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1:

《動手做做看》這篇課文時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很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爲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一年級語文下冊《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

《動手做做看》我把它分爲兩課時,今天我上的是第二課時。第一課時的目標是:一、認識1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會寫“另、志、喝、漫”四個字。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三、初步感知課文的大意。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帶有質問語氣的句子。二、讀懂課文內容,明白不要輕信權威的話,有自己動手嘗試的意識。三、會寫“提、題、哄騙、喝”,重點指導“題、騙”的書寫。

前幾日太多的事,身體也不適,有了諸多理由,就對自己鬆懈了,昨晚草草率率備課。上完課之後,教學重難點落實的不是很到位。雖然是同課異構,但我就聽了一節課,老師們各忙各的事,也沒有在一起討論討論,還是自己備自己的,沒有起到取長補短的作用。

反思自己,再一次感到了自己對課堂的把握不能做到遊刃有餘。課堂語言不夠精煉準確,思維反應遲鈍。備課時,如果瞭解一下朗志萬這個人,瞭解到伊琳娜是居里夫人女兒,我相信在處理這節課時,對於突破重難點會更輕鬆些。

感悟:做任何事,一定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可以應付的態度。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2:

《動手做做看》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科學家郎志萬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爲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認識並從中受到啓發,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然後緊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於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爲了讓學生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培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敢於大膽質疑、動手實踐的能力,老師在教學中設計了一個實驗:讓學生往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裏放進一條金魚,觀察水的變化。讓學生親手操作、親眼所見,既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又能有效輕鬆地突破教學重難點,使學生體會到對別人所說的話,要通過思考去判斷,敢於大膽質疑,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要動手做做看。教學中,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1、抓讀的訓練。在課堂上,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朗讀,力求體現了“以讀爲本,以讀代講”的教學理念。如:個別讀、分角色讀、齊讀、比賽讀等。老師抓住了重點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體味伊琳娜情感的變化,讓學生在讀中提高朗讀水平。

2、抓了語言文字訓練。如理解“哄騙”,讓學生給“哄騙”找個近義詞。理解“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這句話中的“光”字,老師讓學生換詞讀一讀,促進學生語言內化。讓學生把“您怎麼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改成陳述句說一說,促進學生對句子意思的.理解。

3、抓說、寫的訓練。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之後,引導學生想象說話:伊琳娜聽了郎志萬的話,可能會說些什麼?這是對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有利實踐,並讓學生在說後寫一寫,鍛鍊了學生寫話的能力。

4、抓寫字訓練。在這節課的設計中,識字寫字佔了相當大的一個比例。在初讀課文時,運用多種方法識字:用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來認識“朗讀”的“朗”;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認識“漫”等等。在書寫指導的時候,引導學生因形索義、因意記形。“提、題”兩個字先讓學生比較異同,然後引導學生知道字的偏旁往往跟它的意思有關。比如“問題”是要靠頭腦來想的,而在古代的時候,“頁”字就表示“頭”的意思。這樣,學生根據意思記住字型,錯別字的概率就會大大下降。同時,在識記字型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把“題”字的一捺寫得舒展,以便托住上面的“頁”字,這樣教學就會做得比較紮實到位。

然而,上課的時候,由於教學內容安排過多,以至於後來寫字十分倉促,今後,在教學中實在是應該引起注意。低段一定要保證寫字的時間。

教學中也有許多值得不斷探索與改進的地方:如何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當學生的回答有偏差時,如何有效地引導等。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3: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學家朗志萬故意把一個錯誤結論告訴小朋友,再問爲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明白;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她不迷信權威,動手做實驗,獲得了正確的答案。並明白了科學家真正的目的。

教學中,初讀感知,自主識字。引導學生初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並藉助拼音,工具書等方式讀準字音。檢查初學情況。引導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問題:“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爲什麼要強調動手做做看。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圍繞“哄騙”引發爭辯,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結合課文說說理由。“你怎麼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的小朋友呢?”

讓學生學會探究、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全班交流。

不足之處:讓孩子們找到書中小朋友們聽了郎志萬的問題以後各有的反應之後,分角色練習和朗讀各自的對話,由此引導學生想象人物心理,使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更加深入,有助於朗讀時能較好地把握感情脈絡。但是當讀到伊琳娜用生氣的語氣對郎志萬說的話時,我的指導不夠到位,學生讀的不是很好,以後再有針對性的訓練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