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篇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篇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及作者這樣想象的依據。

2、感受課文細膩傳神的語言、大膽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節。

3、能用自己的語言條理清楚地介紹琥珀的樣子及形成過程的依據,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課前蒐集關於琥珀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師:我們在五年級時學習過一篇課文《黃河象》,在北京博物館的古生物大廳裏陳列着兩具大象的骨架,那就是黃河象的骨骼化石。(課件展示)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塊形成於一萬多年前的'珍稀化石——琥珀(板書課題)看,這就是神奇美麗的琥珀化石。(課件展示)

2、師:看到這些美麗的琥珀,你想了解些什麼呢?

3、生提問題。

4、生彙報資料。

5、師:《琥珀》這篇課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的科學小品,也就是說明文,現在就請同學們打開書44頁,隨着作者的推測,走進這塊琥珀形成的傳奇故事吧!

二、回顧初讀,交流收穫。

1、檢查字詞掌握。

2、指名讀課文,其他生邊聽邊吧讀書收穫做批註。

3、生彙報讀書收穫。

三、品讀語言,感受推測。

1、師:琥珀是怎樣形成的?課文的哪些段落寫了琥珀形成的過程?請大家再次瀏覽課文。

生:文章的第2——13自然段寫了琥珀的形成過程。

2、師:作者由這塊罕見的琥珀推測了它的形成過程,作者又是怎樣推測與想象的?請大家帶着這幾個問題默讀課文。(課件出示問題)

生默讀課文。

3、師:蒼蠅和蜘蛛爲什麼會被同時包在裏面呢?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生找出相關語句。

4、師:這是一隻怎樣的小蒼蠅呢?說說你的體會。

生讀課文並談自己的體會。

師課件出示描寫生活中的蒼蠅,生讀一讀,和課文裏的小蒼蠅對比,談談自己的感受。

5、師:感受到了作者語言的生動,那作者是否也是這樣寫蜘蛛的呢?

生彙報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蜘蛛的動作和心理描寫。

6、師:此時,“螳螂意欲捕蟬”可結果怎樣呢?

生齊讀9——11自然段。

師:找出這幾個自然段中寫蒼蠅、蜘蛛行爲結果的關鍵詞。讀出蜘蛛、蒼蠅的不幸。

7、(課件出示)兩隻小蟲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裏。

師:淚珠指什麼?天氣炎熱,太陽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樹林(課件出示)兩隻小蟲淹沒在老松樹黃色的汗珠裏。你認爲哪個詞用得好?爲什麼?

生結合課文談體會。

8、師:這是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悲劇,課文這麼寫,正體現了它生動的文學色彩。現在的這個松脂球就是琥珀,對嗎?想象它一直掛在這棵老松樹上,掛下去,會不會變成琥珀?(不會)所以,科學家又推測了下面的變化。

生齊讀12、13自然段。

師:用自己的話說說松脂球是怎樣形成化石的?

生彙報,師相機板書。

9、師:畫出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並談談自己的體會。

生彙報後課件出示

師:通過作者生動形象地描寫,你知道琥珀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生彙報後課件出示。

10、師:科學家的推測非常合理,不僅體現在琥珀形成的過程上,還體現在琥珀發現的過程上。

指名讀發現琥珀的段落。

師:作者不是任意安排了兩個人,而是安排了父子倆,你認爲這樣安排合理嗎?現在就讓我們在朗讀聲中再次欣賞這塊珍貴的琥珀吧!

生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11、(課件出示:我們可以……圓環)

師: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請在文章前一部分中找一找與之相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從那塊……蒼蠅和蜘蛛了)

大聲齊讀,談談體會

四、拓展延伸,質疑昇華。

1、師:有人認爲小蒼蠅和小蜘蛛被松脂淹沒而惋惜,有人卻說“它們被封在琥珀裏,生命獲得了永恆。”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師生彙報交流。

2、師:學習了《琥珀》一文後,你還有哪些有關琥珀的問題想要問?大家的問題都很有價值,老師也希望同學們做一個愛自然、愛科學的孩子。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的事,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課文文辭凝練,含義深刻,是孟子的傳世之篇。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自悟自得,初步瞭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閱讀註釋,聯繫上下文讀通讀懂,結合譯文解釋重點詞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教育學生做任何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瞭解我國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增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三、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課文的意思。

確立依據:根據《新課程總目標》第三學段要求能夠閱讀淺易文言文,並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四、教學難點:

體會所蘊含的道理。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順便就對基礎知識做鞏固。發展自學能力。

2、在朗讀上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感悟古文的韻味。

3、基本瞭解中的字詞意思,能弄懂文意。感受專心致志的學習態度。

六、教學過程

(一)有請學生講故事《小貓釣魚》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你從預習中都有了哪些收穫?

教師總結預習方法

對學生中的預習做法中好的方面,創新方面提出表揚

(三)學習古文的方法

1、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說說學習古文應該達到什麼程度就算學會了。

2、教師總結,出示本課的學習目標。

3、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的經驗和課時選擇本課可以完成的學習目標。

(四)小組合作

要求: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對照註釋,瞭解每個詞語的`意思;

(五)展示交流

1、朗讀展示(注意“誨”“繳”等字的讀音)

學生教師評價

2、文中的字義詞義(也、與<歟>、矣等語氣詞只做瞭解)

學生可上臺展示,每組一句。

其他小組可以補充、修改或是挑戰。

有錯誤教師及時修改,並向全班強調。

(六)教師總結

1、總結學生的展示成果。

2、提出建議。

3、總結本課中兩個人物的學習態度,稍作品析。

(七)佈置作業下課

用自己的話試着說出課文的內容。(爲下節課的任務稍作鋪墊)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四課《索溪峪的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張家界索溪峪的“野”性美。

過程與方法 學習作者是怎樣在描寫景物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 欣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文章用擬人的寫法,不但寫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還表達了作者對純樸自然風光的嚮往和讚歎之情。

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 自讀感悟法

教具運用 錄音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前邊我們學習了查字典,請查出“野”字是什麼意思?在課文中又是什麼意思?

(二)簡單介紹張家界。

(三)聽課文錄音。注意本文的寫作順序。

(四)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詞。

(1)“意念”指什麼雲。(2)“返樸歸真”是什麼意思?

(3)“盪滌着我的胸懷”中“盪滌”是什麼意思?

2.分析文章的層次。野(山、水、物、人)>盪滌着我的胸懷

(五)默讀課文。分小組議論課文的分段,概括段意。

(六)指四名同學,分別朗讀野山、野水、野物、野人這部分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景的?畫出課文中每一部分的中心句。

小結:作者這樣寫,既是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文章脈絡清晰。

(七)討論、交流。

1.自己讀“野山”的描寫。畫出課文中描寫索溪峪的山的樣子和形狀的.詞語。畫出描寫山的驚險的詞、句。

2.讀“野水”的美景。

(1)“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什麼意思?

(2)作者是怎樣描寫山路和索溪峪的關係的?

(3)說說你覺得作者這樣描寫野水的景色有趣嗎?爲什麼?

