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20頁的例1,“練一練”和練習五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並發現圓柱和圓錐的特徵,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徵

教學難點:

知道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認識立體圖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例1場景圖,上面這些物體認識嗎?分別是什麼?如果將它們按形狀分成兩類,怎麼分?如果給這兩類物體起個名字,可以叫什麼?

學生交流(揭示課題:圓柱和圓錐)

二、探究圓柱和圓錐的特徵

1、研究圓柱

⑴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形的?出示相關圓柱形實物和模型

⑵引導觀察:仔細觀察這些圓柱,你能發現什麼?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發現。

⑶組織全班交流,教師適當板書:上下一樣粗細有兩個圓面一個曲面

⑷認識圓柱各部分的名稱:教師先對照圓柱的直觀模型介紹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再讓學生在實物模型上找到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2、研究圓錐

⑴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圓錐形狀的物體?

⑵仔細觀察圓錐,你能發現什麼?在小組中說一說。

⑶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板書:有一個頂點底面是圓形側面是一個曲面

⑷認識圓錐的高

出示圓錐的透視圖,讓學生認識圓錐的高。

⑸在圓錐的實物模型中,相互說說圓錐的`頂點、底面、側面和高。

三、鞏固練習

1、討論“練一練”。

交流挑選的理由和不挑選的理由。

2、做練習五第2題。

⑴引導學生從正面、上面、側面觀察圓柱和圓錐,看分別看到的是什麼形狀?

⑵在書中連線。

3、做練習五第3題。

⑴出示長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圓形的小旗,引導學生猜想:如果將旗杆快速旋轉,想想一下:小旗旋轉一週各能成什麼形狀?讓學生旋轉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確。

⑵如果讓你自己設計一個小旗,你想將小旗設計成什麼樣子的?想想一下,如果也這樣旋轉一週,會轉成什麼形狀?自己做一做。

四、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學生交流

五、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知道圓柱和圓錐各部分的名稱,並能做出正確判斷,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優越、實效,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判斷的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一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

教學難點

圓柱、圓錐特徵的探究過程。

教具準備

圓柱、圓錐模型及實物,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一些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這是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想一想,當它沿一條邊旋轉一週,會形成什麼圖形?(圓柱)那這個三角形沿一條直角邊旋轉一週,會形成什麼圖形?(圓錐)

[說明:創設了一個讓學生感興趣,能進一步培養空間觀念的情景,並通過多媒體直觀演示,讓學生體驗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轉變,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整體感知圓柱。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圓柱、圓錐形狀的物體,大家看,這個茶葉盒的形狀是圓柱,這個積木的形狀是圓錐。請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或者圓錐?(生舉例,師生評價)

請看大屏幕,老師收集了一些圓柱、圓錐物體的畫面,當去掉這些畫面的顏色和圖案,就得到了圓柱、圓錐的立體圖形。(出示課件)

同學們已經能辨別圓柱、圓錐的形狀,並認識了圓柱、圓錐的立體圖形,那圓柱、圓錐各有什麼特徵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

[說明:從生活中提取素材,由具體到抽象,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讓學生真正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2、研究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首先我們先來研究圓柱有哪些特徵?請聽清要求,請同學們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方法來研究圓柱的特徵,小組長要把你們的發現及時記錄下來,我們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的好,發現的多?

(1)哪個小組先來說一說你們的發現?針對這個小組的彙報情況,誰能做出評價?還有不同發現的嗎?

(2)介紹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結合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再來說一說圓柱的特徵。

(3)質疑解惑:你是怎樣知道兩個底面相等的?(①觀察;②畫剪:把兩個底面分別畫在紙上,然後剪下來比較;③量直徑:測量兩個底面的直徑,再通過計算,判斷底面是否相同;④把茶葉盒的兩個底面拆下來比較。)

你怎麼知道圓柱的側面是粗細均勻的?

