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高中議論文範文(精選23篇)

高中議論文範文(精選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議論文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議論文範文(精選23篇)

高中議論文 篇1

今天是十月一日,中華民族舉國歡慶。

又是這樣一個沒有烏雲的天氣,日本侵略者踏上了中國的領土;又是這樣一個沒有烏雲的天氣,日本侵略者殘殺了中國的子民;又是這樣一個沒有烏雲的天氣,毛澤東同志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站起來了;又是這樣一個沒有烏雲的天氣,日本又來爭奪我們的釣魚島。

在九一八事變時,我們選擇了退讓;在南京大屠殺時,我們選擇了退讓;但在今天,在釣魚島的歸屬問題上,我們的字典裏沒有退讓。

北京天安門門口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當你走過他時,心裏可有一絲絲的愧疚?是否回想起那段滄桑的歷史?沉睡了百年的人民英雄,會流淚的。

1.我不是想要大家停止購買日貨,我知道那樣是不行的,那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2我希望大家說出自己的心聲,讓世界知道我們的聲音。

3.我們不要採取一些過激的行爲,那樣只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4.多多看一些有關政事的書,看一些有關這方面的知識。

5.如果有這方面的研究,而且有好的解決方法,可以分享一下。

釣魚島是中國的,這個不容置疑。今天的中國人民不會放棄,不會退讓。

不要讓我們子孫後代再從歷史書裏看到悲傷。

高中議論文 篇2

只要你上過學,你一定上過專門的作文課。而作文中老師講過最多的就是“主題”這兩個字,教你寫作一定要圍繞主題而寫,最好是點到主題。這樣你的作文的得分一定會高於沒有點到主題的人。

學校裏有個文學社,常常會向學生徵稿,選用的稿件也一定會遵循這一原則,有時候選稿老師還會以這一點作爲經驗來向其他的老師講述。也正因爲這個規定,讓一些學生的好稿子最終被淘汰出局。

一次開會,隨手帶一本《讀者》去看,旁邊的老師指着一文章說,“這文好象與主題沒有關係,因爲文中沒有點到主題啊!”我笑笑說,“可以這樣的寫,我認爲這樣寫的人比圍繞着主題寫的人更有智慧。要不你想想《讀者》怎麼會選上這樣一篇看起來沒有主題的文章呢?”

第一次上網在洪恩網站論壇發文是英語,後來朋友又向我介紹了“紅袖添香”這個網站,於是愛上了這個純文學的中文網站。情不自禁地註冊,偶爾也會隨感而寫。可很多時候,是在沒有主題的情況下寫作,往往是在最後發文時被提示忘了寫題目了。於是就想了一個自己覺得適合的主題,或者用自己的意念取一個好聽的題目作爲隨感的主題,有時乾脆就用《無題》代之。

自然,我不敢把自己的隨感發在學校的文學報上,怕別人知道我網上的文集。在推不掉任務的情況下,就把論文或不合他們選稿規定的文字上交,這樣就可以逃脫稿子被選定的命運(論文不是太長就是太無味,在這是不適宜學生的;沒有點題的自然不會選中,因爲語文教師不想讓學生看到不合作文指導時要求的文稿)。真是樂於這樣的“狡猾”。

記得一次在北京聽北大教授曹文軒《我的作文觀》講座,他提到了六大點:

一、生活無處不在;

二、返回自身;

三、有意義與有意思;

四、走出一種寫作模式;

五、好知識與壞知識;

六、想象力的保護。

其中第四點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1、肯定一種能讓孩子不因寫作而感痛苦的方式。

2、寫作在人類行爲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東西。

曹教授還談到寫作的最大弊端“完全格式化框架裏完成寫作”不僅會讓孩子們痛苦,也會讓大人們不想寫作。並說常見的寫作模式是:見景——入境——抒情——結尾點題。在這個環節中他提到了“教育並不是一個美麗的詞眼”這樣一句話,這句話就是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寫作模式的教育。在這確實應該感謝網絡了,因爲網絡讓一些孩子們走出了爲寫作文而寫作的痛苦。

關於主題之說,於我現在是一個快樂的話題,因爲我不需要別人來證明我的會不會作文。隨心而作是一種快樂,隨意而寫是另一種快樂!有沒有人看,點擊率高與不高都不會影響我的心情。我認爲愉悅自己心的行爲是很私人的事,我只在乎自己的感覺!

正如此刻,邊聽講座邊敲鍵盤的作文的美妙,就在體會之中。

高中議論文 篇3

幾千年的文明,造就了華夏子孫的禮儀幾風貌.從周公制定的禮多黨制度到現今,都教導着人們要遵守禮儀.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可是隨着時代的變化,經濟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講求平等,那些代表着繁文縟節的禮儀已經不重要了,人們都一個個在淡忘它們了.可我卻認爲禮儀是重要,一定要傳承下去.

記得上次在奶奶家過清時節時,奶奶擺酒弄菜祭拜祖宗.按照往常的禮節,一家人都應該到齊,磕頭祭拜祖宗.可是香燭都燒完了,除了我們一家子和奶奶爺爺外,其他人統統沒到.舅舅阿姨一個個都說沒空來,而且說這種東西都老古董了,不拜也沒有關係,氣得奶奶飯都吃不下.

我心中也不禁沉覺得有點變扭,心想:祭拜祖宗又不是迷信封建,只是一種思念前人方式和禮節,幾句話就搪塞過去,未免太輕視這些禮節了吧.

我的歷史老師也曾對欠說中國歷史之所以不與世界歷史歸爲一類,那是因爲中華的文明禮節是唯一沒有斷過的,因此中國歷史之淵源流長就得宜於此.

我非常贊同老師的觀點,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的最久,就是它的文明禮儀盛行和發展,沒有因其他因素中斷過.因此,我認爲對於中華民族的禮儀文明,我們都要加以保護和傳承,這樣纔會使我們中華民族更加繁榮和昌盛。

高中議論文 篇4

歷史與未來是由誰寫的?學生!無論是什麼職業,無論是否到過正統的學院,但每個都曾是一名學生。

人非生而知之者,誰不曾是那個嗷嗷大哭的嬰兒,誰沒有年青過?每個人都是從學生時期過來的。我們的老師有許多,比如學校中的“先生”:父母、爺爺、奶奶,甚至是一草一木,一鳥一蟲。我們每人從還是一個細胞時便開始學習,父母給予了我們學習的DNA,於是我們從學習呼吸開始,到向父母學習如何說話、到向老師學習系統的知識,最後向大自然索求更多的祕密,我們第人不得不面對學生這條漫漫長路。

