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前赤壁賦》教案設計「兩篇」大綱

《前赤壁賦》教案設計「兩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前赤壁賦》教案設計1

  一、教學目的

《前赤壁賦》教案設計「兩篇」

1 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 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3 熟讀並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 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繫。

2 語言運用的妙處。

  三、教學課時

二課時

 四、教學設計

1.閱讀練習冊分析

2.聽第一種錄音

3.疏通詞句

4.分析內容:明線,泛舟宴樂;暗線,心境變化

5.聽第二種誦讀及其中的賞析,總結

6.背誦

8.心得:客的消極,主的達觀,自然的感悟,主人的境遇,主人的成熟等等。

 一.文體簡介

賦,始於兩漢魏晉,劉翩在《文心雕龍》中就總結了賦的特點:“賦者鋪也,鋪採搞文(舒展散佈),體物寫志也。”例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賈誼的《鵬鳥賦》,張衡的《兩京賦》等。蘇軾的《赤壁賦》擺脫了魏晉時期鋪陳浮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筆墨不多,但是意境創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寫優美自然,抒發情感也真摯樸實。在創作風格達到爐火純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創作背景

蘇軾出身於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薰陶,尤其是在父親蘇洵由發奮讀書而入仕的影響下,早年便‘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 年)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條顛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危機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負和社會責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變法改革,青年蘇武也積極參與其中,多次上書並提出“豐財”、“強兵”、“擇吏”的建議雖然如此,但由於他希望對改革應採取溫和態度的政治主張和坐而論道的書生意氣。使他沒有認識到當時豪強兼併土地帶來的對會危機,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時,蘇武傾向以司馬光爲首的舊黨反對新法,從而捲入了上層政治鬥爭的旋渦,成爲統治集團內部權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其實是諫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斷章取義地摘出他諷刺新法的詩句進行誣陷。“烏臺”即御使府),後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滿黃州團練副使。從“烏臺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訪惶,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自號“東坡居士”,並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政局發生變化,新黨失勢,舊黨執政,蘇軾被召還朝任翰林學士等職;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處,並在實際中實施,當舊黨要廢除一切新法時,他又挺身而出主張對新法“參用所長”,因而被誣爲“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擠。及至哲宗親政後,新黨再度上臺,又以詩人曾依附舊黨爲名將年近六旬的詩人貶嶺南惠州,再貶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蘇軾終於遇赦北歸,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兩個月,詩人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繫之舟,問餘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頗有幾分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的空漠之意和蒼涼之感了。

縱觀蘇軾一生,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宏大曠達胸懷——尤其當我們讀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時,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哲理的思考?

  三.課文導入

餘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後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爲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餘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祕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 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四. 教師配樂朗誦全文,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五.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六.重點講釋

1.一個詞語--“美人”

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麼?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後,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

毫先疑問,蘇軾所“懷”所“望”者不是什麼“美人”。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美人”往往隱喻君王。《楚辭·九章·思美人》中之“美人”,王逸注:“言己憂思念懷王也。”蘇賦中之“美人”當喻指宋神宗。在蘇軾看來,自己的不幸,是小人進讒的結果,而神宗於己是有知遇開釋之恩的。據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立朝爲官,蘇軾曾當面指斥皇帝“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神宗不以爲忤,反望蘇軾“爲朕深思治亂,無有所隱”。臺獄之中,政敵從蘇軾詠物詩《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中挖出“世間惟有蟄龍知”一句,詆譭蘇軾“不臣”,欲置蘇軾於死地,神宗爲之辯白:“彼自詠檜,幹予何事?”元豐七年(1084),神宗對蘇軾有八字評語曰“人材實難,不忍終棄”,詔令蘇軾量移汝州。蘇軾雖遭貶謫,對神宗皇帝是十分忠誠的,“望美人兮天一方”正表達了這一層意思。

2.一種手法--主客體對答④⑤

①“客”是如何聞發當時的情懷的?作者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客”之所以“悲”,在於觸景傷懷,有感於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麼個“一世之雄”尚且隨着“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爲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爲者,羨慕長江永恆,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對於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雖爲客語,實際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

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曾、周兩人,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寫曹操不是爲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這句上,爲了突出像他這樣的又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於“空虛”的憂思悲緒上;還有這一段的對比是爲了寫“悲”,不是爲了寫人生短暫。

②結合全文,應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主”“客”實爲一體,抑客而揚主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消極和積極的心態。

元豐五年七月十六日蘇軾的泛舟夜遊具有紀實性,同遊之“客”確有其人,就是道士楊世昌。楊世昌,字子京,蜀中綿竹武都山道士。楊道士善畫山水,長於音樂,通曉天文歷算,懂得醫藥釀酒。是年五月自川入鄂,這位多才多藝的方外之人留居黃州交遊蘇軾,至次年五月始離去。蘇軾《與楊道士書帖》:“十月十五日與楊道士泛舟赤壁,飲醉,夜半有一鶴來,掠餘舟而西,不知其爲何也。”此明確記載《後赤壁賦》中之同遊者爲楊道士,則七月十六日同遊者亦應爲此人。楊道士善吹簫,“識音律,洞蕭入手清且哀”(蘇軾《次韻孔毅父》),“客有吹洞簫者”,與此記載亦相吻合。但《赤壁賦》核心內容所記之“主客問答”,卻不宜將“客”之言理解成楊道士言語。“客”引曹孟德詩,議人生之失意,“託遺響於悲風”,蘇子借水月消解人生之苦悶,從清風明月中求解脫,爲賦體習用之“擬客發議”手法。這裏的“主客”,實際上都是蘇軾自己,“客”之疑問和“主”之超曠,是蘇軾思想矛盾的表現。故賦中抒情議論之文字,又不必將“客”坐實爲楊道士。

③一般的人,在憂患於人生短促和虛空時,他是怎麼做?

喝酒,及時行樂。像曹操《短歌行》中說的:“何以解憂?(衆生齊念)唯有杜康!”

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以後,不是接着說:“浮生如夢,爲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詩人韋莊也說過:“須愁春漏短,莫訴金盃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但蘇軾不用此法。他認爲舉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於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並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於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格並不矛盾。

3.一篇思路

①概括:明線,泛舟宴樂;暗線,心境變化。

②分析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通過客人的洞荒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轉移到關於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後歸於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喜--笑”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③重點

“喜”:發於內而“微”形於外,心理的釋然、心情的豁朗。

“笑”:發於內而“盛”形於外,心理的豁達、心情的歡暢,樂以忘憂。

4.一種情懷

①從什麼角度說明不必羨慕宇宙的無窮?

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說,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從不變的角度,我和萬物都是永恆的。

以水和月爲喻的一段議論,可以看出佛教禪宗對蘇軾的影響。他認爲作爲個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爲整個人類,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恆存在的。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說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爲人們的精神寄託,所以蘇軾認爲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爲“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後又回到了“樂”上來。

②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笑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着哀嘆人生的短促。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着於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③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爲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並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並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於大自然的懷抱。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爲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係。但這種觀點並非科學,因爲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七.內容結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