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17、石頭書》課後反思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17、石頭書》課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在教學中學習,在教學中反思,在教學中收穫。本次的評優課活動爲我們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在這次活動中,我借三(4)班上了《石頭書》這一課,本沒教過三年級,又是借班上課,對教材對學生這兩大元素,更多了一分陌生感。爲此,利用一週短暫的時間,細讀教材並藉助一些輔助教案,制定自己上課的教案課件。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17、石頭書》課後反思

《石頭書》是一篇科普文,這類文章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本文共有14個自然段,通過人物間的6次對話,寫出了石頭像書的原因:1、外形: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書一頁一頁的。2、石頭上的雨痕、波痕、礦物就像書上的字。3、石頭上的樹葉、貝殼、小魚等化石就像書上的畫。4、人們通過石頭上的化石能知道許多知識,就像書本能告訴人們知識一樣。緊緊抓住“刨根問底”一詞,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意識。在教學中,我存在着很多不足,課後經過師傅的指導和自我反思,有幾下幾點:

1、教學時,插圖和文字的出示,要講究配合,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先在學生學習了文字再看圖片,欠缺合理性。 因讓學生通過觀察後再回到課文中去找找,給學生觀察思考的空間,並聯系生活中的書來回答“爲什麼石頭想書?”讓學生在比較中,慢慢體會爲什麼稱爲石頭書的原因,由觀到思到悟,讓學生會學習。還有在講授“礦物”時,我思考得不夠詳細,沒有兩位師姐處理得好全面,對於礦物裏面的小不點兒,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這時可以讓學生想象這些紅的、黃的、閃光的、透明的像我們生活中見過的哪些東西,如鑽石、紅寶石、煤炭-----把課堂與生活銜接起來。

2、在授課一開始,我特地讓學生回憶上節課初學的內容,川川和磊磊提了哪幾個問題,他們一個勁提這麼多問題就是想弄懂“爲什麼叫石頭書?”而他們一個勁的問問題,問清楚,弄明白,就是書上說的哪的詞語,讓學生回答到“刨根問底”,再以這個詞語爲出發點,爲整課的中心詞,讓學生走進石頭書中去刨個究竟。並貫穿兩個孩子一開始,由“好奇到奇怪最後的'高興”這條情感線索來教學。可是上下來,並不像自己想象預設的效果好,讓學生從書上找問題,你一個我一個翻着書找,比較得不整齊,師傅給我的建議是,川川和磊磊要問的問題,可能也就是學生所想問的,索性把它拋給學生,以學生爲主角來問問,效果會更好,自己思索了一下,這到也是,後來有幸聽了俞老師的課,她就是這麼處理的,在教學設計上她思考得很細緻,這點還得向“俞師姐”學習一翻。

3、教學語文也需規範化,真是當局着迷,旁觀者清,一節課下來,我的口頭語“呀”實在太多,真是自己不覺得,以後在處理教學語言時,還要格外注意,儘量避免多餘的語氣詞。抓緊把握好時間,由於借班上課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原本在結束時設計的幾個問題也因時間關係,沒能來得及好好提問,這也提醒自己早今後的教學中,教案的設計更要精練化,對於學生的預設還要更詳細全面。

以上是我對這次上課的一點反思,如有不當,還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