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高一課件 > 高一課文師說課件

高一課文師說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導語: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高一課文師說課件”,供大家閱讀和參考。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您的好友。

【教學設想】

結合《勸學》總結文言文的基本學法:讀通(搬字音、查字音),讀懂(搬詞義、問老師),耐心(要勇於研究註釋),決心(樹立學好文言文的決心)。本課擬採用目標教學法,這種教學法的優點是既讓學生知道要幹什麼,也讓學生便於總結他們掌握了什麼。作爲文言文的整體理解,要力求把它當作現代文來上,把重點詞義的解釋放在理解課文中去進行。文章整體結構的理解放在背誦前進行。理解文言文的內容,牽引學生進入文本採用問讀法進行。

【教學過程

一、預習安排:利用詞典和課下的註釋,把課文讀通,讀暢。並且初步瞭解文章的內容。

二、課堂進程:

1、老師介紹文學常識。抓住如下中心詞介紹:

韓愈 古文運動 寫作背景 解題

2、老師出示案例,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數學老師,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種數學競賽中獲獎。有一回,一個獲獎學生的家長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對這位家長的觀點作何評價?

(老師引導學生明確:老師的寬泛定義,人的成長離不開老師。)

2、齊讀文章。學生活動:你能大致地說一說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嗎?

明確:本文主要講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批判了當時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惡劣陋習。

3、學習第一段:

①朗讀:點讀第一段——老師糾音,並指明朗讀中的缺陷——學生齊讀。

②老師出示三個問題,請同學們進入文本,利用課下注釋理解文本,然後參與三個問題的討論。理解與翻譯中要注意下列詞的用法與意義:必 受 師(6個) 是故

A、老師是幹什麼的?

B、人爲什麼需要老師?

C、選擇老師需不需要考慮他的年齡大小?

③各自背誦第一段——點背——齊背。

④老師總結:開篇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接着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總之,這一段提出全文的論點:人們從師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並闡明瞭擇師的態度和標準。

4、學習第二段:

①朗讀:點讀——師正音——齊讀

②理解文本: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弄懂這一段所寫的內容,參與下面問題的討論,並且在理解與翻譯的過程中掌握下列幾個詞的意義:出 下 恥句讀 不 族 相若

A、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在從師學習的態度上有何區別?爲什麼“聖益聖,愚益愚”?

B、今之衆人對自己和對孩子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區別?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不同?

D、本段文字所寫的內容是?(抨擊了“恥學於師”的陋習。)

E、本段文字論證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對比)

③熟讀——背誦——齊背

④老師總結:本段運用了三個對比,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陋習,這是結合當時的現象從反面進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應的,前面提出師道之不傳,欲人之無惑的現實,然後通過三個對比來說明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尾兩句與首句照應,再次說明了師道之不復的原因。

5、學習第三段:

①朗讀:點讀——齊讀

②理解文本: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掌握重點詞語有:常、師、之徒、專攻。討論下列問題:

A、作者列舉孔子拜師一事是爲了說明什麼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B、孔子爲什麼我們要拜這些人爲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③各自背——齊背。

④老師總結:這一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大“聖人”、大學者孔子的例子,說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說明了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而且還爲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佐證,一石三鳥,事例選得非常精當。

高一課文師說課件

6、學習第四段:

①朗讀:點讀——齊讀

②理解文本: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應掌握的重點詞語有:傳、拘、嘉、貽。並參與討論一個問題:

A、作者寫《師說》這篇文章的直接動因是什麼?

③各自背——齊背。

④老師總結:這一段,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但作者並沒有把它作爲附記來寫,而是圍繞中心論點來寫:他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與上層“士大夫之族”相反),“學於餘(從師學習),“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就是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論點。

7、理解全文結構。(這是爲學生背誦課文作準備)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結構,並形成如下板書:

8、背誦全文。

在學生理解了全文寫作的結構之後,要求學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9、課後拓展:

①學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高一3班學生自發在教師節爲老師打掃辦公室)

②現在我們還需不需要老師?請談談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