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案例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教學片斷: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案例

今天二年級語文課的學習內容是一首詩《送給盲婆婆的蟈蟈》(蘇教版第三冊)。老師創設情境,理解了盲婆婆、蟈蟈,接着揭題、讀題後,然後就問:“讀了題,你想知道什麼?”

生:“這蟈蟈是誰送的?”

師:“好的。”

生:“是怎樣送的?”

師:“不錯。”

生:“爲什麼要送?”

師:“是呀。”

也許是受了老師的鼓勵,學生們越發起勁,並挖空心思起來。

生:“盲婆婆收到蟈蟈後,有什麼表情?”

師:“你真會動腦筋!”

生:“盲婆婆是否愛動物,愛蟈蟈?”

師:“對呀!”

生:“蟈蟈是怎樣唱歌的?”

師:“你預習得真不錯!”

生:“盲婆婆有了蟈蟈,心情如何?”

……

師:“同學們想了解的還真不少,好,下面就帶着這些問題聽老師讀課文。”

老師範讀完,又說:“想解決這些問題嗎?請同學們自學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全文;2、用筆標出自然段的序號;3、不懂的詞句打上‘?’。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同桌讀。”

學生搖頭晃腦地讀了起來,幾分鐘後,大部分學生讀了好幾遍(課文很短),老師便和學生一起學了14個生字,又用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等方式讀了3遍課文,老師又問:“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提一提。”頓時,教室裏小手如林,學生提出了問題:

爲什麼“樂呵呵地提回了,喜滋滋地送給了”?

“在我上學的時候,它就替你唱歌”,蟈蟈真的會唱歌嗎?

爲什麼送給盲婆婆?

爲什麼她會看到小溪、清波?

把盲婆婆帶回童年,她是不是變小了?

……

我怎麼也沒有料到學生的能量如此之大,問題如此稀奇古怪。看了一下表,面對雨後春筍般的小手,爭先恐後的“我來,我來”聲,微笑漸漸消失,忙匆匆打斷學生,開始討論問題。就在我和學生爲蟈蟈到底會不會唱歌而糾纏不休時,下課鈴聲響起了。

  教學反思:

下課後,我對本節課的過程進行了反思。教學中,我的意圖是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學生主體的學習需要,讓學生讀題、讀文後提出問題,並以此來組織教學,試圖用學生自己想了解的問題鉤住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使學生的學習成爲一個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望,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問題意識。面對今天的課堂,我甚感沮喪和困惑。

課堂教學爲什麼會不理想呢?

首先,對學生能力估計不足。對於剛由一年級升入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不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還需要老師引導着,在老師的幫助下慢慢走入課文,逐步完成與文本的對話。而我未作引導就把整首詩“扔”給學生,學生未深入感悟課文,又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問題當然是成堆的。雖說這一偏高的要求(“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是課標對中年級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在二年級開始滲透也未嘗不可,但既是培養質疑問難意識,就應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作指導,然後師生共同對問題作歸併梳理,確定本堂課着重解決的目標,再圍繞目標在教師引導下深入學習。而不是不顧學生實際、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一個勁地鼓勵學生提問,然後又讓學生讀文後討論逐個解決。

第二,對教材特點把握不透。課文是一首詩,詩不同於一般記敘文,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一一敘述清楚,詩講究意象,想象豐富,跳躍性比較大,理解時較多地依賴學生的想象和對語言的感受力,應該說學習時比一般文章更困難一些。對於生活閱歷淺、語言感受能力還不強的二年級學生來說,尤其如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該利用音樂、圖像、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爲學生的學習提供臺階,讓他們一步一步走入詩中,讀詩、聯想、悟情。

第三,對教學理念理解不深。讓學生在讀題、讀文章後提出一些想了解的問題並以此組織教學,確實是一種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質疑問難意識的好方法。但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並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教學。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鮮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說,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萬能的,都有其適應性和侷限性,只有在適應的條件下,才能顯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則,便會黯淡無光。所以,教學本課時,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繼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反覆讀詩,喚起生活經驗,在教師的語言引導下自讀自悟,領會詩意,然後把詩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最後也可進行質疑問難。這樣操作也同樣能體現自主性、培養質疑問難意識,還更富有情趣。

如此看來,教學理念從書本從教師的頭腦走到課堂,關鍵在於教學方法的選擇,而這必須基於實際情況:包括學生情況(年齡、知識、能力、興趣等)、教學內容(課文的體裁、語言特點、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距離等)、教師情況(文化素養、教學技能、教學風格等);理念在課堂上的體現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