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關於好奇心的議論文(通用25篇)

關於好奇心的議論文(通用2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尤其是作爲主要學習作文類別之一的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爲主要表達方法的評論是非曲直、表明主張態度的文體。優秀的議論文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好奇心的議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好奇心的議論文(通用25篇)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1

好奇心,無疑是一顆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將眼光聚於此,那在我看來,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這樣一顆“心”。

有一種“好奇心”在魯迅的文章中最爲常見;那驅使國民爭先恐後看“砍頭節目”的是好奇心;那驅使鄉鄰聽祥林嫂哭訴的是好奇心;那驅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許這些都只能稱爲“好奇”罷了,“心”卻是失去了的。這樣的“好奇”,建立在對他人痛苦的窺探上,建立在“鐵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奇心”,那麼沒有,也罷。

那麼放眼世界呢?這樣的“好奇而無心”也是比比皆是的。火刑柱上的貞德滿足了中世紀人們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滿足了芸芸衆生的好奇心。這樣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語言,在這樣的語言之中寫的盡是愚昧,平庸,衰亡與了無生機。

試問:真正的好奇心又爲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觀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用心觀察,即使最尋常的事物也會化爲“神奇”。在遠古時代,先人們仰望星空,探斗轉星移的奧祕,品雲淡雲聚的風采;到現在,我們通過望遠鏡與另一個星球招手,通過顯微鏡感知微觀宇宙。可以說,沒有觀察與幫助我們更好觀察的工具,好奇心也會閉上心房上的窗,落滿灰塵。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是供我們觀察的無限舞臺,那麼,“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則是激發與約束我們將觀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門。如帕斯卡爾所言,“思維成就人的偉大,我們的一切尊嚴都在於思考——即使你只不過是強大自然下的葦草。”如果沒有這種“靈魂在場”之下的思考,那麼無論多少個蘋果掉下來,恐怕也砸不出“萬有引力”的發現;無論人類是多麼費盡心思地觀察與學習,也難有一絲一毫的創造與進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獵奇”,它的存在不是爲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態去“發掘”別人的痛苦,去踐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觀察的雙眼來定位,需要思者的頭腦來彰顯其價值。

有了這樣的好奇心,困難得以排解,就會得以進步,人類得以更好的生存並維護自己的尊嚴……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處果殼之中,也自以爲無限宇宙之王。”也許,正因爲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們才能以更有力的聲音爆發出這樣的吶喊。

更何況,因爲有了好奇的心,我們的世界遠比果殼廣闊得多。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2

不知道是我跟不上時代了,還是社會發展太快了。

那天早上,一出家門,呀,就看見一個“風度翩翩”的男子挺着脾酒肚,大搖大擺地走來,恐怕他有兩個成年人那麼重,似乎每走一步,我在這兒頭都能感覺我自己將被地面反彈到空中。可我對他十分好奇的就是他中間頭上豎起的一撮小毛,小毛好像被固定死了,動彈不得,就像是雨沖刷到牛毛身上;緊緊地繞在一起了。我在想,是因爲他想飛到空中,還是盼着下雨呢?

帶着這個問題又繼續前進,來到了公園,我好像看到了乞丐。這個人的褲子破了好多洞,光是有洞還不要緊,關鍵是褲子上的布料還拖着,布料旁邊有些細細的纖維,再從下往上看,啊呀,那個頭髮又不知是被拖把拖過,還是剛剛纔起牀,這兒一窩,那兒一窩,有的向裏卷,有和向外卷,反正是形態不一,額前的長髮都蓋住半邊臉,就像是小偷幹了壞事怕被警察認出來似的。我在想:這人可真是節約用錢,我也應該學習學習他好“樸素”的精神。

今天一大早兩件事就讓我十分費解,現在這些人可真的是發揚傳統美德,現在人不僅僅是落在口頭上,可真是落到行動上了。

下午,找到朋友,我把上午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感都告訴了她,她聽完後,捧腹哈哈笑,我十分納悶,這有什麼好笑呢?她終於是肚子笑疼了,慢慢靜下心來跟我說:“唉,你成天不出門,哪知道呀!”“我知道,那些人可好了,都知道樸素了,我還沒有他們那樣具有這種優良品質呢!”我疑惑地解釋着。

“你可否知道,頭上頂一撮毛叫標新立異,你又可否知道褲子破成了那樣兒,頭髮亂成那樣,叫什麼,這叫時尚。”一旁的我目瞪口呆,不行我落後了。

可我仍不理解,這些人爲什麼爲了與衆不同,追求時尚,把自己弄成這樣呢?這樣做,難道真的可以吸引別人的眼球嗎?難道,這就叫美嗎?百思不得其解,我帶着疑問回家。我仍在深思,一不小心撞到了一個大媽。

“對不起,對不起。”這時,我才反應過來,大媽看着我抿着嘴,微微一笑說:“撞到人正常,誰不會一不小心撞到人呢,不過下次可要小心啊!”大媽從身旁走去,我回過頭望着她,梳着整齊的頭髮,衣服顏色搭配有理有條,走路一步又一步,顯得踏實,穩重。

爲什麼同樣是人,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3

蘋果爲什麼會掉地?普通人都不會去探索,但卻引起了牛頓的好奇,最終,牛頓發現了地球引力。小時候,愛因斯坦的爸爸送給他一個羅盤,但愛因斯坦發現了指針不會動,於是產生了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刻在愛因斯坦的心裏。長大後,他就去研究電磁場,最終得出了結論……世界上,如果有什麼很好玩的事情,或者是有什麼新鮮的事情,你都會想去探索,是嗎?這種,就叫做一個詞——好奇心。好奇心是出於你很想知道的心理,那種渴望的等待心理。比如說我舉一個例子吧,一個小男孩有一次到爸爸的公司裏去玩,無意間看見一個蒸汽機,於是,一個問題在他心中升起了:這個蒸汽機裏的內部構造是什麼樣的呢?他很想拆開來看看,他就開始動手了。拆開以後,他終於明白了,但是,要怎麼樣才能使蒸汽機恢復原狀呢?於是,他一直在想着,可是,卻一籌莫展。後來,他想了一個晚上,終於想出來了。他把蒸汽機安裝好了以後,按着蒸汽機的原理,自己發明了第一臺蒸汽機車。

我還聽到這樣子的一段故事:有一些人發明了毒品。但有一些人來了好奇心,便買來毒品,品嚐一下,誰知,導致了自己受傷,也有一些人十分好奇,結果導致了死亡。

還有一些不利的好奇心,比如說一個小鳥對大海產生了興趣,它很想知道大海的深處是什麼樣的。你們都知道,小鳥是不通水性的。可是,可憐的小鳥飛到了深處,降落下去。但是,再也沒有看見那一隻小鳥飛出來。

我也曾經有過好奇心,那是在一個晚上,我聽見炒菜的時候,倒一些油進去,就會發出滋滋滋&的聲音,我想,爲什麼呢?於是,我也倒了一些油進去,開了火,結果,還是滋滋滋&的聲音。而且,我還發現,那些油都飛起來,一蹦一蹦的。我不知道里面增加了什麼成份,纔會這樣子的。所以,現在,我就在觀察油。

我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好奇心又可以對自己有利,你又可以增長許多知識。如果做的好的話,你有可能還會做出一些對人們有利的東西。不過,有一些好奇心是壞的。因爲那些好奇心如果不想就去做的話,那你就有可能會遇到危險,到時候,你想逃脫,可能都會來不及呢!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4

我是一隻可愛的小白鼠,生於一戶人家的牆壁裂縫之中,與我一同生活在這家中的是一隻可怕的貓。它的眼睛總是咕嚕咕嚕的打着轉,每逢我們家要“外出覓食”時,它總會使出鋒利的貓爪使勁地朝我們抓來,再使勁捏着我們的身子,直至將五臟六腑都捏出來,方狡黠笑起來。正如自古所說,“貓鼠天生水火不容”,而我偏不信這個邪,我並非大惡之鼠,覓食皆靠自己所勞,而貓捕得是大惡之鼠,說不準......還能同貓交上朋友呢!

