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通用16篇)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通用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秋天雨》語文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通用16篇)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1

【教材簡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學情與學法分析】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和知識儲備特點,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解課文語言和有感情朗讀指導兩方面。對於理解文章中被藝術化了的語言,在教學方法上,我設計了前置性作業做課前充分預習及思考探究,課堂中給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仿寫句子等方法,使學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並對秋天的美產生共鳴,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做到讀寫結合。在知道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這一塊,由於平時我班學生少言寡語,課堂上不積極發言,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育資源,準備了鋼琴曲《秋日私語》,通過圖片展示,把課文中的文字和圖像融爲一體表現出來,以此來刺激學生的眼、耳等多種感官進行品味,幫助孩子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好。也爲了課堂能自然活躍、輕鬆愉快。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詞並寫好12個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五彩繽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通過仿寫句子,學習作者抓住顏色、樣子、動作來描寫事物的寫作手法,做到讀寫結合。

4、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難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2、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我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認讀生字詞,並指導寫好學生認爲難寫的生字;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結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最後是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二課時則主要是兩個教學環節,第一,指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秋雨的特點以及秋天的五彩繽紛,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第二,積累展示環節,試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來,接着展示學生蒐集的有關秋天的詩歌,一起讀一讀,最後是一首小詩的仿寫指導。現在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每一課時的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大體上包括四個環節:一是導入。通過劉禹錫的《秋詞》,引導學生一起去感受勝過春天的美麗秋景,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初讀課文,檢查預習。第一遍讀課文讓學生自由地朗讀,先自查生字認讀情況,第二遍指名分段讀課文,目的是檢查學生在朗讀課文方面能不能做到正確流利。接下來的認讀生字詞。分開來出示一類字和二類字,根據平時對學生的瞭解,本課生字不難,以抽查和說句子的方式來檢查學生認讀和理解的水平。在指導寫字上,尊重學生的感受,讓他們來挑選不太好寫的生字並作詳細的指導,有觀察有分析三是整體感知。用“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這個問題來分析課文的結構,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學生藉助“前置性作業”學習之後,簡單的同桌交流,進行彙報。四是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每位學生在預習中提出兩個問題,先以小組形式彙總問題,接着是彙報,在彙報中篩選問題,簡單問題直接回答,課文中有答案的問題一會兒在書中作答,留下值得思考的問題並板書,引導學生在提問時提出能讓大腦動起來的有價值問題。

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包括兩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本堂課的一個重點環節: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主要方式就是挑選自己喜歡的一段美美地閱讀。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第一、二兩個自然段,爲了能讓學生儘快融入這美麗秋景中,並將喜愛之情讀出來,特意將第一自然段改編成一首小詩,希望能激發學生朗讀詩歌的熱情;在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的時候,爲學生準備了秋景圖片,並把課文中的文字和圖像融爲一體表現出來,以此來給學生更多的感官體驗。

第二個環節是積累展示環節,通過朗讀試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來,接着展示學生蒐集的有關秋天的詩歌,一起讀一讀。由於住校生條件不允許,最後我讓他們自己創作有關秋天的詩歌,最後是一首小詩的仿寫指導。

秋雨,你是紅的嗎?——看,你把這麼多的高粱,都染成了紅色的火焰。

秋雨,你是黃的嗎?——看,你把數不清的穀穗,都染的金光燦燦。

秋雨,你是()的嗎?——看,你把()的(),都()。

【課後反思】

1、課堂氣氛沉悶,教師也不夠有激情。在學生不說話的狀態下教師應變能力不夠,不能很好的帶動學生,讓氣氛活躍。

2、教師語言不夠精煉,有時表述不清,有時表述不夠精煉。

3、駕馭課堂能力不強,課堂教學環節完成的效果不好,第一課時的指導學生梳理有價值問題超時,拖到第二課時,第二課時的指導朗讀效果不好,沒有讀出情感。

4、有個疑問,選課是不是有問題。這篇課文是不是不適合提出更多問題。美讀好像纔是這篇課文該把握的重點。

5、由於各個環節落實不到位,導致每個環節進展和效果都不好。文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秋天專題”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訓練重點是邊讀邊想象,感受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背誦中積累語言。

《秋天的雨》是一篇詩情畫意的散文,全文以秋雨爲線索,穿針引線,縱情勾連,帶領我們投入了秋天的懷抱:飽攬秋天的色彩,驚喜秋天的收穫,吮吸秋天的氣息,感受秋天的繁忙,享受秋天的快樂。全文5個自然段,按照不同方面寫秋天的雨。課標明確提出:中年級應以段落教學爲重點,因此,教學時,我會根據課文按照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特點,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學情分析

三年級第一學期的語文學習是由低年級的詞句學習向中年級的段落學習過渡的階段,此時的學生好奇心強,形象思維發展趨於成熟,但抽象思維卻處於起步階段。

本班學生喜歡閱讀,大部分學生的基礎比較好,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生樂此不疲。進入三年級,部分學生表現出比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這對於學習《秋天的雨》這樣的寫景文章有很大幫助。另外,學生已經接觸過一些描寫季節景色的文章,如:《春雨的色彩》,《秋天的圖畫》等,加之他們的生活實踐,對於文章中描寫的秋天的各種情景應該是熟知的。不過,準確地運用詞語,恰到好處地表達對於剛入三年級不久的學生來說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前面提到的“按照不同方面寫秋天的雨”是學生首次接觸,是學習的重點。這篇課文中使用了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文章中這些被藝術化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它將成爲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

通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文章是從幾個不同方面描寫秋天的雨的寫作方法。

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句,豐富積累並嘗試運用。

3.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秋天的美景,體會作者喜愛秋天讚美秋天的感情,激發學生對秋景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文章是從幾個不同方面描寫秋天的雨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涵義深刻的句子及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環節:

本節課將從以下三個環節繼續學習課文:

整體瀏覽,回顧內容

潛心品讀,賞景悟情

迴歸全文,梳理結構

其中第二個環節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一、整體瀏覽,回顧內容

通讀全文,回憶課文寫了哪些內容?教師隨着學生回答復現文章內容:

是鑰匙

有顏料

藏氣味

吹喇叭

二、潛心品讀,賞景悟情

此環節從抓“鑰匙”,知秋意;抓“五彩繽紛”,賞秋色;抓“氣味”,品秋香;抓“小喇叭”,悟秋趣入手學習。

1.抓“鑰匙”,知秋意

第一自然段中,“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這是比喻中的暗喻,沒有比喻詞,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爲什麼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呢?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你用鑰匙打開過你家的大門嗎?你用鑰匙輕輕地打開過你家大門嗎?那麼秋雨就像你一樣,也是這樣輕輕地輕輕地打開了秋天的大門。也許夜裏在你熟睡之時,一場秋雨就悄然而至,當你早上醒來,揹着書包走出家門,迎面已經吹來習習的涼風。也許凌晨,在你不知曉的時候,一場秋霜靜靜地覆蓋了大地,驀然遠眺,滿山的秋葉已經一片殷紅。秋雨就是這樣輕輕地輕輕地,打開了秋天的大門,讓我們欣然感到秋天已經走近了我們。通過這樣的引導再加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這句話的涵義就迎刃而解了。

2.抓“五彩繽紛”,賞秋色。(這是重點,將分四層賞景悟情)

首先:問學生:秋天的雨都把顏色送給誰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畫在書上。

學生交流彙報時,朗讀相關詞句。教師隨機引導:秋天的雨只把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這幾種顏色送給菊花了嗎?(帶領學生體會省略號的作用)

接着問學生:這麼多的顏色,文中用了一個什麼詞語來形容?(學生會找到“五彩繽紛”一詞)。教師追問:還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學生就會說出五顏六色;五彩斑斕等詞語,藉此豐富語言的積累。

其次:品讀句子,體會色彩之美。

讓學生再讀這段話,邊讀邊把喜歡的句子畫下來,讀給大家聽。

教師重點指導本段中出現的兩個結構相同的比喻句

a.你看,它把黃4534535aaa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b.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因爲第二句中提到的“郵票”,對於現在很少寄信的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同時“一枚枚”這個數量詞又是第一次接觸,因此教師抓住“一枚枚郵票”這個短語讓學生通過看郵票和楓葉的圖片,找到它們的相似點,感受、想像楓葉像郵票一樣帶着秋天的涼意傳遞給人們秋的消息。接着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自己品讀另一個比喻句,感受銀杏樹葉的美,體會到作者用詞的“精妙”,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指導。

讀好之後,讓學生抄寫自己喜歡的一句進行積累。接着教師改變句子的呈現方式,將兩句話變成詩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仿寫。

你看,它把黃4534535aaa色給了銀杏樹,

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哪扇哪,

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它把紅色給了楓樹,

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

飄哇飄哇,

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在這裏給學生提供圖片,學生選擇獨立仿寫或合作完成。這樣的設計,給了學生充分自主的學習空間,分層教學,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學生彙報之後,教師進一步引導:同學們寫得真好!可是作者並沒有這樣繼續寫下去,他又是怎樣寫得呢?引導學生學習文中的兩個擬人句,進入第三層的學習:

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shì)子你擠我碰,爭着要人們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裏頻頻點頭。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簡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語文教材三年級的一篇散文,抒情味很濃,名爲寫秋雨,實質寫秋天,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本課共安排3課時,本節課爲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是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二、學情分析

選擇此教材的原因與職業一年級學生的個體特徵及學習特點有很大的關係。職業一年級目前有10名學生,都有一定的認知、理解能力。但他們的交流溝通能力較爲欠缺,不懂得在合適的場合正確說話。有的學生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容易激動。有的學生不自信,不敢、不會與他人交流,更不會評價別人、讚美別人。他們缺乏發現美、體味美的能力,更不懂得休閒享受生活。這些都將影響到兩年後的實習與就業,影響他們未來的生活質量。所以職業階段的語文課堂,有義務也有責任去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評價他人的能力、控制自我的能力、發現美的能力。

三、目標分析

《秋天的雨》,語言文字很優美,秋天的景物都是學生生活經常接觸到的,所以學生學起來有興趣,這便於我將一些訓練要素融合進去。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在看美圖、讀美文、說感受、評他人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提高聽、說、讀、評的能力。我期待學生通過學習,還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能夠在熟悉的環境中找到秋天的美,我更期待有那麼一天,我的學生能學會發現身邊美好的人或事物,並正確地進行評價或讚美。

四、過程闡述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

①複習詞語,導入新課

②聽讀品味,充分感知

③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④作業安排,課後延伸。

第一環節是通過複習讓學生再次感知詞語,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讀一讀,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第二環節我憑藉一幅秋天的油畫導入新課,接下來讓學生邊欣賞圖片,邊聽配樂朗誦,讓學生對全文有整體感知。並由“課文是怎樣描寫秋天的雨的?”這個問題過渡到第一、二自然段,第三環節我引導學生分享禮物、貼圖片、並集體朗讀課文。第四環節是分層次的作業安排。

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三點:

第一,帶着生活的氣息走進秋天。智障學生的學習一定離不開生活,課堂中我讓學生欣賞校園美麗的秋景圖片、說說自己的感受、評價身邊的同學等,無一不是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教學。

第二,帶着自己的感悟閱讀秋天。本節課,讀始終貫穿在教學中,讀的形式非常豐富。個別讀、邀請好朋友讀、當小老師領讀、男生讀、女生讀、配樂朗讀等,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秋天的美。我還引導學生對他人的朗讀進行評價,鼓勵他們勇敢地站起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三,帶着美好的憧憬描繪秋天。比如:我抓住重點詞“五彩繽紛”進行訓練,學生在豐富的感官刺激下,說出了“色彩斑斕”“絢麗多彩”“五光十色”“五顏六色”等表示顏色很多的詞語,非常精彩。我還抓住兩個句式進行訓練,什麼樣的秋天、秋天把什麼送給了誰,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充分地說。

五、反思與感悟

本節課我覺得最巧妙的設計是:我以一幅秋天的油畫導入新課,在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時,對錶現好的學生獎勵課前製作好的、與課文內容完全符合的銀杏葉、楓葉、菊花等圖片作爲禮物。課的最後,引導學生分享禮物,並一起在秋天的油畫上貼上禮物,最終貼成一幅五彩繽紛的秋天的風景畫。學生非常感興趣,當他們看到畫的時候,一個個都很興奮。因爲他們再次感知到了秋天的五彩繽紛,享受了秋天的美麗。

我最自豪的是:精美的課件的運用,尤其是課文的配音朗讀。在學生聽課文的配音朗讀時,根據文本準時、準確地出現美麗又形象的圖片,表達出秋天的美,讓學生對文本中所描寫的景物既有了形的感知,又有了情的體驗。

我最滿意的是:學生的課堂表現。教學中,在我的鼓勵下,每一位學生都勇敢地站起來發言了,不自信的學生在與其他同學的合作中完成了朗讀,不會控制情緒的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行爲有了些許改變。更有不少學生學會評價他人,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他讀得有感情”、“他今天表現很好”,但這是學生自己的評價。

我覺得最爲不足的是:本節課學生表現非常踊躍,思維活躍,但我在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跟蹤評價時,語言還不夠豐富,顯得單調了一些。今後我一定要加強學習,多讀書,多練習,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最大的感悟是:在智障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我一定要做學生學習的支持者,爲他們提供適宜的支架,讓他們能向着幸福的生活邁進。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莊子的這首《秋水》讓人過目難忘,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也是一篇文質兼美又內蘊童真童趣描寫秋水的佳作《秋天的雨》。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5冊第三組的一篇抒情散文。

課文以秋雨爲線索,把秋天衆多景物巧妙地串聯起來,從整體的角度上帶出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三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形象思維發展趨於成熟,對秋天、秋雨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積累。鑑於此,我結合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新字生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感受秋天的美,激發學生對秋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基於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我確定本課的

教學重點爲:抓住重點詞句,感受秋雨的神奇,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學難點爲:品味文本中被藝術化了的優美語言,積累、內化語言。

二、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

爲了有效地實現上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實際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導激情,以讀悟情,以寫抒情”的教法,引導學生“用心靈去感受,用情感去體驗,用想象去補充”,力求爲學生創設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

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這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採用“品詞析句法”和“朗讀感悟法”進行學習,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曾用‘讀佔鰲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語文教學中讀的作用。課文詞章優美,抓住‘讀’,以讀代講,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形成語感,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三、說教學過程

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此,依據教學內容,本課的教學我分以下四個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聽樂賞景,揭示課題。

我利用多媒體資源,播放鋼琴名曲《秋日私語》,並隨樂出示一組秋景圖,讓學生聽着優美的曲子欣賞秋天的美景。欣賞完後,再讓學生說說自己對秋天的感想,我再相機引出課題。這樣一來,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順學而導,以學定教,一開始就奠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爲深入文本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從整體入手,既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三年級的學生在閱讀上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速度,我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說說你都讀懂了什麼?解決了哪些疑問?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複述下課文,說說課文從哪幾方面寫了秋天的雨?這樣,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所感知的基礎上,我順勢引領學生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第三環節: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首先,我讓學生潛心會文,感受文本優的美語言,引導學生直奔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這篇課文有好多語句寫的相當精妙,讀一遍是不夠的,多讀幾遍,看看哪些詞,哪些句子,讓你回味無窮。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在書上圈一圈、劃一劃、寫一寫,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還可以讓學生小組說一說、議一議,充分營造學生自學思考和與文本對話的良好氛圍。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文章名爲寫秋雨,實則寫秋天。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通過本課的的學習,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編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

設計理念:

從長遠看,語文教育必須超越實用主義的侷限,從精神的拓展,從人的發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領會到語文所包含的豐富內涵。因此這節課我以培養學生語感,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爲教學重點,捨棄與此無關的教學環節,並以讀來貫穿全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讀中運用。

教學目標:

1、加強預習力度,分層次檢查詞、句、段。

4、重點學習第二段,分層次朗讀,從讀順到讀出動態美到讀出顏色美。

5、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教學重點:重點學習第二段,分層次朗讀,從讀順到讀出動態美到讀出顏色美。

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教學過程:

一、拓展導入,加強感受

新課標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上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有關雨的詞語,從而瞭解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知識面。

生反饋:傾盤大雨、綿綿細雨、雷雨、暴風雨……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言的學習應該突出層次性,從詞到句到段,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纔可以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學透。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後檢查三組詞語:

(顏色詞)黃色紅色金黃色橙紅色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

(疊詞)輕輕地香香的甜甜的厚厚的油亮亮的

(動作詞)扇哪扇哪飄哇飄哇你擠我碰爭着頻頻點頭勾住

此環節設計一是爲了掃除閱讀障礙,爲讀通讀順做好輔墊;二是爲了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更好的感悟、運用語言。

2、檢查句子

師:下面的句子更長了,但讀起來也更有味道了。

點擊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

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

總結:咦,大家發現了嗎?這五句話連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詩,一首讚美秋雨的小詩,它包含了無限的情趣和韻味,咱們一起來讀讀這首小詩。

生齊讀。

4、有目的通讀全文

導入:多麼有趣的小詩啊,更有趣的是小詩裏的這些句子都藏在文中各段的第一句裏,最有趣的還是每段的內容都是圍繞這些話展開的。不信,讓我們再去讀讀文中的句子。學生再次有目的的讀文。設計這樣的過渡語,我是想給學生暗示讀書的目的,使學生明白爲什麼而讀,不僅要注意課文語言的形式美,更要注意課文的寫作方法,在這節課中能實實在在的有所收穫。

三、品味語言,重點教學第二段

一方面體現自主,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來學習。另一方面也體現教師的引領作用,讓學生明確自己選的內容確實是很值得大家學習,探究的。

最後師生達生共識,一起學習第二段。

1、檢查朗讀

請幾個學生指名讀第二段,檢查朗讀。

2、重點教學第二句話。

板書:五彩繽紛

生說五彩繽紛的意思。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有道理,要真正理解五彩繽紛,可不這麼容易,不過答案就藏在第二段的話裏面,你能找到嗎?用“__”劃出來。

生反饋。

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比較讀:A不同的語言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我們用心去讀讀前半句話,帶給

什麼感受?

