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案5篇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案5篇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案1

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篇看圖學文。講一個人種葫蘆,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蘆,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長越多,最後葫蘆都落了。本課有四幅圖,分別有四段話與之對應:第一幅圖畫的是葫蘆藤上長滿綠葉,還結了幾個小葫蘆。種葫蘆的人站在葫蘆架前,看着可愛的小葫蘆非常高興。第二幅圖畫的是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蘆。第三幅圖畫的是鄰居勸他治蟲,種葫蘆的人不聽勸告,一副不以爲然的樣子。第四幅圖畫的是小葫蘆變黃了,都落了。

設計意圖:

植物生長一般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前一環節直接影響着後一環節,要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各部分的生長,不能只注意結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這是本文寓意所在。而文章中那個種葫蘆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也不管,結果,小葫蘆慢慢變黃,一個個都落了,多可惜呀!可愛的小葫蘆爲什麼會落呢?這是學生可能會質疑的問題。因此,教學時,我以此問題爲突破口,採用變序閱讀法,先學習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再重點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因此,抓住文中的人物語言朗讀體會,可以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預設目標

1.會認“葫、蘆”等6個生字,會寫“言、每”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葫蘆的葉子與果實的關係,明白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的過程。

4.有熱愛科學的情感,樂於開動腦筋,積極探索大自然的無窮奧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瞭解葫蘆的生長過程,弄清葫蘆與葉子之間的密切聯繫,明白隱含的寓意。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引導看圖,談話揭題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一件禮物,你們看這是什麼?(課件出示葫蘆放大圖和帶拼音的“葫蘆”二字)師提醒學生注意“蘆”在詞語中的變調,讀好輕聲。

2、我們認識了葫蘆,你們看,這又是葫蘆的'什麼?(指葫蘆藤,待學生說對後,在課件中出示“葫蘆藤”)提醒讀好“藤”的後鼻音,再指名讀“葫蘆藤”,然後引導學生髮現三個字都是草字頭。

3、揭題質疑。

①揭題:同學們,我們認識了葫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關於葫蘆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叫“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讀課題)

②質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4、過渡:是啊,到底是爲什麼呢?我們趕快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①請用序號在文中標出共有幾節。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對預習時劃出的生字多讀幾次。

③想想你是用什麼好方法來記的?跟同桌交流交流。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檢查效果。

(1)談話:小朋友學得真起勁。接下來我們就來向生字挑戰,好嗎?(課件出示)

葫(hú)蘆(lu)細長的藤(téng)盯(dīng)着鄰(lín)居哇(wā) 掛着

一棵 每天 自言自語 奇怪 治一治

(2)檢查讀:

①請認爲自己讀得好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一讀。

②認爲自己最能幹的同學,請到講臺桌前噹噹小老師,教大家讀讀。

③認爲自己聰明的同學,請舉手對老師、同學說說你記生字的金點子。

④師:現在,我們讓生字寶寶來到課文中,向課文挑戰,好嗎?

學生開火車讀、同桌互讀。

[1][2][3]下一頁

教案《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來自網!

三、看圖比較,找出不同

(一)、看圖說話。

1、出示課件。(第一節和第四節的插圖)

你們看,兩幅圖上都有葉子、葫蘆和人,但你仔細看,會發現他們很不一樣。

2、引導討論

(1)人的表情

(2)葫蘆葉子

(3)葫蘆

1、過渡:是啊,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2、快速讀讀課文,找出課文哪一段寫第一幅圖,哪一段寫第二幅圖?(學生找到後,在圖下分別出示課文第一段與第四段。

四、學習第一段和第四段

1、學習第一段

①自由讀第一段後,指名讀第一段(評讀哪個句子讀得好)

②出示

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

③師:葫蘆真可愛,還有哪個句子也寫葫蘆長得好?指導讀好“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讀好此句中的“細長”、“長滿”“雪白”。

④師引讀: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連起來讀讀這段的一至四句。

⑤引讀:葫蘆長得這麼好,難怪(“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那個人很喜歡葫蘆。)指導讀好喜歡的語氣。

2、學習第四段

過渡:那個人多麼喜歡自己可愛的葫蘆,可結果呢?

自己讀第四段,指名讀第四段,評評哪些詞讀得好。談談那個人的心情(傷心),再用傷心的語氣讀第四段。

3、總結質疑

①再次讀讀第一段和第四段。

②從兩段中找出有關的詞來說一說葉子、葫蘆有什麼不一樣(隨機板書)

③學了這兩段,你們明白了這麼多,還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④師:你們帶着這些問題,課外去查查資料、思考思考。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

五、鞏固書寫

1、鞏固生字:

(1)學到現在,小朋友一定有點兒累了。咱們到智慧樹下摘摘智慧果,放鬆放鬆,好嗎?