可那貓也太駭人吧,瞧它綠瑩瑩的眼睛,彷彿黑夜之中蠢蠢欲動的幽靈一般;那長長、有力的尾巴,彷彿雞毛撣子一般,輕輕一甩,便要叫人疼死;還有那鋒利的爪子與無聲的腳步聲,在無聲無息中偷偷靠近你,再如一把刀捅向你的心,可這些恐懼終不敵好奇之心,我決定冒險一試,儘管我只是一隻白鼠,可我在那一剎那悟出了一條真理:好奇心會驅使着動物克服對天敵的恐懼,甘願冒風雨去嘗試,冒平素不敢、不能所做之事。

我便躡手躡腳地出發了,彷彿一個光榮的、即將爲他人作出貢獻的使者一般,莊重的、從容地朝着那隻貓奔去。那隻貓正在平穩地睡着,我輕輕用尾巴在貓的身上擦了一下,再用手撫摸了一下它的臉,貓猛地驚醒了,打了個冷顫,在那雙冒着綠瑩瑩的光的眼睛環顧了四周,搜尋了半天,終於看見了我,它滿臉驚訝地看着我,遲疑、疑豫着,緊皺着眉頭,我討好似的搖搖尾巴,眨眨眼睛,微笑着“吱”了一聲。再用手摸了它一下,它彷彿懂了我的意思,狡黠地笑了一下,眼睛咕嚕咕嚕的轉動了一會兒,轉而變得友善、親密,也親暱的“喵”了一聲,我頓時鬆了口氣,心中暗自得意,我終是成功了,看來與貓做個朋友也並非很難嘛。

貓眨眨眼睛,示意我躺在它的身邊,我親切地“吱”了一聲,躺下來,閉上眼,隱約之間貓將毛茸茸的手搭在我的身上,頭靠在我的旁邊,我享受着這般愜意。猛然之間,爪子掐緊我脖子,嘴巴死死地咬住我,我痛苦的尖叫着,也從中悟到了一個真理:好奇心害死鼠,看來貓鼠是真水火不容啊。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5

談及好奇心,我總會想起李比希的遺憾。作爲一名傑出的德意志化學家,曾經從海藻中提取碘時,發現了一層奇怪的液體,可是李比希並沒在意,從而錯過了發現溴的機會。這正是由於好奇心的缺失才導致的結果,好奇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

毋庸置疑,兒童的好奇心是最大的。他成天圍着大人問爲什麼,對你來說也許是十分可笑的問題,但好奇心給予兒童的,卻是思想的提升,總有一天必定會有個問題難倒你。

好奇心是社會前進的動力。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牛頓由一個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面對頂起的壺蓋從而改良了蒸汽機,李時珍嚐遍了各種草藥完成了《本草綱目》好奇心其實就如一團火苗,好奇心越大,火苗就燒得越旺,照亮的範圍也就越廣。在別人眼裏,總覺得有好奇心的人很愚昧,就正如人們對那種癡心研究的人的嘲笑,但事實證明,他們僅僅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當那羣“愚昧”的人成功後,“明智”的人只能低頭不語,這纔是真正的愚昧。可見,好奇心能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去不斷探索、挖掘,雖然不一定能獲得成就,但我們得到了豐厚的知識,智慧在無形中得到了昇華,社會由此不斷進步。這就是好奇心的力量。

我國數學的實力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但這僅僅是在競賽方面,真正的數學不在於會做什麼,而在於發現了什麼,創造了什麼。完成這種發現與創造就需要好奇心。然而,中國的孩子就是缺少了好奇心,面對數學只是一頭鑽入題海,卻從沒想過如何造船揚帆渡海。這就是爲什麼中國總沒人能獲得“數學中的諾貝爾獎”:菲爾次數學獎。好奇心其實就是與循規蹈矩相對,它需要的不是死板的規矩,重視的是真正有益的創造性。有了好奇心,你就會多問幾個爲什麼,有了疑問,你就能發現問題所在,才能深入研究這一疑惑,最終,你就創造了只屬於自己的規矩,不用將思維僵化在那已有的定律上。這就是好奇心的力量。

好奇心其實是一種載體,擁有好奇心,你就擁有了獲得知識的媒介,個人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爲社會創造前進的動力。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6

想必大家從出生就開始好奇了。

當我們還很小的時候,總是好奇這個、好奇那個,正因爲如此,幼小的我們受到了不少大人的批評指責。我們曾傻傻地問母親,是否北極很熱,南極很冷?也曾呆呆地問父親爲什麼會“種出太陽”?他們有時會深沉地回答我們,有時也會不耐煩地說他們在忙。去親戚家玩時,父母總不讓我們在別人家動這動那,不准我們詢問他們的鞋在哪買的,那麼好看。而幼小的我們總會觸碰禁令,不僅忍不住問了,還忍不住偷偷摸了摸,隨之而來的則是父母語重心長的教誨。那麼,你會因爲這些而丟掉你可愛的好奇心嗎?

後來,我們在世俗中隱藏了好奇心。當我們看到醜惡時,面不改色,毫無鄙夷;當我們看到美麗時,毫不驚歎,收起表揚,這時人們會誇讚你少年老成、成熟穩重。當我們看到感人的事件時,不爲所動、心如磐石;當我們看到母慈子孝的溫馨場面時,目無豔羨、心無跌宕,人們就會認定你久經磨礪、值得信賴。所以,面對這些世俗的眼光,你會改變你好奇的本心嗎?

