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

《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

《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數學第90頁,完成第95頁的練習

本節課在認識鐘面和整時基礎上認識半時,是今後學習時、分、秒的基礎。這局部內容是本單元的難點。一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有愛說、愛動、愛表示的特點,針對這一現狀,結合他們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

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認識幾時半,初步體會幾時半的含義。

2、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對學生進行認真學習、積極鍛鍊身體等養成教育。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錶上的半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說出鐘面時間。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指針式和數字式時鐘模型各一個,學生用學具鍾。

教學過程:

一、 創設問題情境

1、 動畫故事《勤勞的小蜜蜂》引入。

多媒體出示小蜜蜂早晨起牀、發現蜜源跳圓圈舞、找小夥伴、採花蜜的4個鐘面時刻的畫面。

2、 提出問題。

1) 同學們,勤勞的小蜜蜂想要寫一篇日記,你能幫幫它嗎?你能正確地說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勤勞的小蜜蜂早晨6時就起牀了。

2) 你怎麼知道是6時?

3) 它是什麼時刻發現了蜜源,跳起了圓圈舞?你又是怎麼看出來的?

(運用多媒體動畫課件創設情景,複習舊知識,激發興趣,調動情感,爲新知識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 它是什麼時刻找小夥伴和採花蜜的?(出示10時半,11時半鐘面)

3、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新的時刻。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自然引入新課,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 看黑板上的鐘面。

1)(指10時半)這個鐘面上表示的是什麼時刻?(讓學生猜測)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2)指着11時半的鐘面:鐘面上是什麼時刻?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同桌互相討論,交流彙報)

3)從以上兩個鐘面表示的時間,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自由交流彙報:分針都指向6。

半時與整時分針指的位置有什麼不同?

5) 全班交流,總結得出:幾時半的時候,分針總是指向6,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析、互相交流,找到半時時分針與時針指的位置的特徵,使學生充分了解時針、分針在半時時候的指向,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

2、 學會幾時半的寫法

1) 讓學生試着寫出10時半。

(指名板演,交流寫法)

2) 歸納寫法:冒號左邊是幾,冒號右邊是“30”就表示幾時半。(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寫半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活動的興趣。)

3、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麼?(板書課題:認識幾時半)

三、 實踐應用

1、 教師撥鍾,學生讀時間,並說說是怎麼知道的?

2、 一學生撥鍾,另一學生說時間,然後交換角色。

(設計意圖:讓學生撥一撥,說一說,在動手操作中體驗、感悟新知,進一步認識幾時半,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3、 投影課本第93頁的“做一做”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給出上學的路上、上課、鍛鍊、看書等幾

項活動。

1) 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驗獨立完成。

2) 分組交流,說一說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幾時半都在做什麼,加深對半時的認識。

(設計意圖:用實踐應用活動鞏固新知識,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

4、 完成第95頁第4題

教師說明題意,學生獨立完成,然後交流。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整時和半時)

四、 全課總結

師生共同總結: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師:同學們,我們學會了認識鐘錶,知道時間是最寶貴的,希望你們做一個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孩子。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有利於學生把新知納入已有的知識網絡之中)

五、 拓展創新

讓學生爲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天。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設計星期天的活動,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認識鐘錶》中“認識半時”這部分知識時,課前預設很充

分,上課時學生的表現也不錯,能積極探討,總結規律,但是在實踐練習時,雖然大多數同學都作對了,但還是有部分同學做的`不準確,看半時不準確,畫半時知道分針指向6 ,不知道時針到底應指向哪裏。下課後,我及時的進行了反思,覺得自己在讓同學探究看半時,畫半時時過於重視分針指向哪裏,對時針的位置和方向探究的不夠明確,沒有把這部分的探究當做難點來突破 面對學生出現的錯誤,我設計了一堂延伸課,利用這些課堂生成的錯題資源,引導學生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找出它們產生錯誤的共性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探究半時的時候時針應該指向哪裏,需要注意的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能讓我們更準確的畫出半時時時針和分針的位置。可以讓第一節課就畫的比較準確的同學用它們的方法,它們的語言來來進一步闡述,一幫一交流,溝通。設計富有層次的習題及時檢驗並加以鞏固

