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中學語文說課稿錦集五篇

中學語文說課稿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學語文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語文說課稿錦集五篇

中學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專家老師,你們好!我是X號說課教師。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XXX》。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 》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 年級上冊第 單元第 課。單元內容及單元知識教學重點:

闡述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和難點:

課前佈置預習; 利用工具書,掌握課文後的“讀一讀,寫一寫”中字詞的音形義(農村中學學生的語言功底差,應注意高視角、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再循序漸進進行教學;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爲課堂學習做準備。)

教學資源:多媒體、網絡、圖書館資料查找

二、說教法學法:

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擬採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A教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頌讀法。

討論法: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結合對研究性學習理論和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認識,本堂課主要採用討論式進行教學。討論是以問題爲中心,以教師引導下的師生和生生的對話、討論爲主要手段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它旨在鼓勵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辨析、去歸納。建構主義理論認爲,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美國教育家布魯姆也指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

情景教學法:採用電教平臺等手段:擴大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有通過直接感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和直觀性原則。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影響學習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勞。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爲學生的學習負擔。”

誦讀法:“課標”明確指出:應該注意加強學生平日誦讀的評價,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中增強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

B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勾畫圈點法。

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強調:“教的最優化必須落實到學的最優化”。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我認爲,教學中要儘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而是要有機滲透於教學過程中。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通過“問題——探究”教學途徑,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讓學生在分析、比較、思考、討論、釋疑中達到“問題由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疑難由學生解決”的目的,把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幫助學生在積極體驗中學會學習,善於學習。注意養成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

三、說教學程序:

從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出發,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教學反饋”等教學環節。其中,導入新課估計需要3—5分鐘;整體感知需要10—13分鐘;合作探究15—20分鐘;拓展延伸3—5分鐘。至於教學反饋這一環節是否安排在課堂上進行,要視學生對本課學習重點、難點掌握情況而定。

(一)、導入新課(本環節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情景導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爲激起全班同學學習課文的興趣,我設計如下導語來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本環節主要採用誦讀法、勾畫圈點等教學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能力,同時再從獨立轉向合作探究,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啓發,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落實了教學重點,完成教學目標。)

(三)、合作探究(本環節主要採用討論法):

(四)、拓展延伸(語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這個環節的設計把課堂教學向生活延伸):

(五)、教學反饋: A、多媒體展示本課的生字詞(三四組同學認度老師指定的字詞,第一、二組轉向背朝黑板,聽寫三四組同學讀的字詞)B、根據教學重點,設置練習。練習法: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

(六)佈置作業:(控制論)

(七)板書設計

中學語文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我說課的課題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九課《春酒》下面,我將從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材和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和學法以及教學過程的設計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教材分析

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以民間文化爲主題,所選的五篇課文繪聲繪色地介紹了民風民俗和民間藝人軼事

《春酒》是本單元的第4篇課文,作者琦君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郁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真摯而深厚的懷念之情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是對兒童聖潔的心靈,美好的生活情趣的謳歌與讚美本文屬於略讀課文,根據散文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把授課課型定爲以學生感悟爲主的美文欣賞課

初二的學生對寫人記事的散文有一定的閱讀基礎,但是對文章內容的把握和對主題理解的深度還有待教師進一步引導點撥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重點)

2. 品味語言,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難點)

3.激發愛生活,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根據本課的學習目標和文本特點,我採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1.情景教學法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等手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朗讀法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用心品味,收到到與文本與作者交流的效果,感悟文章語言美、風俗美、人情美

3. 討論點拔法:當學生討論探究中遇到了阻礙,教師再適時點撥啓發

學法指導: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圈點批註的的學習方法養成勤動筆墨,積極讀書的習慣,充分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長河中,自古以來,酒文化就成爲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支而不同的心境會品味出不同的滋味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品一品臺灣作家琦君筆下的《春酒》(這個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下面的教學做鋪墊)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投影出示作者簡介,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通過投影"讀一讀,寫一寫"讓學生給生字注音教師訂正字詞的讀音、釋義

