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八篇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八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遊戲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化妝活動,提高幼兒表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的能力。

2、通過創設情景活動,讓幼兒親自去探索,能有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遊戲發展幼兒身體的靈敏性,柔韌性和協調性,讓幼兒體驗遊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相互協商合作的能力。

5、引導幼兒講述戰勝困難的經歷,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6、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材料準備:

1、動畫片《西遊記》片段,幼兒自制的緊箍棒(人手一根)。

2、化裝所需的各種材料。

3、歌曲磁帶《猴哥》,師自編一套金箍棒操。

4、幼兒已玩過闖盤絲洞等的遊戲,並已設置過通天河、盤絲洞、遊戲場景。

5、多功能滑梯、木馬、鑽魚等

6、各條路的標記地圖人手一張, 10以內的加減法題目、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動畫片《西遊記》片段,激發幼兒學做孫悟空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讓你們看一段動畫片。”(播放《西遊記》的片段)

師:你們最喜歡動畫片中的誰?爲什麼?

幼:孫悟空,因爲他勇敢、不怕困難、聰明。

幼:孫悟空,因爲他聰明、本領大

師(另一位老師打扮成孫悟空):俺孫悟空來也。

師:我先來考考你們:我的老家在哪裏?我的兵器是什麼?

幼:花果山、金箍棒

師:你們真聰明!今天我到大(2)班來收徒弟,看誰既聰明又勇敢,就收他當我的徒弟,把他帶到花果山,跟我學七十二變的本領。你們想不想跟孫悟空學本領呀?

幼:想

2、裝扮自己

師:請小朋友先把自己打扮成孫悟空。

幼兒化妝相互合作(用各種材料打扮成自己)。

師:武器沒有怎麼辦?讓我變出許多金箍棒(平時活動中幼兒自制的)來。

3、集體操:金箍棒操

師:小朋友來跟我練一套金箍棒操。

(播放歌曲《猴哥》)幼兒學做金箍棒操。

4、帶着徒弟回花果山

師(孫悟空):徒兒們,準備跟我回花果山吧, 可是花果山在那裏,該怎麼走呢?(啓發幼兒思考)

師:我用毫毛來變地圖給你們,它會指引你們來花果山的,只要你們能按地圖上的標記尋找道路就能找到花果山。不過在通往花果山的路上,你們會碰到各種不同的困難,你們怕不怕?只要你們肯動腦筋,就一定能到達花果山,現在,我已把標記地圖變到你們的椅子底下了。

師(孫悟空):讓我們一起來尋找地圖。

孫悟空與徒兒們一起尋找地圖,教師出示找到的大地圖告訴幼兒,去花果山有三條路,(1)數學題迷宮路(2)動物標記路(3)幾何圖形標記路 小朋友手裏的小地圖的道路只有一條,(4--5人相同)

師(孫悟空):先看清地圖上是什麼標記的道路,然後找和自己相同路線的同伴結爲一組,徒兒們你們要看懂在地圖上該走哪條路,一起去找。

(讓幼兒互相幫助結伴而行)

每條路上至少設有3個障礙物,如:跳過小溝,爬山,鑽山洞,走獨木橋,穿越大森林、遇到老虎、走過迷宮等等。讓幼兒在錯綜的三條路中邊看標記邊走、邊戰勝困難、邊尋找花果山。

師(孫悟空):徒兒們,你們戰勝了許多困難,是一羣既聰明又勇敢的孩子,我非常喜歡你們。

5、西天取經。

⑴、交代任務

師(另一位老師扮成觀音菩薩):請孫悟空和徒弟們一起去西天取經,你們願意嗎?

幼:願意

師(觀音菩薩):要想取得真經,你們還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困難,你們怕不怕?要取回真經必須經過火焰山,通天河,盤絲洞,歷盡千辛萬苦,只要你們能戰勝困難,就能取回真經。那時,我一定在那迎接你們,小朋友一會兒見。

師(孫悟空):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用手中的金箍棒,想辦法,戰勝它。好,出發!

⑵、火焰山

師:徒兒們,火焰山到了。哎呀,火焰山的火真旺呀,我們怎麼才能進去呢?