沒有好奇,人類又何以進步呢?萊特兄弟因看到鳥兒飛翔而充滿好奇,從而發明了飛機;哥白尼因好奇天文真理,發表了日心說;法布爾因爲對昆蟲好奇,從而成就了《昆蟲記》這一著作。如果人人都在成長中磨去了棱角,並永遠囚禁在金絲軟籠之中,我們現在或許還在鑽木取火呢吧。

當你看到成功的人,難道你不好奇他們是怎麼成功的嗎?就好像女人們總想知道對方用的是什麼牌子的化妝品,去了哪家美容院;胖子總想知道其他胖子是怎麼瘦下來的,吃了什麼藥?你不好奇比爾蓋茨爲什麼有錢?你不好奇陳景潤是怎麼算出一加一等於二的嗎?你好奇,你只是不想讓別人發現,於是前怕老虎後怕狼的你,只能在白牆黑瓦的夜裏暗自揣摩,對着無聲的瀏覽器獨自思索。

再想想如今社會呼籲的創新,不正是好奇心野蠻生長的最終目的和歸途嗎?所以,就算是爲國家、爲人類做貢獻,請你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使你擁有人性中最原始的美麗,好奇心使你在灰色的人羣中五彩斑斕,好奇心使你建立起自己思想的跑馬場。終有一天,彩色的伯牙會遇到繽紛的子期,請記住,那是人們最摒棄的好奇心使你們走在了一起。

保持好奇心,纔是得始得終的真諦呀!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7

時間就像一隻輕盈的貓,它帶着肉墊悄悄溜走,然後我不知不覺地長大了。成長是一個倉促的過程。不知道是不是不小心半路失去了好奇心。

童年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時代,所以有必要問爲什麼。年輕的牛頓也是。他年輕的時候,碰巧被一個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到了。蘋果爲什麼會掉下來而不是浮上來?他帶着這個問題長大,直到發現了萬有引力。

難的不是年少的疑惑,而是長久的新鮮感,和充滿好奇的心。牛頓曾經說過:我彷彿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很高興發現比平時更光滑的石頭或者更漂亮的貝殼。誠然,我們是頑皮的孩子,我們很高興到處都能找到貝殼,但我們不可能永遠是孩子,又有多少人長大後撿看似微不足道的貝殼,而不是視而不見?

永遠的好奇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在導師摩爾授課時總是有無窮無盡的疑問,總是露出困惑的神色;但正因爲如此,他被摩爾譽爲最優秀的學生。後來他的名氣超過了當時很有名的羅素。有人問爲什麼,他只回答:羅素沒問題。沒問題,沒思路,沒好奇心,沒出路。要想與時俱進,就要有一顆純淨的心,對中未知的世界充滿探索的熱情。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童年,第一次看到彩虹。記得第一次看自然界最好的衣服是在幼兒園的報告表演上。剛下完雨,地面閃着光,傍晚的天空閃着陽光,就是彩橋橫跨天空,從天空的一邊延伸到另一邊,延伸到一個不知道的距離。當時覺得是絕色美女。直到初二開始上物理課,學光學,我才意識到。這是因爲陽光照射在雨滴上,折射形成七種顏色的彩虹。只覺得豁然開朗,似乎知道了一個天大的祕密。

一道彩虹激起了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我好像是在海邊散步的孩子。我小心翼翼地撿起漂亮的貝殼,玩了一會兒,決定小心翼翼地珍惜它們。

我想我還有那顆純潔的心。一株小小的肉質植物生長在這麼窄的花盆裏,我還是會驚歎它,撫摸它胖乎乎的葉子,思考生命的偉大與奇蹟。就像小時候,我會小心翼翼地把麪包屑放在一羣螞蟻旁邊,試圖看看這個小生物是如何一起搬運食物的。好奇心不是一顆童心,而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尋找未知奧祕,發現萬物之美的眼光。

歲月的長河悄然流淌,我也悄然成長,但還是願意從我好奇的初心開始。希望你我永遠年輕,眼裏有淚。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8

開窯的那一瞬,金光四起,只聽見絲絲裂響在我的周身迴盪……

景德名瓷

德高望重的老師傅正一板一眼地給他新收的徒弟們授課。

那佈滿歲月滄桑的手滑過我的腰際,畫出一個完美的弧度。

老師傅凝神,對他的徒弟們說道,這必將是景德鎮最美的一件瓷器。

接着,那滄桑而有力的手顫顫巍巍地在我光滑的周身上刻下斑駁的紋案。

一名年幼的孩子正趴在窗口好奇地盯着我。我朝他微笑。我馬上將進人那窯窖接受爐火的重重考驗,而我的美麗也將令人驚歎不已。

好奇開窯

我被放進了那黑色的巨大窯窖中等待着烈火的焚燒。然而,我不畏懼,美麗的背後一定會有付出。我的命運註定我只能接受這重重烈火的緞燒,我流淚……

這一切都被那名年幼的孩子收在眼底。他好奇地扭過頭,望着我流着淚卻堅毅的背影,眉頭皺着,悲哀地目送我進人了爐窯。

他應該在好奇爲何連陶器也會哭泣。我深信,他看見了我流下的淚水。淚水一滴又一滴地落在這悶熱難耐的爐窯中,一點又一點地蒸騰又蒸騰,在我的眼中結成一層薄薄的繭。

孩童受不住好奇心的驅使,在一個四下無人的午後悄悄地打開了那扇被重重爐火燒炙的鐵門。

開窯的那一瞬,金光四起。狂野的火舌流瀉出來,在午後沁涼的清風中慢慢平息了。

孩童驚奇地瞪大了眼睛,“陶瓷哭了!”他大聲喊道,童稚的聲音響徹了整個村鎮。

美麗積澱

那一瞬,我聽見絲絲縷縷的裂響在我周身響起,聽見老師傅生氣地拂袖而去:“頑童,你的好奇誤了它的美!”而後,是孩童的辯解:“陶瓷哭了。”然後的然後,我慢慢地睜開了疲憊的眼睛,世界上第一件薄絲雲縷裂紋陶器便誕生了。

人們驚奇於我的美麗,那交錯分佈的裂紋,如絲如縷,縱橫交錯,如同肆意流過的淚痕般清晰可見。

我微笑着,在陽光下展現我晶瑩剔透、水潤明淨的身軀。我感謝那孩童的好奇心,是他的理解、他的單純、他的好奇,成就了我今世的驚歎!

在一片驚喜喜與稱讚聲中,我閉上眼睛。歷經了千年,我在這森然寂寞的博物館中延續着千年以前的夢。夢中一名孩童悄悄地打開窯門,看見我微笑的嘴角後驚呼。我望見他純淨的眼眸,那裏靈動着兩個字——好奇。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9

好奇心,對某個事物好奇,人人都有,都會產生這種心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好奇心的理解逐漸加深了許多。

在我剛上初中的時候,對事物的激動與好奇整天圍繞着我,初中我就是這樣度過的。因爲小學在國外上學,所以直到初中才有機會接觸到了諸如《三國演義》這類家喻戶曉的名著。初一我買了一本《三國演義》,一本厚厚的,完全是古文的。早已從大人們口中聽說關於關羽的英勇,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我懷着激動和好奇的心情仔細地閱讀起了書中的故事情節。

因爲晚上我們買的書,在我廢寢忘食地看了幾個鐘頭後就該睡覺了。開始,大人們隔一段時間叫一次,兩次,我只當耳旁風,終於我父親有些急躁了,邁着大步進了我的臥室最終應是從我手中拿走了書,藏了起來。我倆戀戀不捨地懷着對書中人物的好奇與機動走向了寢室。誰叫咱不老實!趁大人們熟睡,我悄悄打開了我的檯燈在深夜看了起來。滴答滴答,鐘錶的聲音不時地在我耳邊響起。十一點,十二點..... 直到一點多我才扔下了書,帶着十足的睡意倒在了牀上。無奈第二天就是週一了,早晨我睡眼惺忪地走向了熱鬧的教室。

