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人教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範文大綱

人教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範文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

我叫楊海燕,來自趙和鎮大仇小學,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我準備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幾何初步知識貫穿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的安排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以及平行四邊形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中,同時,這節知識的學習又將爲後面的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本節知識起到了呈上啓下的作用。

基於以上認識,我根據教材特點,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緯度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會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方法與過程目標:讓學生在推導公式中,動手操作、動口討論、動腦思考,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創新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公式推導,向學生滲透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培養其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通過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更加堅定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3、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會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4、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及過程。

5、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6、學具準備

學生自制的平行四邊形紙片、三角板、直尺。

本節,適合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呢?——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本節,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引導探究法等。導入新課時,用情景教學法,激發興趣;推導公式時,用引導探究法,探究新知。

學法:本節,我一改過去讓被動接受的學習方法,採用新課程理念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這樣的教法,這樣的學法怎樣才能付諸實施,在教學過程中得以體現呢?——

  三、說教學過程

爲了更好完成本節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爲了更好地凸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理念,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情景導入

師:新學期開始了,學校大隊部爲各班重新分配了衛生區,讓我一起來看看五年級一班和二班的衛生區吧:

出示第一塊衛生區:這是什麼形?你知道有關長方形的哪些知識?

出示第二塊衛生區:這是什麼形?你知道有關平行四邊形的哪些知識?

學生回答的過程,其實就是對舊知的複習過程,當學生興趣盎然之時,教師可進一步設疑:你還想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哪些知識?當學生回答出:我還想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時,教師就可以順水推舟、導入新課:“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今天,我們來研究探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本環節,利用學生身邊的事情爲素材,創設生活情景導入新課,自然地由舊知過渡到新知,將學生帶入探究新知的氛圍之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樣一個濃厚的氛圍中,學生不知不覺開始對新知進行思考,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奠定了基礎。

2、探究新知

師:首先,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求面積

⑴數方格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課件出示方格網中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分別數出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長、寬、面積。數完後,讓學生觀察兩組數據,並思考:你發現了什麼?

有的會說:長方形的長等於平行四邊形的底。

有的會說:長方形的寬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高。

有的會說: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或許,也有人會說:“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相乘的積剛好等於它的面積。

這時,教師可進一步設疑:請大家來猜想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什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不是等於底乘高呢?讓我們利用手中的學具來驗證這個猜想吧!

⑵割補法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①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你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長方形嗎?試試看吧!

②全班交流

讓小組選代表到講臺上展示,注意引導學生說出爲什麼要沿着高剪開?

師:沿着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高剪開,就可以把平行四邊形拼成長方形,這樣的方法叫做割補法。割補法是數學中一種常用的方法,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方法吧——

③課件演示

用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是本節的一個難點,爲了突破這個難點,在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我又用flash課件演示了割補的過程,不僅難驗證了學生的操作,而且加深了學生對割補法的認識和理解。

④小組合作、動口討論

出示討論題:

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爲什麼?

長方形的長等於平行四邊形的'什麼?

長方形的寬等於平行四邊形的什麼?

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思維總是開始於問題。”討論時,出示討論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討論,可以使學生方向明確,在討論時有話可說。

⑤全班交流

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講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字母公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探究新知時,以學生爲主體,把做的過程放給學生,把說的權利交給學生,把思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構建出一種動態的課堂教學,使數學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3、鞏固新知

基本練習:

第1題填空,再現了公式的推導。使學生深刻理解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方法及過程。

第2題判斷,複習了面積公式。使學生深刻理解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由底和高兩個條件決定的。

第3題應用,第①小題,把例題變爲練習題,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使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第②小題,讓學生計算兩個衛生區,並選擇衛生區,不僅照應了開頭,而且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使數學教學帶上了情感色彩。總的來說,這兩道題都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提高練習:

第1題,課上,學生會說出多種不同的答案,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開放課堂教學。

第2題,通過學生觀察、比較,進而得出結論,不僅可以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而且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

第3題,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而且滲透了已學過的乘法分配率和將要學習的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不失爲練習題中的一個亮點。

整個習題設計雖然題量不大,但卻涵蓋了本節的重點,而且練習題的排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一節課最終落幕,依然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便是板書設計——

  四、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簡潔明瞭、重點突出、畫龍點晴,而且機動性很大,可以隨時添加。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或S=ah

這節課是否完美?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呢?

  五、說預設效果

本節課,創設生活情景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一定很活躍;重點部分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互相監督、全員參與,保證了課堂效果;教師深入淺出的引導和充滿激勵的語言,可以給學生帶來不斷探究的動力和熱情;層次分明、難易適度的練習題可以使新知得到鞏固和應用。本課的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清晰有序,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一定會帶給學生帶來無限的精彩與收穫!