按照這個思路,第二節課上的很成功,學生找到了錯誤的原因,並自己總結出了看半時,畫半時的技巧和檢查方法,紮實了看半時,畫半時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及時的反思讓我和我的學生都有收穫。

《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4~8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錶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並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鍾、模型鍾,實物展示及相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童話引入。多媒體演示:在一個美麗鄉村的清晨,小公雞起牀了,它跳到高處“喔喔喔”叫起來。

2、提出問題。

(1)、“公雞打鳴是叫人們幹什麼?”

(2)、“每天早晨是誰叫你們起牀?”

3、揭示課題。

師:你們桌上也擺着各式各樣的小鬧鐘,好看嗎?同學們,鬧鐘不光有漂亮的外表,它的鐘面上還有豐富的知識,你們想知道嗎?好!我們一起來認識鐘錶。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演示,藉助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動畫形象,從兒童熟知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引入,使學生產生親切感,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自主探索

1、初步認識鐘面。

(1)、比一比。

學生拿出實物鍾,與同桌的比一比,看鐘面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說一說。

鐘面上的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的?

(設計意圖: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如實物鍾、模型鍾等。設計了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通過比一比、指一指、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認識整時。

(1)整時的常用表示法。

①學生嘗試撥整時。

②觀察比較整時針的特點。

小組同學一起觀察:黑板上三個鐘面上的針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③引導學生得出認識整時的方法: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④練習。

A、師撥鐘面,生說時刻,2時、6時……

B、生活中,我們做的事都和時間緊密相連,請你們撥出時刻。

a、早上上學的時刻。

b、每天看動畫片的'時刻。

c、每天爸爸媽媽看新聞聯播的時刻。

C、你還想撥哪個整時?撥一撥,這時你在幹什麼?

(2)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

①小朋友觀察身邊的事兒,非常仔細,教師出示標有“8:00”的卡片問: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裏見過?

師:這是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

②誰會寫幾時就寫幾,然後寫上“:”再寫兩個“00”。

③指黑板鐘面,問:你會用數字法來表示嗎?請寫在寫字板上,看誰寫得好,二人板演,評一評,寫得好嗎?

④你們還想比一比嗎?

師:老師寫出了一種,請你寫出另外一種。

(設計意圖:由於小學生具有好勝、好強、有意注意不持久等特點,教學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大膽放手,讓學生自由撥鐘面上的時刻和嘗試認識電子錶表示的時刻,然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了認識整時的方法及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再次通過比一比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高潮,激發學生積極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和慾望,這種開放性和創造性的教學方法,設計新穎。)

3、應用。

(1)、師:時間是很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作爲小學生該怎樣珍惜時間呢?那就是合理利用時間,安排好一天的學習、生活。這是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仔細看書上第85頁,說一說,他什麼時刻做些什麼?(小組說一說)

(2)、問:他的一天安排得合理嗎?

師:對,我們應向小明學習,不睡懶覺,合理安排,做健康、聰明的好孩子。

三、綜合應用

1、現在請你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設計你星期天的安排。

(小組合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安排合理)

教學反思:

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爲了落實這一教學目標,我安排設計了請學生自己做主當一次小設計家的練習內容,不但使鞏固練習環節生動有趣,而且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同時還對學生進行了珍惜時間的教育。小組合作設計一天作息時間表,內容豐富多彩,體現出學生一天的生活有序、豐富、充實。本節課比較注重課堂心理氣氛的創設,內容開放,充分應用教具和學具,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重視合作學習和信息交流,重視數學知識的主動構建,重視數學教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學生學得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中個別學生參與意識不強,主動學習不夠,今後還要多注意這部分學生習慣的養成。

《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3

活動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1、調查:早上起牀需要由爸爸媽媽叫醒的人數。(學生舉手,師看看大約多少人)

2、採訪:

①請問xx,早上誰叫你起牀啊?爲什麼要他叫呢?

