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15篇)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15篇)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認識太陽的遠、大、熱,知道太陽與人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生研究天體的熱情。

2、培養學生初步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及興趣。

課前準備:

適逢有日環食,先帶領學生觀察,或放太陽的幻燈。

教學過程:

一、 導語(結合兒童的生活,引起學習新課的興趣)。

出示“日”字的象形字,導入課題,板書:太陽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一開始先說了什麼?爲什麼先寫后羿射日的傳說?

板書:傳說——引人入勝

出示句子: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美麗可愛的世界。

1. 這句話中哪個詞語起總結作用?

2. 能夠在句子中起到總結作用的,除去“一句話”這三個字,還有什麼詞?(總之,綜上所述……)

3. 學生髮言,把這些詞語帶到句子中,大聲朗讀。

(這個環節是通過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體會漢語的豐富多彩。)

三、 精讀課文,理清順序。

1. 一邊默讀,一邊思考並畫下來:你從課文中讀懂了什麼,知道了什麼?

2. 學生彙報,並把自己的成果各自書寫在黑板上,老師相機指導,並和學生一起介紹收集來的有關太陽的科學知識。

3. 理清順序,把黑板上大家寫的這些凌亂的句子,按照課本的敘述順序排列整齊。

學生排列後如下:

1、太陽離地球一億五千萬公里遠

2、步行去太陽要三千五百年

3、坐飛機要二十幾年

4、130萬個地球才抵得上一個太陽

5、太陽是個大火球

6、太陽表面溫度有六千度

7、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兩千五百倍

8、關係密切

9、形成生態環境

10、產生氣象變化

11、殺菌,防治疾病

12、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美麗可愛的世界。

4. 找這些句子之間的關係,進行分類,明白結構,如下圖。

(這個環節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弄清材料和順序的關係,並能夠運用到以後的寫作中去。)

四、 學習方法,讀寫結合。

1、 讀課文,文中是怎樣說明太陽的遠,大,熱這些特點的?找出來,大聲朗讀,強調數字。

板書:列舉數字。

2、 出示月亮的圖片和相關資料,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關於月亮的說明文。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2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以“愛”爲教育主線的課文。因此,我抓住情感這條主線,引領學生深入文本,研讀語言,感悟蘊含在字裏行間的英子的情感變化,進而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我立足文本而又超越文本,讓學生在情境誦讀中入情,在切身體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昇華,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二、教材分析

《掌聲》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以“掌聲”爲線索。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英子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送給別人。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基本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課前通過預習,能初步認識一些生字。但對於體會英子的內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創設情境,以角色體驗的形式品讀詞語,使學生一步步走進英子的內心從而感悟掌聲的內涵。

四、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2、引導學生運用“朗讀感悟”、“移情體驗”、“想象拓展”等方式學習課文,指導他們用“抓人物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閱讀方法,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過程,進而領悟掌聲的巨大作用。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愛、鼓勵和尊重,我們要主動關愛他人,同時也要珍惜他人的關愛。

五、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六、教學難點

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七、教法學法

自讀自悟、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輕音樂曲、《愛的奉獻》樂曲

九、教學時間

二課時

十、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我們鼓掌時發出的聲音叫什麼?(板:掌聲)

2、我們常常會在什麼情況下聽到掌聲?

3、預習了課文後大家知不知道,知道文章寫誰爲誰鼓掌?爲什麼事鼓掌?

二、初讀課文。

1、師範讀。

2、生自讀課後生字詞。

3、師出示詞語,檢查認讀情況:

班裏願意投向調來情況持久講述交談

珍惜慢吞吞困境殘疾猶豫驟然鞠躬

舞蹈

4、理解詞義:

持久:保持的時間長。

困境:困難的處境。

猶豫:拿不定主意。

驟然:突然。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6、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①寫英子因患有殘疾而憂鬱、自卑。

②老師由於不瞭解情況而讓英子上臺演講,英子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上臺演講,獲得成功。

③同學們的掌聲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氣,不再憂鬱了。

④點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聲。

7、每組各讀一段。

三、書寫生字。

1、師指導寫“班”“境”“願”。

2、生習字,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輕鬆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聽老師唱歌?可是老師現在有點緊張,你們能不能給老師一點?(掌聲響起)謝謝大家的掌聲,你剛纔的掌聲想傳遞給老師什麼信息?(鼓勵)你們的鼓勵讓我不再緊張

了,我現在可以唱歌了。(老師深情演唱歌曲《愛的奉獻》

2、歌曲唱完,學生又情不自禁鼓掌。謝謝你們的掌聲,你們這一次的`掌聲又想告訴老師什麼?(讚賞)是啊,你們用兩次掌聲告訴老師不同的信息,你們真是一羣善良的孩子。接下來我們將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也與掌聲有關,你們準備好了嗎?

3、書寫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合作探究。

(課件出示英子的兩張照片。)

這是本課的主人公──英子不同時期的兩張照片,第一張展現的是過去的英子,第二張展現的是現在的英子。

⑴仔細看看這兩張照片,讀讀課文,

⑵你能聯繫課文說說,過去的英子是怎麼樣的英子?現在的英子是怎麼樣的英子嗎?

(3)你從課文的哪一小節知道的?生找到第一、四小節。

通過圖片,讓學生有興趣自己讀課文。在讀課文的同時,學生也會根據圖片,自己對比閱讀找出第一、四小節。

(三)、品讀課文:感受英子內心變化

(1)對比分析第一、四自然段:生找到課文的第一和第四小節。(課件出示第一小節。)那時的英子是怎麼樣的英子?你能不能再去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走進英子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一下那時的英子是怎麼樣的英子。

(生再讀課文。)教師通過話語讓學生知道要再讀課文去體會深層含義。

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2)因爲她得過小兒麻痹症,腿腳落下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生說到她很憂鬱,師板書:憂鬱

師提問小兒麻痹症是什麼病?生介紹小兒麻痹症,教師課件出示。

(3)指導學生讀課文要輕重緩急,抓住重點詞語,讀出心情、語氣。

(4)課件出示第四小節的文字。

師提問:讀讀這一小節,這時的英子又是怎麼樣的英子呢?

師板書:開朗

生讀,讀出快樂的語氣。

(5)生齊讀第一、四小節,對比讀。

(整體對比閱讀,感受英子掌聲前後的不同變化。爲提出疑問作鋪墊。)

(四)、感悟與品讀同步。

讓大家思考:什麼原因會使英子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1、重點理解“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2、重點引導理解“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3、對比:

同樣是熱烈的掌聲,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板書:鼓勵、讚揚……(選一個詞來說話)

(五、理解英子的來信。

有感情地朗讀英子的來信,體會掌聲對英子的影響。

(六)、拓展延伸

1、老師引導語:

英子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得到了什麼(自信),有了面對生活的勇氣。你們也會像英子一樣長大,步入中學或者說是大學的校門。也許有一天,你們也會給我寫來一封信,信中的開頭會怎麼樣寫呢?

