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優秀說課稿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優秀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優秀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優秀說課稿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優秀說課稿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評價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幾何知識的初步認識貫穿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呈現的。而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並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初步運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公式。同時也爲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做準備。由此可見,本節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發展,紮實其幾何知識學習的重要環節,更是承上啓下的重要章節。

二、說學情

新課改下成長起來的五年級學生,善於獨立思考,樂於合作交流,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再加上他們已經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些都爲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讓學生切實理解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繫是一個難點,需要他們在探索活動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操作與觀察,從而進一步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變換關係,發展空間觀念。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基於對教材與學情的分析,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和平移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和探究知識的樂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及運用。

教學難點:通過轉化,發現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繫,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依據新課標,結合教材的編排意圖與學情狀況,針對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的特點,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實際操作法、觀察比較法和引導探究法等等,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爲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他們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

2.學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分析討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操作、概括等行爲來解決問題。

五、說教學設計

爲了能更好地凸顯素質教育課堂教學觀,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結合教材與學生的特點,我設計瞭如下環節:

(一)導入

爲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神奇,在新課伊始,我根據學生的興趣特徵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出示長方形的模型)把它拉伸會變成一個什麼圖形?你能畫出它的高嗎?你能計算出此圖形的面積嗎?通過這樣的活動,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同時,也製造出了以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無法解決的麻煩,從而激發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奧祕的慾望,更是水到渠成的導入了新課:(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習新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正是因爲導入中製造的麻煩,讓學生們有了探求的慾望。於是,我順水推舟的設計了這樣一個探究活動:在釘子板上用橡皮筋圍了兩個圖形:一個長方形,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與長方形一樣大)。然後出示設計的問題:

1.請測量長方形的長和寬,平行四邊形的邊長和高。

2.請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

3.你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如何計算?

帶着這幾個問題,開始小組合作探究。雖然探究可能會出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邊長×邊長這樣的結果,但是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得到了的發揮,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彰顯,能讓他們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在學生們展示完自己的結論後,我先不評價其結論的對與錯,而是出示第四個問題:

4.請用數方格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結論。(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這樣,就促使學生們迫不及待的去驗證自己的結論,從而達到爲下一步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做好準備的目的。

通過上面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們歸納出對這兩個圖形的認識:兩個圖形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和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寬和高也相等。雖然他們能認識到這些,但這三個結論之間並沒有在他們的思維中產生聯繫,而這個聯繫正是本節課的重難點。爲了突破這個難點,於是我又設計一個活動: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

1.請畫出它的高,測量它的底和高的長度。

2.沿着它的一條高裁剪,將會剪出兩個什麼樣的圖形?

3.你能否把這兩個圖形拼成一個我們熟悉的圖形?

4.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麼?

(長方形的長和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寬和高相等,面積也相等)

5.你能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們去交流討論、合作探究、實驗驗證。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概念,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更滲透了轉化與平移的思想。

在學生歸納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即S=ah之後,我又讓學生們獨立學習課本上的例1,再回過去解決導入中的問題,以此加深對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

(三)鞏固

理解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之後,我及時組織學生鞏固運用。安排這樣幾道練習題:

1.畫出下列平行四邊形的高。

2.量出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高的長度,並計算其面積。

學生們獨立思考,完成練習,使其進一步理解了公式的運用,真正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拓展

鞏固新知後,我本着“重基礎、驗能力、拓思維”的原則,設計如下幾道練習題:

1.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是多少?(P82/3)

2.出示導入中可活動的長方形框架,任意拉這個框架,形成平行四邊形,你知道它們的周長和麪積有什麼變化?什麼情況下它的面積最大?

學生獨立完成第一題,合作探究第二題,從而達到拓展視野,加深理解的作用。整個習題的設計,雖然題量不多,但涵蓋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同時練習題的設計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發了思考、發展了思維。

六、說評價

整節課我始終堅持把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對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展示來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雙向反饋來落實。

總之,本節課我貫穿新課改的理念,堅持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構建模型”的學習過程,讓他們都參與到活動中來,真正實現面向全體。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優秀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概念和麪積單位,以及認識了平行四邊形,清楚了其特徵及底和高的概念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學生學了這部分內容,能爲以後學習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打下基礎。爲了更好地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通過學習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理解與內容的分析,按照新課程標準中掌握4~6學段空間與圖形的要求,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目標:能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能力目標:理解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標: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根據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能力,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爲:

能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定爲: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並能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我準備採用以下幾種教法和學法:

1、教學中,我將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

2、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直觀到抽象,層層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學的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動手操作,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現已有的表象,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觀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

3、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慾,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靈活多樣的練習,鞏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4、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通過創設情境:小兔樂樂想從三快草地中,找一塊麪積最大的草地去吃草,卻不知道怎麼計算哪塊土地的面積最大,請同學們幫助解決。學生利用以前的知識能夠計算出其中正方形和長方形草地的面積,不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草地的面積。