2. 朗讀課文。思考: ①本文記敘了作者童年的那幾件事?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②課文題目是"春酒",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學生思考,小組交流,教師引導明確:①本文記敘了作者兒時在故鄉過新年、吃春酒、吃會酒的幾件事,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民風讚美、故鄉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朗讀,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清行文思路,初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完成目標1、2)

我們在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內容的基礎上,對本文的細節進行研讀賞析,這是本文的難點

三、研讀賞析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找出你認爲寫得最有趣的細節描寫,讀一讀,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先在小組內與同學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

請各組同學派代表將他們認爲最好的語句賞析,先朗讀再品析

老師就語氣、語速、輕重等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對學生的分析做及時的評價點撥針對賞析語句進行學法指導:1語句特點、修辭手法2重點詞語3句子的意思4 表達的感情

比如賞析: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裏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偷偷"表現"我"內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讓母親知道"好幾回"是指多次,足以看出母親的八寶酒對"我"充滿了誘惑,也寫出孩童的"我"的天真可愛、調皮活潑,表達了"我"對母親的八寶酒很喜愛、懷念之情,充滿童真童趣

表現母親——能幹好客 慷慨大方 鄉親——淳樸厚道、熱情大方

通過對細節描寫的品讀賞析,可以引導學生深入解讀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賞析能力,學會閱讀欣賞

四、課堂小結:小結:通過剛纔的品讀,我們分明感受到作者懷念的,不僅僅是春酒的味道,更是濃濃的人情美和風俗美這些細緻描寫,透露出"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喝春酒會酒的風俗,這樣的春酒豈不醉人?這樣的思鄉之情豈不動人?

作者在幾十年之後對家鄉的過年時的生活細節記得那麼清楚,描寫得那麼細緻,其實是對故鄉風土人情的懷念通過其中的甜蜜、情趣和濃厚的淳樸人情便躍然紙上。我們通過研讀賞析。更深入地體會到了作者的思鄉情深(這個環節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有了系統、完整的印象)

五、拓展延伸

品味故鄉情說一說你知道的家鄉的風俗、情味,瞭解品味自己的家鄉

(設置這個問題,既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家鄉風情,品味鄉情,增強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增強知識積累)

六、佈置作業:1.課後積累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

2.把拓展延伸的題目整理成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作業的設置,增強知識積累寫作短文,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批評指正,謝謝!

 板書設計

過新年

喝春酒 風俗美、人情美——思鄉之情

喝會酒

中學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衚衕文化》是一篇序,其實說是一篇散文、小品文更合適,作者從建築學的衚衕、衚衕文化和衚衕的衰落三個層次,寫出了衚衕文化的豐富內涵,並用審視的眼光來看待它的衰敗與沒落,語言平淡、樸素、口語化、但很有味兒,亦不失典雅之氣。

〔二〕教學目標

我設置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1、概括衚衕和衚衕文化的特點,掌握概括要點的基本方法;這也是本單元的教學要點;2、正確理解衚衕文化的思想內涵,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並引導學生運用拿來主義的觀點來對待它。;

3、體味本文語言特色。本文語言很有特色,具有京腔京調的韻味,而且《大綱》中還要求“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所以應該抓住這個很好的機會幫助學生體味語言的特色。

其中訓練學生掌握概括要點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是對衚衕文化思想內涵的正確理解。因爲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說理解較難,應該作爲難點來對待。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課是自讀課文,應以學生自學爲主。老師只起主導作用。今年暑假新教材培訓時濟南一中的耿文波老師曾講到,“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度、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現、創新”等,我深受啓發,後來在網上查閱資料時也見到類似的文章,於是在授課中我經常嘗試使用這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這種學習方式可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預習,自主探究,可佈置學生自讀課文,解決生字、文學常識,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第二步,合作探究,方法是分小組討論,課堂交流,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老師的點撥下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探討傳統文化走向沒落的問題。

