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總八篇

【必備】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總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總八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2/4拍節奏,能表現ⅹ、ⅹⅹ和ⅹ—等節奏;

2.感受音樂的強弱變化,初步學習用瓶罐表現音樂的強弱並有節奏地爲音樂進行伴奏;

3.樂於大膽探,體驗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不同的瓶瓶罐罐若干

2.節奏卡片“ⅹ”和“ⅹⅹ”若干,火車圖片一張

3.《大貓和小貓》伴奏音樂及節奏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認識節奏“ⅹ”、“ⅹⅹ”和“ⅹ—”。

1.簡單的節奏練習。

師:請小朋友們拍拍手,和老師一起來歡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到來吧!

ⅹ ⅹ ︱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 ⅹ︱ ⅹ —︱

師:今天呢,我們班還來了一列節奏小火車。看看他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吧!

這是“da”(出示卡片“ⅹ”);手牽手的是“dada”(出示卡片“ⅹⅹ”);而跟着一條小尾巴的是da 2;

師:(出示全部節奏卡)老師先來完整念一遍吧!

幼兒跟念節奏,教師提醒幼兒“dada”要唱的快一些。

2.變換節奏卡,幼兒認讀。

師:節奏小火車還會變隊形呢。看看誰能念出這列節奏小火車。(請個別幼兒認讀,表揚完整念出節奏地幼兒)

3.引導幼兒幼兒用身體表現節奏。

師: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怎麼表現這些節奏呢?

師:我們一起跟着節奏來拍拍肩(跺跺腳)吧。

二、試用歌曲《大貓和小貓》練習2/4拍節奏

1.教師示範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

師:(出示小貓圖片)節奏小火車還帶來了兩隻小貓呢。快打個招呼吧!我是一隻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我是一隻小貓,我的聲音很小,喵喵喵喵喵。

2.教師出示節奏譜,邊唱邊演示一遍打節奏。

3.教師啓發幼兒探索合適的力度分別表現大、小貓的形象。

師:大貓聲音大大,我們可以拍的響一些;小貓聲音小小的,我們可以輕輕地拍。

三、自由探索瓶罐打擊樂器,激發幼兒演奏的慾望。

1.瓶罐寶寶聽到小朋友伴奏的這麼好聽,它們也想來唱歌了。請小朋友們和瓶罐寶寶玩一玩吧!

2.探索節奏快慢與瓶罐演奏的關係

師:我們的罐子來表演“ⅹ”、“ⅹⅹ”和“ⅹ—”,可以嗎?

“dada”的時候要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呢?

3.探索節奏強弱與瓶罐演奏的關係

師:我們想用瓶罐寶寶學學大貓叫,怎麼辦?(用力搖)

那怎麼學小貓叫呢?(輕輕搖)

4.播放歌曲,教師示範演奏一遍。

四、瓶罐演奏會。

1.瓶罐演奏會馬上要開始了,瓶罐寶寶們準備好了嗎?大貓出來了,記住,大貓的聲音是大大的,讓我們先來試一試吧。聽,小貓出來了,小貓的聲音是小小的,可要記牢哦!

2.教師放慢速度哼唱歌曲,指揮幼兒用瓶罐打擊樂器演奏歌曲。

3.分組演奏,請男孩子來當一當大貓,女孩子當一當小貓。看教師指揮演奏歌曲。

五、送瓶罐寶寶回家。

1.剛纔瓶罐寶寶和我們玩了這麼久,玩累了,讓我們哄它們睡覺吧。播放歌曲《小星星》,幼兒輕輕地撫摸瓶罐寶寶,使其不發出聲音。

2.我們送它們回家吧,記住可別吵醒它們。幼兒將瓶罐送回籃子。

3.外面還有很多空瓶罐,它們也想變成會唱歌的瓶罐寶寶。小朋友讓我們去找一找,收集更多有用的空瓶罐吧!

六、延伸活動

1. 把幼兒收集的瓶瓶罐罐投放到美工區,讓幼兒動腦動手變廢爲寶

2. 把製作好的瓶罐打擊樂器投放到表演區,讓幼兒繼續練習打擊樂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套圈》這個活動是一個老教材。孩子們都非常熟悉。體育遊戲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動,也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孩子喜歡一些自由的,較開放的教師介入很少的遊戲。爲此設計了《套圈》活動。我想通過這個活動進行一下嘗試,充分給予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使孩子真正成爲活動的主體。

教學目標:

1.練習快跑。

2.學習套圈的方法。

3.發展腿部肌肉。

4.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和體驗遊戲的快樂。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課前看過大班幼兒玩圈的場景。

