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通過對“斷”、“開”、“回”、“出”等字的理解,並充分發揮想象,感悟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景色;

3、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詩人李白的其他詩歌、ppt課件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句的意境。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理解詩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

古代聖人孔子曾經說:“不學詩,無以言”,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意境優美,而且想象豐富。說起意境開闊想象豐富的古詩,有一個人就不得不說,他的詩也不能不讀。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不知思出了多少遊子的悠悠鄉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不知送給友人多深的切切情誼;還有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九天直下的何止是廬山瀑布啊?這些詩都是出自他之手,他是誰(生答)是的,李白(板書:李白)

詩仙李白,一生熱愛大自然,他對自然美景有着非同一般的欣賞力。一次,25歲的李白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家鄉,乘舟沿江而下,經過天門山,眼前奇特偉美的景色勾動了他的詩興。於是,一首不朽的詩篇——《望天門山》在他那枝猶有神助的魔筆下誕生了。大家齊讀課題(板書:望天門山,齊讀:望天門山李白)

二、讀通詩歌,初悟詩意

1、請同學們大聲自由朗讀這首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師板書“中”“帆”)

2、指名讀詩,正音,強調上面幾個字。(師:其中有兩個字容易讀錯,“中”“帆”,第一個“中”,它是多音字,指名說,這裏應該讀什麼?“中斷”就是中間斷開,所以讀第一聲,“中斷”讀,第二個“帆”,指名讀,你真棒,好多大人都會讀錯,第一聲,“船帆”,以前的船啊,要靠風把張開的`船帆吹動才能行駛,“船帆”。指導寫“帆”字)

3、指名讀。(相信大家一定能讀得非常通順了,誰想讀,指名兩個學生讀)

4、範讀。(你們讀得這麼好,萬老師也想讀一讀了,好嗎?可不能只是豎着耳朵聽,還要仔細聽聽我讀詩時候的節奏和停頓。準備好了嗎?)

5、生自由讀,初悟詩意。(指名讀,誰想模仿老師讀一讀。還有許多想讀的同學,讀給你的同桌聽吧。一邊讀還可以一邊想想,哪裏還不太明白,可以在讀不懂的地方畫一個問號,還可以聯繫課文註釋和插圖來理解詩句意思。開始吧。)

6、生提出疑問。(你有哪裏還不明白的嗎?指兩名生說)

7、不急(沒關係),這些問題我們學着學着,你就能豁然開朗了。詩題是望天門山,詩人到底望見了什麼呢?讀讀詩,和同桌討論一下吧。

8、指名說(引導:天門、楚江、孤帆、日,分別板書)

三、激發想象,感悟詩境

1、請同學們再去讀讀詩句,想象這些畫面。

2、首先,你認爲天門山是怎樣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3、是啊,名爲天門,必爲天之門戶。詩中哪一句寫到這天門山?

4、傳說中這天門原是閉合的,只因一把利劍以不可抵擋之勢將它劈開。再讀讀這句詩,你找到這把利劍了嗎?從哪兩個字裏看出來是楚江把天門山劈開的呢?(引導學生根據註釋理解“楚江”)。“開”?能組一個詞嗎?怎麼開的呢?讀讀這一句吧。

5、是啊,一個“斷”一個“開”就寫出了這奔騰東去、洶涌澎湃的楚江水,一起讀這句!(板書:洶涌)

6、這又是怎樣的水啊?詩中哪一句寫了?又是誰有如此能耐讓洶涌不可擋的楚江“至此回”呢?理解“至此回”。(板書:雄偉)(師:至此回是怎樣的呢?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

7、閉上眼睛,你能看到這幅畫面了嗎?指名答(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是啊,湍急的河水流到這裏受到了山的阻擋。)回答完再讀(碧水東流至此回)。

9、這是險峻如刀砍劍劈的天門山,楚江水洶涌而至,撞擊天門山形成巨大回旋,之後又浩蕩而去。(齊讀1、2句)

10、你們讀出了山的氣勢,水的澎湃!詩中還有哪兒讓你感受到了這樣的氣勢?(無人回答就引導到後兩句詩)

11、這又是怎樣的山呢?僅僅是青是綠嗎?你是從哪個字裏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抓“出”字理解。是靜止的嗎?哪個字可以看出來?)

12、兩岸的青山相對着,本來靜止不動的山,怎麼會有出來的感覺呢?讓我們再來讀讀下一句:“孤帆一片日邊來。”(我們坐車的時候,是不是發現窗外的景物都往後退呢?)你知道爲什麼了嗎?

13、現在我們來看看詩人李白是在哪兒望天門山?你又是從哪個字讀出來的?(“來”)你感受到了什麼?(李白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着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兩岸的青山好像紛紛出來迎接詩人呢!)