___老師:

您好!

雖然說是時間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是我心裏仍然忘不了英子的兩次掌聲。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生練習說話。(把以上內容填補完整後用個人最喜歡的語言朗讀出來。)

3、評議,選出最佳學生。(再次以熱烈的掌聲,以突出“掌聲”)

4、師:(送給大家一首詩:掌聲。)

掌聲啊,掌聲!

當我們快樂的時候,

多麼希望擁有一陣陣掌聲。

因爲你猶如一首美妙的歌曲,

更似一輪早晨的朝陽,

給我們帶來一縷縷溫暖的陽光!

掌聲啊,掌聲!

當我們悲傷的時候,

多麼希望擁有一陣陣掌聲。

因爲你如同一把心靈的鑰匙,

可以打開快樂的源泉

能把孤獨的黑夜照亮!

師:同學們,掌聲可以改變心情,掌聲可以使人開朗,請不要忘記把我們的掌聲送給身邊需要關愛的人。

(七)、作業:

觀察生活中哪些人需要你的關愛,你會怎麼做?寫一篇小習作。情感要真,用詞要好,語句要通。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這篇精讀課文由兩首古詩組成,描寫和讚美了春天的景色。《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寫的是初春二月柳樹、柳條、柳葉。《春日》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遊詩,讚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同時也點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春天的源頭這個道理。兩首詩把春天描寫得奼紫嫣紅,多姿多彩,而又充滿了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對萬物復甦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來的喜悅。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全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大體瞭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是重難點。

教學準備:

收集兩首古詩的有關資料;背誦春天的古詩。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詠柳》)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師: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圖畫,許多詩人通過詩歌來讚美它,誰來背背有關春天的詩歌?(指名背通)/今天我們還要隨着古代詩人賀知章和朱喜一起走進迷人曲春天,看着他們分別讚美了春天的什麼?

二、先學習《詠柳》,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絛",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絛”“妝”“裁”

3、根據註釋瞭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裏把什麼比作什麼?(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2)“綠絲絛”指什麼?爲什麼說柳技是“綠絲絛”?(想象體會柳技的綿長和柔軟)

(3)說說自己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體會柳葉的小巧整齊,體全大自然的偉大神奇)

(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麼比作什麼?爲什麼這麼比喻?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的詩句來對答。

師:你看那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掛下來的萬千柳條,柔軟綿長,隨風搖曳,多像綠綠的絲帶!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師:再看那小巧的新長出來的柳葉,細細尖尖的,整整齊齊的,是誰裁剪出來的呢?

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

四作業: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學習《春日》)

一、複習導入

指名背誦《詠柳》,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學習《春日》,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泗、濱”。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勝”“泗”“濱”

3、根據註釋瞭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旬,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作者到泗水邊尋找春天,他看到了什麼?能想象都有什麼“煥然一新”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時新”)

(2)“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麼?能具體說說嗎?(藉助圖畫形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彩,春天的美麗景象)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的詩旬來對答。

師: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邊尋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煥然一新了,全沒了冬日的蒼白和蕭瑟。

生:勝日尋芳漸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師: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後。你看,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到處萬紫千紅,百花爭豔,有了春風,纔有這無邊的美景。

生: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四、背誦古詩。

五、作業:背誦。

古詩兩首

詠柳春日

碧玉妝成一樹高,勝日尋芳似水濱,

萬條垂下綠絲絛。無邊光景一時新。

不知細葉誰裁出,等閒識得東風面,

二月春風似剪刀。萬紫千紅總是春。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從愛迪生不怕困難和危險、頑強地進行發明創造的事蹟中受到教育。

2、弄懂發明靠天才還是靠勤奮,爲其中的一種說法找到理由。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部分課文內容。

1、讀第1~2自然段,說說講了什麼?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熱愛科學實驗呢?

四、學習第二部分的`內容。

1、讀第3~5自然段,說說講了什麼?

2、在火車上發生了什麼意外事故?愛迪生受到什麼打擊?

3、面對這樣的挫折,愛迪生怎樣對待的?

4、從哪些地方表現他頑強做實驗呢?

5、愛迪生怎樣發明電燈呢?找出重點詞語。

五、學習第三部分內容。

1、讀第六自然段,這段講了什麼?

2、什麼是“發明”?愛迪生爲什麼能發明那麼多東西?

六、總結課文。

1、有人說愛迪生髮明是因爲他的天才,而愛迪生自己卻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究竟那種說法對。

2、愛迪生是怎樣頑強地進行發明創造的?

3、看課文插圖的意思,說說在什麼地方?桌子上擺着什麼?愛迪生在幹什麼?根據插圖的意思,說說自己的體會。

七、鞏固練習。

教後記:

通過重點段的分析討論,學生了解到了愛迪生是怎樣頑強地進行科學實驗。也從中受到熱愛科學的教育。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學習課文懂得在生活中要知道去關愛他人,關愛生命。

4.學習課文按順序敘述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螞蟻是怎樣救助同伴的。

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看到螞蟻相互救助情景後的感受。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談話,交流對螞蟻的認識:螞蟻是一種怎樣的小動物呢?當螞蟻的同伴遇到困難時,它們是怎樣救助自己的同伴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文《螞蟻的救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

2.同桌相互讀生字,糾正讀音。

3.教師檢查讀音,指導書寫難寫易錯的生字。

4.再次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習課文,感悟理解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是什麼?找有關的段落讀一讀。

2.“我”看到黃螞蟻浸在水中是怎麼想的?

重點指導理解“生命力、生靈、實施、救援”等詞語。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重點讀好描寫“我”的句子。

四、小結

從第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什麼?

五、佈置作業

把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摘抄下來。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複習:上節課同學們通過學習第1自然段,知道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起因。誰能跟大家說一說?

2.過渡:“我”認爲螞蟻會安然無恙的,但是螞蟻的實際處境是怎樣的呢?

二、學習課文,深入感悟

1.默讀第2、3自然段,想一想螞蟻的處境怎樣。

2.“我”看到螞蟻的處境後準備怎樣做呢?

3.當作者看到螞蟻相互救助的情境後,感到很意外,他的決定有什麼改變?

4.重點理解“這個讓我心靈震撼的生命故事”。

(1)指名讀這句話。

(2)探究:爲什麼說作者的心靈感到震撼呢?