這條長路說實在的太過漫長,我們每個人因爲責任踏上這條長路,誰讓我們生在這個世上。這時人的區別出現了,有人因爲責任默不吭聲的向前直衝;有人對這一望無際,(實際上就沒什麼際頭)的路望塵莫及。這是必然的,正如戰場上總會有士兵與將軍一樣。那些不敢面對責任的人不可能看到路上的美景,他只知這條路有多麼的長,有多麼令人絕望,沒有勇氣地被時間一點點“吃掉”而跑起來。或摔倒,或會累到想睡上個幾百年,但他們會發現更美的風景,也許那些放棄的人會看到一些相同的風景,但他們絕不會認爲這有多看,這就好像玩電腦的遊戲一樣,看起來總沒有玩起來那麼有趣,學習也是這樣,一天天的被老師強行喂下去一定要比自己去學,自己去問要痛苦得多。

一走一生,學生的漫漫長路,沒有什麼別的方法,只有向前。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志“苦旅”,說得真不錯。一生走這個路,一路下去回頭看看,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如今正書寫着一章章的歷史,一段段的傳奇。我們的路,我們的道,總是很長,但千年前不正是我們這樣的學生寫下,一個又一個的英雄歷史;一百年前不正是我們這樣的學生用鮮血(xue)書寫中華民族的氣概。現在也是我們一樣的學生寫着世界的和平與公正。在十年,二十年,百年甚至千年之後,我們續寫的世界,我們流傳的歷史,我們創下的一段段佳話,是怎樣?這取決於我們的學習,我們不曾後悔來到這世上,也不應後悔走上這條漫漫長路,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走上這漫漫長路去書寫百年,千年的歷史。

長路漫漫,你並不是一個人在走,有許多在與你共進。一個人走這路太長,無窮無盡,一生無人相伴。這是不可能的,是無法離羣的,或朋友或師生式家人。一路走下來腳印絕不只兩個,有的是我們相伴一起寫下這個時代的歷史。我們將一起永遠地活下去,活在學習中,活在人的心中。

學生的漫漫長路,用責任的雙腳走來,與其說一路上的個人愉快,不如說是真正的活過的證明,這就是我爲什麼要上學。

高中議論文 篇5

每個人有自己休閒的方式,我也一樣。一有時間我就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讀書。一想到每天夜晚,做完了一天的功課,趴在燈下書桌上讀書,我就感覺很溫馨。我將每天的讀書時間稱之爲——香格里拉。

讀書,就是這樣充滿快樂與新奇。在韻味無窮的夜晚,一盞青燈,一彎新月,一杯清茶,一把小椅,再加上那必不可少的書,就可以在古今中外任何一個時光隧道中徜徉,可以觀賞文學殿堂中的任何一件寶物。

我愛讀書,因爲書中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在吸引着我。讀書陶冶了我的性情,改變了我的人生態度,使我忘卻了痛苦的記憶,抹去了傷心的往事,帶給我強大的動力,喚醒我沉睡的靈魂……因爲讀書,我學會了用雙眸去關注春的神韻、夏的激情、秋的喜悅、冬的寧靜。學會了用心去回憶過去、用心去暢想明天、用心去展望未來……

書彷彿是毒品,我越吸,越上癮;越上癮,越吸……讀書讓我懂得了時間的流逝。正如毛澤東的“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讀書讓我擁有了雄心壯志,“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讀書讓我有了毅力。雖然我沒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誓言,但是我可以在我的“書山”、“學海”中毫不放鬆,做一個永不言棄的人。讀書讓我明白了友誼的偉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讀書讓我享受美的氣息:“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彷彿身臨其境,感受百花盡放,香蝶飛舞的美。讀書給我太多太多。

讀書給了我感情的慰藉。我吟誦戴望舒的《雨巷》,感到溫馨浪漫;朗誦岳飛的《滿江紅》,感到激動萬分;翻閱李清照的《聲聲慢》而感動得淚流滿面……我希望可以與屈原一起“上下而求索”;我希望可以和李煜一起“問君能有幾多愁”;還希望可以和巴金一起變成飛蛾,勇敢地撲火……每逢讀到高興處,我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臉上洋溢着欣喜的神情,綻開舒心的笑容;而讀到悲傷處,我便爲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傷心不已,流下同情的眼淚;讀到幽默風趣處,我常常禁不住開懷大笑,覺得妙不可言;讀到深奧處,我總是皺起眉頭,冥思苦想;讀到優美的詞句,我會動筆摘錄,細細回味。書既像是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不斷啓迪我,又像是一位真誠的朋友,跟我面對面地交談。

我愛讀書,如一隻勤勞的小蜜蜂,在書的百花園裏不知疲倦地飛來飛去,採集花粉。小說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詩歌喚起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童話讓我感受到美與醜、真與假。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步入書的海洋!朋友,願你掌握住開啓智慧大門的鑰匙,做書本和知識的主人,成爲遨遊在知識海洋中的佼佼者!

高中議論文 篇6

林暗草驚,風聲唳厲,夜幕籠罩蒼穹,依稀幾顆星辰閃爍,銀藍色的月華輕輕灑在蒼茫無垠的草原之上,異常淒冷刺骨。霎時間,數十道黑影忽地疾掠而過,留下黑夜一般的殘影,繼而數聲長嗥響徹雲霄,不遠處昏昏欲睡的鹿羣警覺了起來,此便是——狼王圍獵!

狼,一個象徵着死神的代名詞,它們穿梭在世界各地,它們有着飄逸柔順的烏亮皮毛,靈活的尾;鋒利迅猛的骨白爪牙,賦予了狼可怕的殺傷力;靈敏的聽覺與嗅覺,足以讓他們追蹤到遠遠幾公里外的獵物;狼還有着一雙令人瑟瑟發抖的橙紅血眸,充斥着狡詐嗜殺、兇狠毒辣、以及人一般超然的智慧!