當然好奇心肯定也對我有終生受益的地方。

在我上初二的時候,父母和老師培養了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興趣就是在好奇心的基礎上建立的,正是如此在上初二的上半學期老師們用生動的課堂向我們展示了身邊的物理世界,使我逐漸對不同事物的原理產生了好奇的.心理,對物理有了濃厚的興趣,對物理老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實驗課上,物理,生物,地理老師讓我們自己動手親身體驗科學,這些也都使我對科學產生了好奇心最終有了對科學的興趣,在事物上不斷探究,創新,在學業上不斷努力。

任何事物都應該是有兩面性的,好奇心在我們身邊也是如此,比如對網絡上癮對電視或各種“新聞”,都是由於好奇心的驅使下而最終有了興趣無法自拔的。

我們需要好奇心,他可以讓我們探索出新的東西,有了創新,在科學,在生活中起着非常好的效果。但如果我們把握不住它,可能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10

世界在不斷變化,人類在不斷進步,那麼推動人類不斷進步的動力是什麼呢?是好奇心!人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記得小時候……

小時候的一天,我無意間從書上看到:蝗蟲是靠腹部兩側的氣門呼吸的,即使將蝗蟲的嘴封住,蝗蟲也不會因缺氧而死!這令我感到非常吃驚,甚至是不可思議!

那時,我非常的不理解,許多動物都是靠嘴和鼻子進行呼吸的,怎麼蝗蟲就這麼例外?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開始了行動。

我跑到院子裏,捉了四隻體型較大的蝗蟲。爲了捉他們,我還摔了一跤!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傷痛又算得了什麼呢!看,這四隻蝗蟲體形碩大,其中一隻,兩條大腿強勁有力,眼神發亮,那一對觸角不斷的在空中揮舞,好似一個大將軍!我也很興奮,但在求知的路上,只有好奇心是遠遠不夠的!因爲我遇到了一個不小的困難!

我用什麼封住蝗蟲的嘴?堵住蝗蟲氣孔呢?堵得緊了會立刻弄死它的,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弄得太鬆,怎麼辦?我在屋裏徘徊着……我想到了放棄,但又無法說服自己的好奇心。此時,我看見桌子上的一杯水,這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我真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於是,我將兩隻蝗蟲頭朝下,將下半身放入水中。剛剛開始,蝗蟲就表現出在做垂死掙扎,它倆的小腿在不斷地向下亂蹬,想要掙脫,逃出去。不一會,就不動了,這兩隻蝗蟲死了!

與之相比,兩隻蝗蟲頭在水裏的,倒是悠然自得,它們張着嘴彷彿在大口大口的喝水!倆反應也很小,顯得很平靜!這使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又一個問題出來了:蝗蟲能堅持多久,是不是一會兒就會死去?在好奇心的鼓舞下,我繼續堅持實驗。過了10分鐘,20分鐘,30分鐘……那兩隻蝗蟲依舊很健康,只是肚子大了許多,我想是水喝飽了吧!

通過這個實驗,不僅滿足了好奇心,同時也讓我明白了:蝗蟲主要靠胸腹的氣門一張一閉的進行呼吸!

擁有一顆好奇心,再加上一顆堅持不懈的恆心,那麼整個世界將屬於你!願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好奇心,擁有美好的明天!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11

好奇是社會前進的重要動力。好奇無處不在。燧人氏好奇,鑽木取火;神農氏好奇,遍嘗百草。人類在漫長的進化中,改變了許多,但好奇之心不變,其實也一直是好奇心帶領人類進步。

在一個人類新生命呱呱墜地時,好奇就隨之出現了。嬰兒的眼睛比成年人大得多,也明亮的多,是因爲周圍的一切對他都是陌生的,他需要一雙能夠滿足好奇心的大眼睛。柴可夫斯基四歲時就對音樂產生極大的興趣,後來成爲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可見,好奇心對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人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衰老,但好奇心卻能永葆年輕,青春常在。牛頓直至垂暮之年仍好奇於星球運動的切向力;愛因斯坦晚年還苦苦探求光波粒二象性的本質。可以說,好奇心獨立於時間之外,可能會在任何時候,給你甚至世界形成巨大的影響。

好奇,有時也會鬧出一些笑話,但更多的時候會使整個世界爲之鉅變。普朗克的量子論、門捷列夫的元素週期率都深刻地影響了世界。試想,如果沒有好奇心,門捷列夫如何能在零星混亂的元素中挖掘出一個意義非凡的規律?牛頓也不可能在習以爲常中發現萬有引力!好奇的力量太不可思議了。

有人說,那些都是偉人,我們是小小的普通人。那就回到一個個普通的人身上,好奇仍然無處不在。每逢假日週末,都有店鋪在門前請人搭臺表演,來來往往的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把視線投向舞臺,好奇地看上一眼。這就是好奇心在作怪。

如果對一件事不懷有好奇心,要想成功無異於異想天開。就像上特長班一樣,如果真有興趣,就會如虎添翼,某一方面的特長會成爲今後發展的良好動力;如果沒有興趣,就等於白白浪費時間,不如不上,以免把僅有的一點兒好奇心消彌殆盡。

不僅對於個人發展,對商業競爭來說,好奇仍起決定作用。

現在國內的衆多商家都力圖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其核心就是創新,而創新源於創新人的好奇心,創新出來的商品也要求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好奇心。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起自己的堅實支柱。

總之,貫穿人類社會以及人的一生的,是好奇;促進社會不在“刀耕火種”停留的,是好奇;伴隨着人們生活點點滴滴的,也是好奇。好奇,無處不在!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12

童年的美好回憶就像沙灘上的貝殼,撿也撿不完,數也數不清。在我童年的記憶裏最讓我回味無窮的就是童年的好奇心。

有人說童年是枝頭上那個想要摘下的蘋果,有人說童年是紙盒裏那條白白胖胖的蠶寶寶,有人說童年是髒兮兮的小花臉,有人說童年是在雨地裏瘋跑……童年到底是什麼?我說,童年是標點!什麼?不信?那就看我用標點來說說我的童年吧。

爲什麼用省略號呢?那是因爲小時候的事情誰能記得住呢。迷迷糊糊的,幹出什麼大事我都不記得了,據媽媽說我小時候最崇拜的人是警察、軍人。一看見警察叔叔阿姨,我就肅然敬禮一聽到奏國歌也敬禮,在家的話還找來一塊小毛巾被披在身上充當斗篷。長得多可愛也不知道,幸虧有照片,從照片來看,確實很可愛。可是,這些都不是我本身的記憶,而是聽來或看來的,我覺得我一出生就5歲了――因爲5歲之前的事一點都不記得,因此用省略號是再合適不過了。

呵呵,我那時候的好奇心可強了!幾乎對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很強烈的好奇心。記得我第一個暑假就是7歲的時候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暑假,是不是老鼠放假?”當然還有“海水爲什麼不會倒流到天上去?”這樣高深的問題。東問問,西問問,問得大人都煩了,問得人們全跑了,還封給我一個外號“十萬個爲什麼”。這不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問號嗎?

