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S版初三下冊《百合花》教案

S版初三下冊《百合花》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S版初三下冊《百合花》教案】

  [教學目標]

S版初三下冊《百合花》教案

1.探究題目《百合花》的含義和主題。

2.體味細節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

3.咀嚼《百合花》清新俊逸的語言。

4.學習速讀,讀後能概述小說主要內容。

 [重點難點]

重點:細節描寫中使用細膩而有層次的心理活動來刻畫人物。

難點:層層深入地展開了對英雄人物小通訊員的刻劃。

 [媒體準備]

投影設備(視頻音頻等),百合花圖片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1.通讀全文,查字典,給生字生詞注音釋義。

2.閱讀全文,理解百合花的象徵意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示例:

(投影:白色百合花的圖片)大家看到的這種花是什麼花呢?它有什麼特點?

百合花。特點色澤文雅,香氣清幽,白淨純潔,即清麗,純潔,高雅……(讓學生放開談自己感受到的特點;意思在,就要肯定。)

我們今天所學的這篇課文不是說明文而是小說,作者想要借百合花表現什麼主題?帶着這個問題,我們翻開書。

二、作者簡介:

茹誌鵑,曾用筆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當代著名女作家。1925 年9月生於上海。1943年隨兄參加新四軍,先在蘇中公學讀書,以後一直在部隊文工團工作,任過演員、組長、分隊長、創作組組長等職。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從南京軍區轉業到上海,在《文藝月報》做編輯。1960年起從事專業文學創作,是中國作協會員,中國作協上海分會理事。1977年當選上海七屆人民代表。現爲《上海文學》編委。她的創作以短篇小說見長。筆調清新、俊逸,情節單純,細節豐富傳神。善於從較小的角度去反映時代本質。她的許多作品如《百合花》《靜靜的產院》《如願》《阿舒》《三走嚴莊》等都受到過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鏡等老一輩作家的好評,一些作品被譯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國文字在國外出版。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靜靜的產院》(中國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楊樹》(上海文藝出版社1959年)等。

三、檢測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撂(liào) 訥訥(nènè) 忸怩(ni365; ní) 憨憨(hānhān)

執拗(niù) 尷尬(gāngà) 訕訕(shànshàn) 瞅(ch143;u)

要挾(xié) 嬤嬤(mómo) 砦(zhài) 虔誠(qián) 磕磕絆絆(kē)

1. 詞語解釋

忸怩:形容不太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樣子。

訕訕:形容不好意思、難爲情的樣子。

訥訥:形容說話遲鈍。

執拗:固執任性,不聽取別人的意見。

掂量:這裏是斟酌的意思。

耽擱:這裏是拖延的意思。

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美好。

尷尬:處境困難,不好處理。

憎惡:憎恨,厭惡。

虔誠:恭敬而有誠意。

四、閱讀全篇,整體感知,梳理文脈,把握全文的行文脈絡和思想感情。

(一)速讀全文,順手劃出字詞。

(二)劃分段落,概括大意。

(學情分析:學生先閱讀課文,熟悉文本,這是閱讀理解本文的基礎。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總體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主題。)

全文以時間爲順序,以“我”的所見所聞爲線索展開情節。根據情節的階段性,可以分爲四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這都怪我了”)開端:帶路

第二部分(從“我們到包紮所”到“現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發展:借被。

第三部分(從“包紮所的工作人員很少”到“兩個乾硬的饅頭”)高潮:犧牲/獻被

第四部分(從“衛生員讓人擡了一口棺材來”到結尾)結局:蓋被

(三)具體理解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說中的地位和作用。

1.理解跟百合花被相關的情節。

請學生朗讀描寫百合花被的一段文字和“剛出門~我已從心底愛上了這個傻呼呼的同鄉)的內容。

再請學生複述被子的最後結局。

學生閱讀,思考,討論。明確:

A.被子,是情節的一部分,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B.被子與人物性格關係。

討論:借被和獻被這兩個情節,你看到了新媳婦怎樣的性格?

(這是一個開放的問題,只要各組學生言之有理,就要肯定。)

學生討論,明確:

美麗、純潔、善良、高尚。她在情節中,其性格是發展的。剛過門才三天,小通訊員就要借她唯一的嫁妝——一個有着百合花圖案的'被子,她當然有些捨不得,這種情感在情在理。但當聽我說借被子是爲了打仗爲了老百姓之後,“一邊聽着,一邊不斷向房屋瞅着……半晌,她轉身進去抱被子。”到了包紮所,她又主動將被子“鋪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塊門板上”,當衛生員動手要揭掉通訊員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時,新媳婦“劈手奪過被子”。“劈手”集中寫出了新媳婦用自己的新被子爲通訊員人殮時的那種果斷堅毅、不容商量的態度。與先前的嫺靜羞赧判若兩人……

