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赤壁賦》讀後感

《赤壁賦》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赤壁賦》讀後感1

《赤壁賦》讀後感

暑假,一直教我們《論語》的宋老師又帶着我們學習了《赤壁賦》。我喜歡這篇文章,它講述的是蘇軾與朋友在赤壁遊玩之事,全文十分流暢,讀起來特別舒服。

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以前我們還學過他的《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惠崇春江曉景》和《贈劉景文》等詩。《上下五千年》中講到蘇軾多才多藝,一生留下來四千多首詩,他還是個大名鼎鼎的書法家和很有成就的畫家。

在一個明月當空的夜裏,蘇軾在黃州(今湖北黃岡)約了幾個朋友乘着小船,來到長江邊上的赤壁。他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赤壁賦》。我覺得文中的景色描寫很好:“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話,概括出了周圍的一切景象,使讀者有了身臨其境之感,同時語句長短結合,朗朗上口。

文章結尾時,講到了世間萬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屬於自己所有的,即使一絲一毫也不能佔爲己有。只有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和耳朵聽到的聲音、眼睛看到的美景,這些都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取用它們是沒有禁止的,而且永遠享用不完。這些話給我的啓示是,“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未取”——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體會到“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才能倍感“造物者之無盡藏”之美好,纔會更加珍惜生命,去學習無窮盡的知識 這樣才無悔自己的一生!

《赤壁賦》讀後感2

蘇東坡爲宋朝豪放派詞風的一代大師,其作品風格豪邁、視野廣闊、個性鮮明、意趣橫生,其賦一如其詞,力改堆陳鋪就之風,直抒胸臆、娓娓道來,看似隨手拈來,實則深思熟慮。其中《前赤壁賦》在託物詠志、借景抒情方面堪稱一絕。其中一段,反覆誦讀,頗感包含着某種真理,初具辯證唯物主義的雛形。內容如下,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呼?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呼!唯江上之清風與山中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所共適。

作者有感於天地之美、山川之麗,對自然及事物發展變化的內部規律亦感悟頗深,設使當時,蘇東坡順其感悟,發展開來,說不定就此能挖掘出一條辯證唯物主義的纜線,逐漸延伸、發展、導引出一個系統的光明工程。當時,作者並未意識到他的這種樸素的、朦朧的唯物史觀,就象當年曹雪芹原創《紅樓夢》時,並未意識到他的作品對封建制度有所抨擊和鞭笞一樣,否則,我們這些後人一提哲學的源頭不該是西方的先哲先賢,豈不哀哉。

聯想到我們自身,經過臨牀的歷練,潛移默化中也曾略有得失、略有收穫、略有感悟,有了感想,不能及時捕捉靈感的蛛絲馬跡,那麼,感悟和收穫如一縷青煙,隨風而逝,你永遠站在你自己原來的位置上徘徊,留下的是一片唏噓、一些感慨、一聲嘆息。如,早在20xx年前,筆者就寫過一篇題爲《解磷定胃內給藥輔助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療效的觀察》發表於《護理學雜誌》上,限於當時條件,未作進一步的探討。20xx年,省護理專家來我院考察工作,偶然看到這篇文章,建議設立科研課題,進行網上檢索時,被告知此科研由他人於20xx年在河北省鑑定。

與其明日無悔,不如今日無憾,每一個收穫都是一條綿延的蛛絲,你可能以此爲契機,細細編織你的理想和希望,也可能以此爲誘餌,使數不清的污垢和塵埃封存着你的靈魂,由此,印證了哲人們的箴言:真理和謬誤,只差一步。

《赤壁賦》讀後感3

蘇子前《赤壁賦》依在下看來,說明了兩點:一是對稀缺性資源,或競爭性資源,或有物權的資源,其一,不能去爭,因爲或力有不逮,爭之枉然,或得罪於人,引禍上身;其二,不應去爭,或得不償失,或得而復失,或得之又如何?!二是公共資源,或非稀缺性、競爭性資源,或尚未明確物權的資源,應該多而且不滅(或曰永恆),如山水與明月,你可以盡情地多看幾眼,多呼吸幾口,或者說只要你願意,簡直可以岔着搞,這是不會有什麼非異的,也不會招致怨恨的。不過值得說明的是,山水如今已成稀缺性、競爭性和有物權的資源了,欣賞是要付費的,而且所費不低;但在宋時,大抵是free的,可以盡情享用。以此看來,我們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並不完全是什麼宣傳的全面提高啊。以上兩點,很有些於世無爭、與人方便,居高臨下、超然物外的意思,很高、很雅、很瀟灑!

