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我認識您了教學設計

我認識您了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認識您了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認識您了教學設計

我認識您了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幫助幼兒瞭解不同方法的寫生畫,感受多種寫生的美。

2.通過自由寫生,激發幼兒對寫生畫的興趣和願望。

活動準備:

不同方法的寫生畫作品若干、夾好畫紙的寫生板每人一塊、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1.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這些畫嗎?”在哪裏看見過?

二、向幼兒介紹寫生畫,進一步欣賞不同風格的寫生畫作品。

1.師:你喜歡哪幅畫?它是用什麼畫的'?

2.師:她是在什麼地方畫的?怎麼看出來的?

三、幼兒自由選擇地點寫生,教師個別指導。

1.師:“你們看,今天老師這裏給小朋友們準備了這麼多的做好工具,你們自由選擇一種筆去嘗試一下吧!

2.師:我們和哥哥姐姐一樣把自己看到的東西都畫出來。

四、展示幼兒作品,共同欣賞。

你最喜歡那幅畫?爲什麼?它什麼地方畫的好?

我認識您了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熟悉自己所學的各學科的老師,願意和自己的任課老師親近,喜歡和老師交往,喜歡上學科老師的課。

瞭解學校內不同崗位的老師的工作內容,感受老師的關心和愛護,適應學校生活。

知道在校園裏有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生活,在學校裏學習生活感到快樂。

二、教學重點

熟悉自己所學的各學科的老師,喜歡和老師親近、交往。

三、教學難點

瞭解學校其他老師的工作情況,感受老師的關心和愛護。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同學們,除了爸爸、媽媽對你的呵護,在學校裏,還有一羣人一直無私的'關心你、幫助你,你們知道是誰嗎?

生:老師。

師:是的,各個學科的教師不僅教你們知識,還是你們生活上的好朋友。

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認識他們吧?

板書課題:我認識您了——我的老師。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一寫。

生齊讀課題。

2、遊戲:你說我猜

你有最喜歡的老師嗎?我們來玩一個“猜猜這是哪位老師”的遊戲。

遊戲規則:說出一位老師的特徵,如長什麼樣子,有什麼特點,或者來演一演這位老師,其他同學來猜猜這是哪位老師。

老師先來做個示範:短頭髮、大眼睛,每天第一個到班級,同學們遇到事都喜歡去找她。

看看你們猜的對不對?課件出示。你們喜歡這位老師嗎?你爲什麼喜歡她?

你最喜歡這位老師的什麼?

你和她之間發生過怎樣的小故事呢?小結:這可真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好老師呀!

誰願意到臺前來說一說你最喜歡的科任老師?讓同學們猜一猜。

這位老師爲什麼給你留下了這麼深刻的印象?誰能到臺前來表演一下你喜歡的老師,看看通過他的語言、動作或是神態同學們能不能猜出來是哪位老師。你的表演真是活靈活現,說一說,你爲什麼記住了這位老師的語言(或動作、或神態)?

小結:同學們介紹的、表演的都非常棒。課前我把你們科任老師的照片都收集到了,你能看出來他們是誰嗎?

3、背景音樂《每當我輕輕走過你的窗前》,課件展示各位任課老師的照片,請同學大聲說出這是哪位老師。

師小結: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會在這些老師的幫助下快樂的成長。

4、在學校裏,你還看到過有哪些老師和工作人員爲我們服務?他們是做什麼工作的?

