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與共享單車相關的議論文

與共享單車相關的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與共享單車相關的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與共享單車相關的議論文

與共享單車相關的議論文1

共享單車是有利又有弊,租賃的優點是給要去遠點地方的人帶來便利,而且方便快捷,調查所知,人們認爲自行車的優點是方便羣衆,給沒自行車的人帶來方便,而且省下了買自行車的錢,而有些騎車愛好者也可借用自行車來騎,而我認爲,政府與公司建立共享單車,我想,這不僅僅是爲了讓大家方便,更加促進了人們對低碳與環保生活地認識,鼓勵人們使用自行車與公共交通器械,少開汽車,美化環境。

萬事有利便有弊,而自行車再爲衆人帶來了方便的同時,且爲大家帶來了弊端,由於自行車是免費租賃,雖然我是一個地道的成都人,但我並不覺得我們這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到底有多好,有多高。既然是免費,那損壞是一定了的。通過我拍的照片大家可以發現,不論是在車尾的輪罩上,還是在踏板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成都人有一種不是我的東西,只要不追究到我身上,我便要損壞他,將它佔爲己有,便要做損人而又不利己的是,也就是寧願害己,也要損人。不僅如此,還更有勝者:在都江堰還有人爲了不讓別人借走自己的車而私自在車輪上上了鎖,以達到不讓別人借走的目的。對於自行車的損壞甚是嚴重,三聖鄉的共享單車站裏的自行車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損,而且在車筐中會有多多少少的垃圾與雜物。有些共享單車站裏有一~三輛自行車都以停用。

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中,大多都認爲如果不是集體辦卡,就比較麻煩,有些人只有臨時居住證,無法辦理共享單車卡,大多人認爲不用辦卡就會方便許多,我認爲例如交押金,當財產,或是更爲直截了當的.方法比較好。

對於如何解決自行車損壞問題中,大多人都認爲免費租賃是不可能控制自行車損壞的問題的,有人認爲,需要提高公民素質,提高租賃自行車的人的素質,要租賃自行車的人自覺遵守規矩,愛惜自行車,他給你帶來了便利,你應該愛惜它,但我認爲這個方法是不可行的,人們的自覺性不高,所以這個方法基本不可行。

還有的人認爲,在租賃站中,應該設置一個管理人員,加強管理,從而根本的改變自行車損壞的問題,而這個方法確實不錯,可是成都那麼多的共享單車站點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巨大,這個方法也是不大行得通的。還有的人認爲讓那裏的實行人多加修復自行車使自行車常新,這個方法從淺層想是決不可行的,這就不用討論了。

在這其中還有大多的人認爲要對這個共享單車加以處罰的方法,讓騎車人賠償自行車損壞的維修費或是像租其它東西一樣,先交上押金,按損壞程度來扣取押金中的錢,或是將租賃人的各種信息注入租賃卡中,車損壞後或未歸還可以找到當事人來進行處理,這一種方法比上述的所有辦法都要好,都要可行得多,可以一下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雖然見到了效果,可還是失去了這個方法的初衷,喪失了共享單車是爲了讓大家瞭解低碳、環保的本質。

綜上所述,自行車的租賃不僅僅是爲了方便衆人,而是爲了教育大家,我們的地球正在陷入危機,而今眼目下最好的辦法就是低碳生活,少開汽車,少開空調,減少二氧化碳與甲烷的排放,保護地球。

總之,共享單車必定是有利有弊,要保護好租賃的自行車,要靠大家的努力。提高公民素質,共建共享美麗蓉城!!!

與共享單車相關的議論文2

這些天,有關共享單車的新聞很火。比如有的市民給單車加上自己的鎖,共享秒變私享了;有的乾脆重新噴漆裝上兒童座,巧取豪奪地侵佔了;再有的到地方順手一扔,管它佔不佔道,方便瀟灑了還有推測爲同行相煎的:比如共享單車一出來,開黑摩的的飯碗沒了,那我也砸了你吧!