蘇子之《赤壁賦》,無論是從文學藝術上,還是從哲學思想上,那都冇得說,前人的分析與誇讚已汗牛充棟了,我也沒必要狗尾續貂了,但現實生活裏,是欣賞者衆,篤行者無(而不是少),即使是佛道,乃至作賦者本人,概莫能外。難道是作爲最高級、最智慧動物的人,愚鈍而不開化嗎?非也。問題的關鍵恰恰是,除了最高級、最智慧限定語之外,人就一動物(這簡直俗不可耐,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是動物就要生存,而生存是要資源的,這些資源除了免費、開放性質的非稀缺性、競爭性資源之外,絕大部分都是要錢、甚至要命的稀缺性、競爭性資源啊!明月畢竟只可怡情,而不能飽肚矣。這決定了人往往是被型的,而非自我的。更何況,人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活得好一點!佛不是還要爭一柱香嗎?所以,即使象蘇子這樣美輪美奐之賦,大概也無法智人於既昏、救民於水火啊!

《赤壁賦》讀後感4

初讀此文時,便覺有不凡之氣,熟讀後,細加品玩,更覺此文精美。

本文記敘的是蘇軾與客人在赤壁遊玩之事,全文十分流暢。

我覺得文中的景色描寫很好:“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話,卻概括出了周圍的一切景象,使讀者有了身臨其境之感,同時語句又長短結合,朗朗上口,音韻和諧。

蘇軾的這篇文章和他之前的著作有相似之處,那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變化。細究蘇軾之前的作品,無論是詩歌還是文章,無論作者起初的心情是好是壞,他最終都會釋然,想方設法說服自己,讓自己暫時擺脫困苦,獲得歡樂!

如他的《水調歌頭》,開頭便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句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詩句,表現出了作者心情的愉快,但之後卻又“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心情一下子墜入萬丈深淵;之後呢?他又開始寬慰自己,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最終,他又豁然開朗,道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名句,心中的不快,也隨之釋然了。

本文亦是如此。起初,作者見到赤壁的美景,心情十分愉悅,甚至扣舷而歌之。但唱着唱着,便了“美人兮天一方”,作者不知不覺表現出一種傷感,一種壯志難酬的心情暗暗涌現在作者心中,隨後,客人洞簫之聲的“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更添憂傷之感,使作者心情一路下滑。但他並沒有一隻頹靡下去,而是正了正衣襟,開始預科辯駁,不僅是說服客人,也是說服自己,使自己釋懷。“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作者最終還是解脫了,獲得了暫時快樂和自由。

當然,這樣的情感,與蘇軾本身的身世是有莫大的聯繫的。

蘇軾的仕途生涯並不順利,多次被貶謫,不被賞識,身世風雨飄零,按理說這樣的一個人,應該早就無法忍受世事了,更不可能想蘇是這樣遊山水。而蘇軾卻忍下來了,因爲他精通儒學、佛學、道學,並將這三者恰當的融爲一體,相得益彰。

《赤壁賦》讀後感5

蘇軾是一位有才華的詩人,他曾被譽爲是最浪漫的詩人,最豪放的詞家,最灑脫的文人,最瀟灑的過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師~~烏臺詩案後,他被貶黃州,寫下了《赤壁賦》。被貶謫離京,對於一個處在官宦生涯的人來說,是莫大的苦悶失意,但是,從蘇軾那“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順,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中,我們不難發現出,他曠達開朗的胸襟,超脫的人生態度。有人說這是他政治失意後的精神苦悶的自我排解。但是,潛藏的是作者內心深處的抑鬱和悲傷,誰能看出來呢?