你想認識誰?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吧。

定格一些特殊的工作人員,如:傳達室的保安叔叔、每天在門口執勤的學校領導、衛生保潔的阿姨、餐廳忙碌的叔叔、領做間操的體育老師等等,指導學生認識這些師長們。

小結:每一位老師和工作人員都非常愛這個學校,愛同學們,他們每天辛勤地工作,雖然崗位不同、任務不同,但他們就像太陽一樣放射出七色光彩,照亮我們的校園,照亮每一位同學。把你眼中的他們畫在書上11頁的空白圓圈處。

5、小結:課下,我們可以主動和老師打個招呼,和老師聊聊天,瞭解他們,熟悉他們,用我們的小手拉起他們的大手,共同朝前走吧。

我認識您了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給自己上課和做其他服務性工作的老師,知道他們的名字和從事的工作,能夠正確地稱呼老師。

2.懂得遇到困難的時候向老師求助,學習求助的方法,感受老師的愛心。

3.學習尊重老師,學會對老師的付出表示感謝。教學準備:

1.製作好教學課件。

2.事先與相關老師做好溝通,以便學生認識老師。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說一說

1.出示一張語文老師的照片,讓學生介紹一下這是誰?

2.同桌之間互相說說自己知道的.老師,看能不能說出老師的姓名,所教的課程,外貌特徵等。

3.全班交流。

二、訪一訪

你還想認識哪些老師?(門衛值班老師、醫務室老師、心理諮詢老師……)

2.如何才能認識他們呢?我們去做個採訪吧。

3.和學生一起商量如何做採訪?

(1)要懂禮貌,見到老師要問好。

(2)要問明白老師姓什麼,如何稱呼,做什麼工作。

(3)注意觀察老師的外貌特徵。4.組織學生去採訪。

三、猜一猜

做翻牌遊戲,翻到哪位老師就介紹哪位老師。

四、畫一畫

1。畫一畫自己喜歡的老師。

2。拿着自己的畫介紹一下這位老師的特徵。3。對老師說句心裏話。

4。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把自己的畫贈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

第二課時

一、想一想

1。出示圖片(羽毛球落在樹上了),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麼困難?他們應該如何在短時間內克服困難呢?

2。出示兩外兩幅圖片,說一說畫面內容。3。小結:遇到困難應該學會向老師求助。

二、演一演

1。如何向老師求助呢?

在向老師求助的時候一定要懂禮貌,同時說清楚自己遇到了什麼困難,希望怎麼樣。

2。創設情境,演一演。先小組內表演,再在班上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學會求助。

三、辯一辯

1。看一看下面幾幅圖中哪位同學做得對,哪位同學做得不對,說一說理由。(1)在辦公室門口大聲吵鬧。

(2)對幫助自己包紮傷口的老師說謝謝。(3)對制止自己行爲的老師不加理睬。(4)放學後和老師說再見。

2。讀兒歌《老師,您好!》,進一步明確該如何尊敬老師。附:兒歌內容老師,您好!

老師老師本領大,

會摺紙,會畫畫,

唱歌跳舞頂呱呱。

教我兒歌和電腦,

小朋友,都愛您,

深深向您行個禮,

輕輕說聲:“老師好!”

四、唱一唱學唱《老師您好》

我認識您了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猜猜他是誰”的遊戲,回憶、認識任課老師,激發對老師的親近感。

2.通過觀看圖片、微課等,認識其他教職工,瞭解他們的工作與自己學習生活的關係,產生親近感,形成積極愉快的校園生活情緒。

教材分析:

學會與師長交往是一年級學生入學交往適應的重要內容。本課教學要打破學生認爲小學老師是很嚴厲的初始印象,指導學生樂於與師長交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以便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教學時,引導學生髮現老師、校工的工作與自己的校園生活的關係,培養對師長的親近感。通過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幫助學生獲得安定、愉悅的學校生活情緒,儘快入學適應。

學情分析:

進入小學,學生離開了父母、幼兒園老師形影不離的呵護,面對新環境產生膽怯、慌張心理,對新環境未知困難的擔憂,需要幫助他們儘快熟悉校園,獲得安定、愉快的校園生活情緒。教學本課時,學生已經學習兩週,由於活動範圍有限,接觸到的師長多爲任課老師。學生對自己的任課老師比較熟悉,但對其他教職工缺少了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認識任課老師、其他教職工,瞭解他們的工作與自己學習生活的關係,激發對老師的親近感。

