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淺水窪裏的小魚》教學反思

語文《淺水窪裏的小魚》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淺水窪裏的小魚》是讓學生從感受男孩對小魚的在乎,體會到生命的珍貴,樹立珍惜生命的意識。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語文《淺水窪裏的小魚》教學反思,僅供參考。

語文《淺水窪裏的小魚》教學反思

  語文《淺水窪裏的小魚》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通過小男孩把小魚兒一條一條地撿起來,用力扔向大海的故事中,可看出他不是憑着一時的好奇在玩着一種遊戲,而是在執着地完成一項使命。這種舉動很令人感動!課文中的小男孩卻將小魚兒看成一條生命,撿一條小魚就是挽救了一個生命啊!那麼怎麼使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深深體會到小男孩的肅然起敬之處呢?

首先,我把本課生字小魚放在沙灘上,能準確讀出小魚中的生字就能游到大海中,結果學生能準確地讀出來,可是“在於”輕聲詞讀得也不夠到位,我相機指導。

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我讓學生把讀後的感受說出來,有不少學生已感受到小魚太可憐了,我不失時機地問:“那麼你是從哪句話體會到的呢?”學生在具體環境中理解“困”,把握好“困”字在文中的含義和重要性,的確對整堂課的學習來說,是點睛之筆,是靈魂所在。小魚沒有“困”在淺水窪裏,就不會讓人體會到它的可憐,不會讓人看到它的痛苦,不會讓人產生各種感覺器官的觸動,這一幅苦苦掙扎的畫面正被沙灘上的小男孩看見了,也聽懂了,把這一視覺一下子轉換過來,讓學生投入情境中,並相機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接着學生就開始讀二到六自然段,說說小男孩在幹什麼,學生異口同聲說在撿魚、仍魚,那個小男孩做得很感人,那麼他感人在什麼地方呢?在具體環境中理解"在乎",學生不知不覺中說出了在乎的含義,"很在意"、"很關心"、"很疼愛"等等。小男孩嘴裏不停的叨唸着:“這條小魚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學生感讀,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個別讀好,展示讀,再引導全班學生讀好,把小男孩的“在乎”讀出來。當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知道誰在乎誰了,我們的閱讀教學也就回到了本真,學生的學習也就是自主的、真實的。接着,學生已經進入情境之中,就像自己置身於海邊撿着小魚扔向大海,就這樣不停地叨唸着"這一條在乎,這一條在乎,這一條在乎……"全班同學齊心協力幫助小男孩撿完這淺水窪裏的小魚,讓他們回到海媽媽的懷抱,用心體會小男孩怎麼“不停地”、“用力地”救小魚,重新獲得自由和快樂。此時本課的主題"保護動物、珍愛生命"也便昇華了,孩子們純真的愛心也就可以圓滿地畫上。

最後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家鄉說說自己家鄉的小動物,並說說自己怎麼保護他,在這裏我覺得很多學生回答大同小異,學了這一課都說以後自己要保護小動物,更有的同學還要保護小雞、小狗之類的,堅決把它們放回大自然。

總的來說,在我激情引導中,孩子的情感也較好地調動了起來,能夠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生命!

  語文《淺水窪裏的小魚》教學反思2

《淺水窪裏的小魚》講述了一個小男孩盡力拯救那些被暴風雨捲上岸來,困在淺水窪裏的小魚的感人場面。當我自己拿着教材朗讀時,我被文章感動了,特別是那一句句稚嫩的“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更是使得我的心頭一震。《淺水窪裏的小魚》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感受男孩對小魚的在乎,體會到生命的珍貴,樹立珍惜生命的意識,那麼怎麼樣讓這些不經世事的孩子體會到這些呢?我讓孩子們真正走進文本,願意參與到救助小動物的行動中來,實現思想與思想的溝通,心靈與心靈的碰撞,讓語文課堂成爲具有人文趣味的樂園。

本課教學時,我緊扣“在乎”一詞,直接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裏的小魚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一句,引導學生感受小魚的危險處境,感受小魚對生的渴望後,讓學生找出小男孩救小魚的句子,引導學生感受到動詞的用法,體會小男孩救小魚的辛苦,說明了小孩非常有愛心。在朗讀中,讓學生演一演小男孩撿魚扔魚的動作,在一次次的彎腰揮手中,讓學生體驗小男孩堅持撿魚扔魚的“難”。引起學生的好奇,小男孩這樣做誰在乎呢?最後進行3-6自然段的教學,讓學生通過表演體會小男孩撿魚、扔魚的辛苦,並有意識的“採訪”,引導學生揣摩小男孩的心理,這一個個環節的教學,我引領着孩子深入文本,進入文本角色,讓孩子與孩子們交流,讓孩子與文中的角色交流,和諧、輕鬆地營造了一個多方位交流的平臺,使合作學習更加地愉悅,使孩子們更加地積極主動。

