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9篇)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9篇)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並解題

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馬說》,《馬說》實際上是“說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老師”,說“從師風尚”的文章,叫《師說》。

“說”是一種文體,偏重於議論,可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

二、作家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後諡“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韓愈和柳宗元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語言質樸,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優秀散文傳統、倡導古文運動,把當時的文體從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礎,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爲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於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敢於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看書下注釋,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教師板書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讀(dòu) 諛(yú) 經傳(zhuàn)

郯(tán) 萇(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請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並注意斷句,聲調等。

五、分析課文

1.第1段

(1)補充註釋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者,古今異義,今指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學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從而師之。

師,以……爲師,動詞的意動用法。

④吾師道也。

師,從師學習。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爲師。共3頁,當前第1頁123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學生當堂背誦第1自然段。

六、佈置作業

1.背誦第1段。

2.課後練習二、三、四。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四。

2.補充講解

(1)通假字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虛詞

①之:

古之學者 之,助詞,的。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之,助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之,取獨

句讀之不知 之,倒裝標誌

作《師說》以貽之 之,代詞

②其:

其爲惑也 其,代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稱代詞

其可怪也歟 其,副詞,表推測

於其身也 其,人稱代詞

(3)詞類活用

①恥學於師 (形→意動)

②吾從而師之 (動→意動)

③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裝)

二、分析課文

1.第2段。

(1)請學生朗讀

(2)分析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明確:承上啓下。

②“師道”指什麼?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爲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爲了批評“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聖人

今之衆人

結論:“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b.愛其子

於其身也

結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結論:“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背誦

2.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②總結:“聖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着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聖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於時”,表示他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爲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麼?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佈置作業

背誦全文。

附:板書設計

師 說

韓愈

一、解題:說,一種文體。

二、韓愈及本文寫作背景

三、分析

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論據:

“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

“愛其子”與“於其身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四、寫作特點

1.有破有立

2.對比論證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2、背誦全文

3、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教學。

2、早自習預習文章,疏通字義。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4、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前播放《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成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是哪一天嗎?

爲什麼我國要設立這個節日,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大家說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說》,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1、解題:

“說”,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範圍,“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爲“解說關於的道理”,“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2、教學目標:

反覆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1、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聽清字音、節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爲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佈比賽規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爲什麼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後依次說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全班同學齊讀第一段。)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聖人──今之衆人

二段 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容。(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說的?作出了什麼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爲

三段──結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齊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麼?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小結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說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板書背誦全文。

2、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

1、統計各組最後得分,宣佈比賽結果。

2、佈置課外練習。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背景及文體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課時:3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作業(背誦《滕王閣序》)

三、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祖籍河北昌黎),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又稱“韓吏部”(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韓文公”(諡號“文”)。

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寫作背景:

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有挈挈而動,如是這數矣。”

4、 文體:“說”,議論文的一種,可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如初中《馬說》、《捕蛇者說》。

5、 學生通讀課文,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讀音。

句讀 諛 經傳 郯 萇弘 蟠 貽 巫

②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③ 全文中的四個段落,各從那些方面來闡述觀點?

第一段:正面闡述從師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

第三段: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四段:說明寫作的緣起。

6、 小結全文。

四、 作業:

1、 背誦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書面整理)練習一中的1~~3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解析論證過程、論證方法。

2、 掌握字詞、疏通全文。

內容步驟

一、 檢查上堂作業:

1、 背誦第一段。

2、 結合練習一導入新課。

二、 內容結構:

第一段:正面闡述 ①老師的職責

②爲什麼從師

③ 以什麼人爲師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

古之聖人——從師 聖益聖

今之衆人——不從師 愚益愚

愛其子——擇師 惑矣,未明也

於其身——恥師

巫醫樂師百公之人——不恥相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恥相師 其可怪也歟?