(2)猜字遊戲。

①老師出字謎:

領隊在前。(鄰)

有眼不見燈火(盯)

②鼓勵學生編字謎或做動作,大家猜字。

2、指導書寫:

(1)出示“每、言、掛、哇”讀一讀。說一說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教師範寫

重點指導“言”和“每”。

言:注意第一橫長,第二、三橫短。

每:注意筆順。師範寫,學生書空,再書寫。

(3)學生在書上描一描,寫一寫

(4)評價。讓學生把最滿意的字拿給同桌看,並介紹經驗。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葉子→葫蘆

綠可愛

↓?↓

生蟲→黃、落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案2

 【教學目標】

1、會認“葫、蘆”等6個生字。會寫“言、每”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吸取種葫蘆的人的教訓,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重點】

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感悟道理。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植物生長一般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前一環節直接影響着後一環節,要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各部分的生長,不能只注意結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那個種葫蘆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也不管,結果,小葫蘆慢慢變黃,一個個都落了,多可惜呀!可愛的小葫蘆爲什麼會落呢?這是學生可能會質疑的問題。因此,教學時,可以以此問題爲突破口,採用變序閱讀法,先學習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再重點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語言朗讀體會,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學習生字詞“葫蘆”。

3、師:你們見過葫蘆嗎?誰能說說葫蘆是什麼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課件出示葫蘆)

〖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記字方法。

3、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認讀。並找出帶生字的句子來讀,要求讀通順。

4、分自然段讀課文,想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

 〖精讀課文,讀懂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讀懂了什麼:

1、說給同桌聽聽;

2、指名說。(結合學生回答,屏幕顯示相應自然段,並進行板書。)

一、教學第一自然段

1、課件出示文中:指名說:這棵葫蘆一開始長得什麼樣?

(具體說說藤、葉、花、果實的樣子)

2、指導朗讀:

⑴你喜歡這棵葫蘆嗎?能把這段話讀好嗎?

⑵課件出示: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

自由讀、指讀、齊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過渡: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種葫蘆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麼結果怎樣呢?

2、自讀課文,想一想:種葫蘆的人最後得到葫蘆了嗎?請你找出課文中的句子。

3、課件出示課文第四自然段。

齊讀。

三、自學2、3段課文

那麼可愛的小葫蘆爲什麼一個一個全都落了?學生自由回答。

1、教學第二自然段:

師:葉子有了什麼變化?(結合學生回答出示課件。)這些蚜蟲會怎樣?可他怎麼想?

⑴指名讀第一句話。

⑵指名錶演那個人說話的樣子。

⑶齊讀該段。

2、教學第三自然段:

⑴同桌分角色朗讀鄰居和種葫蘆人說的話。

⑵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

⑶學生自由組合並表演。

⑷師:你們覺得他們倆誰說得有道理?

學生討論,指名答。

3、課件演示:小葫蘆和綠葉的對話──葫蘆藤每天向葉子輸送養料,葉子再將養料輸送給小葫蘆。蚜蟲吃綠葉,使它無法輸送養料。小葫蘆因沒有養料供給,隨即變黃落下。

〖你認爲種葫蘆的人錯在哪兒?〗

〖學了本課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第二課時一、複習導入

1、幻燈片出示短文,複習生字:

鄰居家種了許多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開滿了雪白的葫蘆花,這些葫蘆花可真漂亮哇!你看,他們正盯着我們看呢!

2、採取多種方式讀,如自讀、小組讀、集體讀、分組讀等方式進一步複習鞏固。

 二、我會寫

1、課件出示要會寫的`字:

言、每、治、棵、掛、哇、怪、慢

2、自己把生字讀一讀。

3、小組能互相說一說每個字的偏旁、筆畫、哪個筆畫在橫(豎)中線上、你認爲應該注意的地方。

4、師生交流,交流過程中學生練寫。學生練寫,互相評價。重點講解:“掛、哇”二字右邊的“圭”,是由上下兩個“土”字組成的;“言”字第一橫長,下面兩橫短;注意“每”字的筆順。

 三、我會讀課件出示: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讀一讀、比一比、說一說有什麼不同點和相同點。

 四、擴展練習

1、小組討論: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呢?