(八)齊讀第五部分課文。

1.“全無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氣”這是什麼意思?2.人們總結了一句諺語是怎麼說的?

3.課文最後一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小結:通過作者的聯想,又一次表現了作者對索溪峪的讚美之情。

(九)總結本文中心思想。

(十)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後記

課堂上,我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讀山的野。讀水的野,讀動物的野,讀遊人的野,喜歡哪部分就讀哪部分。讀出野性的味道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朗讀比賽就這樣轟轟烈烈地展開了。你讀,他讀,同桌讀,小組讀,然後全班一起讀,喜歡這段的就站起來讀。孩子們興趣盎然,讀出了韻味,讀出了個性,讀出了特色。讀得感興趣了,再試着背一背。學生的情感一旦被激發出來,將一發不可收。這節課,我上得很輕鬆,而孩子們很快樂。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小學生活,六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爲教師準備了9篇複習材料以供期末複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小學生活”。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五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各安排了兩次,“課外書屋”安排了一次。

本冊要求會寫80個字。爲便於複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後安排了“詞語盤點”欄目。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裏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裏的,有的是略讀課文裏的,只要求識記,不要求書寫。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1)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會寫80個,瞭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並能正確書寫。

(2)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文段。

(3)背誦20篇以上的優秀詩文,課外閱讀不少於15萬字(完成課文配套課外閱讀30篇)。

(4)學習瀏覽,能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根據需要蒐集相關的信息,並按一定的標準分類。

(5)學習用鋼筆和毛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度。

(6)學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簡單的讀書筆記、關於自己的事。

(7)在閱讀中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

(8)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2、技能方面

(1)會使用字典、詞典進行識字,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並體會漢字的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6)在閱讀中能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7)會讀詩歌,初步掌握閱讀方法,瞭解詩歌的語言特點。

(8)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9)能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讀後感等習作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範、整潔。

(10)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通過了解自我、閱讀報刊、書籍及採訪等途徑,小結自己的小學生活和成長足跡,能夠寫簡單學會活動總結。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讓他們受到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家鄉的教育,受到爲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思想教育;增強環保意識,陶冶愛美的情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熱愛科學、敢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在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教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4、學習習慣方面

(1)養成良好的預習、複習、認真完成作業和根據需要蒐集、積累信息的習慣。

(2)養成先想清楚再寫和寫後認真修改的習慣。

(3)養成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大膽質疑的習慣。

(4)養成課外閱讀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5萬字。讀後寫讀書筆記。

(5)養成如實表達的良好文風。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簡單的讀書筆記、關於自己的事。在閱讀中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在閱讀中能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2.難點: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會讀詩歌,初步掌握閱讀方法,瞭解詩歌的語言特點。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通過了解自我、閱讀報刊、書籍及採訪等途徑,小結自己的小學生活和成長足跡,能夠寫簡單學會活動總結。

四、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啓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讀寫結合,以讀促寫。重視詞、句、段的訓練,重視朗讀的訓練和指導,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

6、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7、對學生進行雙基教學,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8、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9、.每堂課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

10、採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整體素養,包括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品位,培養高素質的一代新人。

五、作文計劃:

(一)口語交際:

1、口語交際目標: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在稍做準備後能當衆作簡單的發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

2、注意激發興趣,引導互動交流。本冊教材注意從學生生活實際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有的專題中口語交際提供了多個角度,注意拓寬話題範圍。教師要結合本地區、本校、本班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交流主題和話題範圍,使學生的交際能夠與生活經驗相結合,有話可講。還要根據每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爲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交際、展開互動交流創造條件。有的需要創設情境,如,談自己的理想;有的需要引導回憶,如,說說自己難忘的“第一次”;有的最好能提前佈置,如,談自己瞭解到的民風民俗。

3、交際目標要明確。教材安排的交際話題類型不一,每堂口語交際課的交際目標也應各有側重。要注意從傾聽、表達、應對等各個方面考慮,提取需要重點訓練的方面,教學時做到心中有數,適時給予點撥、指導。對於辯論、演講等需要專業技能的口語交際話題,要根據教材安排給予一定指導,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語交際與習作合在一起,要注意處理好口語交際和習作指導、講評的關係。總之,在口語交際課上,要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二)習作教學:

1、作文總目標:能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讀後感等習作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範、整潔。

2、習作教學措施:強化學生的習作意識,加強習作形式的指導,引導學生積累習作素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文風,習作交流和評價,重在鼓勵。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策略

課前瞭解季羨林、閱讀《賦得永久的悔》一文,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特點,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愛護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引導學生多讀、讀中感悟和讀後交流等多種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通過反覆品讀,昇華學生情感,受到思想教育,使其學有所得。

教學重、難點

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懷念母親、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教學準備

蒐集季羨林生平簡介及其相關作品《賦得永久的悔》,《我的中國心》的歌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師:誰知道一般“國寶”是指什麼?(大熊貓)但是在北京大學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被人稱爲“國寶”,他是誰呢?

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

2、課件出示: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

學生默讀,交流感受。

3、出示課題。

季老的許多文章裏都談到了母親,也都表達了這樣的情感。(出示課題《懷念母親》板書)讀出“懷念”的情感。

4、作者懷念的僅僅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懷念母親》。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指名朗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作者有兩個母親,對這兩個母親有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愛慕。)

三、抓住重點語句,品讀

(一)品讀懷念“生身母親”

自由讀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對生母的懷念。

1、談感受。

2、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後來到了德國,來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爲什麼,母親頻來入夢。”

(1)理解“寢不安席”“我的願望”(隨母親於地下)“終天之恨”。

(2)聯繫上下文,說說爲什麼作者會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是不是僅僅因爲母親的逝世?

(3)真正讓作者遺憾和痛恨的是什麼?(無法盡孝,心存自責、愧疚之情)

3、再讀整段話。

(二)研讀思念“祖國母親”

作者是那樣懷念母親,數十年如一日。24歲那年,作者離開祖國,來到了德國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離,並不能割斷心中的懷念,相反,這懷念又增添了分量。

1、自由朗讀文章,從字裏行間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懷念。

2、說說在作者的懷念中,又增添了什麼?(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3、再讀課文,思考: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懷念時刻伴隨着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重點研讀以下句子:

“……不知道爲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1)說說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2)你知道“頻來入夢”的原因嗎?(作者旅居在外,對生身母親、對祖國母親的懷念與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兩位母親不斷出現在作者的夢中。)

(3)有感情朗讀。

“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甜蜜”和“淒涼”是不是有矛盾?你怎麼理解?(因爲在遠離家鄉的日子裏,能時常回憶起在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彷彿就在身邊,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些寬心、一點甜蜜,少了一些淒涼、孤獨。)

(2)有感情朗讀

“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1)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怎麼樣的?(關愛孩子、思念孩子)

(2)作者爲什麼要寫房東太太的事情?

(3)感情朗讀。

“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1)理解“悵望灰天”的意思。

(2)在作者腦海裏,母親的面影是怎樣的?是清晰的,還是模糊的?