小說通過新媳婦對百合花被子處置過程的描寫,刻畫了人物性格或者說表現了人物性格的發展。

當然,這個人物性格的發展,還通過其它情節或者細節來表現的。剛開始做救護工作時,她害羞靦腆,我跟她說了半天,她才紅了臉答應做我的下手。可當看到小通訊員爲了保護羣衆而受重傷時,“她剛纔那種忸怩羞澀已經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試着身子……” 新媳婦已經知道通訊員犧牲了,可她還是密密地縫着那個破洞,其實是在縫進她的一片深情,所以當“我”勸她“不要縫了”時,“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對“我”的不解以示不滿。

總之,小說通過對新媳婦一系列的動作和細節描寫,不僅寫出了她對通訊員的友善、關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態度變化,更展示了新媳婦嫺靜、淳樸、善良、純真、高潔如百合花一樣美麗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純真、高潔的優美心靈和品格的象徵。

五、佈置課後作業:

思考一下“百合花”僅僅是新媳婦心靈和性格的象徵嗎?和小通訊員、“我”有關嗎?全篇主題是什麼?

附:板書設計

百合花

茹誌鵑

百合花 清麗 純潔 高雅

新媳婦 嫺靜 淳樸 善良 純真 高潔

人物美 性格美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研討問題。

“百合花”僅僅是新媳婦心靈和性格的象徵嗎?和小通訊員和我有關嗎?全篇主題是什麼?

(一)先討論小通訊員的性格。

(學情分析:由四大部分的情節入手。迅速瀏覽課文,歸納概括,然後交流。)

看“帶路”的情節,即課文5節~“這都怪我了”。品析:

1.一個極其可愛的普通戰士。天真純潔,充滿朝氣,對生活和自然無比熱愛。即將發起總攻的時刻,還在槍筒上插上幾根樹枝和野菊花。

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他憨厚朴實,拘謹靦腆。

2.比如,“帶路”情節中“張皇”“數摸”這兩個動詞的描寫作用。

“張皇”的意思是恐慌、慌張,但在這裏卻非貶義,這一神態描寫,是在寫“我”剛剛結識的小通訊員那種靦腆、羞澀、侷促,表現他質樸,純潔的心靈。

“數摸”這一動詞更突出了小通訊員那種忸怩的神態,拘謹侷促的心理。但他又十分關心同志,走走停停也好,給我兩個饃饃也好,作者十分形象逼真地刻畫了一個靦腆、羞澀、侷促而又質樸純潔的小戰士形象。

3.“借被”的情節中,更看出通訊員的憨,不善言辭。更主要的是由於在革命隊伍裏受到黨的教育和戰鬥生活的鍛鍊,他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有着高度的階級覺悟和革命責任感。當他意識到自己借東西的方式方法有問題,可能會給羣衆造成不良影響時,就馬上鬆鬆爽爽地跟“我”前去解釋。而借到被子以後,知道這是人家新婚時惟一的嫁妝,心裏又立刻感到不安,又要把被子再送回去。

4.“犧牲/獻被”的情節中,更看出小通訊員的崇高精神。在取得總攻勝利的前夕,爲了保護擔架隊員英勇捐軀。表現了他對革命和人民羣衆的無限忠誠。

5.新媳婦獻百合花的被子,明顯是與百合花有關的,但小通訊員與百合花有關嗎?

有。他純潔高尚美好的心靈也像百合花一樣。

6、那麼,百合花在文中還有什麼寓意?

象徵純潔高尚美好的軍民之情。

二、分析小通訊員形象。

文章從三個方面來刻劃小通訊員。

第一個方面,他是個英雄,他的犧牲是爲了掩護民工。當敵人的手榴彈“在人縫裏冒着煙亂轉”的時候,他讓民工趴下,自己英勇無畏地撲了上去。在一般小說中,這個方面無疑是本質,是重點,是高潮,是要大筆濃墨地正面抒寫的。但是,作者卻只是讓一位民工在事後用幾句話交代了過去。這種側面敘述的方法,透露了作者的匠心。雖然從意識形態上,這是個是重點,用當時的理論話語來說,是人民戰士的本質,但是,這不是小說的重點。因爲簡單地再現戰士的英勇無畏,早就成了流行的俗套,光是寫這些,並不能表現茹誌鵑對英雄個性的發現,在這裏沒有她的創造和突破。

第二個方面,和在冒煙手榴彈面前的英勇無畏相反,他在異性面前十分地靦腆。按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的教條來看,這一切都是現象,不是本質,是不值得過多地花費筆墨的。光是靦腆,在女幹部面前靦腆,最多隻是顯示他幼稚、單純。茹誌鵑的匠心在於把這種在部隊內部的、異性面前的靦腆,打入另一種環境:不是在部隊內部,而是在部隊以外,在羣衆工作中,和老百姓發生衝突——借不到被子。