狼是一種最沉得住氣的動物,可謂是不出手則矣,一出手則馬到成功。狼一旦鎖定了它的獵物,就會展開行動,有時甚至能夠跟蹤三四個禮拜之久,期間,它們的決心是不會被轆轆的飢腸所爲之動搖的,無視面前任何錯過的美餐。一個團結的狼羣家族,同樣有着嚴格的等級分制,狼王會不斷加強與鞏固自己在家族的等級地位,統領狼羣,佈置狩獵計劃,並且每位成員都會忠心耿耿地接受任務。

狼王一聲令下,狼羣立即縮小包圍圈,將鹿羣趕作一團,雙眸一眨不眨,虎視眈眈。狼王忽地單刀直入,咬住一隻雄鹿的咽喉,將其制服在地。鹿羣即刻朝四面八方奔去,狼羣各成員各自開始了角逐賽,死死咬住鹿的皮肉,任鹿踢踏也不肯鬆口。偌大鹿羣,無一生還,狼羣則敞腹飲血吞肉。

於衆人普遍的角度觀來說,狼是臭名昭着的動物,可又爲何不從事業者的角度去討論狼呢?它們有着成功者所應有的品質,對目標的執着冷靜,狡猾聰明的頭腦,團結協作的力量。

高中議論文 篇7

經過數據統計,如果有老人摔倒在地,55.6%的人選擇直接走開;23.4%的人會選擇找到證人之後再扶;12.6%的人則選擇撥打110;僅有5.4%的人選擇毫不猶豫的主動扶起老人。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原來是因爲現在的“碰瓷”事件太多,弄得人們不得不防,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如果扶了,那麼對方訛詐自己怎麼辦?如果不扶,道德與心靈上又會受到譴責。那麼,對於這種事件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呢?

在我個人看來,對於“老人摔倒扶不扶”這個問題,其中心點在於人們對於這種“碰瓷”事件的處理方法,當然,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和道德有關。

爲了塑造一個和諧而道德的社會,對於摔倒的老人我們也不可以不管不顧,而且“碰瓷”事件也不是百分百會發生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個來解決此類事情的好方法:

一、老人摔倒,我們不應該馬上去扶,應該迅速上前詢問傷勢,觀察老人的狀態。因爲很多患有疾病的病人跌倒是不可以隨便攙扶的,會導致病人的二次受傷,如果老人當時發生了骨折等情況,你的好心攙扶就有可能導致病情的惡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絕不能輕易移動。

二、我們應該迅速觀察老人的傷勢之後再決定下一步應該如何進行。如果老人傷勢並無大礙,他不需要攙扶也能夠站起來;如果老人傷勢較重,那麼,你就應該聯繫老人的家屬並及時聯繫警察和救護車,讓他得到更專業的救護。

在這一過程中,你可以不攙扶老人,但是你完全可以選擇守護在老人身旁,替他遮陽擋雨,遞上水,保護老人的安全,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簡單的攙扶,這纔是正確的選擇。

要知道,對於摔倒的老人,要“敢扶”也要“會扶,”對於此類事件我們要按情況處理,不應拘泥於老的處事方法,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這樣纔可以造就美好社會。

以上是我的論點,謝謝!

高中議論文 篇8

察一葉可見春秋,觀滴水可知滄海。

天涯一歸鴻,讓人頓覺天已轉暖。瓶中水成冰,令人感嘆天下之寒。大千世界,一花一草,就是有着這樣奇妙的聯繫。一片看似平常的沼澤,也許正是江河的源頭;一排細不可辨的蠅頭小楷,也許寫就的正是一部輝煌史書;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可能正是牽一髮動全身的關鍵。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小處不可隨便,是因爲誰也無法預知火箭發射失敗是哪個小數點的錯誤;細節決定成敗,是因爲我們都知道蝴蝶振翅足以引起龍捲風暴。

一朵嬌豔玫瑰花,可能只因爲尖銳小刺誤傷人手,就讓一段愛情佳話煙消雲散。

一個光潔似無瑕的雞蛋,可能只因爲一道小縫,就讓污穢進入其中,臭不可聞。

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這是一句舶來語,其實中國人有自己的語言:滄海一粟。內涵無限擴大,外延無限濃縮,其實有限和無限就沒有什麼不同。

一錘可定音,一針可見血。一個細節,可定格人生永恆。那一串丟失的項鍊,徹底改變了瑪蒂爾德的命運,也讓我們至今仍對她度過的是貪慕虛榮自食其果還是脫胎換骨自強自尊的一生爭論不休。一個細節,可道盡人生滄桑。那一個滴着血的饅頭,完全扼殺了無數人的良知,也讓我們看到了魯迅筆下那鐵屋子裏先醒者的無盡悲涼。

歷史已經證明,宋太祖的那一杯薄酒,在解除大將兵權的同時,也帶來宋朝重文輕武,國力孱弱,任人欺凌的滄桑數百年。一杯酒,映出一個衰落帝國的背影。

歷史已經證明,60年前的盧溝橋上的那一聲槍響,在徹底打破和平假象的同時,也帶給兩國至今無法完全散盡的硝煙。一聲槍響,是敲醒中華民族莫忘國恥的永恆警鐘。

歷史也終將證明,半個世紀後國共兩黨最高級別領導人的一次握手,帶來的將會是兩岸永遠的春天故事。那即將赴臺的憨態熊貓“團團圓圓”,也許帶去的就是那一縷春之將至的氣息。

“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這正是:管中窺豹,見一斑而可知全身。

宇宙縱是無垠,星球卻是個個可數;太陽縱是光芒萬丈,但我們能分出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睹一蕊而曉春將至,於細微處可見精神。

高中議論文 篇9

孟子曾經說過:“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誠信是自然的規律,追求誠信是做人的規律。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誠信。設想,如果沒有了誠信,還交朋友幹什麼呢?

古時候,有個人叫趙二。他在集市上開了酒館,取名“實惠酒家”。開始的時候東西實惠,碗大、酒香、價格便宜,每天都生意興隆。趙二看在眼裏,樂在心裏。他動了些歪點子,把大碗變成了小碗,但還是大碗的價錢,並且騙客人說在酒里加了名貴的草藥。客人們相信了趙二的話,酒店的生意仍然很好。趙二嚐到了些甜頭,又往酒里加水,並且越加越多,幾個月後,幾乎都沒有客人了。一天,一位老人進了酒店,在瞭解了趙二的情況後對他說:“我告訴你一個祕方,拿筆來。”趙二趕忙拿來紙筆,老人寫了兩個字:誠實。趙二豁然開朗,他把酒店改名爲“只賺一文錢”。從此誠實經營,堅持一碗酒就賺一文錢。於是,趙二的生意又能日漸興隆了。由此可見,人不能爲了利益而丟失誠信,一個人沒有了誠住,那他還剩下什麼呢?

