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高一課件 >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通用10篇)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課件,無論哪種類型的課件,都是教學內容與教學處理策略兩大類信息的有機結合。那麼優秀的課件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說課課件,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通用10篇)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選自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本節是學生在學習了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與自然界的水循環的基礎上,以地球上的水開始,以水資源的開發結束,以“人水關係”爲主線,分別講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形成、分佈及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及其與人類的關係,所以本節課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因此,本節教材在高中地理課程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點。

(2).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佈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根據課程標準及我所任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以下三個教學維度建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的課堂教學目標體系。

[1].知識與能力

①.瞭解洋流的概念、類型及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

②.通過與氣壓帶、風帶知識的聯繫,對地圖的觀察比較分析,提高知識遷移和運用地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能力

①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探索並解決問題,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②通過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知識遷移能力、讀圖能力及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的學習理念和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

②學習洋流形成的因果關係,培養學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間的辨證關係。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洋流模式圖的成因分析,描繪世界洋流分佈圖,掌握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依據:依據課程標準及教學實際,考慮到“洋流的形成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確定其爲重點。

[2].難點:洋流模式圖的形成推理及分佈規律。

依據:該部分知識難理解,難記憶,部分學生存在知識缺陷,故確定其爲難點。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建構主義理論是本次新課改的指導思想。建構主義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爲中心的學習,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引導者與促進者。因此結合本節內容對學生的空間概念和空間想象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的特點,本着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理念,爲了更好的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讀圖、繪圖,自主學習、合作解決問題能力。我藉助自制多媒體課件,採用了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本節課結合地圖主要採用以“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爲主的學習方式,具體學法有:

1.讀圖分析法和歸納法

運用氣壓帶和風帶圖式來說明風海流的形成原因;學會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理解洋流分佈模式。

2.繪圖分析法

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繪製各海區洋流簡圖,逐步培養其動手能力,再通過對比洋流簡圖,尋找分析世界海洋表層洋流分佈規律。

3.比較法

通過比較總結出洋流的分佈規律。教給學生“多讀圖、對比分析、綜合思考、動手繪圖”來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成爲教學活動中真正的主體。

4.導學案學習法

通過導學案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導學案有學習提綱、課外材料(中國“鴨子艦隊”海上漂流14年)、鞏固練習。

5.師生互動學習法

引導學生通過繪製理想洋流分佈模式圖,逐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6.探究學習法

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置問題,提供分析方法和分析材料,引導學生自主或合作解決問題,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說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教學手段:情境教學法

2.教學案例:《中國“鴨子艦隊”海上漂流14年》並設問:“鴨子們”是如何遠渡重洋,來到異國他鄉?

3.預期目標: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新課,讓學生帶着興趣進入課堂。

【新課教學】

(一).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佈

1.洋流的概念

理解突破:由於洋流比較抽象,故而可以把它形容成海洋中的河流,使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它的概念。

2.洋流的分類(按性質分)

[1].教學手段:圖表導學法

[2].教學案例:在圖3.5“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冬季)”中,紅色表示暖流,如日本暖流;綠色表示寒流,如加利福利亞寒流

[3].師生歸納: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

寒流――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

[4].預期目標:學生學會判斷洋流的性質。

3.洋流的形成

[1].教學手段:圖表導學法、三板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

洋流受盛行風、密度差異和水位高低的影響分別形成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等三種類型,其中盛行風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動力。

[2].重點突破:要求學生完成教材58頁的活動。在學生填圖畫圖的時候,我在黑板上畫出“全球風帶和洋流模式圖”。等學生完成活動內容之後,請兩位學生上黑板寫出風帶名稱和畫出洋流流向。利用案例2“二戰時德軍潛艇在直布羅陀海峽成功躲避聯軍追查”解說密度流和補償流的形成。

[3].預期目標:引導學生學會以已有的風帶知識去分析風海流的形成,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並由此過渡到第四個層次“洋流的分佈規律”。

4.洋流的分佈規律

[1].教學手段:圖表導學法和自主討論法

[2].難點突破:聯繫氣旋與反氣旋的低空風向,結合圖3.5“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冬季)”和圖3.6“全球風帶和洋流模式”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分析洋流的分佈規律。第一小組觀察南、北半球中低緯度海區的大洋環流方向,第二小組觀察南、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的大洋環流方向,第三小組觀察對比南、北半球西風漂流的異同,第四小組觀察北印度洋海區冬、夏季洋流的方向。

[3].點評鼓勵:老師根據各小組的完成情況作適當的點評,並給予鼓勵肯定,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自信心。

[4].歸納展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規律

以副熱帶爲中心的中低緯度環流:反氣旋型(北順南逆,東寒西暖)

以副極地爲中心的中高緯度環流:氣旋型(北逆南無,東暖西寒)

南極大陸外圍形成寒流性質的西風漂流和南極繞極流

北印度洋季風環流:冬逆夏順

[5].預期目標:學生學會總結規律,培養他們的讀圖分析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教學手段:自主學習法、多媒體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

2.重點突破:學生閱讀課文並歸納出洋流對全球熱量和水分平衡、沿岸氣候、生物資源、海洋航行、海洋污染的影響。利用課件講述北大西洋暖流對西北歐氣候的影響、祕魯寒流對南美大陸西岸氣候的影響以及世界著名漁場的形成。

3.預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課堂小結:歸納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再一次強調重點和難點知識。

5.鞏固練習:《學海導航》第57-58頁選擇題

五、板書設計

一、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佈

1、洋流的概念

2、洋流的分類(按性質分)

暖流――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

寒流――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

3、洋流的形成

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

4、洋流的分佈規律

以副熱帶爲中心的中低緯度環流:反氣旋型(北順南逆,東寒西暖)以副極地爲中心的中高緯度環流:氣旋型(北逆南無,東暖西寒)南極大陸外圍形成寒流性質的西風漂流和南極繞極流北印度洋季風環流:冬逆夏順。

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全球熱量和水分平衡、沿岸氣候、生物資源和漁場、海洋航行、海洋污染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篇2

一、課程標準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是“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即運用相關地圖分析洋流對氣候、漁場、航海及海洋污染的影響。此要求是這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海水運動深刻影響着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本節課是在學習了世界表層洋流分佈的基礎上,對洋流與地理環境的關係進行更加具體、深入的學習,是學習的目的所在,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加上我對教材的分解和對學生的瞭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熟悉洋流對地理環境四大方面的影響;