幼:幼兒們討論〈最後商量爲架索道)。

師:好,讓我們動手架索道。

(幼兒用紙棍連成一條索道)

師:索道架好了,我們過火焰山吧。

師:你們過了火焰山,是一羣勇敢的孩子。

⑶、盤絲洞

師:現在到了盤絲洞,盤絲洞裏有妖怪嗎?

幼:有蜘蛛精

師:你們怕不怕?你們怎樣戰勝它

幼:不怕,我們可以用金箍棒打死蜘蛛精!

師:徒兒們,開始進盤絲洞了!

(幼兒鑽洞,並用金箍棒打“蜘蛛精”)

⑷、通天河

師: 孩子們你們看前面就是通天河了,通天河浪急、河寬。可以有什麼辦法過河呢?

(幼兒商量)引導幼兒用架橋,劃獨木橋,劃大船的方法過河。

6、取得真經(觀音由老師扮演,在山門口迎接)

師(觀音菩薩):你們本領真大!累了吧?,能不能告訴我你們是怎麼走過來的?路上遇到什麼困難呀?你們是怎麼克服和解決的?

(幼兒自由講述)

7、結束活動

師(觀音菩薩):你們真勇敢,爲了獎勵你們,我決定送你們每人一個小貼畫。

變出各種貼畫,分別獎給孫悟空和他的徒兒們。

師(孫悟空):徒兒們我們已經順利的完成任務,我也要獎勵你們,走跟我回花果山,我請你們吃鮮桃。

播放音樂《猴哥》回花果山,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西遊記》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完整、最精彩,也是最成功的長篇神話小說,其中孫悟空的角色是非常令孩子們崇拜的。在設計這個主題性遊戲時我以“孫悟空收徒”,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逐步過渡到看地圖“尋找花果山”,然後深入到“西天取經”的故事情節,給幼兒帶來了無比的快樂。因此孩子參與這個遊戲的積極性非常高漲,連平時不太聲響的幼兒也活躍起來了,幼兒在這個活動中大展拳腳,不僅提高了他們動手的能力、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讓他們更進一步瞭解了“孫悟空”這一形象的精神所在。整個活動通過熟悉而有趣的故事情節,帶領幼兒做運動,在玩中學,學中玩,使幼兒的跳、爬、鑽、平衡等能力都得到發展,同時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合作意識及勇敢的品質,較好的達到活動目的。

總之,這樣的主題性遊戲教學模式,使我們的老師跟幼兒的距離拉的更近了真正成爲他們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整個活動師生之間互動性強,幼兒與幼兒之間互相交流、積極合作,充分體現了他們的自主性。活動中孩子們是快樂的、自然的。

不足之處:

1、金箍棒的玩法在架索道這一環節有點欠強。

2、遊戲的難度還要加強(如走平衡木……)

小百科:悟空(731—812),俗名車奉朝,唐朝名僧。京兆郡雲陽縣(今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一帶)人。是後魏拓跋氏關係疏遠的後裔。是明朝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嘗試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序的操作,體驗操作的樂趣。

2、積極探索紙的不同變化與承受圖書的重量的關係。

3、學習觀察、比較的方法,培養探究精神。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書若干、打印紙、瓦楞紙。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1、老師:老師想用這張紙將一支筆托起,可是總是做不到(教師演示),你願意幫我想個好方法嗎?(願意)好,請你們馬上去試一試!

2、幼兒操作(請你們放下手中的紙和筆,回到位子上做好)

3、剛纔你們替我想到辦法了嗎?(請2-3個孩子示範)

4、幼兒先試,教師問:你是怎麼把筆托起來的?(折,卷)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5、師:沈老師有疑問了,爲什麼這張白紙着過,捲過之後,就可以把筆托起來呢?(折,卷之後)

a、你們的意思我明白了,白紙着過,捲過之後,它的形狀發生了改變,對麼?

b、那你們知道麼,紙的形狀變化之後,它的力氣也會發生變化?怎麼變化呢?我們給他的力氣取歌好聽的名字,叫承受力。

(原來,我們通過折,卷,改變了紙的形狀,就增加了紙的承受力,也就托起了這支筆)

二、探索紙的形狀與承受圖書重量的關係(正方形紙筒、三角形紙筒、圓柱形紙筒)

1、瞧!沈老師用你們剛纔教我的方法,折出了三種形狀的紙筒,你們認識他們麼?這是什麼形狀?