三、說媒體

除了板書,我將採用一下媒體:1、電視。播放歌曲,展示北京胡同的圖片。

2、投影。展示李國文的散文《衚衕之死》片斷。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請同學們聽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然後我就問學生:這首歌有什麼特徵?學生七嘴八舌後我就抓住“大碗茶體現了北京人的生活特點”這一點,讓學生找出歌詞中還有哪些內容也能體現北京人的生活特點,學生會說出“冰糖葫蘆”、“窩頭鹹菜”、“杏仁豆腐”等,最後我做總結,這首歌京味十足,充分體現出北京人的生活特點,體現了一種北京文化。今天我們來學習北京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衚衕文化,並板書。

〔二〕明確目標〔略〕

〔三〕介紹作者,由學生自己介紹。

〔四〕分析課文 先給學生3分鐘時間,自讀,

1、理清思路、概括段意

先問學生:這篇文章思路是否清晰?

學生回答不一,先請回答是的同學說說自己的看法,尤其要說出自己是如何分析思路的,以便其他同學學會分析課文的方法。其實本文只要抓住第5段在全文中的過渡作用,其他便迎刃而解。

2、概括衚衕的特點,然後總結它的總特點

衚衕的五個方面特徵不難概括,一般都會準確找出,但“方正”世衚衕的總特點需要點撥,正確理解“方正”不只是北京城的特徵,更體現了衚衕的方正,是一種方位意識極強的特徵,同時藉助文中“北京城就像一塊大豆腐”這個比喻,板書一個正方體(豆腐形),並在“衚衕”二字下,寫出“方正”二字,以加深學生印象。

3、概括衚衕文化的特徵,

老師先提出衚衕文化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它有哪些具體表現?其實質是什麼?

小組討論2分鐘,然後課堂交流。

前兩問也不難,學生回答出“封閉”特徵時及時板書在“文化”之下,而其實質是“忍”則需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北京市民安土重遷,逆來順受的表現就是由於“忍”的精神造成的。並在正方形(豆腐)中心板書“忍”。

以上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概括重點,用時12分鐘。

4、正確理解衚衕文化的思想內涵,討論衚衕文化的前景

剛纔講到衚衕文化的精義是“忍”,那麼“忍”的精神應不應該提倡?學生回答後,要引導他們一分爲二的看問題,不能一味否定。

再提出:衚衕文化有沒有存在的必要?這個問題,估計部分學生會受本文影響,只看到衚衕文化的衰敗落後的一面,學生討論、交流之後,再用投影展示李國文的散文《衚衕之死》的片斷,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衚衕的消亡。這也是對魯迅的拿來主義的靈活運用。

在此基礎上拓展、延伸: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正在趨向衰落的傳統文化存在?比如京劇。你將如何去做?

交流之後,可讓學生作爲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在課餘時間深入研究。

以上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用時12分鐘。

5、體味語言特色

本文語言的京味特色,須通過朗讀才能體味的深刻,我先讓學生聽8—12段的錄音,然後引導學生說出語言特點,再在男女同學之間展開朗讀比賽,重點讀8、11、12段,看誰讀得像,讀得好,鼓勵創新讀法。只要老師善於引導,學生是能夠做到的。

以上完成第三個教學目標,用時12分鐘。

6、小結,佈置作業:作同步訓練中的語言知識鞏固題和拓展練習。

五、說板書

板書設計應能體現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對此一目瞭然,易於回憶,具有直觀性、藝術性。

中學語文說課稿 篇4

教學內容:

講讀小學語文第十冊《飛奪瀘定橋》(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瞭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經過,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的,領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性。

2、能力目標: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3、情感目標:學習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重點:

①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

②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說它是重點是因爲紅軍奪下瀘定橋的關鍵是要搶在敵人前頭,攻天險又最表現紅軍那種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本組訓練重點是“按一定順序寫”,故在教學中應重點突出這個訓練內容。