(2)區別寒流和暖流對氣候的不同作用,理解漁場的形成原因;

(3)掌握洋流特別是季風性洋流對航海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充分運用洋流的相關理論知識來解釋實際問題;

(2)蒐集與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有關的資料,試分析它們的形成機制以及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海洋觀、資源觀、環境觀,增強現代海洋意識。

(2)學習洋流對航海和海洋污染的影響,培養學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間的辨證關係。

(三)重、難點分析

1、重點: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洋流對漁場的影響。把它們定爲重點的依據是:洋流深刻影響沿岸氣候,並改變着某些地區原有的溫度和溼度,通過對這一知識的學習便可解釋一些特殊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而洋流對漁場的影響與人類的漁業生產活動息息相關,掌握好這部分內容能更好地爲人類謀福利。

2、難點:寒暖流對氣候的影響。確定這一知識點爲難點的依據是:理解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應結合世界表層洋流圖和世界氣候類型圖,綜合性較強,洋流是氣候形成的原因之一,主要難在需要長久性的記憶洋流的分佈及氣候類型的分佈。

三、教法分析

爲更好的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我採用講授法爲主,綜合利用對比分析法、案例教學法,讓學生充分掌握洋流對氣候和漁場的影響,並結合圖示法,引導學生運用洋流知識設計正確的航海路線,運用歸納總結法,讓學生學會辯證的分析洋流對航海和海洋污染的兩方面的影響。

四、學法指導

根據新課程標準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因此,我將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會合作探究、對比歸納,從而得出結論,構建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特別是洋流與氣候兩大知識的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分析引導,主動掌握新知識。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程教學我將從導入、新課教學、作業小結三個環節進行。時間分配如下:導入環節4分鐘,新課教學30分鐘,作業小結6分鐘,一共40分鐘。

(一)借用歷史,導入新課:

在初中的歷史知識基礎上,從鄭和船隊七下西洋的往返季節入手,設疑:爲何鄭和七下西洋幾乎都選擇冬季起航、夏季返航,引起學生思考,通過老師答疑解惑,引出洋流對航海有利的影響,讓學生明確洋流對地理環境是有影響的,爲學習下面的相關知識做好鋪墊。

(二)新課教學

1。辯證思考,學以致用:

因爲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在講述洋流對航海有利的影響之後,讓學生思考洋流對航海不利的影響,最後得出結論。緊接其後的是需要學生合作探討,利用洋流對航海的影響設計一條從英國倫敦到美國紐約再回到英國的最佳航海線路,之後請學生作答,我將予以點評。

2、解決矛盾、分析案例:

(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是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

我會充分利用之前設計的這條航線,讓學生思考當航船行駛到加勒比海一帶時此地屬於哪一類氣候類型,學生說出是熱帶雨林氣候這一正確答案後,我會提出疑問:一般而言,熱帶雨林氣候主要是分佈在赤道附近的,爲什麼在18°N的加勒比海沿岸依然分佈着熱帶雨林氣候。由此引出矛盾,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在瞭解了寒暖流對氣候的影響的理論知識後,對加勒比海沿岸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進行解釋,學生在理解了暖流對氣候起增溫增溼的作用後,再結合39頁的氣候類型圖,舉出與之相似的幾個典型例子加以說明。

接着從暖流過渡到寒流,舉祕魯寒流對南美大陸西岸的熱帶沙漠氣候的影響一例,說明寒流影響氣候的顯著性。另外我再結合祕魯寒流補充一個常識:南美西岸的阿塔卡瑪沙漠之所以成爲世界旱極的原因之一是洋流,這樣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本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延伸了學生的課外知識。最後通過對教材上的案例對拉布拉多半島和西北歐的氣候進行對比分析,再次強調寒暖流對氣候的不同作用。

3、師生互動,對比學習:

(洋流對漁場的影響也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

接下來讓學生放寬眼界,將洋流對大陸氣候的影響轉移到海洋當中,提出四大漁場,通過師生合作的方式分別對四大漁場的形成、分佈進行對比學習,並要求學生掌握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和北海漁場由哪些洋流交匯所形成,並在洋流分佈圖上標註四大漁場的大概位置。同時借用紐芬蘭漁場消失這一事實培養學生保護生態資源的意識,使其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4、運用理論,分析時事,

借20xx年5月發生的墨西哥灣原油漏油事件分析原油麪積擴大的原因,再用辯證觀分析洋流對海洋污染的有利的一面,最後總結洋流對海洋污染的影響。

(三)作業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的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四大方面的影響,再次強調重點,要求學生着重掌握洋流對氣候和漁場的影響。

結合洋流知識分析我國第一大漁場——舟山漁場的形成原因;有某一航船夏季從索馬里半島到印度,應該怎樣行駛才順風順水(請畫出簡圖);蒐集與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有關的資料,試分析其形成機制以及可能造成的災害。

六、板書設計

我主要採用綱目式板書,並用相關示意圖與之相結合。綱目式板書使整個板面一目瞭然,有利於學生對重點知識把握,也有助於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工業地域的形成是對前一節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內容的深化,同時也爲第三節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的學習做鋪墊,在教材上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本節教材分成兩大塊: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工業分散與工業聯繫

在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這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講授了工業聯繫的類型,這是後面學習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基礎,所以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三四自然段介紹了工業集聚的優勢和工業集聚的類型,並用惠州音響產業的發展來說明什麼是專業化的工業集聚;五六自然段介紹了工業地域按照成因分類和按照發育程度分類,在這裏需要學生理解自發形成與有規劃形成的工業地域以及發育程度高低不同的工業地域與工業聯繫之間的關係所以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

在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繫這一部分,重點介紹了工業分散的類型和原因,其次介紹了工業分散的動力。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工業聯繫的形成和原因,初步學會分析工業集聚和分散的利與弊。

(2)掌握工業地域的形成、發展。嘗試對某一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核心工業部門以及各工業部門之間內在聯繫的分析。

2.過程與方法

結合實例學會分析工業地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一個工業區的發展規模、主要發展方向形成的內在原因,提高學生運用聯繫的觀點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由工業地域的形成認識我國大力發展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大意義。

(2)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工業的集聚和分散,加強對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工業聯繫、工業分散

