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熱門】高考作文合集5篇

【熱門】高考作文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高考作文合集5篇

高考作文 篇1

帶着生命生活

我們,生活在陽光地帶,生活在這個溫暖的陽光世界.我知道,我們都是生命的使者,也是生命的匆匆過客.生命是一個過程,生命是歲月的一個章節,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生命在給我們幸福時刻的同時,也給我們悲哀的時刻,正如冰心所說:"生命中不是隻有快樂,也不是隻有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聲相成相互襯托的."

生命不會給我們任何的承諾,生命只給我們一次機會.那就是創造與開拓,或者是渾渾噩噩.關鍵是看我們怎麼去活着,怎麼去把生命去好好把握.

也許父母在給了我們生命之後,沒有更多地給予我們們什麼;也許生活並不像人們期望的那樣沒有坎坷只擁有快樂.但是,只要我們一息尚存,就毫無理由讓自己身後只播種悲傷而沒有收穫.儘管有父母的扶持,也有朋友的幫助,但路還得我們自己去走,沒有誰能夠自始至終地陪我們走過人生的風雨和衝破世事的阻隔,我們要用自己的靈魂去支撐生命,我們要用自己的目光去發現我們的前方.

活着,是生命的一種形式,創造是對生命的一種詮釋,因爲生命無法承受至輕,因爲生命拒絕接受墮落.

人生短暫,瞬間即過,擁有生命是最大的幸福,是最大的快樂!那麼,就讓我們帶着生命上路吧,讓自己去擦亮別人目光的同時,也活出一個最好的自我!

高考作文 篇2

高考是選拔人才的考試,人才的最起碼條件是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而高考作文就是檢測人才的手段之一。因此我們要求學生作文思想應健康、端正,歌頌真善美,貶斥假惡醜。但是,現在作文評價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對寫善和寫美大加褒揚,對於寫真則不敢提倡,小心翼翼或避而不談。

老師常常這樣告訴學生:千萬不要以灰暗的筆調反映社會,更不要深刻揭露陰暗面。社會的事情你管不了,說了也等於白說;更何況,社會上的事情有人操心,“清談誤國”啊。從應試角度看,閱卷老師也喜歡格調高昂、感情純真、富於激情的文章,不歡迎思想過於成熟的文章。所以多寫光明面爲好。

學生是聽話的。爲終身之計,爲大好前程,在嘴巴上加了一把鎖,腦袋裏亮起了一盞信號燈。於是,那大快淋漓的鍼砭時弊,“以引起療救的注意”的文章不見了。即使你寫得多麼精彩深刻,絕對不會得高分,更不會得到在社會上、報刊雜誌上、優秀作文選中流傳的“殊榮”。

爲什麼?因爲導向不好。高考是一根指揮棒,有引導社會輿論,提高社會審美趣味、提升價值觀念的作用,如果選出的優秀文章是揭瘡疤的,那些大人先生們、正人君子們豈不要憤憤不平,把你高考批得體無完膚?我們辛苦經營建設的社會被你說得一文不值,我們的功勞哪兒去了?這個學生要麼是個冷漠尖刻的“刺兒頭”,要麼是個瘋瘋顛顛的“神經病”,這樣的死對頭,怎麼能做我們的接班人呢?

於是,民主法制公正廉明不寫了——這些是很敏感的政治問題,是雷區,寫不得。那寫什麼?談人生哲理,大談爲人處世的技巧,談生命無價,談環保意識,談親情友情。天地如此廣闊,什麼不能寫,非要大談什麼國計民生,談什麼國家政治呢?不要太“迂”了嘛!

這裏,我要大聲疾呼:還真實思想一個尊嚴,給真實感情一片晴空!