物質準備:事先佈置好場地,塑料圈每人1個。

重難點:

讓幼兒學習雙手手心朝上握圈,翻圈從頭頂套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以下幾種隊列練習。

(1)分隊走(2)合隊走(3)“Z”字形走。

(4)小跑步成3路縱隊。

  二、基本部分

1.回憶大班幼兒的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出示一個塑料圈提問:孩子們,這是什麼玩具?你們玩過呼啦圈嗎?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哥哥姐姐玩套圈。

2.套圈練習

(1)幼兒自由探索套圈的方法

師:孩子們,今天我想請你們每人拿一個圈套一套,然後告訴我什麼樣的套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幼兒自由練習套圈)

(2)組織幼兒討論:什麼樣的套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

幼兒自由發言,並請幼兒示範自己的套圈方法。

(3)教師總結並示範正確套圈的方法:人站在圈外,然後蹲下身,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將圈翻過來迅速地從頭頂套下去。

(4)幼兒再次按正確的方法練習套圈。

3.遊戲:小烏龜套圈

(1)教師示範講解遊戲的玩法: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三組站在起跑線後,當教師發出“開始”的口令時:每隊第一位幼兒學小烏龜快速地爬到第一個呼啦圈處,蹲下身,然後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圈,接着翻圈迅速地從頭頂套下去,再跑到第二個圈以同樣的方法將圈從頭頂上套下,然後迅速地跑回來拍下一個幼兒的手,然後站到隊伍,被拍到手的幼兒以同樣的方法遊戲。遊戲依次進行,最後看哪一組最快就爲勝。

(2)教師請兩個能幹的幼兒示範玩一次後幼兒開始遊戲。

遊戲規則:

(A)幼兒必須是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翻圈從頭頂上套下。

(B)幼兒必須被拍到手後才能跑出。

  三、結束部分

1.放鬆活動:高人走與矮人走。

師:孩子們,好累呀,現在我們來學“高人走與矮人走”放鬆一下吧。

2.師:孩子們,現在我們把呼啦圈當汽車方向盤,跟隨我開着車子回教室去吧。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扮司機開車回到教室)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嘗試更多的套圈遊戲。

活動反思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很難把要點講清楚,但因爲聽不清應該怎麼做,孩子學得很累;同時孩子沒有經歷探索的過程,也就體驗不到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成功的喜悅。能不能讓孩子從動作開始,通過自己的探索,最終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活動中不僅讓孩子學會遊戲,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獲得一種遇到困難可以自己試一試,如果不行可以換一種方法再試,最終總能成功的經驗。

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選擇孩子喜歡的內容,讓孩子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是一個活動成功的基礎。 給孩子展示的機會和舞臺,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體面前表演,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是這個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一開始的以自我爲中心的情況慢慢減少,取而代之是同伴之間的互相協調和合作。孩子出現了問題,不是教師指出的,是同伴指出的;不是惡意指出的,而是善意指出的,這對於孩子來說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這是一種同伴之間的資源利用,一種同伴間的互動。通過互相的提醒,孩子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爲,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很多很多。

小百科;圈指的是任選一個頂點爲起點,沿着不重複的邊,經過不重複的頂點爲途徑,之後又回到起點的閉合途徑稱爲圈。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在初步瞭解詩意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古詩。

2、嘗試用配樂誦讀、歌唱等方式學習古詩,激發吟唱古詩的樂趣。

3、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飯都吃些啥呀?

師:那你們知道你們早上吃的饅頭、粥都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呢?(老師根據幼兒的回

答繼續提問,直至幼兒答不出)

師:告訴你們吧,它們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瞧!農民伯伯來了。

2、(出示農民鋤地的圖片):農民伯伯在幹什麼呀?

3、師:古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叫李紳,他看到農民伯伯這麼辛苦的勞動就寫下了一首

古詩,名字叫《憫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1、(出示視頻)完整欣賞古詩一遍。

2、師 :這首古詩名字叫什麼?(出示ppt1)

3、師:那這首古詩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逐句講解並學念古詩:

(出示Ppt2):圖上有誰?他在幹什麼?小朋友看,掛在天空中紅紅的是什麼呀?那

你們知道什麼時候的太陽最紅最熱?

老師小結: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着大地,農民伯伯還在田裏鋤草鬆土。

齊念第一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除草的動作。

(出示Ppt3):你們看農民伯伯的臉上都流出了什麼?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裏?