(4)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就叫圓柱的高。師板書:高 圓柱的高有多少條?(板書:無數條)這無數條高的長度有什麼關係?(板書:都相等)

(5)高的拓展。在日常生活中,硬幣的高叫什麼?(厚)鋼管橫着放高叫什麼?(長)圓柱形水井的高叫什麼?(深)

(6)結合實物和課件,師生一起整理圓柱的特徵,師板書。

(7)誰能結合板書,完整的說一說圓柱的特徵;同位互相說一說。

[說明: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實踐能力、應用能力,並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結合電腦演示,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鬆,讓學生直觀的獲取知識,使課堂教學做到實效、高效。]

4、探究圓錐的特徵。

(1)我們已經知道了圓柱的特徵,下面請同學們結合圓柱特徵的研究方法,來研究圓錐有哪些特徵?

(2)哪個小組先來說一說你們的發現?

(3)還有補充的嗎?

(4)介紹頂點、側面和高。(課件演示)

(5)圓錐的高有多少條?

(6)讓學生說一說圓錐的特徵。

5、對比

我們已經知道了圓柱、圓錐的特徵,請同學們結合板書,想一想,圓柱、圓錐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說明:通過對比,加深學生對圓柱、圓錐特徵的理解。]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1、認識圓臺,瞭解圓柱、圓臺、圓錐之間的關係。(課件演示)

2、課本48頁第3題。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的學習即將結束,我們借用中央電視臺欄目《實話實說》中的最後一個環節,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說明:此環節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學的人文化,其中有知識的收穫、學習方法的運用、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等,是師生情感互動的展現。]

五、課後實踐,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課下利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自己動手做圓柱、圓錐,比一比,看誰做得精緻,下節課我們展示交流。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徵及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認識圓柱、圓錐並掌握它們的特徵,建立空間觀念。

3、能正確判斷圓柱和圓錐體,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具學具:

1、教師準備大小不同的圓柱和圓錐以及其他幾種形體的實物及模型。

2、學生準備圓柱和圓錐實物。

3、教師準備長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圓形、梯形的小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做你來說我來猜的遊戲。(就是中央電視臺幸運52的記時搶答)隨着屏幕上出現一組漂亮的幾何圖形,一名同學根據已有知識在描述着它的特徵,另一名同學在認真的猜着,複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然後屏幕上出現圓柱體和圓錐體,由於學生還沒學圓柱和圓錐。造成下面的學生無法猜出。此時學生自然會產生想深刻認識圓柱體圓錐的特徵這一要求。

(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這節課我們再來進一步瞭解圓柱和圓錐。

板書課題: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二、教學新課

㈠認識圓柱、圓錐。

1、請同學們把自己準備的實物中的圓柱形物體和圓錐形物體分開。

2、仔細觀察這些物體的形狀,你能在紙上把他們畫出來嗎?誰願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

(貼出學生畫的立體圖)

教師:比較這幾個同學的畫法,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3、教師:剛纔同學們通過觀察、想象,畫出圓柱和圓錐的立體圖形。那麼,你還能回想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或圓錐嗎?

(二)探究圓柱和圓錐的.特徵。

圓柱的特徵

教師:通過剛纔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對圓柱、圓錐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那麼接下來我們再一起來探討圓柱和圓錐的特徵。

1、請你拿起桌上的圓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麼發現?將自己的發現與同桌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時,深入到學生中,傾聽孩子不同的見解,做到心中有數)。

2、集體交流:(學生交流時語言可能不嚴密,教師隨時正確引導)誰想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學生交流,教師系統整理。

⑴圓柱的上下兩個面是面積相等的圓,這兩個圓面就叫做底面。

⑵圓柱還有一個曲面,這個曲面叫做側面。想一想,這個曲面展開會是什麼形狀?想個法子試一試!

(3)上下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想一想,圓柱的高有多少條?

認識圓錐的特徵

教師:剛纔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發現了圓柱體的特徵,那麼大家能不能繼續努力,來尋找圓錐體的特徵呢?

1、拿出桌上的圓錐形實物,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又有什麼發現?將自己的發現與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

⑴圓錐的底面是一個圓形,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猜想一下,圓錐的側面展開又會是什麼圖形?試試看!