難點:主動去認識校園裏更多的教職員工,並形成積極愉快的校園生活情緒。

教學準備:

任課教師以及部分其他老師的照片,體育老師顛球視頻,音樂老師的彈琴視頻,認識校工的微課,簽名活動視頻。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課前:

兒歌欣賞《老師老師》

設計意圖:課前,用歌唱老師的音樂快速地帶領孩子進入課堂。

一、認識任課老師

師:我們開學已經兩週了。你們肯定認識了不少老師吧?說說都認識了哪些老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猜猜他是誰”的遊戲吧!請你能根據老師提供的信息,猜猜他是哪位老師?

設計意圖:通過“猜猜他是誰”的遊戲,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老師,喚起他們生活的.已有經驗,回憶進入小學以來自己接觸過的老師,激發對老師的親近感。

(一)老師描述某一任課老師的特點,讓學生猜是哪一位老師。

1.猜音樂老師。

師:這是一位女老師,她留着長長的頭髮,在你的腦海裏出現的是哪位老師呢?

預設:停頓,讓學生猜想

師:到底是誰呢?我們接着往下聽。這位老師還戴眼鏡呢!她是誰啊?

師:誰來跟音樂老師打個招呼。向老師問好時,說“您好!”(板貼)

喜歡任老師嗎?你們跟着任老師學會唱哪首歌了?我們一起唱唱。

2.猜體育老師。

師:這是一位男老師,經常帶着小朋友們在操場上運動。

出示體育老師顛球視頻

出示體育老師教孩子排隊、做操的照片。

師:鄭老師教會同學們學會這麼多本領,你想對鄭老師說聲什麼?(板貼:謝謝您)

(二)學生描述某一任課老師的特點,讓其他學生猜是哪一位老師。

預設:美術老師、語文老師……

師:美術老師爲了給小朋友們上課,在認真地準備教具呢!準備教具會花費沈老師很多時間,她經常忙到下班都沒休息呢,真是辛苦啊!你想對沈老師說什麼?(板貼:您辛苦了)

回憶班主任老師與孩子共度的美好時光。

(三)反饋和小結

白板課件,拖動老師照片到相應學科上的小遊戲。

師:通過剛纔的遊戲,大家應該都認識了我們的任課老師,對着課程表我們一起再來大聲地和老師打招呼吧!

設計意圖:通過拖動小遊戲,再次讓學生認識相應學科的老師。

揭題《我認識您了》(板貼)

小結:不論在哪裏見到他們,大家一定要親切地與老師打招呼哦!

二、認識其他老師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引導學生髮現自己周圍還有很多師長,由於不教孩子,平時接觸得少,孩子們比較陌生,利用圖片、談話帶領他們認識。

(一)交流:除任課老師外,你還認識哪些老師?

(二)出示學校教師集體照。

師:學校裏還有很多很多老師,你們看,我們學校一共有六十五位老師呢!

(三)認識校長,出示圖片。

師:你在哪裏見過她?

(四)認識大隊輔導員,出示圖片。

三、認識校工

設計意圖:通過微課視頻播放,引導學生走近工作人員,瞭解校工的工作與自己學校生活的關係,感受美好的校園生活離不開他們的辛勤付出,增加對校工的親近感,培養積極愉悅的校園生活情緒。

(一)交流:學校裏除了老師以外還有哪些工作人員?

(二)觀看微課《校工的工作》

微課內容:門衛、清潔工、食堂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景。

四、課外拓展活動:我請老師籤個名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播放,指導學生有正確地、文明禮貌地參加“我請老師籤個名”的活動。

(一)討論:學校裏還有那麼多老師和工作人員,可以怎麼去認識他們?

(二)學習微課:我請老師籤個名

(三)交流:視頻中的小朋友在活動中怎麼做呀?