教材的前後聯繫:

本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按一定的順序寫”這一重點訓練項目的第一篇課文,是緊接前面“理清課文的條理”和“注意事物的聯繫”而編排的,所以教學本篇課文要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弄清作者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並指導學生說寫。另本節課是第二課時,第一課時已初讀課文,掃清了字詞障礙,對課文的脈落已經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本節課將着力分析紅軍是怎樣搶時間及攻天險的,同時也將着重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敘事有順序的寫法。

教學準備:

錄放機、電視機、錄相帶、投影儀、投影片①②、自制投影片⑴⑵⑶。

教學方法:

①從中心思想入手,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訓練;

②運用情景教學法,通過錄相,使學生進入情景,體會奪橋的“難”,紅軍的“勇”;

③運用啓發式教學,精心設計富有啓發生,針對性,層次性的問題;

④訓練以讀爲本,以學爲主,精心選擇運用與讀書相關的演示,講解、提問、議論等方法,使學生以讀促寫,以讀學寫。

學習方法:

①充分運用讀、思、議、練的方法學習課文,做到以讀的爲本,注重讀的效果;

②通過學習課文的語言文字,領會橋的“險”,紅軍的“勇”;

③注重課堂交流,做到師生間交流,學生間交流,充分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同學投入到交流中,共同體驗成功的歡樂。

教學設想:

本節課在上述切實可行的教法及靈活多變的學法下,將精心設計出課堂教學的環節、程序、步聚,摒棄串講串問,讓教學服務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做取“以讀爲本,以學爲主”,同時做到教學目標以語言訓練爲主,教學過程以學生實踐爲主,教學方法以指導讀書爲主。使學生通過本課入情入景的學習,能有順序地講述課文的內容及領會紅軍的不怕艱難險阻,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無畏精神。

教學過程:

首先是新課導入,大約需2分鐘,出示投影片①,教師唱《長征》歌,激情創景導入課題及文章中心,(板書:飛奪瀘定橋、不畏艱險,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然後設置懸念:課文是怎樣表現這一中心的?

接着是講讀課文:

第一步:放錄相,讓學生入情入影體會作者是如何表達這一中心的,重點記敘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約6分鐘)(板書:搶時間、攻天險)。

第二步:講讀第一段,學生默讀,畫出文中說明“天險”的詞語,並請學生說說紅軍爲什麼要奪取瀘定橋(約2分鐘)。

第三步:重點講讀第二段,先抽學生朗讀第2、3小節,讓學生思考討論①“詭計”的意思,敵人的詭計是什麼。②我軍決定怎樣婁碎敵人的陰謀。③我軍戰勝敵人的關鍵是什麼?爲什麼(板書:時間緊)然後讓學生齊讀第4、5小節,讀後思考討論:①紅軍怎樣同敵人的援年代搶時間?找出書中說明紅軍速度快如飛的詞句作上記號。②在短時間內趕到瀘定橋,紅四團遇到哪些困難,課文主要是從哪幾個方面敘述的,也在書畫出並請同學起來讀一讀,紅軍是怎樣克服的,說明了什麼?③當對岸敵人出現援年代時紅四團用什麼辦法對待敵人?這說明什麼?④敵人爲什麼不疑心?⑤我軍與敵人賽跑把敵人拋在後面!體會“拋”字的用詞準確?一個一個問題解決後,教師小結:紅軍以勇往直前的精神,用飛一般的速度把敵人援兵遠遠拋在後面,終於預定時間趕到瀘定橋(板書:路程遠、速度快)(該環節大約10分鐘)