2.教學難點:聯繫實際,讓學生能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及發展特點。

3.解決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結合鄉土地理,進行案例分析,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

《地理新課程標準》倡導讓課程走向生活,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倡導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課堂充滿創新的活力;要把教學過程當作師生交流、交往的過程,當作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實現課程與教學的整合。.說課:《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教材內容:高一地理下冊第五單元第八節《工業地域的形成》

二、授課類型:電腦輔助教學課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工業地域的形成》是在學生學習了《工業生產活動》《工業區位選擇》等內容的基礎上,對工業生產活動因爲相互聯繫而產生的集聚,進而形成了工業地域作進一步重點論述,三部分內容緊密聯繫,逐步遞進,同時本節也爲將要學到的《傳統工業區》《新興工業區》等章節作了相關的知識準備,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在有效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給學生提供了應用理論知識的遼闊空間,培養學生實際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地理技能素質。

2、教學目標:

1.工業聯繫的方式。2.工業生產的集聚和分散。

3.工業地域的概念和分類方法。4.初步學會分析工業集聚和分散的利與弊。

5.嘗試對某一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核心工業部門以及各工業部門之間內在聯繫的分析。

3、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1)工業聯繫的主要方式。

(2)工業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

(3)不同工業地域的特點。

2.難點

(1)新興工業在地域上趨向分散的原因。(2)工業地域之間的差異。

3.解決辦法

(1)關於工業的聯繫問題,關鍵是使學生明確工業之間聯繫的方式。可以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工業產品入手,鏈接課文插圖,說明其生產過程的複雜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列出工業聯繫的三種主要方式:①生產聯繫;②空間聯繫;③信息聯繫。

(2)由於學生對工業的聯繫有了一定的瞭解,因此對工業的集聚原因和優點比較容易理解。在講述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來完成這部分內容。而對於新興工業的分散問題,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困難,可以利用改革開放後當地興建的“三資”企業爲實例,加以分析說明。

(3)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還可以引導他們簡單分析工業集聚和分散的弊端,尤其是工業集聚所引起的工業“飽和”、污染加劇、各種資源供應緊張、交通負荷加大等嚴重問題。這樣做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學會全面地分析問題,而且也是爲後面學習世界主要工業區的發展變化奠定基礎。

(4)工業地域的形成,涉及到各個地區的自然條件、開發歷史、經濟結構和水平等諸多因素,在此不宜過於展開,只需要讓學生知道工業地域是由工業的聯繫和集聚而形成的,待後面的具體工業地域中再作分析。本節中應主要討論工業地域的不同類型及其主要特點,並以啓發式和談話式引導學生對其主要特點進行分析。

4、教材處理:

①文字:以該節課文中的三個小標題爲主線,列出“工業聯繫的主要方式”、“工業的集聚與分散的主要原因”、以及“工業地域的特點”爲講課的三個重點內容,用POWERPOINT幻燈片製作軟件製作成幻燈片形式展開論述;

②圖片:將課本中5.33、5.35、5.36圖以及地圖冊P13中《中國上海渚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圖作爲講述三個重點內容的鏈接說明,詳細說明新興工業在地域上趨向分散的原因及工業地域的之間的差異,以求難點突破,其它圖片作爲輔助教學之用。

③鞏固學習:在新課結束前,多媒體教學課堂容量大的優點,通過對饋練習的提問及講評,對所學知識加以運用,這也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標誌,它可以充分捕捉反饋信息,作爲未來的教學中的參考。

四、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根據高一學生身心發育趨於成熟,知識面廣,具有較強的認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學能力的特點,主要採取教師重點講授與學生討論相結合的方法,設置一些富有啓發的問題,啓發學生思考分析,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採取講議結合的方式既能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輔以反饋練習,可以加強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記憶。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並顯示在屏幕上,形象生動地展現相關地理事物、現象,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興奮點,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有利於加大課堂教學力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五、學法指導:

1、依據教學目標,精讀課文,把握重點;

2、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以圖憶文,培養記憶力;

4、聯繫已學知識,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並要求學生寫出簡單的調查報告,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篇4

一、課程標準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是“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並解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此要求是這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遷移,而城市的大規模發展又對後面工、農、交通等區位選擇產生重大影響,在整個模塊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兩節從靜態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間結構與服務功能的特徵之後,本節教材主要是從時間這個維度探討了城市的一個發展歷程及今後的趨勢,可以理解爲對一、二節的呼應和昇華,本節的城市化對一個城市而言是城鎮等級升級的過程,對一個地區而言是城市等級體系形成的過程,城市化不僅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態和不同的空間結構,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響着地理環境,所以本課在本章中起着提煉與昇華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點內容。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者統一以及地理知識分層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對教材的分解和對學生的瞭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背誦出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說出城市化的主要標誌,及其推動因素;

(3)說出城市化的三個主要階段及其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圖片對比分析出一個區域城市化發展的證據,再結合材料判斷一個區域城市化的階段;

(2)通過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帶來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樹立科學城市發展觀,尊重人地和諧發展。

(三)重、難點分析

1。重點: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標誌;

(2)不同城市化階段的特點。

2。難點:

(1)根據城市化不同階段的特徵判斷一個地區城市化的水平

3。重點、難點確立依據:根據課標的要求將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標誌、不同城市化階段的特點作爲本節的重點內容。而城市化是一個連續漸進的變化發展過程。各個階段之間區別明顯,但在過渡階段卻兼有兩個階段的特點,所以給學生具體分析判斷一個地區的城市化水平時帶來了一些困難。

三、教法分析

根據本節內容的特點,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爲主,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讓學生根據課文來分析、歸納、比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階段的發展特徵;同時藉助多媒體動畫,採用設問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完成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主動去理解知識,運用學習成果。

四、學法指導

城市化發生在我們身邊,前面又學習了一系列城市特徵,學生有了對城市的基礎知識,但學生沒有接觸過“城市化”這個專用名詞,對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徵仍存在較大的疑惑。針對上述實際情況,本課採用結合鄉土材料,案例呈現,通過分析圖表等資料,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進行層層引導剖析,聯繫生活,激發學生興趣,探究地理問題。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程教學我將從導入、新課教學、作業小結三個環節進行。時間分配如下:導入環節3分鐘,新課教學30分鐘,作業小結7分鐘,一共40分鐘。