⑵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想一想圓錐的高有幾條?

三、鞏固練習

同學們通過努力,找到了圓柱和圓錐的特徵。下面做一組練習題看看大家對剛纔的知識掌握的怎麼樣。請打開課本翻到48頁,看第一題。

1、完成自主練習第1、2題。(注意傾聽學生不同的意見,並讓他們說出自己判斷的理由。)

2、完成自主練習5。(利用課前準備的各種小旗)。

3、完成自主練習4、6。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1819頁的例1,完成第19頁的練一練和練習五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徵,能看懂圓柱、圓錐的平面圖。

2、認識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並會測量高。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從整體上體會圓柱和圓錐的特徵,瞭解圍成圓柱或圓錐的各個面。2.認識圓柱和圓錐的高,並會測量高。

教學難點

認識圓錐的高。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圓柱體、圓錐體的物體,讓學生收集一些圓柱體、圓錐體的實物。同時讓學生將教科書第125、127頁上的圖沿邊剪下來做成圓柱體、圓錐體。

一、激趣引新

1、師出示準備的模型圓柱,圓錐,提問,這是什麼形體?

師指出:圓柱體簡稱圓柱,圓錐體簡稱圓錐。

2、舉例: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學生舉例)

3、師出示掛圖,提問,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你看這張圖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直圓柱和直圓錐。(板書課題: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徵。

1、認識圓柱

⑴談話,請看掛圖,剛我們看到的圓柱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還有這麼扁的,同學們桌面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圓柱,仔細觀察這些圓柱,你發現這些大小不一的圓柱有什麼共同點?(學生獨立思考後同桌交流後自由發表意見,師根據學生回答適當板書)

⑵驗證發現:上下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剛纔同學說上下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圓,請你想辦法證明一下,這個猜想是否正確?

學生可能:a把茶葉筒的蓋頭拿下來比劃b用線繞c用尺亮圓的直徑

側面是彎曲的:把你手中的圓柱摸一摸,滾一滾,你發現它的這個面與桌面有什麼不同?側面滾一滾,滾出一個什麼形狀?

⑶師指出:這是沿着圓柱形物體的輪廓畫下來的圓柱的平面圖

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板書底面,圖中標出底面)

圍成圓柱的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

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板書,在圖中標出)

提問:圓柱的高有多少條?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師出示裝滿牙籤的牙籤盒讓學生體會)

驗證圓柱的高都相等:把圓柱放在桌角量高,變換角度量高,量出的結果一樣嗎?

⑷練習:說說師手中的杯子,方便麪碗是不是圓柱,爲什麼?指出自己手中圓柱的各部分名稱,指出下列圓柱各部分名稱

2、認識圓錐

⑴談話:某些建築物的頂部,吃的蛋筒,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錐體,請你觀察這些圓錐,說說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學生自由交流,師適當板書)

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形,側面是一個曲面

⑵看書對照你的發現是否正確

⑶師指出:圖錐的底面是一個圓,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邊說邊在圖上標出來)

提問,圓錐的高有幾條?

滾動圓錐,你有什麼發現?

辨析,這是圓錐的高嗎?那你認爲怎樣測量圓錐的高?師出示圖

⑷指出你手中圓錐各部分名稱

3、比較:觀察圓柱和圓錐有什麼不同之處?

師可引導提問:圓柱和圓柱都有一個側面,側面都是一個曲面,爲什麼圓柱滾動側面時與圓錐滾動側面的感覺不一樣?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判斷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

2、練習五第二題,連一連。

3、練習五第三題:先讓學生根據題意轉一轉,想象一下,再交流。

圓柱的底面半徑與高與長方形小旗有什麼關係?

4、拿出硬紙做的圓柱和圓錐,想辦法量出它們的底面直徑和高,記錄再自備本上,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聯繫同學們的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瞭解點的移動可以得到線,線的移動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轉可以得到體,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圓柱和圓柱的基本特徵,激發同學們的探究慾望。

2、通過觀察、思考、操作、討論等活動,培養同學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並掌握圓柱、圓錐的基本特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拿一根一頭拴着一個小球的繩子甩動,問:你們看到了什麼? 再讓學生結合書第2頁2、3題,想一想你發現了什麼?