(三角形紙筒、正方形紙筒、圓柱形紙筒)逐個介紹。

2、看,我這裏還有什麼?(一本書)

3、我將這本書分別放在這三個紙筒上,你覺得會發生什麼?

(a)承受住了(可是我的書,又厚又重,它們又輕又薄,會承受得住麼)

(b)承受不住

4、到底能不能承受住,讓我先來試一試吧。

(a)我先試三角形紙筒,我用雙手拿住書的兩邊,拿平了,輕輕的放在上面,然後把手慢慢的鬆開,看,三角形紙筒怎樣了?(承受住了)

(b)我再來試正方形紙筒,我也像剛纔那樣,雙手……,怎麼樣啊?

(c)最後一個圓形紙筒,你覺得它能承受得住嗎?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替我試一試。(大家一起規範動作)

5、咦,原來這三種不同形狀的紙筒,都能承受住一本書的重量。

6、可是,這三個紙筒寶寶不高興了,不服氣!想一教高下,一定要比出誰的承受力最大!怎麼辦呢?(比賽)怎麼比?

7、幼兒回答(將書一本一本的放上去,放得最多,並且沒有倒下的紙筒寶寶就是大力士)

(a)怎麼放?

(b)如果放到X本,它突然倒了,那它承受住了幾本書呢?這個方法真好!

(c)(記錄表)我還爲你們準備一張記錄表,表上的三個圖形分別代表了三個紙筒,三、正、圓。

8、清楚了嗎?好!那在比賽前,我們來猜想一下,你覺得誰會是最後的獲勝者?

9、請你拿出準備好的貼紙,到我的黑板前,找到你覺得會獲勝的紙筒寶寶,將貼紙貼在它旁邊的空格上。

10、根據投票我發現大部分小朋友覺得XXX紙筒會獲勝!那比賽結果到底會怎樣呢?還是要你們動手去做一做。

11、聽清要求,四個小朋友一組,兩個人操作,兩個人記錄。

三、統計表格,發現圓柱形紙筒托住的書本最多。(圓柱形紙筒是大力士)

1、幼兒操作,並進行記錄。(好,放下手中的東西,拿好記錄表,回到位子上!)

2、孩子們,剛纔比賽的結果如何?

3、原來,圓柱形紙筒的承受力最大。

4、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有見過圓柱形的物體嗎?(3-4的幼兒回答)

5、我帶來了幾張圖片,你能找出途中的圓柱形嗎?

四、不同材質的圓柱形紙筒與承受力的關係。

1、好!我這兒還有一個圓柱形紙筒,請你們觀察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a)看:顏色一樣,高度一樣,一樣大小,厚度不一樣。

(b)摸:厚度不一樣。

2、請問這兩個紙筒誰的承受力更大呢?我也請你按照表格的順序去試一試。

3、剛纔你們操作的時候發現了什麼?

4、厚的紙筒,承受力大。

5、原來,紙的厚度不同,承受力也不一樣,越厚的紙,承受力越大。

五、高矮不同的圓柱形紙筒比賽

1、咦!好像有個人想來挑戰我們的獲勝者。看!

2、他們倆有什麼不一樣嗎?

3、一個高,一個矮,厚度呢?(摸一摸)你覺得會挑戰成功麼?

4、分開兩組,分別派一個代表上來操作。

5、原來,矮的圓柱形紙筒比高的圓柱形紙筒的承受力要大。

六、延伸

胖的圓柱形紙筒和瘦的圓柱形紙筒誰的承受力更大呢?讓我回到教室繼續探索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看的出來幼兒對紙筒很感興趣,玩的也很開心,成功擴展了孩子們的想象、創造能力。但在活動中也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一開始指導不當,讓小朋友們一起把紙筒套在手上跑,使部分幼兒覺得這樣玩挺有意思的,整節活動就以跑爲主,不想再嘗試別的新玩法,導致結束時還沒有停下腳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認識西瓜的特徵,瞭解西瓜的作用。

2.嘗試使用多種工具進行製作活動,發展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3.共享西瓜大餐,體驗成功的喜悅。

4.引發幼兒學習西瓜的興趣。

5.爲幼兒提供探索西瓜的祕密機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西瓜的作用,探索西瓜的更多知識,體驗製作大餐的樂趣。

難點: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大餐。

活動準備

不透明的整理箱,品種各異的西瓜,製作西瓜大餐的工具,背景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設置懸念,引出課題。

{在活動區域放置幾隻整理箱,內置西瓜}。

師:咦,這兒有幾隻箱子,請我們把他拿進來吧!這裏面是一種水果,你們猜一猜是什麼?

