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集錦五篇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6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集錦五篇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爸爸的花兒落了》是七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的課文,本單元以成長爲話題。

單元目標是:

1、瞭解他人的成長足跡,正確對待成長中的苦與樂、得與失,成功與失敗,用於面對生活面對挑戰。

2、揣摩關鍵句的深刻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注意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

《爸爸的花兒落了》以一個孩子的視角和口吻敘說着對童年往事的回憶,對父愛的緬懷,對成長的感受,整篇文章以畢業典禮爲線索,將回憶與現實交織在一起,過渡十分自然,內容豐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錯卻不零亂。主要內容是 “父愛”、“成長”;表達技巧主要是,借物喻人,暗示渲染;抓住了這兩個方面就抓住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核心。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結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作者林海音及她的《城南舊事》;

(2)理清全文結構,把握文章線索能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內容;

(3)理解課文標題的雙重意義和文中使用的象徵手法,學習文章的擬題技巧;

(4)分析文中的父親的形象。

2、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文中字詞的情感。

(2)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3)初步感受文章的寫作特點,學會記敘中運用插敘的敘事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敢於追求成功,更要善於面對失敗。讓學生認識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成熟起來。

該目標的確定,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力於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的全面發展,符合教育教學的規律和學生成長髮展的規律,強化了德育訓練和道德素質的培養。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理清全文結構,把握文章線索,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內容 。

(2)分析文中的父親的形象。

2、教學難點:

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爲了突破難點,設置了不少學生活動,使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與學生共同探討的方法,邊活動,邊啓發學生思考,並得出結論,從而使學生從感性材料的感受到理論的上升,水到渠成,符合認知規律,易接受。

四、說教學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直接關係到教學質量的高低,爲了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貫徹學生的主體性,注重思維品質的原則,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教法:

爲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文本進行交流和對話。所以本課的教學擬用情景教學法和閱讀教學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課文。

2、說學法:

爲了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真正的主體,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能力方面採取了以下方法:討論法、自主閱讀法、總結反思法。

 五、說教學過程

提前預習,掃清閱讀的障礙,佈置學生蒐集關於《城南舊事》的資料。

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播放電影《城南舊事》的片尾插曲《送別》,學生欣賞,老師歸納:《爸爸的花兒落了》就是電影《城南舊事》中的一個小故事,這是一段童年的回憶,也是對童年的告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入文中的世界,去尋找主人公英子走向成熟的足跡吧!

2、檢查預習,交流資料

(1)由學生根據蒐集的資料介紹《城南舊事》片段。簡介作者生平思想,文學作品,走近林海音 。

(2)指導學生積累生字詞,爲學習文本掃清障礙。

3、用心聽讀,感受文本。

配樂朗讀課文。讓學生閉上眼睛去聽,頭腦中形成電影畫面。藉助語言和音樂的魅力把學生帶入文本,使其有種美的享受,此時學生的思維也是高度集中的。聽完之後讓學生簡要談談感受,教師就能夠從他們所談的感受中瞭解學生對文本理解的程度,從而有針對地指導下一階段的教學。

4、合作交流、互動探究

活動一: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文本的標題是《爸爸的花兒落了》,這個標題有什麼含義?

(2)梳理結構,劃分層次。

(3)作者是用什麼作爲全文的線索把文章中的故事串聯起來的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文本中哪些是寫的眼前事?哪些是回憶過去的事?回憶的事情是怎樣引出來的?

我們可以說全文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活動二:研讀賞析

圍繞“爸爸在我成長過程中究竟起了怎樣的作用?”這個話題進行討論。

(1) 文本中是怎樣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了,可能將不久於人世?

(2) 怎樣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唸的話的含義?

(3) 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學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相關內容,並在課文中圈點勾畫)

活動三:討論探究

請同學們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及畢業典禮後“我”急着回家兩部分,並討論一下問題:

(1) 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了怎樣的態度和感情?對“我”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2) 畢業典禮後“我”回家時見到了怎樣的情景?這情景預示着什麼?

(3) “我”是不是真正感到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來?