現在的我們,處於一個新時代,雖不曾有那麼多動盪不安,但充滿了人世險惡。社會是現實的,是殘酷的,是美好的,是需要我們慢慢適應的。我們不能逃避,只能無理由的選擇面對,與其整天面無表情的度過自己的一生,還不如每天對自己微笑,對他人微笑,開心的面對生活,面對不開心,面對困境~~~生命是短暫的,累,只是一時的,傷心,也總是會過去的。“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只有它纔是真正屬於我的,我會好好珍惜~~~~

《赤壁賦》讀後感6

夜讀《前赤壁賦》,反覆咀嚼,不能入睡,歎服於蘇子的見解和境界。古往今來,人們追求“大、久、美”的精神境界而不可得,無奈於生命的短暫,哀嘆於人生的虛無,“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昔曹孟德橫槊賦詩,何其慷慨?一戰敗於孔明周郎,何其慘烈?一世之雄,而今安在?想到這裏,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沮喪和淒涼,“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認爲,萬物都有表象和實質,如水,“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又如月,“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表象雖千變萬化,而其背後作爲本質的“道”卻是是永恆無盡的。“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人生壽命的長短、功名、富貴也都是相對的,因而短暫虛無,唯有道是絕對的,遵從道、順應道、享受道才能達到“大、久、美”;另外“天地之間,物各有主”,不可強求,亦不可貪得,即使強求而苟得,也不可能長久,“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有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故而人生只有淡薄名利,化解執著,順其自然,天人合一,纔可享受生命“大、久、美”之至高境界。

道不孤,必有朋,明人楊慎在《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這樣寫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與蘇子這篇《前赤壁賦》所見略同,可謂異曲同工,遙相輝映,雖歷經千古,蘇子之道亦不寂寞矣!

《赤壁賦》讀後感7

想象一下:你一個人在大街上行走,你剛得知你高考失利,又接到男朋友的電話要和你分手,家裏的鑰匙又丟了。你獨自在茫茫的夜色裏徘徊,無家可歸。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會怎樣呢?你看到的月亮還會皎潔嗎?你看到的湖面還會平靜嗎?你感覺到的清風還清爽嗎?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此是的東坡不是一個春風得意,有着"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興致的人,他現在正經歷着人生的艱難時期,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自己的政治抱負得不到實現,卻還遭到小人誣陷,被貶黃州。其實我剛纔是想說他不是那個怎樣怎樣得意的他,但一想他好像沒有特別得意的時候,也許是我知識的不足,也許是我太過膚淺。反正我是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不在乎,以前不在乎,現在不在乎,將來也不會在乎。"縱使萬般尋路無,不墮野地隨人居"這是他的自勉之言。多麼無奈呀!卻又多麼清高呀!這就是他,一位出世的仙人。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那麼,你現在在天宮嗎?

這樣失意的他,泛舟於赤壁之下。你以爲他會看到波濤洶涌而遮住了月亮的光華嗎?如果你那樣想,你就錯了。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多麼大氣的景象啊!只有這麼大氣的人才寫得出來。他的確是個大氣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是我對他最真實的評價。真的,我覺得我做不到他那樣。超出世外,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化作彩雲飄去。只有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他孤獨嗎?也許不,有江上清風和山間明月與他作伴。但我覺得他孤獨,孤獨如幼童的靈魂。我該怎樣才能與這靈魂接近?逝者如斯,我希望你來世仍作這麼曠達的人,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邊雲捲雲舒。

我們是滄海一粟,與神奇奧妙的大自然相比,的確算不了什麼,但我們有思想。雄偉的大山存在着,也許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或許還將存在個幾千年,但它們卻不知道自己存在着,好悲哀呀!這樣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呢?生老病死是我們必須經歷的,現在我已經能夠看開了,不開心就努力讓自己開心。既然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歸結於死亡,而生命的過程卻又是那麼的短暫。我們怎麼活就是怎麼活,每一分每一秒,下一秒就會成爲歷史。時間永是流駛,等我們老了,伸出手來,看着掌心糾纏密集的曲線。你會想到那曾經年輕的歲月裏留下的什麼痕跡呢?所以把每一秒過好,每一分過好,每一小時過好,每一天過好,每一月過好,每一年過好,把一生過好。珍惜時間,昇華價值。