生談(把銀杏葉當作了小扇子,把銀杏葉寫得更美了)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6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文章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本課生字,理解重點詞語“五彩繽紛”。

2.展開想象感受秋天的色彩美,感悟語言的美,能仿照句子說話。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表達對秋天的喜愛。

教學重點、難點是:

1.通過朗讀感受秋天的美好,感悟語言的優美,能仿照句子說話。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表達對秋天的喜愛。

我的教法和學法是:

抓住重點語句,通過圖文結合反覆品讀、深究、討論,感受秋雨的美。

我的教學過程是:

第一、通過詞語積累,遊戲導入課題,利用有感情的朗讀課題,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在這過程中,我覺得達到了我要的效果,學生的熱情激情都有了。

第二,整體感知,體驗情感。我利用總分總的學習方式,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利用範讀讓學生體驗課文情感,抓住課文線索,讓學生讀課文,說對秋雨的印象,找作者對秋雨的印象,最後品讀句子。

第三,品賞朗讀,領悟情感。第一自然段我略帶過了,只是和學生合作讀了一遍,然後很快過渡到第二自然段。因爲第二自然段是精讀部分,所以把第一自然段看作是過渡部分。在講第二自然段時我重視“讀”的語文特點,讓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讀課文達到品讀的效果。其中我抓住了“五彩繽紛”這個詞語的理解,從而讓學生細讀第二自然段。我讓學生劃出表顏色的詞引出課文內容,然後利用課件圖畫,抓住關鍵的詞指導學生的朗讀,也隨機讓學生說了說課文的比喻句。

第四,發揮想象,仿寫句子。主要是讓學生用“…….像……”仿照課文說比喻句,但是由於時間原因,就省略了,留到下節課學習。

我覺得在這節課中我進步最大的是:時間的把握。以前我心裏沒有時間的概念,往往是前面鬆後面緊,到最後急。而這節課,在時間方面我顯得比較從容。

下面我就說說幾點教學後的反思吧。

一、我覺得自己很多地方沒有準備得很充分

如我在指導學生朗讀句子時我在教學設計時沒有設計到老師要說什麼,過渡語也只是臨時發揮,很多都用的不好,如本想說:女孩子更喜歡花,就女孩子來讀菊花仙子這句吧,結果像平時上課一樣,說得很死板,最後齊讀第二自然段也是這樣,想用詩意一點的過渡語,結果卻機械地過渡了。所以朗讀指導的不是很好,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而後面的教學也顯得有點胸無成竹的感覺。又如我沒有精心做課件,做得比較單一,上的時候發現有些缺陷,如出示水果圖時,不夠多,不夠誘人,田野圖也沒有找到很好的效果圖。楓葉圖如果能加上動感就更形象了。另外,圖片上的最後一排字被擋了一半,這是課前沒有發現的。從這裏我體會到:充分的準備,詳細的教案對於上好一節課是多麼的重要。

二、不夠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新知。

這節課,我很多地方都不夠體現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新知,如在讓學生畫出作者寫對秋雨印象的句子時,本想多讓幾個學生回答的,但是我發現很多學生畫錯了,所以就叫了一個較好的學生全說完。在劃出關於顏色的詞時,我沒有多讓幾個學生說,使得一些學生想說沒機會說,如一直這樣就相對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指導銀杏樹這副圖朗讀時,我沒有先讓學生說說: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而是我直接告訴了他們。上完課後我總覺得還是在上二年級的課一樣,還是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去解決的教學模式。三年級是低年級跟高年級的過渡年級,要開始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給他們的要求要高過於二年級的,但是我一直在想:怎麼過渡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在平常教學中我也在嘗試給學生提高的要求,但是一問不知,最後還是我提問題,學生答。在這裏我希望有經驗的老師能就這麼問題給我提出寶貴的建議。

三、設計的難度不高

我覺得唯一有點難度的是在拓展上,仿照課文用“……像……”說句子,可是因爲時間原因,我就沒講了。或許這個是一大不足吧。

下面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教,提出的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文章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色彩美。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體會作者對秋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難點:讀懂課文內容,瞭解秋雨特點,感受秋天的美以及色彩美。

二、說教法、學法

抓住重點語句,通過反覆品讀、深究、討論,感受秋雨的美。

三、說教學程序

(一)欣賞圖,感受美景,揭示課題

1、觀看圖,誰來說說這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圖上畫了哪些景物?你喜歡秋天嗎?爲什麼?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秋天的雨》,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並畫出課文的生字、生詞。

2、同桌之間互相幫忙認讀生字。

3、檢查識字情況:幻燈出示詞語、句子

(三)、品讀課文,感受秋雨的美

1、同桌一起讀課文,在秋雨裏,你看到了什麼?

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1)課文從哪幾方面描寫秋天的雨?

(2)反饋

(3)朗讀體會句子

(4)你覺得秋雨神奇嗎?把你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品讀第一自然段

(1)誰願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小組讀、個別讀等形式)

(2)、你覺得秋雨神奇在何處?再次體會秋雨的神奇,讀出喜歡之情。

4、品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把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指名說說喜歡這段哪句話?

(3)體會銀杏樹、楓樹的句子。(去詞體會,比較句子)

(4)、把描寫顏色的詞畫下來。(幻燈出示練習填空)。

(5)、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

(6)、同桌交流:你還知道秋天還有哪些顏色嗎?想一想按練習的句式說。

(7)、再次讀課文,體會秋雨顏色的美。

(四)、拓展延伸

1、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的美景數也數不清,你還知道有哪些美景?

2、學生交流討論:說說秋天有哪些美景?(引導學生可模仿課文的說)

(五)、總結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起到有條理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作用,它線索清楚,簡單明瞭,概括性強,因此,我是這樣設計的:

是鑰匙

11秋天的雨有顏料豐收、快樂

藏起香味

吹起小喇叭

三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雨說課稿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三單元的課文《秋天的雨》,題目是《創情境,品秋意》,通過多種方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品味盎然秋意思我的設計思路。我的說課分以下幾個環節進行。

一、依標扣本,說教材

本組課文以秋天爲專題,從多個角度描寫了秋天,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秋意。《秋天的雨》是其中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作者並沒有直接寫“雨”,而是以“雨”爲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聯起來,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豐收景象,還有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課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語言生動優美,富有詩情畫意。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文中的生字新詞,能正確理解“五彩繽紛、一把把”等詞語在課文中的含義。初步體會比喻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

2、能初步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體會秋天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其中,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片課文的教學重點。課文中那些藝術化的語言,學生難以理解,是教學上的難點。

二、緊扣重難點,說教法學法

對於孩子們來說,秋天的美景就在他們身邊,但他們卻比較缺乏對美的發現,教學中適當選擇能展現秋天美景的錄像、圖片等資源,讓學生髮現美、欣賞美、體驗美、學習美、運用美。並在形式多樣的訓練中促說、促讀、促練、促悟。

同時,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教給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在學習語言的同時運用語言,將讀與寫巧妙結合起來。並通過讀、演、背等實踐方法,增強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三、以學定教,說過程

圍繞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爲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我安排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欣賞秋色

(二)梳理文脈,體會秋意

(三)品讀課文,感悟秋韻

(四)總結全文,昇華秋情。

在本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我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對所學課文的“興奮點”,達到“課伊始,趣亦生;課進行,趣漸濃;課結束,趣猶存”的境界,讓孩子們品味盎然的秋意。

開課伊始,我引入介紹秋天美景的短片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視聽享受中,導入新課,此時板書課題:秋天的雨。

接着,讓學生自讀課文,識記生字新詞,相機指導“扇”的不同讀音:“扇子,扇哪扇哪”,重點指導書寫“爽”:先寫人,再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寫四個撇點。之後,我出每段的第一句描寫秋雨特點的句子,並使用課件展示出來。讓孩子們自由朗讀。

“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手一首歡樂的歌。”

教師相機小結:這是整篇文章縮寫成的一首小詩,是文章的線索。再讓學生配上優美的音樂讀讀小詩,教師相機板書關鍵詞:“鑰匙、顏色、氣味、聲音”,以達到理清文脈的目的。此時,融入學法指導,告訴學生:像這樣,把每段的意思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讓學生在教師動情而又富有啓發性的導語中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一走進秋天的大門,一幅連續不斷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你是想先看看秋雨那繽紛的顏色,聞聞那香甜的氣味,還是想聽聽那動人的聲音呢?”此時,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意願,相機指導教學。這樣就進入了第三個環節,品讀課文,感悟秋韻。

這部分的學習上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主要採用的是看一看、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的方式,不同的段落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寫了秋天的色彩,文字非常優美,引導學生賞秋色時,抓住詞語“五彩繽紛”進行教學。先讓學生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詞語意思,再通過課件看看黃色的銀杏葉、紅色的楓葉、金色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和橙紅的橘子,讓學生深入體會,然後課件出示一組表示顏色多的詞,指導學生朗讀、記憶,積累語言。

這段文中出現了許多處生動的比喻句,三年級的孩子較難理解,如“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多美的句子呀!但學生很難一下子感受這種美,我通過多層次的教學,引導學生體驗。先出示銀杏葉和扇子圖片,讓學生將二者進行對比,體會它們的“相像”,然後出示銀杏葉往下飄落的動態畫面,引讀,讓學生體會“一把把”的含義。