劉基在《郁離子》裏講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很愛財的富商過河時翻船了,他在水裏大聲呼喊:“誰救了我,我就給他100兩金子!”一個漁夫救了他,可他卻只給了80兩,漁夫指責富商不講信用,商人卻不以爲然。後來,富商又坐船過這條河,不巧又翻進了水裏。富商喊了和上次同樣的話,可沒有一個人救他,最後他淹死了。人不能因爲眼前的一些小利益而失去了誠信。想到得道多助,就要遵守諾言。

左拉曾經說過:“失信就是失敗。“如果你要做一個成功的人,那請先做一個誠信的人。

高中議論文 篇10

卓文君,這個聰明的女人。傾國傾城,卻依然獲得了屬於她的整個世界。在我的印象裏,自古以來,美人的結局大多數都是帶有悲情色彩,但是,除了她。

那年她遇見司馬相如的第一眼,就被他儒雅的氣質所吸引。一曲《鳳求凰》讓她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和他在一起。但無奈她的丈夫剛死,於情於理,這都是不適時的。但這又怎麼奈何地了她卓文君?回家後她一直這樣寂寂地,父親並不願拘禁她。沒有一個慈愛的父親願意拘禁自己的女兒,何況,在他眼中的女兒是如此的溫柔,美麗,憂傷。所以後來,她才能如此輕易地和司馬相如夜奔。

終於如願以償。

但日子實在過得艱難,相如口吃,找不了好的差事,於是在某一天清晨,他們開了一家酒鋪,好開不開,開個酒鋪就開在老父家門口,挑明瞭試卓王孫的舐犢之心有多深。這定是文君的主意。只有女兒才最瞭解自己父親。她知道,父親依舊愛她,怎會受得如此折磨?終於,老父妥協,承認相如是他的乘龍快婿。而自己的丈夫也不負重望,很快就漂亮地完成了兩件皇帝交給的政治任務,一時風頭無限。

這一場豪賭,從頭到尾,她都贏了。

但好景不長,他從京城寄來家書,寥寥十三個字:

她的確很痛,愛他一生,他卻要納妾。若然文君是個尋常女子,也就認了,但她偏偏是文君,永遠都不會服輸的卓文君。於是,她拿起筆,寫了滿滿的訣別書。她輕語:與君長訣。

只有她,纔會寫出這樣狠的句子,這樣狠的詩。

但我們都清楚,這是聰明女子的聰明做法。所以,毫無疑問的,她贏了。

相如聞言立即趕回,她看着眼前的男子,淺笑,顫,巍巍,如桃花臨水。相如像是孩子般低下頭:

“文君,是我錯。對不起……”

她知道,她又贏了。

只是在相如臨走前的那一刻,她覺得遺憾,爲什麼上蒼沒有給他們更多的時間攜手前進。

他倒在她的懷裏,用最後一絲力氣對她說:

“文君,對不起。”

其實她早已原諒他的年少輕狂,那麼多個風風雨雨都過去了,他爲什麼還要記在心裏?終究,是最自己的愧疚吧。她卓文君,此生爲此一次,輸了,卻讓她感覺輸地傾家蕩產,贏不回來了。

她撫摸着他冰涼的額。

長卿,請等待我。

卓文君一直都是我心裏最完美的女子,清而不豔,豔而不妖。她只會對着人淺笑,然後留下一抹倩影,留人思念。她是那般聰明的女子,整個人生,她都是贏家。記得當年有位大臣對已經貴爲皇后的竇漪房說:“您要知道,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夫君纔是整個天下,不要贏了一切,卻輸了天下。”

但是文君,她贏了天下。

張愛玲說:有沒有那樣一座城,是爲了成全一個人。

那座皇城,成全了長卿,也成全了文君。

高中議論文 篇11

人的一生可能會登上很多高峯,也有可能一直徘徊在谷底。不知道該怎麼去攀登那座在自己面前的高峯。也許是怕登上半山腰的時候,摔下來,也許是因爲“爬的越高摔得越痛”這句話而膽怯不敢邁出第一步。

如果你連第一步都不敢邁出去,又怎麼會摔跤呢?你又怎麼知道會摔得很痛,你只聽那些邁出了第一步的人敘述着他們的感受。請問這是你的感受嗎?是不是他們說那個過程有多困難,你就不敢邁出證明自己的第一步了。你就那麼膽小嗎?連邁出第一步的勇氣都沒有。還是說你根本就不敢連克服困難的勇氣都沒有。你害怕失敗,而選擇不去做。可你不做又何來的.失敗,又怎麼會成功呢?鄒韜奮說過“不幹,固然遇不着失敗,也絕對遇不着成功。”你想要成功就必須要經歷失敗、挫折、阻礙等,沒有誰通往成功的道路是一帆風順的。儘管這樣他們也沒有放棄。沒有因爲前方的阻礙就停止前進的腳步,而是選擇繞過障礙。別人可以做到,難道你就不可以做到嗎?難道在你心裏和他們相比你就比他們差嗎?難道你就那麼沒有自信嗎?他們可以攀登到高峯,難道你就不可以了嗎?你就覺得自己那麼差嗎?可是我並不是這麼覺得的,我覺得沒有誰比誰差誰比誰好,只有你夠不夠努力;可不可以克服困難;能不能像小草一樣堅強。

難道你不想登上高峯,去看高峯上的風景嗎?難道你不好奇高峯上面的風景有多美嗎?你不克服困難攀登到高峯上面,又怎麼可以看到高峯上的美景。

其實我們不管我們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管它會不會成功,只要不放棄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爲自己加油!

高中議論文 篇12

過分地、超出一定限度的珍惜,絕對是一件壞事。

我的父母都是從艱苦年代過來的,對什麼都抱着珍惜的態度。有段時間,我在家裏住,用完的圓珠筆順手丟進垃圾桶。第二天,這支圓珠筆準會出現在桌上的玻璃瓶裏———這個玻璃瓶是十年前的空藥瓶。圓珠筆是父親撿回來的。這種廢舊的圓珠筆父親積攢了一抽屜。因爲捨不得丟棄廢舊的東西,家裏壅塞不堪,充滿了垃圾:用壞的餐具,折了一條腿的木凳子……家居環境被破壞得一塌糊塗。要找有用的東西得翻揀半天。這是過分珍惜的結果。

有一年秋天,我給母親買了一瓶護膚霜。一天早晨,母親往臉上塗護膚霜的時候,不小心碰翻了瓶子,護膚霜灑了一些在桌上。我正要拿毛巾把灑落的護膚霜擦掉,母親飛快地用手指將它們抿進了瓶子裏,說:丟掉多可惜,這麼貴的東西。結果,幾天後,整瓶護膚霜都變質了,只好丟掉。這也是過分珍惜的結果。

過分珍惜還表現在很多方面。

比如過分珍惜一份工作。其實這份工作並不適合你,你的價值也得不到更好的體現,甚至已成一種負擔和痛苦,卻捨不得放棄,一直用“工作難找,畢竟生活還算穩定”來安慰自己。結果你這一生就在這種痛苦的珍惜中堂皇而過,失去了更多發展自己的機會。這種過分珍惜是一種自我阻礙。