第四步:重點講讀第三段,首先引讀第6小節,讀後提問,本自然段分幾層意思講述瀘定橋?然後引導學生體會敵人“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這句話的含義(板書:敵守天險)接着抽學生朗讀第7、8小節,讓學生弄清紅軍是怎樣飛過去的?在這節教學中,要主學生注意體會作者對動詞的準確運用及作者敘述的順序(發起總攻、突擊連衝、三連鋪橋、橋頭激戰,(隨即板書,發起總攻:橋頭激戰。)隨即讓學生思考:①在奪橋戰鬥中哪個詞最能說明紅軍英勇頑強,在課文中,畫出表現紅軍“奮不顧身”的語句?②黨的號召是什麼?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這說明了什麼?隨後打出投影片(①②)讓學生看着燈片結合課文內容講紅軍奪橋經過。最後,讓學生明確奪橋過程,作者主要運用什麼方法描寫紅軍的英雄氣概?(該環節大約13分鐘)。

第五步:講讀第四段,齊讀後,師生小結,與第一段前後呼應,既是對“飛奪瀘定橋”的偉大意義的揭示,又是對紅軍戰士飛奪瀘橋的原因的補充交代(該環節大約1分鐘)。

然後是總結階段:該環節大約用3分鐘問:①這篇課文按怎樣的順序寫?詳寫什麼?略寫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同時出示投影片(1));②學習了這課後,你學到了什麼?一是從寫文章要有次序引導,二是從紅軍的精神方面引導。

最後檢查學習效果,大約用3分鐘,出示投影片(3)(4),再次讓學生體會紅軍戰鬥任務的艱鉅性,時間緊迫性及瀘定橋的“險”和紅軍的“勇”。

另外,再談板書設計:這則板書設計寓形象美與圖示美、文字美爲一體,重點突出,脈落清晰,既展示了教師的教路,又體現了學生的學路,對文章的內容和中心都有所提示,使學生對文章理解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中學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本文選自粵教版必修1第一單元,這是一篇自述文,作者王海桐當時的年齡、生活背景與高一學生相仿,文章內容不深,貼近學生實際;文章寫法簡潔,易於學生模仿。(基於此,我設置了這樣的教法:)

  二、說教法、學法

我的教法爲:“以讀促寫”,讓學生通過深入閱讀分析文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讓學生自主品味語言,養成“尋章摘句”的習慣;讓學生跨越時空與作者對話,產生心靈的共鳴。爲寫作積累語言,積澱思想。

  三、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1.分析文章結構,靈活運用於寫作。(這也是教學難點)

2.品味語言,學會“尋章摘句”的方法。(這也是教學重點)

3.碰撞思想,把握情感。(這也是教學重點)

  四、說教學過程。

(一)設置

面對高一新生,第一階段的課前三分鐘主題是“自我介紹”,每天安排一位同學上臺爲大家作自我介紹,通過學生作自我介紹,引入作者王海桐在文中的自我介紹。

(二)教學環節

1.介紹作者,激發興趣(PPT展示)

王海桐,1983 年 9 月 26 日生, 20xx 四川省理科高考狀元,以 713 分考取了北京大學金融系。高中時期最愛看的書是《金鎖記》《灌籃高手》《蔡志忠漫畫》等。平時的愛好:讀小說。最欣賞的一句話: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寄語高中生:好好學,好好考。

2.檢查預習,落實基礎 (PPT展示)

橫(héng)行 嗚咽(yè) 渾(hún)渾噩(è)噩 逡巡qūnxún 乾癟bi 醜陋(lòu) 拙劣(zhuōliè)挫cuò敗 攥(zuàn)住 系(j)氣球 懵(méng)懂 李煜(yù) 虞(yú)美人

3.分析結構,把握人物

(1)這篇文章在結構上有何寫作特點?