(3)在淚光裏,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麼?

(4)有感情朗讀。

四、學習寫法,首尾呼應

一個是生身母親,一個是祖國母親,兩位母親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偉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爲──

齊讀文章的最後一段和第1自然段。

學生交流寫法。

五、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在1984年的春節聯歡會上,香港歌星張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嗎?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來唱唱這首《我的中國心》吧!(播放歌曲)

2、唱完這首歌,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3、課文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海外遊子對祖國母親的無限思念和熱愛,在國慶節來臨之際,你最想通過什麼方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呢?

學生暢談

板書設計:

親生母親 —— 悔恨

懷念母親

祖國母親 —— 熱愛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名人,感悟名言,並充分積累名人名言,提高學生積累並運用名人名言的能力。

2.培養學生主動探究、交流及敢於創新的能力。

3.使學生主動從生活中積累名人名言,並積極運用到生活中去。踊躍嘗試自創“名言”,學會運用名人名言來激勵自己前進。

教學準備:

1.課外收集名人故事及有關資料。

2.課外收集生活和學習中運用廣泛的名言。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讀名言,就像在聆聽名人的教誨,就像在和名人對話。名言可以給人啓迪,具有催人奮進、使人聰慧的魅力。一句名言可以改變人的生活和學習,希望同學們收集名人名言,使之成爲自己的座右銘!

二、啓發點撥,讀文明理師:教師讀故事,關於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故事,想一想,你從中受到什麼啓發?讀名言,就像在聆聽名人的教誨,就像在和名人對話。這些名言語言簡潔,富有個性,好像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同學們,名言,確實能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動力,帶來希望。我們班有許多同學喜歡收集名人名言,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同學把名言銘記在心,還有的同學把它寫下來放在自己的房間裏、書桌旁,成爲自己的座右銘,讓這些名言時刻鞭策着自己,鼓舞着自己。今天我們就來開一個“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交流會。想一想你最喜歡哪句名言?這句名言是什麼意思?這句名言給了你哪些啓發,或者說你爲什麼喜歡它?請同學們認真準備,在班級舉行的名言交流會上說一說。

三、激勵學生,對話交流學生交流彙報,教師相機總結、點撥。

四、創作--我的.名言

(1)學生自己創作我的名言並署上名字。

(2)集體交流。 (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聯繫生活,拓展課堂教學的空間,引導學生嘗試“創作--我的名言”,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創造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

五、情感昇華名言總結

1.學生用一句名言來總結這節課,並說出理由。

2.師小結:正如韓愈所說“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希望同學們在老師的教導下“學而不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讓名人名言伴我們行吧!

六、作業:以《名言伴我行》爲題,寫一篇練筆。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會本課10個生字,結合語境理解生詞意思,用“爭奪”“爭持”各造一個句子。

(三)瞭解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認識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二)引導學生揣摩文章表達的順序,體會課文先概述後具體,記敘與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了解清朝末年的歷史背景以及京張鐵路的修築歷史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通過上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今天我們將再認識一位華夏名人——詹天佑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研究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二)直奔中心句

1、提示:文中有一句話直接點明他是什麼人,哪一句?

2、這句話中有兩個關鍵詞,哪兩個,什麼意思?

3、爲什麼稱他爲傑出愛國的工程師,他對我國鐵路事業有何貢獻?(學習第一段

2、3句和第二段第一句。)

4、交流資料,加強對詹天佑的認識

對於他的生平資料你還了解哪些?告知學生:他被稱爲:“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

(三)理清脈絡

1、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選取了哪些事例來表達“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這個中心的?

2、自由朗讀全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想一想共寫了幾件事。

3、學生交流,理清脈絡、指導分段。

第一段(1—-3):講清政府在一些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京張鐵路的修築權的情況下,任命詹天佑爲總工程師,主持修築京張鐵路。

第二段(4---6):重點敘述詹天佑帶領中國工程技術人員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

第三段(7):講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給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回擊,詹天佑爲中國人民爭了氣。

4、如果我們用小標題的形式來概括的話,文章內容會更清楚

學生說師板書:

接受任命

勘測線路

開鑿隧道

設計“人”字形線路

(四)檢查生字詞

1、個別讀生字,正音翹舌音“嘲”和“岔”前鼻音“賓”

2、檢查讀生詞

2、在語境中辨析詞義,培養語感

(1)清政府剛提出修築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

(2)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得不到解決。

通過反覆讀句子,理解“爭奪”與“爭持”兩個詞的差別,重點在後一個字上,再指導學生造句

(五)練習讀課文

找出文中最能表現中心的句段進行個別練讀

(六)作業設計

1、讀熟課文

2、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2、

3、

4、5段,深入體會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三)瞭解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認識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二)引導學生揣摩文章表達的順序,體會課文先概述後具體,記敘與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準備:課前佈置學生了解清朝末年的歷史背景以及京張鐵路的修築歷史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這節課讓我們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這個中心。

2、記得課文講了關於詹天佑的幾件事嗎?首先來學第一件

(二)學習接受任命部分

1、思考: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怎樣接受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的?文中有一句話

2、第四段首句

這句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承上啓下)

讀前半句,問修築京張鐵路有什麼困難?

第三段第五句扣“高山深澗”“懸崖峭壁”講修築鐵路遇到的地形方面的困難.

4、帝國主義者怎樣嘲笑中國工程師?

有一家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讓學說說出這句話的含義,並訓練有感情地朗讀。

5、小結本段:

這一段講詹天佑在一些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京張鐵路的修築權的要挾下,在他們的嘲笑和蔑視下,在全國人民的矚目下,頂着很大的壓力,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

(三)學習勘測線路部分

1、讀“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

這句話中哪部分概括了本段內容?

2、勘測線路部分也集中體現了詹天佑的“傑出”和“愛國”,

細讀課文,找出重點句再分析

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不應該出自工作人員之口。”

從這句話你讀出了什麼?(讀出他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他不光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引讀:“他親自帶着學生和工人,扛着標杆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他不光嚴格地要求工作人員,而且帶着學生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去做,用個成語說就是——“身先士卒”“身體力行。”

“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過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

讀到這句我們不得不說詹天佑是一位愛國的工程師。

3、這一段寫詹天佑勘測線路寫得非常有條理,請按照“勘測線路的決心、詹天佑怎麼說、怎麼做、怎麼想”把這段分爲四層。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段。

我們還應學習這段的寫作方法,抓住人物的語言、行動、心裏活動表現人物的品質。

(四)學習開鑿隧道部分

1、讀第5段第一句

不改變意思把雙重否定句改成陳述句

這句話在這段中有什麼用?(總述)這是一個什麼段?(總分段)

把這段分爲兩層。

2、這段中從哪兒看出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3、根據課文描述,你能用示意圖畫出兩種開鑿隧道的方法嗎?

4、在書上各找出一個字來概括這兩個隧道的艱鉅。(“高”“長”)

各採用了什麼樣的開鑿方法?對照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想一想,從這段瞭解到詹天佑是一個怎樣的工程師?