比如過分珍惜一段舊時光和往日的某個戀人。明明知道一切都已經結束,一切都已過去,再多的思念和留戀已無濟於事,偏偏要沉湎於往事,痛苦不堪,不能自拔,結果忽略了近在咫尺的芳草,錯過了眼前可以把握的更爲美好的風景。這種過分珍惜是一種自我傷害。

生活的路太漫長,生命的容量太有限,我們不能在一種過分珍惜的心情中把什麼都握在手裏,放在心上。我們必須放棄一些無用的東西,給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騰出足夠的空間,然後輕裝前進,去追求一種充實豐盈的人生。

高中議論文 篇13

我的愛啊,醒來吧。

晨光來了,要洗滌你暗淡的靈魂——冰心

喜歡冰心奶奶的這首小詩,它告訴我們心中只有清淨,無塵俗之繁擾,才能開啓一個又一個征程;只有排除名利的干擾,才能安心做事,虔誠做人,如那位老切割師所言,經驗技術我們都可以通過努力獲得,而控制自己不爲金錢所動、不爲名利相爭卻很難。因爲這是自己與自己博弈,而凡人往往會輸。

不禁想起那位如幽蘭綻放,美麗溫婉的女子——楊絳先生。她與丈夫錢鍾書回家後,便是讀書。書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他們專注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人生的感悟與探索,所以,面對如流的造訪者,和前來探望的高級官員,她總是選擇將大門微開,寒暄兩句便緊扣,面對紛至沓來的獎金和榮譽,她總是不以爲然,把獎金全部捐出……她堅定地排除了那麼多幹擾,所以纔有那麼多警心的詩文,如妙手偶得,讓人追捧和景仰。

楊絳先生如此,可是又有多少人止步於浮華與名利,如掉入泥潭般再也爬不上來呢?

一位高產畫家,一天能夠畫數十幅畫,且均賣得好價錢,他過得其樂融融,“我作畫就是爲了錢。”所以,他本有的天資被埋沒,終無半分名望。放下價值吧,楊絳先生如果整日想她已經是個百成富翁,隨便寫點什麼都能賣個好價錢,她能站在如此高位嗎?那位畫家如果專心繪畫,潛心學習,怎會無半分名望呢?

“不去想價值的事,手就不會發抖。”老切割師的話,再次在耳畔響起。專注,放下價值,成功就會也現。西川說:“我想把名利丟進大海,把夢想裝進口袋,然後——出發吧!”世事紛繁如二月春風般牽扯着你的心態,纏繞成一個厚繭,暈開成一片溼潤,何不委心任去留!

琳琅滿目的世界裏,光線和塵埃,雪的過去,雨的未來裏請放下價值,請專注自己的夢。

啊,時間的腳步/要帶着你衝破那枯萎的夢靨/請緊緊追隨。——冰心

高中議論文 篇14

寬容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氣質;寬容他人,你是仁者。寬容自己你是知者,學會寬容,你的人生會從容,輕鬆,瀟灑。人性也得以昇華。

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裏,人,要活得瀟灑,就必須學會寬容。寬容,將使你活得更加輕鬆、更加有意義。擁有寬容,能使你擁有別人所不能擁的東西。當寬容成爲一種品性時,生活算是過到了極致。

寵辱不驚,坐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雲捲雲舒。擁有此種境界並非前世修來的福分,想要擁有寬容之度是需要學習的。本書正是是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的人藉由此書領略到寬容之妙,而後學會忍讓,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寬容,更要學會寬容。

歷有個叫藺相如的臣相,由於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便處處與藺相如作對。但是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從而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對於藺相如如此寬宏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便聯手,一起爲趙國奉命效勞。所以說,學會寬容,於人於已都有益處。

反觀歷那些善於妒忌的人,遇到一點不滿便怨天尤人,這些人縱然學問再好,也難成大器。周瑜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才能出衆,足智多謀,把龐大的東吳水師管理得井井有條。可是,當他得知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雖自知不如,但卻不甘落敗,於是整天心中盤算着如何打贏諸葛亮,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悽嘆後,最終落得個吐血身亡的結局,唉,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藺相如那樣寬容大量,我想,他的結局肯定不會是這樣!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別人發生摩擦,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你,你應該擺擺手,說聲沒關係;當別人弄壞了你的東西,向你道歉時,你也應該寬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暫匆忙,我們又何必把每天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無謂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寬廣,比天地更寬廣的應該是人的心啊!

高中議論文 篇15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牛市中華大地上僅次於那虛無的龍的最高貴的生物,甚而,有時地位卻超過於國人。

對於龍的說法,我斷然不能妄加點評,只是由於我根本不相信那頭上長角身上長鱗的怪物,便就私下裏對牛加了一兩點關注。

表面來看,埋頭苦幹,無埋無怨,最多時擡起頭看一眼眼前的路。內部來觀,吃草產奶,造福於人,卻也值得人的尊重。不過,這種牛的精神卻應爲我國人所具備嗎?我想,在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只有原始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纔有這樣的生產關係,爾虞我詐卻完全地爲其他社會形式所詮釋。看來,牛活到今天還未滅絕倒也是一件難得的事。

茲時,牛仍是如此,國人,卻也未能趕超其一分。卻也應該有些原因罷。至於其究竟爲何依然,想必是人們所共知的罷 隔閡。

我不是至人,便自然有一切人應該有或者說是固有的內心。不過我既然以窺得着隔閡的一二,便應該寫些文字,與諸君以提示罷。

所謂隔閡者,大抵是由於人性的弱點所致,倘一個人無慾無求,便也就無生無滅,更就無所謂佈設任何的屏障了。不過,這木頭並不是我們所要的,因爲我中華地大物博,柴草或是建材必是富足豐饒的。若非說短缺,那也只是砍伐者和加工者。

學習,固然是很重要的。可更重要的,便是該來研討一下去學些什麼,做些計劃,挑些講義,擇些重點。倘以此角度來觀揣,思緒便會豁然明清。作爲我們這些黑眼睛,大約是都知道 俯首甘爲孺子牛 這句引自《自嘲》的詩句,諸君也都甘於俯首成牛。可是和盤端來誰又會順利消食呢?囫圇吞棗且有些噎人,毋庸整牛而吞之。故必將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以默默無聞易不思進取,即有所成焉。

滋過程必是坎坷綿亙,而我們卻必須全面把握,若稍有偏頗,即會斷章取義,茲時,隔閡便出現了。與其這樣,倒不如不學。如野語有云: 上來容易下去難。 隔閡想拆去,必有釘子來扎破。