尾巴,就像一條小蝌蚪,因此它說的是我很調皮。有事實爲證, 就說一件吧。我的課本上的每一個人幾乎都被我戴上了墨鏡,添上了鬍鬚,爲此,不少挨老媽的批評。現在我正努力改正這個不好的習慣。

冒號。這是說我喜歡說話。在這裏自己揭一下老底吧。我上課隨便說話已經被老師n次請去辦公室“喝茶”。至於省略號就是被老師家長狂風暴雨或者和風細雨式的批評時的沉默了。 不過,我已經很久沒有因爲這個而被批評了,進步了!

歎號,又叫驚歎號、感嘆號,表明我慢慢長大了,感情豐富了。它是標點符號中最高的一個,由一豎和一個小圓點組成。小圓點就像小時候的我上面的一豎就如長大的我,高高的,大大的,與下面的小點形成鮮明的對比,說明我長大了!

童年給了我們很多美好而又懷念的回憶,只不過我們已經沒有了童年的好奇心,爲童年畫上了一個句號。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13

童年的我,對一切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就是因爲那好奇心引起了不少人啼笑皆非的笑話。

還記得二年級的那個暑假,一天晚上睡覺前我就按照例走進廁所,反鎖了門。這時我發現有一個奇怪形狀的東西,我的魂立刻就被它勾走了,兩隻腳不由的走了過去,由於燈光很暗,我只看清了它的大致規模,這是一個鐵傢伙,表面有點鐵鏽,是圓形只有巴掌大,這是什麼呢?我想即便我絞盡腦汁也猜不到這是哪路神仙的寶貝,我盯着這又圓又扁的東西,不經想起了圓圓的小蛋糕,我突然有種想切蛋糕的那種衝動。天真的我用手一刀切下去,也不知道了哪個機關。

我那稚嫩的小手還沒收回來就啪的一聲夾住了手。我被嚇得目瞪口呆,好一陣子才反應過來,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用力,一隻手使勁的拽,想把那傢伙弄開,可那一切都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都是徒勞,我大喊:“快來啊,我被什麼東西夾住了?”爺爺奶奶聞聲趕來,一邊咚咚咚的敲着門,一邊問:“怎麼了,沒事吧!快開門!快開門!”可是禍不單行吶,東西被繩子和水龍頭綁在一起,繩子太短了無法過去開門,只有抽噎着說:“我,我,我過不去,打不開門,有身子解繩子呀”,爺爺在門外着急的叫到。我匆忙去解繩子,可是心急吃不了肉豆腐,我折騰了這麼久才解開那討厭的繩子,淚流滿面地去打開門,一開門就準備了好萬花油的爺爺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傻孩子,你可把我給嚇壞了,這老鼠夾很厲害的,你真的是太……”我聽了,後悔莫及。

要是我不這麼好奇的話,也沒有後來的事情發生了,我現在的小手,也不會變成通紅通紅的了。終於把那老鼠夾撬開了,我鬆了口氣。爺爺說:“你這個大老鼠,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膽,進來趕來老鼠夾”,我心中那亂跳的兔子終於安靜下來了,可我怎麼也笑不出來。

哎,都是好奇心害死貓。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14

奇者,好也!——題記

好奇心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可以使你走向輝煌,也可以使你跌入深淵。

曾經有一個人坐在樹下休息。突然,一個蘋果砸在了他的頭上。這時他很疑惑爲什麼這個蘋果是落到地上,砸到他的頭上,而不是飛在天上,或是飛上月球呢,後來他便有了牛頓定律,有了物理學。

從前有一對兄弟在田野裏散步,看見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鳥兒,便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人類下。不能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飛翔,於是他們兩個帶着好奇心和疑問,發明了沿用至今的飛行工具飛機。這一對兄弟是萊特兄弟。

雖然很多發明家和科學家是因爲好奇心而做出了對世界,對人類有用的偉大貢獻,但是也有很多人因爲好奇而走上了一條犯罪的不歸路。

有一個少年在初中品學兼優,深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愛,但有一天他看到了一羣人在廁所裏抽菸,那些人的臉上盡是享受,他也想試試,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於是他拿着他媽媽給他的零用錢去小商店買了一包煙。躲在小巷子裏抽,讓他吸進第一口時嗆的直咳嗽,他覺得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美妙,所以他馬上回家了,讓他再次看到那羣人抽菸時,心裏癢樣的,還想去試一試,於是乎他又去了那條小巷子從書包裏翻出了上次買的那包煙。連吸了幾口,並沒有上次那樣的槍口,所以他就把那一根菸抽完了,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讓他感到十分新奇,後來他便上癮了。他媽媽給他的零用錢已經不夠他買菸,所以他開始像他媽媽索要更多的錢,但是過了很久,他媽媽不在給他錢了,所以他爲了有錢買菸誤入歧途,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這位少年因爲好奇走上了歧途,但也有很多了,因爲好奇去探索新事物的奧祕發明了各種各樣對人類有用的東西,造福人類,所以我們人類要正確地把握自己的好奇心一些不好的事情好奇,以免誤入歧途。好好利用好奇心去探索自己想要知道的東西,因爲好奇,所以有動力。因爲奇特,所以喜愛。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15

朋友有一天告訴我:好奇心害死人!

好奇心,的確害死了不少人呢!

好奇心爲何會害死人?且讓我來舉例說明。

縱觀人類科學史,幾乎每一次飛躍都隨着着殺戮。有的是殘害天真而好奇的科學家,不讓他們吐露人人都可以好奇地窺探上帝的祕密這個真理。有的將真理的幼苗掐斷,熄滅人內心渴求的火焰。

所以布魯諾被燒死,女數學家索菲婭被當做女巫,愛因斯坦被視爲瘋子。

而好奇地探索本身就危險重重。居里夫人由於對放射性物質的研究而身患絕症,哥白尼晚年因觀測太陽而失去視力。

好奇心可真是害人不淺!

然而布魯諾昂起頭,索菲婭說我選擇數學,居里夫人高貴地合上雙目,哥白尼撫摩著作封面淚水溢出雙眼,科學巨人愛因斯坦眼眸清澈,決不退縮。

假如可以齊聲回答,他們勢必會說:探索生命自然的奇蹟,我只是有些好奇!如此驕傲自豪!?