老師小結:太陽火辣辣的照着,一會兒工夫農民伯伯的臉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裏,農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齊念第二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擦汗的動作。

(出示Ppt4):這是什麼?誰知道我們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裏來的?

齊念第三、四句詩句,並學每天吃飯的動作和牢記在心的動作。。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誦兩遍)

5、師:小朋友念得真不錯,如果配上音樂來念一念會怎麼樣呢。(配樂朗誦兩遍)

6、師: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個個小詩人了。下面我們再把剛纔的動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動作配樂朗誦兩遍)

7、師:剛纔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朗誦非常好,我們請他們上來表演,(個別幼兒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歡我》的曲調學習用歌唱古詩,萌發喜歡古詩的情感。

1、師:老師還把這首好聽的古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聽聽。

老師示範唱

2、幼兒學習歌唱《憫農》

四、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師:小朋友,我們學了這首古詩後,知道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裏來的?農民伯伯這麼辛

苦的勞動,那我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幹什麼?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爲什麼?

五,結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把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念給後面的客人老師聽聽。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手的外形特徵,並用簡單的語言講述。

2、能根據手的外形大膽想象,繪畫。

  活動準備:

1、繪畫材料:圖畫紙,勾線筆。

2、繪畫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影遊戲,豐富幼兒的想象。

  活動過程:

1、伸出自己的手,通過仔細觀察瞭解自己的手,說說自己的手的什麼樣的,瞭解各部位的名稱(先自由觀察講述,再集體交流)。如:10個手指、手掌、手背。

2、組織幼兒做“手指遊戲“和“小手變變變”,引導幼兒用手做出各種造型,並啓發他們想一想象什麼,要求想的越多越好,並且與別人的不一樣。

3、引導幼兒欣賞“小手變變變”作品,並在手的基礎上進行添畫活動。

(1)組織幼兒進行“手的聯想畫”圖片欣賞。

(2)指導幼兒用勾線筆沿手的邊緣描畫(可擺放不同的手形)。

(3)引導幼兒在此基礎上想象、添畫。適當做一些示範。

(4)指導個別幼兒進行繪畫。

4、組織幼兒相互欣賞作品,交流感受

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手”都變成了什麼。請畫的和別人不一樣的小朋友自己介紹作品。鼓勵模仿老師作品的小朋友。幫助畫的有所欠缺的幼兒學習應該怎麼畫。

欣賞每個小朋友的作品,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讓幼兒描畫自己張開的手,並沿輪廓剪下來,將自己會做的事情,請爸爸、媽媽幫忙寫在紙上,使幼兒知道自己的手很能幹,會做許多事情。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加深對數字的瞭解,提高運算及自編應用題的能力。

2、通過操作“加法、減法板”,瞭解加減法的意義。

3、積極參加遊戲,開動腦筋思考,體會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加法、減法板;盒子一個;

2、學具準備:加法、減法板;寫有5以內加法、減法的算式題信封若干個;寫有算式題的動物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碰球遊戲:(複習5以內數的分解)老師出示一個寶盒,請幼兒猜猜裏面有什麼?(裏面有數字卡片2-5。)老師伸手進去摸一張,然後問幼兒是多少?幼兒回答以後,老師說:"我們來玩總數是5的碰球遊戲。"小朋友,我問你,我的2球碰幾球?"婷婷老師,告訴你,你的2球碰3球"。連續抽2次卡片,玩3次。

2、基本部分

挑戰遊戲:完成信封的算式題。請幼兒幫老師把信封上的算式題算出得數,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一個小朋友操作加法、減法板,兩外一個幼兒負責記錄得數,哪組小朋友最快完成,就能拿到老師的獎勵笑臉。

3、結束部分

遊戲:小動物找家。請幼兒幫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家,每隻小動物身上都有算式題,算出得數是多少,就找到相應的門牌號碼。老師事先在教室畫上5個有號碼的圈,(幼兒交換頭飾,遊戲可玩兩次,根據時間而定)。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複習了5以內的加法、減法。小朋友們的表現都很不錯,回家可以考考爸爸、媽媽。今天的課就到這裏,請幼兒輕輕的把頭飾放到籃子。”

【教學反思】

要使學生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爲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於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散性思維訓練。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聽信號變化不同的腳步走法(腳尖走、蹲着走、倒退走)。

2、在遊戲中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和及時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輕快的音樂,口哨。

2、三種走法的標記方毯(腳尖走——可用向上箭頭表示,蹲着走——可用向下箭頭表示,倒退走——可用圓圈箭頭表示)。

3、用器具材料設置擺放好的三條小路。(兩條直線、一條S型曲線。)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組織幼兒自由站立,挺音樂跟着教師做準備活動。

