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實錄「帶反思」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實錄「帶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板塊一:導入課題,初讀感悟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實錄「帶反思」

師:同學們好!(課前,班主任已向學生簡單介紹了我)我不是一位老師,這是我第二次登上講臺,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共度這40分鐘的時間。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文章(板書:音樂之都維也納)。(指着“都”字),這個字念什麼?

生:du(一聲)。

師:它是什麼意思呢?

生:都市。

生:首都。

師:什麼是首都?

生:一個國家的中心。

師:音樂之都是什麼意思呢?

生:音樂的首都、音樂的中心。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

(生沉默半天后,有一人舉手)

生:爲什麼說維也納是世界音樂之都?

師:很好,很會提問題,真是一位聰明的學生。維也納大家聽說過嗎?聽說過的請舉手,說一說你所瞭解的維也納是什麼樣子的。

(無人回答)

師:大家還不是很熟悉維也納,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維也納是奧地利首都,位於多瑙河畔。它以精妙絕倫、風格各異的建築而贏得“建築之都”的美稱,又以歷史悠久被稱爲“文化之都”,還以富麗華美的裝飾被稱爲“裝飾之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

(課件出示維也納的圖片)

師:維也納歷史悠久、風景優美,建築也很有特點,而這篇文章中,作者重點向我們介紹的是“維也納是世界音樂之都”。文章已經發到同學們手裏了,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剛纔那位學生提出的問題,爲什麼說維也納爲音樂之都呢?一會兒,我找學生分段朗讀。

(生不是默讀,而是小聲朗讀)

反思:我明明說的是默讀,結果學生紛紛小聲朗讀。是我沒有表達清楚,還是學生習慣了拿到一篇文章先小聲朗讀?我想打斷學生,改爲默讀,但既然這麼多學生都聽成或默認應該小聲朗讀,那就尊重學生的選擇吧。課後細想又覺得,當時爲什麼不問問學生——爲什麼小聲朗讀?是聽錯了,還是習慣使然?

 板塊二:品詞析句,積累語言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幾個詞語。

(課件出示:阿爾卑斯、北麓、多瑙河、生涯

波光粼粼、裝飾、博物館、草坪

街頭巷尾、飄溢、華爾茲、露天

星羅棋佈、摻和、圓舞曲、鏤花)

師:我找位同學給大家讀一下,大家認真聽,看他讀得對不對?

(三位學生朗讀,出現不同的錯誤,同學們踊躍糾正)

師:好,現在,我找同學分段來朗讀課文。注意,這篇文章中有很多長句子,想要讀得流利,就要注意如何正確斷句。誰先來讀第1段?

(生讀第1段)

反思:第一次試教,在梳理文章結構時,學生感到相當吃力。比如文章如何從不同角度來說明一個特點?文章四個方面材料之間是什麼關係?作者爲什麼這樣結尾?這些問題都是建立在對文章結構有清楚認識的基礎之上的。第二次試教時,我毅然採用這種相對落伍的方法——讀一段處理一段的字詞,概括段落大意。然而,前面幾次設計,我是努力規避的。

師:大家覺得,這一段中,哪一句話特別重要呢?

生: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音樂之都。

師:爲什麼覺得它很重要?

生:它是總起的一句話。

師:哦,是統領全文的一句話。這種結構形式叫什麼啊?

生(紛紛):總分。

師:看來大家對總分結構很熟悉了。我們來看第一段。作者要介紹的是維也納是音樂之都,但是這一段並沒有提到音樂,而是介紹了維也納的位置。這一段中有幾個詞特別美,同學們找一找,說一說哪些詞讓你覺得維也納特別美?

生: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

師:去掉這三個詞,我們再來讀一遍。

(出示課件)

師:加上這三個詞以後,有什麼不一樣?

生:讓人覺得維也納很美。

生:讓人體會到作者對維也納的喜愛之情。

師:對了,加上這三個形容詞,文字就給人一種很美的感覺。如果只有小盆地三個字,文字就很乾癟,加上“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小盆地一下子就豐滿了,彷彿就在眼前。“波光粼粼”這個詞呢,大家想象一下,在陽光的照耀下,微風吹過,河面上的波紋閃閃發光,煞是好看。一下子,我們腦海中就形成了一幅很美的畫面。所以,我們以後在遣詞造句時,也要努力給讀者一種畫面感,讓讀者彷彿看到、聽到一樣。好,我找位同學來讀第2段。

(生讀第2段)

師:這一段主要說明了什麼?哪個句子非常關鍵?

