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熱門】高考作文合集3篇

【熱門】高考作文合集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高考作文合集3篇

高考作文 篇1

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也是堅強的;生命是平凡的,生命也是壯麗的。生命往往是一場奇蹟,演繹着平凡而又悲壯的故事。

——題記

生命之美恰恰在於矛盾產生的平衡。

當我們在面臨自然災害等時,我們的人性越發的表現出來,那種對災害的畏懼,恐慌,失措等等,促使我們把自己脆弱的一面表現出來。所以在自然災害等面前,我們顯得那樣無助,那樣的弱小。然而,這也是生命之美,美在她的脆弱。

當我們在爲人處世時,總能表現出一種落落大方的品性。當我們在對待生活,工作,學習時,也總是能表現出一種堅強的性格。也許是被生活所磨鍊的日漸堅強了起來,也許是被困難逼的不得已強大了起來,但這也都表現出了生命的不可低估的含量以及呈現出了它生存的意志的深邃。然而,這亦是一種生命之美,美在她的堅強。

我們生活在這個大千世界,總是那麼渺小,那樣平凡,甚至似乎我們只是一粒塵埃,僅此而已。然而,數十億的人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在不經意間不知道就會有多少的生命降生人間,也不知道就會有多少人不幸的人在此刻撒手人寰。因此,歡樂與悲傷在這個世界上同時上演,細細品來,不禁感嘆道:人世間,不乏悲劇,然而也不失快樂的色彩。那麼,我們永遠也猜測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只能做好我們自己,其餘什麼也無法奢望,也不敢奢望。所以,生命的“體裁”或許是平凡。然而,這也是生命之美,美在她的平凡與簡單。

其實,再平凡的生命也會閃耀發光,實現自己與衆不同的價值。不是隻有偉大健全的生命才能夠實現理想,每個人,每個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綻放,奪目的一天。我們或許歷盡了千辛萬苦才盼來成功的一天,但是在換來成功的那一刻我們展現出了生命的壯麗。其實,奮鬥所換來的最終的結果往往證實了我們的行動所實現的人生的價值。所以,在夢想綻放,奇蹟出現的那一刻,恰恰展現了生命的壯麗。所以,這也是生命之美,美在她的壯麗與輝煌。

生命,是一路奔波流下的汗水與淚水澆灌出的'奇蹟。奇蹟,在綻放的那一刻,恰恰證實了生命之美。

高考作文 篇2

俗語說:兒行千里母擔憂。透過擔憂,可以看到母親對子女的愛。陸游詩云:位卑未敢忘憂國。揣摩憂國,可以見到詩人對國家的愛。范仲淹曾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吟誦先憂,可以看到先賢對百姓的愛。顯然,前者愛得深切,中者愛得偉大,後者愛得高遠。看來,憂與愛總是緊緊相連,融爲一體的。面對憂與愛,必須正確認識,科學對待。

內生性——因愛生憂。應該說,不少憂來自於愛心,發自於心愛。或者說,許多愛萌生了憂心,發展了心憂。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愛孕育了憂,憂包含着愛;愛是憂的原因,憂是愛的結果。如果內心不愛,何以能產生憂慮?如果愛心不存,又怎麼能生成憂愁?沒有愛心,憂就是無源之水;沒有心愛,憂就是無本之木。如果夫妻兩情相悅,和諧恩愛,那就會產生源於內心的憂,生成發自肺腑的愁:爲對方的冷暖擔心,爲對方的安危憂慮;爲對方的前途擔憂,對方的事業憂愁。但如果夫妻恩斷義絕,視若仇敵,那就不會產生來自心底的憂,生成來源心肝的愁。不會爲對方的得失擔心,爲對方的榮辱憂心;爲對方的好歹擔憂,爲對方的死活憂慮。所以說,有愛才會產生憂,無愛怎會生成愁?

正比性——愛深憂切。愛有深淺之分,憂有大小之別。常言道,愛之深,憂之切。愛得越深,憂得越切;愛得越淺,憂得越小。或者說,越是深愛,就越是大憂;越是淺愛,就越是小憂。換句話說,如果愛由淺變深,那憂也會由小變大;如果愛由深變淺,那憂也會由大變小。二者成正比變化,呈同步發展。宋代詩人劉克莊詩云:“憂時原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暮年未敢忘憂愛,喜聽三邊奏凱音。”.就前兩句而言,詩人不光爲時事而憂,爲時政而愁,而且把憂時當作職責,當作責任。由此,足見其愛得深沉,憂得深切。從後兩句來說,詩人進入暮年,仍不敢忘記憂愛:爲三邊而憂,爲戰事而愁。可謂是愛得越來越深,憂得越來越切。如此說來,憂與愛是一種正比關係,是一種同步聯繫。