首先,求真是文學創作上的歷史追求。

真,是哲學上的一個重要命題。現實是客觀存在的,它不以人們的意志爲轉移。把社會的真實面貌表現出來,在文學上稱爲“現實主義”。有多少現實主義的大家,創作出優秀的文學作品,給世界人民帶來豐富的精神食糧啊,我們不是一直都讚揚提倡嗎?像十九世紀的巴爾扎克、果戈理、斯湯達、莫泊桑,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字,我們的學生耳熟能詳;我們的教材還選錄了他們那麼多文章來教育學生,學習他們的思想,學習他們的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高考作文 篇3

有好幾次,我的表弟來我家玩兒,媽媽總是說:“陽陽把這個給弟弟,把那個給弟弟!”我聽着這些話,心裏想着:我好像都不是我媽親生的一樣。直到有一次,我終於明白了媽媽爲什麼讓我這樣做。

有一次,我把電視讓給了弟弟,可是我不服,因爲我纔是媽媽親生的,爲什麼不對我這麼好呀?我跟着我弟玩的時候,跟他爭起來了東西,爭着爭着,我把他弄哭了。媽媽聽見了,就走過來對我說:“陽陽,你都這麼大了,你讓一下弟弟又能怎麼樣?”

“讓讓讓!你總是讓我讓他,你想過我沒有!”我說完就回到我的屋裏,關上門。躺在牀上蓋上了被子。知怎麼,我就睡着了。到了晚上我醒來的時候,無意間聽到了爸爸和媽媽的對話。

“陽陽才這麼大,你就總是說她,那以後你讓他都讓着別人啊。″爸爸說。

“不是,我只是太愛她了,讓他在別人眼裏有一個好印象罷了。”媽媽接着說。

我聽到這裏,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我想:原來媽媽不是不愛我,而是我愛的很深,所以纔會這樣做。我以後要聽媽媽的話。

從那以後,我留給人們的印象更深了,我很榮幸有一個這樣愛我的媽媽!

高考作文 篇4

1.我不願/如天空中的薄雲/如煙波裏的片舟/浮浮又沉沉/打開誠信的背囊——裏面有冰心的話:/“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打開誠信的背囊——裏面有艾青的吟誦:/“時間順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打開誠信的背囊——裏面有泰戈爾的歌聲:/“正如瀑布以流水感動遙遠的大海,我用歌聲感動上帝”。

2.讓我們回溯歷史,看“選擇”書寫出的這是秦檜的選擇。儘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節重如山乎”?這是洪承疇的選擇,不顧“痛哭六軍俱縞素”,只會“沖冠一怒爲紅顏”,這是吳三桂的選擇。他們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祿、醉生夢死,因而所選擇的是屈膝賣國、變節投敵。天地無私,他們最終以其卑鄙和恥辱給史冊抹上“民族敗類”的污點,進而“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是屈原的選擇。“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這是文天祥的選擇。“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林則徐的選擇。他們所關注、傾心的是國計民生、天下大業,因而所選擇的則是國家圖強、民族振興。歲月有情,他們可歌可泣、雖死猶榮,以其上下求索、忠直高潔的品格譜寫了一曲曲光照汗青的愛國篇章,從而使其偉大的人生與天地共壽,與日光同輝!

3.披髮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閭大夫一聲悲嘆“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後便投身淚羅。那“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的無奈,“燕雀烏鵲,巢堂壇兮”的憤懣,令他只有選擇以死亡來樹立良知的威嚴與人性的雍容氣度。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悲歌,同樣唱出了另一位絕命英雄荊軻的深沉選擇:“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留丹心照古今”。

無愧於天、無悔於心的選擇,塑造的是千秋萬代的典雅與理智。所以,巾幗才能負載着神聖的使命,成全“雙贏”的和平與發展的空間;巨匠才能依靠着寬廣的心胸,撰寫國人的覺醒與中華文化的博大深邃;英雄才能演繹着千年不滅的精魂,照亮自己國家的生存與整個人類道德旅途中異常生動的`方向。因此,他們澤被後世的光輝從未消退過,也永不會消退。

4.有人說,中國人締造了月。這話其實並未誇大。在科學上,月只是一塊毫無生命和感情的礦石,但由於中國無數詩人無數美麗的詩篇,卻賦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維的詩中有云:“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張繼詩云:“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李白的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蘇軾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些優美的詩句,至今細細體味,仍給人口有餘香、不絕於耳的感覺。但我們同時也會發現詩人的感情卻不盡相同:王維的安適,張繼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羈,蘇軾的入世曠遠。也正是如此,對於同一事物月的認識也不盡相同。同樣,對於其他事物,詩人們也同樣有不同的認識,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傷時,更有人感時。感情卻是對事物認識的一個基點,一個發散源。

5.是落日樓頭、斷鴻聲裏的江南遊子麼?是恨古人不知你爲狂人麼?是不啼清淚長啼血的悲鳥麼?