活動四:品味賞析

通過引導學生賞析句子,初步使學生感受到文章的寫作特點

(1)在細節的描寫中體現深厚的感情和內涵,是本文最重要的寫作特點。

(2)在記敘中恰當的運用插敘的敘事方法。

(3)本文樸實中蘊含真摯情感的語言風格。

在重點探究這個環節中,由點帶面,注重課堂的生成性,收放自如。設置的問題體現了層級性,即前一個問題往往是解決後面問題的跳板,由淺入深,直到水落石出。充分尊重了初中學生思維跳躍性小的實際,也遵循了“循序漸進”這個最基本的教學原則。

5、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1)總結反思:

主人公 英子帶着悲哀告別了童年,但此時的她已經長大了,敢於面對一切苦難和挫折。而當我們告別童年時,你將會發現,終將有一天,“爸爸的花兒落了,而你已不再是小孩子”,你也會告別一些人、一些事、一些關懷、一些愛,當你獨自面對挑戰和挫折的時候,需要鎮定,應用自己的勇氣和信心迎接未來。

(2)拓展延伸

讓學生把從課堂上的收穫內化到自己的頭腦中,延伸到課堂之外,延伸到生活之中。利用課外的時間,讓學生觀看電影《城南舊事》。再者,寫一篇關於“成長”話題的作文。

六、說板書設計

爸爸的花兒落了

林海音

膽小 勇敢

被動 主動

懶惰 勤奮

依賴 獨立 、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在山的那邊》。

這篇課文是整個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第一課,因此對今後的語文教學有着重要的意義。它是實現新課改理念的開端,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牢牢把握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師的引導與組織下使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主要內容是當代詩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與海這兩個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告訴人們自己成長中的人生感悟,並啓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達到理想境界,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鬥,要不停的翻過無數座山,要一次次戰勝失敗和苦難。

因此在教學中,我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朗讀課文,品味語言。注重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句,在朗讀中品味,感受詩歌的內涵。

2.注重理解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句意,結合自身實際瞭解作者的思想。

3.把握詩中山與海的象徵意義,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敢於拼搏,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課文:

聯繫我們登雞冠山的情形提問:當我們站在山頂,都看到了什麼景象,那時那地你有何感想?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初讀課文,解決字詞障礙。

教學生學會預習,掌握常用字的'書寫。

四、整體感知課文: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仿讀並思考:山那邊是什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全詩爲什麼分爲兩節?

學生自由讀課文,與小組合作朗讀,探究。

學生朗讀感悟,老師指導朗讀。

五、研讀賞析:

學生朗讀,教師引導品味揣摩語言,共同探究賞析。

六、體驗反思:

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這首詩給自己的啓示,引導學生在欣賞文藝作品時,能獲得自己的人生體驗,從而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七、作業:

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爲題,寫一段話,把自己的體會和收穫表達成文字。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本文地位、作用

《夸父逐日》是《山海經》裏的經典神話故事,編者放在人教版以“探險求索”爲話題的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本單元中英雄們探索自然奧祕的壯志豪情令人折服,這些古今中外的探奇故事,旨在激發學生探求的興趣,學習勇於探索精神。

(二)三維教學目標、重難點預設

本文是文言文,言簡意賅。因此我把“ 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詞,學會翻譯課文,並能當堂成誦”預設爲知識目標;此文以敘事寫人爲主,結合新課標中“引導學生感悟人物形象,與文本和人物對話”的理念要求,我把“通過朗讀、討論等方法學會分析夸父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題,提高概括分析能力”預設爲能力目標;把“認識學習夸父精神,並將其用於學習、生活之中”預設爲情感目標。

“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定位於“感悟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題”。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雖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創新精神,但探究能力不強。在這之前學生已學過一些文言文,對於文言文的基礎知識已經有所掌握,學習的方向也大致明確。但在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上掌握不夠,翻譯能力不是很強。總體上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較好,但在語文能力上也參差不齊,出現知識能力上的“貧富懸殊”現象。

三、說教學思想

“讀”是我課堂教學的主線。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初讀、解讀、誦讀、建構四個層面自主學習,相互探究。

四、說教法

1. 朗讀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

2. 討論探究法。新課標十分注重學生的思考、探究能力、討論合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五、說學法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凡爲教者必期達到不教。”優秀的學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結合實際,本課特擬用如下學法:

1. 誦讀法。

2. 圈點法。

3. 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 視頻導入,設疑激趣(4’)俗話說:“情由景生,疑由心生,趣由疑生。”因此。導入環節中,我精心設計如下:

1、先讓學生欣賞“夸父逐日”的視頻短片,設疑:“夸父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由此引出課題,簡介《山海經》。

