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語文版選修《後赤壁賦》教學設計

語文版選修《後赤壁賦》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教材分析:

語文版選修《後赤壁賦》教學設計

大凡在寫景敘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才能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哲理意蘊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後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爲賦“的上乘之作,在對《後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以理解文意爲基礎,落實“鑑賞”,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鑑於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抓好朗讀。採取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朗讀水平”。具體落實字音和句讀。

(2)掌握重點詞句,讀懂文意,讀出輕重和語氣。

(3)引領學生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態度。(難點突破)

 教學重點:

(1)讀出一點文言文味;

(2)以次帶詞,以詞帶句,以句綴篇,讀出人物的情感和態度。

  教學方法:

誦讀——研讀。

《後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於變化。因此在教師示範誦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感情的反覆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時蒐集同學們的問題,製作多媒體課件,課堂上交流討論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課時:

一課時

預習要求:

分四人一組研讀課文,從文章的詞語句子、情感哲理、寫作特色等方面提出問題。教師收集整理學生的問題,製成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投影)

作者介紹:讓學生自己介紹,教師補充。瞭解而已,不多講。

問:同學們,都說蘇軾是位少見的曠世奇才,你們能具體說說知道的一些內容嗎?

可能答案:蘇軾是豪放派詞風的創始人。他的詞豪放高曠,我們學過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這一風格的代表作。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還稱得上是一位高級廚師。“東坡肉”千百年來膾炙人口。中國古代楷書有“顏、柳、歐、蘇”四大流派,這裏的“蘇”,就是蘇軾,可見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之高。

“赤壁”簡介:投影介紹

湖北赤壁山臨江磯頭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書。

相傳東漢建安十三年冬月十三日,孫、劉聯軍藉助風勢,動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萬兵馬,東吳和劉備的軍隊乘勝追擊,直到南郡,曹操率殘部北歸鄴城。周瑜大軍高奏凱歌,回軍赤壁,在那大帥部樓船上舉行得勝宴會,把酒慶功,酒醉之餘,拔劍起舞,邊舞邊歌曰:

臨赤壁兮,敗曹公, 安漢室兮,定江東, 此山水兮,千古頌, 刻二字兮,紀戰功。

歌罷,提劍在懸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

背景介紹:

此文設計作者思想感情變化,和他的經歷、世界觀關係很大。所以餘秋雨《蘇東坡突圍》進行介紹。投影: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祕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 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到了黃州,他該痛定思痛,好好反省了!這個天真、率性而常愛犯自由主義的傢伙,口無遮攔,有話愛說,有感而發,又不講場合。哪知道,他的言行舉止,正被一旁窺伺着的小人一一記錄在案,穿鑿附會,三番五次小報告打到皇帝那兒,因而屢屢遭誣告、陷害而一生坎坷。這次“烏臺詩案”就給了他四個多月的牢獄之災,差點砍了腦袋。總算聖上手下留情,發配到黃州監管居住。死裏逃生的他這次吸取了教訓,儘量少說話,多唸經,要不就“西望夏口,東望武昌”,遊遊對岸西山,看看屋前江水。

蘇軾的《赤壁賦》可以說是“一賦兩篇”,公元1082年7月16日晚上,蘇軾和幾位友人泛舟遊赤壁,寫下了《前赤壁賦》,三個月後,他與朋友再遊赤壁,又寫了一篇賦,這就是同樣著名的《後赤壁賦》。

 二、教師示範誦讀課文,儘量背誦。

1、一讀。齊讀。

要求:(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

(2)讀出標點和句讀。

課文會讀了嗎?那我們今天換一種方式,不知道還會讀嗎?男女生分開讀。誰先讀?女生讀男生聽,挑毛病。男生讀,女生找問題。請看投影。我把課文理了個光頭,將標點刪掉了,先默讀一分鐘。準備讀——

教師簡要評價

2、二讀。讀懂文意。

課前,大家將預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交給我,我把比較典型的問題整合成下面幾個。請看投影,請大家一起來解決這幾個攔路虎。

第一段,教師範讀。重點在於抓思路,看景和情的變化。

問:作者是在什麼背景下游覽赤壁的?(冬季、苦悶不得解脫)

目的是什麼呢?(尋找解脫。找樂)

所以冬天的景物儘管不美,但在作者眼裏卻是很美的。

齊讀“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接下來是寫三個人的對話。目的(還是爲了找樂)。但是已經是一波三折。

提問:作者心情是如何隨着景物變化而變化的呢?“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寥落幽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萬物皆着我之色彩)木枯石瘦,令人驚恐悲哀,黯然神傷。

所以自然引出感嘆之辭:“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小結板書:美景、樂事、遺憾、滿足——悲景、感嘆

第二段,我們來看寫法上有什麼特點?(一連串用了很多動詞)我們把它劃下來,齊讀這幾個句子。“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

一路奇情逸緻,相逼而出,主要寫岸上所見,主要寫攀登山崖的險。由“履饞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等奇景,可引導學生聯繫作者的遭遇來理解。

此時此刻,作者卻不能不想到現實,所以不禁放聲長嘯,想擺脫現在無路可走的苦悶。“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金聖嘆評點這兩句:“人世間時時有此”。此時,作者不能不回到變故叢生的現實中來。(第一句,與仕途順利相對應,第二句與突遭變故,心驚膽寒相應,)所以“二客不能從焉”。“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先生也不可留,可見險極,也只能知難而退)。所以只好“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放乎中流”兩句是寫作者在厭倦人世之後,於是只好順其自然、逃離現實的幻想。所以自然引出浪漫的第三段。

3、三讀。讀出作者的感情和態度。

重在研討兩個問題(難點):小組討論,圍繞文章和背景。

投影顯示問題:

(1)孤鶴和道士是什麼關係?有什麼象徵意義?

(2)作者將現實與幻想虛無相結合,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情?爲什麼道士不知所蹤?

這兩個問題是開解作者心結的難點。作爲難點來突破。但是不必糾纏。採用討論法,猜讀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明確:孤鶴“玄裳縞衣”,道士“羽衣”,相通相融。“孤鶴”可以說是作者自己的影子,看到孤鶴,想到自己。突出“孤”。而仙鶴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徵,如此幻境幻想表現的是蘇軾試圖拿起從《莊子》中獲得的思想武器來捍衛自己的心靈,保持樂觀的情緒,應對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文化使他在人生的疾風暴雨面前自我調適,超然曠達而不封閉自虐、怨無尤人。看到孤鶴,想到自己,寫孤鶴,也是寫自己,夢見道士,是作者出世思想的反映,道人不答,無處覓跡,表明作者想解脫而不得的矛盾,流露出遺棄塵世的思想。

古代文人創造了一種“貶官文化“。當理想與現實矛盾是,知識分子的清高、孤傲往往戰局了他們的思想。比如陶淵明、李白等都有這種心態,但又有所不同。如: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

蘇軾——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是灑脫曠達的

板書:自我調適、超然曠達、想解脫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