帕斯卡爾說:人是會考慮的蘆葦。的確,會考慮是人類高貴之處,而好奇心正是考慮的原動力。大家是誰?大家從何而來,又到哪兒去?每每考慮這些問題,我彷彿置身於無限的旋渦之中,感到不可知而答案又似乎無處不在。這些問題困擾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家,但毫無疑問的是,人類正是由此進步,由此昇華。

好奇心似乎離大家愈來愈遠。朋友又道,指着堆着的課本試題嘆氣。我凝視池塘邊嬉鬧的孩童,不禁有些惆悵。

越是成長,人似乎對這個社會愈來愈熟知,大家習慣了天是藍的,月亮會圓會缺,電視一個黑匣子卻會唱會跳,母親的白髮會愈來愈多,而互聯網更告訴大家,你想知道的,大家都有。

《蘇菲的世界》中艾伯特對蘇菲說:當大家安於沉睡在兔毛中時,哲學家一直攀在兔毛頂端,向下大喊:你們快看!而大家只是一笑:這羣搗蛋鬼!

那你呢?朋友,你會如何做?

朋友從書本間擡起頭,清亮的眸子閃動着光芒,她嗔怨我道:真是個麻煩的問題,不過假如不幸遇害,或許是另一種幸運呢!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16

清晨的時候,當你穿梭在綢般霧氣裏的時候,這好奇心便開始了。露水潤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輕微的聲響,是什麼在萌動?泡桐花紫色的蕊無聲地落下來,綿軟得彷彿一捏就會碎,輕柔得一吹便飛散,是怎樣的嬌羞躲在了裏面?搖櫓聲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霧,又無聲地消失於耳側,是誰在哼唱?待到薄霧消散,這一切又似乎從夢境中抽離,它們又到哪兒去了呢?你只能懷着好奇心繼續走。

石庫門的深處有叮咚的泉響,江南的小姑娘抱着琵琶哼唱不已。她的指尖像這門前的流水,靈動而不留痕跡,只留下幾縷清音。這清音,究竟從哪裏來?隔壁的老太太梳了光亮的髮髻,提着籃子出來,一口吳儂軟語:“張家姆媽,走啊,今朝端午買糉葉去嘍!”於是,一個清秀而又和氣的中年女子出來,笑着嗔怪:“大清早呢!”隨即兩人消失於石板街的盡頭。她們往哪兒去了呢?尋找什麼來解開我的好奇心?恰是一曲《遊園驚夢》。

“看人間奼紫嫣紅開遍……”我追隨着杜麗娘的心思解開這謎團。庭中美景固然惹人憐,但更惹人憐的是自己的肺腑;這城市裏的美景固然綺麗,但最誘人的也是她骨子裏的韻味呵!

兩千年來,是伍子胥的相土嘗水,是干將莫邪的劍意人情,是館娃宮裏“嘎嘎”作響的木屐,是憨憨泉裏不盡的清漣,築就了這座城的風骨。好奇什麼呢?我們好奇她爲何這樣清新動人,答案是隱逸在這時光裏的。你可以說是山水沉澱了她,你可以說是她融入了山水;你可以說是吳人塑造了她,你也可以說是她哺育了這些人。我不禁莞爾,心頭的疑慮也頓時消散,這些“從哪裏來”、“如何來”,當這座城給了我們問題時,也便給了我們答案。

一花一世界,從那門前的流波里,我們似乎看到了平江城的骨子。那便是她給我們的答案。

城的美妙,在於她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

城的美妙,也在於她給了你最精彩的答案。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17

每個人從哭聲中開始來到了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童年就像是一本歷史書,記載下我所有的天真浪漫,也引發了我的好奇心。

記得去年夏天,我在家門口的花叢中看見了幾隻瓢蟲,看到這些大大小小的瓢蟲,我產生了一些想法。

我捉了一些瓢蟲回家,把它們放在一個透明的瓶子裏,開始觀察。先找一找它的眼睛在哪裏?首先一點我敢肯定,瓢蟲是有眼睛的,要不它怎麼看東西呢?但是我左找右找也找不到,可能是它的眼睛太小了。於是我便“請”來了放大鏡幫忙。在放大鏡下一看,我便找到了答案:在瓢蟲圓圓的身子前,有一個圓圓的小東西,可能這就是它的腦袋;在它的腦袋兩端各有一個小小的黑點兒,想必這就是瓢蟲的眼睛了。

那瓢蟲有幾隻腳呢?我把抓到的瓢蟲拿出一隻,想把它的身子反過來,看看它有幾隻腳,可是它在桌子上亂跑,我怎麼也捉不住它,最後終於把它捉住了,可是也不知是怎麼回事,這隻瓢蟲只有5只腳。於是我又拿出一隻,想證實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瓢蟲都只有5只腳,可以不小心讓它給飛了。沒辦法,我又拿出一隻,結果又給飛了,我有點兒想放棄了。但一想,我怎麼能這麼輕易就放棄呢?於是我又重新找回了信心。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隻瓢蟲,成功的發現了:原來瓢蟲有6只腳。

剩下最後一個問題:瓢蟲到底是害蟲還是益蟲?我把瓢蟲放到院子了,通過觀察發現它們當中只有一個是益蟲,它就是“七星瓢蟲”。通過從書中查找資料,我還知道:七星瓢蟲是橙黃色的,背上有七個黑點,又叫花大姐。七星瓢蟲專吃一種叫蚜蟲的害蟲,蚜蟲又叫膩蟲,專門把嘴刺進植物表皮的汁液,使植物枯黃死掉。而七星瓢蟲一天能吃一百多隻蚜蟲,所以瓢蟲中只有七星瓢蟲是益蟲,其他的都是害蟲。

我興奮的叫了一聲,因爲我終於發現了瓢。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18

“這是什麼呀?”我好奇的問。“螳螂。”他慈祥而又溫和地說着,像二月初現的陽光般溫暖。

小的時候,我不喜歡住在城市裏,因爲原本應該湛藍的天空少了一些它的顏色,越來越多的灰色像一張網慢慢的籠罩了一切;高大的樓房遮住了我的視線;路邊孤零零的幾排小樹和枝頭上無奈壓抑的小鳥彷彿在訴說它們的苦悶,所以我便經常叫嚷地要回老家去玩。

現在想起當時的生活,像一頁泛了黃的紙,它記載了太多卻無法訴說,想起來的時候總是暖暖的。

記得那時,我最喜歡在老家附近的一片草地玩,不是因爲別的,就是因爲那兒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小蟲,把它們收集式的捉住,放進一個透明的玻璃瓶裏,心裏就美滋滋的。而那時我的玩伴便是我的姥爺。他總是在樹蔭下乘涼,看着我捉蟲子玩,而我總會拿着捉到的蟲去問姥爺:“它叫什麼名字?”姥爺便馬上回答我,有時我記錯了,他就不厭其煩的給我糾正。炎熱的夏光灼燒着每一寸土地,它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考驗着萬物,纔可以在秋天結出果實,綻放出自己的光彩。

秋天到了,田野裏飄滿了瓜果的香氣,紅紅的蘋果像一顆顆懸垂的寶石,令人欣喜萬分。那時候,一到秋天全家最樂的就是我,因爲可以去摘果子了。於是我便興沖沖的跑進姥爺種的果樹林和姥爺一起摘果實。有時我會問一切我想知道的東西,一些讓人想不到的問題,現在想想還不時地笑着。

記得有一次去摘玉米,我問姥爺:“這是什麼呀?”姥爺笑了笑說:“玉米,還可以吃咧。”我便費力的拔下幾粒玉米,二話不說便咬了上去,“呸呸!”“真難吃!”

