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一語文《幼時記趣》教學設計

初一語文《幼時記趣》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教學目標]

初一語文《幼時記趣》教學設計

1. 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2. 學會細心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

3. 學會並運用聯想和想像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4. 能探尋作者“物外之趣”的由來,發表自己的看法。

  [課前學習]

已經能夠很熟練的進行文章的複述。

 [教學步驟]

  (一)導讀進入新課:

內容:

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知道課文的題目是幼時記趣,我們就知道了文章的內容和童年有關,童年,人們經常形容它是“金色的童年,所有人的童年是相似的:每個人的腦海中有着無限神奇的想象力,總是以天真爛漫的童心去看周圍的世界,同學們一定也有這樣的體驗,在大人們看起來不起眼,不以爲然的事物我們卻把它想得神奇美妙。比如夏天看黃昏時的火燒雲,它們可以在孩子的眼中像巨人,像大山,像獅子……,比如我們堆積木,在沙灘上蓋城堡,在童年的.我們的眼中彷彿也都在真的城堡中自得其樂一樣。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幼時記趣》的作者沈復雖然早已作古,但他的童年也和許多人,和同學們的童年是一樣的——兒時的沈復對大自然有一顆天真的、有豐富想象力的童心,他也曾把很多藐小微物看作另一種奇妙的景觀,並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相信同學們也從中得到共鳴,也引起我們對自己童年生活無限的遐想與回憶。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幼時記趣》的作者是沈復,清代散文家,他能文善畫,做過幕僚,遊歷四方,足跡遍天下,著有《浮生六記》六卷,內容抒寫個人家庭情愛生活,有快樂有哀愁,發自肺腑,文學味道頗濃,但情調低沉,略帶傷感,這大概和他一生困頓不遇的經歷有關。

 (三)由教師朗讀課文,給重點字正音。

童稚(zhì) 藐小之物(miǎo) 擬作(nǐ)

項爲之強(jiàng) 鶴唳(lì) 怡然稱快(yí)

土礫(lì) 壑(hè) 龐然大物(páng)

癩蛤蟆(há)(ma)

  (四)詞語解釋:

項爲之強:“強”通“僵”,僵硬。

鞭數十:鞭:原意是鞭子,本句中當動詞,用鞭子打。

昂首觀之:觀:觀看。

明察秋毫:比喻爲人非常精明,任何小問題都看得清楚。秋毫,指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羽毛,比喻極細小的東西。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五)思考問題:

1. 童年時代最珍惜最寶貴的回憶往往是一些充滿童真童趣的行爲,我們看看作者在課文中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有趣的事?

分析:觀蚊如鶴

神遊“山林”

驅打蛤蟆

思考問題:

2. 從文中你看出作者最與衆不同的地方是:

分析:沈復此時有豐富的想象力

思考問題

3. 文中表現作者充滿“童趣”的句子有哪些?

分析:

①私擬作羣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爲之強。

②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衝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爲之怡然稱快。

③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總結:以上都說明作者具有豐富的想象力。

思考問題:

4. 文中表現作者觀小爲大的豐富想象力的句子有哪些?各出現在哪一幅畫面裏?

分析:

①夏蚊成雷,私擬作羣鶴舞空。 觀蚊如鶴

②以叢草爲林,以蟲蟻爲獸,以土礫凸得爲邱,凹者爲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神遊“山林”

③龐然大物,蓋一癩蛤蟆也 驅打蛤蟆

  (六)總結全文結構:

分析:

第一段:總敘“物外之趣”

第二段:“物外之趣” 一、觀蚊如鶴

第三段:“物外之趣” 二、神遊“山林”

第四段:“物外之趣” 三、鞭打蛤蟆

  (七)拓展思考:

1. 同學們,這篇敘述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圍繞的中心是什麼?

分析:童趣

拓展思考:

2. 你認爲文中能給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件事例它好在哪裏?

分析:同學們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如可以說自己對“觀蚊如鶴”這幅圖畫印象深刻,平時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蚊子想到的是快把它趕走,以免被叮咬,而兒時的沈復卻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不但把蚊子聯想成同樣細腿細腳的仙鶴,還把它們特意趕到蚊帳中,用煙噴蚊子,造成美妙的青雲白鶴景觀,而自得其樂,這些都是大人們想象不到的,正因爲有着天真的童趣,沈復才憑藉着豐富的想象力讓自己的童年生活充滿了無窮趣味。(同學們在這一題中可發揮自己想象,你從文中某一事例又想到了什麼,可自由發揮)

 (八)由教師誦讀(和同學一起誦讀),再次熟悉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豐富想象力和天真童趣。

“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擬作羣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爲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衝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爲之怡然稱快。於土牆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爲林,以蟲蟻爲獸,以土礫凹者爲邱,凹者爲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爲所吞。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