2、小組代表彙報討論結果。

3、續講故事: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

4、指名講故事。

 五、作業

在課外找幾個成語送給這個種葫蘆的人。如:瓜熟蒂落……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葫蘆藤上長滿綠葉──蚜蟲──葫蘆變黃了

【教學後記】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幫助,學生對於葉子和葫蘆之間的關係瞭解的非常清楚,因此對於一些重點難點,可藉助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使學生生動形象的的感知內容。分角色朗讀學生較感興趣,在反覆朗讀中引導學生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效果較好。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案3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蘆》是小學教科版第四冊快樂讀書屋三的一則寓言課文。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種葫蘆,不知道葉子和果實的關係,只盯着葫蘆,不管葉子上的蚜蟲,結果沒有收到葫蘆的故事。課題是種葫蘆人說的話,這句話正是他的錯誤所在,也是沒有收到葫蘆的原因。

設計意圖:

1、關注學生的情緒體驗。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活力的課堂,學生飽滿的情緒是進行自主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對於二年級小學生來講,更要通過多種自然活潑的形式,不斷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小培養他們熱愛語文的情感。本課我試圖通過指導觀看色彩鮮豔的圖畫(包括課文插圖,多媒體動畫等)、進行分角色朗讀、使學生的情緒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把有趣的東西學得更有趣。

2、加強讀書實踐。語文學習的過程不在於接受系統的語文知識,而在於學生聽說讀寫的實踐活動。《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本課的教學形式“以讀爲主,讀讀議議”,一節課的大部分時間是學習的讀書交流活動。教師則是一名組織者、促進者、參與者,讓讀書活動在有序、有質中推進。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通過故事,瞭解葫蘆的葉子和果實的關係,學習較爲深入地看問題。

4.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使之樂於開動腦筋,積極探索大自然的無窮奧祕。

教學重、難點: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瞭解葫蘆的葉子和果實的關係,學習較爲深入地看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老師真高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來上這堂語文課。爲了表示老師對同學們的喜愛之情,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1.(教師畫無葉的茄子)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畫,這是什麼?這棵茄子跟我們在生活中見過的茄子有什麼不同?生活中存在不長葉子就能長出果實的現象嗎?

師:我們都知道葉子長不好是不能夠長出好的果實的,這是植物生長的規律。可是古時候有一個人卻不懂生長規律,爲此他還犯了錯誤呢。想知道這個人犯了什麼錯誤嗎?學習了《我要的是葫蘆》你就知道了。

一、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

用序號在文中標出共有幾節

對預習畫出的生字多讀幾次

2.觀看課件“欣賞”部分。(欣賞課件是有課文內容的畫面和朗讀)要求聽清字音,注意畫面上人物說話時的語氣、語態。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如邊讀邊做動作與夥伴輪讀)注意讀出感情。看課件“情境朗讀”部分,邊看邊讀。(“情境朗讀”課件是有課文內容的畫面及無聲字幕)

(同學們讀得真不錯,可千萬別忘了邊讀邊思考,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

4.檢查識字情況。(開火車)

二、精讀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讀懂了什麼?

(同學們表現得真不錯,下面我們就來逐段分析課文,看看種葫蘆的人爲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吧)

2.指名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1)一開始這棵葫蘆長得怎麼樣?從哪可以看出來?

(2)這麼可愛的小葫蘆你喜歡嗎?種葫蘆的人喜歡嗎?從哪可以看出來?

3.這麼討人喜歡的小葫蘆,真可愛。你能讀出小葫蘆的可愛嗎?

(朗讀指導)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麼可愛的小葫蘆後來怎麼樣了?

(2)看着小葫蘆都落了你有什麼想法?

(3)小葫蘆落了,你的心情怎樣?這段該怎麼讀?(指名讀文)

5.(1)那麼小葫蘆爲什麼會都落了呢?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輕聲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2)課件展示“重點段落

觀察第一幅圖:種葫蘆的人看見葉子上有些蚜蟲,心裏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並且自言自語的畫面。(課件:帶文字,不帶聲音)

問:課件中的人說了什麼?表情該是什麼樣?(期待)

指名錶演種葫蘆的人這段的內容。

(3)觀察種葫蘆的人與鄰居對話的畫面

問:鄰居說了些什麼?種葫蘆的人說了些什麼?他們各自的表情如何?

(鄰居着急,種葫蘆的人驚訝,不解)

(4)課件展示“重點句子”部分,(課件如下)

讀下面的句子,體驗句子的語氣。

A.“有幾個蟲子怕什麼”--------“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B.“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5)(鄰居看見蚜蟲很着急,勸種葫蘆的人治,可他卻認爲有幾個蟲子不可害怕,根本不用治,對於鄰居的話感到驚訝不解。你能表現出他們各自的神情嗎?)

指明分角色表演鄰居和種葫蘆的人的對話

種葫蘆的人沒有聽鄰居的勸告,他不治葉子上的蚜蟲,最後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到底葉子與小葫蘆有什麼關係?爲什麼葉子上生了蚜蟲小葫蘆就會落呢?請看課件,課件展示葉子和葫蘆的關係。葉子被蚜蟲咬後,葫蘆果沒有養料時的哭述)

(6)課件展示板書內容詳寫

(7)原來葉子和葫蘆的關係如此緊密,可種葫蘆的人卻不知道,現在我們回想一下種葫蘆的人錯在哪裏了呢?小組討論

①種葫蘆的人看到葫蘆都落了他的心情會怎樣?會說些什麼?請用“種葫蘆的人可能會……地說……的句式想象說一句話.

