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總5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總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作爲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總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變化。

2.能運用生活經驗,想出多種讓熱水變冷的方法。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重點難點:

學習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能夠想出多種讓熱水變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扇子、杯子、冰塊、等,數量能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

2.溫度計、熱水杯、抹布每人1份,每人一張記錄單、筆。

3.活動前已學會使用水溫表看讀數,並會記錄兩位數的數字。

方法手段:

觀察法、操作法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設想讓熱水變冷的各種方法。

1.師從熱水瓶中倒一杯熱水:我有點口渴了,水太燙了!你有辦法讓熱水快點變涼嗎?

2.根據幼兒的回答畫出各種方法的簡筆畫:你有什麼辦法?

3.帶領幼兒數一數:看看現在一共有多少種方法?

4.師幫助幼兒歸納出現在可行的方法:哪些方法現在就可以用的?

(分析:教師創設情境導入活動,把孩子們一下子帶進了我們今天所進行的活動中,激發了幼兒的參與積極性。當幼兒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時,教師用簡筆畫記錄下每個孩子的方法,調動了幼兒開動腦筋踊躍發言的慾望,並從中滲透了數學知識,豐富了活動內容。)

二、引導幼兒討論實驗的操作方法。

1.提問:那老師想考考你們了,怎樣才能知道用了這些辦法後,熱水是不是真的變涼了?(用手摸、喝一喝)

2.提問:可以用什麼來測量水溫?(溫度計)

3.師在投影儀上給幼兒觀察溫度計:溫度計上有什麼?怎麼測呀?

4.提問:怎樣就證明水變涼了?

5.教師:要證明水變涼了需要用水溫表測量兩次,實驗前先測一下,用過了一種方法後再測一下。

(分析: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講述用大家想的方法是否會使水變涼,用怎樣的方法可以知道水溫的變化等等,問題的層層深入,使幼兒對活動內容越來越感興趣。並且在此環節中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認識到要證明水變冷了必須用溫度計測量兩次,突破了活動的重點。)

三、引導幼兒試驗使熱水變冷的方法。

1.出示記錄表:今天老師請你們在這X種方法中選擇一種試一試。老師爲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張記錄表,想一想,第一次測量的水溫記錄在哪裏?選擇的方法畫在哪裏?實驗後再測的水溫記錄在哪裏?

2.要求:現在先請你去選擇一種方法,先測一下杯中水的溫度,記住一定要等紅線停了才能讀數,然後記錄下來。

3.在幼兒記錄好後:現在我們一起開始實驗,準備,開始!

4.師巡迴觀察幼兒的實驗,看到使用冰塊的基本化了之後,喊“停”。

5.引導幼兒第二次測水溫並記錄下來。

(分析:記錄表的運用,一方面能清楚地看到幼兒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另一方面,這是老師介入幼兒活動的一個好辦法,也是觀察幼兒使用水溫表測量水溫變化的情況,從而突破難點,使活動順利開展。在幼兒做實驗時,教師控制兩次測量的時間間隔,爲了幼兒能更好、更準確的完成測量結果。)

四、引導幼兒講述實驗過程、結果,並通過比較得出哪種方法能使水溫下降的最快。

1.提問:誰來說說你使用的是哪一種方法?最先測量的水溫是多少度?後面幾次測得的水溫分別是多少度?你們認爲這種方法能讓熱水變涼嗎?你們是根據什麼知道的?(幼兒講述:一開始測的水溫是XX,後來測的水溫是XX,水溫下降了,說明這種方法是可以使熱水變冷的。)

2.提問:誰和他用的是不一樣的方法?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比較和總結:那你們知道這些方法中哪種可以讓水溫下降的最快?你是怎麼知道的?

4.利用記錄表進行小結:原來我們選擇的這些方法都可以使熱水變冷,但是通過實驗我們知道,XX的方法可以最快讓熱水變冷。

5.延伸:回家後我們可以試一試今天沒有用到的方法,看看哪種方法最快能讓熱水變冷!

(分析:教師請幼兒交流自己的實驗過程及結果,並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方法是否使熱水變涼了。接着,老師繼續請用同樣方法的幼兒來講述他們的實驗結果,從而讓大家知道這種方法的可行性。最後,再請其他幼兒介紹不同的方法的實驗結果,通過比較得出這些方法使水溫下降的快慢,加深了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幫助幼兒找出最快找到相應飛機座位的座位設計方式.

活動目標:

1.知道數字可以有不同的排序方式.

2.能運用最節省時間的排序方式解決對號入座的問題.

3.體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和成就感.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數字可以有不同的排序方式。

活動難點:能找出最節省時間的排序方式解決乘客對號入座的問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合作分工搭建飛機和玩乘坐飛機遊戲的經驗.

物質準備:乘坐飛機照片,座位圖,統計表,機票圖片,椅子,座位編號.

活動過程

1、通過遊戲圖片,引出問題

----師:(出示圖片)昨天我們在玩乘飛機遊戲時,有小朋友發現了新問題,誰還記得?