(五)作業

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第6段,總結課文,再次體會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三)瞭解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認識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二)引導學生揣摩文章表達的順序,體會課文先概述後具體,記敘與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準備:課前佈置學生了解清朝末年的歷史背景以及京張鐵路的修築歷史

四、教學過程:

(一)學習“設計‘人’字形線路部分

1、讀中心句引起本段教學

2、詹天佑爲什麼要設計‘人’字形線路呢?

3、理解第一句的過渡、引起下文的作用。

4、根據課文所提供的材料演示給同學們看

5、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

(二)學習課文最後一段

1、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的結果是,引讀“這條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有力的回擊。”

爲什麼鐵路比原計劃提早兩年竣工?這件事指哪件事?爲什麼說京張鐵路的修建成功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帝國主義者曾怎樣譏笑中國工程師?

2、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的成功在我國鐵路史上有什麼深遠的意義?

3、在數萬人的竣工典禮上,詹天佑會說些什麼,人們會說些什麼,如果你在場你又會說些什麼。

4、我們應帶着什麼語氣課文的最後兩句話。

(三)總結全文

1、全文學完了,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詹天佑的“愛國”、“傑出”表現在拿些地方嗎?

2、拓展像詹天佑這樣傑出的名人你還知道誰?

(茅以升貝聿銘袁隆平等)

(四)作業

1、小練筆以“站在詹天佑的銅像前”爲題寫一段話

2、蒐集閱讀名人故事資料

五、板書設計:

20詹天佑

接受任命毅然

勘測線路一絲不苟、作風嚴謹愛國傑出

居庸關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法

開鑿隧道

八達嶺中部鑿井法

設計“人”字形線路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寫的四件稀奇事,瞭解閏土是一個勇敢機智、聰明、能幹、見多識廣的農家少年,感受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4、學習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點

學習四件稀奇事,瞭解閏土是怎樣的人,體會文章中的感情。

三、教學難點

理解“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等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在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時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兒時的夥伴,當母親和他提起這位朋友時,他的腦海裏就忽然閃出一幅神奇的畫面。

2、出示課文插圖(生看插圖)

3、課文哪一自然段是寫這幅圖的?(第一自然段)

齊讀這一自然段。

4、你覺得寫得怎麼樣?(很美)你從哪裏體會到很美呢?

(深藍……)顏色,是啊,作者把這些色彩寫得濃重,你能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讓老師也感受到這美景嗎?

5、他就是少年閏土(板書:少年閏土)讓我們親切地呼喚一下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大家想認識這位少年嗎?好,那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一讀課文,讓我們來認識認識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遇到有什麼問題或不懂的地方請作上記號。

2、出示句式:( )的少年閏土

讀了課文,你想填什麼詞語?知識豐富(板書)

3、課文中哪一句話總的寫出了閏土的“知識豐富”,請用“——”劃出來,指名說,出示句子: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這是我以往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4、閏土的心裏都有哪些稀奇事呢?請同學們默讀後概括。

交流、板書:瓜地刺楂

雪地捕鳥

海灘拾貝

沙地看跳魚

5、這四件事中你最喜歡哪件事呢?請選擇一件你最感興趣的事好好讀一讀,想一想從這段話中你瞭解到閏土的特點,並閉上眼睛好好想象一下場景,當然也可以跟你同桌交流感受。

品讀,感悟

三、學習課文(一)講讀“雪地捕鳥”

1、指名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閏土的什麼特點?

(聰明能幹)板書

作者是通過哪方面把閏土的聰明能幹寫出來的呢?(動作)請大家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指名說。

2、看閏土捕鳥這麼有本事,你會對他產生一種怎樣的感情呢?(敬佩)

誰願意來讀一讀這句話呢,注意讀出敬佩之情。

3、你讀得真不錯,喜歡讀的同學一起來讀這句話吧,讀的時候該強調些什麼呢(動詞)

4、這一部分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

(二)講讀“瓜地刺楂”

1、指名說,你從“瓜地刺楂”這件事中感覺到什麼?板書(機智勇敢)

2、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的機智勇敢呢?

提示:我們寫作文常常通過人物的——生接:語言、動作、神態等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

3、你能把他的勇敢讀出來嗎?指名讀。

4、這樣吧,每位同學在旁邊找一位同伴把這一部分好好讀一讀吧。指導兩名同學分角色讀。

5、這一部分內容與哪一部分相呼應?

(三)學習海灘拾貝,沙地看跳魚

1、指名讀,說說這兩件事看出閏土什麼特點?(見多識廣)板書

2、齊讀

四、理解閏土的外貌

(1)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詞句,想一想,外貌與生活環境有什麼聯繫?

(2)討論交流,作者在課文中爲什麼沒有寫“我”的外貌呢?是不是作者魯迅忘了寫了嗎?請你根據剛纔我們討論的結果和課文中“我”的身份,補寫“我”的外貌。

五、結果、拓展

板書:

少年閏土

稀瓜地刺楂機智勇敢

奇雪地捕鳥聰明能幹

事海灘拾貝見多識廣

沙地看跳魚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掌握並會運用新詞。

2.理解課文,體會“軍神”一詞所包含的含義。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繼續培養自學課文的能力;滲透相關寫作知識。

重點難點:

1.體會“軍神”驚人的毅力、鋼鐵般的意志。

2.通過人物神態、情緒的變化把握事情的發展變化,深入體會感情。

養成教育訓練點:

1.勤於朗讀,樂於背誦。

2.善於傾聽,踊躍發言。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情導入

1.揭題

2.媒體出示(十大元帥圖):同學們,你們看,這十位莊重威武,氣宇軒昂的軍人就是我國赫赫有名的十大元帥。他們是——(生讀元帥名)。

3.指圖,這位就是被德國醫生尊稱爲“軍神”的劉伯承元帥。

媒體出示:簡介劉伯承

二、初讀,自主發現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你們覺得文中哪些句子比較難讀?

3.組織交流,指導讀好難讀的句子。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軍神,好響亮、好威風的稱呼,爲什麼要稱他爲軍神呢?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1.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按怎樣的順序來敘述事情的?

板書:

手術前(1-10)

手術經過(11—17)

手術之後(18—26)

2.出示自學提示,學生默讀思考:

(1)劃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想想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簡單批註在書上。

(2)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學生互相質疑。

3.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並質疑。

(1)指名讀劃的相關的句子,簡單說體會。

(2)解詞:

審視—仔細看。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填空:課文中的“軍神”是指_________,這是________對他的敬稱。

2.指名朗讀課文。

1、板書課題,齊讀。

2、課件出示詞語

傷勢鎮定擔心職員郵局損失一聲不吭汗如雨下

指名讀,齊讀。

3、文中的軍神指的是誰?(劉伯承)是誰稱劉伯承爲軍神的?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沃克醫生稱讚劉伯承的句子,並畫下來,帶着自己的體會讀一讀。

課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

4、爲什麼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爲“軍神”?這節課我們就繼續走進劉伯承。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醫生爲什麼稱劉伯承爲“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生當時是怎麼想的嗎?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

三、根據學生回答,導學課文

(一)導學“求治”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沃克醫生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這麼重的傷勢到底有多重?