最後總結出點的移動可以得到線,線的移動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轉可以得到體的結論。

2、教師出示一個袋子,裏面裝着各種物體(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圓臺)

遊戲規則:一人上臺摸,並描述你摸到的'這個物體的最典型的特徵,使下面同學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猜出你摸的這個物體的名稱。

師生共同活動。在摸出物體後,教師讓學生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

引出這節課要探究圓柱和圓錐。板書課題:圓柱和圓錐

二、 探究圓柱和圓錐的特徵

1、從生活的實景圖中發現圓柱和圓錐。

從書第2頁找一找的實景圖,找出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與同伴互相指一指,哪些是圓柱和圓錐,並指名回答。

2、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圓柱、圓錐的特徵。

用各種方法,如摸、量、畫等,觀察帶來的圓柱、圓錐形實物,你們有哪些發現?用手中的工具驗證你們的猜想。並填寫小組合作學習的報告。你們猜想它有哪些特徵?你們是用怎樣的方法驗證你們的猜想的?把驗證方法記錄下來,與同學交流。

3、小組彙報反饋。

教師抓住幾個關鍵點進行引導:

圓柱的特徵:

⑴兩個底面、一個側面。底面是由兩個大小完全相等的圓組成。側面是一個彎曲的面。

⑵認識圓柱的高,並會測量圓柱的高。如果沒有學生探究這個問題,教師要示範兩個底面大小差不多的圓柱,讓學生觀察它們的高不同,從而引導學生關注圓柱的高(圓柱兩個底面的距離叫做高)。圓柱有無數條高,每條高的長度相等。

圓錐的特徵:

⑴由一個底面(圓)、一個側面(曲面)組成。

⑵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引導學生掌握測量圓錐的高的方法。

小結:通過剛纔的合作學習和交流,我們更進一步認識了圓柱和圓錐的特徵。你能說一說你現在知道了圓柱和圓錐有哪些特徵嗎?

4、說一說

課本3頁,讓學生再次系統地看一看圓柱和圓錐各部分的名稱。拿一個你準備好的圓柱和圓錐,同桌互相說一說它們各部分的名稱。

說一說,在生活中見到的哪些物體的形狀像圓柱、圓錐?指名回答。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23—24頁例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徵,會看圓錐的平面圖。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情感目標:用生活中的圓錐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生活價值,培養學生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

教學重點:

瞭解圓錐的特徵。

教學難點:

測量圓錐的高。

課前準備:

要求每個學生用教科書圖樣做一個圓錐的模型,並讓學生收集一些圓錐形的實物,教師準備一個圓錐形物體,一塊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教師示出圓錐體鉛錘實物、圓錐型漏斗實物。

指出這是圓錐體實物。

同學們能指出生活中的圓錐體嗎?

現在我們做一個遊戲,同學們看大屏幕上的畫面,注意出現的圓錐體的'鏡頭。同學們舉手搶答出圓錐體物體。

感受圓錐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認識近似圓錐實物和模型及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結論:

圓錐體東西好像不多,只有鉛錘,漏斗,沙堆,鉛筆尖等。

學生找出了:煤堆;糧堆;帳篷;削好了的鉛筆尖;金字塔像,但不是圓錐;圓錐形凹槽。

二、探究新知

(一)圓錐的認識

1、演示動畫“圓錐的形成”

(1)一個長方形通過旋轉,可以形成一個圓柱體,那麼你們知道圓錐體是怎樣形成的嗎?

(2)多媒體演示直角三角形繞一條直角邊旋轉一週的軌跡是一個圓錐體。繞另一條直角邊旋轉一週的軌跡也是一個圓錐體。分別閃爍底面半徑和高。

2、教師提問:

(1)圓柱體有哪些特徵?

(2)什麼叫圓柱的高?