-----請幼兒描述問題

-----師:那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誰有好辦法?

-----請幼兒描述自己想法

2、用自己的方法給座位排號

-----師: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可是,我們怎麼才能對號入座呢?

----請幼兒說一說如何對號入座

-----師:那我們如何給座位排號呢?

-----(出示飛機座位圖)我這裏有一張飛機的座位圖,可是上面沒有座位號,現在請小朋友用你自己的方法爲座位排號。

-----爲幼兒提供座位圖,請幼兒排號。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麼給座位排號的。

-----請不同方式的幼兒表達,並歸納記錄幼兒的方法。

3、分析比較客機上的排位方法

----師:(出示客機上的座位排序圖):我們來看看航空公司是怎麼給座位排號的呢?誰能說一說?(教師引導幼兒發現飛機上的座位號是由數字和字母組成的)

----這些數字和字母分別是什麼意思?

-----幼兒自由表達(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數字代表排,字母代表座位)

----教師出示機票(2-3張),請幼兒在飛機上找到相對應的座位,並說一說是怎麼找到的。

----師:你們發現了航空公司用的是什麼方法?(先找排再找座位)

4、體驗不同的排號方法

-----師:有這麼多種排號的方法,到底哪一種能幫助乘客更快的找到座位呢? 我們現在就來試一試。

-----選擇三種按方法體驗對號入座的遊戲,請一名幼兒負責計時,並記錄下時間

5、對比發現最省時間的排號方式

------師:通過這張記錄表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記錄表,發現最省時間的方式

-----師:那大家現在知道航空公司爲什麼這麼給飛機排號了嗎?

----讓幼兒自己總結出航空公司的排列方式是爲了方便乘客。

活動總結

經過對比我們發現航空公司用數字加字母的方式排列座位,原來是爲了讓乘客更快的找到座位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通過對放風箏記錄卡的交流、統計,讓幼兒瞭解風箏飛上天與風、材料、技能的關係。

2、感受放風箏的愉快情緒。

前期準備:

1、與家人一起放風箏2次(一次有風的時候放,一次沒有風的時候放)並作記錄。

2、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準備

小記錄卡人手一張、大記錄卡一張、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手持小記錄卡交流自己放風箏的感受

1、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卡

2、老師根據幼兒的介紹彙總在大記錄卡上,成功的用紅色筆打∨,失敗的用綠色筆打╳。

二、交流討論放風箏的三個成敗因素

1、觀察大記錄卡,統計全班幼兒放風箏的成功次數,瞭解放風箏與風的關係。

(1)討論:有風的日子裏和沒有風的日子裏放風箏, 成功和失敗有什麼不同?

(2)用數數方法驗證有風時成功機會多,沒風時成功機會少。

(3)師生共同: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多,沒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比較少,原來風箏飛上天與什麼有關?(風)

2、放風箏與風箏構造、材料的關係。

(1)討論:沒有風爲什麼***的風箏也飛上天了?

(2)出示兩隻風箏:觀察、比較、討論它們的構造、式樣、材料、尾巴等不同之處。

(3)師生共同:原來風箏飛上天還與風箏的樣子有關,與長長的尾巴有關,與製作用的材料有關……。

3、放風箏與放飛技能的關係。

(1)討論:爲什麼有的風箏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輕又長,風也有,但沒有飛上天呢?

(2)觀察大記錄卡:比較同樣有風或無風的情況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機會多和少。(驗證大人放風箏的技術高)

(3)師生共同:原來想要風箏飛上天,不僅和風有關、和選擇的風箏有關,還要掌握一定的放風箏技術,這樣你的風箏就會在天上飛得又高又好。

三、延伸區角爲下次室外放風箏作準備

1、出示幼兒有關放風箏資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兒可以在區角內學習並調整風箏的結構等。

2、再次嘗試到室外放風箏,並做好記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觀察能力從來不可能通過傳授而獲得,只有在充滿興趣的、積極自覺地觀察中才能逐漸的發展起來。由於幼兒對球體的滾動很感興趣,也充滿了好奇,所以我讓他們在玩球的過程中,探索球體與圓柱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感知球體與圓柱體的特徵,藉此培養他們的觀察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球體與圓柱體的特徵。

2、感受和體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

3、引導幼兒有目的有意識地觀察。

4、能夠大膽地講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不同的物體:乒乓球、皮球、塑料球、彈力球、八寶粥桶、茶葉桶、擀麪杖、瓶子、正方體積木、長方體積木、圓形的紙片等。

2、大紙箱兩個,一個貼“球體”、一個貼“圓柱體”;

3、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和圓柱體的圖片。

4、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形紙、橡皮泥、膠棒。

5、剪刀、白紙、繩子、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探索活動:

1、小朋友們,你們看一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麼?請你們找一找,哪些東西會滾動,把會滾動的放在大紙箱裏。