3.劉伯承的“鎮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平時你們生病時是怎樣找醫生的'?再讀讀劉伯承與沃克醫生的對話,這番話該怎麼說呢?

4.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導學“術前”部分

1.讀讀、想想、畫畫、議議。

劉伯承爲什麼不肯用麻藥?

2.聯繫課前收集的關於劉伯承的資料猜想: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3.不用麻藥意味着什麼?

4.劉伯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嗎?課文是怎樣反映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根據提示讀出堅定的語氣。

(三)導學“術中”部分

1.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的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麼作用?

2.課堂交流:

比較句子(正面描寫):

一條嶄新的墊單竟被抓破了。

一條嶄新的墊單被抓破了。

比較句子(側面描寫):

手術中,一向鎮定的沃克醫生,這次卻雙手微微發抖。

手術中,鎮定的沃克醫生,這次卻雙手微微發抖。

3.聯繫自己生病的經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從對比中感悟劉伯承的“軍神”形象。

5.小結

(四)導學“術後”部分

1.默讀課文。

2劉伯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要求什麼?

3.沃克醫生聽了有什麼反應?

4.你覺得沃克醫生可能會“失聲喊”些什麼內容呢? 5.沃克醫生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6.指導感情朗讀:“做完手術……了不起的軍神!”

7.震驚的沃克醫生不敢相信地注視着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心中可能會怎麼想呢?

8.爲什麼問名字時,要“關上手術室的門”?

9.畫出本節中的提示語,根據提示自由朗讀,注意根據提示語揣摩語意、把握語氣,突出“軍神”形象。

10.指導分角色朗讀,表演這一段。

四、小結全課,佈置作業

拓展延伸,總結昇華

1、現在,慈祥的劉爺爺就在我們的面前,此時此刻你最想對他說些什麼?

2、出示詩歌,讓我們把這首詩送給我們偉大的軍神劉伯承吧。(學生齊誦,昇華情感。)

贊軍神

赫赫壯舉顯軍神,氣煞當年刮骨人。七十二刀何所懼,爲有鋼筋鐵骨身。

3、同學們,劉伯承被稱爲軍神,絕不僅僅是因爲這次手術,他文武雙全,戎馬一生,爲祖國的解放和建設事業,獻出了畢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勳。他堪稱中國的----軍“神”。如果想更深入地瞭解這位共和國元帥,建議大家讀一讀《中華名將――劉伯承》

板書設計: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描繪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裏行間處處洋溢着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愛和深深的眷戀,體現出作者清雅脫俗的審美情趣。課文按照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寫的。先寫山雨悄然而至,描繪了由遠而近的歌謠般動聽的雨聲,接着突出描寫雨中山林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綠色,最後通過對鳥兒啼囀、雨珠滴落的聲響描繪,突出了雨後山林的幽靜,餘韻無窮。

文章首尾呼應,主要着筆于山雨帶來的音韻美和色彩美,主次分明,摹聲狀物細緻入微。課文語言生動形象,作者善於通過視覺和聽覺所及,發揮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聯想,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出山雨的特點。寄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了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這篇課文爲第一單元的略讀課文,本單元是以感受大自然爲專題編排教學內容的。教學本篇課文要讓學生閱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並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品味優美語言,領悟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2.感受有聲有色的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領悟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及大自然的喜愛,同時感受語言的優美。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資源

配樂朱自清《春》片段

 設計思想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上。讓學生在讀中想象如詩如畫的山林雨景,欣賞優美抒情的語言,歸納其中蘊涵的情感,並通過朗讀來展示學習的體會,朗讀的形式要多樣:競賽讀、個人讀、男女分讀、分組讀……教師可恰當地滲透朗讀技巧,如急緩輕重、抑揚頓挫。通過反覆朗讀,領悟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了奇特的聯想、想象,並運用了比喻等多種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山雨的獨特感受,優美抒情的語言背後所表現的是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出示畫面)師:我們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他變幻莫測,多彩多姿,有時,讓我們沐浴着燦爛的陽光,有時也讓我們欣賞皚皚的白雪,當然,有時也讓我們享受着濛濛的細雨……

師生背誦描寫雨的詩句。

師:咱們今天又將跟着作者趙麗宏一起走進山林,去感受山雨的韻味。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以優美的圖片和詩句的吟誦開始一篇充滿韻味的課文的學習,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生自由讀文,要求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把這場山雨介紹給我們的?

2、指名三名同學分別讀第1至4自然段,第5至7自然段,第8至10自然段,即雨來、雨中、雨後的相關段落。教師相機正音。理解“啼囀”的意思。

3、指名說說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這場山雨的。揭示出請剛剛三位同學讀書的用意。

4、指名說說閱讀的初步感受。

師:這樣一幅有聲有色的山雨圖就是作者細緻觀察、用心傾聽的收穫。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瞭解大意,明確作者的寫作思路,爲下文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三、朗讀賞析,深入感悟

1、認真讀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字裏行間表達了怎樣的感情?邊讀邊畫出相關語句,並在空白處寫寫自己的體會。

2、體會情感,感悟寫法

(1)感悟山雨的音韻美。

①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a、這裏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從這奇特的想象中表達作者對山雨的無比喜愛。

b、體會“由遠而近,由遠而近……”的意味:這裏連用兩個“由遠而近”,後面還用了省略號,體會這樣表達的妙處。帶着體會朗讀。

②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岩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a、請一組學生讀,其餘的孩子邊聽邊感受。

師:在你們讀的時候,我也在幻想。我幻想着我現在就是一滴雨,我任自己的身體在岩石上、樹葉上、綠草上彈奏着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稍停)孩子們,閉上眼睛,和姜老師一起來幻想吧!

b、師配樂範讀,生邊聽邊想象。

C、生交流自己想象的畫面。

師:多麼奇妙的想象,多麼貼切的比喻呀!作者把自己對山雨的熱愛融進了字裏行間。

d、生帶着感受齊讀。

(2)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師:大自然琴技高超,讓我們聆聽到了一篇無與倫比的山雨樂章。自然還是位美術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它所描繪的山林色彩。

a、(課件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讀。

b、學生交流都看到了哪些顏色,對哪種顏色印象最深。

師:正像你們說的一樣,陽光下的山林色彩斑斕,雨中的山林一片嫩綠。

c、師引讀本段。

【設計意圖】邊讀邊想象畫面,一方面交給學生入情入境朗讀課文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更直觀地感悟到作者恰當的比喻和奇妙的想象,從而更深地體會到作者對山雨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四、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1、學生齊讀全文。(配樂)

2、師:雨後的丁冬聲給山林留下餘韻,而你們的朗讀在老師的心中也留下了餘韻。如果你就是這圖畫中的一個孩子,看到了如此美麗的景色,聽到如此動聽的聲音,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麼?或者,你想做些什麼?