“一片黃黃的葉子像一把小扇子,兩片黃黃的葉子像兩把小扇子,滿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相信,精彩的動畫會讓抽象變直觀,讓孩子們在美的情景中將文字的理解化難爲易,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美美地讀一讀。接着順勢讓學生理解其他的比喻句。然後讓學生仿寫這樣的句子,達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目的。最後,大家跟着動情的音樂齊讀第二自然段,練習背誦。這樣層層加深學生的體會,是語言的積累,更是情感的昇華。

品秋香時,首先展示一幅秋天水果圖,讓學生看着誘人圖畫,聽教師範讀第三自然段。並激發想象“你彷彿聞到了什麼好聞的氣味?”適時引導“假如你就在碩果累累的樹下,你想幹什麼呢?”這樣創設情境,讓學生深入體會被那香味勾住的感覺,再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讀之中。

在學習第四段聽秋聲時,老師和學生共同演繹情境。老師扮成秋雨告訴大家冬天要來的消息,孩子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動植物演一演課文內容,體會動植物熱熱鬧鬧準備過冬的情景。再練習說話,“秋雨姑娘把冬天要來的消息及時地告訴了大家,你想對她說些什麼?”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在師生對話的情境中,進行口語表達訓練,抒發對秋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並帶着這種心情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四、濃縮文本,說板書

在學完文章之後,藉助板書迴歸整體,總結全文。“秋天的雨像一把神奇的鑰匙,給我們打開了秋天的大門,讓我們看到了五彩繽紛的顏色,聞到了香香甜甜的氣味,聽到了冬天要來的消息,給我們帶來了豐收和歡樂。”此時板書:豐收、歡樂。

這樣線索清晰、簡單明瞭的板書,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一目瞭然,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內容。

五、課後拓展,說作業

最後,課件出示一組秋景圖,配以輕柔的音樂,引導學生走出文本,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並佈置開放性的作業:

背一背:把秋天的美景永遠留在腦海裏

畫一畫:自己眼中的秋天

寫一些:自己感受到的秋天

這樣的作業背、畫、寫三者結合,能拓展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

總之,教學中,我巧妙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中,在一個個鮮活的場景中,在讀讀、說說、寫寫中“品味盎然秋意”。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語文組*號考生。

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秋天的雨》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秋天的雨》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的一篇課文。課文文質優美,是學生積累語言和練習寫作的一篇好教材。教材選編課文的目的是圍繞"秋天"這個專題,使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上寫秋天,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寫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事物有觀察,但是此階段學生並不會仔細、耐心觀察事物,因此學生對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積累,但並未有深入瞭解,本文的景物特色正好能將學生帶入場景之中,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語言感悟、積累和運用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課文描寫的景物特點。

3、激發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興趣和感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爲: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課文描寫的景物特點。

【難點】激發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興趣和感情。

五、說教法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會以談話的方式詢問學生最喜歡哪個季節,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入課文《秋天的雨》。

此階段的學生善於表達自己,樂於表達自己,運用談話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步感知

緊接着我會請學生按照以下的引導,完成對生字詞的學習:

先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的生字詞;然後藉助課下注釋及工具書,自主解惑後同桌交流;最後教師集中教學生字新詞,學生再次齊讀課文。

做完這一系列準備工作之後,學生掃清了閱讀障礙,再次朗讀一遍課文,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瞭解文章大意。

(三)深入研讀

深入品讀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文使用多種修辭手法,把秋天人格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或事物,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於是我將根據文章特點,將品讀教學分爲三個部分進行教學,每一部分都運用談話、多媒體輔助、想象等方法,讓學生理解課文,把握文章景物的優美。

首先是第一個部分:看看秋的顏色

我會請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你是怎樣理解"五彩繽紛"的?同時出示多媒體投影;在感受到五彩繽紛後,引導學生讀出五彩繽紛。考慮到學生並不能一下子就讀出感覺,因此必要情況下教師範讀指導,學生傾聽後再讀,讀出五彩繽紛的味道。

接着是第二部分:聞聞秋的味道

此部分引導學生讀讀課文,並配樂,嘗試讀出秋的味道,相信有了前面的朗讀指導做鋪墊,學生能夠很好地朗讀。

最後一部分:聽聽秋的聲音

先請學生找一找"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中小喇叭吹的是什麼?然後再指導學生讀。

通過配樂和課件再現情境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讓他們對閱讀文本產生興趣。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走進語言文字,體會感悟文本。

(四)鞏固提高

本文語言優美,爲了讓學生有更好的語言積累,課上鼓勵學生即時記憶,嘗試背誦課文。

(五)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請學生說一說本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是對學生本課學習成果最好的檢測。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情感的昇華。

基於此,本課作業:

(1)寫一首詩(編寫歌詞)

(2)把秋天的景物畫下來。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秋天的雨

看看秋的顏色

聞聞秋的味道

聽聽秋的聲音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9

《秋天的雨》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本組課題以秋天爲專題,《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

第一次讀這課文,我就被文字的美深深打動了。這是一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的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的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選編這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話,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的抒發感情,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面對這樣一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如果僅僅把目標定位在對內容理解的層面,而忽視了感受語言美,實在是一大遺憾。因此我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構思時,立足了以下三點。

一、以讀爲本

以讀爲本是閱讀教學的靈魂,在進行教學時立足於學生的閱讀,讓學生自己讀,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讀得如聞其聲,如臨其境。讀的形式多樣:範讀、自讀、接讀、齊讀、個人讀、表演讀。讀的層次鮮明:一次有一次的目的,一次有一次的要求。初讀感知,精讀知意,品讀悟情,學生一步步的向教學目標邁進。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有層次的個性化閱讀一步步感悟到語言的美,作者的情,理解課文內容自然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二、以文爲本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課文內容的理解依賴於學生對文本的解讀,積累好詞佳句同樣落腳在文本上,發展語言,拓展延伸更是依靠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在進行說話訓練,如補充菊花仙子的顏色,我並沒有走得太遠,也沒有設計整斷整的說話練習,只是讓學生說說其他的顏色。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就已經達到了閱讀目標。緊扣文本,纔是我們教學中應該毫不動搖的堅信的信念。

三、以生爲本

新課標中說到“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我一直在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式努力落實以學生爲本的原則。在精讀第二自然段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讀,第四自然段同樣也是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小動物來讀一讀。讓學生從自身原有知識水平出發,珍視學生個人獨特的感受,讓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受到薰陶。

總之,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以讀爲本,以文爲本,以生爲本,力求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我願自己如同這溫柔、清涼的秋雨一般,爲孩子們打開祖國語言文字寶庫的大門,領着孩子們在美的語言文字中遨遊、暢想。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一)凸現教材特點:

《秋天的雨》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三年級上冊第三組第三講讀課文,這組課文是一組以秋天爲專題的課文。《秋天的雨》是一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寫秋天。都說“萬美之中秋爲最”,那如詩、如畫、如夢的秋天,總能給我們美的享受。在作者的筆下,秋雨是一把鑰匙,把五彩繽紛的顏色撒向大地,把香香甜甜的果實送給果林,而且還能吹起小喇叭,預告冬天的到來。課文以秋雨爲一條線索,將秋天的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把握教學重點,彰顯教學目標

我今天說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本課文抓住了秋天的特點,將秋天的特色描寫出來,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本着這個重點我給我上的這個課時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語言美,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學生對秋天熱愛。

3,積累好詞佳句。

(三)設置教學難點:

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二、說教法

(一)情境創設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我充分利用一些教育資源爲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誘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二)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每一次朗讀或通過引導讀出感受,或聯繫生活讀出感悟。我還通過語言的描述、音樂的渲染營造氣氛,把學生帶入一種美的意境中,通過反覆朗讀,讓畫面呈現在學生頭腦中,讓情感激盪在學生心裏。

三、說學法

語文課程提出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整節課的設計基本選用“我想讀,我要讀,我樂讀”的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學習方法,使“以讀爲本”這一理念落實到實處。而我則以一爲引導者的身份給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評價,並作適當的指導,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一種主體意識。

四、說教學流程和資源利用

(一)品小詩,揭示課題,設懸念,親近文本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指出:學習最好的激勵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直接影響到學習效果。所以在一開始上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小小的懸念,故作神祕地告訴學生秋姑娘爲答謝我們對她的厚愛給我們送了一份厚禮,這份厚禮就是小詩,然後以秋姑娘身份請求幫忙讀好這首小詩,(要求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朗讀方法讀這首小詩)讀得好的,秋姑娘就把這份禮物送給誰,這樣,學生自讀自評,興趣高昂,都希望能得到秋姑娘送給他們的這份厚禮。(把小詩寫到彩色卡片上作爲禮物)再以爲這首小詩取個好聽的名字爲由,揭示課題。

學貴在有疑,在學生讀完這首詩後,我抓住時機問學生你們讀完之後最想從這份禮物中知道一些什麼?(由學生提出問題)再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傾聽光盤範讀,(那親切、輕柔的朗讀聲加上飄飄灑灑的雨絲,學生一邊傾聽,一邊走進文本,就像置身於秋雨之中,如癡如醉。)範讀的利用這對於模仿能力還很強三年級學生來說,是爲了讓他們在朗讀上有依可尋,學生在傾聽文本的同時,也在思考自己提出的問題,做到了在聽中掌握朗讀技巧,在聽中思考問題,在聽中展開想象,培養了學生的一種獨立自學的能力。

