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說課稿範文集錦五篇

說課稿範文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範文集錦五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要高度重視良好人際環境對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由於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非常受寵,所以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時,就會亂髮脾氣,不會調節自己的心情,也不會照顧他人的情緒,更不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並帶給他人快樂。因此,設計了這次以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爲目的的活動:《心情播報》。

活動以幼兒感興趣的節目主持人選拔賽爲主線,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最後達到以下目標

1、使幼兒懂得理解他人的情緒情感。

2、並學會用各種方法讓他人和自己高興。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大膽表述的能力。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讓幼兒知道每個人的心情都有晴天和雨天的時候。把難點定位於讓幼兒知道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人和自己的心情變成晴天。

二、說創新點:

1、把抽象的心情用“晴雨天”來表示,讓幼兒能形象地感知和理解。

2、以方案教學的理念,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點,採用情景表演、多媒體教學、遊戲和教師多種形式的鼓勵方式相結合,來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達到教學目的。

三、說教法

本次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討論法,遊戲法、啓發提問發、表演法等教學方法

四、說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小動物頭飾和動物臉譜若干。

3、用紙箱做的電視臺,話筒一隻,木偶一個,骰子一個(每面上畫有一個小動物的心情圖)。

4、各種玩具、樂器、圖書等實物。

五、說學法:

整個活動中以幼兒爲主體,通過提問、表演、討論等方式,訓練幼兒的發散思維,教育幼兒要有快樂的心情,並使用深入淺出的教學原則,通過啓發——討論——觀察——實踐得出結論。

六、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以孔雀老師帶小動物們去參加“森林電視臺”舉行的節目主持人選拔賽激發幼兒興趣,引出課題,組織幼兒聽《快樂指南》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引出活動內容。小青蛙告訴小動物,電視臺通過過三關的選拔賽選出最會動腦筋,回答問題聲音宏亮,表演大方的小動物參加節目主持人決賽。

2、第一關“說心情”(理解他人的心情並幫助別人)

a。請小動物聽一段心情播報(請一名教師播報森林電視臺的心情播報)。

b、組織討論理解他人的心情:猴子今天的心情是雨天,說明猴子的心情怎麼樣?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是什麼事讓猴子的心情是雨天(播放課件——猴子躺有牀上哭)。

c、恭喜小動物們勝利地過了第一關。

3、第二關:“播心情”(說出心情並學會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a、出示骰子,幼兒觀察骰子上動物的表情圖,說說該動物的心情是晴天還是雨天?

b、教師講解播報要點,請小動物扔骰子後,到電視臺播報骰子最上面那面的小動物的心情。

c、我們的心情有時好,有時會不好,如果心情不好,我們會怎麼樣?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情變成晴天呢?出示部分課件,引導幼兒想辦法讓自己高興起來。

d、出示玩具、樂器、圖書等實物,幼兒自由選擇讓自己高興的方法,並進行表演。

e、播放課件,幼兒邊看邊說,還有什麼辦法讓自己的心情高興起來?教育幼兒學會自己讓自己快樂。

f、恭喜小動物們勝利地過了第二關。

4、第三關:“畫心情”(畫出自己快樂或不快樂的心情 )

a、出示蛋糕盤做的動物臉譜,請小動物畫上心情圖。(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b、小動物互相說說畫的是什麼心情?

c、恭喜小動物們勝利地過了第三關。

結束部分:

別人不高興的時候要幫助他,讓他高興;自己不高興的時候也要想辦法讓自己高興。教育幼兒要保持高興的心情,我們的生活纔會開心幸福。讓我們一起回家去把我們今天開心的事都告訴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讓他們和我們一起高興吧!(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專家,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成功》,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談談我的課堂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第一點 教材地位及作用

《成功》是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學會讀書三:學學牛吃草)中的第一課,作者先於開篇點題,解釋“成功”,引出論題:成功之道;然後,分別論證天資、勤奮、機遇之於成功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突出勤奮的重要作用,再用王國維的話強化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結論:勤奮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文章思路清晰,層層深入,旁徵博引,很有說服力。