明確:採用“導語+小標題”的形式,至於靈活將這種形運用於寫作,這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我將它安排在作文課落實。

(2)分析“我”是什麼樣的人?(培養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

明確:

現實中的我:

①我是一個被奶奶歧視的女孩。在我出生的時候,我的奶奶拂袖而去;

②我的父親因爲我是女孩而在牀上躺了兩個星期;

③我沒機會在奶奶面前證明自己,一直很遺憾;

④我不美麗,也不靈巧。

心目中的我:

我應該是個八尺男兒,即使不能金戈鐵馬,醉臥沙場,也應該玉樹臨風,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真實的我:

①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孩;

②是一個相信潛能,相信不同的態度能決定做事成功與否的人;

③是一個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教育的人;

④是一個盡情享受青春美麗的人,一個笑對生活,接受生活磨練和打擊的人;

⑤是一個有着美麗而又羞澀夢想的女孩,是一個經歷了高考的洗禮,考上了理想的學校。但是,對未來的不可知,感到迷惘的人。

4.尋章摘句,品味語言

談一談:文中有許多精美的語句,讀完之後,也許你有“尋章摘句”的衝動,你會摘抄哪些精美的語句,談談摘抄的理由。(學生暢所欲言)

舉例:

(1)語句:記憶的淺海里逡巡,想找出一些閃亮的貝殼讓“高中生以及家長能從中得到什麼更有價值的東西”,卻帶回滿身的沙礫。

分析: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把“記憶”比作“淺海”,把世人認爲“有價值的東西”比作“閃亮的貝殼”,把自己對人生的“困惑和思考”比作“沙礫”,浪漫又生動,也可以看出作者有些謙虛,更有些任性和驕傲。

(2)語句:我應該是個八尺男兒,即使不能金戈鐵馬,醉臥沙場,也應該玉樹臨風,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

分析:這句話裏運用典故很成功。“金戈鐵馬”、“醉臥沙場”、“玉樹臨風”、“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幾乎一句話一個典故,體現了作者文化積累的程度。(讓學生背誦《念奴嬌 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語句:自信,對於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過是海市蜃樓,在我心底最柔軟的角落小聲而固執地嗚咽着。

分析: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表達作者不確定但又很希望實現夢想的矛盾心情。

讀一讀:

讓學生齊讀同學們一起摘錄的語句。

寫一寫:

仿照文中語句:“你選擇了魚肉的美味,也就選擇了魚刺的糾纏,天下沒有隻賺不賠的買賣。”另寫一個句式特點相似的語句。

參考:你選擇了玫瑰花的芳香,也就選擇了玫瑰刺的創傷,天下沒有兩全其美的盛況。

5.碰撞思想,把握情感

話題:大家與作者當時的年齡與生活背景相仿,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或許能引起你的共鳴,請找出一兩處談談你的感受。

當然,老師備課的時候也要防止學生無話可說的情況,老師可做適當的引導,比如說: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話題1:“我的童年並不是陽光燦爛的……”,作者回憶了童年時,父母對其的教育方式,如果這種教育方式用在你身上,你會接受嗎?這樣的教育方式好嗎?請結合自身的經歷談談你的感受。

分析: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談談他的童年教育,或者他期待的教育;讓學生分析作者自己對這種教育方式的看法;老師還可以拓展當下熱議的幾種教育模式,比如:虎媽式、貓爸式、鷹爸式等,讓學生各抒己見。

話題2:《我比想象的靈巧》中“一句無意的話讓一個孩子傻傻地記了那麼多年,自卑了那麼多年。有些話對你早已雲淡風輕,對我卻刻骨銘心。”

分析:(可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談談自己的感受)有時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所謂的“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大概說的就是如此吧。歌星周華健《朋友》一曲中說:“一句話,一輩子”說的也是這個意思。作者從自身的經歷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常常在別人的暗示與判定下肯定自我的價值。”“我相信某些話對人生的影響力。”從作者的經歷,我們應該要學會理性地對待別人的“暗示與判定”,不能一味地活在他人的“暗示與判定”之中,要相信自己的潛能,相信態度決定一切;同時不要對他人枉加“判定”。

  五、作業設計

(一)作者的北大夢爲什麼既美麗又羞澀呢?

(二)在青春的校園裏,你也可能與作者當年一樣,正孕育着美麗的夢想,請以“我的夢想”爲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