2、再設置“神話知多少”環節,讓學生說說所知道的神話故事,初步瞭解神話的特點。

(二)整體感知,疏通文意(13’)

主要靈活採用“四讀一譯一誦”三個環節完成。

1.四讀是:① 錄音範讀,讀準音節。②學生齊讀,檢查糾正。③小組比讀,讀出氛圍。④個人試讀,讀出情味。 2、輕聲自由默讀,圈點出有疑問的字詞,並與同桌合作解決,並試着翻譯出全文。請一生翻譯全文,其他人點評。

3.設“背書王”環節,先用齊背進行自檢,再個人試背,探討出背誦記憶的妙招。

(三)、探究品味,深化主題(13’)

1、合作探討,品人物:①夸父“棄其杖,化爲鄧林”,你能看出 夸父怎樣的精神?②你心中的夸父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怎麼看待他?

2、體驗反思,悟情理:①從夸父身上,你能感悟到我們中華民族先人們怎樣的精神品質? ②今天,人們常用“夸父逐日”來比喻什麼?

(四)、比較積累,拓展延伸(7)。

爲了讓學生更深入掌握神話主題,引入了課外的材料《精衛填海》。因爲神話產生有一個共同的背景,那就是古人因科技的落後對自然產生的好奇而不斷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征服。

比較思考:兩篇文章在寫法、內容、主題上有何共同點?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竹影》是初中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本文是篇涉及到繪畫藝術的自讀課文,文中敘述是我和幾個小夥伴在充滿童真童趣的遊戲——藉着月光畫竹影,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

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作家對藝術的體驗和感悟,也可瞭解在豐子愷眼裏“兒童是天下最真的人”是塵世中最真實、純然的生靈,也許,藝術和美就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二)說教材的特點

其一,文中涉及到遊戲的話題,有利於保護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力。

其二,文章涉及到的繪畫藝術能落實語文審美教育的功能。

根據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因而本文的切入點在品析喜愛本文的基礎上,將其化爲自身的情感體驗。

(三)說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從中國水墨畫與西洋畫對比中找尋中國藝術文化的些許特質。

確立“情感和態度”目標: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確立教學重難點

1.品味本文充滿童趣的生動描寫(重點)。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文中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蘊含在童稚活動中的藝術的美(重點)。

3.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昇華中國傳統文化特點的些許認識。(難點)。

(四)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藉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採用“激趣——感知—品讀—討論—欣賞—延伸”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注重文本閱讀,個性閱讀”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並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和感悟,鼓勵他們有創意地表達。)

2.說學法:

整體閱讀、個體閱讀。

  三說教學過程

用兒歌《影子》導入,學生齊讀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着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大家有所啓發。

(二)走近作者,走進課文(展示你的蒐集成果):你能介紹一下“豐子愷”嗎?

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人。名仁,又名嬰行。他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漫畫家、文學家、美術家和音樂教育家。他的漫畫風格獨特,富有創意,內涵深刻,耐人尋味。他的散文在文學史上也有很大影響,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甘美的回憶》《率真集》等。

豐子愷被國際友人譽爲“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

子愷漫畫

豐子愷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

可見,兒童是他漫畫裏最重要的角色。在豐子愷心裏,兒童自由純潔、充滿想象力,遠勝過險惡虛僞,沒有活力的成人,希望用畫筆喚回人們的童心。可見豐子愷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而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分不開的。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進《竹影》,走近豐子愷。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展示你的自學成果):

1.自由誦讀課文,自主學習,積累生字詞(新課標: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2.初讀課文,合作學習熟悉文本,設置問題。理解與本文中心、寫作特點緊密相關的問題,討論釋疑。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體現問題教學法』

初讀:

1.你認爲哪些字容易讀錯?請提示一下。

這些字詞你都會讀會寫嗎?

愜意qiè參差不齊cēncī撇piě蘸zhàn口頭禪chán乘涼chénɡ千乘之國(shènɡ)

(古代指四匹馬拉的車一輛爲一乘)參加(cān)人蔘(shēn)

2.用簡潔的一句話概括課文的內容。

看——畫——評——聽——悟

(3)你怎樣看待遊戲與藝術的關係?