第二點、教學目標,重難點

首先確定的三維教學目標是:知識與技能目標:品味作品中經典的文化言論和作者誠懇平實的語言;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作者旁徵博引、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情感價值觀目標:準確理解作者關於成功的觀點,在勤奮中走向成功。

教學重點、難點是:找出文中的主要觀點。運用文中的觀點對具體現象進行探究。聯繫生活,對文章的基本觀點進行拓展。

二、學情分析

①我班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差②學習語文的觀念、方式、方法較落後③學習語文的能力較弱,語文的素養較低

三、說教法: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環節都儘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採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注重他們自身對知識的理解、領會和積累。而我在學習過程中充當的角色是:一個組織者,把握其學習的整體走向;一個引導者,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具體方法有:

①朗讀法: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文本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

情境設置法: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文本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③設疑研究法:對重點語句組織學生討論研究,進而理解文章主旨 。

④賞識成功教育。學生在討論合作,解決疑難問題過程中,適當的給予表揚鼓勵,讓其體會到合作與成功的喜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

⑤對話教學:這種對話並非師生間一問一答,而是師生間各自向對方和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平等與溝通。

四、說學法:

新課程提倡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的課堂無非是爲學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發揮、暢所欲言的天地,這片天地是教師、學生、文本間的對話、交流的舞臺。具體學法指導是:

①反覆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②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出問題。

③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拓展思路,激發獨特的感受,抓住關鍵提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④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五、說教學流程是: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我們常常羨慕一些成功人士。我們羨慕奧運冠軍們登上了最高領獎臺;我們羨慕科學家們爲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我們羨慕作家們寫出優秀的作品……可我們有沒有想過,他們是如何成功的呢?他們成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他們成功背後有哪些故事呢?我們除了羨慕之外還應做些什麼呢?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這些問題將得到解答。

二、閱讀課文,感知文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並劃出作者對成功所持的觀點、對構成成功的條件所持的觀點。並結合課文的某一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三、賞析語言,體會論證方法:師生共同賞析文本中精美的語言,體會其對論證作者觀點所以的作用;

四、合作探究,質疑釋惑:對學生提出的疑惑問題進行分類篩選,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教師做比要的指導和點撥

五、拓展延伸,激發想象:對於成功所需條件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觀點未必相同,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閱讀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教師點撥:成功離不開科學的學習方法。

引導學生紛紛談自己的看法,老師給予適當評價。

此外,在課堂上我還注意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針對教學內容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課前設計了一些課件。比如在課的開始,我做了關於本文作者季羨林的介紹的課件,包括一些文字和圖片材料。再如課文內容賞析時,我事先準備了背景音樂更好的配合課文朗讀。在小組合作完成隨堂練習後,我能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立即得到反饋。最後,還利用大屏幕將事先收集好的一些材料出示給學生,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討論,得出結論,再次強調勤奮的重要性。

在說上述內容的同時,我逐一說了自己的設計理念。教師再完美的預設也無法取代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精彩的生成,教師要時刻根據變化了的課堂不斷調整自己的預設內容。因此教學中我將隨時捕捉學生的疑問、想法、創見等精彩瞬間,因勢利導改變原來的教學程序或內容,自然地變爲動態生成。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學情、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

這六方面對本課課堂教學設想進行了說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滿意接受。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專家給我這個機會。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當今社會正步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型社會,人人都要受教育。在科技迅猛發展,人類知識急劇增加的形式下,一個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只有掌握知識本領,才能豐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現代文明。對於現實中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而言,還存在着許多與受教育權實施相背的現象:家長不讓孩子上學,學生厭學,學校隨意勸退學生,教育場地被非法佔有等現象。讓學生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受教育權勢在必行。基於上述兩個方面的原因,設計了本課內容。