(一)聯繫生活,設問導入

由於學生對於“城市化”這個名詞比較陌生,但前兩節已經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礎知識的具體情況,再加上本節內容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我採用結合具體時事熱點材料,引入本課的學習。首先讓學生回憶2010年5月1日開幕的上海世博會,從這屆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出發,談談人們的生產生活已經離不開城市,城市的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了很大的影響,再把城市發展與地理結合,引出“城市化”這個地理專有名詞,最後設問:城市化是什麼呢? 它經歷了哪些過程?在不同的階段它有些什麼特徵呢?由此進入新課——城市化。

(二)新課教學

1。理例結合,明確概念

在引入新名詞“城市化”後,首先讓學生觀察對比分析——圖2。16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從1985年發展到2000年有些什麼區別,並根據這些變化試着提煉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後再結合書上給出的概念加深記憶。要強調概念中的四個關鍵詞:過程、人口、農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個過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不斷進行的。在這個過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參與元素,人口在農村與城市間的遷移活動,引起了城市化。

2。常識回憶,層層遞進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後,要剖析城市化發展的動因。要從現象觀察到本質提煉,用兩個城市化發展的現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華唱的'《春天的故事》這首歌裏有這樣的歌詞“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奇蹟般的崛起座座城”,這兩句歌詞反映改革開放對我國城市化發展帶來了動力啊。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篇5

我說課的題目是《地球的宇宙環境》,它選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一節,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第2課時“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我說課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習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多層次的天體系統基礎上,從地球在宇宙天體系統中的地位和行星特點這兩個角度去認識地球的普通性,而地球的特殊性表現在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質,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是三個“金鎖鏈條件”。

二 學情分析

城市的學生通過電視、電影等科幻影片瞭解到一些有關宇宙的零碎知識,甚至對一些科幻情節(像外星人阿凡達)信以爲真,他們對有關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條件等知識充滿了幻想、好奇、渴望,本節課我將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究爲什麼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利用資料證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閱讀“太陽系模式圖”,歸納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共同特點來佐證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2.運用相關學科知識,從溫度、水、大氣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並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尋找外星人的依據。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了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樹立宇宙是物質的科學宇宙觀。破除迷信,反對邪教。

○2.通過科幻影片中外星人的探討活動,一方面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體驗自主、合作、創新探究過程和團隊意識。另一方面,培育珍惜、愛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的意識,增強關注人類未來生存空間的責任感。

○3.通過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確立任何事物發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觀點。

(教師過渡: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析,根據教材和授課對象的特點,確定本節的教學重難點爲)

4。教學重點: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及原因。

5。 教學難點: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師過渡:那麼運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夠更好的解決教學重難點內容呢?接下來我說說教法選擇及學法指導)

四 說教法和學法

1。 說教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爲出發點,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本節課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通過五個學習活動揭示地球上生命物質存在的“金鎖鏈條件”以及日地距離、地球體積質量大小、公轉自轉的週期的長短對“金鎖鏈條件”形成的影響。

(2)、情境教學法:展示太陽系運動示意圖,讓學生從地球的形狀、運動特徵分析得出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2、 說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圖表探究:學生通過閱讀“太陽系的行星基本數據”和“太陽系示意圖”分析 “金鎖鏈條件”的形成。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究:課前收集有關行星的基本數據、環境特徵以及地球的相關資料,上課時分小組討論,進一步加深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及原因。通過小組討論、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師過渡:下面我將重點說說具體的教學過程)

五 教學過程

我直接切入主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活動一:多媒體展示太陽系八大行星自轉公轉的運動示意圖(上堂課已經閱讀過),讓學生進一步思考行星的形狀、運動特徵,能否發光發熱,分析歸納地球與其他行星的共同特徵,從而得出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這樣,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繫的線索,幫助學生構建當前所要學習的知識。

一、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活動二:展示美國科幻片《阿凡達》當中有關的圖片,設疑:真的有生命出現在地球之外的潘多拉星球嗎?

生命物質存在需要哪些基本的條件呢?展示南北兩極白雪皚皚的景觀圖片、高大雪山的圖片、熱帶沙漠地區乾旱的景觀圖片、中緯度溼潤的沿海平原景觀,前面三張圖片與中緯度溼潤的沿海平原景觀相比較,同學們覺得造成景觀迥異的自然條件是什麼?通過觀察、讀圖分析比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得出三個“金鎖鏈條件”的結論。

活動三:展示地球宇宙環境中太陽的穩定性、安全性的材料以及地球與其他行星運行軌道特點,讓學生共同討論:

○1、假如太陽光照變得不穩定或者太陽突然消失,地球上將會出現怎樣的情形?並對你的答案做出解釋。

○2、太陽系行星的公轉運動有什麼特點?對地球上生命形成有什麼影響?

通過學生的合作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語言組織能力,歸納得出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外部條件是穩定的太陽輻射和地球安全的運行軌道。

活動四:閱讀太陽系行星基本數據表,小組通過數據對比討論分析:

○1、地球的體積和質量(與水星、金星相比)對“金鎖鏈條件”的形成有什麼影響?

○2、 如果日地距離太遠或太近(與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相比),情況會怎麼樣?

○3、地球上有適宜的溫度,除日地距離外還有什麼原因(提示: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週期、大氣層等角度分析)?

○4、如果地球人要“移民”到其它行星,你認爲哪顆行星最合適?說明理由。(我先收集有關太陽系中最有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行星或衛星)

通過合作學習、問題探究和資料的收集分析,強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揭示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條件的形成原因。

二、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活動五:展示大氣污染圖片、水污染圖片、全球變暖導致的氣候惡化的圖片(如洪澇、乾旱等),同學們思考來之不易的“金鎖鏈條件”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

師生共同歸納提高 :引導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地球上生命物質存在的“金鎖鏈條件”即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具有一定的歷史性,翻開地球生命物質孕育發展的進化史,人們不難發現從時間的角度看地球有悠久的過去,生物的出現和進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類歷史更是短暫的一瞬,地球上還有漫長的未來,現今適應生物生存的條件在若干千年、萬年後將走向何方?還將由許多目前人類還無法確定的因素所決定,但有一點肯定是無疑的,那就是人爲原因造成的環境惡化將是人類生存環境受嚴重威脅,處理不當,導致地球生命物質存在條件的缺失或消失,直至生物從地球上消失。讓我們一起更加珍惜和保護來之不易的”金鎖鏈條件”。