轉化性——轉憂化愛。一般說來,愛會變化爲憂,愛心會轉變爲憂心,深愛會轉化爲深憂;同樣,憂會升成爲愛,憂心會升格爲愛心,深憂會升華深愛。兩者環環相扣,相互轉化;層層深入,不斷昇華。如果二者能良性轉化,那就能鑄就大憂,成就崇高;如果兩者能循環往復,那就能形成大愛,生成偉大。沙俄侵佔滿洲時,留學日本的陳天華憂心如焚,悲憤欲絕。他咬破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他一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裏還不停地喊着“救國”。在血書中,他陳述亡國與亡國奴的悲慘,鼓舞同胞起來戰鬥。他深愛祖國,書寫血書,將深愛轉化爲深憂;他爲民大憂,陳述悲慘,將大憂昇華爲大愛。因此,如果愛國,那愛自然會轉化爲憂;如果憂民,那憂必然會升華爲愛。

交叉性——愛憂重合。不是所有的愛都產生憂,也不是所有的憂都由愛產生。因爲有的愛產生了樂,有的愛卻生成了恨;有的愛成就了幸福,有的愛卻鑄成了悲痛。同理,有的憂是由悲產生的,有的憂卻是由喜生成的;有的憂是由失敗導致的,有的憂卻是由勝利形成的。正因爲這樣,只有二者交叉,愛才能產生憂;只有兩者重合,憂才由愛生成。人生在世,會有不少愛,也會有許多憂。愛父母,愛妻子,愛子女,不僅會產生憂,而且還會產生樂,產生恨。只有愛憂交叉,愛才能轉化爲憂。憂生計,憂前程,自然談不上因爲愛;憂學業,憂事業,似乎能扯上因爲愛;憂國家,憂百姓,纔是真正因爲愛。只有憂愛重合,憂才能升格爲愛。因而,要追求交叉,發展愛憂;要力求重合,升級憂愛。

揣摩關係,憂是因爲愛,愛是因爲心;歸根到底,心是憂之根,心是愛之源。要想憂得正確,就必須純正心靈;要想愛得科學,就必須心靈純正。因爲心靈純正,才能愛得純正;愛得純正,才能憂得純正。而心靈純正,不光會腦中有家,更會心中有國,胸中有民。如此,才能愛家愛國愛民,憂家憂國憂民;才能愛出豐碩成果,憂出輝煌篇章。

高考作文 篇3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句話很令人回味。

“不要在喧囂處歌吟,否則,你的歌聲也將成爲那喧囂的一部分。

”細細思索,此言餘謂爲信然。

也許,在衆人經過的大道上我們的聲音縱使再高亢也無人知曉。

我們惟有亮劍無聲處,才能不合大流,唱出自己的旋律。

范仲淹的一篇《岳陽樓記》歷來爲文人墨客推崇讚賞。

然而細想,倘若沒有那“前人之述備矣”的走出大流,而僅僅徘徊於“春和景明”“一碧萬頃”之泛泛言談,又怎會有《岳陽樓記》的成功。

惟有在衆人無聲處發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真心慨嘆,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見,方有千年不衰的魅力。

且看魯迅先生那激昂的文字,聽聽那不朽的聲音。

在萬衆沉默的恐怖氣氛中,魯迅先生第一個喊出了他的心聲,亮出了他的思想之劍。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這是他在民族的沉寂中亮出的聲音,宛如警鐘般喚醒了麻木不仁的世界。

亮劍的背後,往往是一顆不拘於時、獨立於世的心。

陳寅恪悼念王國維的那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仍在今人的耳畔迴響;“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聲音未曾消逝。

別人已說處,自然不必再附和;別人無聲處,需要的是我們的亮劍精神!然而,現實中的我們,真的做到亮劍無聲處的又有幾人?

王開嶺先生在《古典之殤》中曾無奈地感慨:“我們唱了一路,卻發現無詞無句。

”喧囂匆忙的社會中,我們歌詠的究竟是什麼?能唱出自己的歌詞與心聲的,究竟能有幾人?社會在發展,但我們不能失去了自己的聲音。

何不在衆人袖手旁觀之際打破冷漠的沉寂,用行動詮釋自己內心的聲音?何不在衆人口口聲聲、模仿作秀的網絡世界,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在新時代中,亮劍無聲處需要的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是海子那份“衆人都要將火熄滅,而我獨將此火高高舉起”的堅持,抑或是斯巴達克斯爲心中的太陽城而掙斷繩索的激情。

惟有亮劍無聲處,方能無愧於己,無愧於心。

人生易逝。

惟有於衆人無聲處亮出自己的聲音,方能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