(四)出示活動卡,佈置課外任務。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卡,採取任務驅動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去認識校園裏更多的老師。

板書設計:

3.我認識您了

您好

謝謝您

您辛苦了

我認識您了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道在校園生活中遇到困難向老師及其他工作人員尋求幫助,進一步體驗校園生活的安全、快樂、溫暖,加快適應學校生活。

2.通過演一演、討論、判斷、學兒歌等方式,掌握與老師溝通交流的方法,懂得師生交流的文明禮儀。

教材分析:

學會與師長交往是一年級學生入學交往適應的重要內容。本課教學要打破學生認爲小學老師是很嚴厲的初始印象,指導學生樂於與師長交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以便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教學時,引導學生髮現老師、校工的工作與自己的校園生活的關係,獲得對師長的親近感以及校園生活的積極愉快情緒。通過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讓學生知道碰到困難,主動尋求校園裏的老師、工作人員等大朋友的幫忙,幫助學生獲得安定、愉快校園生活情緒的的體驗。

學情分析:

進入小學,學生離開了父母、幼兒園老師形影不離的呵護,面對新環境產生膽怯、慌張心理,對新環境未知困難的擔憂,需要幫助他們儘快熟悉校園,獲得安定、愉快的校園生活情緒。學生溝通交流能力有限,常常交往的是家人和熟悉的朋友。幼兒園裏,學生已經學會向自己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求助,可是面對校園裏的其他老師和工作人員,如何尋求他們的幫助,學生還不是非常清楚。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知道在校園生活中遇到困難向老師及其他工作人員尋求幫助,掌握與老師溝通交流的方法,懂得師生交流的文明禮儀。

難點:嘗試大膽、主動地尋求幫助,進一步體驗校園生活的安全、快樂、溫暖,加快適應學校生活。

教學準備:

視頻《羽毛球事件》,道具“笑臉”“哭臉”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一、反饋交流,認識更多老師

設計意圖:通過分享活動經驗以及感受,交流與陌生人溝通的方法,讓學生把實踐中獲得的成功經驗總結出來。

學生反饋簽名活動的收穫。

二、遇到困難,知道尋求幫助

(一)播放視頻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播放,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發生這樣的情況會怎麼辦。

視頻內容:小朋友的羽毛球打到了樹杈上拿不下來了。

(二)交流:發生這樣的情況會怎麼辦呢?

設計意圖:學生自由商討解決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加課堂參與度。強調在學校發生事情,可以尋求教職工的幫助,進一步體驗校園生活的安全、快樂、溫暖,加快適應小學生活。

(三)繼續播放視頻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播放,讓學生學習正確尋求老師幫助的方法。

(四)交流:視頻中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預設:他們很有禮貌;把自己碰到的'困難說得很清楚。

(五)出示圖片:搶帽子受傷

同桌練說。

設計意圖:通過求助說話訓練,讓學生懂得有禮貌地去尋求教職工的幫助。

三、鏈接生活,解決實際困難

設計意圖:讓學生說說自己在學校生活中碰到的困難,解決困難過程中的一些經歷,喚起他們的生活經驗,使課堂內容來源於學生的生活,並能指導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一)交流:在校園裏解決困難的經歷。

(二)交流:在校園裏還沒有解決的困難。

(三)小組討論解決方法。

四、尊敬師長,注意文明禮貌

設計意圖:小裁判環節讓每個孩子判斷時出示“笑臉”或“哭臉”,讓形式更加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通過小裁判這一環節,讓學生知道做事時,要考慮他人感受;要遵從教導,瞭解規則;獲得幫助要主動感謝;平時遇到老師要注意文明禮貌。

(一)討論:生活中該怎麼對待老師。

(二)出示四幅圖,判斷對錯,並說明理由。

五、學習兒歌,全課小結。

設計意圖:用兒歌這一學生喜歡的形式,對禮貌待師進行強化。

結合兒歌,進行“文明之花”這一延期評價活動,將課堂學到的內容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見到老師,要問好。

老師的話,要記牢。

老師辦公,不打擾。

有了困難,找人幫。

文明用語,記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