爲什麼一動不動的呢?它到底在想什麼呢?”此問猶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他們有的編故事,有的大膽猜想,在愉快而熱烈的討論中,他們既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黃山奇石的有趣。

2、側重思維的廣度訓練:

在本課的最後,我出示了一些沒有名字的奇石,要學生根據他們的外形特徵,給這些石頭取名字。學生對此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開動腦筋,賦予奇石們以各種有趣的名字,在這樣輕鬆的氛圍中,他們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語文課堂真正成爲了他們可以盡情想象和創造的樂園。

3、側重思維的深度訓練:

在學生初步瞭解了“仙桃石”形狀的基礎上,我啓發道:“仙桃石”爲什麼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學生只要多讀幾遍課文,再深入思考便會發現這是因爲“仙桃石”體形巨大,而且又落在山頂,不太可能是人間的東西。課文中一個“飛”字和“落”字,便形象地寫出了“仙桃石”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