第六課“終身受益的權利”是第三單元第一課的內容。設計本課的目的主要是幫助學生,瞭解教育的涵義、義務教育的涵義、地位和特徵,讓學生理解教育的作用和受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接受教育是自己享受的一項基本權利。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從知識和學習兩個方面來闡述教育是享受和創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條件,瞭解我國法律關於公民受教育權利和義務的規定,知道受教育權利是有條件的,即國家、社會、家庭、學校有義務爲公民受教育權利的實現提供必要條件,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維權意識。

2、能力目標:

通過事例分析,理解教育與人的幸福生活的關係,從而培養觀察能力。通過對有關受教育權的典型案例的討論交流,培養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通過對比是否受教育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所造成的不同結果,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會教育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通過對教育作用的分析,爲以後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作好鋪墊,並由此增強我們熱愛學習的意識,以及自覺運用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發現、創造的意識。

三、說教法

本課的重點是幫助學生認識到教育對於個人成長的作用,難點是讓學生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先後運用七個情景材料,啓用了討論法、比較法、講授法、聯想法、觀察法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比較能力,逐步實現教學三維。

四、說教學過程

首先,由對話材料1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與討論,引出新課。

教育的涵義是一個理論性概念,對學生而言,只要求瞭解而已。因此,課堂上讓學生運用材料2進行分析,置疑教育的內涵,再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要點,老師適當的點撥。

爲突出本課的重點,教育對於個人成長的作用,課堂上先後運用3段語言材料幫助學生學習。首先,讓學生針對迪福的信件,爲其孩子的生活狀態進行想象和預測:是否接受教育導致的人生道路迥然不同。然後,引導學生了解“阿韋龍野人”,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分析材料、得出結論:教育對個人的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後,運用材料5,組織學生討論、分析、講述作用之二:教育傳授知識,知識改變命運。教育可以改寫人生,教育更是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希望,但這不是本課的內容,因此,課堂上教師一言帶過。

第二目“我們享受受教育的權利”是本課的難點,在講解受教育的涵義時,以“材料6”作輔助,在瞭解受教育權的涵義後,組織齊讀材料,回答提問,加深對受教育權的理解,體會受教育權的來之不易。

義務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課堂上讓學生抽讀“材料7”,組織學生對家長不送子女讀書的想象進行分析,並對其他一些不履行受教育權進行歸納,幫助學生在閱讀教材和分析材料的基礎上,掌握義務教育的涵義及其法律辦證,並增進認識接受義務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課堂教學模式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是現代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課堂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體會和運用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一、 模式的背景

(一)對自己教學工作的剖析

回想一下自己的課堂教學,儘管已經融入了新課程的理念,可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帶着傳統課堂教學的影子:課堂上淡化情境的創設;教師講的多,學生探究的少;關注更多的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忽視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知識建構環節時間分配少,套用公式的鞏固練習時間多,課堂小結流於形式等。

(二)對學生現狀的分析

學生對於數學概念這類知識的學習習慣於死記硬背,只知道其然卻不知道其所以然,因此出現了只會套用,而不會靈活應用的弊病。久而久之,學生頭腦中的數學概念就會零散,自然不利於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基於上述原因,我以新課標爲依據,以我縣開展的`高效課堂教學活動爲契機,結合我校的數學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和自己數學教學的實際,確定了:鋪墊引入、溫故知新——情境激趣、引發思考 ——自主探究、建立模型——鞏固應用、反饋調節——自我梳理、總結提升”的主體發展式五環節教學模式。

所謂主體發展是指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積極培養他們的自主精神,讓他們自覺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使其主體作用得以發揮。

  二、模式的論證

我從五個環節對我的教學模式進行論證.