5.小組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

(1)小組自由朗讀文段,讀後討論:螞蟻是怎樣救助同伴的?

①彙報。②相機引導體會“小心翼翼、試探、迅速、逃離”這些動詞用得十分準確生動。

(2)“我”是怎樣救助螞蟻的?引導學生從“我”的動作中感悟:“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3)救助的結果怎樣?

(4)你覺得這些螞蟻可愛嗎?可愛在哪兒?

(5)齊讀第4自然段,深化對螞蟻的.感情。

(6)默讀第5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我”的感受,點明文章的主題。

三、總結全文

深化文章主題,理清文章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

四、感情共鳴

你覺得螞蟻是怎樣的小動物?你想對它們說些什麼呢?

五、課外拓展

以“當別人遇到困難時……”爲題,開一次討論會。

三年級語文《螞蟻的自救》教學反思

上這一課,來源於去年聽了竇桂梅老師上的以“母愛”爲題的閱讀文章《合歡樹》一課。該課堂的教學中,竇桂梅老師緊緊地抓住了“好好活……”,把史鐵生筆下那份深深的慈母深情發揮得淋漓盡致。教學中,竇老師適時地引入了史鐵生其他文章,讓孩子們在一種濃厚的母愛氛圍中,感受作者筆下那份深沉、樸素而又高潔的母受。感受史鐵生對母親的那份真切的愛。後來,我又在網上看到了竇桂梅老師的《朋友》主題閱讀教學實錄。大師手筆,不同凡響。

今年,我們開始進行課外閱讀課的教學嘗試,可是,到底怎麼進行?如何操作?我簡直無從下手。後來,我想,就算是東施效顰,我也學學竇老師吧。於是,我選了五篇文章。準備以《螞蟻的救助》爲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滲透閱讀方法的指導。

從課前的準備,到課堂的實施,到課後的反思,我覺得自己成長了許多。

一是更明確了課堂教學的目標意識。這堂課我共改了6次。改得最多的,是課的目標。姚校長告訴我,如果課上得失敗了,但目標、方向是明確的,那麼,只是操作的失誤。而如果目標也沒有定準確,那麼,這課還有什麼必要去上?

我啞然。是啊,我上這課的目標是什麼?一開始,我定的目標是“感悟朋友之情”。可是,這朋友之情的範圍也太大了,“生死之交”是朋友之情,“相互敬重”也是朋友之情,“雪中送炭”更是朋友之情……這節課,就讓孩子們感悟那麼多的“友情”,然後再聯繫實際,說自己的感受嗎?那麼,這是語文課還是品德課?我否定了這個定位。幾經反覆,我確定了“通過閱讀文章,感悟螞蟻困難時不離不棄的朋友之情;通過學習,懂得課外閱讀一些基本方法”,這個定位就比較小,也比較容易操作了。

二是明確了課外閱讀方法指導的含義。作爲課外閱讀指導課,閱讀方法的指導應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這堂課中,我要滲透怎樣的閱讀方法的指導呢?我覺得,作爲40分鐘的課堂,你想把一篇文章析透,已經很難很難,更別說還要帶其他的幾篇文章了,那麼,怎麼辦呢?我覺得,比較恰當地把握精讀課文的度,讓學生學習“抓住主要句子理解文章中心”應該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閱讀方法指導。於是,我把閱讀方法指導定在了“抓住主要句子理解文章中心”這個方面。希望通過一篇文章的閱讀指導,使學生能把這個方法遷移到學習其他幾篇新的文章中去。課堂結果顯示,這種遷移還是比較成功的。

三是課外閱讀指導的度的掌握。這個問題,我上課前覺得很困惑,上課後,還是覺得非常困惑。因爲《螞蟻的救助》這一課中的螞蟻精神,那在危急關頭,不惜犧牲自己去救助他人的品質不是平常的“朋友”之義所能概括的,甚至可以說,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沒有這樣的朋友的。對學生來說,那種在朋友需要幫助時,比如同學要向他借橡皮時,要請教他問題時,熱情地幫助他的,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友誼了。課堂上,我把重心放在那隻自己剛脫離危險,卻不肯離開這是非之地,拼命銜咬泥土救同伴的螞蟻身上,通過品讀那句話,讓孩子們真正地感受那種“不離不棄”的患難之友情。

教學結果顯示,這樣的目的還是基本達到的。但是,與之相應的是,學生的“共鳴”有多少?

課外閱讀指導課到底怎麼上?主題性閱讀到底如何把握?路漫漫其修遠兮,還需耐心求索。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這首詩通過幻想和想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指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整體感知詩歌的音韻美。

3.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感受自然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4.仿照詩歌的第3小節再編一段。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有聲有色地朗讀,在誦讀中體會詩歌的'語言美和音韻美。

2.引導學生和文本進行對話,做到熟讀能誦。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孩子們,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歡聽歌、唱歌,今天,我想送給同學們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播放《種太陽》)

2.同學們聽得都很認真,很多同學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來了,讓我感受到你們也很喜歡這首歌,你能說一說這首歌表達了什麼願望嗎?(學生自由發言)

3.“種太陽”一個多麼美妙而大膽的想法呀,我想在我們小小的童心中,也會有這許許多多的夢想,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夢想的天堂,共同走近“我想”。(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我的願望是什麼?(學生自由讀文)

2.讀後反饋,教師板書:

手兒、桃樹枝

腳丫、柳樹根

眼睛、風箏

自己小草、小花、柳絮、蒲公英

三、細讀課文,體味情感:

(一)請你從中選出自己自喜歡的一小節,反覆地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二)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那就讓我們把這份認真延續到下面的學習中,請你把自己喜歡的小節讀給組內的小夥伴聽,並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三)彙報交流。

1.第一小節

2.第二小節

3.第三小節

4.第四小節

四、總結:

孩子們,你們的心是火紅的,更是奔放的,小花、小草、柳絮、蒲公英是我們的夢想,飛上月球,遨遊太空更是我們美好的幻想。我記得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想象力遠比知識本身更重要。”那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我們的刻苦和勤奮去努力實現我們美好的夢想吧!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認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積累文中出現的詞語。

3、從作者對昆蟲的觀察中受到啓發。使同學們受到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蜜蜂的喜愛。

【學前準備】

1、查找蜜蜂的有關資料和相關的故事。

2、製作有關蜜蜂的圖片課件。

3、設計教學的環節提示和難點,重點知識的`考查。

【教學過程】

一、課外勾連

1、因爲有一年四季,有鳥語花香,有千姿百態的生物,這個世界才如此的奇妙與美麗。你喜歡昆蟲嗎,你瞭解昆蟲的哪些知識,請與同學們作交流。

2、播放有關昆蟲的圖片,請同學們感受昆蟲世界的神奇。蝴蝶、蜜蜂、蜘蛛、螞蟻、蒼蠅……

3、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對蜜蜂的瞭解。

4、看到這個課題的時候,你想到了什麼,你的心裏產生了怎樣的疑問?

