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明天不封陽臺》說課稿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明天不封陽臺》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5W 次

  一、教學設計理念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明天不封陽臺》說課稿

語文 “閱讀”課程目標指出:“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它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爲此,《明天不封陽臺》教學過程是建立在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基礎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課堂教學旨在把新知識蘊含在有準備的教育環境中,提倡教師與學生的學習方法相互作用,共同對話,藉助語文思想方法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圍繞認知衝突,更好的解讀文章,提高能力,從而建構新知識。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支持學生的表達與表現,激發認知衝突,放手給學生一個實踐反思學習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成爲閱讀學習的真正主人,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從而使學生自主的學習,快樂的學習,創造的學習,使閱讀的理解與感悟能力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明天不封陽臺》是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人與環境”單元主題下的一篇記敘文。人與環境這一單元既可以欣賞和諧的自然組合,又可以傾聽大自然的呼聲,透過自然界來解讀人類,從而作出善待自然,優化生存環境的明智抉擇,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教材中安排這樣一個單元,主要目的是爲了反映這一重大主題,而本文正對此作出了很好的詮釋。

作爲居於高樓大廈的某一單元的都市人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考和展現,這裏有作者一段心靈歷程的敘說,有對受傷而“身孕”的鴿子的簡潔傳神的描摹,表達了一個現代都市人樸素美好的願望。文章篇幅不長,行文脈絡清晰,文字平實,初二學生完全可以在與文本對話的基礎上通過一課時披文入情,但更重要的是審視隱藏在文本表面之下的作者的思維活動,體會樸實傳神語言中傳遞的信息,進而自然的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結合新課程理念,在確定教學目標時不但要力求“胸中有綱”,更要“目中有人”,即堅持以育人爲本、以學生髮展爲本、以學生終身學習能力作爲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爲本。由此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1)理清作者的思路 (2)學會簡潔而傳神的描寫

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模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引發學生對現代城市中“人與自然”問題的思考,

幫助他們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簡潔而傳神的描寫。

難點:對現代城市中“人與自然”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4、教材處理

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基礎,但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需要一個過程,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因此,無論是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思路,還是品味妙筆,傾聽心聲,都是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和對語言文字的品味去發現,去建構。

爲了把學生從“吸收——儲存——再現”傳統學習模式中解放出來,我將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內化、組合。首先,在整體感知上,打破常規,從標題的關鍵詞入手來理解圍繞“陽臺”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經歷了怎樣一個過程,爲什麼會發生變化而將這種感性認識引入一個理性的思考,又因爲“在任何領域的學習中,語言都是重要工具,”所以,文學的薰陶自然離不開語言文字,將變化的直接原因鎖定在鴿子上,就自然轉入品味對鴿子的描寫,並總結方法,這樣不但使變化的根本原因的引出自然合理,同時將培養學生的能力落到實處;其次,從讀的本質來看,是對作者所表達的對現實世界的再認識,再體驗,所以通過學生描述圖片來傾聽大自然本身的敘說,這樣學生在嘗試中交流、討論,,可以再次強化重點,也使難點得以突破;最後,設疑,創造認知衝突,進行思想的碰撞,不僅具有靈活開放的特點,而且對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與感悟,從而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自然充分的培養。

  三、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

本節課在教法上,體現教師的“啓發引導”,在學法上,立足文本“自主合作,探索發現”,達到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立足於讓學生去理解,去感受,去發現,去創新,避免用教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

教學手段上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啓發學生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

  四、教學程序

課前佈置預習:

課前誦讀全文,自行解決字詞障礙,並能複述課文內容,爲課堂教學作準備

(一) 創設情境

播放歌曲《白蘭鴿》——這是美國民謠《白蘭鴿》,講述一隻白蘭鴿,在白雲下面,自由的飛翔,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賜。那麼是所有的鴿子都能如此自由快樂嗎?這節課讓我們在共同與文本對話的基礎上,互相交流,以使我們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說明:這種導入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較快進入角色,參與教學的雙邊活動。)

(二)整體感知

首先,複述故事

1、關注題目

從標題入手,汲取關鍵詞,並說明理由,爲什麼是“陽臺”,而不是“封陽臺”

或者“不封陽臺”?

2、講故事

怎樣圍繞“陽臺”寫的?本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說明:由關鍵詞入手,可以更好的把握感知文章的內容,這是理解文章的前提,也爲理清全文的思路作準備)

其次,理清思路

1、圍繞“陽臺”,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2、進一步解讀

(1)爲什麼要封陽臺?(其實,這家人叢10年前搬到這個地方,就一直沒有封陽臺,爲什麼10年後的今天要封陽臺呢?)

(2)爲什麼又決定先不封陽臺?

(3)是什麼使他們動搖?

(說明:這一關鍵環節,讓學生充分活動,教師設計好適合於學生的“臺階”,培養學生汲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的學習能力。從整體感知到理清思路再到深入認識,一步步引導學生加深對問題的分析,這樣就完成了教學目標中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思路,並且初步感知作者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和情感及作品的內涵。)

(三)品味妙筆

1、請找出文中描寫鴿子的語句,你覺得什麼細節最打動人?

2、你認爲怎樣描寫才能簡潔傳神呢?

3、總結簡潔傳神的描寫方法

(說明:這一環節是針對教學重點而設計的,絕大部分同學能準確找到對鴿子的描寫,重要的是教師組織學生呈現並解釋自己探究的結果和探究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歸納、上升,形成科學的結論和掌握正確的方法,教會學生如何讀書,在解讀語言文字中來感悟作者的情感,來更好體會文章背後更深層次的內涵,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升。)

(四)傾聽心聲

1、作者不封陽臺僅僅是因爲這隻受傷而“身孕”的鴿子嗎?難道他就停留在對鴿子的思考嗎?他還有什麼思考?

2、傾聽大自然本身的敘說

(1)展示相關圖片(分別是樹樁、動物、沙塵暴、水源)

(2)描述畫面

①提出描述要求

②教師範例

③學生自由描寫

3、小組合作交流

4、推薦最生動形象的全班交流,共同欣賞

(說明: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傾聽大自然本身的敘說,從形式上來說,展示直觀的圖片,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興趣,進行角色轉換,讓每個人都成爲大自然中的一個角色,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向人類敘說我們自己。從內容上來說,是對文章背後更深層次的內涵的思索。從方法上來說,描述圖片是對簡潔傳神描寫方法的檢驗與落實,輔以教師對“樹樁” 的範例描寫,並在師生交流,生生合作交流中從以上描寫方法作爲欣賞評價的角度,既能再次強化簡潔傳神的描寫,從中也提高了學生參與的意識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也是使學生在進行生命體驗大自然的過程中透過語言文字,更好的體會大自然的情感,更好的理解作品深層次的內涵,突破了教學難點,即引發學生對現代城市中“人與自然”問題的思考。)

(五)心靈對話

1、此情此景,你想和大自然說些什麼呢?

2、思想碰撞:鴿子總有一天會飛走,陽臺只是明天先不封……,你覺得作者以後是會封陽臺還是不封?

(說明: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獨特的生命體驗,學生會自然形成對作者所表達的現實世界的再認識、再體驗,與大自然進行心靈的對話,交流彼此的感受,不僅僅是訓練了思維能力,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更是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得到進一步的培養,自然的樹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思想碰撞是教師設計的一個認知衝突,以對作品進行更好的評判,這是對文章深層次內涵的進一步深化,人與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真實樸素的意識與願望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自然充分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