②請問xx,早上爲什麼不用爸爸媽媽叫起牀?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起牀了呢?

(學生可能回答:到時間自己會醒來或用小鬧鐘叫起牀等)

3、我們來看看電腦中的小軍和小明是怎樣起牀的。

課件演示:早上,客廳的掛鐘指向七時整。

①媽媽走到小軍的牀前說:“小軍,7點了,快起牀!要上學了。”

②小明聽到鬧鐘響就自己起牀穿衣,準備上學。

討論:誰的習慣好一些,爲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小明的習慣好,小明不睡懶覺,小明不用媽媽叫,自己會起牀,小明會用鬧鐘,提醒自己等。)

師小結過渡:小明真能幹,會看鐘表。掌握了時間,自己的事情就能自己做了。你們想知道小明的一天是怎樣過的嗎?我們一起去看看。

活動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觀看電腦動畫“小明的一天”,初步感知時間概念。

指導學生上局域網,看動畫“小明的一天”: 鬧鈴響,小明早上6:00起牀—早餐後7:30上學—8:00上課—12:00吃午飯—下午4:00踢足球—晚上8:30小明睡覺了。

師: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多麼有順序呀!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穫的。

咦?小明是怎麼知道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呢?是什麼幫了他的大忙?(生:鐘錶)你們想學會認鐘錶嗎?今天我們也來學習認鐘錶,和時間交個朋友,好嗎?(板書課題:認識鐘錶)

2、操作、交流,認識鐘面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麼?小組裏的同學可互相交流。

反饋:誰來向全班同學介紹一下你的小鬧鐘?指生到臺前,將小鬧鐘放在實物投影上介紹(引導學生儘可能介紹出:鐘面上的數、大格、小格、指針等)。

師:介紹得真清楚。同學們的鬧鐘上面大多都有四根針。但是,平常我們在認鐘錶的`時候,一般只需要看兩根針就可以了。

(2)出示電腦中時鐘娃娃。問:指着12的是什麼針?(生答後,閃動分針,彈出“分針”兩個字)指着7的是什麼針?(生答後,閃動時針,彈出“時針”兩個字)

怎樣記住時針、分針的不同樣子呢?

3、認識整時。

(1)現在鐘面上的時刻是幾時?(7時)。

(2)注意看,(課件演示:分針走一圈,時針從數字7走到數字8)現在是幾時?(8時)

(3)猜猜6時的時候,時針、分針是指着幾的?(生答後,電腦顯示6時的鐘面)是這樣嗎?

(4)我們看,7時、8時、6時這三個時刻,它們的指針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仔細觀察一下,看誰能發現? 學生自由彙報。

小結:對,分針都指着12。當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整了。

(5)整時的寫法。

6時整還可以怎樣寫?7時整、8時整呢?

4、認識幾時半。

(1)時鐘娃娃上現在是8時整。(電腦演示由8時到8時半)現在還是8時整嗎?是幾時?8時半還可以怎樣說?(8時30分)怎麼寫?(8:30)

觀察8時半的鐘面。誰能說出兩根針的位置在哪兒?(引導重點觀察時針的位置)

(2)分別出示2時半、9時半的時鐘娃娃,讓學生認讀。

(3)觀察三個表示幾時半的鐘面。它們的指針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誰發現了?