作業佈置:閱讀關於火星人的科幻小說,參考深空探測活動的新聞報道,說明火星人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篇6

一、 說教材

本節教材內容位於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的第一單元第三節,是高中地理學習的導入課,是人類爲了實現飛天的夢想,所做的不懈努力歷程。通過對本節的學習,讓同學們瞭解基本的宇宙探索的知識,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立志探索宇宙奧祕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 說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在不斷的發展的,知道我國已步入航天技術先進國家的行列。

2、 過程與方法目標:認識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的重要意義及其成果。認識當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保持太空清潔”的重大意義。

3、 情感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本節內容,讓學生樹立科學的宇宙觀,用全面、發展、辨證的觀點來看待一些宇宙現象,並能作出正確的解釋。認識人類在不斷探測宇宙活動中所獲得的科學成就,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立志探索宇宙奧祕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重點:①人類對宇宙新探索的進程②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資源的重要意義及其成果。

2、 難點:認識當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保持太空清潔”的重大意義 。

教材內容確定了兩個大問題:一是人類對宇宙進行探索的進程。二是人類對宇宙進行探索的目的。因此我們把人類對宇宙新探索的進程和認識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資源的重要意義及其成果作爲本節課的重點。在理解太空垃圾產生原因及危害上同學們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把它作爲難點。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說教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爲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 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採用WebQuest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 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3、 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課件大師等軟件製作地理課件,將文字、圖形、動畫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創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 提問導學法:提出問題讓學生採取自學的方式來解決,增強學生自己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5、 視頻錄相:通過神舟系列飛船的錄相,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六、說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 運用圖表: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課中,圖表是最重要的一種知識載體,在圖表上可以獲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節課中要求同學們運用圖表來熟悉人類對宇宙進行探索的歷程。

2、 學會合作: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3、 學會探究: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七、說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利用人類生活、生產與地理環境的關係來提出這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非常悠久,但本課所講是“新探索”。要突出“新”在何處。從天文探測的角度來看,人造衛星的發射,標誌着人類活動範圍的又一次飛躍。所以教材以原蘇聯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爲起點,介紹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

對於本課重點:①人類對宇宙新探索的進程②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資源的重要意義及其成果。我讓學生網上查詢有關宇宙開發的資料,設立專題《宇宙探險》,進入我的博客全班交流。

對於保護宇宙環境這一難點,我將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和提問導學法。首先提出問題:(1)宇宙中垃圾產生的原因?(2) 宇宙中垃圾的危害? (3)控制或清除垃圾的辦法? 然後進行分組討論來解決。通過這種分層遞進的提問方式和綜合分析的方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然後讓學生回答,教師最後歸納總結並板書。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理解起來也就沒那麼困難了。

八、作業佈置:

讓學生讀一讀《神舟鋪路、中國撼天》的專題報道,確立一個研究性的課題即“中國航天之路”,讓同學們利用互聯網等手段來完成。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業餘時間中去。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篇7

一課題選自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一課,適用於高中一年級學生學習。整個說課共分爲六個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一節內容包括:大氣的受熱過程、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主要圍繞大氣與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這一主線展開的。內容的安排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大氣的受熱過程主要講述大氣的熱力狀況(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氣的溫室效應),主要闡明大氣的能量來源,太陽輻射到達地球以後的能量轉換過程。而太陽輻射能量的分佈不均及其能量轉換,又是產生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一切大氣過程和大氣現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本單元重要的基礎知識,在邏輯上起着鋪墊作用。

(一)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學生能說出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2學生能說出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

3理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氣的溫室效應。

過程與方法:

1學生能說出大氣的受熱過程

2學生能運用圖表分析說明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氣的保溫作用。

3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有自主學習、小組討論、不同觀點間的辯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認識大氣運動與人們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關係,明確人類活動應如何趨利避害。

2、能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服務於社會。

理由:這些都是基礎知識和技能,對於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都大有幫助:也有助於學生形成科學世界觀,人生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

理由:大氣的受熱過程具體包括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是本章的基礎,掌握了這部分知識,也就達到了本節課的要求。所以定爲重點:而且該內容較爲抽象、難理解,所以定爲難點。

二、學生分析

學生對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氣現象比較熟悉和感興趣,但對於大氣的受熱過程這一抽象現象感到難以理解,要運用原理來解設一些常見現象,難度更大;而大氣的受熱過程是本節、乃至本章的基礎知識,起着鋪墊作用,這必然要求學生深刻理解、掌握、會靈活運用這部分知識。

三、教學手段和方法

多媒體演示、導學法和程序法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

四、說學法指導

1、 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

2、 學習地理知識的觀察方法

3、 掌握地理理性知識的邏輯方法

4、 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理由:本課文字簡潔,圖象豐富,色彩鮮豔,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繫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大氣知識轉化爲直觀的圖象,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鞏固理性知識,並能靈活運用。

五、課堂設計的整體思路:

本課的指導思想:以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爲核心,以創設有效問題情境,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爲課堂模式。積極營造和諧、寬鬆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以學生活動爲課堂主要組織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相互討論、合作式學習的學習方式。

因此在課堂上,我準備採取整課問題情境與階段問題情境兩部分來進行。創設特定的地理情景,在情景學習中思考、質疑、討論,達成共識。力爭在課堂四十五分鐘內能使學生全神貫注,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參與到課堂中來,在學習中理解,在學習掌握,在學習中提高。

六、教學程序:

基於以上的思路,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講授新課,歸納總結。

導入新課:

(一)在地球的圈層結構中,地球的外部圈層可分爲哪幾個層次?(學生思考,並回答)理由:由第一章引入到第二章內容的學習,體現銜接性,自然過渡

(二)創設整課問題情境,整課內容可分成下列幾大問題情境:

1、 大氣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 在赤道處的乞力馬扎羅山(5895米),山頂終年積雪,爲什麼?

3、 深秋季節,農業生產中爲了防止晚熟的莊稼遭受霜凍經常在田地間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認爲他們這樣做對防禦霜凍有作用嗎?爲什麼?

4、 在冬春季節,市場上有新鮮的西瓜、黃瓜等。你知道它們是在哪裏生產的嗎?你瞭解它們的設計和生產原理嗎?