第三段:以聖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寫作緣由。

論證方法:

⑴對比論證(1、2段)(讓學生找出來,討論確定)

⑵例證法:(3段)孔子師郯子……

⑶引證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說這種文體的知識。

(2)正確理解本文的思想觀點。

(3)掌握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4)掌握 師、傳、從等文言實詞和 之、其等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能力目標

(1)分析評價本文的思想觀點。

(2)掌握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背誦全文。

3、情感目標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重點難點

1、文言實詞、虛詞的掌握。

2、本文的思想觀點。

3、正反對比的論證。

第1課時

(一)作者簡介

韓愈 (768-824),宇退之,河陽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 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後溢 “文”,故世人又稱 韓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撫養長大。20歲入長安,三次考進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參加考試,登進士第。802年任國子監四門博士,從此正式步人仕途。後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二)關幹古文運動及本文寫作背景

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 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 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掘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監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祟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 《師說》,因抗顏 (端正容貌)而爲師,世間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憎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三)整體感知

1、本文標題師說是說說老師的意思嗎?

[明確] 不是。說是一種議論文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以前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都屬於這類文體。說古文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 “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的意思應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2、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寫作思路。

[要點]第一段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接着提出教師的職責範圍、從師的必要性和從師學習的原則。第二段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接着從三方面進行正反對比論證,批判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論證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反面闡明從師的重要性,論證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三段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以孔子的言行爲例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從師學習的原則,從正面論證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第四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仍緊扣中心論點讚揚李蹈 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精神。

(四)知識要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歸納整理文言知識

(1)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詞並解釋。

[明確]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求學的人;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②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今:小學校。

③吾從而師之 古:兩個詞,從,跟從,而,而且;今:是一個表因果關係的連詞。

④師不必賢於弟子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2)一詞多義。

師這個詞在文中出現26次,請對它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歸納整理。

[明確]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例: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例: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例:吾師道也

作從師講。例: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作以……爲師講。例:吾從而師之

之字在文中出現25次,對它的用法歸納整理。

[明確]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例: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例: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例: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例: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例: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例: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補充]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作代詞,指代自己。例: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定語後置。例: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例:吾欲之南海

“其”字在文中出現17次,請歸納整理其意義和用法。

[明確]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復指,作主語。例: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

作兼語。例:餘嘉其能行古道

作定語。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例:其皆出於此乎 (大概)

表感嘆。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本文中,還有兒個詞也是一詞多義的,請解釋。

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餘嘉其能行古道

無:孰能無惑

是故無貫無賤,無長無少

聖、愚: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明確]

惑:疑難問題,名詞

糊塗,形容詞

道:道理,名詞

風尚,名詞

I道路,名詞

無:沒有,動詞

無論,連詞

聖、愚:聖人;愚人,名詞

聖明;愚蠢,形容詞

(3)特殊句式。

請找出下面這些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並翻譯,

①判斷何

②被動詞

③賓語前置句

④介詞後置句

⑤省略句

[明確]

①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②不拘於時 譯:不被時俗束縛。

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譯:不通曉句讀,不能解決疑惑。

④師不必賢於弟子 譯: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

⑤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譯: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 (年紀)大小,

2、背誦課文。

[指導]背誦線索提示。

觀點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之責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求知規律 (人非生而知之)——擇師標準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三組對比(古聖人從師,今衆人恥學;其身恥師、替子擇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師道觀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寫作緣由。

(五)小結

本文是篇千古佳作。其思想內涵在當時是很深刻的,有些觀點就是在今天看來也很有現實意義。本文文言知識豐富、典型。所以,學習本文一定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礎上流利地背誦全文。

第2課時

(一)知識要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在上節課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

[明確]

第l段,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標準。本段分爲三個層次。

第一層 (第1句),闡述教師的作用。作者用六個字概括了教師的三個作角:傳道、受業、解惑。

第二層 (第2、3句),闡述從師的必要。作者從反面指出,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說明有惑必須從師。

第三層 (第4-6句),闡述擇師的標準第6句是本段的結論,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概括地提出了擇師的標準。

第2段,運用對比的方法,批判 士人夫之族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本段分爲四個層次。

第一層 (第1、2句),慨嘆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並領起下文對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

第二層 (第3-5句)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恥學於師對比,指出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的原因。

第三層 (第6-8句),把習句讀從師與惑而不從師的現象對比,批評今之衆人小學而大遺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層 (第9-13句),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譏笑相師對比,批評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惡習。

第3段,以孔子從師的範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別從反面和正面闡明瞭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中心論點。

第4段,說明作 《師說》的原因。繼第3段引古之聖人孔子從師的範例之後,後生晚輩從師求學的範例,對李蟠是勉勵,對當時求學的人是號召。

2、研讀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1)人爲什麼要從師?