3、學習圓錐體。

提問:

(1)圓錐體有哪些特徵?

(2)什麼叫圓錐的高?

4、教師小結:

(1)(演示動畫“圓錐體的認識”)

(2)測量圓錐的高。

①引導學生討論:圓錐有幾條高?

②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測量圓錐的高。

教師巡迴參與討論,指點方法,關鍵解兩個三角板的位置問題。

教學圓錐體的特徵:

側面、底面、高、頂點、底面圓心。

(1)圓錐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

(2)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3)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

學生回答圓柱特徵。

學生觀察、觸摸圓錐體模型,感受圓錐體有幾個面。學生指出側面、底面、高、頂點、底面圓心。

學生討論並用直尺和三角板測量圓錐的高。

學生總結方法:用大小兩個三角板,保證高與桌面垂直,標高線與垂直三角板垂直。還要注意減去沒有刻度的0。5釐米。

三、鞏固反饋

1、請你說出圓錐各部分名稱

2、請你說出圓錐的特徵

3、指出下列各圖是由哪些圖形構成的?

圓錐各部分名稱

學生討論後彙報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圓錐體和圓柱體有什麼區別?

圓錐體的特徵

學生總結圓錐體和圓柱體的區別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24頁的例1和“做一做”,練習四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徵。

2、認識圓錐的高,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的特徵,及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圓錐高的測量方法。

教具準備:

一個圓錐形物體、一個圓錐形模型、一塊平板,一把直尺,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認識圓柱體了,誰能說一說圓柱各部分名稱及特徵。

二、探求新知

(一)、認識圓錐的特徵

1、引出新知

(1)出示主題圖(課件)觀察這些非物體的形狀

質疑:

①孩子堆成的沙堆是什麼形狀?

②小丑的帽頂什麼形狀?

③建築用的鉛錘是什麼形狀?

④觀察這些物體的形狀有什麼共同點?

學生思考後回答

(2)通過課件瞭解圓錐的形狀

課件展示:藍色圓錐形積木,圓錐形沙堆,鉛垂。(仔細觀察他們的形狀)移走實物剩下輪廓,抽象出圓錐形的幾何圖形。

(3)教師小結

像這樣的物體就叫做圓錐體,簡稱圓錐。

(4)列舉生活中的圓錐

你還見過哪些圓錐形物體?

(錐形漏斗、錐形吊燈、鉛筆筆尖)

看來圓錐形物體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我們只有對它的瞭解的更多,才能更好的利用它。那麼,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圓錐。

(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

2、圓錐的基本特徵

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圓錐形,看一看,摸一摸觀察一下它有什麼特點?(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課件展示:閃爍的兩個點是圓錐的頂點和圓錐底面的'圓心用字母0表示,閃爍的底面是一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

3、圓錐側面的展開圖

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想象一下,圓錐的側面展開是什麼形狀?(學生討論交流)

出示課件:動態演示繞圓錐側面轉一週和圓錐側面展開過程

學生觀察發現得到:圓錐有一個頂點,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側面展開是一個扇形。

4、圓錐的高

大家知道圓柱的高是兩底面之間的距離,它有無數條高。那麼,圓錐的高呢?它幾條高?

(小組討論、交流、彙報)

課件演示:底面直徑和高的產生過程

圓錐只有一條高,在圓錐的內部

5、測量圓錐的高

由於圓錐的高在它的內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怎樣測量圓錐的高呢?學生在小組內動手操作演示。學生彙報後教師總結

測量步驟: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注意的事項:

(1)圓錐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地放置。

(2)讀數時一定要讀平板下沿與直尺交會處的數值。

三、鞏固練習

1、第24頁“做一做”。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硬紙,先做成圓錐,然後讓學生試着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和高,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2、練習四的第1題。

(1)讓學生觀察,只要是接近於圓柱、圓錐的都可以指出。

(2)讓學生說說自己周圍還有哪些物體是由圓柱、圓錐組成的`。

3、練習四的第2題。

學生先動手操作,然後連線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圓錐,想一想:圓錐有什麼特徵?側面展開後是一個什麼圖形? 你能向同學介紹一下你手中的圓錐嗎?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篇9

一、導入新課

1、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圓柱的有關知識,誰能告訴老師圓柱有什麼特徵?