現在的我已經不會有太多的好奇了,也會用正確的眼光來看待世界的好與壞、美與醜,但童年留給我的永遠都是美好的回憶。

不過這些回憶歸根結底也只是童年了,現在的我和以往相比成熟了許多,也很少會天真地問別人一些聽起來可好笑的問題了。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19

一本普通、簡單的本子和老師鮮紅色的筆記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是什麼?老師給我的評語是什麼呢?多少分?那篇能得多少分呢?

本子剛發下來,躁動的心就指揮我的手一把扒住它,小心翼翼地瞄着四周確保沒有目光投到這兒來。幾個鮮紅色的字就這麼粗暴而耀眼地嵌在我的本子上再也去不掉了。“38”這個數給了我不少歡喜,我離40分不遠了!

輕瞄:有的同學把本子打開又合上……合上又打開,反反覆覆,好像正在尋覓最正確的打開方式;有的同學一拿到作文本就收入了包囊,他的本上是藏了什麼嗎;有的同學就愛往別人身上靠,左顧右盼伺機窺探機密,然後悄眯眯地看着自己的分數、或是傻笑,或是長嘆一聲。每一個同學臉上都藏着不同的“故事”……

在保證沒有人看到的情況下,我像一個小偷一樣,悄悄地,生怕被人發現地開啓了這本“聖書”。不知爲何,電燈以一個“恰好”的理由,理直氣壯地照着我的本子,窗外的風也附和着燈光的照耀,故意地經過發了黃的紙張,像是小姑娘的頭紗輕輕地擺動,以一個最好的角度印在我的腦海裏,是多麼綺麗呢!

又是鮮紅的字跡,老師寫的什麼呢?好好奇呢;或者是這個本子有什麼魔法,一直一直吸引着我的目光。

有時候,會覺得世界很小,只容得下一個小小的作文本,終於,看完了。忐忑的心情還沒安定下來,心想:“我自己看自己的作文有什麼可怕的?”可我的手偏偏不聽話,又悄悄地,輕盈地合上了作文本。

我長嘆一口氣,好像剛剛經歷過什麼大事兒一般。留下的只剩老師的字跡,曙光照在本子上,烘托出一個溫暖的情景。看着窗外,草地上飄動的苜蓿。多麼幸運,我遇見了荊老師,是她,在我的本子上留下了永恆的印跡……

謝謝您,正在看我作文的荊老師。

我又將寫下“好奇心”了。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20

好奇心,何謂好奇心?

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也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

好奇心主要表現在對一些事物表示特別注意的情緒;喜歡探究不瞭解事物的心理狀態;對於怪誕的嗜好或熱情心理學認爲。

而好奇心到底對人類的發展是有益的還是有弊的呢?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沒有特別的才能,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

是的,只有好奇才會使人進步。

牛頓的故事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天傍晚,牛頓坐在蘋果樹下乘涼,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他忽然想到:爲什麼蘋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飛呢?於是便提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讓我們好好想想,之前難道沒有人被蘋果砸過嗎?那爲什麼這個定律只有在牛頓被砸過的時候才提出來的呢?

歸根結底還是在牛頓有探究問題的好奇心,假設牛頓並沒有這種好奇心,他被蘋果砸過以後也只會覺得這件事情很平常,所有不去思考然後事情,那萬有引力定律就提不出來了,至少不會是牛頓提出來的。

由此可見,好奇心很重要,但我們能無時無地的充滿好奇心嗎?民間流傳這這樣一個故事:一隻貓兒由於好奇心過剩,想知道桌上罐子裏是什麼東西,結果掉到了滾燙的湯裏殞命。固有“好奇心害死貓”的說法。

這樣看來好奇心又很危險,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正確的對待好奇心呢?

法國的一位著名詩人繆塞有一句名言“對壞事的好奇心是一種可詛咒的毛病,是從一切不潔的接觸中產生的。”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好奇心必須要有個度。

能控制自己的好奇心,適度的去進行冒險行爲,我們稱之爲“勇敢”,但是明知道可能會招致災厄,卻任憑好奇心肆意生長、魯莽行動的行爲,我們就只能稱其爲“作死”了。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21

生活中的人們往往侷限周圍的事物,有時候不能夠放開自己的思緒,面對不一樣的結果總是不敢肯定自己是正確的,不懂得去變通,只是墨守成規,認爲別人所說的就是真理,面對所謂的真理,就像面對雷池,不敢輕易踏出一步。

生活中的例子枚不勝舉,記得一位美國的醫學家福蘭克林,他曾經研究人體的基因細胞,研究了很久都沒有取得成功,而在一次偶然的實驗中,他發現了人類似雙螺旋結構的基因分子,他很驚喜,面對這種情況他又努力的查找了很久的相關資料,到最後,他還是沒有把握肯定自己的結果。面對別人的研究資料顯示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成果,再加上外界人士的壓力,最後他放棄了繼續研究下去的信念。

而就在這同時,另外兩名科學家對當時的這種基因結構很感興趣,他們堅持自己的思想,想通自己的理論去證明這一結論,結果他們成功啦,他們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就是人類的基因分子,而且還有大量理論資料做爲依據,在當時他們兩個在社會上不同凡響,而相反福蘭可林卻與成功失之交臂了,也許他如果堅持自己的理論的話,不那麼堅持所謂的真理的話,成功的那個人就是他啦!

生活就是這樣,有時候如果多堅持一下你就可以走出困境,撥開迷霧見天明瞭,可是很多人卻做不到,這種思想的中間是人們缺少一顆好奇的心,不敢發現、探索,更不能夠去做到質疑。

懷有一顆好奇心,不那麼總是一味的相信書本上的理論,不要總是聽風就是雨,不要畏畏縮縮,只要相信自己是對的,你就應該大膽的提出來,古話說的好“學貴質疑”,這也是一個知識能力提升的過程,如果人人都蠱守陳規的話,那麼科學又怎能有進步與發展呢?

懷有一顆好奇心,不滿足於現狀,敢於去發現,勇於去探索,你會發現我們的生活竟是因有了好奇心而變得如此美好。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22

這個世界很大很大,在這麼大的世界中可以遇見你。這是爲什麼呢?是上帝安排的嗎?還是人類就此靠緣分才相向遇見?這些問題到22世紀,也還沒有解開。

不光這些還有好多小小的問題也在赴趕着我的好奇心。

比如:爲什麼白天會有太陽?爲什麼晚上會有月亮?爲什麼地球是圓的?人是怎麼來的?植物爲什麼會枯萎?沙漠爲什麼會缺水?汽車的輪子爲什麼必須是圓形的?爲什麼會有海?爲什麼會有陸地?爲什麼人要吃喝才能維持生命呢?還有,爲什麼筆會按動?爲什麼手機會能自己發出聲音?

