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歡迎閱讀參考!

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冊第四組中的一篇看圖學文,這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共有四個自然段,簡短精悍。講一個人種葫蘆,眼睛只盯着葫蘆,不聽鄰居的勸告,不去管理葉子上的蚜蟲,卻只想得到葫蘆。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長越多,葫蘆慢慢變黃,最後葫蘆都落了,課文通俗易懂,但意義深刻。

教學內容:

《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故事性強,考慮到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認識水平,緊密聯繫生活實際,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情景創設法,以“可愛的小葫蘆爲什麼會落呢?” 這一問題爲突破口,採用變序閱讀等教學方法。先學習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再重點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讀生字、新詞,會書寫難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悟,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態。體會反問句,感嘆句及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學會帶着問題讀課文,讀中感悟,看圖與學文相結合。

4、懂得當自己做錯事情時一定要聽別人的勸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悟,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態。體會反問句,感嘆句及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2、學會帶着問題讀課文,讀中感悟,看圖與學文相結合。

教學難點:

懂得當自己做錯事情時一定要聽別人的勸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方法:

通過讀讀、找找、想想、說說、編編等方法讓學生充分閱讀,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教師出示第1—2張有葫蘆的幻燈片)圖片提問:大家見過這種植物麼?它叫什麼呢?誰知道葫蘆是怎麼長出來的呢?教師對着葫蘆圖片口述葫蘆生長過程:長出葫蘆藤——長出綠葉——開出小花——結小葫蘆。今天我就告訴你們:有一個人,他和我們一樣很喜歡葫蘆,可他種的小葫蘆還沒有長大,就全部掉了……這是爲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學習14課(師板書:我要的是葫蘆)生讀課題。

2、(教師出示第2張後半部分有閱讀提示的幻燈片)a自讀課文,認讀生字,不認識的字詞在書中圈出。b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c找找課文描寫了怎麼樣的葫蘆?

二、認讀字詞:

教師引語:剛纔你們都認得“葫蘆”,看樣子,大家一定預習得很好了,老師相信其它的生字,大家也一定會認會讀了。

1、(教師出示第3張有詞語的幻燈片)教師引導學生認讀詞語:葫蘆藤、蚜蟲、盯着、比賽、鄰居、花謝花開,學生試讀。

2、教師教讀詞語,並(出示第3張幻燈片中生字拼音)學生正音跟讀。

3、學生再讀詞語(齊讀)。

4、學生開火車讀詞語(教師出示第4張幻燈片),學生認讀:自言自語、每天、一棵樹、掛住、慢慢地、奇怪。

三、學法指導:

1、學生能熟讀詞語之後,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記憶“掛”和區別形近字的方法,師生一起編成順口溜:張口一聲哇,用手往上掛。有水是水窪,女孩愛娃娃,捉蟲小青蛙。

2、教師指導難字“掛”的書寫方法,學生在書中練習寫字,然後同桌評比書法,最後教師把寫得好的學生的字展示。

3、(教師出示第5張幻燈片)指導學生生字的變化記憶方法:

a、加一加,變一變

胡+( )=葫 戶+( )=蘆

滕+( )=藤 射+( )=謝

牙+( )=蚜 丁+( )=盯

令+( )=鄰 臺+( )=治

b、說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組詞語

忄____ ( ) 氵____ ( )

目____ ( ) 阝____ ( )

爪____ ( ) 屍____ ( )

四、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第6張幻燈片)引導學生讀課文指導閱讀提示:這個人要葫蘆, 他得到葫蘆了嗎?請你在課文中劃出有關語句。

2、學生讀課文後自主交流。

3、帶着自己的理解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自主交流從閱讀提示中讀懂了什麼,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生更能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情。)

4、學習第一自然段,圖文結合,體會葫蘆的可愛。

(1)(教師出示第7張幻燈片)引導學生看葫蘆圖片後熟讀句子: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2)教師指導幻燈片中的葫蘆引導學生再次注重紅色字體的意思: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教師引導學生讀出葫蘆的( 可愛 ),多麼可愛的葫蘆!

(3)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比較感嘆句的語氣。(讚美)

(4)教師指名朗讀描寫葫蘆可愛的語句,抓住重點詞語“細長的、滿、雪白的、可愛”齊讀。(教師出示第8張幻燈片)引導學生看圖背誦段落:( )的絲瓜藤上長滿了( ),開出了幾朵( )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 )了幾個小葫蘆。多麼( )小葫蘆哇!

過渡:這麼可愛的葫蘆,同學們喜歡嗎?種葫蘆的人呢?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體會種葫蘆的人對葫蘆的喜愛:

a、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每天、幾次”這兩個詞語的表達效果。爲什麼種葫蘆的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這說明了什麼?(教師出示第9張幻燈片)

b、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教師出示第10張幻燈片)

(設計意圖:教師讓學生從多次的朗讀中深深感受到種葫蘆的人對小葫蘆的喜愛之情。朗讀指導不需多講術語,只要引導孩子入情入境,身臨其境,感情自然會出來。)

5、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探究葫蘆落地之謎。

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段,教師出示閱讀溫馨提示:請小朋友們噹噹偵察員,在課文的2—3自然段中找爲什麼小葫蘆都落了的答案。(教師出示第11張幻燈片引導學生看閱讀提示後再讀課文)

a小組合作探究:種葫蘆的人看到葉子上長了一些蚜蟲,那個人是怎麼想的?(教師出示第12張幻燈片引導學生)知道那個人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b教師詢問:有幾個蟲子不用怕。誰知道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指名)這兩個句子的意思是一樣的,你覺得哪一句更能說明不可怕呢?請大家把這兩句讀一讀。

c、教師再次詢問:那個人要的是什麼?不要什麼?(要葫蘆 不要葉子)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朗讀指導:有一天,他看見葉子上爬着一些蚜蟲,心裏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纔好呢!”