環節(一)鋪墊引入、溫故知新

小學數學新知識的學習,大多是以已有知識爲基礎,利用知識的遷移獲得的。複習舊知,可以爲學習新知打下紮實的基礎,會使新舊知識融會貫通,使知識系統化。此環節,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抓住新知與舊知的聯繫點,可以通過填空、口算、筆算、解決問題等形式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做到溫故而知新。

環節(二)情境激趣、引發思考

一個源於生活實際的、讓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會使他們非常真切地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力量。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特點進行情境的創設,可以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可以創設有趣的故事情境,可以創設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情境,也可以創設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情境等。在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中,引發學生的思考。

環節(三)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著名數學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繫。”教學中要爲學生創設一個活動、探索、思考的環境。 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適時引導、點撥,提升學生的發現,建立正確的模型。學生可通過質疑、猜測、嘗試、驗證、操作、交流等形式進行探究,可以是自主探索,也可以是合作交流;可以是直觀演示,也可以是動手操作;可以是對問題的分析、也可以是對結論的驗證。讓學生在具體的探究活動中建立表象、感知知識形成的過程,進而明理。

環節(四)鞏固應用、反饋調節

課堂練習是教師瞭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反饋的主要途徑。

練習設計應與教材習題緊密結合,要做到“課本習題爲主,課外習題爲輔”。習題設計要注意形式新穎,循序漸進,從生活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同時, 課堂練習要與學生反饋相結合,做到及時反饋,適時“調節”。

環節(五)自我梳理、總結提升

有效的課堂總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突出重難點,提升學生的思維。教學中可先讓學生進行自我梳理,“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你還有什麼疑難?”“你今天表現如何?”是我們常用的總結語。教師可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從知識、方法、思想、情感態度等方面再進行總結提升。

  三、模式的論證

(一)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的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經歷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探究過程,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等學習過程中,鍛鍊思考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激發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合作意識、應用意識,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點:探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二)教學設計:

【環節一】鋪墊引入、溫故知新

在這個環節我先讓學生複習常用的面積單位,接着讓學生爲網球場、橡皮、課桌面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讓學生結合實物正確區分面積單位,進一步鞏固了用面積單位來計量面積的知識,爲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此環節大約需要3分鐘)

【環節二】情境激趣、引發思考

這個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觀察圖畫、估計面積、動手擺面積單位來測量面積,讓學生初步感知每行、幾行與長和寬的關係。接着出示我們學校的操場圖,學生通過直觀感知擺面積單位比較麻煩,應尋求計算的方法,從而明確學習本課知識的目的。然後讓學生猜想長方形面積的大小可能與它的什麼有關?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關係。最後以長方形的面積和長、寬到底什麼有關係呢?引發學生思考,激起探究的慾望。

(此環節大約需要8分鐘)

【環節三】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這個環節我將分爲4步來實施:

1、動手驗證: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擺出不同的長方形,並記錄相關數據。

2、交流歸納。觀察表格得出的數據,你發現了什麼?明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的關係,即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深入明理。爲什麼長乘寬就能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呢?學生思考交流後,教師結合課件進行演示後小結,讓學生既掌握公式,同時明白其算理。

4、知識遷移。引導學生明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關係,得出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觀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動中,使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此環節大約需要15分鐘)

(四)鞏固應用、反饋調節

爲了學生能更好的學以致用,同時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的練習:

基礎練習:包括填一填、選一選,計算花壇的面積和周長。

變式練習:求正方形的面積

綜合練習:求剩下圖形的面積

拓展練習:巧算面積

這些練習,從多種角度訓練學生運用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做到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此環節大約需要11分鐘)

(五)自我梳理、總結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在課的最後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收穫,注重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梳理,又總結了學習新知的方法。最後佈置生活作業,讓學生更充分地體驗數學的實際應用。

(此環節大約需要3分鐘)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謝謝大家!