二 基本部分

(一)幼兒自由感知西瓜的外形特點。

師:小朋友開動腦筋,用不同的方法去尋找西瓜的祕密然後把你的發現說給大家聽聽。

(幼兒探索,教師指導:摸一摸,看看,敲一敲,推一推}

提問:你是怎麼做的?發現了什麼?

教師小結:幼兒總結西瓜的祕密。

(二)引導觀察西瓜的內部結構

師:誰知道西瓜裏面是什麼樣的?我們切開瞧瞧吧?(切開一個後}是不是所有的西瓜都是這樣的呢?你發現了什麼嗎?西瓜裏面有什麼?小結:西瓜品種多種多樣,有的是紅瓜瓤有的黃瓜瓤,裏面有的有籽,有的卻沒有。

(三) 探討西瓜的新吃法

師:讓幼兒用準備的材料做出各種西瓜大餐,可以幼兒分組進行。 {教師提供幫助,並播放背景音樂。}

三 結束部分:分享品嚐,體驗成功

師:今天我們用瓜瓤,瓜皮,瓜籽做出了這麼豐盛而別出心裁的西瓜大餐,高興嗎?讓我們一起嘗一嘗我們的西瓜大餐吧!

教學反思

這節活動主題課 內容貼近生活幼兒既熟悉又感興趣,教學效果較爲突出,活動中爲幼兒創設了一個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環境爲幼兒主動探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所以幼兒在創新制作的難點方面可以大膽的嘗試,很好的完成這節活動課的重點和難點。

從幼兒發展方面看,活動爲幼兒提供了充分表現,交流,分享的機會。爲幼兒提供了更加開放的發展空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驗知道各種質地不一樣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體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體驗到自由探索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3、增強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意識。

動材料:

棉布、絲綢、羊毛、人造絲、聚脂面料各剪成寬10釐米,長25釐米的長條若干,長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記錄卡與幼兒人數相同,各種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看錄像內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紅家裏有好幾塊面料,她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她選一塊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適涼快,你們說選哪一塊呢?”

二、認識面料,並做預測。

出示各種面料,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它們有什麼不同,並知道它們的名稱。

出示幼兒記錄卡,讓自由自由討論,做出預測,在你認爲合適的布料下預測欄上畫“√”,並說出理由。

幼兒記錄卡(一)

注:在實驗結果欄裏用數字1、2……依次排出各種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紅棉布黃絲綢藍聚脂面料綠人造絲紫羊毛

預測實驗結果

三、幼兒實驗,記錄結果。

1、“怎樣才能知道你們幫小紅選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種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強的呢?我們自己來試一試就知道了。”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講解實驗要求:如圖所示

3、幼兒記錄實驗結果,並討論實驗中的發現。

4、幼兒根據實驗結果,展開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各種面料的吸水性來遷移經驗。

小結:我們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氣性好的布料做我們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貼身的內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風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擋風。

四、幼兒再次實驗,瞭解布料相同、液體種類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爲幼兒提供幾種不同的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讓幼兒任選相同的一種布料分別放入不同的液體,再次進行實驗。

2、幼兒操作,並記錄實驗結果。

幼兒記錄卡(二)

注:在實驗結果欄裏用數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體布料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實驗結果 3、幼兒討論實驗中的發現,並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進行遷移。

小結:同一種面料用不同的液體浸泡,其吸水與溶解速度也不一樣,因此,平時我們在洗各種面料的衣服時,爲了更好的去污,會用較熱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滌用品來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難去污的。

 注意事項:

1、做第一個實驗時注意要把五種布掛在長木棒上同時放入水中觀察,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

2、在做第二個實驗時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體的時間應該基本相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整理書包萌發做小學生的願望。

2.學看課程表。嘗試按課程表整理書包,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書包、文具盒、鉛筆、橡皮、尺等文具。

2、讓幼兒熟悉各類課本以及課本名稱、水壺、玩具、蠟筆、繩子、毽子、飯盒、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1.小學生的書包裏有什麼?(在問答中幫助幼兒歸類,如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2.小結:書包裏要放的東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放書本。

3.小學生每天要帶什麼書?怎麼才能知道?