(2)作者認爲從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

(1)①學者必有師;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2)無貫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研讀第二自然段。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論述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請具體分析,填寫下表。

分論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點撥]在本段裏,作者運用三個事實,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一個比一個深刻地批判了今之衆人(指上層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因此,聖益聖,愚益愚。這是第一個對比。彼童子之句讀之不知,則師焉,而自己惑之不解,則 不焉,此 小學而大遺,這是第二個對比。君子不齒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善學習,而君子們則認爲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導致 師道之不復,這是第三個對比。這三個對比,前兩個同第一段從師學習的必要性的論點緊密聯繫,第三個則同從師學習的原則的論述

前後呼應。

[明確]

分論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論據(三組對比)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作者的議論

1、古聖人與今衆人(縱比) 古之聖人從師而問 今之衆人恥學於師 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話)

2、對其子與對其身(自比) 愛其子擇師而教 於其身恥學於師 小學而大遺吾末見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與士大夫(橫比) 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羣聚而笑之 師道不復,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欽(諷刺)

與總論點關係 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進一步闡明總論點

4、研讀第三自然段。

[討論]上面第一、二段從正反兩個方面闡述了要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第三段又是從什麼角度來進一步闡述要從師學習的道理的呢?

[要點]第三自然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聖人孔子爲例,進一步論證論點,使文章有極大的說服力。聖人無常師,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說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說明了從師學習的原則,而且爲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二段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佐證,事例選得非常精當,是典型的舉例論證方法。

5、研讀第四自然段。

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

[明確]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 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6、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要點]關於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把教師的職責從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受業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迸步,並意味着不僅 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有志於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於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確 學而後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宣揚的血統論和經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於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此而已。鍼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第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7、談談本文的語言特色。

[明確]

())排比對偶句。

韓愈的散文素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 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這種句式的連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2)連珠句。

連珠,又稱頂針、蟬聯,即用上一句的結尾字,作下一句的開頭,首尾相聯,歷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

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3)豐富的語氣表達。

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磋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加強感嘆,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 恥學於師的不明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是疑問語氣;小學而大遺,吾末見其明也,是判斷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嘆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二)小結

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明確]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爲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 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發展幼兒的傾聽能力。

2、願意參加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咕咚》故事一則;語言遊戲“老師說…”。

活動過程:

一、聽口令做動作,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發口令,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發口令的速度漸漸加快,動作出錯的幼兒取消遊戲資格,最後的幼兒爲獲勝者。

二、加深難度,聽短句數相同的字。

教師口述一短句,讓幼兒數句中共出現幾個“我”字。看哪位幼兒數得最正確。

三、再加深難度,聽故事數相同的字。

教師講故事《咕咚》,讓幼兒數故事中共出現了幾個“咕咚”,看哪位幼兒數得最正確。

四、遊戲“老師說……”。

1、教師發出口令,口令中有“老師說”的幼兒照口令做相應的動作,沒有“老師說”的幼兒就保持原來的動作,看誰堅持到最後。

2、 遊戲數次後,可請幼兒做發口令者,教師參與幼兒活動。(該遊戲可請聽課老師一起參與)

五、活動結束。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並解題]

1、同學們,你們每節課都要喊“老師好”,用此表示心中對老師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親、師”來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虛的,教師是排在國君和父母之後的,實際上名列第三位,可見其重要性。教師是傳播人類文明的使者,沒有教師,人類的文明之火就無法傳遞下去。那麼,老師的作用是什麼?爲什麼要從師學習?擇師的標準又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韓愈的《師說》來探個究竟吧!