(二)以“讀”爲主線,在讀中品,在讀中思,在讀中悟,落實朗讀。

1、由詩引發的問題:爲什麼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這裏讓學生自己走進文本,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談談對秋雨的感受,引導學生讀出秋雨的清涼和溫柔,讀出秋雨那輕盈的步伐,在讀中感受秋雨的神奇。在這裏我重點引導學生讀好“輕輕地、輕輕地”這個詞語,教給學生朗讀方法,給學生讀好下文點上了一盞指明燈。

緊接着,我又用問題創設情境,是啊,秋雨很神奇把大門打開了,讓我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吧?學生又一次走進文本,認真地自讀2——4自然段。

2、爲了讓學生想讀,樂讀,我在引導學生讀好第二段設置了多種讀書情境。先是讓學生把看到的顏色找出來,引導學生默讀課文,這樣學生做到了讀中有任務。這麼多種顏色都給了誰呢?你最喜歡誰呢?找出喜歡的句子在小組裏讀一讀,並在小組裏評出讀得比較好的同學展示讀。這樣給了學生一個合作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評價,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鑑賞能力。接着我利用一些圖片資源,讓學生在畫中看到了自己喜歡的事物,(那黃黃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稻田、橙紅色的果園、五顏六色的菊花。)欣賞完後再去讀讀句子並說說喜歡的原因,學生由看到的,讀到的抓住一些關鍵的詞語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這些圖片的利用給了學生一種感官上的認識,學生通過視覺感受,不僅讀懂了“五彩繽紛”這個詞語的意思,還給學生一種美的薰陶,美的享受,提高學生審美的能力。

講到菊花時,讓學生來補白,說說菊花的其它顏色,隨後由一段美妙的音樂聲把學生帶進了菊花園,學生欣賞了五顏六色的菊花後又活用了“五彩繽紛”這個詞語,同時也是在幫助學生理解省略號的用法。最後學生自然而然地就在音樂中讀出了一份自豪和快樂,將外部的言語轉化爲內在的言語,讀出了自我,讀出了滋味,使學生之情與文本之情產生共振。學生也就是在這樣多種形式的反覆朗讀中領略了五彩繽紛的色彩美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美,體會到了秋天的美麗和欣賞美景的愉悅之情。

3、葉聖陶說過:“課文就是例子”。講到這裏時,我趕緊抓住時機對學生說:五彩繽紛的世界遠遠不止這些顏色,我們也來說一說。(出示練習說話的格式)這樣給了學生一個創作的平臺。

4、在學習第三段時,由於這段內容比較淺顯易懂。我設置了一個師範讀,生想象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想象中感受秋天果園的累累果實,再通過圖片,讓學生親臨果園,勾起學生再讀課文的慾望。

5、在理解課文的第四段時,我先讓學生去找有哪些動植物準備過冬?然後出示說話卡片,讓學生練習說話,最後讓學生在小組內分好工,進行以第一人稱角色扮演讀,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再現了動物、植物們準備過冬的快活、忙碌的場面。與此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實現了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超越了文本。

(三)、總結全文,積累拓展

秋天的雨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讓我們看到了如此絢麗多彩的世界,難怪小詩的最後一句說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個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出示小詩)學生讀最後一句,這時學生把對文本的理解濃縮爲二個詞,板書這兩個詞。最後讓學生在文中畫出小詩,發現小詩其實就是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總結了作者的寫作方法。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以下幾項任務:

1,我要收集一些描寫秋天的詞句。

2,我要把喜歡的內容背下來。

3,我要把秋天的景物畫下來,或者用相機拍下來。

4,我要寫一寫我看到的秋天

五、說板書

這節課,我抓住了秋天三個方面的特點,用簡筆畫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板書,簡明扼要,形象直觀,便於學生理解。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1課《秋天的雨》。本組教材圍繞“心中的秋天”的主題整合課文。本課是一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以秋雨爲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的串起來,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這是一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因此,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8個生字,會讀“清涼、留意、扇子”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大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積累好詞佳句。

課文語言生動優美,所以,制定此教學目標,重在使學生在讀中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根據秋天的特點及課文的描寫來感受秋天,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秋天的雨的,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於朗讀的訓練,所以,教學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雨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中,積累語言。教學中採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讀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配上抒情的音樂讓學生朗讀,以便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

四、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讀爲主的學習方法。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作爲第一課時,我這樣安排:說秋天——體會秋雨的清涼與溫柔——總體把握,統領全文(以詩的形式出現)——感受秋天的美景,理解五彩繽紛(讀中體會秋雨給大地帶來的美景,感受語言美。)

怎樣才能突破難點?怎樣讓學生讀好課文?怎樣讓學生去感受,去領會?

1、以境觸情

從時間性來講,已經過時了。要是正合時節的話,就可讓學生從生活中(如去找找秋天,去畫畫秋天,去寫寫秋天等一系列的活動。)去體驗,去感知。有了生活的閱歷,再來上這課文,可能更容易些。由於條件的限制,只有我自己儘可能的去給學生創造環境,營造氣氛,(整個教學過程設制一個背景音樂,以圖片去感染薰陶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情趣。)讓學生在富有詩意的情境中,去學習凝聚着作家靈感、激情的文字,去品悟文章的語言美,去感悟秋天的美好。

2、讀——積累——感悟

在新舊課標交替過程中,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提升語言實踐能力,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讀出興趣與感情、意義與啓示,更應該注重的是讓學生從讀中積累語言文字,從讀中去感受。這來得很重要。

(1)注重“積累”

讓學生從讀中積累,說中積累,這些過程,在我的課中是這樣按排了一些內容:

如:“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這兩句在句式上是一樣的,學了一句,就等於學了兩句。按排一點點時間,讓學生選擇性的背一背,這其實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講到菊花時,讓學生來補白,說說菊花的其它顏色,再概括地用一個詞來說說這些顏色,學生肯定會用上學過的詞語來說。(像今天他們就說出了“五彩繽紛”“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同時還是對所學知識的形象再現。

最後讓學生把喜歡的詞語和句子抄下來,去讀讀,背背,以便今後寫作。這又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之前,我還想過放一個讓學生寫的過程,可以讓學生仿寫一兩句話。但課文寫得那麼美,那麼詩情畫意,說實在,我們老師去寫也未必能寫好,讓學生去寫就更難了。要去引導寫好,我沒有這個把握。

(2)以讀帶說,以說帶讀

以讀帶說,以說帶讀去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課文中多數詞語是以聯繫語言環境來理解的。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繽紛“,這個成語比較抽象,但是當我們讀完了這一段,眼前浮現出黃色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田野和美麗的菊花時,就自然而然地,五彩繽紛指的是什麼意思了。課文的語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詩意,需要好好體會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先讀,再說,說了再讀。有了感受去讀課文,感覺就出來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理解這些句子一要聯繫上下文和自己平時的生活積累;二要反覆朗讀品味。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覺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麼美的文章,我在教學時,有一點感觸很深:學到用時方恨少。教學時,覺得自己的語言真的太平乏了,需要引導學生去讀時,去說時,我沒有更多的詞彙,更多的語句來表達。看來自己真的該多讀讀書了!

第二課時

《秋天的雨》是一抒情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上在寫秋天。有這樣一句話“萬美之中秋爲最”。那如詩、如畫、如歌、如夢的秋天,總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說流程(出示課件)

(一)設懸念,賞秋景,揭示課題。(出示課件)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對學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在導入新課這一教學環節時,我設計一個小小的懸念,因此上課開始,(課件)我便出示一個心型,故作神祕地告訴學生這是秋雨姑娘送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於是我抓住時機(課件)出示一組秋景圖,讓學生欣賞完後,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一來就激起孩子們強烈的閱讀慾望,我適時板書課題,自然而然地就引領了孩子們走進了課文,讓他們進行自由朗讀,感受秋天的美。

(二)品小詩,重積累,趣中感悟。

在語文教學中,對寫作技能的積累,是要把從閱讀中明白的遣詞造句,謀佈局的道理,日積月累遷移到自己的寫作上來。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後,我就對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能將課文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話提煉出來組成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嗎?這時孩子們躍躍欲試,一會兒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課件)通過讓學生自由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這些句子儲存到學生的知識庫中,同時也爲作文教學的展開打下了伏筆。

(三)扣文眼,品思悟,落實朗讀。(課件)

1、聲畫並茂,以情助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在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採用了“聲畫並茂,以情助讀”的方式。我先出示一張無顏色的銀杏樹圖,讓學生想象秋姑娘會爲銀杏樹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裳?指名讀課文中的相關語句。在這裏主要運用了伊瑟爾的“空白”理論,給學生留下不確定性的“空白”,讓他們在閱讀活動中用想象去填充,與文本進行對話。然後再出示一組(黃色的銀杏樹)圖片,直觀形象的畫面,直切入學生的頭腦中,再讓學生進行朗讀,這樣一來他們與文本的距離又更近一步了。緊接着出示無顏色的楓樹圖,運用同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一遍又一遍有目的朗讀。(課件)讀完後,則出示這兩個句子,抓住表現動態的詞語,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其中的輕柔美與動感美,達到讀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2、理解感悟,以悟促讀。

