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第二課時

  一、檢查翻譯作業

1.翻譯:請一位同學將第一段翻譯一遍。

情況着重講解

着重講解的字詞:

之—助詞,的;學者—求學的人; 所以—用來……的; 之—代詞,指道理; 固—本來; 師(之)—以……爲師(意動用法);庸知—哪裏,管、過問; 無—不論,不分

語法: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讓學生齊聲朗讀,加深印象。

2.其他幾段與第一段講解類同

第二段着重講解的字詞:

師道—從師求學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出—超出; 焉—之於(向他);下—低於; 恥—以……爲恥;聖—聖明的人,聖明; 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塗; 句讀—文句意思表達完畢叫句,句中需要停頓的地方叫讀; 小學—小的學習方面; 族—類; 不齒—不屑一顧;歟—語氣詞;

語法: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第三、四段重點字詞

常—固定;攻—學習研究; 已—罷了; 通—普通

語法:被動句

不拘於時

介賓後置句

而恥學於師

師不必賢於弟子

  二、文章解讀

1.“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請生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填表如下:

導引、提問、歸納

  三、重點研讀

1.本文關於從師的一些論述至今仍有現實意義,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如(1)教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從師的必要:人非生而知者,孰能無惑?惑而不

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3)擇師的原則: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提出中心論點後,作者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請同學思考本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並找出文中所在段落

(1)正反對比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

反面論證:批判恥於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正面論證:援引聖人從師的事實闡明師道。

(2)第二段對比論證方法。

a. 指定一名學生朗讀該段

b. 文章以古之聖人和今之衆人、兒童和成人、巫醫樂師百工和士大夫三種情況進行對比,他們在從師問題上分別怎樣做的?這樣的做法帶來怎樣的結局?

幻燈:見教參

c. 爲什麼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d.通過以上三組對比,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

學者必有師(士大夫之族自恃門第高貴,恥於從師是錯誤的)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議論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藉以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點撥:如下列兩句: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①句重點

在感嘆從前,表遺憾之意。②句重點在悲嘆現在,抒發一種無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遞進了一層,給人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於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見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歟!本段的三組對比,每組對比都把着眼點放在後面的對象上,針對這些現象,作者都給予不同的評價。

①句是對“聖益聖,愚益愚”做出的評價、推測,質疑的語氣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對“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小學而大遺”現象的評價。“矣”“也”表示肯定語氣,明確責備認識的錯誤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強烈的感嘆語氣,對“士大夫之族”的錯誤行爲作了猛烈的諷刺,表達了作者對“士大夫之族”的強烈不滿。

作者態度語氣的變化:疑問推測——肯定責備——感嘆諷刺:語氣步步加強,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課堂討論 研究性學習

3.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等。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又都是排偶句。

(2)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論斷。(立)

  四、討論: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爲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講解、舉例、提問

研究性學習、課堂討論、發散思維、練習

小結:

1.本文縝密的邏輯論證,嚴謹的結構藝術。

2.正反對比論證法,對議論文寫作的指導作用。

3.培養分析問題能力,積極思維。

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同步練習。

  〖板書〗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