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高一課件 >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大規模的海水運動》說課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歡迎分享!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選自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本節是學生在學習了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與自然界的水循環的基礎上,以地球上的水開始,以水資源的開發結束,以“人水關係”爲主線,分別講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形成、分佈及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及其與人類的關係,所以本節課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因此,本節教材在高中地理課程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點。

(2).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佈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根據課程標準及我所任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以下三個教學維度建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的課堂教學目標體系。

[1].知識與能力

①.瞭解洋流的概念、類型及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

②.通過與氣壓帶、風帶知識的聯繫,對地圖的觀察比較分析,提高知識遷移和運用地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能力

①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探索並解決問題,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②通過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知識遷移能力、讀圖能力及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的學習理念和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

②學習洋流形成的因果關係,培養學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間的辨證關係。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洋流模式圖的成因分析,描繪世界洋流分佈圖,掌握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依據:依據課程標準及教學實際,考慮到“洋流的形成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確定其爲重點。

[2].難點:洋流模式圖的形成推理及分佈規律。

依據:該部分知識難理解,難記憶,部分學生存在知識缺陷,故確定其爲難點。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建構主義理論是本次新課改的指導思想。建構主義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爲中心的學習,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引導者與促進者。因此結合本節內容對學生的空間概念和空間想象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的特點,本着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理念,爲了更好的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讀圖、繪圖,自主學習、合作解決問題能力。我藉助自制多媒體課件,採用了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本節課結合地圖主要採用以“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爲主的學習方式,具體學法有:

1.讀圖分析法和歸納法

運用氣壓帶和風帶圖式來說明風海流的形成原因;學會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理解洋流分佈模式。

2.繪圖分析法

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繪製各海區洋流簡圖,逐步培養其動手能力,再通過對比洋流簡圖,尋找分析世界海洋表層洋流分佈規律。

3.比較法

通過比較總結出洋流的分佈規律。教給學生“多讀圖、對比分析、綜合思考、動手繪圖”來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成爲教學活動中真正的主體。

4.導學案學習法

通過導學案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導學案有學習提綱、課外材料(中國“鴨子艦隊”海上漂流14年)、鞏固練習。

5.師生互動學習法

引導學生通過繪製理想洋流分佈模式圖,逐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6.探究學習法

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置問題,提供分析方法和分析材料,引導學生自主或合作解決問題,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說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教學手段:情境教學法

2.教學案例:《中國“鴨子艦隊”海上漂流14年》並設問:“鴨子們”是如何遠渡重洋,來到異國他鄉?

3.預期目標: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新課,讓學生帶着興趣進入課堂。

【新課教學】

(一).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佈

1.洋流的概念

理解突破:由於洋流比較抽象,故而可以把它形容成海洋中的河流,使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它的概念。

2.洋流的分類(按性質分)

[1].教學手段:圖表導學法

[2].教學案例:在圖3.5“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冬季)”中,紅色表示暖流,如日本暖流;綠色表示寒流,如加利福利亞寒流

[3].師生歸納: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

寒流――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

[4].預期目標:學生學會判斷洋流的性質。

3.洋流的形成

[1].教學手段:圖表導學法、三板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

洋流受盛行風、密度差異和水位高低的影響分別形成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等三種類型,其中盛行風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動力。

[2].重點突破:要求學生完成教材58頁的活動。在學生填圖畫圖的時候,我在黑板上畫出“全球風帶和洋流模式圖”。等學生完成活動內容之後,請兩位學生上黑板寫出風帶名稱和畫出洋流流向。利用案例2“二戰時德軍潛艇在直布羅陀海峽成功躲避聯軍追查”解說密度流和補償流的形成。

[3].預期目標:引導學生學會以已有的風帶知識去分析風海流的形成,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並由此過渡到第四個層次“洋流的分佈規律”。

4.洋流的分佈規律

[1].教學手段:圖表導學法和自主討論法

[2].難點突破:聯繫氣旋與反氣旋的低空風向,結合圖3.5“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冬季)”和圖3.6“全球風帶和洋流模式”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分析洋流的分佈規律。第一小組觀察南、北半球中低緯度海區的大洋環流方向,第二小組觀察南、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的大洋環流方向,第三小組觀察對比南、北半球西風漂流的異同,第四小組觀察北印度洋海區冬、夏季洋流的方向。

[3].點評鼓勵:老師根據各小組的完成情況作適當的點評,並給予鼓勵肯定,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自信心。

[4].歸納展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規律

以副熱帶爲中心的中低緯度環流:反氣旋型(北順南逆,東寒西暖)

以副極地爲中心的中高緯度環流:氣旋型(北逆南無,東暖西寒)

南極大陸外圍形成寒流性質的西風漂流和南極繞極流

北印度洋季風環流:冬逆夏順

[5].預期目標:學生學會總結規律,培養他們的讀圖分析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教學手段:自主學習法、多媒體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

2.重點突破:學生閱讀課文並歸納出洋流對全球熱量和水分平衡、沿岸氣候、生物資源、海洋航行、海洋污染的影響。利用課件講述北大西洋暖流對西北歐氣候的影響、祕魯寒流對南美大陸西岸氣候的影響以及世界著名漁場的形成。

3.預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課堂小結:歸納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再一次強調重點和難點知識。

5.鞏固練習:《學海導航》第57-58頁選擇題

五、板書設計

一、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佈

1、洋流的概念

2、洋流的分類(按性質分)

暖流――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

寒流――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

3、洋流的形成

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

4、洋流的分佈規律

以副熱帶爲中心的中低緯度環流:反氣旋型(北順南逆,東寒西暖)以副極地爲中心的中高緯度環流:氣旋型(北逆南無,東暖西寒)南極大陸外圍形成寒流性質的西風漂流和南極繞極流北印度洋季風環流:冬逆夏順。

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全球熱量和水分平衡、沿岸氣候、生物資源和漁場、海洋航行、海洋污染

[高一地理說課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