2、揭示課題:

出示圓錐教具,問:你知道這個物體是什麼形狀的嗎?(圓錐體)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種新的立體圖形——圓錐體。圓錐體可以簡稱圓錐。(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

二、觀察模型,把握特徵

1、師: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體的?(學生舉例,如果學生舉的例子有限,教師補充一些例子。如,呈圓錐形的煤堆,圓錐形的糧食,圓錐形的帳篷,削過的鉛筆頭等。)

2、出示課本的三幅圓錐形實物圖。並抽象出圓錐體的幾何圖形。

3、師:今天我們來認識圓錐,圓錐各部分叫什麼名稱、圓錐又有何特徵呢?

讓學生拿出圓錐體的實物,小組合作,探究圓錐的特徵。(教師巡視、傾聽,適時地參與學生討論。)4、小組彙報,隨着學生彙報,教師板書圓錐各部分的名稱及特徵,板書如下:

圓錐的特徵: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

三、動手實踐,學會測高

1、師:圓錐有沒有高?你們認爲圓錐的高在哪?(讓學生在實物或教具上指出圓錐的高,針對“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和“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周上的一點的距離是圓錐的高”兩種說法,讓學生展開辯論,明確圓錐的高的含義,並在圖中標出高。)

2、引導學生討論:圓錐有幾條高?(補充板書:一條高。)

3、同學們知道了什麼是圓錐的高,如果要量出圓錐形物體的高你會嗎?

4、有學生說會,請他做。如果沒有學生會做,教師進一步啓發學生。

5、總結測量圓錐高的方法:第一、把圓錐的底面放平;第二、把一個直角三角板同圓錐豎直放在同一平面上;第三、把另一個直角三角板一條直角邊同豎着三角板的一條直邊直角邊重合,另一條直角邊靠近圓錐頂點,即可量出。

6、學生測量一個圓錐的高。

四、提出質疑,啓迪思維

師:同學們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形狀?那麼圓錐的側面展開又是一個什麼形狀呢?誰知道,告訴大家。

五、鞏固新知,暢談感受

師:通過本節的學習,你獲得什麼新的收穫,有什麼感受?

六、作業

用圓規、剪刀,硬紙板按教科書圖樣做一個圓錐。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錐的特徵及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測量圓錐的高的方法。

教學重點、 難點:

認識圓錐體,掌握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準備:

圓錐體物品、生活中圓錐體的應用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形狀的物體——圓錐(板書課題) 什麼形狀的物體是圓錐形的呢?

(實物呈現)

我們把象這樣的幾何形體叫做圓錐體,簡稱圓錐。

二、探究體驗。

1、觀察圓錐的特徵

師:請同學們拿出圓錐體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關圓錐的哪些知識?

生可能提出:

a、我想知道圓錐的特徵。

b、我想知道圓錐有幾條高?它的高指的是什麼?

c、我想知道圓錐的側面展開是什麼形狀的?

師:請同學們拿出圓錐體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發現什麼?

a、我們發現圓錐上面細,下面粗。

b、圓錐有一個尖尖的部分,摸起來很扎手。我們把它叫做頂點。

c、圓錐有一個彎曲光滑的面,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側面。這個面是曲面。

d、圓錐有一個圓形的面,我們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e、我們還發現圓錐的底面朝下立者,尖朝下不立者。

歸納:圓錐的底面是個圓,側面是個曲面,有一個頂點。

2、圓錐的高

師:這個圓錐高多少?

學生就會想高在哪裏》

師再說明什麼是圓錐的高:

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

師:圓錐的高有幾條呢?(1條)

畫圖表示

3、測量圓錐的高。

師: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圓錐的特徵及圓錐各部分的名稱,我們知道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那怎樣來測量圓

錐的高呢?