【設計意圖】這是教師設計的一個想象拓展訓練,既檢驗了學生學習的效果,也爲後面的語文實踐打下基礎。

3、(課件出示《賞雨》及朱自清《春》相關語段),學生自由讀,指名說感受。

五、佈置作業,積累運用

1、學生寫寫自己眼中的雨,試着運用聯想和想象表達獨特感受。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並摘抄優美句段。

【設計意圖】拓展閱讀的設計踐行“大語文觀”的理念,使學生從課內閱讀走向課外閱讀,爲學生蓄積文化底蘊,奠定綜合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將閱讀中學到的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趁熱打鐵,不失良機。

板書設計

山雨

雨來

雨中音韻美用心傾聽喜愛

色彩美細緻觀察

雨後

課堂反饋

本課教學中,教師主要抓住了“讀”和“悟”兩方面,力求在閱讀和想象感悟中引領學生進入一個詩意的雨天。在重點賞讀階段,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邊讀邊想象畫面,描述畫面的過程亦是感悟寫法、體會情感的過程,此時再去讀讀感觸最深的部分,一定是美輪美奐。課文孩子們富有韻味的朗讀,使課堂充滿活力。教師還引導學生對喜歡的部分熟讀成誦,摘錄優美的句段,讓學生感受文章語言文字的魅力,豐富積累。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明課文的內容。

3、能聯繫實際,說明學習課文的體會。

二、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對照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常見的文言警句(投影片)

2、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講一下,這些警句有

什麼特點?

3、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寫成的。用文言寫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

的書面語體,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

4、介紹學習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們學習的`《學弈》這篇文言文,僅有5句話,70個字,是一篇短小

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蘊涵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師範讀課文。正確斷句,讀出抑揚頓挫的語氣。

2、師領讀,讓學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

3、學生自由練讀。

4、學生邊讀邊結合文後的註釋,理解每句話。

5、小組討論交流。

三、讀熟課文,讀懂故事

1、學生自由反覆誦讀,重點指導“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前一

句對出疑問的語氣,後一句讀出肯定的語氣。

2、聯繫前後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

3、同座互相說說故事的內容。

4、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句子的意思

①使弈秋悔二人弈

②思援弓繳而射之

③爲是其智弗若與?

5、說說全文的意思

①同桌互說②指名說

四、課堂小結

1、指導朗讀

2、學生質疑

五、佈置作業

1、練習朗讀課文

2、想一想,課文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3、抄寫生字詞

附:板書設計:

學弈

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學一人專心致志

弈一人以爲鴻鵠將至

專心致志才能學到本領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課文簡說】

在童話和寓言故事裏,狐狸往往與“狡猾”一詞緊密相連。這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傳奇故事:小男孩正太郎家的傭人從山裏捉回一隻小狐狸,兩隻老狐狸想盡辦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它們冒着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顧小狐狸,並和十分同情小狐狸、並偷偷給老狐狸餵食的正太郎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係。

後來,小狐狸被送給鄰居,正太郎爲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懸崖,兩隻老狐狸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後,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裏,狐狸一家終於團聚並回到了樹林中。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緣故、黯淡、消瘦、知覺、空落落、光禿禿、冷清清、直勾勾、大搖大擺、無影無蹤”等詞語。

2.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動物要和諧相處。

【教學重難點】

1.瞭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明白動物也有親情,也有偉大的愛;

2.引導學生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的關係,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在以往的文學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經驗中,狐狸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那麼,通過昨天對24課的預習,狐狸又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呢?請用一兩個詞或一句話說一說。

2.揭示課題:24*金色的腳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聲自讀課文及閱讀提示,讀準字音,讀通語句,瞭解故事大意,並勾畫出重要提示。

2.彙報初讀情況。

(1) 本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2) “閱讀提示”對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嘗試擬訂自學提綱。

預設提綱: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①老狐狸爲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麼?②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交流讀後的感受。

(3) 說說你還有什麼問題?

預設可能提出的問題: “我”爲什麼要幫助救狐狸?課文結尾及題目有什麼含義?……

三、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1.根據自學提綱獨立思考,勾畫圈點作批註;思考完畢可與小組同學交流。

2.集體討論交流:

(1)狐狸爲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麼?(老狐狸夫妻倆設“調虎離山”之計營救小狐狸;老狐狸深入“虎穴”做窩餵養、營救小狐狸。)

老狐狸營救小狐狸的過程中,哪些情景最讓你感動?(通過交流,朗讀,體會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歌頌愛的偉大。)

(2)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課文的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給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

(3)課文爲什麼以“金色的腳印”爲題?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探討。

“金色的'腳印”表面意思是陽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腳印。深層次看,“金色”一般用來形容那些十分珍貴、有意義或值得紀念的東西,在這裏指狐狸一家得到人們的關心而團聚,又開始了它們美好的生活;這腳印,不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以及它們對人類的友善,也包含着人類對其他生命的珍重與愛護。

3.教師小結:動物是可愛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當人類施惠與它們時,它們會全力報答人類對它們的愛護和尊重。當動物對人類流路感情時,一點也不亞於人類對人類流露的感情,而這份感情更讓人感動和珍惜。

四、課外延伸,昇華主題

1.你能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人與動物的故事?

2.課外練筆:(二選一)①你與小動物之間最能體現真情的一個片段;②課文情節生動,有不少的地方都給我們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小練筆。如:正太郎在去牧場的路上從懸崖上摔了下去,失去了知覺,他是怎樣被救的呢?正太郎與小狐狸一家分別的情景一定十分感人,能把它寫具體嗎?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藉助註釋,讀懂課文大意,感悟課文中所講的“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瞭解對比手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

1、誦讀、背誦,增強文言語感。

2、在朗讀中,對照譯文,理解詞義、句意、文意。

[教學難點]

理解故事的深刻含義,感悟這個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朗讀

1、教師將課文抄在黑板(或小黑板)上,學生邊聽教師範讀課文,邊領會如何停頓與斷句。

2、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指導讀準“蜀、僧、恃、鉢”字音)、齊讀。重點是斷好句,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朗讀停頓是: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鉢/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裏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二、猜讀

1、投影出示註釋

語:告訴。

欲之南海:想去南海。之,去。

子:古時對對方的尊稱。

何恃:恃何,憑藉什麼。

買舟:租船。買,這裏是租、僱的意思。

猶:尚且。

越:至、到

去:距離。

至:到。

2、對照註釋,用自己的.話說說文意,先默讀思考,自己說一說,再分小組互相說一說,最後在全班說。

(老師及時讚揚善於理解的同學,鼓勵大膽試說意思。)

3、小結方法:把註釋的字詞意思放在句子中,逐句讀懂意思,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三、對讀

1、翻開書,自由朗讀課文與譯文。

2、兩人一組,一人讀文言文,一人讀譯文,逐句對應讀,讀錯一句譯文就讓對方刮一下鼻子;分男女生全班對讀。

3、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4、用古文說故事

a、用古文講故事有什麼要求?

b、學生準備

c、學生試講第一句,教師強調有沒有講的味道?