理由: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在每堂課的起始階段,學生對新課的內容和教師在新課中的教學活動懷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較集中。教師把所要學習的新知識創設成若干問題情境,用新穎的方式、生動的語言提出來,以滿足並強化學生的新奇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爲整課內容的學習,打下了很好的鋪墊。

七、講授新課:

展示地球外部圈層圖,讓學生講解有關大氣圈的厚度,低層大氣的組成及作用的知識。

理由:作爲新課內容的鋪墊和開始,教師補充和糾正。

(一)、大氣的受熱過程

[活動1]讓學生閱讀序言部分、大氣的受熱過程文字和圖2。1地面輻射使大氣增溫。並思考如下問題:

1、大氣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是什麼?

3、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分別屬於短波輻射還是長波輻射?爲什麼?

4、請簡述大氣的受熱過程。

5、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是太陽輻射,還是地面輻射?爲什麼?

理由: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以後,教師應努力保護並經常強化這種積極性。不斷創設階段問題情境是維持學生學習熱情,把課堂教學導向深入的好方法。這裏所指的階段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圍繞每一個整課問題情境創設的一系列小問題。

上述問題的解決,主要培養學生閱讀、讀圖、分析、組織和歸納能力。將學生分成小組,在討論、合作中完成。教師讓學生代表依次回答上述問題,對學生正確回答多加表揚,不足之處,多加啓發,也可讓其他學生加以補充,教師起點撥作用。充分讓學生動起來,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教師建議:爲了讓學生深刻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對於用好地面輻射使大氣增溫圖。本人有如下設想:一方面,應將多媒體圖重新設計一下,在圖上尤其突出太陽輻射(一小部分被大氣削弱,大部分太陽輻射到達地面),地面輻射(一小部分地面輻射散失到宇宙,大部分地面輻射被低層大氣吸收)、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較多,射向宇宙的大氣輻射較少)。第二方面,在學生感性認識儲備的基礎上,對於這張圖要重點精講一下。1、對於太陽輻射,我提了如下問題: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多,還是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爲什麼?2、雲量多的時候,對太陽輻射起什麼作用?理由是:爲後面多雲的白天和晴朗的白天氣溫的高低作了鋪墊。最後用短波進得來,長波出不去簡要概括。

出示思考題:6、在赤道處的乞力馬扎羅山(5895米),山頂終年積雪,爲什麼?

理由:學生有了以上知識儲備,並且有好奇感,能活躍課堂氣氛,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相信學生能解決這個問題。

[活動2]關於大氣輻射的內容,讓學生合作討論課本31頁活動題。本人也將如下調整:活動題按排如下:

1、 大氣逆輻射的存在,對地面有什麼作用?如果用大氣保溫作用概括,你認爲合適嗎?

2、 爲什麼多雲的白天氣溫較低,而晴朗的白天氣溫較高?

3、 爲什麼多雲的夜晚氣溫較高,而晴朗的夜晚氣溫較低?爲什麼霜凍多出現在早春和晚秋晴朗的夜晚?

4、 多雲天氣和晴朗天氣,哪一個晝夜溫差大,哪一個晝夜溫差小,並思考爲什麼?

5、根據圖2。2分析,爲什麼月球表面晝夜溫度變化比地球表面劇烈得多?

理由:爲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創設條理明晰,合乎邏輯與學生認知心理特點的階梯式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地進行深入的思考的探究。創設階梯式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深刻性。

教師建議:再次使用地面輻射使大氣增溫圖,重點突出:1、大氣逆輻射的方向怎麼樣?2、在夜晚的時候,地面熱量的收入和支出分別是什麼?3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講解。

再次出示思考題:

6、深秋季節,北方農民爲了防止晚熟的莊稼遭受霜凍經常在田地間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認爲他們這樣做對防禦霜凍有作用嗎?爲什麼?

7、 冬春季節,市場上有新鮮的西瓜、黃瓜等。你知道它們是在哪裏生產的嗎?你瞭解它們的設計和生產原理嗎?

理由:學生有了以上知識儲備,並且有好奇感,能活躍課堂氣氛,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

以上7題中,1~5層層遞進,環環相扣,6~7則是書本聯繫實際,聯繫現實生活。

最後:歸納總結:

8、將下列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繫用方框圖來表示。

太陽 地面 大氣 宇宙空間

理由:8題是對大氣的受熱過程的一種變式訓練,可以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綜合概括能力。

教師建議:我可先展示多名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生個性不同,知識結構圖也有多樣。讓學生自己敘述大氣的受熱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內化爲學生的能力。最後教師展示下圖,把受熱過程概括爲 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

歸納總結:

大氣的受熱過程影響着大氣主要的熱狀況、溫度分佈和變化,制約着大氣的運動狀態。引入熱力環流知識的學習。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篇8

《常見的天氣系統》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材《地理》上冊中的第二單元第五課,適用於高中一年級學生學習。整個說課共分爲五個部分。

一、說教材:

1.地位作用:這節課是在學習了大氣組成、分佈、運動的基礎上,從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節課還爲第四單元的氣象災害颱風,寒潮的學習提供了基礎。

2.目標確定:

①知識目標:理解氣團、鋒面、低壓、高壓的概念和形成。

理解鋒面系統並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理解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的特徵。

②能力目標:會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

會閱讀天氣形勢預報圖。

③德育目標:通過閱讀天氣圖,培養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3.重點之一:對我國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其爲重點的原因是:

①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

②鋒面天氣掌握之後可以“學以致用”,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重點之二:高低氣壓的天氣特徵。其爲重點的原因是:

①我國夏秋季節東南沿海的颱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低壓)強烈發展的表現。

②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就是高壓系統控制下形成的。

難點之一: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其爲難點的依據有二:

①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

②冷暖氣團哪個爲主動和被動不易確定。

③鋒前鋒後的位置不易辨認。

④鋒面兩側的溫度、溼度、氣壓、風的差異不好掌握。

⑤冷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狀況不好記憶。

難點之二:鋒面氣旋的理解。其爲難點的原因有二:

①學生不明白爲什麼能形成鋒面氣旋而不形成鋒面反氣旋。

②水平氣流的輻散與輻合難於長久記憶,且易記混淆。

二.說學法:

1.興趣學習法。本節有日常生活中的天氣現象,學生求知慾強。

2.手勢記憶法。水平氣流運動的方向可藉手勢強化記憶。

3.知識遷移法:鋒面知識遷移到生活中,指導學生會看會聽天氣預報。

三.說教法:

1.多媒體視聽教學法:由於本節內容抽象,通過電教模擬演示,可以使抽象思維具體化,有全新的視聽感覺。

2.比較教學法:冷暖鋒、氣旋反氣旋,用比較法教學學生記得牢。

四.說程序:

1、導入新課:

先播放兩段“城市天氣預報”和“天氣形勢預報”的錄像。看完後,告訴學生要能夠看懂和聽懂這些天氣預報圖,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慾望。

五、講授新課:

一、鋒面系統

㈠鋒面構與特點

(利用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的概念,構特點,天氣特點)

1.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上面,冷氣團在鋒面下面。(問:①爲什麼暖氣團總在鋒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定存在嗎?)