筆落於此,我又想再一次提一提關於牛的芻議。它固然是優秀的生物,但固有其不可取之處,所以不能完全贊同 俯首甘爲孺子牛 這句詩。倘諸君認爲我斷章取義,不顧 橫眉冷對千夫指 這句前綴,那我便會恭喜諸君,大家已明白這 牛 的真諦,同時,也欣慰我的提示沒有白費。

不過,這僅是提示而已。

高中議論文 篇16

摘要:而就是這一位創造出世界超一流音樂作品的藝術家,兩耳失聰了。一位音樂家兩耳失聰,會承受多麼難以想象的痛苦啊!但貝多芬毅然繼續音樂創作,憑藉着的就是他那頑強的毅力和超越自我的決心。這一超越.不僅是作品的超越,更有他心靈上的、精神上的。

人成熟的標誌是什麼?有的說成熟的標誌是能用理智戰勝感情,有的說是遇事有主見,有的說是善於給予愛,有的說是善於否定自我----而我的看法是;成熟的標誌是能超越自我。

同學們大都見過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蒙娜麗莎那迷人而帶有喪子憂傷的微笑深深吸引了我。我一直不懂得一位母親失去至愛的兒了怎麼還會微凳。但當蒙娜麗莎的微笑一次又一次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時,我慢慢地感悟到了這位母親的堅貞與不屈。她喪子,她痛苦,但她仍要微笑。她要把對自己兒女的愛超越爲對世人兒女的愛,她要微笑着去繼續生活。於是,在我的眼裏,她的微笑是成熟的美。

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秋葉也在這一時節悄悄地退隱江湖,去尋找它們那寧靜恬適的歸宿的。風中搖曳的秋葉呀,我可以說你是成熟的嗎?我想,你不會拒絕。你顫動着小小的身軀,投入大地的懷抱,你無怨無悔地將自己的整個身心都獻給了泥土。你超越自己那小小的軀殼,你將你的生命與大地融爲一體。落葉,也正是在不斷超越自我中,重塑了自我。來年的綠樹上肯定還有一個新的位置,留給你。成熟.對秋葉來說,是再好不過的總結了。

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命的成熟,在不斷超越自我中,鳳凰涅槃,更新更生,讓每一個人都分享幸福和歡樂,把痛苦留給自己。這不就是成熟的標誌嗎?

貝多芬是世界聞名的音樂家,他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等一直到現在仍被人們所喜愛。在我眼裏,他的音樂才華是任何人也比不上的。而就是這一位創造出世界超一流音樂作品的藝術家,兩耳失聰了。一位音樂家兩耳失聰,會承受多麼難以想象的痛苦啊!但貝多芬毅然繼續音樂創作,憑藉着的就是他那頑強的毅力和超越自我的決心。這一超越.不僅是作品的超越,更有他心靈上的、精神上的。

成熟的標誌是什麼?我想我已找到了它的答案。

高中議論文 篇17

當今社會,人們之間越來越冷漠,漸漸消失的人情味是對我們內心的拷問。

學生們爲了成績,整天置身於題海之中,對周圍的一切都不聞不問;父母們爲了生計而奔波着,與孩子溝通的時間更是少的可憐;上班族爲了事業和月薪,多久都沒有回家看望過父母。家是圓心,不管半徑有多遠,都請常回家看看,別忘記回家的路。

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人們都在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奔波着,彼此之間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人情味也隨之越變越淡。隨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而如今緊張的鄰里關係成爲人與人之間不可逾越的一道鴻溝。過去鄰里之間的熱情與淳樸,現在已少得可憐,我們甚至可能連自家鄰居的姓名都不知道。鄰里之間常常爲了下水道疏通費、污水費、物業費等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開交,每當涉及自身利益時,鄰里關係就已不復存在。

“老人摔倒該不該扶”是當今紅遍網絡的熱議話題。一些網友認爲應該扶,畢竟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有一些人怕被老人訛上,認爲不應當扶。我只想對這部分人說:“你們的責任感與內心的良知都哪去了?”換個角度考慮,假設摔倒在地的是你自己,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你看見路過的人都像沒有看見一樣頭都不回的走掉,你的內心是什麼滋味?你會不會感嘆世態的炎涼與如今人情的淡薄?其實,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我們自己,少一些私心,多一些寬容與大度,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很美。

不管前進的路有多坎坷,生活都得繼續。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我們可以改變現在。"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爭吵;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自私;多一些認可,少一些質疑。我們始終要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人類社會,人情味無處不在,它使人們品嚐到愛與關懷。營造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社會需要人情味;相互寬容與理解需要人情味;互相幫助需要人情味。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流浪。

人情味鑄就了充滿愛的世界,讓我們將心比心,守住內心寧靜的世界,別讓愛走遠,讓人情味永駐。

高中議論文 篇18

每一扇門的後面,我們都不知道會隱藏着什麼,也許是希望,也許是失望,也許是失敗,也許是成功。我們需要有勇氣去推開那扇門。

有人曾經說過:人生的四分之一是喜劇,四分之三是悲劇,悲傷每天都在上演,而笑臉卻偶爾才浮現……

於是,人會在很多事情面前將門半掩,斟酌再三,最後緩緩地將門合上。我們怕的只是門外又是大雨傾盆。

於是,我們躲在屋子,去翻那有着晴朗天空的照片,看着那熟悉甚至已有些厭倦的笑臉,我們感受着疲憊的幸福卻不敢推開門去體驗更新鮮的感覺。

爲什麼不呢?就像小草破土而出,迎接未知的世界,就像小鳥啄破蛋殼,衝向神祕的天空,我們爲什麼不推開那扇門,去感受新鮮的快樂或悲傷呢?

沒有這種心境,一個肌無力患者怎會成爲認識宇宙的學者,沒有這種心境,一個聾耳的音樂人又怎能譜出世上最偉大華麗的交響。

記得莫寧受傷那年,當他重重摔倒在地,用手緊緊捂住膝蓋時,每個人都認爲他該退役了:一個換過腎的人本就不應再出現在這對抗強烈的球場上。一時,質疑聲四起。這是他的心也應在舉棋不定吧。半掩的門,屋內是安心養老,是堆在一起數不過來的榮譽章、功勞薄,也是遠離球場的無聊和寂寞;門外是再次受傷的可能,是狀態下滑的指責,但也是浴血奮戰的激情與快樂……他推開了門,爲了他心中的陽光和雨後彩虹……

門內是安靜的無聊,是一成不變的掛滿笑臉的照片,是種子蜷縮的土壤,是幼雛溫暖的屏障,這裏安全,寂靜,風平浪靜,可這裏少了人生中最應擁有的新鮮與活力,即使是痛苦或悲傷,也是我們生命的部分,也是我們應去迎接和感受的。