引導學生通過比賽的形式,讀出秋雨還給我們帶來的顏色。(課件)當學生讀到“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時,進行重點品讀。在學生讀後便提問:秋雨姑娘,還給菊花仙子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如果學生所見的顏色很少,我就用(課件出示)各種顏色的菊花圖片,讓學生看到更多的菊花色彩。品讀各種色彩的美后,引導學生理解了(課件)關鍵詞“五彩繽紛”,並讓學生用動作表示“頻頻點頭”的意思。這樣在激活學生想象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了省略號的用法,同時也使學生在無意識中養成了積累的好習慣。爲了讓學生積累到更豐富的語言,充實自己的語言庫。(課件)我再次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範讀,並通過師生比賽讀的方式,提高讀的效果。葉聖陶說過:“課文是例子”,因此,(課件)我要求學生進行仿寫“秋雨姑娘把色給了。這樣就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通道接軌了,也讓學生把吸收到的都釋放出來了。

(四)設情境,說中品,提升能力。(出示課件)

新課標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品讀第三自然段時,我要求學生閉上眼,通過引述讓他們彷彿聞到秋雨藏着的氣味,並讀出來。再讓他們小組討論,秋雨裏還藏着什麼香味?(課件出示)請學生噹噹小導遊,帶領我們參觀秋天的果園,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如何自由準確地表達內心的想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我就出示了這樣的例子(課件出示),爲學生思維的表達作出了實例示範,這時的學生也許會說:“板栗樹上的板栗球露出了笑臉,板栗們趁此機會溜出來了。等一些句子”此時的我會充當學生忠實的聽衆,引領學生由閱讀遷移到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從而發現生活之美,讓學生們明白:這樣美的語言我也可以說出來。

在品讀第四自然段時,順學而導,以學定教,採用“創設情境”的方式來理解、品味本段的語言文字。首先告訴學生秋雨是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瞧!它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會對好朋友關心的說些什麼呢?激發學生興趣盎然地將書面語言轉化爲口頭語言。再讓孩子們噹噹森林中的廣播員,替秋雨姑娘廣播廣播!設想有哪些動植物聽到了?最後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表演,不知不覺中實現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使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超越文本,享受着創造的快樂,同時也培養了他們語言的創新能力。

引導學生齊讀最後一自然段。(課件)並讓他們課後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去踏秋,可以把秋天畫下來,也可以寫下來。使學生對美的認識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中得以進一步拓展,從而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創作慾望。

(五)評教學,創和諧,民主課堂。(出示課件)

課堂最後讓學生說說這節課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並評一評誰是“最佳朗讀者”、“最佳表現者”、“最佳傾聽者”、“最佳導遊”、“最佳廣播員”。這樣實現了行爲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的無痕,最讓學生感興趣的是評價老師,最欣賞老師的是什麼以及對老師提出的建議。這樣一來既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又使教育的平臺更趨向民主化。

六、說板書(出示課件)

這堂課我緊抓秋天的三個方面的特點進行板書設計,(課件)簡單扼要,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通過多種方法創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自由、開放、弘揚個性的課堂氛圍,實現了“三個課堂”的有機結合,努力使學生在饒有趣味和充滿情感的情境中輕鬆愉快地接受美的薰陶,提高語文能力,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1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六課《秋天的雨》。本課是一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以秋雨爲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的串起來,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這是一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因此,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鑰、匙、繽、枚、爭、勾、喇、叭、厚、曲、豐”等11個生字。會寫“盒、顏、料”等13個字。能讀寫“顏料、淡黃、豐收、一曲”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喜歡秋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對秋雨的喜愛。

課文語言生動優美,所以,制定此教學目標,重在使學生在讀中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抓具體的語言文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好課文。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感受課文中描寫的秋天美景,體會作者對秋雨的喜愛之情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

(一)情境創設法

一位教育家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我充分利用一些教育資源爲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興致高漲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二)朗讀指導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閱讀教學應達成的重要教學目標,老師必須有策略地對朗讀進行指導。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我將合理運用多媒體,以情景助讀。

四、說學法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非常適於朗讀,葉聖陶先生說:“美文需美讀。”所以,我指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情境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等學習方法,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讀中運用。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13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精讀課文-《秋天的雨》。

一、教材與目標設計背景

本單元以“秋天”爲主題,學生通過一單元的學習,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積累優美的語言。

《秋天的雨》是一文質兼美的散文。文章名爲寫秋雨,實則寫秋天。課文以秋雨爲線索,向我們展示三組畫面:五彩繽紛秋色圖,沁人心脾秋味圖、歡天喜地籌冬圖。從整體上帶出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文章結構嚴謹且富有詩意,採用了典型的“分述-總結”的結構,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首句均爲總起句。課標中段閱讀目標要求:“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秋天的雨》這課文,非常適合孩子積累背誦與學習表達。另外,在修辭上,散文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疊詞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語言將秋雨描繪得可觸、可感,帶給人以美妙的想象。但這些被藝術化的語言,會給抽象思維處於起步階段的三年級學生造成理解和學習表達上的困難。針對這樣的實際,以《秋天的雨》爲例,引導學生以思維導圖爲支架,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學習表達方法,學習背誦方法,積累優美語言

二、教學目標

結合這樣的教學背景,我確立了本課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分兩課時達成。

第一課課時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生字8個、會寫12個、積累詞語16個。

2、通過查字典詞語:“溫柔、頻頻”的意思,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鑰匙、清涼、涼爽”的意思。

3、讀懂課文,抓住各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理解作者從哪幾方面寫秋天的雨的,從而感受秋天的特點。

第二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學習作者抓住顏色、樣子、動作來描寫事物的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2、學習用思維導圖的方法瞭解文章脈絡,學習用思維導圖背誦課文的方法,初步學會背誦課文第1至4自然段。

3、感受課文語言美,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策略

在教學策略上,我選擇支架式學習,學生依據教師提供的思維導圖爲支架,在讀中理解、讀中積累、讀中感悟、讀中運用。

思維導圖的運用分爲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理解課文第二自然段的表達,學習作者抓住顏色、樣子、動作來描寫事物的表達方法;第二個層次,以思維導圖爲支架,結合關鍵字背誦課文;第三個層次,去掉關鍵字“導圖”轉化爲“腦圖”學生嘗試背誦。

四、教學過程

具體流程爲:

課前預習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初讀課文,對不理解的詞語提出疑問,解答。

2、通過查字典詞語:“溫柔、頻頻”的意思,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鑰匙、清涼、涼爽”的意思。

三、整體感知

讀懂課文,抓住各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理解作者從哪幾方面寫秋天的雨的,從而感受秋天的特點。

四、書法

第二課時

一、回憶課文從哪些方面寫秋天的雨的?

二、依據思維導圖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

三、作業

下面,我主要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一、回憶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的。課標第二學段閱讀目標要求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的作用。”學生以支架了解課文的結構,知道課文以秋天的雨爲線索,都有哪些方面的變化。

二、以思維導圖爲支架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

(一)由於第二自然段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顏色,是課文“濃重的一筆”,其語言特點以及表達方法是非常適合孩子積累的,但這些藝術化了的語言使抽象思維處於起步階段的孩子在理解與學習表達和背誦上困難,難以形成畫面的連貫感。因此我將着力點放在了學習第二自然段,以思維導圖爲支架,學生學習作者抓住顏色、樣子、動作來描寫事物的表達方法,層層推進指導學生的讀。

具體通過以下步驟理解這一自然段的表達:

1、理解表達:指導學生通過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概括:秋天的顏色是五彩繽紛的。進而追問都有哪些顏色呢?這些顏色都給了誰?作者又想象到了什麼?對比讀:體會表達上帶給人們的想象與美感。各種形式的朗讀,讀出美感。

2、學習表達:孩子們找出這些顏色後,教師引領孩子們學習:根據看到什麼,是什麼樣的,想象到什麼的方法進行表達。

3、根據思維導圖嘗試朗讀與背誦。配上音樂依據導圖想象畫面背誦。

4、去掉關鍵字嘗試背誦。

教師總結:正是因爲秋天的雨帶來這樣多的顏色,這樣美麗的畫面,所以作者說秋天的顏色是:五彩繽紛的。

這樣在具體地語境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能力培養,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二)依據思維導圖關鍵字,想象畫面,理解課文第三自然段。

秋天的雨不僅帶來了五彩繽紛的顏色,還帶來了好聞的氣味呢!學生讀第三自然段並說一說都聞到了哪些氣味,並讀相應的句子。

通過回答問題:“小朋友的腳爲什麼被勾住?”感悟秋天的美好。

依據思維導圖,想象背誦。

(三)依據文本,想象說話。理解第四自然段

秋天的雨不但帶來了五彩繽紛的顏色、沁人心脾的氣味,小動物們也收到了信息,它們在忙着幹什麼呢?讀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教師作爲記者,採訪小動物。建立學生與文本,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口語交際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老師搭建一個梯子-採訪:學生通過扮演小動物,練習口語表達

