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關於共享單車的議論文

關於共享單車的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共享單車的議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共享單車的議論文

關於共享單車的議論文1

1、單車配套少: 沒有車籃不能載人,車座高度不能調,有的單車解鎖後發現揹包沒有地方放,整輛車沒有配備可以放置物品的車籃,也沒有後座可以載人,兩個人一輛車的情況下就尷尬了。

2、想騎單車還要看天氣: 與網約車不同,自行車的運營受季節變化、天氣狀況等影響也比較大。至於遇上臺風暴雨,則無論地處何方,共享單車出行的訂單量都會直線下降甚至歸零,此時需要短途使用共享單車的各位親們只能放棄換乘其他交通工具了。

3、“隨處可見共享單車”: 聽起來是件好事,但事實上,租用共享單車的使用者們,不管三七二十一,見空就停,隨手亂放,導致沒有一點公共秩序,城市如果被這樣亂停亂放,哪有美觀可言?

關於共享單車的議論文2

最近,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出現在馬路上,人們也用公共交通加共享單車代替了汽車。共享單車不僅爲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也使空氣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隨着共享單車數量的不斷增加,也給人們帶了不便,例如:共享單車亂停放,使交通亂成一團等等。

有一次春節,我在超市裏買了許多東西,騎共享單車回家。當騎到小區門口時,我想起了共享單車是不能騎進小區的,可轉念一想,東西太多了,我還是把東西先放好,再把車推出去吧!於是,我在樓下停好車,就急匆匆的跑上樓去了。

當我再次回到樓下時,我驚呆了——一個身穿“摩拜單車”工作服的志願者正吃力地搬動那輛我剛剛騎的共享單車。雖然當時是寒冬季節,但是他的臉紅通通的,汗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不停地滴下。他搬起那輛較爲沉重的自行車,向前移動了兩三步,又停下來,喘兩口氣,然後又搬起了它,向前走了起來……他喘出的每一口氣,都化爲一縷白煙,在空氣中消失了。我看了既心疼又內疚,悔恨當時因爲自己圖一時之快而麻煩了別人。

這時,哪個志願者看我呆呆地站在那兒,十分疑惑,便問道:“小妹妹,你在這裏愣愣地站着幹什麼呀?”

“我……”我支支吾吾地說,“我來。還車。"說完,便向我剛騎的那輛共享單車努了努嘴,臉漲得通紅。

“哦,原來這輛車是你停在這的呀!”叔叔溫柔的說,“下次不能再這樣了!”

“嗯……”我羞愧地低下了頭。我頓了頓,又說:“車是我騎進來的,還是我把它推出去吧!”話音剛落,便想去拿自行車的車把。

“哦不,不用了!”叔叔連忙擺手,“這輛車還挺重的,我看你個頭也不高,還是我來吧!”

“再說了,”他頓了頓,指了指摩拜公司的標識,說道,“我是公司的志願者,這是我份內工作,還是讓我來吧!”

我們誰也說不過誰,於是他提起車頭,我拿住車位,我們兩一前一後把共享單車向小區門口移去……

“叔叔,你爲什麼要當共享單車的志願者呢?”我好奇地問道。

“因爲,我發現有人並不愛護共享單車,通常騎完後就隨手一丟,不管不顧了,也沒有人制止這種行爲。這也是爲什麼有些路已經被各種共享單車‘堵住’,而且有些地方共享單車倒成一片。我不忍心看到給我們提供便利的工具這樣被踐踏,於是我就成爲了一名共享單車志願者。”叔叔回憶起來。

“哦,原來是這樣呀!”我聽了他的話,不由自主對他升起了一股敬意。

就這樣,我與志願者叔叔一同把共享單車推出了小區。望着那橙色的背影,我不禁感慨:共享資源使我們得到了便利,我們應該珍惜、愛護,一些不文明的人亂停亂放,更有甚者故意破壞,加重了志願者的工作。我被這位志願者叔叔深深感動,更爲他助人爲樂的舉動所折服。在此,我要向所有使用過共享單車的人們呼籲:文明出行,不要亂停亂放,讓更多的人享受“共享”帶給我們的便利,這樣纔會使社會更加美好!

關於共享單車的議論文3

但同時,有共享單車用戶接受在採訪時表示,隨地還車本來就是共享單車一個最大的賣點,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地方無停車點,停放就是亂停亂放。這種情況下,用戶不得不到相對較遠的地方去停車,便利性大大降低。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應該怎麼看?新事物的超常規發展,往往會暴露基礎的薄弱。

媒體近日報道了多起破壞、霸佔共享單車的新聞。從“狂飆突進”,到遭遇“倒春寒”,共享單車面臨的尷尬警示大家:擁抱共享經濟,大家可能還沒有做好準備,特別是文化觀念上的準備。

按照經濟學家的解釋,共享是指“使用而非擁有”,是在不改變物品所有權前提下的分享模式,其優點在於使資源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用。這種模式與我國當前努力推行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恰相契合。順應潮流又開風氣之先的共享單車,自然而然地受媒體熱炒、資本熱捧,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新事物的超常規發展,往往會暴露基礎的薄弱。共享單車頻遭霸佔、破壞的事實,就印證了這個道理。

首先,共享單車面臨着制度支撐不足的尷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共享單車要健康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內外部的制度支撐。從企業來說,共享單車運營公司要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比如,建立誠信用車的獎勵機制和不當用車、無序停車的懲罰機制。從政府部門來說,對於適應發展趨勢的新形式、新業態,應該扶持與規範並重,主動介入,制定規則,加強監管。對於擾亂道路秩序和城市管理秩序的亂停亂放問題,一方面要兼顧便民和城市管理兩個方面利益,提供單車停放區域,另一方面,對於故意毀壞、竊取單車的行爲,也要依法處罰,在維護企業利益的同時,放大警示效應。客觀說,從媒體反映情況來看,這兩方面做得都不夠。