最後,在學生讀悟了小男孩在乎淺水窪裏的每一條小魚後,我讓學生仿照課文句式進行填空練習:這條_________,這條也_________!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所有的小魚_________。學生藉助這一練習形式,開動思維,展開想象。

  語文《淺水窪裏的小魚》教學反思3

《淺水窪裏的小魚》課文內容平實自然,貼近兒童生活實際,但感人至深,發人深省。小男海的行動令人肅然起敬。通過語言和動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質。在設計時,我着重在美美的言語和濃濃的情感二方面給學生打下終身發展的基礎

語文課程首先要有語文味,這就是要給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的技能技巧,語文課程究竟幹什麼?教學生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本能,重點是學習動態言語的技能技巧,紮紮實實地讓學生理解語言、品嚐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讓學生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習得語感,積澱語感,領悟語言規律。給學生美美的言語,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抓識字,服務言語。如編兒歌識字、猜字謎,搞識字競賽,抓規律識字等等。字義是識字的中心環節,在設計中,對“在乎”一詞的理解,先讓學生讀讀說說議議,充分理解了小男孩這樣說這樣做的原因後,自然而然地體會到這是小男孩對自己的在乎,對自己的愛。“過不了多久”的理解也是注重“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進行教學,同時注重複習鞏固,減少遺忘,抓好書寫,力求美觀。只有抓好識字教學,學生掌握言語纔有一定的基礎。

2、抓想象,還原言語。“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在本課教學中有意識地整合課程資源,通過角色互換,把自己當作淺水窪裏的一條小魚,平等對話。想象小男孩在撿魚、扔魚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想象自己被困在淺水窪裏的心情?會想些什麼?被救後會對小男孩說什麼?引導學生透過感受結合文字進行大膽想象,並用個性的言語外化出來。

3、抓多讀,豐富言語。語文課要有琅琅的書聲,古人把學習稱爲“讀書”、“唸書”,實在是抓住了語言學習的關鍵,只有“熟讀”,才能“精思”。“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些是古人讀書的經驗之談,至今仍有着一定的意義。語文課不能沒有琅琅的書聲,應該以讀爲主,通過讀來解決語感的問題,通過讀,讀出我們想要講的東西,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品評感悟及體味領會語言文字之美,用心靈和作者直接對話。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音、意外之境。在本課中,我緊緊抓住小男孩言行的句子,做到讀從整體入手,有層次,讀出個性化,讀的形式多,角度多,最終使學生言語得到豐富,言語能力得到發展。

小男孩善良、執着、可親可敬的形象,走進孩子的心中,讓他們去感悟、去思索。當然,教師的情感投入是至關重要的。請看設計:

1、創設情景,鋪墊情感。

師導入:小朋友,嘩嘩漲潮了,小魚兒隨着海浪媽媽向着海灘跑,前面有很多小坑,躲在裏面捉迷藏吧,“石頭剪子布”大家玩得真高興。退潮了,都記了回家,伸出腦袋找媽媽,呀,不好了,媽媽不見了,小魚落在水窪裏。……情景的創設激發起學生對被困小魚的擔心,爲下面的學習做好情感上的鋪墊,使學生產生進一步學習課文的動力。

2、想象補白,強化情感

這是情理交融的訓練,它不僅包含着能力的訓練、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指向學生的內心世界,並使情感的浪潮得到更大的推動。它和情景創設相得益彰,使明理悟情交融,是感情朗讀真情激盪。看下面的設計:

現在大家就是被困在淺水窪裏的小魚,你們的心情怎樣?(擔心、着急、傷心等)不同的心情讀出不同的感受。

下面的沙子要吸,上面的太陽要蒸,本來就只有一點點的水,很快就要乾了!時間緊迫,情況危急,這危難時刻,小魚們,你們在想些什麼呢?

現在你就是那條被男孩救起,送回大海的幸運的小魚,你想對他說些什麼?

通過幾次想象補白,學生與小魚的情感已融爲一體,體驗角色的心理活動,強化感受,使學生對文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親”,從而產生共鳴,在共鳴中入情,在共鳴中動情,在共鳴中生情。

3、延伸拓展,昇華情感。

在學生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小鳥受了傷、頑皮的小兔子撞傷了自己的腳等,你會怎麼說,怎麼做?

讓每個孩子都有表達愛心的機會,最後教師小結要保護動物、植物,送給學生一句話:“珍愛動物,就是珍愛我們人類自己。”這樣又一次昇華了學生的情感,也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更使他們從小樹立要保護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