d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盯着、自言自語”。

教師小結:是啊,他多希望葫蘆長得快些,長得大些呀,根本不管葉子上長蟲了。你聽了他的話,想對他說什麼呢?(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

6、學習第三段

a、種葫蘆的人這樣做,難怪他的鄰居也實在看不下去了,來勸他。請大家讀第三段。畫出他不要葉子的句子:一個鄰居看見了,對他說: “你別光盯着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那個人感到很奇怪,他說:“什麼?葉子上的蟲子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教師出示第13張幻燈片引導學生明白那個人不要葉子的句子)

b、如果你是那個鄰居,接下去還會怎麼勸告他呢?學生展開想象同座互說,教師指名說。

C、那個人聽了別人的勸告嗎?學生回答說沒有,(教師出示第14張幻燈片)引導學生比較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麼!有幾個蟲子不可怕。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學生知道正是那個人固執己見纔會有葫蘆落下來的結果。

d、學生再讀語句後師生小結:這麼可愛的小葫蘆,爲什麼會全落了呢?就是因爲任何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每一個環節都會互相影響。要想得到好果實,就要細心呵護每部分葉子的生長。我們做事情也一樣,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不能只注重結果。

e、分角色朗讀對話,說說你喜歡誰?爲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議,讀中悟,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爲學生自己的語言。採用課後的反問句和陳述句進行朗讀指導,使學生得到再認識,再創造,從而達到理解、積累、感悟文本之目的。教學中設緊緊圍繞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有效性得到了加強。)

7、學習第四自然段。

a、(教師出示第15張幻燈片)葫蘆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b、教師引導學生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情。(傷心)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現種葫蘆的人當時的心理活動。)

c、教師引導學生情景表演朗讀課文2、3、4自然段後體會鄰居和種葫蘆的人種下的葫蘆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 ①人的表情不一樣:一是面帶微笑,一是滿臉驚訝。②葫蘆的葉子不一樣:一是綠綠的葉子,一是枯黃的葉子,有的還有小孔。③葫蘆不一樣:一是掛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d、過渡:我們找出了這麼多的不同,同學們真愛思考,請你想一想後質疑:指名交流。(“這麼可愛的小葫蘆,爲什麼會全落了呢?”)讓我們帶着這樣的問題看“葫蘆落下來的原因“的示意圖就知道了。(教師出示第16張幻燈片引導學生弄明白葫蘆落下來的原因)

f、教師引導學生看“葫蘆落下來的原因”示意圖後說出明白的道理。

(設計意圖:通過文中兩幅圖畫的比較,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緊緊抓住“這麼可愛的小葫蘆,爲什麼會全落了呢?”進行展開教學,在學生的頭腦中留有充分思考的餘地,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求知慾。)

五、拓展延伸:

(教師出示第17張幻燈片)我會續講看圖講故事: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下了葫蘆,過了一些日子,( )的葫蘆藤上又長滿了( )色的葉子,開出了幾朵( )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 )的小葫蘆。有一天,他發現葉子上爬着一些蚜蟲。這時他想起 ,趕快 ,後來小葫蘆慢慢 ,一個個都長得比 。

六、作業佈置:

1、課堂作業指導(教師出示第18張幻燈片)

a、我會選:

只 個 朵 棵

一( )鄰居 一( )葫蘆

一( )小花 一( )蚜蟲

b、我會連:

掛了 小花 雪白的 小葫蘆

開了 蚜蟲 可愛的 南瓜

生了 綠葉 細長的 小花

長了 小葫蘆 圓圓的 葫蘆藤

2、課外作業指導(教師出示第19張幻燈片):a、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說一說自己明白的道理。b、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寓言故事。

七、板書設計:

長出葫蘆藤

長出綠葉

開出小花 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應該

我要的是葫蘆 ↓ 考慮到事物之間的聯繫,並且多

結小葫蘆 虛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葉子生蚜蟲

葫蘆全落了

八、教學反思: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讓學生學會怎樣看問題、想問題。而這篇寓言是讓學生明白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緊緊圍繞單元目標,結合本課特點,從觀察兩幅插圖的不同爲切入口,採用不同的方式通讀全文,然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積累詞彙和培養語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與體驗,把讀有所悟,以悟促讀作爲教學的重點,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品悟課文語句裏包含着的豐富的思想感情。本節課我注重以下幾點:

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設計以讀爲主,在學習過程中重視閱讀感悟和體驗,教師範讀、學生自由朗讀、同桌合作讀、分角色夥伴合作朗讀、個別情景展示朗讀等閱讀方式突出了學生閱讀行爲的自主性,使學生在不同的閱讀實踐中自主地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最終內化爲學生的語言積累,既調動了學生主動地參與閱讀,又培養了創新思維和語文能力。

二、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大膽想象,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在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那也是新課程所提倡的。因此,我在這節課中把課文的兩幅插圖並列出現,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不同,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再從圖到文,學習課文。

想象是孩子們的天性,只有喜歡想象纔會有所創造。我結合文章的空白之處,設計了想象的內容,想象說一說:你想對種葫蘆的人說什麼嗎?你覺得種葫蘆的人第二年種的葫蘆和今年有什麼不同,請你根據老師的提示續講故事。這樣學生說話既有了依託,又有了較大的伸展空間。師生之間在信息傳遞和情感交流中思維得到了碰撞,在學習中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發展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從而提高了學習的增量,進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三、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應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都不一樣,教師就應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不刻意追求所謂的“標準答案”。因此,教學中我採用角色換位提問:“你要是那個鄰居,你會怎麼勸告種葫蘆的人呢?”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說出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思維也得到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