其次,共享單車面臨着觀念文化基礎不牢的尷尬。大爺大媽將共享單車圈起來收看管費,孩子肆意破壞單車,這可能不單單是個別人私德缺失、私慾作祟的問題,而是反映出大家在公民素養和公德教育上還有薄弱環節。共享是“使用而非擁有”,共享的前提是對他人權利的承認和尊重。權利意識和誠信意識,是共享經濟得以充分發展的觀念根基,法治文化和誠信文化是共享經濟繁榮發展的文化土壤。假如忽視了思想文化的土壤培育,共享經濟的發展就會成爲沙上建塔,共享單車的單兵推進就會夭折。這纔是應對共享單車發展難題最需要直面的問題。

面對突出的新問題,不僅僅是提供國民個人素質這麼簡單,更關注到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等其他方面。今日關注的重點不僅僅只是共享單車這一新事物,日後與共享經濟相關的其他新事物都會層出不窮。

大家期待中國未來的共享新生活。

關於共享單車的議論文4

共享單車不僅倡導了一種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也便利了老百姓的出行,降低了公衆的出行成本。作爲一種互聯網經濟,共享單車有助於建設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社會。

然而,共享單車遭遇“人爲的傷害”屢見不鮮。少數愛佔便宜的人將共享單車當成免費的公共產品,要麼將其佔爲己有,要麼對其進行竭澤而漁的使用。

在網約車、共享單車等互聯網經濟的衝擊下,一些傳統行業受到猛烈的衝擊。習慣了以往的盈利模式和利益格局,面對挑戰和壓力,一些黑車和摩的司機——這些自認爲“被共享單車搞得沒飯吃”的人們,將“板子”打在共享單車上,破壞共享單車的失範行爲也就上演了。

那種認爲共享單車擠佔了市場份額、壓縮了利益空間的`想法,說到底是一種利益固化的產物。互聯網經濟既帶來了壓力和風險,也帶來了發展空間和利益空間。如果商家不能做到與時俱進,不可避免要遭遇市場的“滑鐵盧”——不是共享單車搶了飯碗,而是陳舊觀念、僵化思維讓一些人的飯碗越來越小甚至丟了飯碗。

“共享單車遭破壞”說明了與共享經濟相適應的社會文明“慢了一拍”。惠民、利民的共享單車應得到保護,那些惡意損壞共享單車的失範行爲,需要爲他們的輕率和糊塗付出代價。

關於共享單車的議論文5

今天早上看新聞的時候恰巧看到一個關於共享單車模式的評論,我前幾天在杭州出差的時候也看到街上有很多共享單車,這就引起了我的興趣。在網上查了下,共享單車模式就是平臺將單車租賃出去或C端用戶在平臺上共享自己的單車,然後平臺按照使用時間或里程計費的一種模式,主要是爲了解決用戶出行的需求和痛點,現在主要有摩拜、ofo等單車共享平臺。單車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平臺自購的單車;二是平臺用戶共享出來的單車。在這裏,我主要想討論一下共享單車平臺的使用場景。

毫無疑問,共享單車模式肯定能夠解決用戶的部分出行需求,但是它會有滴滴、uber這樣廣泛的使用場景麼?思考了一下共享單車模式的使用場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某個固定小地域的出行需求,如旅遊景區、校園,ofo就主要是在校園市場,在這些固定的小區域裏使用單車往往是最方便和愜意的,如在校園通過單車可以方便的去上課、去圖書館、去食堂等,而在某些旅遊景區的時候,沿着湖的周圍騎車也是最愜意、最享受的,在這個場景下,共享單車無疑是解決了用戶的出行需求和痛點。

2)上下班,有些用戶離公司很近、短時間騎車可以到達,或者用戶上班需要中轉幾次,騎車可以解決中轉的煩惱,或者用戶出於環保等原因騎車長距離上下班,對於這些用戶,共享單車帶來了很多便利,用戶只管騎車,不用管後面的事情。

3)騎車鍛鍊,有些用戶單純是出於鍛鍊的目的騎車,也有可

能使用共享單車,但是這種單車深度用戶往往會自己買品質好的單車;

以上是我想出來的共享單車的使用場景,可以看出,總體來說,使用場景還是比較單一,不像滴滴、uber,它們基本能夠解決用戶所有的出行需求。

當用戶有長距離通勤需求時,他們不會選擇單車;當用戶趕時間的時候,他們不會選擇單車;當用戶不熟悉路線的時候,他們不會選擇單車;當用戶自己有車的時候,他們也較少會選擇單車;當天氣下雨、太熱、下雨時,他們也不大可能選擇單車;當用戶覺得騎單車太累時,他們也不會繼續選擇單車。

可以看出共享單車是一種使用場景較窄、會消耗用戶較多能量的一種模式,當然這對愛鍛鍊、愛環保的用戶當然是好事,不過這些用戶對自行車的品質要求一般都較高。

除了使用場景窄外,我還能想到的困難有:自行車被人人爲破壞了怎麼辦?自行車被用戶直接偷走了怎麼辦?自行車解說碼被人破解了怎麼辦?自行車中途壞了怎麼辦?用戶在使用途中發生事故怎麼辦?沒有那麼多真實用戶怎麼辦?如果在景區推行,勢必會遭到景區租車商戶的抵抗甚至破壞,怎樣拓展景區市場?

總的來說,共享單車是用戶出行領域中的一個很小的細分市場,難以跟滴滴、uber等整體出行解決方案平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