滾滾長江東逝水 白髮漁樵江楮上 浪花淘盡英雄 慣看秋月春風 是非成敗轉頭空 一壺濁酒喜相逢 青山依舊在 古今多少事 幾度夕陽紅 都付笑談中...曾經的我,曾一度迷惘,爲自己也爲他人。現把我以前的一篇小日記打給你看:我覺得我是一個壞女孩。上帝作證,我絕對是一個壞女孩。我自私,我脾氣暴躁,我喜怒無常,我常常喜歡埋怨別人,卻不檢討自己,我好吃,我懶惰,我對別人要求嚴格,而那些要求我自己都做不到,我喜歡無端生氣,我喜歡無端感傷。我也不知道我是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一個十惡不赦的壞女孩的,也不知道是怎麼變成的。我也不想知道。壞女孩就壞女孩吧!我覺得我很累,很累。即使是和朋友在一起。我希望我能變成一個冷漠的女孩,真的很希望。(呵呵,現在不希望了。)那樣,我就能少卻很多煩惱了。我不要再爲別人的冷漠煩惱,我也不要在爲自己的真誠付出得不到真誠的感謝而煩惱,我不要~~~~~~記憶是一切惆悵的根源。如果有一天我離去了,就永不再回來。一個被冷漠包圍的人,是最堅強最無堅可摧的嗎?(我覺得是)微笑並不是最美的表情。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隨時可以泄露心裏的祕密。所以,無論你在想什麼,讓眼睛微笑。

《赤壁賦》讀後感8

這個星期的語文課上了《前赤壁賦》,這篇古文讓我感觸頗深!

夜遊赤壁,雖怡然但卻苦悶。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政治上遭受嚴重打擊,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而東坡畢竟是個胸懷曠達之人,他放情山水,隨緣自適,不禁令人欽佩。

蘇軾的內心是複雜的、矛盾的。消極退隱和積極進取,疾世憤懣與逍遙山水的兩重情緒,在與世無爭的的思想後面,流露出不甘妥協的積極精神和鄙棄富貴、傲然獨立的曠達情懷。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這句話給我的啓示是時光易逝,生命又極其的短暫。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我們有幸、來到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演繹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寶貴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學無窮的知識,這樣才無悔自己。

蘇軾以坦然的心境欣賞“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到大自然中尋求精神寄託!

《赤壁賦》讀後感9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一種淡然;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是一種灑脫;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是一種自在。

喜歡赤壁賦,喜歡作者的這種淡然的處世態度,喜歡他灑脫的處事情懷,喜歡他對迴歸自我,尋找心靈淨土的那種執着的追求。大自然,是造物者出色的傑作,心嚮往之處,在大自然中徜徉時,讓我有了物與我同在,遨遊於天地的感覺。有時候覺得活着挺累,每天學會笑臉迎人,沒笑強笑,幹着不喜歡乾的事,沒有自我,接觸大自然,就可以卸下了虛僞的面具,純真的笑容,在臉上顯現。在自然中,可以什麼都不用想,什麼都不用煩,大自然幫助我們迴歸自我,找到心靈的那份淨土。與大自然的幽靜,清雅相比,這個世界就有點瘋狂了。

當今世界物慾橫流,人們都在追求那些所謂的金錢,權利,由此,啃老族出現了,富二代出現了,人人渴望自己的爸爸是李剛;穿名牌的多了,穿不起名牌,就穿假名牌,因爲名牌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它可以滿足人們的虛榮心,腳踩李寧耐克鞋,就像踩着別人似地,簡直高人一等,結婚買鑽戒,越大越好,有面子,攀比之風愈演愈烈,名牌、鑽戒被人捧起來了,價格越來越高,人們追求她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然後就開始不擇手段的掙錢,撈錢,管他貪不貪,犯法不犯法,這年頭有錢就是大爺,有幾個能像比爾?蓋茨那樣搞個裸捐什麼的,把自己掙得錢回饋社會。

