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口算除法》說課稿

《口算除法》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口算除法》說課稿

《口算除法》說課稿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口算除法》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口算除法》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四年級上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第一課時《口算除法》。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口算除法”,也就是有關整十、整百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由於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是進行筆算和估算的基礎,同時,也爲學生今後繼續學習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打基礎的,口算和估算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筆算除法的學習,所以這部分知識佔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基礎,已完全掌握表內除法與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乘法口算,所以學生對“除數是兩位數,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數”的除法口算應該不是很難,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它的算理,並運用算理進行快速的口算,還有就是要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讓教學爲生活服務。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認識,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制定瞭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及相應的估算,能正確地進行口算;培養學生系統的表達能力。

2、能力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優化算理。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自主探究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正確進行口算和估算。 教學難點:理解用整十數除的口算算理。

四、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是一堂計算教學課,我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現狀採用自主探究-討論-歸納這樣的思路,運用知識遷移讓學生髮現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討論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並提供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在體驗,感知、討論、合作、比較中靈活掌握本節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五、說教學設計

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基本上分爲五大塊:

一、複習導入新知

課的開始我先出示幾道口算及估算題,比如:20×4﹦ 30×7﹦ 80÷2﹦ 210÷7﹦ 81÷8 ≈ 122÷4≈這樣可以爲學生學好本節課做好鋪墊,並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究,發現方法:

第一步:(多媒體出示)在佈置班級分氣球的情境中,讓學生通過數學信息,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並解決列式“80÷20=”請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口算的方法並彙報,教師評議。總結兩種方法:第一種:因爲20×4=80,所以80÷20=4 。也就是算除想乘 。第二種:因爲8÷2=4,所以80÷20=4 。也就是根據表內除法做除法。讓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方法。整個設計讓學生憑着各自已有經驗進行完成。

第二步:練習60÷20 = 90÷30 = 80÷40 =

第三步:(多媒體出示)分彩旗的活動,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指名說一說“ 120÷30=?”。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很快的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要求學生說的完整表述的更具體。

第四步:總結算法,鞏固練習180÷30 = 240÷40 = 420÷60 = 第五步:探索估算出示了兩道估算題:83÷20≈ 80÷19≈ 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完成,交流並總結估算方法。

有了剛剛兩道題的基礎,我直接讓學生估算122÷30≈ 120÷28≈ 。

三、多層訓練,鞏固練習: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必須經過多次反覆,循序漸進地實際應用。我設計了多種練習內容:

例如比一比:準備幾道口算和估算題進行比賽,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又讓學生對口算和估算內容進行復習鞏固。

還有贈書活動:新年到了,學校準備了一些書打算贈送給希望小學各班同學寒假閱讀。一共有240本書,你打算怎樣捆包呢?

生交流、做題,然後集體評訂,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四、歸納總結,深化新知:

總結是全課的再一次昇華,我是這樣設計的:引導學生總結口算方法再次鞏固。

五、佈置作業:

爲了學生在課後能夠得到訓練,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題:請同學們編幾道像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除法,考考你身邊的朋友們,看看他們會不會。

  《口算除法》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新課標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第一小節《口算除法》的第一課時《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

二、知識背景

《口算除法》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爲後面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紮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本節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本節課教材安排了主題圖和例1,主題圖爲我們提供的資源是一幅運送蔬菜的場景圖,通過小精靈的問題“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引出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交流討論活動中理解和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方法,並能運用方法熟練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數除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應用能力。重視乘、除法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能運用不同的方法口算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數除法。

教學難點: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維方法,理解算理。

四、設計理念

第一,注意突出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繫。在學習例題之前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第二,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繫,突出數學知識的遷移。在引導學生探索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一位數的口算除法,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繫,強調把幾十、幾百、幾千看作幾個十、幾個百、幾個千來想,突出本課的新知識與表內除法的聯繫,促進學生學習的遷移。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屬於計算教學範疇,以往計算教學機械枯燥乏味,而機械的訓練更使學生厭煩,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教材呈現的主題圖是和兒童生活緊密聯繫的,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蘊藏着許多數學知識,激發了學生良好的學習願望。使學生體會自己所學的知識能運用到生活中去,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提高。設計中我把數字稍微改動了一下。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眼睛“看”數學。因此,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我讓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並嘗試練習,再讓學生進行自我驗證。肯定鼓勵學生的獨特想法,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明算理時,給足自主探索的時間,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因爲這樣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繫。通過質疑60真的變成了6了嗎?進一步明確了算理,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諧性過渡,豐厚了探究的底蘊,爲孩子們的進一步探究激發了熱情和慾望。

3、及時反饋,內化提高。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了練習:本次練習有兩個層次。

(1)基本練習;這些練習既重視基本訓練,又注意了綜合性訓練,層次比較鮮明,這樣由淺入深。

(2)內化提高。練習中巧妙設計300÷5教學資源,實現了讓學生進行進一步探究學習的良好效應。相對課始的探究素材,顯然最高位數字比除數小的這類口算除法要複雜一些,需要學生認真觀察、辨別,對比練習,突破難點。

4、鞏固昇華,總結提升

在這個環節,我安排了三塊內容:一是摘蘋果遊戲,8道口算題。“被除數末尾要保留零”的情況和不用保留零的情況。二是由關聯的兩組口算題。讓學生感悟:當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10倍,商也擴大10倍,滲透商的變化規律。三是解決問題能力的萌發和培養。尤其是在自然貼切的解決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利用口算解決問題。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主要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以有層次的體驗貫穿全課,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能以極大的興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彰顯個性化的學習風格,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二是突出對教學實效性的追求,使教學目標不再是一個虛架子,而是實實在在地分解並落實到了具體環節中。三是廣泛地鏈接周邊的課程資源,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置身於廣闊的背景之下,變得豐富多彩。

  《口算除法》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口算除法》是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表內乘除法和一位數乘整十整百的口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除法的估算和筆算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理解並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算理,並能正確熟練的口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正確計算的習慣和積極思考的學習態度。

三、教學重點:

使學生熟練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口算以及掌握算法的多樣化。

四、教學難點:

如何使每位學生經歷口算算理的探究過程。

五、教法:

1、引導自學法。

2、引導發現法。

3、組織討論法。

4、組織練習法。

5、創設情境法。

6、引導探究法。

六、學法:

1、自主發現法。

2、小組合作交流法。

七、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敢於嘗試,應用新知。

4、知識外延,拓展訓練。

主要教學過程:

1、注重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索計算方法、理解算理,用故事導入法創設一則樂於助人的小故事,創設三個問題情境。

2、注重讓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本節課,我儘量讓學生參與“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獨立思考得出60÷3的不同口算方法,重點理解這種口算方法的算理。在學生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在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說算理。通過“說”來加深學生對口算過程的認識。

3、嘗試讓學生用所得的新知解決第二個問題。“李阿姨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4、知識的拓展、外延,(練習)。

八、作業

課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