生: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師:對了,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板書:古典音樂的搖籃)這一段也是一個總分結構。看“搖籃”這個詞,我們都聽過“搖籃曲”吧?在這裏,這個搖籃是嬰兒睡覺時媽媽搖動的籃子嗎?

生:不是。

師:那這個搖籃是什麼意思呢?

生:發端。

生:起源。

生:源頭。

生:最開始的地方。

師:搖籃在這裏是發源地、誕生地。比如,井崗山是革命的搖籃,少年宮是我成長的搖籃。哪位同學願意給大家讀一下第3段?(生舉手)我找一位不舉手的同學怎麼樣?(指着一位低頭的學生),你來給大家讀讀?

(生讀第3段)

師: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

生: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師:(板書:用音樂裝飾的城市)這也是一個總分結構。在這一段中,有一個詞出現了兩次,是哪個詞?

生:裝飾。

師:這兩個詞的意思一樣嗎?

生:(稍稍沉默後)不一樣。

師:那分別是什麼意思呢?

生:第一個裝飾是用音樂裝飾,第二個裝飾是用音樂符號裝飾。

師:嗯?是裝飾的材料不一樣?

生:(笑)不是的。

師:那這兩個裝飾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生:第一個是把它裝飾起來的意思,第二個是被裝飾好的意思。

師:哦,您是這麼認爲的啊?誰還想要補充一下?

反思:其實學生回答到這兒的時候,意思基本明白了,只是表達欠妥,我應該及時糾正這位學生的回答,引導他完成逐步精確和規範語言這樣一個過程,但是我不知道怎麼接招,只好找下一位學生來補充。對於這位學生來講,失去了一次鍛鍊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

生:第一個是打扮的意思,第二個是打扮成的樣子。

師:誰還想再補充一下?

生:第一個是動詞,第二個是名詞。

師:你太厲害了,看出了詞性不同。對了,第一個是動詞,是打扮、裝扮的意思;第二個名詞,是裝飾品的意思。好了,我再找一位同學讀一讀第4段。

(生讀第4段)

師:這一段主要說明了什麼?

生: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師:(板書: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我們來看一個句子,我找位學生讀一讀,注意要讀出畫面、讀出意境來。

(課件出示含有“摻和”的句子,生讀)

師:摻和是什麼意思?樂聲和花草的芬芳能不能摻和?

生:(紛紛)不能摻和。

師:爲什麼不能摻和呢?

生:因爲一個是用鼻子聞的,一個是用耳朵聽的。

師:哦,不能摻和啊?那作者爲什麼這麼寫呢?

(一片沉默)

反思:學生爲什麼會沉默?是我的提問方式欠妥,還是這個問題難度過大?

師:客觀來講,樂聲和花草的芬芳當然不能“摻和”,但作者之所以這麼寫,是想要告訴我們,要調動所有的感官去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試想,在夏天的夜晚,沒有視覺的干擾,我們靜下心來感受這“聲”與“味”的摻和,是一種多麼美的享受啊!我們再來看一個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後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慣例)

師:“這幾乎成了慣例”能不能刪去?

生:不能。

師:爲什麼不能?

生:因爲意思表達得不一樣,如果沒有“幾乎成了慣例”,就成了每次都要演奏一曲古典音樂了。

師:哦,意思不一樣?那慣例是什麼意思呢?

生:每次都這麼做。

師:是每次都這樣做嗎?

生:是大部分情況下都這麼做。

師:是大都這麼做,常常這樣做。剛纔那位同學說了,“這幾乎成了慣例”表達了這樣做很普遍。那好,現在,我把這個句子改一改。(課件出示: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後也經常各奏一曲古典音樂)這樣是不是就表達了常常、經常這樣做的意思?這兩句話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還不一樣?爲什麼呢?我先找個學生把這兩個句子讀一讀。

(生讀)

師:誰來說說爲什麼不一樣?

生:因爲“經常”沒有“幾乎成了慣例”,次數更多。

師:哦,您是覺得,“這幾乎成了慣例”比“經常”的頻率要高。還有誰有不同意見嗎?

生:我覺得把“這幾乎成了慣例”放到最後,重點強調了演奏的頻率。

師:您是覺得在語氣上有所不同?您是覺得意思相同,但表達的語氣不同,是嗎?