(四)拓展延伸:秋天的雨還可能給誰帶來影響?想象,說話

(五)總結:因爲秋天的雨帶來了五彩繽紛的顏色、沁人心脾的香味、和聲音,所以秋天的雨是——PPT出示最後一自然段:“秋天的雨是一曲豐收的歌,是一首歡樂的歌。”

正因爲如此,課文第一自然段才這樣寫:“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師生共同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並完成思維導圖。(給題目加上鑰匙的邊框)

作業設計

作業是這樣設計的:根據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學習,觀察秋天校園的變化,你看到了什麼,它有什麼變化,你有想象到了什麼?觀察後先和同學交流再寫一寫校園的秋天。意圖:運用課文中學到的知識點進行口語交際與寫作】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14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五冊第三組的第三精讀課文,課文文質優美,是學生積累語言和練習寫作的一好教材。教材選編課文的目的是圍繞“秋天”這個專題,使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秋天的雨》是一抒情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上寫秋天,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寫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趨於成熟,但抽象思維仍處於起步階段。雖然學生對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積累,但課文藝術化,抽象化的語言會給學生帶來挑戰。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以讀爲本,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語言的美。

教學難點: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內化運用語言。

四、教法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藉助農村遠程教育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的特點,我採用情景教學法和情感朗讀法,引導學生以讀爲主的方式來學習課文。

五、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新課這一教學環節時,課前佈置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秋天的景物。課堂上我從學生喜歡的雨說起,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後我出示課件,配以動聽的音樂,讓學生伴隨老師的描述去感受輕柔的秋雨,接着老師的一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揭示本課學習內容——秋天的雨,學生很自然地通過情境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隨即進入整節課的第二環節,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讀書的要求。爲了延續我上環節創設雨的情境,我特意製作動態的課件,生字詞用雨點的形狀落下來,讓學生讀出小雨點的名字,其實就是閱讀生字詞。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了興趣,讀書識字的效率提高了。在反饋“課文中的秋天的雨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時,我引導學生找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一會兒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通過學生誦讀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這些句子儲存到學生的知識庫中,同時也爲理解課文結構,作文教學的開展埋下伏筆。

(三)品讀課文,品味意境

第三環節的深入品讀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文使用多種修辭手法,把秋天人格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或事物,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於是我恰當藉助農村遠程教育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美麗景色,採用情感朗讀法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點。

第一自然段中我用錄音範讀打開秋天的大門,學生閉眼感受;隨後教師組織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秋天的畫面。

依據《新課標》“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第二自然段中我要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如在讀“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個句子時,我抓住“扇啊扇啊”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秋雨的輕柔美與動感美,從而讀出其中的韻味。我又出示描寫秋天景色的圖文結合課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去讀句子,通過學生的個性品讀和個性朗讀來帶動全班同學的深入品讀。隨着教師出示銀杏樹葉和扇子的圖片放在一起比較,引導學生觀察,原來,銀杏樹葉真的很像一把小扇子,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直觀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更深深地感受到了課文的語言美。緊接着,我引導學生也學着課文的樣子進行仿寫練習:“秋天的雨把()色給了()()()。”這一設計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接軌了,也讓學生把吸收到的美都釋放了出來。最後出示秋景圖課件,讓學生用詞語來形容自己所看到的畫面,學生就會自然而然感悟到本段的文眼“五彩繽紛”一詞的含義,在不知不覺中脫口而出,並很自然地感悟到第二自然段的這些景物都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這樣的設計和多媒體運用能使學生美美地讀出秋天。

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秋天的氣味,請一名學生朗讀,老師出示實物,其他學生閉上眼睛,用鼻子聞一聞,說一說都聞到秋雨裏的哪些氣味,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和積累,運用“香香的、甜甜的”一類疊詞。

第四自然段描述深秋中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這段文字妙趣橫生,恰恰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但是這番場景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看到。如何能讓它出現在小學語文課堂呢?我精心製作了課件,然後讓學生進行分組朗讀。我在教學中超越文本,出示圖文結合的課件,採用“表演讀”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情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演繹這生動的畫面。“演”是爲了讀,一個“演”字,不但實現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而且實現情感的昇華。

(四)、昇華情感,拓展積累

總結全文時,我問學生“秋天的雨給我們帶來一個怎樣的秋天?”課堂上因爲有了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和文本資源的有機結合,學生已經領略到秋天獨特的美,“美麗、豐收、歡樂”這樣的詞語脫口而出。教師組織學生配樂朗讀最後自然段,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油然而生。最後,教師讓學生說說觀察到的秋天的景物。

本課的作業設計是讓學生收集描寫秋天的詞句,還有根據自己的興趣畫一幅秋天的畫或寫一首秋天的小詩,使學生對美的認識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15

一、活動背景

活動室一角,幾位孩子對着窗外的雨談論着。陽陽說一下雨又不能出去玩了,真沒勁。

紅紅說秋天下了雨,菊花會開很美麗的,明明說秋天能吃到很香的糖炒栗子……,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着自己的意見。我發現幼兒對於秋天的感受只侷限於視覺,除秋天的水果、秋天的花給幼兒較深印象,對秋天的認識還較狹窄、片面的,他們不能體會到秋天的雨中萬物會發生着各種變化,同時更不能感受雨景中的美。

爲此,我精心設計、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利用多媒體把散文《秋天的雨》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讓幼兒在身臨其境、輕鬆愉快的情景中主動參與活動,獲取知識,同時又受到美的薰陶。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滿喜悅的豐收季節。

2、能細心傾聽,初步理解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

3、理解並掌握詞彙"五彩繽紛"、"溫柔"等。

(二)活動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

(三)活動過程:

1、猜謎"雨":千條線,萬條線,落入水中看不見。

2、完整欣賞散文詩《秋天的雨》。

(1)教師演示課件,幼兒欣賞一遍,完整地感受整首散文詩。

(2)幼兒自由討論、講述。(重點引導幼兒簡單講述散文詩的內容)

(3)提問,引導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教師可適時用散文中的語句予以引導。

①師:詩裏說了些什麼?

幼A:秋天的門開了……。

幼B:小樹葉慢慢離開了樹媽媽。

幼C: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唱起了歌,它給小朋友帶來了音樂。

幼D:各種顏色給了菊花,金黃色給了農田、橙色給了水果……。

②師:你聽了這首散文詩有什麼感覺?

幼A:我聽了這首詩覺得很美、很好聽。

幼B:我覺得好象聞到了梨子的香味。

幼C:我覺得菠蘿甜甜的,有點讒。

3、幼兒再次欣賞一遍,並學習運用散文詩中的句子來講述。

師:這次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把你最喜歡的、覺得最美的話記在心裏,等會兒告訴大家。

(評:幼兒積極、踊躍、大膽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就運用了散文詩中的語言。)

4、結合五個畫面,分段欣賞。

(1)欣賞第一畫面:着重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感受。

(2)提問,理解清潔、溫柔。

師:爲什麼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秋天的門?

幼A:因爲秋雨一下,花兒都開了。

幼B:雨下了之後,我們的城市就變得很乾淨。

師:秋天的雨下過後,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變化,就好象一把鑰匙輕輕地把門打開看到了許多東西。

(評:由於幼兒對於溫柔這個詞不理解,因此感受不到詩中所表現的秋天的雨如何溫柔,這時教師採用靈活方法,反覆播放、定格觀看,幫助幼兒進一步來感受及理解秋天的雨的溫柔。)

(3)欣賞第二畫面:在動態畫面中感受色彩的美。

(4)提問,重點指導幼兒說出各種植物、花卉的色彩變化。

師:爲什麼說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繽紛的顏料?

幼A:雨下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變顏色。

幼B:秋天的雨落到田野上,田野變得金黃;落到楓樹上,楓葉就變成紅色;落到菊花上,美麗的菊花都開了……,所以它有各種各樣的顏色。

幼C:因爲秋天的雨落到銀杏樹上、楓樹上、田野上,它們都變成各種顏色,所以是五彩繽紛的。

師:因爲秋天到了,各種植物都有了變化。銀杏葉變黃了,水稻成熟變得金黃,各種顏色的菊花都開了……所以秋天是五彩繽紛、是四季中最美的。

(5)欣賞第三畫面:進一步傾聽,感知語言的美。

6)提問,引導幼兒從氣味上說出秋天的雨給小朋友帶來了什麼。

師:爲什麼說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這氣味是從哪裏來的?

幼A:因爲秋天水果都成熟了,好聞的氣味是從水果中發出的香味。

幼B:糖炒栗子、烤山芋都很香,我在很遠都能聞到,所以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

師:秋天來了,水果成熟了,都發出很多好聞的香味。而且在秋天遠遠都能聞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7)講一講秋天來了有些什麼變化。

(8)欣賞第四畫面:引導幼兒感受動、植物的過冬方法。

師:爲什麼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小動物、小樹是怎樣過冬的?