(美的姿態)

(活的神氣)

遊戲創新“美”藝術

其實,藝術並非高不可攀,它往往就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

(4)如何理解文中語句“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

(細看以下圖片,而後作答)

豐了愷——腳踏車、取蘋果吳昌碩——《墨竹圖》管道昇——《煙雨業竹圖》羅中立——《父親》

趙子昂——《浴馬圖卷》

“照相”是對事物真實的反應,

“符號”是抽象地指稱事物。

中國畫重寫意,重神似;

西洋畫則重寫實,重形似。

思考: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做遊戲,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野花編花環……想一想,你是否也在進行着一種藝術上的創造,是否也有藝術上的發現呢?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設計思路的指導思想:這一節課,是通過聽,讓學生走進故事,感知課文;然後說,分析人物、感受成長;接着讓學生品語言,獲得語感。課堂中通過讓學生聽、說、讀、寫、思來掌握學習語文的一些規律。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爸爸的花兒落了》是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安排的課文內容是以成長爲主題。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節選自她的小說《城南舊事》,小說講述了自己在父親及周圍大人的教育和影響下不斷長大的故事,學習這篇小說,要感受父親對自己的關愛,領悟父愛對“我”成長的影響。領悟文中的“我”對父親的摯愛,以及失去父親之後的痛楚。

2、教學目標:

①閱讀課文,整體感知,用簡明語言概述文章內容。

②研讀課文,說說文章具體寫了哪些事,理清寫作思路。

③找出經歷家庭變故後,有關“我”表現的詞句,認識生活需要勇氣這一道理。

④闡述具體體現父愛的事件,解讀人間至愛親情。

本課教學目標的確定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達到情感薰陶的目的”。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啓示”。

3、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父愛,領悟父愛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4、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句子“我是小小的大人”這句話的含義。

5、課時:2課時

二、說學情

本課所記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七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理解這些事件的能力;另外,他們正處青春期,對文學作品有一定的獨特體驗和看法,並且有表達個人觀點的願望。

三、說教法

充分使用“學案導學,先學後教”的課堂模式,教師要履行自己的主導作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說學法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動筆勾畫、積極讀書。

2、複述法:學生通過對文章內容的複述來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朗讀法:“熟讀百遍,其義自現”。反覆朗讀課文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4、合作探究法:四人爲一小組,交流自己對文章某片段的理解。

5、發現法: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知識。

本課所用的教法學法是依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貫徹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學習課文之前播放電影《城南舊事》插曲《送別》,引入課文。然後簡介《城南舊事》的故事內容。

2、學習新課

(1)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驪歌、花圃。

(2)感知情節,讓學生帶以下問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①你是怎樣理解《爸爸的花兒落了》這個題目?

②文中哪些寫眼前的事,哪些寫回憶的事?回憶的事是怎樣引出的?

③說說下面的幾句話和文中哪幾件事相照應?

A、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B、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去學校,這是你在小學的最後一天,可不能遲到!

C、沒有爸爸,你要自己管自己,並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

這幾個問題的設計是讓學生了解故事內容、小說中插敘的寫法。從而達到對文章的整體感知。

(3)分析人物

①從全文來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對“我”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請用“我認爲這是一個___________ 的爸爸”的句式說說你眼前的爸爸。

②從哪些地方我們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長?

口頭表達訓練:請以“英子,你是好樣的”開頭,說一句或一段話。

(4)品味語言:針對學生實際,我設計以下問題:

①你感觸最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爲什麼?

②最能引起你的聯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它讓你想到些什麼?

③你認爲最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通過這些語言,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④說一處文章的妙筆。

父親的愛是本文重點,通過學生的評價,瞭解父愛,瞭解父愛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每個人體驗是不同的,理解也不同,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這個環節要讓學生充分地去朗讀課文,讀出情感,談出感受,進而體會父親的深情,以及他對我的影響。

讓學生在說話中明白成長過程總會遇上一些挫折,爲走好今後的路做好思想準備。同時讓學生再一次感悟父愛使自己的認識得到提高,感情得到昇華。

此時,學生通過自己朗讀課文,親近文本,可以領悟作者的感情,產生自己獨特的體驗。如文中爸爸叮囑我:“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並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學生可能體會到這個父親將要丟下一羣未成年孩子時的那種辛痠痛楚和不放心。

(5)感悟和反思,並進行拓展訓練。

①說說自己或別人的成長經歷。

②開展“尋找父愛”的活動,口頭作文《世上還有爸爸好》——感悟父愛。

③說一句精彩的讚美爸爸的話。

六、板書設計

2、爸爸的花兒落了

說一段故事 談一點感受

品一品語言 悟一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