d、教師邊說現代故事,引導學生講對應的古文故事

e、指名學生用古文講故事

5、小結方法:在藉助註釋讀懂句子意思的基礎上,通過譯文可以使我們理解得更準確一些。譯文不是直接翻譯文言文,它適當增加了詞語和句子,顯得更通順、更連貫,整體意思更清楚、更通俗易懂。我們在理解文言文意思時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四、悟讀

1、先分角色朗讀,請同桌二人分別來扮演富者和貧者。要求讀出他們當時的神情和語氣。再分別問貧者和富者:子何恃而往?強化朗讀三句對話。以此爲切入點研讀課文。

2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聯繫課文,聯繫自己學習與生活中的事例多角度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說,鼓勵獨特的見解。對學生的交流不必求全、求深,只要說出自己的感悟就行。如志向堅定,刻苦勤奮,即使客觀條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功,即有志者事竟成;有志向,但意志不堅定,終究實現不了目標、理想;面對嘲笑,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氣;在困難面前,要有無所畏懼的堅強意志和奮鬥精神等等。

4、本文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是採用了什麼手法?(對比手法)通過對比講述,二僧的形象令人難忘。富者“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貧者僅憑“一瓶一鉢”,跋涉“不知幾千裏”,終於到達目的地。鮮明的對比,深入淺出地說明了“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5、小結延伸:

(1)本文是節選,課後查閱資料,瞭解原文《爲學一首示子侄》的內容,是寫給子侄們看的。

(2)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說說對原文的理解。目的是教育子侄們樹立志向,刻苦學習,學有所成。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綜合利用”、“盛氣凌人”、“興國安邦”等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至第6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和大興安嶺森林中的木材對祖國建設所起的巨大作用,從而受到熱愛祖國山林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在描寫景物時抓住特點,採用對比、聯想、抒情、議論、擬人等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背誦課文第3至第6自然段,邊背誦邊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生字、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學習課文第1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瞭解課文內容,按照參觀順序給課文分段,說出段意。

(二)學習第1段,瞭解作者剛進入大興安嶺時的感受。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第十三課,我們學習了《草原》,著名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來到草原,爲我們描繪了蒙古大草原遼闊而美麗的風光,表達了蒙漢兩族人民團結友愛、親如一家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老舍先生的文章《林海》。我們來看看在這篇課文里老舍先生是怎樣爲我們描繪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字、詞。

(1)“雲橫秦嶺”是什麼意思?(形容雲在山頭飄浮,說明秦嶺很高。)

(2)“孤峯突起,盛氣凌人”在課文中的意思應該怎麼理解?(在課文中是形容山峯一個個聳立着,像傲慢的人一樣氣勢逼人。)

(3)“俏麗”怎麼講?作者在這裏爲什麼用“俏麗”而不用美麗?(“俏麗”是俊俏美麗。作者寫“俏麗的白樺”,不僅寫白樺的美麗,更突出它的俊俏,即把白樺比作青松的“銀裙”。)

(4)什麼是“珊瑚珠”?(海里的珊瑚蟲,分泌的骨骼聚集而成。有的形狀像珠,也有的像樹枝等,顏色有紅、白、黑色。)

(5)“興國安邦”是什麼意思?(“興”,興盛;“安”,安定;“邦”,國。“興國安邦”就是國家興盛安定。把興安嶺和國家的興盛安定聯繫起來,就更加感到親切、舒服了。)

2.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描寫了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讚美了森林中的木材對祖國建設起了巨大的作用,作者非常喜歡大興安嶺。)

(三)放錄音,聽課文。

(四)默讀課文,按照參觀大興安嶺的順序給課文分段。試說說各段段意。

(第1段〈第1自然段〉:講作者剛進入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時的感受。第2段〈第2至第6自然段〉:從嶺、林、花三個方面講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第3段〈第7自然段〉:講參觀林場時的見聞感受。)

(五)指三名學生讀課文。

(六)學習課文第1段。

1.齊讀課文。

2.說說作者初入這一原始森林的感覺怎樣?(作者寫原來以爲大興安嶺奇峯怪石“高不可攀”,現在身臨其境,改變了原來的看法。一般來講,和自己距離近的事物,往往會給人以親切、舒服的感覺,而“高不可攀”則不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只會讓人敬仰,不會讓人親切。正是因爲作者“腳踩”、“手摸”後,才感到那樣親切與舒服。)

(七)作業。

1.讀課文。

2.抄寫課後讀讀寫寫中的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意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第2段課文,瞭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從嶺、林、花三個方面瞭解大興安嶺景物特點。

(二)描寫大興安嶺的景物,產生聯想,寫到大興安嶺的美與建設結爲一體,邊寫景邊抒情邊議論,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作者初入大興安嶺時的感覺是怎麼樣?

(二)學習第2段。

1.默讀第2段。說說這一段分幾層?每段主要寫什麼內容?(分兩層。第1層〈第2至5自然段〉,主要介紹大興安嶺的嶺、林、花的景物特點。第2層〈第6自然段〉,主要寫作者看到景物產生的聯想。)

2.指名讀第2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麼?(大興安嶺的“嶺”的特點。)“嶺”的特點主要是什麼?(大興安嶺“嶺”的主要特點有兩個:一是溫柔,二是多。)什麼是“溫柔”?(“溫柔”,本義是指性情柔和、平順,在課文中是指山勢平緩,線條柔和。)作者是怎樣來寫大興安嶺“嶺”的特點的?(作者連寫“嶺”溫柔這一特點時是用對比的方法來寫的。與秦嶺比較。)結合課文語句說說作者是怎樣拿大興安嶺的“嶺”與秦嶺比較,來突出大興安嶺“嶺”的特點的?

3.讀第3、4自然段。

這兩個自然段主要寫什麼?(大興安嶺“林”的特點。)這兩個自然段之間是什麼關係?(第3自然段,總的寫“林”的特點,第4自然段突出介紹了落葉鬆和白樺。)“海邊上不是還泛着白色的浪花嗎?”這句話中的“海”是指什麼?“白色的浪花”又是指的什麼?(“海”就是上一句所說的落葉松的海洋。“白色的浪花”,指的是下一句所說的俏麗的白樺。)

4.讀第5自然段。“我是愛花的人,到這裏我卻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兒來。”作者這樣寫說明什麼?(說明野花的種類非常多。)作者是怎樣寫大興安嶺很會打扮自己的?(“青松作衫,白樺爲裙,還穿着繡花鞋。”)這個句子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個描寫極其生動、形象,作者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讚美之情。)

小結:從第2至第5自然段,作者按照嶺——林——花的順序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5.讀第6自然段。“千山一碧”是什麼意思?(指許許多多的山嶺都是碧綠的顏色。)“良材”怎麼講?(優良的建築材料。)“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爲一體,美得並不空洞。”爲什麼說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爲一體”?(大興安嶺“千山一碧,萬古長青”,出產大量優質木材,這些木材運往全國各個省市,用於各項建設事業。”大至砂井、鐵路、小至椽柱、桌椅”。)作者這樣寫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大興安嶺的美與建設結爲一體,所以它“美得並不空洞”。想到這些,作者感到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小結:第1至5自然段寫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第6自然段再寫由看到的景物產生的聯想,表達作者對大興安嶺發自內心的喜愛之情。

6.指名讀第2段。

7.說說第2段段意。(作者按照嶺、林、花的順序介紹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讚美之情。)

(三)按課文填寫。

1.目之所及,哪裏都是________。的確是________,羣嶺起伏是________________。多少種綠色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出這麼多的綠顏色來呢!