在此老師作整理: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二、自學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與方法

1、課文的遼裏行間充滿對蜜蜂的愛。

2、作者爲了證明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他是怎樣實驗的,結果怎樣?

3、你從法布爾對昆蟲的觀察,受到了什麼啓發?

4、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們還必須學會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積累課文中出現的好詞佳句,那麼,讀完課文,你作了哪些整理,作了哪些積累?

三、合作讀課文,再獨立完成以上作業,然後小組合作交流,互相補充,最後我們再統一組織彙報

1、課文裏的哪些語句可以突出“我”對蜜蜂的喜愛?

“在我被刺的同時,有20只蜜蜂受到了損傷。”

“我想,它們飛得這樣低,怎麼可以眺望到遙遠的家園呢?”

“有兩隻蜜蜂飛回來了!”

“這不是一種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2、主要講的是昆蟲學家法布爾爲了證明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給20只蜜蜂的背上塗上了白色,結果有17只蜜蜂準確地飛回了家的故事。

3、寫一寫,再說一說:自己在這一課的學習中受到了什麼啓發?

熱愛大自然、愛護昆蟲,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對待客觀事物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練習設計】

1、填空:

作者爲了證明蜜蜂有沒有()的能力,在蜜蜂的背上做了(),帶到了()外,結果,有17只蜜蜂()。

2、從課文裏我摘抄了一些能夠表現我對蜜蜂的喜愛之情的句子。

3、學習了課文,我還要寫一點學習體會,寫下自己的感想與打算。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 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瞭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二、預習學案

生字卡、蒐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

三、導學案

A、複習導入

1.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2.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是怎麼做的。

3.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B、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1.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3.4.5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3.4.5自然段。

(2)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3)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2.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3.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隻,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4.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1)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麼不同?

(2)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可能會遭遇到什麼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

(3)其他同學點評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角色換位,使學生入情入境,啓發想象,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4)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C、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1.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心情又是怎樣的?

2.學生自讀體會。

3.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D、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1.誘導生疑:讀了第3.4.5自然段以後,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2.學生髮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3.教師引導。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麼說的,好嗎?

4.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最後一段,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5.教師再引導。

(1)對於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麼想法交流嗎?

(2)小結;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E、回顧課文,感悟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和探索精神

1.快速默讀,畫出體現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1)實驗的目的是什麼?

爲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2)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節?

捉自家蜜蜂,便於觀察;給蜜蜂做記號,爲了與其他蜜蜂區別;在兩裏外放飛,更能說明問題;叫女兒等在蜂窩旁,爲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考慮周密,體現作者做事嚴謹。

(3)實驗的結論爲什麼沒有明確的答案?

1、有明確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學現象,不能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能說明他對待科學嚴謹,實事求是。

2.思考推測:另外三隻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麼?

四、課堂檢測

1. 巧填詞:

戴( ) 驗( ) 溼( ) 確( )

袋( ) 檢( ) 溫( ) 卻( )

2. 選選看:

(1)聽說(密、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那、哪)裏,它總是可以回(道、到)原處。

(2)(在、再)回家的路上,我推(測、側)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五、課後作業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蟲的相關知識製成一張手抄報,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六、板書設計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字詞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俊俏、聚攏、增添、五線譜、音符”等詞語。

2.導入新課,初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春天,在農村,在城市,在樹林,隨處可以看到一種從遙遠的南方飛來,爲春光增添生機的小動物,你們知道是誰嗎?(燕子)誰見過燕子?它是什麼樣子的?(出示幾張燕子的圖片)燕子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小鳥,它在田野裏、在小河邊、在村子裏飛翔,打扮着春天。你想進一步瞭解它嗎?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描寫燕子的文章。

(板書課題:l燕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l)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3、小組內彙報交流自讀情況。

(1)讀生字組詞,說說生字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重點注意“倦”、“添”兩個字。通過組詞,鞏固生字的掌握。

俊( ) 駿( ) 俏( ) 悄( ) 攏( )

竣( ) 峻( ) 哨( ) 梢( ) 籠( )

添( ) 沾( ) 倦( ) 譜( ) 符( )

填( ) 粘( ) 圈( ) 普( ) 附( )

(2)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3)交流不理解的語句,有的問題可在小組內解決,組長歸納組內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記錄下來。

(4)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全班交流並質疑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1)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課文是從燕子的外形、燕子爲春光增添生機、燕子的飛行、燕子的.停歇四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2)可讓學生談一談你最喜歡燕子哪個方面的特點,並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提到哪個方面的特點教師就引導學生理解相應的段落。

2、交流對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抓住“湊”字理解燕子外形上的特點。

(2)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幫助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

(3)指導感情朗讀。

(5)背誦第1自然段。

四、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2—4自然段,繼續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的觀察和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分自然段指讀全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

2.背誦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的感受是什麼?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默讀思考:課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徵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詞語。

2、理解“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爲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3、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細雨、微風、柳絲、青草、綠葉、鮮花→增添生機

4、指導感情朗讀。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這段是從哪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飛行),燕子飛行時有什麼特點?

着重理解“掠”、“沾”這兩個動詞。

2、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上→下)

3、指導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詞、句子。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1)辨析“幾痕”和“幾根”。

(“幾痕”寫出了電線很高很遠,看上去淡淡的,隱隱約約的。)

(2)體會爲什麼說“電杆之間連着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師利用板畫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因講解難說清楚。)

(3)理解“春天的讚歌”,課文最後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讚美春天充滿生機,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

1、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

(愛護鳥——人類的朋友,保護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試着背背課文。

六、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把你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

3、仿照課文喜歡的段落,進行仿寫。

《燕子》是一篇講讀課文。描寫了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可愛的外形,飛行的輕快、休息時的優雅,都一一躍然紙上,字裏行間流露出了對春天的喜愛和燕子的喜愛之情。我在教學中作了以下一些嘗試:

一、充分突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教學的自主性。在本課教學中,我儘可能地創設條件,提供了各種吸引學生個體,學習、自主參與的機會。備課時,我發現課文的插圖給人春意盎然的感覺,平靜的湖面,淡綠的湖水,婀娜的柔柳,粉紅的桃花,新綠的稻田。遠處,羣山起伏,連綿不斷,山依着水,水繞着山。靈巧翻飛的燕子,更爲明媚的春光增添了生趣。在設計教案時我決定指導學生看圖,並提示學生觀察圖畫,可以按照由近到遠,由上到下的順序進行。但是,假如就這樣放手讓學生去觀察的話,學生可能還是無法理解爲什麼伶俐可愛的燕子從南方飛回來,加入這百花爭豔的盛會,就爲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在實際教學中,我轉念一想,何不在此給學生創設一段優美的教學情境,進行閱讀教學呢。我就請同學們當小燕子,“這時候,你們從南方飛來了。啊,春天是這樣的美,你們得仔細地欣賞一下,把你們觀察的美景說出來啊!”說着,我一邊又給學生出示了一句導語:“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了,_________。”進行語言訓練。過了一會兒,一隻只小手都舉了起來。有的說:“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看見羣山綠了,桃花紅了。”有的說:“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看見桃花笑紅了臉,柳枝壓彎了腰,美極了!”還有的說:“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看見春風把田野吹綠了,小草兒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了,嫩嫩的,多可愛!”……

二、不斷豐富學生想象,鏈接生活實際,促進語言積累。人們常說,文學作品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要讀懂這篇課文,必須要與生活聯繫起來學,才能學得靈活,學得透徹。如:在理解“趕集”一詞時,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去趕集時的感受,再想想課文中是說誰趕集?爲什麼這樣說呢?學生通過與生活聯繫,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開之多,給人以熱鬧的感覺。在學生觀賞了春天美景之後,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談談你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讚美春天;在讓學生感受春風、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潑可愛時,讓學生聯繫已學到的一些古詩詞來說說。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學生說出了:“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等優美的詩句。這樣不僅拓展了課堂的教學,更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也激發了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爲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爲有了春天的襯托,又顯得更矯健。同樣的,讓學生擔任角色,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充滿情趣的春天,這樣,學生的觀察伴隨着自己的情感,就對教材產生了親切感,思維活了,語言豐富了,課堂也就精彩了。何樂而不爲呢!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莊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較、殺菌、預防”等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朗讀視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謎語

出示謎語: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見,手卻摸不到;實際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卻很小很小。沒有它就沒有世界,有了它就萬物歡笑。

出示課題。(板書:太陽)

2、交流太陽

師:說說你瞭解關於太陽的什麼內容。學生交流。

師:太陽,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對於我們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實又是很陌生的。因爲對於太陽的真實情況我們知道得太少了。今天,就請同學們來做個小小科學家,通過學習課文,去揭開太陽的奧祕。

3、這篇課文是一篇科普知識的'文章,也是一篇說明文,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要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而且要學習寫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二、識字正音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太陽?

2、學習生字詞。小老師帶讀。相機正音。

多種形式讀詞:分組讀詞,一個詞讀兩遍。打亂順序讀。

3、練習寫“繁”字,師作指導。

4、交流: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太陽?(相機板書:特點、關係密切)

三、讀文品句

1、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1—3自然段,思考:太陽有哪些特點呢?學生交流,老師相機板書。(遠、大、熱)

a、學習“遠”的特點

1、師: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太陽的遠的特點?

學生彙報:其實,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師:這句話是怎樣把太陽遠的特點介紹清楚的?

課件演示、引導:一億五千萬公里有多遠?課文中怎樣說的?

走——3500年,飛——二十幾年。

2、學生看課件做口頭練習:

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師:你發現括號裏所填的內容有什麼特點?

生:數字。

師:對,列出一些具體的數字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去理解。這種說明方法稱爲列數字。師板書:列數字

3、比較句子。

a、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b、太陽離我們很遠……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很遠;就是坐飛機,也要飛很長時間。

你覺得這樣哪個句子更好,爲什麼?

生:這樣寫不好,意思表達的不清楚、不具體、不明確。

師小結:用數字說明問題,是說明事物的一種寫作方法。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去理解。但數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的。這種說明方法給讀者的印象是具體的、確切的,有較強的說服力。

4、師:寫太陽“遠”這個特點還用了其他什麼方法,找找看。

生:寫神話故事、舉例子

5、師:這一段在描寫太陽的時候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開頭的。爲什麼不以從“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開頭呢?

交流:a、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讀者的興趣。B、充滿了神奇的想象,增添了文章的可讀性。

6、齊讀該段。

b、學習“大”的特點

1、師:課文又是怎樣描寫太陽的大的特點?

學生彙報:課文也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大”,130萬個地球等於1個太陽。(對學生能說出列數字的方法進行鼓勵。)

2、師用課件演示,進行引導:左邊是地球的動畫,右邊是太陽的動畫,中間由等號連接引出: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這句話拿地球的大小來和太陽作比較。

師:拿地球和太陽一比,更突出了太陽的大。這就是作比較的方法。

師板書:作比較

3、出示關聯詞練習:

a、( )太陽離我們很遠,( )我們看太陽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

b、我們看太陽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 )太陽離地球太遠了。

c、(雖然)太陽很大,(但是)太陽離我們太遠了,(所以)看起來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

c、學習“熱”的特點

1、學生彙報:課文在寫太陽熱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告訴我們表面溫度有六千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

師:那中心溫度是多少呢?請同學們動手算一算。

生:一千八百萬度。

教師再進一步引導:真有一千八百萬度嗎?

哪個詞表示不確定?“估計”

能去掉“估計”這個詞語嗎?爲什麼?(太陽溫度太高了,人們無法進行測量,所以是大概的數。)

師:“估計”一詞的妙用,體現了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

2、還有哪裏體現出太陽的“熱”?

……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

鋼鐵是堅硬的金屬,碰到太陽表面六千度的溫度,竟變成汽。這就把太陽很熱,形象具體地告訴了我仭。

用鋼鐵與太陽的溫度作比較,說明了太陽的溫度真的很高。

四、語用模仿

1、師:作者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後在說明事物時要注意學習運用這些方法。老師還帶來了一段使用說明方法介紹月亮的資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萬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騎自行車要400天,坐飛機要200天,49個月亮等於1個地球。

你能從中看出月亮的特點嗎?(遠、小)

2、口頭練習

運用說明方法說一說:

a、天氣很冷或很熱

b、火車行駛很快

c、這棟樓很高

d、鯨魚的身子很長

……

五、歸納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太陽》,它介紹了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它與地球的關係十分密切。距離我們那樣遙遠的太陽,和我們人類有着怎樣的密切關係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下課。

板書:

太陽

特點 大 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11

一、讀春:積累詞句

1.出示四字詞語: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風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無邊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2.出示佳句名詩:

春風楊柳萬千條。

春風又綠江南岸。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一年之計在於春。

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學生讀詞讀句子。幫助學生進行有關春天的詞句積累。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讚歎。他們對春天是那樣癡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讚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出示《春日》)教師談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理解詩句:作者到泗水邊尋找春天,他看到了什麼?能想象都有什麼“煥然一新”嗎?