在那個崇尚享樂的年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賣弄詩文罷了,而你偏要獨上高樓,“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一邊是“斜陽正在,煙雨斷腸處”,另一邊卻是“寶馬雕車香滿路”,而你執意要做燈火闌珊處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黃土”;你彷徨,“倩何人換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你期待,“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我多想跨越千年時空,共你醉明月。

6.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是由愛情轉爲親情的結點。於是,我的爸媽便將我視作上帝賜予他們的天使。在母親的肚子宮殿裏,我開始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課。聽輕音樂,做有氧體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課。在溫暖親切的環境下,我快樂地成長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愛女成鳳。嚴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兩個互補的角色,厲聲訓斥我的父親在教導我的時候,總有母親和聲細語的安慰

,這便是成功所在。童年,我學的東西紮實牢固,這是父親的功勞;我的心靈善良而不嬌氣,這便是媽媽的疼愛有加了。絕不作溫室花朵,也絕不墮落消極。

間關鶯語花底滑

上學後,爸媽便對我鬆了一點,不再成天限制我的活動。爲了緩解學習的壓力,爸媽喜歡在週末帶我到郊外踏青。那段日子始終印在我的腦海,因爲美好,因爲不再重演。記得,花兒總是開着的,草兒總是綠油油的,風兒總是和煦的,鳥兒總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當叛逆之神降臨時,我不再乖巧地討父母歡心。總是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不再需要陳詞濫調的叮嚀和嘮叨。喜歡上奇裝異服,喜歡上頂嘴,家裏的氣氛有些凝重。回想起來,我似乎要走上一條錯路了。要多謝我的父親,那副嚴厲的面孔突然換成了和藹和耐心。他一步步地引導我,從不揭我的短,也不重複說教,黑色的日子就在無聲中過去了。

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

終於把我拉扯大了。即將離開父母的我有些悲壯的感覺。爸媽老了,我發現他們鬢上有了白絲;爸媽笑了,當我發現他們滿足的欣慰的目光,我突然哭了。爸媽的愛和他們的言傳身教早銘刻我心。最後,爸爸說:“孩子,以後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

座上泣下誰最多,掌上明珠雙眸溼

我要感謝父母親的教導,他們是最普通的父母,卻是我永遠敬仰的明星。他們爲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導我走向光明的未來。謝謝!這是我唯一能說的話了。

7.陶淵明的一句“良纔不隱世,江湖多賤貧”勾出了多少失意於廟堂之人的辛酸與苦楚?王勃一句“襟三江而帶五湖”,又牽出了多少人的“浪蕩江湖不繫舟”的曠遠之夢?無論是高適的“天地莊生馬,江湖范蠡舟”,還是范仲淹的“廟堂之高…‘江湖之遠”,不都在瀰漫着一個悠遠而曠古的自由之夢麼?多少人志在廟堂,本意欲“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卻突然發現那本是莊嚴無比的廟堂上卻已是黃鐘譭棄瓦釜雷鳴,或是感覺到生不逢時英雄落寞,或是厭倦了勾心鬥角權力傾軋,於是,他們或主動或被動,或豁達或悲涼地從高高的廟堂走向了遠遠的江湖,想在這片淼淼的水中追求一份曠然,一種不羈——於是,屈大夫形容枯槁披髮獨吟於淚羅江畔,李太白吟流水或悲鸚鵡愴行於天姥山中,蘇東坡亦“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於赤壁磯下……

8.我佇立在煙波浩渺的江邊,望江樓上,那個終日凝眸、柔腸愁結的思婦,還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說還休。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黯然神傷,有誰會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相思閒愁,有誰體會?載不動的許多愁,有誰分擔?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語淚先流?縱有橫世才情,身爲女子,易安卻更加希望與丈夫朝夕相對,比翼雙飛,無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紅顏漸老的易安多少次獨坐幽落冷清的院落,看盡西風捲簾的無情,失落在人比黃花瘦的傷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傳頌的詩篇。我站在她身後,目送她消失在滿地黃花堆積的深院中,目送這個千古麗人。

