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開學第一課優秀的教案通用

高一語文開學第一課優秀的教案通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語文開學第一課優秀的教案通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語文開學第一課優秀的教案通用

高一語文開學第一課優秀的教案通用1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2、背誦全文

3、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教學。

2、早自習預習文章,疏通字義。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4、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前播放《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成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是哪一天嗎?

爲什麼我國要設立這個節日,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大家說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說》,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1、解題:

“說”,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範圍,“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爲“解說關於的道理”,“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2、教學目標:

反覆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1、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聽清字音、節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爲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佈比賽規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爲什麼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後依次說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全班同學齊讀第一段。)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聖人──今之衆人

二段 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容。(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說的?作出了什麼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爲

三段──結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齊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麼?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小結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說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板書背誦全文。

2、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

1、統計各組最後得分,宣佈比賽結果。

2、佈置課外練習。

高一語文開學第一課優秀的教案通用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賈誼對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誦課文3、4、5段。

能力目標

1、歸納掌握“制、亡、固、遺、度”等詞的一詞多義,七個通假字、三種古漢語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本文善於敘事、精於論斷的寫作特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敘議關係,提高議論文寫作能力。

3、品評鑑賞本文廣用排比、對偶,極力渲染誇張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德育目標

瞭解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詞句的特點,歸納文言詞法句法知識,逐步掌握文言字詞句運用規律。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基於學生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理解課文難度較先秦散文小,宜採用以朗讀帶動文意疏通,以背誦帶動對作品的鑑賞,寫作特色、語言特點的分析鑑賞皆融於誦讀中。

2、評品法。從品評鑑賞的角度,通過設置幾個鑑賞點來激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他們具體賞析該文寫作的獨到之處。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賈誼的'文章,尤其是政論文,歷史上向來評價很高,魯迅先生曾譽之爲“西漢鴻文”,《新編中

國文學史》稱《過秦論》爲“政論文之楷模”。從《史記》、《漢書》、《昭明文選》到明清乃至當今的古文選本,幾乎都錄入和收選了《過秦論》,特別是上篇。歷代評論名家都說它“雄俊宏律”、“通篇一氣貫注,如一筆書,大開大闔”,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今天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它的氣魄吧!

二、解題:

1、簡介作者

賈誼(公元前200—公元前168),世稱賈太傅、賈長沙,也稱賈生。洛陽人,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家,最早的漢賦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衆著稱。20多歲時被漢文帝召爲博士,不久提升爲太中大夫。後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議,觸犯權貴,被謫爲長沙王太傅,甚爲失意,渡湘水時寫《吊屈原賦》,以屈原自比。四年後被召回,爲文帝寵子樑懷王太傅。後梁懷王墜馬而死,賈生亦傷心而死,死時僅33歲。賈誼的思想基本上屬於儒家思想,他要求統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張,在當時還是有進步意義的。他的政論散文《過秦論》、《陳政事疏》(也稱《治安策》、《論積貯疏》)等,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治家的遠見卓識、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改革現實的堅決態度。他的文章峻拔鋒利,鍼砭時弊,淋漓酣暢,對後世散文創作很有影響。其文章,明人輯有《賈長沙集》,另傳有《新書》十卷。他的爲人,很爲司馬遷推崇,司馬遷把他和不同時代的屈原相提並論,撰寫了《屈原賈生列傳》。

2、寫作背景。

賈誼生活在西漢初期,此前歷春秋戰國,七雄爭霸而秦統一天下,戰亂頻繁。加之秦統一後的暴政、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社會經濟遭受了五百年來的極大破壞。農民大量流亡異鄉,不得耕作;還有些爲生計所迫,賣妻鬻子或自賣爲奴。戰亂使人口銳減,商業蕭條。奸商囤積居奇,物價昂貴,米一石值萬錢,馬一匹達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史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人民很需要休養生息。針對這種現實,爲鞏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漢”,主張施行仁政以安民,“與民休息”。他多次上書,評論時政,《過秦論》總結了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指出秦王朝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義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過勸諫漢文帝“安民”,並實行政治改革。當然,賈誼所說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上的,不可能包括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壓迫等內容,這是歷史的侷限、階級的侷限,我們不能苛求。

3、文體特點。

《過秦論》是一篇政論文,“過秦”即批評秦之過錯的意思,批評秦的過錯意在總結歷史教訓。“論”是古代議論文的一種。

三、誦讀、疏通、理解課文:

1.一詞多義:固、亡、利、遣、度……

2.詞類注用:

3.鋪張誇大:用賦的手法寫議論說理的散文。

4.文言對舉:

①詞語對舉: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

②分句對舉: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排比(對舉的擴展):……之屬爲之謀;……之徒通其意;……之論制其兵。

四、討論:本文的寫作特點。

【參考觀點】

(一)優:

1.善用對比、排比、對偶等修辭。

如對比:秦國與秦朝,秦朝與陳涉,九國與秦國,九國與陳涉等。

2.條理清晰:

(二)質疑:

1、敘多於議。

2、扣中心欠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