方法:起蹱步一雙手交叉,手心朝外向前伸一雙手前平舉擴胸一向後拉臂一前後環臂一雙手向上舉側腰一腹背運動一活動關節一活動踝關節一快速蹲站一高擡腿小跑。

2、基本活動(1)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腳步走一走三條小路。

教師:這裏有三條路,小朋友們可以用哪些有趣的走路方法去走呢?現在你們自己去試一試把。

幼兒嘗試去走。教師並請幼兒上前示範。

(2)教師出示標記方毯,談論標記方毯所對應的走法。

教師:剛剛小朋友走得很有意識,有的小朋友是用腳尖走的,有的小朋友是蹲着走的,還有的小朋友是倒退着走的。現在老師準備了三條標記毯,你們看看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洋的走法?

教師將標記方毯隨意放置在三條小路前,鼓勵幼兒進行嘗試。

幼兒嘗試看標記走小路。

(3)遊戲:腳步變變變遊戲場地:將三條路連接起來變成一條循環路。

遊戲規則:挺教師的口哨聲,變化腳步走小路(一聲口哨代表腳尖走,兩聲代表下蹲走,三聲代表倒退走)。遊戲進行2—3遍。

教師:在“腳步變變變”的遊戲裏最能幹的小朋友就是反應最快的小朋友,他能注意聽口哨的聲音變換走法,每個走法的動作都很標準。

3、放鬆活動——教師組織幼兒坐在長凳上跟着音樂做放鬆運動。

方法:進行甩手臂一進行深呼吸一甩手腕一放鬆大腿一放鬆小腿。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學習朗誦詩歌,並在原有詩歌的內容上擴展,找出會跳、會飛、會遊的動物,提高思維的兼容性、連動性。

2.在學唸詩歌的過程中,讓幼兒瞭解不同動詞的運用。

(二)情感目標

鼓勵幼兒愛思考,喜歡嘗試新事物,樂於與人交往。

(三)人格目標

通過大膽表述和在集體面前朗讀,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對動物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熟悉幼兒園的活動。

(二)物質準備 背景圖一幅:天空、小河、草地、大樹。頭飾及動物圖卡:小兔、小魚、小鳥、小猴,錄音機及配樂磁帶。

(三)環境準備 營造溫馨的氛圍,創設幼兒熟悉的動物樂園環境。

三、活動過程

1.模仿動物走律動入室。

2.觀察背景圖,請幼兒講述在圖上看到了什麼,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3.出示小兔、小魚、小鳥、小猴的圖卡並分別擺放在草地、小河、天空、大樹的位置。

①請幼兒觀察、講述小兔愛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學動詞:跳)

②除了小兔還有哪幾種動物愛蹦蹦跳跳?(如:青蛙、袋鼠)

4.思考小魚、小鳥、小猴分別愛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分別學遊、飛、爬的動作,並說出遊、飛、爬的動物還有哪些。

5.模仿動作,學會完整短句:小魚愛在水裏遊;小鳥愛在天空飛;小猴愛在樹上爬;小兔愛在草地跳。

6.提問:“小朋友喜歡什麼地方?爲什麼?”(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7.教師與幼兒學短句:“小朋友愛上幼兒園,唱歌跳舞真熱鬧。”

8.完整欣賞、唸詩歌。

9.幼兒個人表演朗誦。

10.說說還有哪些動物愛在天空、水裏、樹上和草地上。鼓勵幼兒想的、說的儘量與別人不一樣。

11.教師評價:表揚大膽、動腦筋、有創意的幼兒。佈置幼兒在原詩歌基礎上嘗試改編詩歌。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讓幼兒多做動物律動,嘗試用不同動作表達。

科學:認識動物。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學習在各環節活動後表達自己的感受,如:開心、愉快。

六、環境中滲透 擺設大量動物模型供幼兒觀察、學習。詩歌圖片擺放在語言區供幼兒操作學習。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注意豐富幼兒的動詞,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正確使用動詞。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需要讓幼兒看到萬事萬物都有大有小,有強有弱,有成長,有變化;感受到自己正在經歷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變化,體驗成長的快樂。我們還需要讓幼兒在關愛、溫馨、尊重、理解的氛圍中,看到自己的進步,逐漸形成樂觀、自信、向上的自我意識。活動定位爲語言領域。意圖通過情景引導爲主要策略讓孩子在對故事情節一次次的想像、猜測、表達過程中得到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引導孩子明白自己現在雖然小,在大人們眼裏是小不點兒,但小不點兒也是有很多本領和長處並且總有一天會長大的道理。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能隨故事情節大膽想象。