在我很小的時候,因爲什麼也不知道,也就只會哭了。在每次我哭的時候,媽媽就會想很多辦法讓成停止哭泣,每個媽媽都是這麼想的吧,媽媽爲了不讓我哭,拿了一個很精緻的音樂盒,是粉色的,打開後,裏面有一個美麗的世界,在那美麗的世界裏,有一個穿着芭蕾服的女孩在跳舞,在她翩翩起舞的時候,還伴隨着動聽的音樂呢,多麼神奇啊。於是,這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它爲什麼會自己動呢?不僅會自己動,它還會發出聲音來,這是爲什麼呢?在這無法壓迫的好奇心下,我決定要一探究竟,在我下次哭時,等待好時機,我打開它,裏面的女孩照樣在裏面跳舞,我看她的一舉一動,然後,爲了更好地使我觀察它爲什麼會動,會有聲音。我把它放在眼前,卻什麼也沒有發現,表面除了花紋,寶石,沒有什麼東西了。在我觀察小女孩的時候,我發現在她的腳底下有一個底圓,她是會動的,於是我就想要把她拿下來,好觀察裏面的細節,而在我要把她拿下來的時候,我感到很困難,她很硬,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她拿了下來,她壞了……也不能再來一次放上去了,而底圓卻還在轉動。

後來,媽媽告訴我,裏面是齒輪,等長大就明白啦,我也知道了裏面是齒輪讓她轉而出聲的。我的好奇心在音樂箱上轉彎了,不再對音樂箱而好奇了,因爲我知道她裏面有齒輪!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23

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從古至今,有多少真理的發現不是源自於哪個科學家突如其來的好奇心。

就先舉一個大家都熟知的例子吧。牛頓在蘋果樹下思考時被蘋果砸到,從而產生好奇併發出疑問,不斷深入,最終就有了“萬有引力”這個學說。

由此可見,好奇心促使着真理的被發現,無論是牛頓還是愛迪生,愛因斯坦還是霍金,他們都有一個不約而同的共性——極具好奇心,並會爲自己的好奇心而付出實際行動。

要想發現真理絕不是僅僅擁有好奇心就可以的,擁有好奇心,學會好奇只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之後還要不斷進行探索,進行追求,最終才能成功發現真理。

真理的發現往往源自於一時的好奇,一個沒有好奇心的人,早已習慣了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東西能再使它擁有新奇感,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物沒了興趣,他還會去探索嗎?答案肯定是不會,對吧?

來,讓我們看一下接下來的一個事例。

一個叫約里奧·居里的科學家在一次用a粒子轟擊元素鈹的實驗中發現了一種很強的射線,卻並未深究,因此錯過了中子的發現。

像這一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數不勝數,明明已經搶佔到了真理的先機,卻沒能好好把握住。都是因爲缺少好奇心而引起的大部分遺憾。

當對一件事物完全沒有好奇時,又哪會拼死拼活地要去探究,不去探究又哪能得到真理?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不付出努力是不會有回報的,然而,沒有好奇心參與的努力怕是也沒有什麼實際的用處。

當然,只有好奇心,有時也不能促使人們去進行探究。但一個沒有好奇心的人,很難指望他能真正潛心鑽研,去不爲名利地探究。而沒有這樣的探究,便也很難有所發現,真理的道路向來是爲好奇心所點亮的,好奇是通向真理路上的燈塔,有了這燈塔,向前邁進便不是難事,所以,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24

我們的童年大概是在“十萬個爲什麼”裏過完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興趣的事,我們都喜歡用手指着問:“這個是什麼呀?”這完全是出於我們的好奇心。

何謂“好奇心”?對我來說,不過三個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種慾望,求知慾學的願望,孔夫子早就告誡子貢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好”是一種態度,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陸游曾告誡後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對他人負責,面對別人的“好”,“賢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總之,“好”是認識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這種意識,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種各樣令人着迷的“奇”。

何謂“奇”?不過是遇到“奇”,發現“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人帶着“獵奇”的心態去看待世界。然而,“獵奇”的人常常會挖掘出一些陰暗、落後的事物,這並不是真正的“奇”。

這裏所指的“奇”是牛頓對於蘋果爲什麼會掉在自己頭上的疑問;是伽利略對於亞里士多德鐵球落地理論的質問;是李四光對中國“貧油論”的反問。

對於未知,我們“奇”;對於書籍,我們發現更多的“奇”。人類在“奇”的帶領下越來越深入地瞭解我們所居住的美麗星球,並走向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去探祕。“奇”是我們必須擁有的探求品質。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陽明這樣解釋心與理的關係。雖有誇張和唯心主義的色彩,但卻能看出人們對於“心”的重要性的認識。

古人說過“心如止水”。由此可見一份平靜如水的心境是多麼重要。假如你帶着浮躁之心,尚不談研究學術,恐怕自己也會被這情緒所左右,再也無法發現和創造了。《禮記》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當“心如止水”時,你的視野將擴大,你的思維將更加活躍。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無心是蠢材,只有用心好之奇,纔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穫。人生憑“好奇心”而活,人類憑“好奇心”發展延續,生生不息。

好奇心的議論文 篇25

好奇心如今的生活節奏非常快,而我們似乎被平淡的生活淹沒了,總覺得生活沒故事,想要發現點什麼,也得去看個懸疑片,才能滿足好奇心,其實,平常的生活確是非常有滋味的。每次去奶奶家,這件事總是會勾起我的好奇心。爺爺奶奶兩個人都上年紀了,相距不過幾米的屋子,有什麼必要隔幾分鐘就喊一下?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聾,還能眯着眼在屋裏做針線,大她三歲的爺爺便不行了,不願走動,總是坐在藤椅上曬太陽。相隔不過幾米。奶奶過幾分鐘,便會放下活兒,“老頭子!”奶奶這麼叫,爺爺不應,奶奶便急,邁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爺爺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奶奶便孩子般地笑嗔:“這個死老頭子,人家喊了也不睬。”這樣的事天天發生。我很好奇。是奶奶悶嗎?沒有人說話?那她爲什麼只喊一下爺爺而不是和爺爺嘮嗑呢?喊爺爺做什麼呢?還這麼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見爺爺好好的,滿意離去的背影,陽光總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鋪在奶奶身上,每每這樣的畫面閃爍着溫暖的光輝。是不是隻要有人答應便好呢?我好奇地繼續想。那好,再有這種事發生時,我便捂住嘴,學爺爺的聲音遲緩地答:“唉……”可奶奶每每都能辨別出來。無論我用布還是用棉花捂住嘴巴以求聲音的逼真。

“細丫頭在這兒搗亂……”奶奶皺紋漫布的手會輕拍我,以示責備,微微笑。奶奶依舊。我的好奇心不減反增。算了,我破釜沉舟。

“奶奶,你老這麼喊來喊去做什麼?也不嫌煩。”奶奶看我,寬容地笑:“丫頭,你不懂的。指導他好好的,才心安的。”心,被濡溼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連日以來如同小蟲一樣不斷噬咬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我想,所謂愛,便是如此,就是我所愛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見的地方,我手夠得到的地方,我能夠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我慶幸我擁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曉奶奶一輩的關係、溫情與愛,我知道了,那聲聲呼喚是在說,有你在,整個世界,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