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複習了舊知識,還體現出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環節: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嘗試用不同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根據這些方法,展開其中的割補法,通過轉化—找關係—推導這一過程,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交流,自己根據長方形面積公式概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這一環節的設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第三環節: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課後練習和一些變式的習題。

緊扣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設計多種形式的數學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慾,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爲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空間。

第四環節:聯繫生活,深化應用。

讓學生做應用題。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用學到的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

作業:

自編一道有關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應用題。富有實踐性和應用性,鼓勵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結:

總結內容主要讓學生清楚: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它的底和高或量出底和高。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優秀說課稿3

一、內容分析: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關於幾何初步知識的安排特點是:從一年級第一冊教材起逐步安排學生能夠接受的幾何初步知識,其中第六冊教材中安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第八冊教材中安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認識,清楚了其特徵及底和高的概念。而本冊(第九冊)教材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在學生掌握上述內容的基礎上安排的。所以若想使學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必須以長方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爲基礎,運用遷移和同化理論,使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一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另外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這一內容學習得如何,直接與學習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有着直接的關係。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夠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正確計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四、教具學具:

1.用Flash對照教材上的插圖製成複合課件爲教師的演示教具;

2.剪成一個長爲40釐米,寬爲30釐米的長方形和底爲40釐米,高爲30釐米的平行四邊形硬紙片爲教師演示教具;

3、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紙片和一把剪刀。

五、教學環節:

根據新課程理念,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我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積極的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從而妥善的將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完成好,我安排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複習遷移

由已知到未知,即由舊知識引入新知識,引導學生進行類推,掌握新概念。這是教學抽象的數學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內容,與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有着密切的聯繫,適合用這一途徑進行教學。

具體做法如下:

1.出示長方形教具:一長方形的長是40釐米,寬是30釐米,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2.出示平行四邊形紙片,提問:這是什麼圖形?什麼叫平行四邊形?誰能指出它的底和高?(底40釐米,高30釐米)

3.比較黑板上長方形與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誰大誰小?

在這裏通過第1、2兩道題的複習,使學生清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並清楚了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及底和高的含義,爲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打下了紮實的基礎。通過第3題的練習,產生懸念,引起學生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動機與慾望,教師由此引出新課。

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僅靠肉眼觀察是不夠的,必須科學地計算出它們的面積才能正確比較。長方形的面積我們會求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引導發現

在這裏,我化抽象爲具體,將書中的插圖整合到一起製成課件,便於學生觀察比較。

首先通過數方格引導學生髮現:當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相等時,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具體做法如下:

1、出示複合Flash課件,從中取出一個小正方形,使學生明確,每一個小方格的邊長都是1釐米,面積是1平方釐米。

2、讓學生觀察圖中出示長方形,讓學生數一數,長、寬及面積各是多少?

3、在圖中出示平行四邊形,讓學生數一數,它的底、高及面積各是多少?(出現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4、觀察數出的數據,你發現了什麼?

然後藉助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引導學生髮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具體做法如下:

1、引言:用數方格的方法求面積很不方便,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索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一般方法,你們有信心完成嗎?

2、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紙片,從平行四邊形的頂點向對邊做一條高,然後沿這條高線用剪刀剪開,將剪開後的兩部分拼成一個長方形。

3、出示課件“平行四邊形到長方形的轉化過程,加強學生印象,輔助學生理解,讓學生分組觀察思考:把剪拼後的長方形與原平行四邊形比較。提問:①面積是什麼關係?爲什麼?②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是什麼關係?爲什麼?

4、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因爲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板書)

5、公式用字母表示。這一步驟需要使學生清楚每個字母的含義,並且知道S=a·h也可以寫成S=ah。(板書)

6、引導學生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首先讓學生看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回答:若想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知道哪些條件?然後讓學生比較新課開始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面積的大小,解除懸念。再讓學生獨立思考書中的例題,在教師的扶持下,讓學生在黑板前和黑板下齊做,教師巡視指導,共同訂正。

(三)、鞏固深化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爲學生設計了梯度練習,以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和深化,習題可以根據情況進行增刪。

1、求下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單位:cm)(給出幾個平行四邊形圖形。)

2、在兩條平行線間畫出兩個平行四邊形試判斷甲和乙誰的面積大?談談你有什麼發現?

3、鋪一塊底20米,高15米的平行四邊形草坪,每平方米草坪售價15元,鋪這塊草坪總共用多少元?

(四)、課堂總結

我總結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清楚: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它的底和高或量出底和高。

(五)、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圖略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S=a·h或S=ah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求者,教師的作用是形成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所以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創設更好的學習情境,實現發現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