2、體驗小甲蟲自信、樂觀地期待自己長大的情感態度。

活動重難點:

重點:安靜傾聽故事並隨故事情節展開大膽猜想。

難點:明白小不點兒雖然小但也有很多長處和本領並總有一天會長大的道理,初步產生做小不點兒的自信和自豪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猴子、小老鼠、甲蟲圖片,草爲背景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常見動物、能區分事物明顯的大與小。

活動過程:

(一) 自由談話,引出課題

師:你們和老師比誰大?和爸爸媽媽比誰大?在老師和爸爸媽媽眼裏,你們都是小不點兒,以前有沒有人這樣叫你?小不點兒是什麼意思?如果有人叫你小不點兒你會開心嗎?爲什麼?

(二)傾聽故事,《小不點兒》理解內容

1、 小猴尋找比他小的朋友。

(1) 有隻小猴子,只有皮球那麼高,大家笑着說他是小不點兒,他不高興,想去找比他更小的朋友。

(2) 你認爲比小猴小的有誰?

(3) 一路上綠綠的小草都比小猴高,小猴有點失望,突然草叢裏跳出一隻小老鼠,仔細看:小老鼠和小猴比,誰大,誰小?小猴子找到比自己小的小老鼠很開心,猜猜他會對小老鼠說什麼?

2、小老鼠尋找比他小的朋友。

(1) 小老鼠聽到小猴說自己是小不點兒,他會開心嗎?猜猜他會怎麼做?

(2) 你認爲比小老鼠小的有誰?

(3) 小老鼠東看看,西望望,哎!什麼都比自己大,他還比不上小狗的鼻子大呢!忽然,他被絆了一下,一個小小的東西叫了起來:“哎呦,你踩疼我了!”小老鼠連忙擡起腳,原來是隻甲蟲,仔細看:小老鼠和小甲蟲比,誰大,誰小?小老鼠找到比自己小的小甲蟲,猜猜他會對小甲蟲說什麼?

3、小甲蟲對“小不點兒”的態度。

小甲蟲聽到小老鼠說自己是小不點兒,高興嗎?他會怎麼做?

(三)小結並提升經驗

1、爲什麼小甲蟲聽到別人說他是小不點兒,他還是那麼自信呢?

2、我們雖然小,在大人眼裏是小不點兒,但我們有很多本領,誰願意說說你的本領?

(四)說說自己

1、在家裏,你們是不是最小的,有沒有人說你們是“小不點兒”?

2、當別人說你是“小不點兒”時,你是生氣還是高興?

3、你們這些“小不點兒”有哪些本領?

4、將幼兒所說的內容用文字或圖畫進行記錄,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五)結束活動

孩子們,我們很小,在大人們眼裏我們就是小不點兒,但小不點兒本領大,我們會……,我們還會慢慢長大。所以,如果有人說我們是小不點兒,我們一點兒也不用在意,可以像小甲蟲一樣自信地說:“沒關係,總有一天我會長大的。”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猶如生活在“大人國”裏,他們有着被看作是小不點兒的情感體驗。在老師的眼裏,小班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在父母的眼裏,他們卻還是一個個需要倍受呵護的小不點兒。所以這個主題是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使幼兒產生情感共鳴,從而促使幼兒更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需要讓幼兒看到萬事萬物都有大有小,有強有弱,有成長、有變化;感受到自己正在經歷有小到大、有弱到強的成長氛圍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看到自己的進步,逐步形成樂觀、自信、向上的自我意識。

語言活動《小不點兒》是讓幼兒根據故事情節猜想,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萌發樂觀、自信的情感態度。活動一開始,我通過質疑,導入活動,讓幼兒猜一猜大家爲什麼取笑小猴子。孩子們想象力很豐富。有的說:“小猴子長的醜,所以大家都笑它。”有的說:小猴子不肯吃飯,長不大所以大家都笑它,小猴子不會拍球,所以大家都笑它等等。通過故事講述,帶領幼兒感受故事中的小動物的“小”從故事講訴中,讓幼兒感知雖小卻一樣不可忽視。故事以小小小甲蟲充滿信心的話“沒關係,我總有一天會長大的”來感染我們小不點的孩子們。

最後一個環節讓幼兒說說自己有什麼本領,有什麼長處。孩子們說的很不錯,有的說我會自己吃飯了、有的說我會拍皮球了、有的說我會穿衣服、有的說自己會畫畫了等等。活動中孩子們說說自己的優點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增加了孩子們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