師:對,它們的分針都指向6,當分針指向6的時候,肯定就是表示幾時半的了,到底是幾時半,就要看時針的位置。

(4)師用實物鐘面再撥幾個半時的時刻讓學生認一認。

5、掌握用上午、下午、中午、晚上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師:(出示兩幅圖)圖上是幾時?小朋友在幹什麼?(電腦出示小明上午10時上課的情境圖和晚上10時睡覺的情景圖)。

啓發學生議一議:爲什麼都是10時,有的小朋友在上課,有的小朋友在睡覺?(生回答後,電腦出示:上午10時 晚上10時)

師小結:看來要準確地表達時刻,還得會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師依次貼出時間詞語卡片,並讓學生讀一讀)

活動三、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1、用形體表示時刻。

(1)現在讓我們來學做一個時間操,放鬆放鬆。

師伸出兩隻手臂,一隻握拳,一隻伸開手指。問:用哪隻手錶示時針,哪隻手錶示分針,比較合適?師站在大屏幕前(屏幕上是一個沒有指針的鐘面),用手勢表示3時,問:這是幾時?

兩名學生上臺,用動作分別表示出老師卡片上的時刻(8時和5時),讓其他學生猜猜表示的是幾時。

師演示一個1時半的時刻給學生後,再演示一個錯誤的鐘面時刻(分針指向“6”,時針指向“9”),這是幾時呢?噢,這個鍾壞了,可能是幾時呢?看誰最能幹,能幫忙修一修?(激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學生可能想到多種方法,如:時針不動,將分針撥向12,即9時;分針不動,將時針撥向8與9的中間,即8時半;分針不動,將時針撥到9與10的中間,即9時半;或同時調動時針和分針,得到其它時刻等等,老師都及時給予肯定。)

《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4

1.通過觀察及自身的嘗試活動認識鐘面;初步瞭解時針、分針。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掌握整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並能熟練認讀這些時間。

3.結合日常生活,瞭解生活中的時間,感受時間的重要性,建立時間觀念,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熟練地認識時間;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教學難點:整時鐘面指針的規律。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實物鍾)

學生(實物鍾)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聯繫師生情感。)

一、聯繫生活實際,激發認知需要,揭示課題

(一)小小調查,引入課題:早上你是怎麼起牀的?(課件統計)

1.學生回答:某某叫的、自己醒的、用鬧鐘鬧的、我看時間(表)、其它

2.教師歸納幾種情況,進行統計。

3.從我們的統計中可以看出,怎樣起牀的人最多?怎樣起牀的人最少?

(二)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能自己按時起牀的小朋友可真能幹!他們是用什麼知道時間的?(用鬧鐘、看錶知道時間。)大家願不願意和他們一樣,也通過認鍾、表來知道時間,能夠自己按時起牀,都成爲生活中的小能人!(願意!)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錶。(板書課題)

二、細觀察、勤操作,多種感觀參與認識

(一)認識鐘面

1.尋找生活中的鐘表

(1)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在什麼地方見到過鐘錶的?

生:家裏、商店裏、學校裏以及人們的身上

(2)同學們,看看你周圍老師,找一找、問一問,他們身上有沒有表示時間的鐘表?你有什麼發現?(生彙報)

(3)有些什麼形狀的?

生答:有圓形的、有長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老師利用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

2.認識鐘面

(1)組織小組玩鍾,提出觀察任務。

要求:在玩的時候,可以看看鐘面上有什麼?(板書:鐘面)再撥動鍾後的按鈕,看看你又發現了什麼?把看到的、知道的、想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生同桌合作學習)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A:剛纔小朋友玩了鍾,你們發現了什麼?

B: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

(學生自己展示)注重引導認識到指針長短、大小等不同的特徵。(及時給以肯定、用實物對照)

(3)小結:生活中的鐘表各式各樣,它們都是用來表示時間!有通過小朋友玩鍾,我們發現有的鐘面上有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較長的分針;還有又細又長的秒針。(板書:時針、分針)而有的鐘面上只有2根針。我們認時間主要認時針和分針。

(4)指針小測查:指針說名稱。

(二)整時的教學

1.合作學習,初步認知

那些小朋友已經認識時間了?請舉手!真不錯!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小鐘,轉一個時間,告訴大家,是多少?