生:是的。

師:我們再來看這兩個句子。這兩個句子呢,在意思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剛纔那位女生堅持認爲,在表達的頻率上有所不同,我也表示認可。關鍵在於,這兩句話在語氣上的不同。把“這幾乎成了慣例”單獨拎出來放在句末,有強調和加強語氣的作用。也就是說,這兩個句子雖然意思基本相同,但是在表達的語氣上有強弱之分。今後,我們在閱讀和寫作時,要格外注意句式的變換,要用心體會不同的表達方式,在意思表達和語氣強弱上有什麼區別。能夠敏感地捕捉到這個,我們對語言的領悟能力就會有所提高。

反思:“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後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慣例。”此句不同於常規表達,是個陌生化句式。“這幾乎成了慣例”置後有強調、加強語氣的作用。我個人認爲,讓學生體會不同句子在表達方面的細微差別,有利於培養他們對語言的敏感。但是,在處理中卻出現嚴重失誤。

本來,最初設計的問題是“這幾乎成了慣例”能不能刪去?爲什麼?但是,又擔心同學們會糾結於意思表達上的不同。爲了把問題的答案指向語氣不同,我又設計出示一個意思表達相同的句子,也就是把“幾乎成了慣例”改成了“經常”,從而讓學生通過對比讀來體會語氣的不同。結果,兩次執教都出現同樣的問題——學生依然糾纏於“幾乎成了慣例”和“經常”在頻率上也就是在意思表達上有區別。課後,我才意識到,自己對慣例的理解有誤,才導致犯下嚴重錯誤。“慣例”是指“一向的做法”“常規”,而我卻把它理解爲“通常做法”,再經過“幾乎”一詞“稀釋”,就變成了“經常”和“常常”。事後,認真琢磨,方纔悟出這樣處理有些不妥。目前,我依然沒有更好地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法,但是我知道糾纏於“幾乎成了慣例”和“經常”,哪個表示的頻率更高,顯然偏離了最初設定的目標

 板塊三:梳理脈理,讀寫結合

師:現在,我找位同學讀一讀第5-7段。有同學一直在和同桌說話,我找他來給大家讀一下?

(生讀)

師:這三段說的是不是一個意思?

生:是的。

師:說了什麼?

生: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佈。

師:(板書:音樂廳和歌劇院星羅棋佈)星羅棋佈是什麼意思?

生:像星星那樣多,那樣密。

生:像星星和棋子一樣多,一樣廣。

師:星羅棋佈就是,像羣星那樣羅列,像棋子那樣分佈。形容數量多,分佈廣。我們來回顧一下整篇文章。文章開頭第1自然段第一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音樂之都”,是這篇文章的總述,第2到4自然段,每段的第一句話也是該自然段的總述。第5-7自然表達了一個意思,而第5段的首句呢,也是這一段落的總述。可以說,這篇文章將總分結構運用到了極致,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

生:可以使人一下子就明白作者要寫什麼。

生:可以使文章更有條理。

師:可以使表述更有條理,脈絡更清晰。好了,我們再回到課始那個問題,爲什麼說維也納是世界音樂之都呢?概括一下,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說明了維也納是世界音樂之都的。

(生根據板書概述文章內容)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作者是怎麼組織這四個方面的材料的?這四個方面的材料之間有着什麼樣的關係?

(生沉默)

師:大家看一看,先是說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然後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再接着說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最後又詳細寫了歌劇院和音樂廳,這四個方面的材料之間是有着什麼樣關係呢?

(生沉默)

反思:第一次試教時,學生提出了從大到小的關係,讓我頗感意外。第二次試教時,學生全體沉默。是這個問題真的難度太大,需要放棄?還是缺乏有效的引導?

師:是不是從大到小,或者說從點到面的關係啊?先從一個大的方面來寫,然後再到具體的事物,這就叫從面到點。大家再思考一下,作者爲什麼不從小到大或者說從點到面呢?爲什麼不把寫歌劇院和音樂廳的部分放到第一部分呢?爲什麼要把金色大廳放到最後?這樣結尾有什麼好處呢?

生:因爲歌劇院和音樂廳很漂亮。

師:哦,您是認爲比前面的更值得寫?還有誰要補充的嗎?