二、學看課程表1.播放課程表多媒體課件。

2.討論。

(1)這是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表,你能看懂嗎?課程表上有什麼?

(2)小學生一天有幾節課?上午幾節,下午幾節?都有什麼課?

(3)能看懂課程表嗎?有什麼問題?

(4)小結:小小課程表可以告訴我們每天有幾節課,上什麼課。有了課程表,我們就能按課程表來整理書包。

三、學習按課程表整理書包1.幼兒第一次整理書包。

(1)這裏都有些什麼課本?

(2)假如現在是星期一的晚上,請你按課程表來整理一下書包。(教師關注幼兒整理的過程。)(3)書包整理好了,你們是按星期幾的課程表來整理的?

(4)小結:晚上整理書包要按第二天的課程表來進行。

2.幼兒第二次整理書包。

(1)假如現在是星期日的晚上,請你們按課程表整理書包。想想該按星期幾的課程表來整理呢?(教師再次關注幼兒整理的過程。)(2)書包裏一共放了幾本書?哪一天也需要帶這幾本書?有沒有不同意見?

四、幼兒自己整理書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仙人掌和仙人球,激發幼兒興趣。

2、通過各種感官觀察仙人掌和仙人球,掌握兩者的不同之處。

3、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和喜愛大自然的情感,學習堅強不屈的精神。。

活動準備:

仙人掌和仙人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講述仙人掌的傳說,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出示仙人掌,大家看我帶來了什麼?

幼:仙人掌!我家也有的。

師:今天我要講一個有關仙人掌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座山,叫猛虎山,因爲山上有一隻吃人的大老虎,吃了很多人,嚇得大家連山腰也不敢去。猛虎山腳下,住着一對母子,母親年紀很大了,兒子是個出了名的勇士,叫丁剛―――――皇帝死了,仙草被丟到皇宮外面,而丁剛也被砍了頭。人們很感激丁剛,就把仙草偷偷撿回來,種在院子裏。由於仙草的葉子長的跟手掌一樣大,又是仙人送的,所以大家替它取了個名字,叫「仙人掌」。

2、說一說,故事裏的人物都有哪些?你們喜歡仙人掌嗎?爲什麼?

幼:不喜歡 ,因爲有很多刺。

幼:喜歡,雖然有很多刺但是它能在沙漠中成長,說明它很勇敢。

師:我們要學習仙人掌堅強不屈的精神。

(1)故事講完了,你們見過仙人掌嗎?我們去找一找!

(2)有小朋友說仙人掌和仙人球是一樣的,我們來看看那裏不同?

師:大家觀察的真仔細,其實仙人掌和仙人球不同的,象球一樣的叫仙人球。象手掌一樣的叫仙人掌。

3、觀察仙人掌的花卉,自主探索其各部位生長特點。

幼:快來看!這裏有一盆好大的仙人掌!還開了黃顏色的花。

師:小朋友仔細觀察吧!等一下告訴大家你觀察到的結果!

二、如何做好仙人球和仙人掌的日常養護。

師:我們如何養護它們呢?

幼:仙人掌和仙人球都是生長在沙漠中的,因此,我們不需要給它們澆太多水。

師:沒錯,一週一次或者看到土幹了再澆水,偶爾一個月忘記了也不要緊。

三、仙人掌和仙人球有哪些作用

仙人掌有食用仙人掌,可作爲蔬菜出售。涼拌仙人掌,人掌燉排骨。

仙人球的環保作用(仙人球 - 抗輻射) 仙人球 - 天然氧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將常見圖形分解出不同數量的各種圖形,發現圖形之間的分割、組合關係。

2.能創造性的運用各種圖形組合物體形象,學習按一定規律數圖形。

活動準備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拼成一幅畫(機器人)。

2.學具:圖形寶寶、卡紙、膠棒、小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出示“機器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請你們看一看這幅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組成)

2.幼兒分組操作學具,探索發現圖形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都說的很好,我要獎勵一下大家,給大家每人都準備了一份小禮物,咱們看一下都有什麼?

