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古代商業的發展說課稿

古代商業的發展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代商業的發展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古代商業的發展說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三課“古代商業的發展”。人們常說“無商不活”,爲了突出了一個“活”字,我給這課另取一標題爲“爲有源頭活水來”。古代經濟發達,與商業的繁榮有很大關係,正是這股源頭活水使古代經濟繁花似錦。

下面我從教材簡析、過程分析、教法分析、教學反思四個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簡要說明。

教材簡析

  【課標要求】:

概述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瞭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教材地位】:

本課第一目“重農抑商下的古代商業”概述了各個時期商業發展的主要表現及其艱難處境;第二目“市的變遷和城市的發展”介紹了城市作爲古代商業發展的中心在格局和職能等方面的變化;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對外貿易”概述了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概貌。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決定了本課與本單元其他各部分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因此,本課雖然不直接敘述農業、手工業的內容,但一定要以此前已經講述過的農業發展及其特點、手工業發展及其特點爲基礎。

商業文明脫胎於農耕文明,同時又有着不一樣的特質。在農耕文明的大背景下,商業在重農抑商的環境中仍頑強發展,不斷突破,明清時達到鼎盛,呈現出中國商業文明特有的魅力。遺憾的是,沒能像西方一樣打開工業文明的大門。引導學生思考的同時,爲下一節古代的經濟政策做好鋪墊。

  【重點難點】:

古代城市繁榮和商業發展的關係

古代商業發展的特點及原因

  【教學目標】: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閱讀有關歷史文獻,藉助互聯網查閱更多的信息,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蒐集資料,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各歷史時期商業發展概況並能在瞭解史實的基礎上共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能力,使之認識到商業文明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課堂上分組研討交流,對中國古代“市”的發展和演進、古代中國商業中心城市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和論證;理解商業的發展是一定歷史時期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提取歷史信息、交流相互認識的過程中,增強歷史意識,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通過師生共同討論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從中分析其原因,併爲現實獻計獻策,增強對我國經濟建設的信心。

過程分析:

  一.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

根據教師印發的學案預習本課內容,瞭解本課的重要概念,掌握基本史實;按照教師佈置的問題進行準備:蒐集資料、小組討論、整理髮言提綱。

  【教師準備】:

向學生提供有關本課內容的書籍、報刊、網站,同時,指導學生課前查閱和預習,將相關城市材料做成簡單課件;收集學生感興趣和難以理解的問題分類整理,在此基礎上備好教案,尋找有關本課內容的史料、圖片和多媒體資料,製作好多媒體課件。

  二.自拍DV,創設情境:

從學生熟悉的話題入手,有強烈的現場感,易拉近師生距離。本節課我先播放自拍的安平市場的繁華景象,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對本課內容的興趣和期待,趁勢提問學生“爲什麼如此繁榮?”、“古代有這樣的市場嗎?” 、“怎麼形成的呢?”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指出:商業繁榮離不開城市的發展!順利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三.講授新課:

  【第一環節】:

自主探究,知識歸納

城市是社會的中心,商業繁榮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而城市發展涉及的內容千頭萬緒,長安是千年古都,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北宋以前,長安的商業發展舉世聞名;北宋是古代商業突破發展時期,作爲首都的開封當然就很具典型意義;揚州地處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匯處,又是江南魚米之鄉,素有“天下之盛,揚爲首”的美譽;而廣州是沿海城市,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古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唐宋以來其發展更是突飛猛進。

我特意選取古代中國較典型的這四個城市,意在以點帶面,通過類似案例教學的.模式,剖析商業與城市、商業發展與城市變革的關係。在課前指導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查找資料,交流討論,加以整理,做成簡易課件。

上課時請每個城市的發言人上臺講解。

時間:每人四分鐘左右。

要求:說清楚該城市商業發展的主要表現、特點及其原因。

其他小組在每講完一個城市後用不超過一分鐘的時間適當補充。最後,由學生投票選出最佳發言人,教師加以點評總結。

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對古代商業發展就有了感性認識。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能較好地體現新課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第二環節】:

合作學習,小結新知

通過設問、小組討論、師生談話交流的方式透過現象看本質,合作探究歷史的真諦,得出規律性認識,解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問題,使知識進一步昇華,將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及時上升爲理性認識。以便更好地爲現實服務!

第一問:古代商業發展有何特點?

歷史悠久,水平不斷提高

內外貿易全面繁榮

始終受政府政策影響

與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緊密相聯

各個時期發展極不平衡

一直居於從屬地位

第二問:綜觀古代中國,哪些因素影響商業的發展?

國家是否統一,社會是否安定

農業、手工業的發展

政府限制的程度

水陸交通是否便利

貨幣及貨幣制度是否完備

  【第三環節】:

聯繫實際,現學現用

歷史應爲現實服務,人畢竟是現實社會中的人,學以致用纔是學習的應有境界。如此學生纔會覺得歷史是那樣的親切,進一步激發其學習的慾望。我通過播放自拍DV,展示安平市場的現狀,請同學們用這節課所學知識就如何更好地建設好它出謀劃策!

學生踊躍發言,師生共同討論交流,教師現場點評總結。可讓學生在課後以小組爲單位,以“如何更好地建設好安平市場”爲題,寫成小論文或書信!

在新的疑惑中結束本課。

四.佈置活動,課外延伸:

課堂的學習畢竟有限,“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更多的知識有待學生課後去尋找、學習。在此,我佈置這樣一道探究題:

20xx年,以”Better City ,Better Life”爲主題的世博會在中國上海舉行。如果要展示中國古代城市的風采,你會選擇哪座城市?展示些什麼?請說明理由!

同時,向學生推薦一些書籍和網站。將課堂向課外、向生活延伸。讓學生學會學習,這纔是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