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時新”。

指名讀,師生評議。

(2)“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麼?能具體說說嗎?(藉助圖畫形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彩,春天的美麗景象)

(3)結合第一課《燕子》講講春天的美麗景色,感受春天的美麗。

3.練習用自己的話講講古詩的意思。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古詩的意思。藉助圖畫形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彩,春天的.美麗景象。

三、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學生誦讀古詩。

四、總結延伸,昇華主題

1.師:春天在每個人的眼中是不一樣的,在詩人賀知章的眼中春天是碧綠、神奇的——引讀《詠柳》;在朱熹的眼中春天是萬紫千紅的、富含哲理的——引讀《春日》;

2.在其他別的詩人眼中春天是怎樣的呢?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課外再找描寫春天的古詩閱讀,體會詩人不同的感情和心情。

師生合作讀詩。拓展延伸,昇華感情。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古詩,默寫《詠柳》;

2.完成指導叢書。

板書設計:

1、詠柳 碧玉 柳枝 柳葉

妝 打扮

一樹 滿樹

2、春日 勝日 晴日

濱 水邊

六、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 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 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等,避免空談出現的問題而不思考出現的原因,也不思考解決方案。

3. 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通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

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啓發?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12

一、自主識字,靈活運用

本單元要求識記的生字有3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有40個。

(一)要求會認的字:首先要加強預習,獨立識字。爲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適當調整預習的要求。要求學生通過預習掌握擴詞、說話、連詞成句等方法,對字詞進行拓展和運用。其次是加強檢查,合作識記。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檢查;對容易混淆的字進行必要的辨析;難字做必要的提醒;讀音做必要的矯正;對優美的詞語或成語進行仿寫。

(二)要求會寫的字:要加強寫字的指導,書寫規範。重點是具體筆畫和結構上的特點的指導。三年級的學生剛剛開始使用鋼筆,用筆還不夠熟練,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規範學生的字。如指導稈、腹、襯等屬於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其特點,然後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

二、精讀巧練,拓展延伸

這四篇文章工具性和人文性體現得非常明顯。因此,本單元的閱讀教學可以這樣進行。

(一)整體導讀

引導學生閱讀導讀內容,針對人們對待動植物的看法有什麼不同這句話,談談自己的瞭解。然後引導學生快速瀏覽本組的四篇文章,說說每篇文章都寫了什麼事,是從什麼角度寫的,從而對本組教材有整體的瞭解。

(二)每課研讀

1.收集和彙報資料,爲理解課文打基礎。本組教材的相關資料非常豐富。教師在課前準備有關掛圖、幻燈片、錄像資料,同時要求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資料。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彙報,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爲學生的閱讀理解做鋪墊。如我國的森林覆蓋情況、森林減少情況以及有關瑞士的資料等。

2.精讀和巧練相結合,課後進行適當拓展。在讀本組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時,都要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品讀體會、對比感悟、聯繫上下文的方法,達到讀思結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後也要安排一些拓展性習題,讓學生完成。

●《翠鳥》這篇課文的獨特之處是在表達上抓住翠鳥外形和活動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讀的指導,通過自由讀、指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讀出翠鳥外形的美、動作的靈活,達到有感情的朗讀。翠鳥動作上的特點可以結合課文當中的畫外音:翠鳥的動作真快啊!引導學生抓住幾個動詞蹬、飛、叼、貼來體會。

其中有關翠鳥外形特點與動作的描寫是讀寫結合不可多得的好素材,在閱讀訓練中可以運用讀寫結合的方法讓學生仿寫。

●《燕子專列》這篇課文選材視角和敘事順序較爲獨特,可以採用讀中感悟的方法。①感悟敘述方法。教師通過對比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倒敘,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裏的燕子送行,然後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單獨介紹小姑娘貝蒂救助凍僵的燕子,最後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首尾呼應。②感悟人文情懷。教師設計一個提綱:政府和人民是怎樣關心、保護遇難的燕子的?圍繞這一問題來展開閱讀。重點抓住描寫普通居民作出巨大努力的句子與詞語,讓學生了解人們得知燕子的危險情況後內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們不畏惡劣天氣拯救燕子的高貴品質。最後,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讀出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課後引導學生對貝蒂說幾句話,可以是對貝蒂行爲的讚賞,也可以是自己從貝蒂身上得到的啓示,還可以以貝蒂的身份介紹當時拯救燕子時的想法和所見所聞。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述了一個村裏人由於的亂砍濫伐,最後喪失了自己美麗的家園的故事。這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斧頭入手,抓住文中的幾處含義深刻的詞句,重點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一是體會小村莊以前的美麗。通過朗讀和想像小村莊的樣子,使學生感受到小村莊的山青水秀。二是體會句子的意思,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樹木變成了什麼,怎麼變的等,聯繫上下文體會句子含着的意思。

課後可以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角度,闡述自己的想法:可以譴責人們的錯誤行爲,可以表達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對人們今後的.生活提出建議等。

●《路旁的橡樹》是篇略讀課文,着重引導學生運用對比、聯繫上下文、邊讀邊想像的方法體會文中人物的動作、語言,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文中的句子較多,學生可以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教師做必要的點撥。

3.積累詞句,自主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課內和課外積累相結合,自主抄寫、體會、積累。

(三)綜合性學習

本次綜合性學習圍繞本單元專題環境保護而展開。教師要做好整體設計。

一是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發現的問題:1.動物、土地、森林、草坪、空氣和水受到了怎樣的污染和破壞;2.破壞的程度怎樣;3.污染源在哪裏;4.當地的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應對;5.污染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6.面對這樣的污染情況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等等。

二是做好分組工作。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根據學生的自身優勢和愛好分爲土地組、森林組、水資源組等,這樣有利於在可能的範圍內有最大的收穫。

三是資料整理。根據學生的不同材料,採取不同的整理方式。如可以將學生收集的反映同一情況的材料歸爲一組,還可以按照資料的不同屬性分類,如按文字、圖片、圖表等歸類。

四是彙報形式。讓小組經過討論確定最有特色的展示方式,然後做專題彙報。所有資料可以與友好班級共享。也要結合展示臺、口語交際、作文的需要,保留展示的內容,以便學生學習。

三、語文園地

(一)口語交際

圍繞本組的專題,教材安排了以我們能做點什麼爲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組織學生就家鄉的環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1.引導學生圍繞下面的問題展開交流:你在自己的調查中有什麼發現?你能用數據、圖片或其他方法對自己的調查進行詳細說明嗎?改善家鄉的環境你有什麼好的建議?通過本次調查你有什麼收穫?