(生沉默)

反思:兩次試教,第一次,學生的回答基本與提問無關;第二次,學生集體沉默。看來,這個問題難度過大,而且我的解讀過於主觀、過於強勢,這種主觀推測作者寫作意圖的手段,或許在成年讀者中也很難達成共鳴、獲得認同。

師:在歌劇院和金色大廳這一部分,作者分別展現了它們的富麗堂皇,着墨較多,放到最後會使結尾更有份量。再加上,維也納金色大廳是音樂聖殿,全世界的音樂家們都以能在這裏舉行音樂會爲榮。尤其是最後一句“吸引成千上萬的國內觀衆”,更有利於揭示主題——真正的音樂之都。每年成千上萬的人都往這裏趕,這纔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音樂之都啊。

師:現在,我想問問大家,這是一篇什麼體裁的文章?

生:記敘文。

師:是記敘文嗎?我再找位同學來問問。

生:記敘文。

反思:這一個問題也很出乎我的意外。我原本以爲學生會在說明文和散文中間搖擺,沒想到他們竟然給出記敘文這樣的答案。我當時有點蒙,事後反思,應該進一步引導學生“什麼是記敘文”“什麼是說明文”,真正讓學生明白這是一篇什麼體裁的文章。結果,由於事先沒有任何準備,我沒有及時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而是直接給出了答案。五年級了,學生應該對文體有個大概的瞭解,不妨簡單給學生作一下介紹。

師:怎麼大家都一致認爲是記敘文呢?這是一篇說明文。我們在學習一篇說明文時,不僅要理解作者介紹的內容,還要明白作者是怎麼寫的。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學習到了什麼,其中哪些知識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寫一篇說明文呢?

生:可以用總分的結構,使表達更有條理。

生: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說明。

生:可以用舉例子、列數字的方法。

師:舉例子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這篇文章中也使用了,但是,老師並沒有講到,這位同學幫我很好地做了補充。除了要採用一些說明方法,在結構上,我們還能梳理出哪些有用的知識呢?

生: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

師:很好。維也納有許多值得說的特點,比如“建築之都”“文化之都”“裝飾之都”但是作者只抓住了“音樂之都”這一個特別來介紹。這就叫做什麼啊?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不能面面俱到。在確定了主要特徵之後,還要怎樣來介紹呢?

生:從不同角度來介紹。

師:對了,還要從不同角度來說明這個特點。比如這篇文章,作者就是從四個不同的角度來說明維也納是世界音樂之都的。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學習到寫一篇說明文需要注意的三個方面:第一,可以採用總分的結構,使講述更有條理;第二,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不能面面俱到;第三,要從不同角度介紹事物的主要特徵。(課件出示)好了,謝謝大家,下課。

反思:第一次試教時,過於緊張,過於關注自我,導致課上得糟糕透頂。30分鐘後,就傻傻站在講臺上不知道要說什麼了。教學中,每一個環節的過渡都要停上幾秒鐘,才能想起來下一句說什麼。再加上,上課之前,學校已經講過這篇文章,很多問題我一張嘴,學生就回答得標準答案一般,感覺像是在糟蹋學生的寶貴時間,只想匆匆忙忙走完教案了事。課後,老師們耐心細緻地提了許多建議,讓我受益匪淺,內心也十分感激。修改整理後,我再次執教了這節課。在此,也特別感謝姜會雁老師,在文本解讀、板塊設置、問題設計上,給予了十分細緻的指導。課上得不好,不是師傅的錯,是徒弟實在能力有限。

上課前,我提醒自己:放慢節奏、關注學生、注意聆聽。這次,終於用時55分,“流暢”地上完了這節課——不卡殼,沒短路,儘管問題多多,但總算一氣呵成。“流暢”當然不是教學應該追求的主要目標,但對我來講卻是首要目標。

除了“流暢”,接下來,還應該做哪些改進呢?

第二次試教的這個班級,70多個學生,從頭到尾,只有十幾個學生積極迴應,有十幾個學生從頭到尾交頭接耳、做小動作,剩餘學生偶爾低頭看文章,偶爾擡頭看我,他們是在聽我講嗎?我不清楚。爲什麼那麼多學生對我講的內容沒有興趣?如果學生自己學這篇文章,他們會怎麼學?我設計的問題是不是很多都是完全不在學生的興趣點上呢?當然,整節課存在很多問題:牽引的痕跡過重,教師強勢掌控課堂,等等。這些都是接下來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關鍵在於,怎麼改?“所有耳熟能詳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都有着千山萬水的距離”,所謂的“以生爲本”“自主學習”,絕不僅僅是死的概念和知識,它還要變成鮮活的技術和能量,喚醒學生,點燃課堂。

我知道,離及格的課堂教學,還有很長很長一段路要走,需跋山涉水、披荊斬棘,但我更希望每走一程就有一程的收穫,這樣才能看到希望,纔能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