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粵教版選修《後赤壁賦》教案設計

粵教版選修《後赤壁賦》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本篇是《前赤壁賦》的繼續。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與前篇毫無二致,但是筆墨全不相同。全文以敘事寫景爲主,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具有詩情畫意。

粵教版選修《後赤壁賦》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前後《赤壁賦》的比較閱讀,掌握本文的景語特點、作者的情感。

2、體會孤鶴象徵意義及文末夢境所寄託的作者的情思;

 教學難點:

1、通過作品瞭解蘇軾儒道兼濟的思想

2、比較閱讀

  一、導入: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900多年前赤壁的山水風月引發了宋代著名作家蘇軾"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的極度自由之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作者時隔三月之後重遊舊地寫下的另一篇美文--《後赤壁賦》。看一看,這一次作者又會有什麼樣的感觸。

 二、走近作者,說說你對蘇軾的認識。

蘇軾:與黃庭堅(詩)合稱"蘇黃",與辛棄疾(詞)合稱"蘇辛",與歐陽修 (散文)合稱"歐蘇",與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

蘇軾出身於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薰陶,尤其是在父親蘇洵由發奮讀書而入仕的影響下,早年便"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宋仁宗嘉佑二年(l057 年)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嘉佑六年,授大理寺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條顛沛坎坷的仕途生涯。宋神宗年間,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後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從"烏臺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自號"東坡居士",並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三、回顧文言知識點。

 四、一生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同時思考每一小節分別講了什麼。(正音、評價)

明確:第1、2自然段:描寫夜遊黃泥阪的時間及同行者爲遊赤壁做準備

第3自然段對復遊赤壁時所見景色做了具體的描寫

第4自然段夢見道士化鶴

從遊記的角度把它化爲遊前、遊中、遊後三部分。

  五、分析遊前,帶領大家一起分析,而遊中部分由大家自主完成賞析。

1、生讀1、2節,其餘同學找出這一部分作者的心情可用哪一個字來概括?樂

分析:第一小節交代了時間,還有一段典型的景物描寫"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

仰見明月。"寫出了怎樣的氛圍?

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寫出初冬月夜靜謐溫馨的氣氛,這樣的氛圍使主客都覺得不盡興,這麼好的景色現在就回家,不是太可惜了嗎?所以纔有了下文,接下來第2小節中,主要寫重遊赤壁前的情況,對話的文字非常口語化,生活化,是誰先主動提出--蘇軾(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而後呢?友人附興(舉網得魚),更有婦助雅興(以待不時之需)真是天時、地利、人和,於是蘇子和友人攜酒與魚欣然成行。 歸納:所以"樂"從何來①景美 ②友人湊趣(舉網得魚) ③婦助雅興(藏酒待不時之需)(起雅興而遊 樂)

讀這部分時語調應該是歡快的。(齊讀這一部分)

2、學生自主完成遊中的賞析。基本格式:我覺得這一部分作者的心情或感情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

明確:在遊赤壁的過程中,作者由最初的"樂"轉向稍後的悲嘆與沉重

①江山不可復識

(生1)舊地重遊,作者聽到長江的流水發出聲響,看到陡峭的江岸高峯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的小了。爲何如此?水落石出。點明季節,冬天水位低了,礁石露了出來,因而山顯得更高了,月亮因爲遠顯得小了。(生2)全用白描,狀景寫情,字字如畫。景色清冷峭拔,不同於前賦的清幽。它不僅展現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遺世獨立的美態,而且充溢着濃濃的憑弔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歷史情緒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生3):眼前景色似乎分外陌生,才相隔幾個月,江景山色已經再也認不出來!本是"山川相僚,鬱乎蒼蒼",爲何時隔三月,作者眼前的景象有如此大的變化呢?一個是季節變化,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心理原因。在前賦中我們講過1080年(宋元豐三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隔兩年作者寫下了這兩篇文章。黃州並不是世外桃園,蘇軾在這裏過得

並不舒心,轉眼又是一年,自己一天一天老了,北歸的希望一天比一天渺茫,和赤壁一樣,我也是塵滿面,鬢如霜,縱使相逢應不識了!