學生自由測量、彙報

師再課件演示測量圓錐高的方法、過程 。

三、課堂總結

圓錐的認識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圓和圓柱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在對教材進行了充分地分析後,教學設計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1、 注重聯繫生活實際,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課前安排學生收集、整理生活中應用圓錐的實例和信息資料。教學時首先列舉生活中大量的.圓錐實物,在學生觀察思考這些物體形狀的共同特點,並從實物中抽象出幾何形體的基礎上引入。再引導學生對照模型和圖形,互說圓錐的特徵,加深對圓錐的認識。課後讓學生創作一個圓錐的物品,進一步感受幾何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爲生活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2、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

本節始終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開展課堂有效教學,體現了學生爲學習的主體,我們知道學生的數學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體意識的形式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要實現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應該注意讓學生學習自行獲得數學知識的方法,學習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能力,獲得終生受用的數學創造才能。在本課中,無論問題的引入,圓錐概念的定義,高的尋找及測量方法的探索,老師都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嘗試、研究和討論中進行,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合作、交流,這樣的過程,不僅提供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和信心,大家積極發言,爭先操作,參與率很高。

3 、加強學生在操作中對空間與圖形問題的思考。

從建構主義理論的基本理念來看: “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由認知主體主動建構的 ”。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有的知識灌輸給學生、 學生的能力可能比不上數學家,但通過類似的數學活動,也可以很好的獲得數學或理解數學。在本課例中,老師積極地創造機會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或者去探究問題、通過 “看一看 ”, “摸一摸 ”, “想一想 ”,“玩一玩”, “猜一猜 ”等問題情境,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在 “找 ”中學,在 “測 ”中學,在 “思 ”中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直觀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使數學課堂教學 “動 ”起來、 “活 ”起來,讓學生在 “做 ”中學,使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4、 合理運用傳統教具、學具和現代多媒體輔助教學。

本課中,將傳統教具、學具和現代多媒體網絡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直觀、形象地展示大量圓錐形圖片幫助學生建立圓錐的表象,以及動態演示圓錐側面的展開過程、圓錐高的測量方法等,有效地突

破教學中的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圓柱、圓錐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P23-26的內容,P24“做一做”,完成練習四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圓錐,圓錐的高和側面,掌握圓錐的特徵,會看圓錐的平面圖,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能根據實驗材料正確製作圓錐。

2、通過動手製作圓錐和測量圓錐的高,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3、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的特徵。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圓錐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2、圓柱的特徵是什麼?

二、新課

1、圓錐的認識

(1)讓學生拿着圓錐模型觀察和擺弄後,指定幾名學生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圓錐有一個曲面,一個頂點和一個面是圓的,等等。

(2)圓錐有一個頂點,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在圖上標出頂點,底面及其圓心O)

(3)圓錐有一個曲面,圓錐的這個曲面叫做側面。(在圖上標出側面)

(4)讓學生看着教具,指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沿着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由於圓錐只有一個頂點,所以圓錐只有一條高)

2、小結

圓錐的特徵(可以啓發學生總結),強調底面和高的特點,使學生弄清圓錐的特徵是: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測量圓錐的高

由於圓錐的高在它的內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這就需要藉助一塊平板來測量。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4、教學圓錐側面的展開圖

(1)學生猜想圓錐的側面展開後會是什麼圖形呢?

(2)實驗來得出圓錐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扇形。

5、虛擬的圓錐

(1)先讓學生猜測:一個長方形通過旋轉,可以形成一個圓柱。那麼將三角形制片繞着一條直角邊旋轉,會形成什麼形狀?

(2)通過操作,使學生髮現轉動出來的是圓錐,並從旋轉的角度認識圓錐。

三、課堂練習

1、做第24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模型紙樣,先做成圓錐,然後讓學生試着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2、練習四的第1題。

(1)讓學生自由地觀察,只要是接近於圓柱、圓錐的都可以指出。

(2)讓學生說說自己周圍還有哪些物體是由圓柱、圓錐組成的。

3、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四、總結

關於圓錐你知道了些什麼?你能向同學介紹你手中的圓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