9.腹有詩書氣自華,在這個精彩而又無奈的大幹世界中,唯有書籍才能給予你無盡的力量,如果沒有書的陶冶,人將不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責任,“九萬里風鵬正舉”的豪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安逸,“夜夜龍泉壁上鳴”的雄渾無不來自書中,正如高爾基所說:“書,人類進步的階梯。”醒醒吧,國人!

10.讀書,是人們獲得知識的捷徑,足不出戶,可以盡享書之韻,書之美。讀書,讓我們體會“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的愜意;讓我們品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悠;讓我們理解“水面清圓,一風荷舉”的怡然。足不出戶,自然的美景,人文的視野,盡收眼底,盡收心胸,豈不暢快?

高考作文 篇5

上週末,廣東消防的官微突然密集發聲,言辭極爲嚴厲地憤然迴應了一段在網上流傳甚廣的視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原來,這段名爲《火災拍攝者殘忍42秒》的視頻,拍攝於4月14日廣州市花都區的一場火災。當時火災中的罹難者趴在着火房間的窗臺上逃生不成、苦苦哀嚎,而視頻的拍攝者卻對此袖手旁觀,反而無動於衷地穩穩拍下了這殘忍的42秒,視頻中呼救的男子最終在大火中喪生。

聽聞這樣的消息,無論是誰都無法不爲之寒心,但類似的事件在近期卻不是孤例。前不久在全社會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的“如家酒店女生遇襲”事件中,人們就震驚於爲何在酒店這樣封閉且管理嚴格的空間裏,居然會出現女生被陌生人拖拽而沒人阻攔的咄咄怪事。更有網友針對這種社會現象而專門組織社會實驗,以模擬街頭綁架兒童試探路人反應——結果竟然在9次測試中沒有一例出手相援。

近段時間如此集中爆發的幾起社會熱點事件,不得不讓人深思爲何社會冷漠呈蔓延之勢,而且不少當事人還自覺理所當然。

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的形成自然有多重複雜因素,但國家和社會對於見義勇爲在制度保障上的支持力度不夠也是重要原因。當前,各地出臺的見義勇爲條例還難以做到免除人們的後顧之憂,幫了人卻要自己承擔損失,甚至幫了人反倒要被人訛詐,於是乎出手相助者“流血又流淚”越頻現報端,明哲保身者就越多。

冷漠蔓延對全社會都是一劑致命的毒藥。社會秩序的維繫,除了國家力量的介入,一個社會天然的自我管理和調整能力事實上是更爲根本的。人們之間解困濟厄的守望相助,帶來的不僅僅是暖暖的溫情,而且也是維繫共同體的生活紐帶。反之,對於他人困境的漠不關心,總有一天也會應驗在自己身上,這種人們社會關係之間的支離破碎,將慢慢腐蝕社會道德的基礎,進而引發大量我們始料不及的社會問題——正如花都火災中出現的情況一樣。

在今年的兩會上,不少人大代表都在呼籲要對見義勇爲予以立法,其中有人認爲囿於見義勇爲方面的法律制度還不健全,我國社會的道德感和安全感會爲此產生危機。從當前的形勢來看,此類的呼籲顯然是極爲必要的。當然,爲見義勇爲立法,也需要注意道德與法律的邊界。將道德層面的見義勇爲規定爲人們的法律義務固然在現實中沒有可操作性,但爲見義勇爲提供組織、人員、資金、榮譽等方面的充分保障,卻並不過分。

爲見義勇爲提供製度保障,最終是爲引領社會風氣做出示範。我們常常講要“懲惡揚善”,其實“懲惡”與“揚善”往往也是一體兩面:如果一個社會的正氣不能弘揚,見義勇爲的精神備受排擠,那麼各種不良風氣和違法犯罪行爲就必然會乘虛而入,社會治理的成本也將急劇增加。消除社會冷漠,法律不應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