同時追風的多了,在網絡上,鳳姐以一種惡作劇的形式登場,是炒出來的名人,好多人開始關注鳳姐,開始想,鳳姐爲什麼會紅?應爲她能夠有看點,惡搞的力量也挺強的,大家紛紛效仿,也來網絡惡搞,哎,一切的背後都是名和利,而後,網絡紅人越來越多了,農民工旭日陽剛上了春晚,搞網絡有前景了,商家紛紛投入網絡市場,獲取利益錢財的地方,就是人最多的地方。

追求過後就會發現,人生如夢,一切都是過眼雲煙,也許你就需要轉一下身,回顧想一下經歷的,你所追求的,是不是你沒想要的。浪子回頭金不換,及時的迴歸自我,活出自己,纔是對的。之所以嚮往赤壁賦中蘇軾描繪的生活,是因爲他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無拘無束,沒有壓迫,沒有煩惱,心態平和,滿足生活,人生由自己主導,爲自己而活,當今社會不再是充滿戰爭火焰的社會,我們國泰民安,不用像保爾一樣,整個一生都要祖國的解放而奮鬥,我們可以幸福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必每天去追逐名利,追逐金錢,有吃有喝就好,做點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情,何必執着與那些如過眼雲煙的東西呢?一個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執着於追逐那些帶不走的東西呢?人生又是何其短暫,就像小瀋陽說的,兩眼一睜,一閉,一輩子過去了,浮華塵世,唯有守住心靈的那份淨土,不被世俗渾濁所污染,才能無怨無悔的走過一生。

《赤壁賦》讀後感10

(選自吳小如著《古文精讀舉隅》。吳小如,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北京大學教授。吳先生以其《古文精讀舉隅》《古典詩詞扎從》等書,爲古典文學的鑑賞作出了傑出的示範,在語文教育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說到文章本身,首先應注意到它體裁方面的特點。它是“賦”,不是純粹散文,卻也不是詩,更不等於今天的散文詩。它是用比較自由的句式來構成的帶有韻腳的散文,卻又飽含着濃厚的詩意。這在當時是一種新文體,是古典散文從駢文的桎梏中衝殺出來取得勝利後的一個新成果。可是這種新體的“賦”很難寫,自宋代的歐陽修、蘇軾以後,便不大有人染指了。既然它是“賦”,就應具有賦的特點。《文心雕龍詮賦》:“賦者,鋪也。鋪採摛文,體物寫志也。”蘇軾寫這兩篇賦,沒有按照漢魏六朝時代的作家寫賦時那樣大量堆砌辭藻,但比起他本人的其他文章來,文采顯然要多。至於“體物寫志”,則《赤壁賦》以“寫志”爲主,“體物”的部分着墨不多,卻也精警凝鍊,形象鮮明。作者在賦中所鋪張的內容,主要不是景物和事件,而是抽象的道理。但作者所講的抽象道理是通過形象、比喻、想象、聯想以及憑弔古人和耽賞風月等方式來完成的,並不顯得空泛或枯燥。這是在古人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的結果。試以歐陽修《秋聲賦》與之相比,歐賦的說理內容就未免過於抽象了,因此不及此賦更爲扣人心絃。此外,漢魏的賦一般在開頭結尾都有短幅敘事,中間有主客問答,此文亦具備。可見作者並沒有脫離傳統“賦”體的規格,從體制上講,它仍符合作“賦”的要求。我們說,文學作品要繼承傳統。卻不一定求其必遵循老路。蘇軾正是本着這種創新精神來寫《赤壁賦》的。