②歷幽景而恐

(生4)爲了解憂,親自登上了赤壁,作者沒有李白"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的好運,只能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險峻的山岩,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虯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攝、履、披、踞、登、攀一系列反映此行的路程是十分兇險的,看到的景象是十分險峻,陰森的。

(生5)本來是不甘於江山不可復識而登山排解,卻是"舉杯消愁愁更愁",可惜看到的景象卻更加讓人壓抑。聯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環境不也是正如冬夜裏的赤壁-陰森、恐怖,看

不到任何出路前途。總結:客觀環境讓人觸景生情 ( 歷幽景而恐)

③無友人相伴 (主觀的精神寂寞) 更可悲的是這一次夜遊,作者沒有了可以交流、交心的朋友,出遊前湊趣的友人並沒有隨他一起上山,我們戲言"不怕無人喝彩,就怕無人應彩"。所以他隻身一人登山,無友人相伴 (主觀的精神寂寞) 這也造成作者心情轉向"悲"

苦悶難奈的蘇子惟有縱情長嘯,可惜只有山谷迴應他。此情此景,真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了"!作者既悲且恐,遊興全無,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同樣是任小舟自

由漂流,卻和前文中"縱一葦之所如"形成鮮明對比。

到此寫了重遊的經過,作者的感情也由樂轉悲

再次齊讀此部分,感受作者心情的變化。

3、本是乘興而來,理應興盡而返,如今卻是興味索然,難道真要"醉不成歡慘將別"嗎?

(1)接下來有兩個字既概括了環境,又點明心理特徵--寂寥!

(2)接着寫了幾件事?

明確:1)、夜逢孤鶴2)、夢會道士 討論:

在我國傳統意象裏啊,鶴帶有高貴、幽雅,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特徵, 爲作者所偏愛,蘇子曾作《放鶴亭記》,以放鶴招鶴、與鶴相處來宣發內心棄世的幽情。鶴的象徵義:形貌出衆,有高貴幽雅、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特徵,有高人隱士之風,被視作仙禽和長壽之物。傳說中鶴能翩翩於仙凡之間,不受任何拘束。傳說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爲鶴。所以鶴是超然物外,隨緣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徵。

概括:而且鶴和道士的形象是聯結的,正如莊周夢蝶,分清是莊周化爲蝴蝶,還是蝴蝶化爲莊周不重要,鶴化爲道士還是道士化鶴也不重要, 關鍵是作者對鶴和道士的嚮往暗示作

者在精神上已歸於高蹈於世外的道士隱者,自由羽化的仙界。道家 含蓄地傳達出他企圖超脫塵世,逍遙物外的隱祕心態。

無論對夢還是對鶴作者的描寫感覺都是很真實的。但結尾卻是"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何也?

我們知道蘇軾一生都是爲官的,很顯然他是想有所作爲的。他還有個號東坡居士!居士是在家信佛的人。就是在這裏取的。而我們剛纔講他對道家又有了迷戀。這看起來很矛盾,人是矛盾的統一體,其實這恰恰正是一個人思想的真實體現。自己夢醒後開窗尋找,夜色茫

茫,不僅僅不見孤鶴和道士,連自己的前途、理想、追求和抱負也同樣不可求啊!作者以此結尾,真是一筆雙關,意味深長啊。(逢孤鶴而夢 夢道士而驚)

 六、《後赤壁賦》,全篇着重蘇軾自身情感的轉換,由景而樂,樂而歌,得魚酒更樂,樂而再遊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壯之氣,而有豪壯之行,又因景物而生憂,憂而長嘯,長嘯後的寂靜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靜心情,夢境的空靈等,鮮明地表現出視覺、聽覺、動態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隨景物的轉換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這麼多的情感與景物,卻完全融合爲一體,若不是心中真實感觸,必然無法達到這樣的境地。而將難以言喻之情,以精簡的文字呈現,可見蘇軾文學修養的不凡。

  七、齊讀全文,讀的時候注意文體特徵以及作者感情的變化。

 八、總結全文。

最後,我們請出一位名家--餘秋雨,看看他對蘇軾的"了悟":

"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祕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九、佈置作業。

板書:起雅興而遊 樂

歷幽景而恐 悲

逢孤鶴而夢 空

夢道士而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