生:3點、5點、4點40、2點半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爲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1)口頭語言,書面語言

小朋友們知道這麼多時間,太能幹了。不過,老師有一點要告訴大家,我們平時說的幾點鐘,那是口頭語言(平常的話-w ),在書上,我們叫什麼呢?有小朋友知道嗎?幾時。

如:平時說的5點,書上是叫5時。這種時間叫整時。(板書:整時)

(2)自主學習,互幫互助

老師想請認識時間的小朋友當小老師,教一教不會認的同學,讓大家都會認識整時。行不行?

行!(小組合作學習)

2.引導學習,強化認知

你是怎樣認整時的?分針和時針是怎麼指的?

生:我是看分針指向數字幾,時針指向數字幾

3.小結要點,鞏固認知

規律: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板書:12、幾、幾時)

4.糾錯練習

(1)(出示實物鍾,2:40)提問:這是3時嗎?爲什麼?

(2)(出示實物鍾,8:15)提問:這是8時嗎?你會撥8時嗎?請同學們自己撥一撥。

5.操作練習、深化認知

(1)學生撥鐘錶,展示彙報。

(課件出示圖片)請撥出7時、12時。

*6時、12時的指針特殊性。

(2)大家做得很好!現在,你能撥出一個你最喜歡的整時嗎?

A:給大家說你那時在做什麼?

B:你周圍的人在幹什麼?

6.整時的書寫

A:我們要把自己喜歡的時間記下來,怎麼辦呢?

鐘面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就可以寫成幾時,還可以像電子錶一樣用數字記下來:先寫一個幾,然後寫2個小圓點,最後寫2個0。(板書:*:00)

B:我們用這種方法表示7時:用手指在桌上畫畫、集體說。(先寫再寫最後寫)

三、課間活動

反應遊戲

四、創設情境,實踐體驗,深化感知

(一)判斷時間

(課件出示情境)沒有鐘錶,怎樣來判斷時間。

(二)我是小主人

小朋友們學會認時間,還能安排時間,真行!你看,今天來了這麼多老師,如果他們想在石船玩一天,想參觀一下我們的學校、遊一遊石船公園、逛街買買東西,當然還要吃午飯和回家了,你作爲我們石船的小主人,能不能安排一下他們的活動,他們幾時去幹什麼,幾時去那裏玩呢?(學生彙報)

五、根據板書小結全課

六、拓展練習

小朋友們,我們的前輩是多麼聰明哪!這些鐘錶是那麼的漂亮!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小朋友也是將來的創造家,請你們商量一下,設計出自己喜歡的鐘表來!(時間充欲給以展示,反之則處理爲課後作業。)

《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5

一.說教材:

《認識鐘錶》是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認識整時,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爲以後“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一般來說,一名6歲的兒童每天起牀、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認識鐘面,能夠區分時針和分針。

2、會正確認、讀、寫整時。

教學重難點:會正確認、讀、寫整時。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40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爲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教

具演示法和談話法,通過創設情境,設計多種遊戲,讓學生在遊戲和活動中學習。

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爲了最大程度體現課改精神,在學法的指導上,我將充分體現教師是課堂上的引導者,啓發者,參與者。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找一找、撥一撥等多種活動,讓學生積極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述、動手操作,從而主動的獲取新知識。

三、說總體設計: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4)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出示謎語和鐘聲讓大家猜謎。並顯現生活當中各種各樣的表,引出課題(認識鐘錶)。目的在於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爲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景。

第二環節: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在這一環節,我分了兩大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認識鐘面

(1)觀察鐘面:學生先觀察鐘面,看你發現了什麼?