所以,推開那扇門,去開懷於燦爛的陽光普照,去尋找電閃雷鳴中值得銘記的美妙。

所以,推開那扇門,去希望那四分之一的喜劇,去感動於那四分之三的悲傷,讓我們的生命可以不留遺憾。

大膽的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吧,推開那扇門,我們也就裏成功不遠了。

高中議論文 篇19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都能說明這個道理,比如有一個人去國外出差,因爲沒帶夠錢就向當地銀行借了一筆錢,回國後,他把這筆錢還了。幾年後,他女兒要出國留學,可人家學校不接受,一問原因才知道,他有一筆滯納金沒交,所以他的誠信度被銀行打到最低。這下好了,女兒留學不成,只有在家後悔了。在1797年3月,拿破崙在盧森堡第一國立小學演講時瀟灑地把一束價值3路易的玫瑰花送給該校的校長,並且說了這樣一番話:“爲了答謝貴校對我,尤其是對我夫人約瑟芬的盛情款待,我不僅今天呈現上一束玫瑰花,並且在未來的日子裏,只要我們法蘭西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都將派人送給貴校一束價值相等的玫瑰花,作爲法蘭西與盧森堡友誼的象徵。

誰都不承想到,1984年底,盧森堡人竟舊事重提,向法國政府提出這一“贈送玫瑰花的諾言,並且要求索賠。他們要求法國政府:第一,要麼從1798年起,用3個路易作爲一束花的本金,以5釐複利計算,全部清償;第二,要麼在法國各大報刊上公開承認拿破崙是言而無信的小人。

高中議論文 篇20

水之源頭是最清澈最原始最單純的起點,一路流下來,夾雜着兩岸的雜質,越來越渾濁,如果不加保護,未免越來越骯髒。而真誠善良是人性的原點,單純美好是藝術的原點,綠色自然是文化的原點。

現在的文化市場,儼然混亂不堪的集市,可謂玉石雜陳、泥沙俱下、烏煙瘴氣。環境生態需要保護,文化生態迫在眉睫!回到原點,回到文化的源頭,回到最乾淨最純真的開始吧。

中國人鍾愛飯局,飯店鱗次櫛比。整個中國的夜晚,有一半泡在酒裏,暈在菜裏。赤裸裸的山吃海喝,一擲千金!這必然造成一種浮靡媚俗的氣勢,默許“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生活哲學,久而久之,人將不人,國將不國,斯可痛已!相反,高雅的書屋、茶室、劇院、民族藝術幾乎無藏身之所,變成了無人問津的沒落貴族。在無錢可賺、自身難保的窘困下,只好捲起傢什作鳥獸散,庶可痛已!在21世紀的今天,高雅文化遭遇了有文化史以來最大的尷尬,離原點越來越遠。那流芳百世的魏晉風度,那光耀千古的唐宋遺韻,只好“一騎紅塵絕遠陌”,追之不及,逝者如斯,徒留千古浩嘆,一慟!

再看一看我們家裏的那臺電視吧,充斥其中的,大多是胡編亂造的歷史劇、武打劇、言情劇,尤其是搞笑的歷史古裝戲,活生生把一段格調高雅的歷史糟踐成慘不忍睹的五花肉,把歷史名著裁剪拼湊成濁臭逼人的乞丐服。更可憐了那些吟風誦月的古代名士,被逼大練超級武功,長年只穿一身衣服,春夏秋冬都要斗笠加頂、披風隨身,還要強忍着不說話裝深沉,要麼出口就是港臺腔,整日遊手好閒,做些鳥勾當——打打架,談談戀愛,沒事飛飛樹頂,要麼搞破壞:一掌樹葉落盡、青草拔光,二掌叫人肺裂肝焚、元氣大傷,三掌擊倒房屋亭榭、古剎名山。大人看了付之一笑,也就算了,你可知那乳臭未乾的孩子,如何心馳神往、競相仿效?幼小的心靈早早被撒上一大把黑色的種子,將來要開出什麼樣的花,結出什麼樣的果!

那可是民族的未來啊!是可忍,孰不可忍!

電腦也免不了它的雙刃特質,既服務於人,又暗傷人。對很多人來說,電腦到了愛你恨你離不開你的程度。對沒有免疫力的孩子來說,電腦更像慢性毒藥。充斥網絡的暴力色情和享樂觀念正在同人類可憐的意志力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作爲重要傳媒的幾家大網站,迫於商業利益的驅使,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缺乏最起碼的社會責任感、民族危機感。嗚呼,事已至此,痛哉,痛哉,痛何如哉!

讓我們的文化市場回到原點吧,讓我們的孩子在他們的人生原點就能感受清新自然的文化風氣吧,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嗎?

高中議論文作文賞析:

本文像一把匕首,直刺文化市場的病根,揭示文化的墮落和瀰漫的污濁,強烈呼籲迴歸精神的原點,讀來讓人扼腕,讓決策者三思。其精妙在於觀點鮮明激情澎湃,幽默嘲諷,力透紙背。高考作文--高考滿分作文及賞析3篇高考作文--高考滿分作文及賞析3篇。在細緻入微的抨擊中,考生深入剖析危害性,給文化管理者敲響警鐘,可謂入木三分。本文的語言生動有力,線條分明。

高中議論文 篇21

前幾日適逢期中考試,筆者親歷考場,觀衆生百態,有話要說。

當抄襲成爲一種習慣,當有的同學聞知考試不設置屏蔽裝置而歡呼雀躍奔走相告的時候,我們會怒髮衝冠,還是淡然一笑呢?

當抄襲者越來越多,當考生走出考場見到同學的第一句便問“你抄了嗎?”口氣卻像問“你吃了嗎”一樣隨意自然,我們應該感到悲哀還是無奈呢?

科學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抄襲的手段也是日新月異。誰能不承認,這是高科技所帶來的弊端呢?我想如果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工作人員參加一次重點高中的期中考試,也就不難解釋爲什麼這幾天他們的短信客流量猛增了。

抄襲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爲,我很難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我看到那些平時沒有我努力,考試時藉助幾條短信、幾個紙條使成績讓家長喜極而泣,讓老師半信半疑,讓同學瞠目結舌的人,我很不爽。同樣,我也有理由相信,考試一天不廢,我的不爽就會多延續一天。

不知是否是出題老師有意安排,這次期中考試語文現代文閱讀爲我們講的就是一個關於“清白”的故事,文末的一句話還記憶猶新,“清白是生命中不可忍受之輕,也是不可承受之重。”可是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在這樣一個以分論英雄的校園,清白離我們越來越遠,誠信也只是紙上談兵。

抄襲者投機取巧,不勞而獲,說得嚴重點,就像小偷一樣,只不過人家偷的是物質財富,您竊取的是精神財富罷了。說不定哪天甯浩導演心血來潮再拍個《瘋狂的考試》,又是大賣特賣了。

考試作弊,這不僅僅是考生自己的悲哀,不僅僅是老師和家長的悲哀,更是大家口口聲聲,不厭其煩所提倡的素質教育悲哀。啓超先生說:“少年富則中國富,少年強則中國強。”那麼少年抄襲,少年不誠信,中國又將怎樣呢?