②續講故事: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

小結:種葫蘆的人因爲不懂生長規律,沒有認清葉子和葫蘆的關係,又不聽別人的勸告,而白忙了一場,一無所獲。老師希望同學們聽了他的故事,以後在處理事物時,能正確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繫。全面地看待問題,並且樂於接受別人的正確建議,這樣你們一定不會犯種葫蘆的人的錯誤了,能記住嗎?

課件出示:注意相關事物間的聯繫,全面看問題,樂於接受別人的正確建議。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案4

教學目標:

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瞭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係。

發揮學生的想象,續編結尾。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間的聯繫。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新課。

從題目中你看出了什麼?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者字音。

2、觀察圖中的人物。

3、同桌交流記字方法。

4、全班彙報。

三、指導書寫。

四、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學生質疑。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瞭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間的.聯繫。

教具準備:

圖片。

教學過程:

一、 看圖比較兩幅圖有什麼不同。

二、 學生觀察得出。

三、 學生討論。

四、 分角色朗讀對話。

說說你喜歡誰 ?爲什麼?

五、 想象:

當他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

六、 分角色朗讀課文。

說說: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什麼?

七、 板書設計。

14、我要的是葫蘆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我要的是葫蘆。 }葫蘆落了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案5

在學習《我要的是葫蘆》一文時,我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與體驗,以發展語言爲目的的指導思想來組織教學,把讀有所悟,以悟促讀作爲教學的重點,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品悟課文語句裏包裹着的豐富的思想感情。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創造性,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反思總結以下幾點:

一、運用插圖——動情

語言的學習與掌握,都是從詞語的理解開始的。學生只有準確深刻地理解了,才能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奠定其內化的基礎。利用課文插圖可以有效地幫助低年級學生形象地理解語言,有利於詞語的積累。

在學習《我要的是葫蘆》一文中,我先讓孩子們觀察長勢很好的小葫蘆插圖,讓他們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所看到的葫蘆,然後我再讓他們讀讀文中作者描寫小葫蘆的相關句子,對比感悟作者遣詞用句的準確、巧妙,從而感悟、積累優美語言——“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這樣圖文結合,孩子們能更好地感受到小葫蘆的可愛,自己的內心燃起了對這棵葫蘆的喜愛之情,自然而然地理解、體會到文中種葫蘆人對自己所種葫蘆的深愛情感。爲後面的感情朗讀也起到了水到渠成的引導作用。

二、憑藉語言——融情。

語言作爲思想的外衣,它的物質外殼與思想內容應當是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的。語言不可能不表達一定的思想,而思想總帶有一定的情感。衆所周知,語言的習得,要經過感悟、積累、運用的過程。因此要發展學生的語言,必須要藉助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去感悟、去體會、去聯想、去想象,在頭腦中形成鮮明的形象,爲積累和運用語言打基礎。在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文時,我抓住描寫種葫蘆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纔好呢!”等重點詞句,讓學生抓關鍵詞、關鍵標點符號等方法通過反覆朗讀、想象、感受那個人喜歡小葫蘆的思想感情。

三、角色體驗——抒情。

角色表演是低年級兒童喜聞樂見的一種遊戲活動。學生閱讀教材的過程,也就是情感“蓄積”的過程。根據課文的特點,讓學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通過角色表演把“蓄積”的情感盡情地抒發出來。角色體驗的過程,伴隨着思維的過程,語言內化、錘鍊、發展的過程,也是情感豐富的過程。我給孩子們創設了這樣一個演一演的情境:讓孩子們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分角色演一演種葫蘆的人和鄰居之間的'對話、動作、神情,學生在與夥伴的愉快合作中,才能更好地拓展學生個性化思維發展。從而能把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同時把全體學生的情感推向了新的境界。

四、教學不足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

1、教學反饋及應變能力有待於提高。在教學中,隨時都有學生當堂的生成,即興語言的表達,如何圍繞教學目標,充分肯定,及時地促進學生,我覺得做得還不夠好。比如:在給種葫蘆的人如此愛葫蘆,請你給他起個“雅稱”時,有一個孩子起名“葫蘆迷”,可以說起的恰到好處,這時我激勵性的語言就顯得比較蒼白。還有在學習“盯”時,我也應讓學生在說一說爲什麼用“盯”不用“看”?這一點,我想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磨練,另外,在聽課時多多學習其他老師好的做法。

2、教學語言的再精煉。我覺得在教學時,語言的指向性要更明確些;語言的目標性應更明瞭些。比如在比較陳述句和反問句時,應該明確告訴學生這是反問句,要讀出反問的語氣。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來勉勵自己不斷地鑽研——“教學有法,教無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