從工作上來說,這是一個失誤。按當時的理論,這對於一個英雄,是非本質的。但茹誌鵑卻把這非本質的方面正面展開,大書特書。正是在這裏,讀者看到了小通訊員的個性:在異性面前笨拙,不會對羣衆講話,才遭到新媳婦的拒絕。而新媳婦本人倒是落落大方,胸有成竹,再次見到他,忍着笑,明明是笑他沒有水平,而他還在賭氣,“繃了臉”,挺自尊,不認輸,結果是“慌慌張張”,把肩膀上的衣服撕破了一個角。這一切都是在顯示,他在兩女性面前,充滿了孩子氣,“傻呼呼”,不但一點精神優勢也沒有,相反,是一個被嘲弄的角色。讀者完全能夠認同敘述者所說的:“又好笑,又覺得可愛”。關鍵是這個英雄不是像當年小說中常見的那樣,是崇高觀念的化身,一切都是崇高的,在炸彈面前是英勇的,在女性面前也應該是英勇的。而正是這個看起來並不崇高的人物,在女性面前膽怯的人物,在炸彈面前卻英勇無畏,這纔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物,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個看來不像英雄的人,在手榴彈面前卻是無畏的英雄,這才顯得深邃。英雄雖然是大無畏的,但又是平凡的,平凡到靦腆、幼稚、可笑的。正是因爲他平凡,可笑、他才顯得可愛、崇高。

文章顯然把重點放在戰士的個性上,有了平凡的個性,這個人物就活了,因而他的英勇無畏,哪怕是簡略地交代過去,同樣也能感人至深。

第三個方面,作者把新娘子作爲戰士的一個陪襯,一種反照,是一個“鏡像”。新娘子對戰士的拒絕,甚至某種意義上和他頂牛,不是說明和他關係的對抗,相反,恰恰正是說明關係融洽。設想如果不融洽,如果是在日本鬼子兵面前,她敢這樣放肆嗎?敢於爭吵正是親密、不怕得罪的表現。茹誌鵑的才氣正是把這種爭執處理得相當有分寸,面且有特色。這種特色表現爲:一方面是在小戰士生前拒絕借被子,可是另一方面,在他犧牲以後,就堅決把自己那麼寶貴的被子填到棺材中去。被子由於失去了實用價值,顯得更加富於深情。這種深情,又由於一個細節的強調而顯得分外生動,那就是小戰士犧牲後,新娘子還堅持給他縫補衣服上撕破的口子。這在審美價值超越實用價值上,和被子是同樣的道理。

爲了表現這一點,作家在結構方面確實是匠心獨運。在這一點上,茅盾洞察細微地稱讚說它“結構上最細緻嚴密,同時也是最富於節奏感的。”(茅盾《談最近的短篇小說》,《人民文學》1958年6月)“結構上最嚴密”,這一點很好理解,凡在後面有結果的,前面一定有伏筆,有交代。如:爲了表現小戰士犧牲後新媳婦堅持爲他縫合掛破了衣衫,事先作了交代,不但交代如何掛破,而且在離去之時,還看到他的破布片在肩頭一飄一飄的。又如:爲了表現對小戰士的懷念之情,寫“我”無意觸摸到身邊乾硬的“饅頭”,事先就特別作了交代,小戰士生前如何把饅頭放在路邊石頭上,說是給她開的飯。這就是茅盾所說的:“沒有閒筆”,“善於用前呼後應的手法佈置作品的細節描寫,其效果是通篇一氣貫串,首尾靈活。”(同上)這一切,都使小說情節細節各個部分富於有機聯繫。

三、討論“我”在文中的作用。

1.以“我”爲視點,娓娓動聽地敘述故事,找出文章中表現“我”心理活動變化的詞語來。並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生氣 興趣 着惱 親熱 愛上 後悔 心跳 強忍淚水 想推開 沉重

作用:栩栩如生地描繪人物,並從“我”的感情變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如11節寫“我”對故鄉竹海的聯想,寫得非常富有詩情畫意,這樣寫,一方面點明瞭小通訊員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詩情畫意的環境,才孕育了小通訊員這樣心靈美好品質純樸高尚的英雄,景物美與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諧統一;另一方面,也抒發了我對故鄉無比熱愛之情,推動了我的感情發展,即由先前的生氣,到發生興趣和“親熱”起來。

這樣寫,大大擴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現了戰士之間那種百合花一樣純潔無邪高尚動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強了作品的抒情色彩,增強了作品感人的藝術力量。

同時還更有利於運用順敘、倒敘、插敘等多種方式,使結構嚴謹清晰,又張弛有度,富於節奏感。

四、總結歸納:

小說構思是非常巧妙的。表面上看,百合花的純潔清新美好好像只與新媳婦有關,其實,百合花的特點與小說中的其他人物的性格,與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是緊密關聯的。

百合花爲題的寓意:百合花,色澤文雅,香氣清幽,白淨純潔。本文題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更重要的是,百合花,作者賦予了它豐富的象徵意義:即小通訊員和新媳婦他們都有百合花一樣高尚純潔美好的心靈,軍民之間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樣純潔高尚美好,戰士和戰士之間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樣純潔高尚美好,一句話,百合花,象徵着人性美性格美。

主題:小說擷取了革命戰爭時期人民鬥爭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畫了有着百合花一樣純潔高尚美好心靈的小通訊員和新媳婦的形象,表現了純潔深厚的軍民之情和戰友之情,傳達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五、佈置作業

完成《伴你學語文》中的相關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