以上是我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這一課的初步設想,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多提保貴意見,謝謝大家!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課本第九冊“多邊形面積的計算”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內容和地位:

教材的主要內容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在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學好這節課同時又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圓的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計算的基礎。很顯然,這節課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

(2)材編寫的特徵:

教材在編寫時注意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教材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爲重點,先用數方格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和麪積單位的含義,爲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過割補實驗,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爲一個與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把新舊知識聯繫起來,使學生明確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繫,便於從已經學過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新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使學生明確面積計算公式的意義和來源。

(三)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2、能力目標:通過對圖形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和平移的思想,並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探索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平等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及過程。

利用知識遷移及剪、移、拼的實際操作來分解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關鍵是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面積相等轉化問題的理解,主要找出平行四邊形底和高與長方形長和寬的關係,及面積始終不變的特點,歸納出長方形等積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六)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平行四邊形課件,學生準備任意大小的平行四邊形紙片、三角板、剪刀。

  二、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本節課教法上最大的特點是讓學生動手操作,把靜態知識轉化成動態,把抽象數學知識變爲具體可操作的規律性知識。指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開展多次討論,使他們自主、快樂地解決問題。在本節課中,以小組爲單位共同合作完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教法的體現:

(1)在導入部分我採用了創設生活情境,設疑引入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爲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奠定了基礎。

(2)在探究過程中,我很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大膽放手,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熟悉的具體情境中,通過探究和體驗,感受新知;聯繫生活經驗,構建新知;小組合作交流,擴展新知;創新活動設計,超越新知。

(二)說學法

堅持“發展爲本”,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並在時間和空間諸方面爲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爲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是學習數學的終結所在。讓學生感到數學的有趣和可學,我們還應注重將數學知識提升應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實際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爲了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教學教程分爲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設疑引入

1、複習 我們前面學習了很多的平面圖形,老師這裏有一些圖形大家認識一下。多媒體出示一組圖形,讓學生說一說各是什麼圖形。並回答那些圖形的面積會計算。

2、以校園風景圖爲引入,綠色文明指示牌爲的圖形爲疑問,說說他們的面積,猜想,設疑。引發興趣。這樣設計,由生活中的問題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新知的學習環節,使學生完成了學習新知的心理準備DD成爲一名探索者,爲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奠定了基礎。

(二)操作探索,推導公式

1、數方格法求面積(課件出示) 數完後,問問學生結果如何?你發現了什麼?

這樣設計,讓學生掌握用數來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初步感知到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它的底和高有關係,並得知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分別相等,它們的面積就相等。

2、轉換法

教師啓發談話,如果要求在實際生活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經常用數方格這種方法方便嗎?這就需要尋找一種更簡單的方法。我們已學過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不能根據已掌握的知識來解決新知,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然後讓學生實踐操作,讓學生拿出剪好的平行四邊形,每四人一組,想一想,動一動,拼一拼,看能不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拼成一個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呢?

學生動手若干分種,教師要注意巡視,可選擇做得對的小組派一名學生給全班演示,說說你們的想法。然後教師再重點的演示和完善的敘述平移(可能學生說得不準確)。

3、歸納:

提問:這個平行四邊形轉換成了什麼圖形?它們的面積有變化沒有?拼成的這個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

得出結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用字母怎樣表示?S=ab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採用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探索精神,使學生獲得戰勝困難,探索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這樣做完全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體現了活動化的數學學習過程,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三)實際應用:

1、計算停車場的面積。

2、變式練習。

3、拓展練習。

(四)全課總結,質疑問難。

問學生: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

主要目的是瞭解學生對這節課的知識有一個全盤的認識,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

  四、板書設計:

長方形面積 = 長 × 寬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S=ah

課後反思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爲,對學生的學習,必須賦予“真實性”的學習任務。這種“真實性”的學習任務可以驅動學生迅速產生學習的需要。基於這一認識,本課創設的問題情境是以校園風景圖爲引入,綠色文明指示牌爲的圖形爲疑問,說說他們的面積,猜想,設疑。引發興趣。這樣設計,由生活中的問題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新知的學習環節,使學生完成了學習新知的心理準備DD成爲一名探索者,爲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奠定了基礎。

在學生探索活動開始之前,教師沒有任何幫助,但正是這種沒有鋪墊的教學,學生真實的思維活動得到了體現,問題解決的策略不再像前述教學整齊劃一,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教學過程充滿了生命活力。實踐證明,學生完全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的成長並不需要教師“迫不及待”的幫助,他們需要經歷從混沌到清晰的過程、正確與錯誤的考驗,他們需要的是探索的時空、交流的機會和心理安全的、富有激勵性的學習氛圍,這些纔是學生需要的幫助。

在操作探索,推導公式中。先啓發談話,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然後讓學生實踐操作,讓學生拿出剪好的平行四邊形,每四人一組,想一想,動一動,拼一拼,看能不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拼成一個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呢?

學生動手若干分種,教師要注意巡視,選擇做得對的小組派一名學生給全班演示,說說你們的想法。然後教師再重點的演示和完善的敘述平移(可能學生說得不準確)。這樣讓學生憑藉“獨立思考、小組交流互評”的漸進過程進行充分的自主探究,在“親歷”和“體驗”中初步感悟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這樣設計,讓學生經歷從特殊問題到一般問題的過程,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做到重點突破,爲後面進一步學習面積公式作好鋪墊。當然,在這個環節中不管是操作還是彙報,感覺還不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