其次,從貫穿全篇的思想內容看,《赤壁賦》所反映的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同《念奴嬌》的開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時機耽賞大自然的江山風月,亦即《念奴嬌》結尾的“一樽還酹江月”。而主導思想乃偏重於後者。但這兩層意思都是從篇中所歌唱的“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兩句詩生出來的,這就不難看出蘇軾的立足點和採取這種生活態度的原因。也許有的讀者會說,《赤壁賦》中並沒有什麼值得肯定的進步思想,不過主張“及時行樂”而已。這話當然不錯。但在這篇賦中“及時行樂”的思想並未從文章中正面反映出來,讀者所感受到的乃是作者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卻並不現實的幻想境界;而應該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儘管它是短暫的)環境裏,不妨陶醉於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而文章的成功處乃在於它有一種魅力,即大自然之美足以使人流連忘返,不得不爲之陶醉。這種沉浸於當前的適意的境界中的滿足,正是蘇軾一貫的生活態度。特別是處於逆境之下。這種生活態度總比畏首畏尾、憂心忡仲或無所作爲、意志消沉顯得樂觀曠達,顯得有生機和情趣。因此,在特定的生活條件下和在常人已無法忍受的處境中,這種生活態度應該說尚有其可取的一面。而作者在《念奴嬌》的收尾處,雖然說了“一樽還酹江月”的話,卻沒有擺脫掉“人生如夢”(一本作“人間如寄”)的空幻與悲哀。比起這篇賦來,就顯得有些不足了。

因此看來,《赤壁賦》在藝術方面的成就乃是主要的。作者在篇中馳騁着意氣縱橫的想象力,彷彿“所向無空闊”的“天馬”;同時卻又體現出作者細密的文心,謹嚴的法度,無論遣辭造句,都不是無根據無來歷的脫離傳統藝術淵源的任意胡爲。作者戛戛獨造的創新之處無一不建築在深厚而堅實的功力的基礎之上。清代方苞評此文說:“所見無絕殊者(沒有什麼特別與衆不同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閒地曠(心地曠達),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爲之,亦不能調適而鬯(暢)遂也。”可爲定評。蓋表面看去似揮灑自如,彷彿沒有費什麼氣力,實際上卻是思路縝密,一絲不苟:這正是蘇軾文章的不可及處。

下面我們逐段進行分析講解。全篇共分五段。

第一段從開頭“壬戌之秋”到“羽化而登仙”。這是“賦”的正文以前一段簡短的敘事,這裏面又分三小節。

第一小節共四句,點明時間、人物、地點。這是寫賦的正規筆墨,如一篇長詩前的小序。

第二小節共五句,前兩句寫景,後三句寫事,亦即把客觀的景物和主觀的言行錯綜着、交替着來寫。我在前面曾說,本篇以寫志爲主,不強調對景物的描述;因此本篇的景語只有四句,即此處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和下一小節的“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而已。但這四句極凝鍊簡括,“清風”二句寫風與江。“白露”二句寫月與江。總之,景物描寫只爲點出“江”和“月”來,作爲後文“寫志”時舉例用的。而當前,作者已寫出月下江景,不必更多費筆墨了。

“誦明月之詩”兩句與下文“月明星稀”兩句同一機杼,蓋文人遊山玩水,很容易從客觀景物聯想到昔日所讀的作品,然後再由前人的作品生髮出自己的感想來。此處寫月未出而先用《陳風月出》作引子,“誦明月之詩”兩句是互文見義,但有時這種互文見義的句子不能前後互換。因爲“窈窕之章”是在“明月之詩”裏面的,內涵大小不同,所以小者不能擺在大者之前。而先“誦”後“歌”,亦合於詩人吟詠時實際情況。人們對景生情,總是感情愈來愈激動,“歌”比“誦”要更牽動感情,故誦在先而歌在後。於此可見作者文心細密之處。

第三小節仍是先景後事,由事生情。造語自然生動,然多有所本。用“徘徊”寫月光移動,古詩屢見,如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可憐樓上月徘徊”及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白露橫江”句亦從《春江花月夜》“空裏流霜不覺飛”化出,“水光接天”句化用趙嘏《江樓感舊》“月光如水水如天”,“一葦”用《詩經河廣》“一葦杭之”’“萬頃”用謝惠連《雪賦》及范仲淹《岳陽樓記》,“馮虛御風”用《莊子逍遙遊》,“遺世獨立”用李延年歌,“羽化”用《晉書》,“登仙”用《遠遊》。其自然生動之妙,在於句偶而文字並不對仗,得古賦之神(如《九歌》中“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即是句偶而文不對仗者)。