(2)學生交流、反饋(得出以下幾種答案)。

鐘面:

①有12個數字。

②有2根指針,長針和短針。(又細又長,叫分針;又粗又短,叫時針。)

在這一部分內容裏,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觀察鐘面,把自己發現的與同桌交流,舉手彙報,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步驟:學習整時的認、讀、寫。

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爲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將3個鐘面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後達成共識:

這三個鐘面的分針都指着12,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着12時,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在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時,我先介紹中文表示法,在教學電子表示法,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桌子上放着什麼?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鐘?自然巧妙地把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打開學生的記憶大門,使學生從生活中找出答案,通過對7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兩種寫法。

第三環節: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寓教於樂,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裏我主要設計了三大板塊,

1、動手撥一撥,說一說。

2、小明一天的作息安排。

3、找朋友。

1.讓學生動手撥一撥,說一說,讓學生在師生互、生生互動的過程中,應用新知,在愉快中鞏固新知識。

2.我用課件出示小明的一天,結合課本說說“小明什麼時間在做什麼”然後讓學生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爲學生認識生活,認識數學的活動課,體現“數學源於生活,賦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也爲後面的作業打下鋪墊。

3.找朋友活動,通過連一連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第四環節: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我先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會了什麼?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

五:說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它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整節課的重點內容。

以上是我對“認識整時”這部分內容的分析和教學設想。

《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6

課題名稱《認識鐘錶》

移秀蘭 溱潼中心小學

一、概述

·小學數學一年級

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一課時 · 認識時針、分針、整時、大約幾時 · 認識鐘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過程與方法: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基礎上,聯繫日常生活的需要認識鐘錶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鐘錶的經驗,但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也有些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時間觀念差,對鐘錶的知識感到陌生。這就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識鐘錶的方法,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設計理念:設計本課時力求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整堂課都以學生自主探究和活動爲主,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親自體驗,認識鐘錶。擬在本課教學中體現以下幾點: (一)知識呈現生活化:“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新知從生活中自然導出,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數學課堂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

(二)學生學習自主化: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認識鐘錶面、認識整時刻、判斷大約幾時等,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的探索過程中自主獲得。

(三)學習過程活動化:新課程以學生主體活動爲主要方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

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激起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慾望,使學生總能處於一種新奇、興奮、快樂的活動氛圍中,親自實踐,大膽探索。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準備:課件,鐘面模型等。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

什麼時候睡)。師:猜猜它是誰?

教師通過猜謎語,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興奮感,營造了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氣氛。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爲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揭示課題:是啊,鐘錶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錶的知識。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錶

設計這一環節時,我注重給學生提供觀察與思考,發現與表達的空間,注重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機會,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些什麼,然後小組交流

學生彙報觀察結果,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 2、教學整時

這一環節在教學形式上應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因此在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思維拓展空間。

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表示的是是什麼時刻?你是怎麼知道的?

再出示1時、4時、6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是什麼時刻,然後再提問:1時、4時、6時的鐘面上,都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分針都指着什麼數?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的方法嗎?

小組討論看整時的方法,通過討論發現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連一連:學生口頭回答鐘面時間,鞏固看整時的方法

說一說:將整時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鐘錶知識與實際生活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大約幾時

出示7時、7時不到和剛過7時三個鐘面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三個鐘面的時間

小結:一個是7時不到,一個是剛過7時,我們把它們都叫做大約7時 師追問:這兩個都是大約7時,有什麼不同呢? 生:一個是7時未到,一個是剛過7時 說一說:讓學生說出鐘面上大約是幾時 (三)鞏固練習

1.畫一畫: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判斷出缺少的是時針還是分針,再借助直尺畫出鐘面上缺少的針,這裏還要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和分針的區別。

2.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這一環節通過讓學生髮現、思考、討論有挑戰性的問題,瞭解時針每天要在鐘面上走兩

圈,所以一天要走兩個10時,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出示兩幅表示10時的圖,讓學生觀察,看能提出什麼問題?通過觀察學生髮現兩個都是10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10時,一個是晚上10時。

提問:一天有幾個8時,幾個9時?

