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滬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愛蓮說

滬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愛蓮說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教學目標

滬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愛蓮說

1、積累文言詞句:甚、自、予、焉、者、鮮。

2、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心中中正耿直的君子之道。

3、理解作者通過描寫蓮花美好形象來表達作者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從而理解“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並體會對比烘托的作用。

重點難點:

1、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學習烘托的寫法。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新課《愛蓮說》,說說課文題目是什麼意思?

明確:解題:愛蓮說,闡述喜愛蓮花的道理。“說”, 一種文體,或說明事物,或闡述道理。

2、請學生看插圖,問:圖片上是一朵——(學生說蓮花/荷花);瞭解蓮花的多個別名,體現世人對蓮花的喜愛。請學生用一句詩形容圖片中的荷花: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愛蓮的紅豔,而理學家眼中的蓮又有什麼可愛之處?

簡介作者,理學鼻祖。重思考,講道理。

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說說作者爲什麼“愛”蓮?

1、抽讀課文,抽查難譯的字詞句。

正音:明確:蕃(fán)、淤(yū)、濯(zhuó)、清漣(lián)、褻(xiè)、隱逸(yì)

正義:可、者、甚、蕃、獨、自、出、濯、中、通、蔓、枝、植、褻、焉、謂、鮮

特殊句型:判斷句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2、快速瀏覽課文,圈畫出課文中描寫蓮花的語句,說說蓮花有哪些特點是作者“獨愛”的?

明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作者所喜愛的蓮花形象: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齊讀)

釋義:

染:沾染。 濯:洗滌。 清漣:清水。 妖:美麗而不端莊。

亭亭:聳立的樣子。 淨:潔淨。 植:樹立。 褻玩:玩弄。

歸納:

蓮花:高潔(不同流合污、不攀附、挺拔、筆直)、亭亭玉立(端莊)、表裏如一。

作者對蓮的喜愛,不僅僅是把蓮當花一樣來喜愛,而且把蓮比作人中的君子來愛。

三、知識學習,深入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交流討論,具體說說作者眼中蓮花有哪些可愛之處?抓住特點,概括。

主要從外形、香氣、氣質來闡述。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間是空心的,貫通(儒道佛通暢)。外面是筆直的莖稈,一莖一花,專一,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亭亭淨植”,植:樹立,具有特立獨形的外表特徵,高挺也告訴我們作者具有獨特的、表裏如一的性格。

香氣:“香遠益清”,蓮花香淡而不俗,在清風的吹送下發出清幽的香氣。暗示着作者的高尚品質

氣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清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端莊,蓮花從淤泥中生長出來,但是不沾染污穢,在清水中被洗滌過,也不顯得妖媚,只可以讓人遠遠地觀賞,而不能被人玩弄。從這兩句話中我們體會到作者喜愛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也暗示着作者的性格。

2、託物言志”

歸納概念

古人常用的寫作手法,它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在文中,描寫蓮花的句子和君子有很多相似之處。

拓展延伸:

爲學生提供其他“託物言志”類文章。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問鬆高直,待到雪化時。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中。

四、本文爲什麼還要寫牡丹、菊花?它們分別比喻什麼?

明確:對比,烘托出蓮花的高潔。牡丹,喻權貴;菊花,喻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