一句話,可憐的共享單車,縱使三頭六臂,似乎也難逃多舛的厄運。

事實上,共享單車的好處,自然無需贅言。一則,方便了市民出行,解決了短途交通的不便問題。二則,綠色環保,健康低碳。顏色醒目的共享單車,在路權均衡的城市,簡直是現代文明的一道風景。三則,朝陽產業,創新引領。APP加持的共享單車,在互聯網+新技術的引領下,開啓了產業競發的另一片藍海。有數據顯示,到去年底,我國共享單車企業已超過20家,車輛達數百萬輛,用戶總數接近1900萬人。眼下,來自中國的小黃車甚至已經漂洋過海,出現在了美國硅谷等街頭。這引得英國《金融時報》等國際媒體撰文稱,中國的共享單車是全球創新的典範,也是最新向外輸出的成功案例。

頂層設計叫好、市場也很叫座,但就是這樣的共享單車,在一些城市卻成了誰都要咬一口的唐僧肉。

這樣的尷尬,當然要話分兩頭來說:一方面,單車運營方的防範技術亟待升級,指望市民自覺來扞衛共享單車的完好無虞,這顯然有點過於單純。GPS定位等技術,也許比抽象的人性考驗更值得信任。另一方面,它也確實反映了城市文明在局部微循環中的沉痾與積弊。共享經濟模式翻新,與技術文明和人文精神難捨彼此。如果各自爲私,有缺乏公益與公共的邊界,共享經濟再好,恐怕都會被找到薅羊毛的漏洞。

對於共享單車運營方來說,面對居高不下的被盜率、損毀率,是該想想技術性的辦法:既讓單車更強大、更結實,也讓單車時刻處於軌跡監控之下。不能因爲運營成本和硬件成本的掣肘,而放任共享單車處於粗放發展的階段。於此而言,花錢打補貼戰、廣告戰,不如真金白銀武裝好每一輛共享單車。

當然,就像旅遊中的不文明現象一樣,泛道德的指責,有時可能不如黑名單更速效。

私自改裝或侵佔共享單車,這哪裏是什麼道德文明問題呢?這是赤裸裸的違法犯罪。不愛護共享單車的,可以道德教化;將單車據爲己有的,警察叔叔就該及時出手了。共享單車風吹雨打的命運,擁抱共享經濟,我們可能還沒有做好準備,特別是文化觀念上的準備。

按照經濟學家的解釋,共享是指“使用而非擁有”,是在不改變物品所有權前提下的分享模式,其優點在於使資源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用。這種模式與我國當前努力推行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恰相契合。順應潮流又開風氣之先的共享單車,自然而然地受媒體熱炒、資本熱捧,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新事物的超常規發展,往往會暴露基礎的薄弱。共享單車頻遭霸佔、破壞的事實,就印證了這個道理。

首先,共享單車面臨着制度支撐不足的尷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共享單車要健康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內外部的制度支撐。從企業來說,共享單車運營公司要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比如,建立誠信用車的獎勵機制和不當用車、無序停車的懲罰機制。從政府部門來說,對於適應發展趨勢的新形式、新業態,應該扶持與規範並重,主動介入,制定規則,加強監管。對於擾亂道路秩序和城市管理秩序的亂停亂放問題,一方面要兼顧便民和城市管理兩個方面利益,提供單車停放區域,另一方面,對於故意毀壞、竊取單車的行爲,也要依法處罰,在維護企業利益的同時,放大警示效應。客觀說,從媒體反映情況來看,這兩方面做得都不夠。

其次,共享單車面臨着觀念文化基礎不牢的尷尬。大爺大媽將共享單車圈起來收看管費,孩子肆意破壞單車,這可能不單單是個別人私德缺失、私慾作祟的問題,而是反映出我們在公民素養和公德教育上還有薄弱環節。共享是“使用而非擁有”,共享的前提是對他人權利的承認和尊重。權利意識和誠信意識,是共享經濟得以充分發展的觀念根基,法治文化和誠信文化是共享經濟繁榮發展的文化土壤。如果忽視了思想文化的土壤培育,共享經濟的發展就會成爲沙上建塔,共享單車的單兵推進就會夭折。這纔是應對共享單車發展難題最需要直面的問題。

面對突出的新問題,不僅僅是提供國民個人素質這麼簡單,更關注到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等其他方面。今日關注的重點不僅僅只是共享單車這一新事物,日後與共享經濟相關的其他新事物都會層出不窮。

我們期待中國未來的共享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