3.撥一撥:學生在鐘面上撥出自己起牀和睡覺的時間,然後同桌的同學說一說,要求說完整。教學這一環節時,教師順勢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牀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4.說一說:讓學生說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

根據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如幾時起牀,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 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對時間的觀念,聯繫了學生生活實際,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全課小結。

教學內容與

教師的活動

媒體的運用

學生的活動

教師進行邏輯選擇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有效突出了重點,分解了難點;多媒體介入了學生感興趣的鐘面,激起了學生說的慾望。課堂效果顯示學生能較靈活地運用自己小結出的方法進行練習。課後反饋反映出學生通過語言項目的學習,對認識鐘錶已經基本理解,包括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大多數學生掌握良好,由練習反饋也可知。

八、幫助和總結

教師的作用就在於引導學生如何更有效地學習新知,儘可能將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優化;同時教師還需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環境,如藉助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比較、總結,從而更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7

課題:認識鐘錶

教學內容:

義課標實驗教材一冊第91~95《認識鐘錶》。

教學目標:

1.知識點:通過觀察及自身的嘗試活動認識鍾;

初步瞭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係;(時針走一格時,分針要走一圈。)

掌握整點的含義;

知道整點時鐘面指針的規律。

2.訓練點: 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比較熟練地認鐘面表示的時刻。

3.創新點: 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教學重點:

熟練的認時刻;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教學難點:

整點和半點時鐘面指針的規律。

教學環境設計:

1、 人手一隻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2、 反映學生一日生活內容的作息時間表(起牀、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3、 動畫課件一個,教具鐘面模型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嘗試情境,激發嘗試慾望,揭示課題

1.引入:小朋友,喜歡看動畫片嗎?請看大屏幕。

2.出示雄雞打鳴的動畫。猜猜,雄雞打鳴了人們會幹什麼呢?

3.揭示課題:雄雞打鳴可以告訴人們時間,還有什麼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鐘錶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錶。

二.認識鐘面的自主活動

1.組織小組玩鍾,提出觀察任務。

(1)用獎勵的形式發給每個小組一個鐘來玩。(鐘面只有刻度、時針、分針、秒針)

(2)要求:在玩的時候,可以看看鐘面上有什麼?再撥動鍾後的按鈕,看看你又發現了什麼?開始玩吧。

2.學生自主玩鍾,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彙報玩鍾時的觀察結果。

(1)剛纔小朋友玩了鍾,你們發現了什麼?

(2)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學生自己展示)

4.小結:通過小朋友玩鍾,我們發現了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跟我說:時針。較長的——分針,說一次:分針。還有又細又長的——秒針。撥動鍾後的按鈕,還發現了鐘面上的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

5.鞏固認鐘面:真能幹!指針說名稱。

三.整時的教學

1.區別鐘面:換一個有12個數的鐘。

這個鐘面和剛纔的鐘面比較,多了什麼?對,這個鐘面上多了12個數,它們是用來記錄刻度的。

2.認識實物鐘面上的時刻。

鍾由12點轉到1點,提問:你發現了什麼?(時針走一格,分針走一圈。能說出來更好,不能說出也沒有關係。)鐘面表示的時刻,你知道嗎? 鍾由1點轉到2點,鐘面表示的時刻是多少?

3.出示3個模型鐘面,進行整時認識。

鐘面表示的時刻是多少? 3點也是3時。(同時板書)8時、11時。

4.整時的書寫:這個鐘面表示的時刻可以記爲“3時”,還可以這樣寫:先寫一個3,然後寫2個小圓點,最後寫2個“0”。

你會用這種方法表示8時、11時嗎?(抽生板書,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書寫。)

集體訂正。

5.整時的特徵:

(1)剛纔我們認的3時、8時、11時,它們都是整時。請仔細觀察一下,整時鐘面上的指針有什麼共同點?