抄襲者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大家誰不想讓自己多得幾分,讓日子好過點兒,可是爲什麼要以這樣一種見不得人的方式?爲什麼要自欺欺人呢?

走自己的路,需要一份勇氣;走好自己的路,需要一份智慧;跌跌撞撞走自己的路,我們稱之爲勇者;漂漂亮亮走自己的路,我們稱之爲智者。其實無論是勇者還是智者,至少,我們都要做一個可以坦誠面對生活的清白的人,這樣,當你有天回首過去的時候,才能問心無愧!

高中議論文 篇22

很多人看不慣在文章中用典,我不知道爲什麼,於是就去問那些人,他們說“這是賣弄”。這句話讓人很尷尬,你反駁吧,就加入了賣弄者之流;你附和吧,又否定了用典的真正意義。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搞清楚用典和賣弄之間的關係。

現代人評論古代人,或者說寫小說傳記之類,喜歡用“熟讀百經,通曉文史”來形容一些人的博學,可見在我們的觀念中還是有“用典是好的”這種想法。我說用典是好的,不僅僅是因爲自己喜歡用典,還因爲用典可以佐證自己想要說的道理。

用典還可以讓讀者知道你所處的環境及你的風骨。辛棄疾的詞中多見班固、曹操、周瑜等人的事例,一聽就知道他是歷史軍事迷;納蘭性德的詞中有時會看見柳永、李商隱、李賀等人的影子,一看就知道屬於憂鬱型的人。其實,用典是一面旗幟,表示你傾向什麼。

賣弄與用典不是一回事,賣弄是沒來由的——沒道理地用在一個地方。沒道理就是生硬,生硬就是套,套就是賣弄。貼合文意的用典,多少都不嫌多,不符合文意就是賣弄。我就犯過很多這樣的錯誤,一次看到某網友寫的詩,開頭好像是“路過山的時候,山不說話”,然後接連用了幾個意象,比如“腳步”“噠噠”,印象特別深的是最後一句“我不是歸人,只是過客”。那個時候沒讀多少書,只憑記憶說是仿宗白華的,用典了,別人都很詫異。後來才發現這首詩是改編鄭愁予的《錯誤》,我之前的做法就叫賣弄。

用典在現代散文家樑衡看來是非常必要的。他的文論隨筆《文章五訣》介紹了寫文章需要的五種方法,分別是“形、事、情、理、典”五個要素。他說:“‘五訣’俱全,如山立岸,沉穩雄健,生機勃勃。”劉勰具體地闡釋了用典的問題,《文心雕龍》中“故其大體所資,必樞紐經典,採故實於前代,觀通變於當今”“然則明理引乎成辭,徵義舉乎人事,乃聖賢之鴻謨,經籍之通矩也”“遂捃摭經史,華實布漠,因書立功,皆後人之範式也”“用人若已,古來無懵”等等一系列評論都說明用典之作用意義。

有人說不用典也行,爲什麼非要用典呢?那就再舉個例子吧。胡適先生開創了白話詩的先河,他在一篇詩論裏提出了新詩的十點要求,其中一點就是不能用典。可就是因爲他這十點要求,使自己的詩歌止步於類似順口溜與繞口令的水平上……不過這樣說也實在是太貶低他了,當然沒有俗不可耐,但是也俗得可以。雖說在白話詩起步階段,不可能一開始就非常好,不過基本原則是:不應該追求通俗,應該追求高雅,但是要求形式的樸素。

高中議論文 篇23

有一個農村女學生以優異成績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但因交不起學費而苦惱。一家生產健腦口服液的企業願出萬元資助,條件是讓這個學生爲他們在電視上做廣告,說是因服了他們生產的補腦液才思敏捷,考出了好成績。這個學生斷然拒絕,因爲她家庭貧困,從未喝過什麼補腦液。

一名成績優異但交不起學費的女大學生,斷然拒絕了一家生產健腦液的企業願出萬元資助但要爲其做虛假宣傳廣告的要求,原因很簡單,因爲她沒有喝過。“我從來沒有喝過!”這句簡單的話反映了這位女學生誠實潔白的內心世界。

那麼,什麼是誠實呢?我認爲誠實就是言行與思想的一致。它既表現爲對人的真誠,也表現在辦事與求知過程中的實事求是。

誠實是做人的根本。每個人都是組成社會整體的細胞,他不可能脫離整體而孤立地存在,這就決定了一個人要在整體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就必須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係。而處理好這種關係的關鍵便是以誠待人。我們都無法想象如何與一個滿嘴假話的人共處;同樣,我們付出自己真誠的同時也會贏得別人的信任與友誼。而當今,許多人在金錢的衝擊下,爲物慾所蔽,爲達到個人目的,整日戴着虛假的面具。當他們爲日益鼓起的腰包沾沾自喜時,卻不知已經失去了誠實——這做人的根本,這最寶貴的財富。

誠實是處事的原則。解決問題的第一要素就是承認問題的存在和理清問題的脈絡。離開了這一點,就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更談不上把問題解決好。一個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人才可能是一個成功的人;相反,歪曲事實、隱瞞真相就等於一事無成。對於一個要生存、圖發展的人來說,實事求是地對待一切事物就顯得尤爲重要。

誠實也是求知的惟一途徑:我們求取知識的目的就是服務社會,而社會需要的是真正的知識,並不是沒有真才實學的高學歷。而誠實便是獲得真知的惟一有效的途徑。古今中外,凡是在學術上有所建樹者無一不是實事求是的。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成績不好、但他卻勇於提出任何一個別人看來近似愚昧的問題。東晉文學家左思對於自己的文章也有着實事求是的評價。對照他們,我們有些同學作業靠抄襲,考試靠作弊,對於疑難問題,不肯鑽研,強不知以爲知。這種行爲顯得可悲可笑。愛因斯坦說過:“對真理和知識的追求併爲之奮鬥,是人的最高品質之一。”這也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之一。

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造就了一代代炎黃子孫。我們只有用誠實才能換得友誼,贏得成功,獲得知識。那位誠實的女學生也許無法踏入大學的殿堂,也許一生都很貧窮,但她擁有誠實,從這個意義上說,她便是個富翁——因爲,誠實就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