這一小節每句都依次第先後而寫成,不容移置。“少焉”以下寫月出,由“出”而“徘徊”。“白露”二句是月出後所見,由水上而天空,由近而遠。“縱一葦”句是寫主觀的遊者,“凌萬頃”句是寫客觀的江面。“浩浩乎”句寫泛舟江上的現象,“飄飄乎”句則寫舟中人的心情感受。筆勢流暢,宛如信手拈來,詞語皆有出典,卻不着堆砌痕跡。

從“於是飲酒樂甚”至“泣孤舟之嫠婦”是第二段。這裏面自然分作兩層,歌詞是一層,蕭聲是又一層。作者描繪簫聲屬於“體物”,但“體物”卻是爲了“寫志”。蘇軾在這篇賦中以“哀”“樂”對舉,借主客問答以寫志抒情,其實是作者本人矛盾心情的兩個方面。最後,“樂”戰勝了“哀”,主客同達於“共適”之境界。而“哀”的流露全藉助於簫聲。故作者在這裏用全力刻畫它。

我個人認爲,這一篇立意的主句全在此歌的後二句,即“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比君,這兩句寫出了蘇軾的忠君之殷切。忠君誠然是侷限,但在蘇軾身上卻應一分爲二地對待。忠君思想正是蘇軾思爲世用,希望爲宋王朝分憂,對功業有所建樹的動力。這裏面含有積極因素。下文“哀吾生之須臾”與“共適”於“無盡藏”的江山風月,都從此生髮出來,妙在並不着痕跡。一個人既出仕做官,思用於世,遇到小人讒謗,自然有“哀”的一面。但如果從此消極頹唐,不思振作,那就談不到完成忠君的目的。於是當客觀形勢對自己最不利時,便力求胸襟豁達,順乎自然,以適應逆境;同時並不放棄忠君用世的一貫精神,即使在身遭貶謫之際也還要“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正是蘇軾的主要的、始終如一的生活態度。作者的歌詞中並沒有“哀”的成分,甚至是在“飲酒樂甚”的情況下無心流露出來的,所謂“渺渺兮予懷”,正是思忠君用世而不可得的表現,因此纔不得不“望美人兮天一方”。吹簫的“客”是理解歌詞內容的,所以把這一方面的感情加強,用簫聲傾訴出唱歌人內心的哀怨。這樣一來,矛盾就公開亮出來了,於是引起下文,借主客對話把複雜的思想活動和盤托出,卻又涇渭分明。文章構思之巧妙,竟到了使人不易覺察的程度,這不能不說是蘇軾才華洋溢的體現。

寫簫聲也是一段精彩文字。“怨”“慕”“泣”“訴”四字抓住了簫聲的特點,也寫出了“哀”的特點。“嗚嗚”寫初吹,字面用《史記李斯列傳》;“怨”“慕”“泣”“訴”化用《孟子》;“舞幽壑”句,暗用《國史補》裏吹笛事;“孤舟嫠婦”暗用白居易《琵琶行》。“如怨如慕”二句,寫簫聲吹人精彩動人處,使聽者情不自禁聯想到人的七情六慾。“餘音”二句寫簫聲結束。然後再加上兩句誇張性的比喻,以摹繪其出神人化。