(正方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分別將拿到的圖形折一折,看一看每種圖形能變出什麼圖形,好嗎?

部分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

師:小朋友們的想法都很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按你們的想法剪開,只剪一下看看圖形有什麼變化。

(1)三角形。

幼:三角形——變成兩個三角形。

師:怎麼變得?你來演示一下吧!奧(邊對在一起折,這叫對邊折)三角形對邊折可以變成2個小三角形。

師:那小朋友們,誰還知道三角形還可以變出什麼圖形?

幼:三角形——變出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

師:怎麼變得?你來演示一下吧?奧,像這樣不對稱折的話,三角形就可以變成一個小三角形和一個梯形

(2)正方形。

師:正方形可以變成什麼?誰來演示一下?

幼:正方形——變成了2個三角形。

師:正方形像這樣對角折可以變成2個小三角形。

師:誰還知道正方形還可以變出什麼圖形?

幼:正方形——2個長方形。

師:怎麼變的?你來演示一下吧?奧,像這樣對邊折的話,正方形就可以變成2個長方形了。

師:誰還知道正方形還可以變出什麼圖形?

幼:正方形——梯形。

師:怎麼變的?你來演示一下吧?奧,像這樣不對稱折的話,正方形就可以變成2個梯形。

(3)長方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正方形、梯形。

(4)圓形。

圓形——變成了2個半圓形。

3.用拼一拼、比一比的方法,引導幼兒探索圖形之間的分割、組合關係。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沿着剪刀剪得痕跡拼一拼,圖形又有什麼變化,大家有什麼發現。

小結:一個圖形折一下剪開後,可以變成兩個圖形,這兩個圖形合起來和原來的圖形一樣大。

4.將剪開的圖形繼續變化,看每種圖形還能變出什麼圖形,數一數變出多少個 。

5.觀察圖形拼圖,按順序數出圖片中的圖形及數量。

6.播放音樂,幼兒進行創意拼貼畫。

師:咱們也用咱們剪的圖形制作一幅畫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

2.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3.養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看整點

難點:會在鐘面上撥整點

活動準備

圓形時鐘一個、1—12整點卡片、實物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互相問候。請幼兒猜謎語:“這是一首謎語歌,大家猜猜是什麼?”

一張大圓臉,沒退也沒嘴。

沒退會走路,沒嘴能報時。 (謎底:鍾)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圓形時鐘,請幼兒觀察鐘面,瞭解鐘的表面結構。

2.認識分針和時針,探索分針和時針的運動關係。

教師慢慢撥鍾,引導幼兒觀察分針和時針的運動。讓幼兒說出: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

3.通過撥鍾,引導幼兒認識整點鐘。教師將分針和時針都撥到“12”上,然後調節鍾背面的調時鈕,使分針轉一圈後正指向數字“12”,讓幼兒注意時針有了什麼樣的變化。教師反覆撥幾次,讓幼兒明白分針每走一圈,時針就走一個數字,經過了一小時。

4.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個實物鐘面。請幼兒輪流撥鍾,觀察並討論分針和時針 的變化,引導幼兒發現:只要分針正指“12”,時針就正指某一個數字。

教師小結:分針正指“12”,時針指數字幾,就是幾點整。出示寫有整點鐘的卡片,與幼兒一起撥整點鐘。邊撥鍾邊和幼兒一起說:“1點整、2點整、3點整……”直到兩針在“12”上重合(即12點整)。

5.遊戲活動:老狼、老狼幾點鐘

教師手拿1—12點鐘的鐘面卡片12張,走在前面扮老狼。幼兒跟在“老狼”後面邊走邊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老狼”舉起1點鐘的卡片並回答:“1點鐘。”幼兒繼續問“老狼”,當“老狼”回答“天黑了”時,其他幼兒必須快速回到座位上安靜下來。最後一個回到座位上的幼兒就被“老狼”吃掉,遊戲反覆進行。

三、結束部分

師幼同唱“鍾之歌”

四、延伸部分

引導幼兒把一日生活環節與時間對應起來,如早餐時說“現在8點鐘,我們吃早餐吧” ,幫助幼兒建立時間觀念。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幼兒觀察發現瞭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動手操作認識整點,知道分針正指12,時針指數字幾就是幾點鐘,學會看整點。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教幼兒製作鍾,以更好地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