3.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過渡:根據冷暖氣團誰主動移動,可將鋒面一般分爲哪兩種類型)

㈡鋒面類型與天氣

(利用多媒體播放冷鋒、暖鋒與天氣的動畫,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冷、暖鋒與天氣的關係,完成表1)

(問題:①冷、暖氣團誰主動向對方移動?暖氣團擡升情況如何?

②何爲鋒面過境時、過境前、過境後?提示學生根據鋒面移動的方向來確定。

③冷、暖鋒面過境前,過境後分別在什麼氣團控制下,天氣如何?

④冷、暖鋒過境時天氣如何?

⑤冷鋒、暖鋒降水都發生在鋒面的哪一側?它們又有何不同?)

教師講解:我國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繫。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和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篇9

一、課程標準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是“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並解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此要求是這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遷移,而城市的大規模發展又對後面工、農、交通等區位選擇產生重大影響,在整個模塊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兩節從靜態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間結構與服務功能的特徵之後,本節教材主要是從時間這個維度探討了城市的一個發展歷程及今後的趨勢,可以理解爲對一、二節的呼應和昇華,本節的城市化對一個城市而言是城鎮等級升級的過程,對一個地區而言是城市等級體系形成的過程,城市化不僅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態和不同的空間結構,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響着地理環境,所以本課在本章中起着提煉與昇華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點內容。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者統一以及地理知識分層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對教材的分解和對學生的瞭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背誦出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說出城市化的主要標誌,及其推動因素;

(3)說出城市化的三個主要階段及其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圖片對比分析出一個區域城市化發展的證據,再結合材料判斷一個區域城市化的階段;

(2)通過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帶來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樹立科學城市發展觀,尊重人地和諧發展。

(三)重、難點分析

1.重點: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標誌;

(2)不同城市化階段的特點。

2.難點:

(1)根據城市化不同階段的特徵判斷一個地區城市化的水平

3.重點、難點確立依據:根據課標的要求將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標誌、不同城市化階段的特點作爲本節的重點內容。而城市化是一個連續漸進的變化發展過程。各個階段之間區別明顯,但在過渡階段卻兼有兩個階段的特點,所以給學生具體分析判斷一個地區的城市化水平時帶來了一些困難。

三、教法分析

根據本節內容的特點,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爲主,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讓學生根據課文來分析、歸納、比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階段的發展特徵;同時藉助多媒體動畫,採用設問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完成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主動去理解知識,運用學習成果。

四、學法指導

城市化發生在我們身邊,前面又學習了一系列城市特徵,學生有了對城市的基礎知識,但學生沒有接觸過“城市化”這個專用名詞,對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徵仍存在較大的疑惑。針對上述實際情況,本課採用結合鄉土材料,案例呈現,通過分析圖表等資料,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進行層層引導剖析,聯繫生活,激發學生興趣,探究地理問題。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程教學我將從導入、新課教學、作業小結三個環節進行。時間分配如下:導入環節3分鐘,新課教學30分鐘,作業小結7分鐘,一共40分鐘。

(一)聯繫生活,設問導入

由於學生對於“城市化”這個名詞比較陌生,但前兩節已經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礎知識的具體情況,再加上本節內容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我採用結合具體時事熱點材料,引入本課的學習。首先讓學生回憶2010年5月1日開幕的上海世博會,從這屆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出發,談談人們的生產生活已經離不開城市,城市的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了很大的影響,再把城市發展與地理結合,引出“城市化”這個地理專有名詞,最後設問:城市化是什麼呢?它經歷了哪些過程?在不同的階段它有些什麼特徵呢?由此進入新課——城市化。

(二)新課教學

1.理例結合,明確概念

在引入新名詞“城市化”後,首先讓學生觀察對比分析——圖2.16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從1985年發展到2000年有些什麼區別,並根據這些變化試着提煉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後再結合書上給出的概念加深記憶。要強調概念中的四個關鍵詞:過程、人口、農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個過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不斷進行的。在這個過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參與元素,人口在農村與城市間的遷移活動,引起了城市化。

2.常識回憶,層層遞進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後,要剖析城市化發展的動因。要從現象觀察到本質提煉,用兩個城市化發展的現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女歌唱家董文華唱的《春天的故事》這首歌裏有這樣的歌詞“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奇蹟般的崛起座座城”,這兩句歌詞反映改革開放對我國城市化發展帶來了動力啊,這就是政策的影響。第二、湖南的株洲,以前只是一個規模很小的城市,但自從成爲鐵路交通樞紐之後,發展非常迅速,這是交通對城市化的影響。但是無論是政策還是交通最終都是引起人口遷移來帶動城市化的,那麼我們從人口遷移的角度來談談城市化發展的動因。提出問題:爲什麼絕大部分人想在城市裏生活,希望在城市裏安家?請學生回答,回答後結合圖2.17進行講解。

3.角色扮演,激發興趣

華西村的發展是城市化的一個典型實例,改革前的華西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子,經過改革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成爲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典型。它的面積由原來的0.96平方公里擴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來的2000多人增加到3萬多人。2004年,華西村人均工資收入12.26萬元。同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華西人的收入是全國農民的41.76倍、城鎮居民的13.01倍。讓學生扮演不同時期的華西村村民,說明城市化給自己在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帶來的巨大改變。

