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赤壁賦》教學設計

高一語文《赤壁賦》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赤壁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高一語文《赤壁賦》教學設計

1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特殊句式。

(2)瞭解賦這種文學體裁。

2.過程和方法

(1)熟讀成誦,品味藝術手法和語言特點;

(2)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初步感悟蘇軾儒佛道思想感情的奇妙統一;

(2)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懷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初步感悟蘇軾儒佛道思想感情的奇妙統一。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文體知識、寫作背景、作者簡介、第一自然段內容理解

一、激情導入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刺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餘秋雨《蘇東坡突圍》

投影展示,教師激情朗誦。

導入:讓我們從《赤壁賦》裏去體會蘇東坡的情懷。隨即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

學生先介紹,教師再補充

東坡肉、東坡肘子……

三白飯與三毛飯……

三蘇、唐宋八大家、宋四家……

《記承天寺夜遊》、《浣溪沙》、《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

三、寫作背景

“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御史臺”府衙庭院內善種柏樹因而又被稱爲“柏臺”,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因此又把“御史臺”稱爲烏臺。元豐二年(1079)三月,蘇東坡由徐州調任太湖濱的湖州。他作《湖州謝上表》,其實只是例行公事,略敘爲臣過去無政績可言,再敘皇恩浩蕩,但他在後又夾上幾句牢騷話:“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因其政治立場問題,被別有用心之人羅織罪名下獄。

四、初步瞭解蘇東坡的思想。

1、投影顯示:

一度下獄,三度貶官。命運多舛(chuǎn),生活坎坷。但他/既沒有像賈誼那樣“抑鬱而終”,也沒有像陶潛那樣“歸隱田園”。爲什麼?

2、作者的複雜思想:

儒:積極入世,憂國憂民,平生傾慕賈誼

佛:精通佛理,不計得失,常與僧人來往

道:好學老莊,齊萬物,一死生,追求內心調和

小結:儒家的積極入世態度與佛道的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態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統一在蘇軾身上。當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時,蘇軾卻能峯迴路轉,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歸宿。

五、解題

1、赤壁:東坡赤壁亦稱赤鼻磯。位於黃岡市城西門外。宋代詩人蘇軾貶居黃州時,常遊此地,有前、 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篇,清朝康熙年間重修時定名爲“東坡赤壁”。

2、賦是介於韻文和散文之間的一 種文體,它從先秦詩歌派生出來,到漢代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體制,講究文采、韻律,兼有散文與詩歌的性質。其常採用主客問答的手法來展開描寫。

六、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結合註釋翻譯該段。

2、質疑、答疑、點撥

兩個古代文化常識:壬戌:干支紀年法 既望:農曆十六

兩個通假字:屬、馮

三個重要實詞:興、橫、凌

兩個狀語後置句:(1)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2)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一個定語後置句:凌萬頃之茫然。

兩個引用:(1)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詩經•陳風•月出》)(2)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詩經•衛風•河廣》)

推薦《詩經》中的這兩首完整的詩歌,學生早晚讀時間讀背。

3、歸納大意

蘇子與客夜遊赤壁。

4、內容分析

(1)思想感情:樂

(2)因何而樂:良辰、美景、豪情。

良辰:既望,月圓的夜晚。

美景:浩渺寧靜,水天相接

月出前: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後: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豪情:舒暢飄逸,超然物外(道家思想)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5、語言特點:駢句與散句結合。

第一課時在書聲中結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第二、三自然段文言知識、內容理解、思想感情變化。

一、複習導入

或抽背一段句子或抽解釋字詞或翻譯句子。

二、齊讀第二、三自然段,進一步讀熟課文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自譯、質疑、答疑、點撥。

重難點詞語:桂棹、蘭槳、美人、嫠婦、不絕如縷。

重點句子:(1)於是飲酒樂甚 。既是省略句又是狀語後置句。(2)客有吹洞簫者。定於後置句。

2、歸納段意:蘇子與客飲酒、歌唱、吹簫。

3、內容分析

(1)思想感情:悲。

(2)哪裏體現悲?

(3)蘇子悲:望美人兮天一方。客簫聲悲。蘇子的悲學生不容易發現,引導學生抓關鍵詞“美人”的含義,再結合作者的經歷和本文的寫作背景分析。

(3)描寫簫聲悲的語句A、正面描寫: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B、側面描寫: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問:簫聲爲什麼悲呢?我們從第三自然段中去尋找答案。

1、自讀、自譯、質疑、答疑、點撥

重點字詞:愀然、東、西、繆、困於、下、舳艫、釃酒、固、安、漁樵、侶、友、匏樽、蜉蝣、一粟、須臾、無窮、驟、遺響。

重點句子:(1)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狀語後置句(2)此非曹孟德之詩乎?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反問句,後一句還是被動句。(3)釃酒臨江。狀語後置句。(4)固一世之雄也。判斷句。

2、歸納段意:客人悲傷的原因。

3、內容分析:因何而悲

(1)一悲自身之平淡一生:英雄業績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者。古今對比。

(2)二悲與天地相比而自身渺小: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3)三悲長江無窮而人生短暫: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4)四悲欲求仙而不得: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成仙,道家思想的體現)

五、自由讀背第二、三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積累第四、五自然段文言知識、思想感情變化、景中融情、情中寓理。理解蘇軾對赤壁的'情有獨鍾,感悟作者儒佛道思想的奇妙統一。

一、複習導入

二、學習第四、五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