幼A:天冷了,小動物們開始穿上厚厚的、亮亮的衣裳,忙着準備一些食物,準備過冬了。

幼B:要給小樹刷上一些白的東西……。

幼C:大風吹過來有點冷,小樹葉鑽到泥土裏會溫暖一些,還有小草可以蓋在樹葉上當被子,溫暖一點。

師:……爲了減少水分的蒸發,落葉樹的樹葉紛紛飄下來,工人叔叔也開始爲小樹過冬作好準備,冬眠的小動物忙着儲藏食物……。

(9)欣賞第五畫面:

(10)提問,進一步感受想象秋天的豐收景象。

師:爲什麼秋天的雨給大地、小朋友帶來的是豐收、快樂的歌?

幼A:因爲秋天水果都成熟了、豐收了,所以它是一首快樂的歌。

幼B:吃了水果甜蜜蜜的,所以很快樂。

(評:分段欣賞在以往是很枯燥的,幼兒興趣不高。但在色彩鮮豔、動態的畫面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幼兒主動思維,積極講述。特別是講到小動物、植物怎樣過冬時,幼兒非常地興奮,紛紛舉手要求回答。同時活動中教師設計的提問也着重於幼兒對散文詩的感受與理解,而不是純粹的記憶。)

5、再次完整欣賞,進一步傾聽、感知語言的美。

6、討論(重點引導幼兒會用散文詩中優美的語句來表達)

(1)你聽後覺得秋天美嗎?什麼地方美?

(2)散文詩裏是怎麼寫秋天的美?

(3)秋天的人們爲什麼這麼高興,你是從那幾句話裏感受到的?

7、初步理解散文的擬人化寫法

師:散文詩裏怎麼說秋天的雨會唱歌?有一盆五彩繽紛的顏料?

(幼兒自由討論、發言,鼓勵幼兒充分想象)

幼A:小雨滴答滴答就像在唱歌。

幼B:……滴答滴答落在地上,有好聽聲音,所以小雨就唱歌了。

幼C:小雨把顏色給了銀杏、楓樹、田野、菊花,銀杏變黃了;楓樹變紅了;田野變得金黃;水果變成了橙紅色……。

師:我們把秋天的雨比作人,滴答滴答的聲音就像在唱歌;秋天下了雨以後,銀杏變成黃色,楓樹變成紅色,五顏六色的菊花盛開了,就好象人用顏料塗上去的,這樣寫就讓小朋友聽起來感到秋天更美。

(評:擬人手法對大班幼兒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但前兩個環節進行較紮實,在本環節中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各抒己見,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秋天雨》語文說課稿 篇16

一、說教材:

秋天碩果累累,飽滿而充實。大自然不僅給予了孩子美的感受,更給予了豐收的喜悅,從視覺、味覺等多種感官上讓孩子們領略了秋天的欣欣向榮。秋天的主題活動給孩子深入瞭解秋天的機會。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在生活中也積累了一些秋天的相關知識、經驗。但是,他們對秋天的理解只侷限於視覺的、表面的。比如:瞭解一些秋天的水果、花卉,知道落葉樹的樹葉會落下來,小草會變黃等等,缺乏對秋季萬物變化的深入感知,積累的知識也相對零散。本散文名爲秋天的雨,實際就蘊涵了秋天的變化。它從顏色、氣味、氣候等多角度,在詩情畫意中呈現秋天的美。幫助幼兒歸納、提升經驗。其中擬人的手法更能讓孩子領略語言美、意境美,從而激發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情景中主動參與活動、接受美的薰陶。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和發展水平,也參照《綱要》精神,我設置以下教學目標:

1、從不同角度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滿喜悅的豐收季節。

2、體驗散文的語言美,理解詞彙“清潔”“溫柔”“五彩繽紛”。

3、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重點難點

根據本次活動內容和教學目標,我確立的教學重點爲:通過散文感受秋天的美,鞏固對秋天主要特徵的認識。難點爲:體驗散一文的語言美,學習散文中優美的詞句。

四、說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準備:積累秋天的相關經驗。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秋天的背景圖和相關小圖譜。

爲了幫助幼兒生動感受,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並配以《秋日私語》的鋼琴曲,使散文充滿詩情畫意,使抽象的文學作品生動、富有韻味,調動孩子視、聽、說的積極性。而小圖譜的運用能使學習更加靈活,自由。有助於解決重點詞句的學習。

五、說教法、學法:

教與學是一個統一與和諧的過程。在活動中,要恰當把握好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關係,使教與學相輔相成。活動中,我主要通過欣賞形象生動、具體的畫面幫助幼兒直觀感知秋天的美麗。通過反覆傾聽,運用完整和分段欣賞相結合的方法,輔以提問,從整體到局部、由淺入深,細緻、系統的幫助幼兒感受散文所蘊涵的意境美、語言美。提升對秋天的知識經驗積累。《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讓幼兒敢說、想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因此在欣賞散文的過程中我充分創設大膽發言的機會,通過集體與個別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讓幼兒在美的感染下愉快的進行學習,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的同時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完成活動目標。

六、說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導入活動。

教師根據幼兒對秋天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進行回憶,讓孩子談談他們對秋天的已有認知,爲深入理解散文做準備。對於這種生活經驗比較強的問題,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的幼兒來回答。讓他們有主動發言的機會。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開放性提問讓幼兒將自己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描述出來,範圍比較廣泛,有利於孩子比較豐富的描述。

第二個環節,設置擬人情景,運用懸念引出散文。

以滴答滴答誰在唱歌的疑問激發孩子好奇心,收住孩子傾聽的注意力,爲活動的開展做準備。然後話峯一轉,直接提出欣賞散文的要求,既滿足孩子的需求,又直截了當的切入主題。

第三環節就是通過反覆欣賞,在具體形象的生動畫面中,把看、聽、說統一起來,幫助幼兒感知、理解散文。此環節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所在。

我主要通過多次欣賞、整體與分段相結合幫助幼兒感受散文意境,鼓勵零星表達與完整描述相結合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散文優美詞句,從而來完成我的重點和難點。

第一遍是系統完整的欣賞多媒體課件,讓孩子對散文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受。初步激活學生已有的體驗,爲深入理解做準備。在欣賞的時候我給孩子提出問題:聽聽散文裏說了什麼?讓孩子帶着疑問去關注散文裏內容。使欣賞更具有目的性。

在第一遍欣賞的基礎上,幼兒有了深入理解的興趣和需要,因此我運用分段欣賞的形式,結合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體會散文的意境美和語言美,也感知了秋天的雨帶給秋天的變化。幫助幼兒將零星的經驗進行總結、歸納。

我把散文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感受開始總領部分,理解清潔與溫柔,豐富詞彙。第二部分是重點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植物和花卉的色彩,豐富詞彙:五彩繽紛。第三部分:引導幼兒體驗秋天的香味。然後直接從香味(即果實的成熟)引申到情感體驗,感受秋天的雨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和快樂。第四部分是:引導幼兒感受氣溫變化後,動、植物的變化。在分段欣賞過程中,我藉助小圖譜,和提問相結合幫助幼兒具體理解秋天的雨帶了哪些變化。提問的形式我運用了具體提問如:秋天的雨把顏色給了誰?有哪些好聞的氣味?(具體的提問能直接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思考問題。)和啓發式提問,如:是什麼勾住了小朋友的腳(啓發式提問能激發孩子開放性思維,能從多角度考慮問題)。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互補的形式進行完善和梳理,不僅積累了更豐富的經驗,也受到了散文中優美的詞句的薰陶。使得孩子原有的經驗獲得了補充和提升。

在整個這一環節中我又根據幼兒能力的差異,給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使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相應的發展。當孩子相互傾聽、相互模仿的時候也能感受並學到散文中完美的語言,豐富的詞彙,也會幫助他們學習怎樣理解散文。

在情感體驗這個環節中我還運用動作、神情等肢體語言感染孩子,(如給孩子送水果,一起聞聞香味)形象、生動的感知秋天的雨帶來了豐收和快樂。讓他們獲得信息的同時,獲得情感上的共鳴。

第四環節,情感提升。

在孩子欣賞散文之前他們對散文和秋天的理解都是淺表的,分散的。當深入欣賞散文以後,對秋天的認識有了深層次的理解,對散文也有了新的體會。因此他們能夠運用優美的詞句來表達他們內心對美的感受。達到了語言學習、情感體驗和知識鞏固的多方面學習目標。秋天的美是不斷更新的,是廣泛的,不是通過一次活動就能完整體會的,因此,最後環節,我引導孩子繼續尋找秋天的變化。延伸此次活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幼兒爲主體,以主導問題爲線索,運用多種提問形式幫助幼兒獲得理解,在聽、看、說、動作的過程中幫助幼兒感受散文的意境和語言美。

課件的使用使幼兒進一步提高了對詞彙、句子的理解。如《秋天的雨》中的五彩繽紛等詞彙,當看到畫面中的各種色彩-紅色、黃色、橙紅色等逐一染上各種花卉時,使幼兒一下子就理解了詞彙"五彩繽紛。"圖譜的運用也幫助了孩子更加深入、細緻地理解,便於學習散文中優美的語句,從而深刻體會散文的意境。

可能在詞和句的選擇學習上比較面面俱到,可以有選擇性的提取學習重點,讓幼兒學習語言的描述。

由於缺乏對幼兒情況的瞭解,因此在考慮能力差異的時候有所欠缺。不是照顧的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