2.在各組代表彙報交流的基礎上,確定一二個有代表性的環保問題展開討論。教師做好評價。

(二)習作

本次習作,教師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指導。1.以學生身邊存在的環境問題或學生調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導入;2.引導學生回憶在口語交際中哪些同學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習作內容;3.指導學生習作。以《我在調查》爲題,指導學生把調查寫具體,寫詳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三)我的發現

教師引導學生反覆品讀句子,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表達方式的多樣,啓發他們運用這些規律,試着自己說幾個類似的句子。

(四)日積月累

這部分包括讀讀認認和讀讀背背兩個內容。讀讀認認,安排的是一組反義詞語,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認讀,同桌互相檢查,教師指名認讀字音和朗讀短文。然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擴展,列舉一些平時學習中積累的反義詞。讀讀背背,安排了五組古詩佳句。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熟讀,並能夠背誦下來。

(五)展示臺

展示臺中列舉了幾種成果:保護環境的標語牌、建議書、手抄報。這三種形式只是教材所舉的例子,不同地區的學校可以根據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實際情況,有所增減,積極創新。不管採用何種形式,教師都應該詳細瞭解學生的活動情況,爲有困難的小組提供幫助。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 瞭解杜甫生平以及詩歌創作背景。

2. 掌握詩歌鑑賞的基本方法。

3. 誦讀詩歌,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

教學重點:

掌握詩歌鑑賞的三種方法。

教學難點:

誦讀詩歌,體會作者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方法:誦讀鑑賞法、合作討論法。

教學工具:多媒體、音像資料。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飛花令”形式導入

規則:先指定一位同學說一句關於秋天的詩,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學接力。

(板書:登高 杜甫)

二、整體感知:

首先,聽錄音朗讀,注意節奏和讀音。

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思考:本文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找一生示範朗讀,另找一生評價。明確:(景物)描寫、抒情。

師: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用詩中的一個字來回答。

生:悲

分析“哀”、“苦”、“恨”與“悲”哪個更適合作詩眼。

明確:“悲”是作者直接抒發情感的表現,“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間接抒發情感的表現,因此用“悲”字更恰當準確。

師:這是詩的感情基調,即詩眼。

三、寫作背景

師:請學生回憶作者的生平事蹟。

明確:杜甫詩歌創作風格:沉鬱頓挫。在初中學過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中體 現了詩人具有憂國憂民、兼濟天下的情懷。

本詩的寫作背景:這首詩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時寫的。“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但國家仍是一片混亂,好友李白、高適和嚴武相繼去世,此時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寫下了這首詩。三年後,杜甫病死在離開四川的途中。

總結鑑賞詩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論世法(並板書)。

四、分析意象

師: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同桌之間討論。

生2展示。

明確:景物 特點

風 急

天 高

猿 嘯哀

渚 清

沙 白

鳥 飛回

落葉 無邊 蕭蕭 下

長江 不盡 滾滾 來

師:補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葉”的區別。

明確:意象:詩歌中具體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將自己的情感通過生動的畫面表達出來,達到“內情”與“外物”統一而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境界。

“落葉”給人一種枝繁葉茂之感,“落木”給人一種乾枯乾燥的感覺,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點。總結鑑賞詩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並板書)。

師:找一生朗讀描繪畫面的文字,請大家閉眼,試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誦讀指導:首聯兩句,“風急”——要讀得很淒涼,似乎在脣齒間顫抖的讀出來;“天高”——調子要很高並帶拖腔;“猿嘯哀”——要有欲哭的感覺;“鳥飛回”——聯想到作者,孤獨漂泊、遠離家鄉,他還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嗎?!

頷聯兩句,要將蒼涼之感和曠達之悲讀出來。

五、體會情感

師:宋代羅大經曾說頸聯含有八層意思,你能讀出幾層意思來?

生3展示。

明確:萬里—地之遠也;

秋—時之悽慘也;

作客—羈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齒暮也;

多病—衰疾也;

臺—高炯處也;

獨登臺—無親朋也。

師:點撥通過具體的字詞來體會作者的情感。總結鑑賞詩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並板書)。

誦讀指導:“萬”“悲”“常”都要重讀。讀“萬”,開口要大,腔調要拖長,以描繪遙遠之狀;讀“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淒涼。“百年多病獨登臺”,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獨,形單影隻,無所依傍。“百”“多”“獨”都要重讀,其中“獨”字要讀得特別痛苦。

最後一聯,“艱難”要讀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別重,從牙縫中吐出這兩個字;“繁霜鬢”又要稍緩,但聲音不能低。當讀“新停濁酒杯”時,把欲罷不能的情緒表達出來。

六、課堂小結1.情境式默寫(PPT15中幾句話對應的詩句)

2.背誦全詩

七、課後作業

根據本課學習的幾種方法,自學《秋興八首(其一)》

八、板書設計

登高

杜甫

《登高》教學設計 自然之秋 知人論世法

“悲” 人生之秋 由象入境法

國家之秋 情景交融法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14

【學生分析】

我們班大部分同學守紀律,自覺學習,關心班集體,喜歡幫助別人。但個別同學真是很好動,有的常不交作業,又撒謊,學習這篇課文,通過情感的交流。是很有必要。

【教學內容分析】

這篇課文是我們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最後一篇閱讀課,授課時間:一課時。《好漢查理》這篇閱讀課文通過一個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在相互幫助中查理改變了自己的弱點的故事,在學習中引導學生懂得朋友之間的理解和尊重也是愛的一種表現。

【學習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查理髮生的變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滿愛心給人帶來的快樂。

2、過程與方法:

⑴ 談話揭題,初讀感知課文內容。

⑵ 小組討論交流,讀悟交流,感受查理的變化

⑶ 探究查理變化的原因,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 通過學習,做個有禮貌,守信用的好學生。

⑵ 體會查理髮生的變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滿愛心給人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外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查理髮生思想變化的原因。

【教學策略和方法】

通過啓發、質疑、和討論的方法來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準備】

錄音機和本課的`朗讀磁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揭題

1、導語:

善良、仁愛的金吉婭同情、體貼一個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獻出了愛心。這個只有八歲的小女孩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個感人的故事。

2、讀題:

“好漢查理”。

“好漢”你是怎麼理解的?讀了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麼呢?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聽課文錄音,激發朗讀的興趣。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3、檢查讀書情況:

⑴ 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學生評議。

⑵ 和同桌一道再讀一讀這個感人的故事。

三、小組討論交流

1、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2、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內容。

3、組長彙報:

對於一些淺顯的問題或不大重要的問題,引導學生解決。最後提煉出以下兩個問題作爲重點探討的問題。

⑴ 查理有哪些變化?

