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下冊《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

二年級下冊《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教學目的】

二年級下冊《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啓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思考嗎?你動手做了嗎?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幾個小朋友對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就有不同的做法。那麼,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了什麼問題?又發生了什麼事呢?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檢查自學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鱗( )哄( )騙( )

2、你能用什麼辦法記住下面的字?

朗志漫鱗伊琳娜哎呀哄騙

3、認讀詞語:

朗志萬漫出魚鱗伊琳娜哎呀哄騙

4、理解詞語:

哄騙:用假話或手段騙人。

漫:水過滿,向外流。

5、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回到家裏動手做實驗,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是爲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四、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研討提出問題部分

1、自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說說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了一個什麼問題?

CAI出示:一隻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這是爲什麼?

2、你覺得朗志萬的問題提得怎麼樣?表現在哪兒?

(問題提得很“奇怪”。表現在“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意思是說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

3、分組思考討論: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樣的?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回答?

4、指導朗讀。

二、研討動手實驗部分

1、自讀課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爲什麼要動手做實驗?

(“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2、伊琳娜爲什麼覺得他們都沒說對?

3、做實驗,體會伊琳娜看到實驗結果後會怎麼想?

4、伊琳娜爲什麼越想越生氣?

5、指導朗讀伊琳娜生氣說的話。

 三、研討悟出道理部分

1、默讀課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畫出伊琳娜和朗志萬的對話,體會其中的意思。

2、體會伊琳娜話的意思。

⑴CAI 出示句子。

“您怎麼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您作爲一名科學家不應該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您本來就知道放進一條金魚後,水也會漫出來,還提出這樣的問題,哄騙我們小朋友。)

⑵指導讀出生氣的語氣。

練讀、對讀、評讀。

3、體會朗志萬話的意思。

⑴CAI 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爲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伊琳娜聽懂了什麼?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別人的話。對待別人說的話或提出的問題,不光要動腦筋想一想,而且還要動手做一做。)

⑵指導讀出語氣。

4、伊琳娜爲什麼又笑了?

5、分角色朗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總結延伸

1、讀後,你從伊琳娜動手做實驗這件事中,受到什麼啓發?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想了嗎?動手做了嗎?

2、你能發現爸爸媽媽或老師說的、做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細心觀察,親自實踐,有禮貌地指出來。

3、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組內陳述觀點和理論、集體彙報。)

4、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再把自己讀後的感受說給小朋友或爸爸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