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魯教版七年級上冊《愛蓮說》教案

魯教版七年級上冊《愛蓮說》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教學目標

魯教版七年級上冊《愛蓮說》教案

1、知識與技能

掌握“蕃”“染”“植”“鮮”等詞的意義,背誦並默寫這篇短文。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中激活思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並形成自己的見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潔脫俗的情懷。

  教學重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2、襯托的寫法。

3、課文註釋中必須掌握的詞語。

 教學難點

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思路

猜謎導入新課,激發興趣——預習檢測,基礎鞏固——問題引航、整體感知——重 點分析,能力培養——拓展延伸,知識歸納——佈置作業,能力檢測。

  教學方法

1、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質疑、合作、探究,採用朗讀法、質疑點撥法、討論法。

2、採用創設情境,自主合作,引導探究的教學模式;理論與實際相聯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本課教學達到最好效果。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創設意境,導入新課。

設謎導入 (1)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陣陣放清香。

(2)泥裏一條龍,頭頂一個蓬。身體一節節,滿肚小窟窿。

2、利用電腦軟件(千姿百態的荷花,配古曲《水中蓮》),。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優美的文章《愛蓮說》,大家先來欣賞一下蓮的形象,然後我要請大家說說,你覺得蓮花美麼?美在哪裏?

 二、瞭解本文的體裁和作者。(播放圖像)

1、 題解

“說”的介紹。

本文的體裁是“說”,“說”就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偏重於論述道理。那麼我們課文這個標題“愛蓮說”就可以怎麼解釋呢?

明確:說說愛好蓮花的道理。作者究竟爲什麼愛蓮呢?作者想通過“愛蓮”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懷呢?這都是我們等一會將要討論的問題。我們再來看一下本文的作者。

2、作者簡介(放作者圖像)。

教師補充:周敦頤非常博學,而且人品很高,胸懷磊落,爲官清正,深得民心,爲百姓所愛戴。《愛蓮說》是他在公元1068年擔任南康郡守時寫下的。他曾帶領屬下在官署的一側挖池種蓮,後人稱爲“愛蓮池”。每當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風吹過時,田田荷葉輕搖,朵朵鮮花頷首,陣陣馨香撲面。周敦頤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深感官場的黑暗,深愛蓮花的高潔,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說》。

預習檢測 1 、讀準字音。

頤(yi) 淤(yu) 濯(zhuo) 褻(xie)清漣(lian) 不蔓(man)不枝 噫(yi)鮮(xian)有聞

2、指名朗讀

  三、朗讀訓練。

1、我們先聽一下課文的錄音,大家注意讀課文的語氣。(按“讀”放課文錄音)

2、錄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輕聲跟讀,體會一下怎樣朗讀文言文

3、請同學們輕聲的自己把課文讀一遍,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4、齊讀課文,這一遍的要求是:讀正確字音,讀通課文,聲音響亮,精神飽滿。

總結: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憶一下電影和電視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樣讀書的呢?(回答後總結)是的,古人讀書很有韻味,自得其樂的讀,一般語氣都比較舒緩。我們讀古文雖然不需要搖頭晃腦,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讀書經驗,可以讀得更舒緩一些。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先要充分地理解課文內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去讀。

  四、對照屏幕,釋重點字詞,翻譯課文。

  五、分析課文。

問題1:作者把蓮花比作什麼?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花?表現了蓮花哪些品格?

討論並歸納:比作君子。描寫句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表現的品格: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許。(潔淨而又莊重)

君子通達事理,行爲方正,美名遠揚

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重,不敢輕侮。

總結:蓮花的整體的形象是端莊美麗,令人敬重。我們同學體會得很好。我們知道了作者愛蓮,不僅因爲蓮花姿態美麗,而且更因爲蓮的品格高尚。作者愛蓮,也在讚頌蓮,我們要注意帶着讚美之情來讀。一起朗讀一下這個長句。(予獨愛……)

問題2:課文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別比作什麼?文章題爲愛蓮說,爲什麼還要寫其他花呢?

討論並歸納:還寫了菊和牡丹。 分別比作君子、隱逸者、富貴者。

補充:這三種人分別代表了三種處世的態度,我們來討論一下。君子是一種什麼樣的人?(課文註釋:品德高尚的人)指處在污濁的環境卻保持自身的高潔,不隨流俗,不受沾染。

隱逸者呢?(課文註釋: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裏,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而隱居避世)這種人的特點是志向高潔,但逃避現實,隱居起來。

富貴者呢?因爲牡丹花十分濃豔,從唐朝起就成爲富貴人家的寵物。牡丹的價錢很貴,但富貴人競相購之,把它比作富貴者很恰當。這種人的特點是追求富貴、追求名利。

那麼,作者寫蓮,同時又寫菊、寫牡丹的用意是什麼呢?用作陪襯。菊正襯,牡丹反襯。這樣,更能突出蓮的君子的品格。

現在我們明白了,作者讚美蓮,其實是要讚美君子這樣的人,他不跟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爲人正直,不慕名利。齊背這三個排比句。(予謂菊……君子者也)

問題3:找出課文中的原句,體會作者對三種花各持什麼態度?

討論並歸納:“菊之愛……宜乎衆矣。”在這三句之前,作者有一個表示感嘆的詞“噫!”表示作者要發表感慨了。他的感慨是什麼?生答:感慨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態。

總結:對,當時社會愛蓮者少,愛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貴的人多啊!作者有感於社會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對他們表示了強烈的鄙視!結尾的這兩句話一問一嘆,發人深省,文章的主題多深刻啊!(齊讀“噫……”)

點撥:第二段的句子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將三種花的品格擬人化了。把蓮花比作君子,借贊花來贊人,從而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這種寫法就叫做託物言志。

4、作者寫蓮,爲什麼還要寫到菊和牡丹?分析一下作者怎樣通過菊和牡丹來襯托蓮的形象?

5、縱觀全文,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麼?採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六、反饋練習。

1、仿照作者用蓮花來寄託自己感情的託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歡……”句式說一段話。

2、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正之風(比如說“農村的賭博風,孩子之間的攀比風",我們作爲中學生該怎麼對待這些問題呢?

(學生討論,老師適時引導點評)

  七、歸納複習。

1、 識記、積累文言實詞

(1)可愛者甚蕃 (2)晉陶淵明獨愛菊

(3)予獨愛蓮 (4)出淤泥而不染

(5)濯清漣 (6)香遠益清

(7)亭亭淨植 (8)不可褻玩焉

(9)予謂菊 (10)宜乎衆矣

(11)陶後鮮有聞

2、 翻譯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3、哪一句是千古名句?

4、本文表達作者什麼思想(主題) ?

  八、課後練習。

1、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寫自己對蓮花的感受(200字左右)

 教學設計理念:

1、結合新課標及教參設計的教學內容,着力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欣賞古詩文,體會古詩文意境的能力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

2、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再配以深情優美的音頻朗讀,把學生帶入蓮的高潔清雅的品質氛圍中去,力圖用情境感染學生,便於理解文章精髓,進而陶冶學生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