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

(分米)

(分米)

1平方分米正方形的個數

(列式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

(平方分米)

(1)

3

2

3×2=6

6

(2)

4

3

4×3=12

12

(3)

4

1

4×1=4

4

(4)

6

3

6×3=18

18

長方形的面積=長 ×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 × 邊長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它們一直在兒童心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因爲孩子天生就充滿着對小動物的好奇和喜愛之情:玩以動物爲形象的玩具、畫小動物的圖案、看以動物爲主題的動畫片、聽有關小動物的故事及讀有關小動物的書籍等等,所有這些都是使兒童擁有良好審美情趣的開端。同時,在此過程中兒童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想象、學會了創造、學會了與小動物和睦相處。以小動物爲主題的教材安排,正是順應了兒童生理、心理的發展規律,符合兒童的天性,相信他們一定會喜歡的。

本課教學要求粘貼可愛的小動物,教師可以爲學生介紹小動物種類、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以及猜一些關於小動物的謎語等。同時,也可要求學生講述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的故事和描述它們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這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還可提高趣味性和知識性。

教材選了十多幅學生的泥塑作品、粘貼步驟的圖片和提示、建議等,目的是使學生在創作時有較豐富的參考資料。學生創作時,首先應抓住小動物的外形特徵,老師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能用誇張、擬人等手法將小動物進行變形,使其變得更加有趣、可愛、奇特。另一方面,在小動物的色彩選用上,要鼓勵學生大膽用色,自己進行積極的色彩搭配,不斷探索、反覆實踐。第三,還要進行形象的創新(包括環境的創設),可以設計一個或一組小動物,也可添加環境,還可設計一個場面等,充分拓展學生的創作空間。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泥塑的一般特點和小動物的不同種類。

2.掌握彩泥或黏土粘貼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黏土粘貼出有趣、可愛的小動物形象,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對泥塑的興趣,從小樹立愛護小動物、與動物和睦相處的意識。

  三、重難點

重點:通過粘貼小動物,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難點:創造性地製作自己心中的各類小動物。

課前準備

(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準備彩泥(或黏土)、底板(紙板或木板)等工具材料

(教師)小動物圖片、課件、小動物範作等

  四、教學過程

1.播放課件。

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供學生欣賞。認識動物名稱,熟悉外形特徵。

2.知識競賽。

分組進行知識講座的比賽,說說動物的知識和小動物的故事(注意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及外形特徵等)等,學生評分,教師總評(提示學生注意:可以用樹枝、牙籤等進行創作、添加、刻畫等,同時告訴學生泥塑的不同形式,可以製作平面的,也可以製作立體的,還可以挖空,本課以平面爲主,最後對學生進行衛生習慣、創新意識及與動物和睦相處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3.欣賞動物。

(1)教師帶幾隻小動物供學生觀察,學生觀察後說說特徵。

(2)教師出示各種範作(有浮雕、圓雕、透雕等作品,以浮雕爲主),學生欣賞。

(3)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彩泥小動物。

4.方法傳授。

講授操作方法,觀察動物的形態特徵,注意它的頭、眼、嘴、耳、身體、尾巴等特徵(形狀、色彩、結構等)。

(1)先搓泥條,圍出動物的基本外形,再粘貼動物器官和花紋(粘貼時注意色彩搭配)。

(2)用浮雕的方法。先壓泥片,再用小刀或另外的製作工具刻出動物外形,然後逐一去粘貼動物的細部。

(3)播放動物各種動態的課件,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要注意小動物的動態處理:如跑、跳、遊等。另外,還可以進行大膽想象,粘貼出形態奇怪、色彩鮮豔的小動物,也可爲我們的小動物們創造一個漂亮的樂園,在樂園裏“種”上花草樹木,這樣會使整個造型更豐富多彩。

(4)教師邊示範邊解說,同時強調還可以用圓雕和透雕的形式進行製作。

5.作業指導。

(1)學生創作時,教師及時巡視指導。

(2)學生展示作品。

(3)師生互評,爲自己的小動物編小故事或詩歌等。

6.課外拓展。

爲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做一系列美術作品。

課後反思:去年已經接觸過橡皮泥的製作,所以對一些基本的方法都比較熟悉,我只是稍稍點一下,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來,而且邊說邊自己做,但對較難的動物有些學生缺乏嘗試去做的信心,我想這點是值得我去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