(2)學生自由彙報。小結:對,分針指着12的鐘面,肯定表示整時。

(3)整時特點的介紹:看看,當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3,就是3時;時針指着8,就是8時;時針指着11,就是11時。

那麼也就是說: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四.小明的時間安排表

1.過渡:你們會用這種方法認鐘錶嗎?那我們就一起來認認小明的時間安排表。

2.出示動畫。小明出場,提問:

(1)小朋友,你能說出我什麼時候幹什麼嗎?

(2)對其中特殊鐘面提問:7時(什麼時候的7時?)

12時(咦!怎麼12時的鐘面上只有一根指針呢?)喔!原來12時,時針躲到分針後邊去了。

6時(6時鐘面的`分針和時針有什麼特點?)6時鐘面的時針和分針在一條直線上。

3.小結時間表的作用:看看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多麼有順序呀!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穫的。那麼你們的一天又是怎麼安排的呢?同組的小朋友說說。

五.撥鐘錶練習

1.過渡:大家都說得很好,那麼你們能把自己早上起牀的時間用鐘錶撥出來嗎?

2.學生撥鐘錶,展示彙報。

*如果出現學生有半點的情況,可以提問:這是整點嗎?爲什麼?對,當分針指着6,時針指着6和7之間,就是6時半。這種半時我們以後要學習。

3.請撥出晚上睡覺的時刻。展示彙報。

六.畫鐘面

1.過渡:大家學得很好!老師準備了小禮物送給大家。猜猜是什麼?對,那麼看這個鐘面,你發現了什麼?

2.請大家畫出時針、分針,表示出自己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的播出時刻。

3.展示評比。

七、 出示時鐘演變過程,瞭解從古到今計時器的變化

1.今天我們認識了鐘錶,那你們知道鐘錶的由來嗎?請看.

古時候沒有鐘錶,人們根據太陽影子的長短來判斷時間。後來又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來計時。日晷在常州的天寧寺就有,小朋友可以去看看。隨着科學的發展,人們設計、製造了各種各樣的鐘和表(鬧鐘、石英鐘、音樂鍾、工藝鍾、手錶、懷錶),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還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

關於鐘面上和時間的知識還有很多,今後我們還要繼續學習。有信心學好嗎?

《鐘錶的認識》教學設計8

一、教學內容:

P76例1例2、例3及課堂活動。

二、課時目標:

1、認識鐘面,知道分針時針在鐘面上如何計時理解1時=60分。

2、結合親身實踐和生活經驗,體驗時、分的長短,具有一定的時間觀念。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

認識鐘面,理解1時=60分。

四、教學難點:

體驗時、分的長短。

五、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認識鐘錶

(一)激發興趣

1、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讓大家來猜一個謎

語,有信心嗎?猜這個聲音是什麼東西發出來的`?(滴答)。

2、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學習關於鐘錶的一些

知識。

(二)認識鐘面

1、出示鐘面。關於這個老朋友,你已經知道

了什麼?

(1)時針、分針、秒針。(你能說具體一點嗎?哪根是秒針?對,又細又長的就是秒針。)

(2)數字。(有12個數字)

(3)大格。(從哪兒到哪兒爲一個大格,還有呢?數數看,一共有12個大格)。

(4)小格。(你知道一個大格內有多少個小格嗎?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呢?你是怎麼知道的?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對,鐘面上一共有60個小格。)

2、通過認識鐘面,我們知道了鐘面上最長最細的是秒針,還知道有12大格,60小格。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分針、時針在鐘面上是如何計時的。

(三)認識分

感受1時=60分

1、誰知道分針在鐘面上是怎樣計時的?走

2、小格呢?走5小格呢?從12走到2呢?可見,分針走幾格就是幾分鐘。

3、那麼,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呢(板書)

4、下面,我們就來拔一拔,讓分針走一圈。

在拔的時候,請大家注意觀察,分針走一圈的時候,時針有什麼變化?(老師撥鍾)

5、誰知道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時間?時針走2個大格呢?走一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