第三段是傷時憂國的正面文字,卻從懷古方面落筆,乃見筆力。懷古又先從誦古人詩句寫起,“月明星稀”兩句正從當前江月之景聯想而得,似有意,若無意。從心中的詩句推展開去,然後寫到目中所見之地形,然後把古人曹操推到背景的正面。“方其”以下八句,是推測,是想象,卻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謂“鋪”,乃作賦之正規寫法。這樣就從勾勒背景進而塑造了曹操的形象。“方其”以下,從曹操兵力的強大和地盤的擴張寫出了聲勢和氣派,然後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八字勾畫出曹操本人的形象,顯得格外飽滿,有立體感。不這樣寫,人物的形象就不易突出。難在“固一世之雄”句的一總,“而今安在哉”的一跌,最見功力。上一句所謂頓挫以蓄勢,下一句所謂折落以寄慨。“一世之雄”四字看似容易,實爲千錘百煉而出,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確是千古定評。這是本段的上一節,其實也正是《念奴嬌》中“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意,卻用了另一種手法,便使人應接不暇了。從“況吾與子”以下至“託遺響於悲風”,是第三段的下一節,雖爲客語,實反映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意思是說,像曹操那樣的英雄人物,在當時也逃不脫失敗的命運,那麼在今天這種逆境之中,還有什麼必要去建功立業!這一節只是出世思想和消極情緒的反映,而作者卻渲染成如此一段文章,既有古文家所謂的辭采,又不落前人的窠臼,通過形象描寫,還使人不致於產生消沉之感,正是文字有魅力處。“挾飛仙”二句想象奇絕,卻跌入“知不可乎驟得”一層意思中來,於文義爲倒裝,於文勢爲逆挽,變化無方,起落隨意;以形象、比喻相對比,用意十分醒豁,但又毫無說教者習氣,也沒有抽象的空論,而悲從中來,想超脫塵世又無法逃避現實,真是哀傷到極點了。所以結語“託遺響於悲風”一句寫出不得不“哀”的一片苦衷。文字寫到這裏,真疑山窮水盡,無路可走;不想下一段柳暗花明,用帶有理趣的邏輯思維來反駁這一消極出世思想,把在人意料之中的一點意思寫得出人意料之外,這真神奇了。

第四段是比前一段深入一層的正面文字,雖與前一段屬於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卻並非平列的。若從其結構看,又與前文不同。這一段本來只有一層意思,卻化作兩層來寫。水和月同爲比喻,作用和性質是一樣的,作者乃把它們分作兩層來說;作者在這一段裏所要闡明的只是“不變”這一層意思,卻以變與不變兩者相提並論。這就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逝者”句用《論語》“子在川上”一章之意,“盈虛”二句用《莊子秋水》“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水雖東流長逝,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斷;月雖有圓缺盈虛,周而復始,但月亮還是千古不變的那個月亮。所以用“蓋將自其變者”兩句輕輕一駁,便不再照應,卻把重點放在後面兩句“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所以再反問一句:“而又何羨乎!”不說“而又何哀”,反說“而又何羨”,針對上文“羨長江之無窮”而言,文筆總在不斷變化。蓋有“哀”纔有“羨”,無“羨”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去“哀”了。上文說“吾生須臾”,此則說“物與我皆無盡”。物無盡,人們能理解;“我”亦無盡,就不易分曉。作者之意,乃是指不朽而言,即所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蘇軾所追求的也正是這個“不朽”。所以其生活態度歸根結蒂還是積極的。下面“且夫天地之間”四句,看似宿命論,其實作者卻是用來對待功名富貴、得失榮辱的,所以其內在涵義並不錯。接下去從“惟江上之清風”直到“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是作者的正面主張,認爲應抓緊時機,享受大自然所給予的美的景物。末句的“吾與子”正好同上文“客”所說的“吾與子”遙相呼應。有人說,這不過是及時行樂的思想,誠然。但其所樂者乃在陶然於自然景物。這就比東漢人所追求的“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古詩十九首》)要高尚多了。可見作者的精神境界並不那麼庸俗低級。他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脫而非物質上的享受。他執著於不朽的事業,而對功名利祿卻比較看得超脫,這就同一般的及時行樂思想有着本質上的區別了。

第五段仍用簡短的敘事作爲全篇的結尾。“客喜而笑”的“喜”和“笑”,與前文“飲酒樂甚”的“樂”,以及“怨”“慕”“泣”“訴”“愀然”“哀”“羨”等描寫感情變化的詞語是聯屬一氣的。這是全文情感發展的線索,直貫通篇。以下的描寫與“飲酒樂甚”句相輝映,而最後兩句則寫盡“適”字之趣,文章亦搖曳生姿,得“餘音嫋嫋,不絕如縷”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