4.科際聯繫,圖文結合

在講解第二個知識點“世界城市化的進程”時,要充分結合書上的兩幅圖,聯繫歷史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先講世界城市化發展的走勢,看圖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先爲學生講解圖上註釋、標記的意思,然後提出疑問:爲什麼發達國家在1800年進入了城市化發展的高速時期,而發展中國家直到二十世紀中葉纔出現了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讓學生結合歷史知識進行思考,激發他們濃厚的興趣。再講到城市化的階段這個重點的時候要將圖2.19——城市化進程示意與案例4——英國的城市化進程結合起來講解,用示意圖來說明案例,用案例來論證示意圖,加深學生對世界城市化的發展階段以及各個階段出現的特徵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看圖能力以及材料分析能力。

5.實例剖析,鞏固理解

運用三個新聞材料,用今天所學的課堂知識對其進行辨析,加深學生對本節課堂知識的理解。新聞內容爲:一、在中國人口流動最頻繁區域之一的東部沿海浙江省,戶籍管理部門調查發現,全省“農轉非”數量從2004年時的57.7萬人降到去年的18.9萬人,降幅高達67%。不願意進城落戶,甚至把戶口從城市中反遷回農村。二、幾個月前,杭州市濱江區戶籍官員遇到頭疼事:馬湖村20餘名大學生強烈要求把戶口遷回農村。三、在中國東部一個經濟發達的縣,出現了幾十名政府公務員把戶口遷往農村的現象。於是,有人開始高呼,中國城市發展開始“逆城市化”了。讓學生說明這個觀點的對錯,並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判斷的理由。

(三)佈置作業

1.填表

城市化階段

水平

發展速度地域擴展趨勢

常見的問題

初期階段

中期階段

後期階段

2.讀圖答題

(1)到2000年我國的城市化水平處於什麼階段?

(2)分析圖示,我國的城市化可以分爲幾個階段?分別處在哪個時間段?

(3)按照世界城市化的進程,我國現在處在哪個階段?有些什麼特點?

▲這兩個思考題基本包含了本節課的重點,可以引導學生課後複習與鞏固。

六、板書設計

第三節城市化

一、什麼是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聚集、範圍、過程

(二)衡量標準:城市人口/總人口*100%

(三)城市化的發展因素

農村人口增長過快,對土地壓力就業機會多

推力自然災害拉力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

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文化設施齊全

交通方便

(四)意義

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一)初期階段

(二)中期階段

(三)後期階段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的是綱目式板書,比較簡略,易於突出重點,有利於學生對重點知識把握,的也有助於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篇10

一、課程標準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是“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此要求是這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緊緊圍繞地球運動及其所產生的地理意義進行學習,而晝夜交替則是地球運動的重要地理意義之一。它對我們以後學習時差和晝夜長短起到了鋪墊作用。並且,學生對晝夜交替的學習有利於透過一些自然現象認識到事物本質規律和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者統一以及地理知識分層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對教材的分解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夠解釋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想象。

(2)能夠讀圖判讀晨昏線,並能夠運用晨昏線的特徵解決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教學掛圖解釋晝夜現象,運用地球儀演示晝夜交替現象,運用教學掛圖分析晨昏線的特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世界的物質性及物質運動規律性本質性的價值觀。

(三)重、難點分析

1。重點:晨昏線的判讀和特徵及運用。

2。難點:晨昏線的判別和特點。

3。重點、難點確立依據這個知識點比較抽象,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及讀圖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晨昏線特徵的運用是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運用之一。

三、教法分析

根據本節內容對空間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特點,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以讀圖分析法爲主,通過地球儀演示,讓學生根據演示來分析、歸納、比較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形成,運用教學掛圖,指導學生分析歸納晨昏線的特徵,同時輔以情景創設,採用設問式教學方法完成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主動去理解知識,運用學習成果。

四、學法指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故教學中運用地球儀,地圖演示等生動、形象的現代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出一些小問題 (如在同一時間裏,爲什麼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思考,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熱情,變被動爲主動。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程教學我將從導入、新課教學、兩個環節進行。

我的時間分配如下,新課導入三分鐘,新課教學十九分鐘,總結一分鐘。

(一)貼近生活,導入新課

由於本節內容與生活現象聯繫緊密,因此我通過生活中的白天黑夜引出晝夜現象,再指出日復一日白天黑夜往復交替的事實,從而引出晝夜交替現象。由此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新課教學

1。創設情境,明確關係

在引入新課的基礎上,首先要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晝夜現象呢?),爲了實現學生由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到從空間上進行地理規律的分析的思維角度轉變,我寫一副對聯(人間豪傑立地頂天,天外來客俯視星河)來對學生作出引導,通過教學掛圖讓學生從宇宙空間角度來認識晝夜現象,點出晝半球和夜半球的概念,並明確這是由太陽和地球雙方的特性決定的。接下來通過地球儀來演示地球自轉引起的晝夜交替現象。再指出相對於靜態的晝夜現象,晝夜交替則是動態的,讓學生明確晝夜交替是在晝夜現象的而基礎上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

2。步步引導,合理過度

在上面知道了晝夜交替的原因,通過生活中日復一日的晝夜交替現象我們可以得出晝夜交替的週期爲一日,這裏的一日是指太陽日(24小時),在這裏要強調我們的研究對象爲地球和太陽,是以太陽作爲參考點,所以週期爲一個太陽日。

再指出晝夜交替影響着人類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陽日被用來作爲基本的時間單位。

3。圖文結合,突破難點

讓學生觀察教學掛圖,指出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爲晨昏線(圈),在這裏學生可以通過教學掛圖形象直觀的出分界線在空間上表現爲一個圈。再指出,晨昏線由晨線和昏線構成的,通過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黃昏日落的自然下現象引導出晨昏線的判讀方法,即順着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經過的分界線是晨線,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經過的分界線爲昏線。在這裏要強調順着地球自轉方向這個前提條件。接下來,通過教學掛圖來分析晨昏線的特徵,針對晨昏線是過地心的大圓的這個特點,以赤道爲例補充說明球體上大圓的知識點。在特點中重點強調晨昏線平分赤道,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的地方時爲六點,昏線赤道的交點的地方時爲十八點,並指出這點在以後知識學習中的重要性。對於太陽光線垂直於晨昏線,以及將經過的緯線分割爲晝弧和夜弧指導學生讀圖分析即可得出,作簡要解釋即可。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的是綱目式板書,比較簡略,易於突出重點,有利與學生對重點知識把握,也有助於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