2、關於“說”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爲論說文。《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說”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可以先敘後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爲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愛蓮說》、《馬說》等。

3 、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二、[走進作者]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因爲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又稱他爲“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後諡“文”,也稱“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晚輩),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爲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羣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爲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三 [探尋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35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爲什麼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聽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啓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爲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示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 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四.[ 語篇脈絡梳理 ] 語篇品讀

“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向老師求教,那些疑難就始終無法解決了。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向他學習;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比我早,我也應該向他學習。我(向他們)學習的是真理和知識,哪管他們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貴賤,不管年紀大小,真理和知識在哪裏,老師也就在哪裏。

【品味】“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後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裏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裏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裏表示略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對象,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爲疑難問題的,最後也得不到解決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麼”。動詞“知”後面的結構複雜。“其年之先後生於吾”,“先生於吾”是“大”,“後生於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麼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爲師的觀點。

【體會】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託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着,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說“傳道”是目的,那麼“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後,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失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也就難了!古時候的聖人,他們(的才智)超過一般人遠得很哪,尚且從師而求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也很遠,卻以從師求學爲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爲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爲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這裏嗎!(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教育他;但對於自己,就以拜師學習爲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唸書,告訴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老師。讀書不會斷句,有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在這兩事中,)前者去請教老師,後者卻不去,學了小的,丟了大的,我看不出(這種人)是高明的。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爲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說到“老師”“弟子”這樣的話,就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爲什麼笑),他們就說:“那個人與那個人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爲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地位高的人爲師,就近似於奉承巴結。”唉!從師而學的風尚之不能恢復就可想而知了。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這些人),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麼!

【品味】“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其”,音義同“豈”,表推測語氣,“大概”的意思。“此”,代詞,指從師與否。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與文章開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由“憑藉它”的意思引伸爲“……的原因”;文章開頭句中的“所以”則是“用他來”或“靠他來”的意思。都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係的連詞“所以”不同。“句讀之不知……明也”,也是一個難句,要理解爲:“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小學”指“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大遺”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則近諛”的“諛”後面的引號應當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後面,因爲“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韓愈對“恥學於師”者的批評,不是“士大夫之族”講的。這段末一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見識”講;後一“其”,音義同“豈”,表反問語氣

【體會】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於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複雜的寫作背景,並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於一吐爲快。第二段以感嘆發端,攜着批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盪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先以“古之聖人”比照“今之衆人”,得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後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學習。而郯子這些人,他們不如孔子賢能。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有才智,(只不過)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術技能各有專長罷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賢”的賢,是指德和才。下文“師不必賢於弟子”中的賢,則可作高明講。“術業有專攻”,術,本義是道路;術業,“不是技術才能和學業”,而是所從事的學業。“術”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對》有“智術淺短”,智術是“智慧和所採取的建國路線”。“三人行”的“三”不是隻表多數,很多人在一起走路,當然會有老師,這就失去這一格言的警闢性。“三”是“少中見多”,即最起碼的多數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師。

【體會】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三段的開頭語氣又歸於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聖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後,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專業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係、師道關係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爲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並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爲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歲了,喜歡古文,六經和它的傳文,全都學習過。他不受時俗風氣的限制,向我來學習。我讚許他能實行古人求師的正道,就作這篇《師說》贈給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爲的慨嘆“師道之不傳”,古今對照,虛實並舉,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體會】說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說》是爲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爲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觸動韓愈發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乾脆說是一個藉口。全文論證嚴密,說理透闢,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內容結構:內容論證法

第一段:正面闡述①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下定義

②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③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作結論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

第二段分論點 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論據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瞭解相關的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2、掌握、積累文言文常用實詞和虛詞,熟記文中通假字,進而疏通文意。

能力目標:

1、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2、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明確結構。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理解文章的語言特點。

情意目標: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掌握、積累文言文中常用實詞和虛詞;

2、疏通文意;

3、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難點

1、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2、理解文章的語言特點。

課外作業

1、結合註釋理解詞句,讀懂課文並熟讀成誦。

2、整理課後習題。

3、完成《同步練習》。

板書設計

授課主要內容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用《論語》中孔子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一:瞭解相關的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1、文學常識簡介:(學生答,教師補充)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爲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爲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爲韓文公。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2、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剛纔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爲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三、出示學習目標二:

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

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

學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進而疏通文意。

在預習的基礎上讀通課文,讀準字詞。

1、疏通文意,掌握實詞與虛詞。

2、幫助學生歸納:

A:一詞多義

B: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古:求學的人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古:小的方面學習今:小學校

C: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找出課文中出現的師,並說說它的不同含義: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作“姓”講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A、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