2.興安嶺上千般寶,第一應誇________。是的,這裏是落葉松的________。看,海邊上不是還泛着白色的浪花嗎?那是些________,樹幹是________。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着________,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3.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多少省市用過這裏的木材呀,大至________、________,小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好與廣廈、良材聯繫在一起。所以,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它的美麗與________,美得並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________、________。

(四)背誦課文第3至6自然段。

(五)作業。

1.課後練習第1題。

2.繼續背誦課文第3至6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第3段課文。

(二)進一步瞭解課文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的。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讀懂第3段課文,瞭解作者參觀林場的所見所聞。

(二)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是怎樣逐步加深的。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聽寫字、詞。

秦嶺 銀裙 空隙 缺乏 廣廈 伐木 良材 高不可攀 盛氣凌人 綜合利用 興國安邦 2.檢查背誦課文第3至第6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第3段。

1.指名讀第3段。

2.“綜合利用”是什麼意思?(是對資源實行全面、充分、合理的利用,如對松樹,除了直接生產原木外,枝椏可做纖維板,松脂可做松香、松節油等。)

3.“興國安邦”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說“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興”,興盛;“安”,安定;“邦”,國。“興國安邦”就是國家興盛安定。作者在林場看到了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在原始森林裏有了不少的市鎮,人們在這裏進行着愉快的勞動。一方面“伐木取材”,讓大興安嶺爲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另一方面“造林護苗”,使林海萬古長青,造福子孫後代。人們還在這裏進行科學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夠萬古長青,而且可以綜合利用。作者由人與山的日益密切的關係,又聯想到興安嶺這個名字,覺得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4.齊讀第3段。

(三)課文中幾次講到“親切、舒服”?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是怎樣表達這種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的?(文中作者三次使用“親切、舒服”的語句。第一次是文章開頭。作者走進這一原始森林後改變了原來“總以爲大興安嶺奇峯怪石,高不可攀”的想法,當作者“腳踩在積得幾尺厚的松針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時,感到“興安嶺”這個名字給人的親切舒服之感是那麼真實。第二次,當作者看到大興安嶺“千山一碧,萬古長青”的景物後,聯想到這裏出產大量優質木材,這些木材運往全國各個省市,用於各項建設事業,把大興安嶺的美與建設結爲一體,所以它“美得並不空洞”,想到這些,作者感到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第三次,作者參觀了林場,看到了今天大興安嶺發生的巨大變化,感到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作者的感情更加熱烈奔放,用了一句反問句,進一步強調了親切、舒服之感。作者就是這樣邊觀察邊描寫,在寫景中一步比一步深入地寫出了自己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在寫景中抒情、議論、展開聯想。)

(四)歸納中心思想。(讚美了大興安嶺對祖國建設的巨大作用和祖國山河的壯麗多姿,表達了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作業。

找出文中的反問句,讀一讀,想一想,它在表達作者感情上的作用。

【板書設計】

大興安嶺 位於我國東北地區,北起黑龍江岸,向南延伸到吉林、遼寧兩省。呈東北——西南走向,是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山。長1200公里,寬200~300公里,主體部分在內蒙古境內。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長白山構成我國第一大林區,木材貯存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是我國森林資源寶庫。盛產許多珍貴的動、植物。這裏山嶺西部平緩、山頂渾圓,近似丘陵、東部較陡,都在海拔1100~1400米以上。

秦嶺 秦嶺山脈西起四川、甘肅交界處的岷山,東至河南境內的伏牛山,長約1500公里。狹長的秦嶺指陝西境內的秦嶺中段,海拔20xx至3000米,主峯太白山海拔3767米。秦嶺在我國中部地區,是我國地理位置上一條重要的分界線。是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是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是黃土高原的南界;也是水旱作物的分界線。

落葉松 分興安落葉松和華北落葉松。高約30米,木材堅實、耐用。分佈於我國東北地區。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爲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慨。

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

設計理念

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 讀,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取體驗,引發聯想,加深對文章地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蘊。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瞭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2、熟練的、入情入境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瞭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緻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學習重點

1、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

教學準備

1、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的《長歌行》嗎?引背全詩。

學了這首詩,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珍惜時間,及早努力)

2、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表達他對時間的感嘆的,願意嗎?

3、通過預習,你能說說朱自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嗎?

出示朱自清的一段話:我深感時日匆匆底可惜,自覺以前的錯處與失敗,全在只知遠處、大處,卻忽略了近處、小處,時時只是做預備的工夫,時時都不曾作正經的工夫,不免令人有不足之感。他已經意識到了以前的時間匆匆溜走而無所作爲,他決意今後要從小處、近處着手,要切切實實做些事,他認爲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和價值,應該珍惜這每一剎那 ,所以寫下《匆匆》這篇文章。

板書課題:匆匆

4、你能說一說“匆匆”是什麼意思嗎?組個詞或說句話。課文中的“匆匆”指的又是什麼呢?(時間)

二、學習課文 理解內容

1 誰能給大家朗讀第一自然段,讓我們一下子就喜歡這個開頭?

學生朗讀

師 :你喜歡這個開頭嗎?喜歡哪些句子?說一說理由,然後再給大家讀一讀。

2 默讀第二自然段,然後對照老師出示的句子,如果把這一段改成這樣好不好?說說你的意見。

出示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地算着,24年的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真讓我大吃一驚。

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3 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的去來匆匆的?誰願意讀給大家聽?

時間的腳步你們感到到了嗎?誰能來說說。

你最喜歡哪一句,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品讀,談體會。

是啊,作者通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來將無聲無形的時間具體化了,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它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在一個又一個極普通的日子裏匆匆流逝了,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了時間這個精靈的腳步。

寫得多好啊!這麼美的語言讓我們再次去讀中品味一下吧。請大家再練習有感情地讀一讀,碰到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時就多讀讀。

4 這樣一想,從我們身邊溜走的日子真是太多了,聽起來老師也不覺“頭涔涔,淚潸潸”了 。此時,作者想到了什麼,?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文中的“做什麼”,“剩些什麼”“留着些什麼”是什麼意思?

讀到這裏,你想到了什麼?想說些什麼?

5 同學們的發言使老師也受到了啓發。其實,關於珍惜時間這方面的名言警句很多,誰來給大家說說?

學生互相交流

6 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爲什麼又一次提出這個問題?現在這個問題你能回答了嗎?

三 總結

1 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什麼?

2、蒐集閱讀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準備開展交流。

3、以“日子”爲主題,自創一首詩或寫一篇文章,記錄下你或你身邊人的日子,再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