⑵ 查理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四、讀悟交流,感受查理的變化

1、查理有哪些變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2、教師出示以下句子讓學生談感受:

⑴ “不,好漢查理從來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⑵ “謝謝!”查理顯得彬彬有禮。

⑶ “當然可以。”

⑷ “查理雖然調皮,但說話是算數的。整整一個暑假,他每天都陪傑西

在草地上玩。”

⑸ “傑西,我會做個好漢。”

3、小結:

引導學生體會到查理確實變了,變得有禮貌了,變得誠實、可信了,變得有上進心了,自信了。

五、探究查理變化的原因,評價文中人物

1、引導談話:

查理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2、你覺得查理的變化和哪些人有關呢?

跟自己、傑西、羅伯特先生等人有關。

3、學習了這個故事中的這些人物你有什麼感受?

學生自由說說對這些人物的看法,重點談對小女孩傑西的看法,體會傑西的信任和友誼是查理變化的主要原因,體會人物的思想。

4、總結。

六、練習有感情朗讀

自由組合,分角色感情朗讀。

七、拓展練習

學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收穫?先說一說,再寫一寫。

【板書設計】

32、好漢查理

幫助傑西(有禮貌 守信用)

查理 成爲好漢

不再調皮、惡作劇

【教學流程圖】

開始──引入新課──初讀感知──討論交流──探究問題──發現問題──讀悟交流──體會思想──擴展思維──結束。

教學反思:

1、成功:

採用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在閱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符合略讀課文的課型特點。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結合課文插圖,使課文更加形象直觀,便於學生理解與記憶,更是教給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符合該年齡段學生閱讀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積累了好詞佳句,爲日後的習作教學提供便利。創設情境,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充分引導學生理解了並將德育教育滲透於其中。很好地實現了預定的目標要求。

2、不足:

安排的時間裏,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並且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討論。導致後面說說該向傑西、查理學習什麼精神學生討論得不夠深入。按照預想這裏應該把課堂教學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15

一、聽說訓練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珍珠鳥。

2、首先我們進行聽說訓練,請同學們聽仔細,說清楚: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3、指名聽說。

4、齊說。

(RGB出示)

5、對於這句話,你有什麼問題嗎?

(針對一些簡單問題,可以當場解決。)

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有價值,學完課文《珍珠鳥》,你會對這句話有一個深刻全面的認識。

二、複習朗讀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2兩小節,字裏行間我們可以體會到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下面就請同學們把書打開,讓我們帶着喜愛之情來讀一讀課文的1、2兩小節。

三、講讀3~6

過渡: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我給它們安排了一個舒適、溫暖而且安全的住處,三個月過去了,我在珍珠鳥的住處發現他們有了雛兒,雛兒長得什麼樣呢?它又是怎樣和我交往,一步一步接近我的呢?請同學們快速地讀一讀3~6。

(自由快速讀3~6。)

1、講讀3:

⑴ 指名讀3:

那小雛兒究竟長什麼樣呢?答案就在第三小節,誰願意給大家讀一讀?

⑵ 你們喜歡這段話嗎?那你們喜歡它什麼地方?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再讀3,在文中找一找,你喜歡哪些句子,讀一讀,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麼?

⑶ 交流。

(邊交流邊知道朗讀。)

⑷ 齊讀。

2、講讀4:

⑴ 引讀4:

正因爲我對小珍珠鳥的喜愛,所以珍珠鳥才一步一步地接近我,課文第四小節就把這個過程寫的非常具體,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起先……漸漸地……後來……)

⑵ RGB出示:

起先……漸漸地……後來……

聽的仔細的同學一定會發現老師剛纔和同學們一起讀書的時候注意到了幾個詞語,聽出來了嗎?對了,這些是表示時間先後的詞,用在這裏就把雛兒和我漸漸接近的'過程寫的具體、生動,又有條理了。你能試着用這些連接詞把雛兒和我漸漸接近的過程來說一說嗎?

⑶ 自由練說。

⑷ 指名說。

⑸ 同學們說得連貫流利,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漸漸地它膽子大了,爲什麼它的膽子會變大了呢:

① 交流。

② 看到這小傢伙在屋子裏亂飛,我們的主人並沒有傷害它,那下面就請同學們發揮一下你們的想象,這時候的我會有怎樣的表情、神態,又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呢?

(小組交流。)

③ 交流。

⑹ 小傢伙看到我的種種表現,終於完全放心了,你從哪裏可以看出這小傢伙是完全放心了呢:

① 交流。

② 小傢伙是一步一步接近我,先……然後……再…,看來還是小心翼翼的,小傢伙一邊這樣做,一邊它又會想些什麼呢?

③ 引讀4的最後的話。

⑺ 背誦4:

就這樣,慢慢地,雛兒和我越走越近,越來越友好,現在你願意把雛兒和我漸漸交往的過程,也就是4背出來了嗎?

① 自由背。

② 齊背。

3、讀5。

(引讀5。)

4、講讀6:

⑴ 瞧,有一天,又發生的什麼事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6。

⑵ RGB圖: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細細地觀察這幅圖,聯繫剛纔讀過的文字,這時候,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⑶ 同桌討論。

⑷ 交流。

四、講讀7

過渡:我們的作者也和你們一樣,看着這可愛的小傢伙,一步一步地和我越走越近,我從內心底自覺地發出了一聲呼喚:

1、RGB:

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2、理解“不由自主”:

信……作者是從內心底自覺發出的一句話,從……也就是我們書上所說的一個詞語,就是(不由自主),還可以用其他詞語嗎?

(情不自禁。)

3、雛兒和我在慢慢的交往中成爲了好朋友,爲什麼它們會成爲好朋友呢?

(交流。)

對,就象我和雛兒一樣彼此相互信任,這就是信賴,而這種相互信賴又使得朋友之間相處得(非常愉快),朋友之間友好愉快地相處,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這也就是我們這句話中提到的(美好的境界)。

五、延伸

1、其實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的生活中,象我和雛兒一樣相互信任的例子還有很多,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都存在着彼此的信賴,有了這種信賴,我們才擁有美好的生活。你能聯繫生活舉些這樣的例子嗎?

2、交流。

3、小結:

是啊,只有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彼此信賴,我們才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讓世界的每個角落充滿了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