2、幼兒通過與伴交流、探索、尋找發現可以滾動的物體。

(二)討論球體圓柱體的特徵:

1、幼兒相互交流各自尋找到的可以滾動的物體,並演示證明這些物體可以滾動。

2、引導幼兒討論:這些物體滾動時都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3、讓幼兒再次探索,引導幼兒發現球體與圓柱體的不同。

球體:小朋友你們仔細觀察觀察它是什麼樣子的?摸一摸有什麼感覺?像這樣圓圓的、沒有角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球體。

圓柱體:小朋友你們仔細觀察觀察它又是什麼樣子的?上面的圓和下面的圓是一樣大的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像這樣長長的、中間一樣粗的、上面的圓和下面的圓一樣大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圓柱體。舉起你找到的圓柱體讓老師看一看。

4、請幼兒講述自己在生活中的發現,從而感知球體與圓柱體的特徵。

5、請幼兒說說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像球體?哪些物體像圓柱體?

6、小結:球體渾身都是圓溜溜的,會向各個方向滾動,而圓柱體有兩個圓、中間一樣粗、橫着纔會前後滾、豎起來時就能站的穩穩當當的。

(三)請幼兒翻開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4頁,教師按提示要求指導幼兒完成“找一找哪些是球體、圓柱體”的活動。

(四)製作圓柱體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的材料,請幼兒在這些材料中,選擇自己需要的製作材料,做一個圓柱體,幼兒在製作的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

2、同伴之間玩玩比比大家制作的圓柱體有何異同,再次感知圓柱體的基本特徵。

(五)滾滾樂

1、球體和圓柱體的本領很大,它們會滾來滾去。我們學習一下它們本領,好嗎?

2、全體幼兒在地毯上自由的滾動,教師時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活動延伸】

在比較觀察中,幼兒總結了球體、圓柱體的體徵,爲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觀察力,讓幼兒尋找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球體和圓柱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通過體育加深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認識。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沉”、“浮”字卡、魚缸、操作盒、水果模型、石頭、雪花片、瓶蓋、橡皮泥、橡皮、五子棋、鎖子、鑰匙、音樂光盤、讓小朋友操作的物品的照片

活動過程:

1、出示材料介紹材料名稱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好多好玩兒的東西,我們看看都有什麼?”(一起看課件)

2、幼兒操作材料並觀察物體在水中的現象

(1)“一會兒我們來玩兒一個遊戲,請小朋友們把它們放在水裏,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現象發生?然後要記得把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

(2)“在放的時候我們要一個一個的輕輕的、慢慢的放”

(3)“在放之前要把袖子捲起來”

(4)“如果水灑在了外面我們要用布把水擦乾淨”

(5)“現在就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做吧!看看你會有什麼發現?

3、教師介紹“沉”、“浮”的概念

(1)“剛纔我們玩兒了這麼多,你們都發現了什麼?”

(2)“教師將幼兒說的物品放在魚缸內的水裏,一起觀察物體的沉與浮”

(3)“我們把像鎖子、石頭之類的東西沉在水底的現象叫‘沉’”同時出示‘沉’字卡”

(4)“我們把像雪花片、積木之類的東西浮在水面上的現象叫‘浮’“同時出示浮的字卡

4、出示幼兒操作過物品的圖片,提問它在水中是什麼現象?並將照片貼在相應的字卡後邊

(1)“老師這兒還有一個更好玩兒的遊戲,但是得和小朋友們一起來玩兒”

(2)“我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麼?”

(3)“這個是?它是沉在水底還是浮在水面上?”

(4)“沉,我們可以用向下的箭頭表示,表示它沉在了水底”

(5)“浮,我們可以用像上的箭頭表示,表示它浮在了水面上”

(6)將照片貼在相應的字卡後邊。

5、體育遊戲:

遊戲一:沉與浮

規則:沉(蹲下)浮(站起),一次比一次快

遊戲二:在小板凳上進行沉浮的練習。

玩法:音樂一想起來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圍着花園跑,當音樂停的時候,小朋友聽老師的指令,當聽到沉的時候小朋友蹲下,當聽到浮的時候小朋友站在椅子上。

遊戲三:加大難度,在胸前貼上圖片,進行沉浮的難度。

玩法:音樂一想起來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圍着花園跑,當音樂停的時候,小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圖片,是沉就蹲下,是浮就站在椅子上。

6、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沉與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並觀察不同物體在水中的狀態,幼兒興趣濃厚,喜歡動手操作,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課時思路清晰,活動中每個環節都有小結,小結語言還是很精準有效,幫助孩子理解沉與浮的祕密。

但是作爲一個科學活動,需要老師的提問時語言簡練,在這方面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在小朋友猜想記錄時,可以記錄小朋友的猜想時的個數,並現場做實習,科學活動並不是一定要讓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動手,還可以結合已有的經驗,切記不誤導孩子。

總之,每次活動都有不同的收穫,希望下次活動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