14、引讀3、4句。

好一個“出”字啊,讓我們覺得這兩岸的山象在比高矮。讀——

好一個“出”字啊,讓我們知道了詩人的船是由遠及近,這兩岸的山就好像張開手臂在迎接他。讀——

好一個“出”字啊,盡顯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再讀——

四、入情入境,深悟詩情

1、這個時候,你要是坐在這片孤舟上,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指名答)

2、是啊,詩人李白跟你有着同樣的心情。

3、師述:李白第一次離開家鄉,懷着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乘舟順江而東,途經天門山,天門山就像大門一樣敞開,讓他的眼前豁然開朗。於是,他揮筆寫下了這首《望天門山》。

3、山的熱情、水的澎湃,都是因爲詩人那喜悅的心情、寬闊的胸襟和奔放不羈的情思。

4、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條小船慢慢地駛過來了。讓我們和詩人一道坐上這隻小船,望見這樣的山——“天門中斷楚江開”。(齊讀)望見這樣的水——“碧水東流至此回”。(齊讀)小船順流而下,從兩山之間穿過,只見——“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穿過狹窄的河道,看見的又是——“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再拐過一道彎,看見的還是——“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這是因爲——“孤帆一片日邊來”!(齊讀)

五、賞析拓展,總結全詩

李白自稱“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他的一生大半歲月是在隱逸漫遊中度過的,李白漫遊名山大川,寄清風明月,留下許多含而不露,意境深遠的山水詩的名篇。

入蜀中,便有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千古佳句;

出三峽,便有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空谷絕響;

東至齊魯,便有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蒼涼景色;

西遊華山,便有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的雄奇篇章。

引讀:來到安徽當塗天門山,便有了(生讀全詩 )

師:李白的詩還有許許多多,都等着你們去讀呢!

六、指導書寫:(依據時間)

我們讀詩有點詩人的感覺了,寫字能不能像詩人一樣呢?古代的大詩人可是除了能寫一首好詩,還能寫得一手好字啊!我們來看看詩中幾個比較容易出錯的字,一起來寫一寫,好嗎?(“斷”、“孤”、“帆”、“楚”師講解強調 “斷”字的筆順,“孤”字下面一點,“帆”字橫折彎鉤,生在課堂作業本上書寫。)

七、板書

望 天 門 山

李 白

天門 雄偉

楚江 洶涌

孤帆

八、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2

一、預設目標:

1、培養幼兒誦讀古詩的興趣。2、嘗試理解古詩的內容。3、在熟悉練古詩內容的基礎上能有感情地誦讀。4、學習創編古詩的動作。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活動準備:

flash動畫、幻燈片、板書、樂曲《平湖秋月》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新課

以前我們學過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大家還能背出來嗎?齊背《望廬山瀑布》。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李白的《望天門山》這首詩,李白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讚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作者樂觀豪邁的感情。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並感受詩的意境美。

3、教師範讀古詩,請幼兒欣賞古詩的音韻美。

4、古詩欣賞與理解:

(1)天門山,就是安徽當塗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詩題:望天門山。望:就是觀看,欣賞。望天門山:就是欣賞天門山的美麗景色。

(2)古詩大意: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飛速飄來。

(3)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着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一段)衝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着洶涌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衝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爲東西兩山。

(4)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着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

(5)“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6)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它似乎包含着這樣的潛臺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呵,我這乘一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今天終於看見了你。由於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

4.配樂誦讀全詩。(個人讀、評價讀、小組比賽讀)

5.背誦詩句。(男女生比賽讀、背)

6、找一找古詩中認識的字,用不同顏色的圖形標註出來。手指點讀教材中的古詩《望天門山》。

7、遊戲“迴音壁”,隨師有韻味地誦讀古詩。

8、觀看flash、集體跟讀。請幼兒邊觀看古詩課件,邊跟讀。

9、一首詩就是一首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就是一幅畫,那畫裏都畫了些什麼呢?再去讀讀、找找、劃劃。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10、教師鼓勵幼兒自編動作幫助記憶。

四、活動延伸:

瞭解了古詩的內容,回家和父母結合古詩內容畫一幅圖畫。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結合圖畫和註釋瞭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想象《望天門山》描述的畫面。

過程與方法:

以讀爲主,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詩意和詩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和作者樂觀豪邁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瞭解詩文大意,體會詩中的意境。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

二、初讀詩文,掃清學習障礙

1、自由讀詩文。

要求:讀準字音,不錯字。

2、指名朗讀。

3、師生共同評議。

3、自由讀詩文,把不懂的地方劃下來。

4、學生質疑。

(天門山:今安徽省東梁山和西梁山的總稱。

楚江:古代長江中下游地屬楚國,因此流經這裏的長江爲楚江。

5、對學生不理解的字詞及時解決,不理解的詩句板書在黑板上。

三、自主探究,深入體會

1、小組交流。

藉助註釋,學生小組討論,嘗試弄懂詩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兩岸清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聯繫學生遊三峽來進行體會。同時體會課題中的“望”)

3、教師小結。

4、自由朗讀詩文

要求:把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讀出來。

5、指名朗讀

教師及時指導朗讀。

四、背誦詩文。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2.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3.讀懂詩句意思,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

詩歌美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讀懂詩句意思,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我也非常喜歡,因爲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自古以來,優美詩作就浩如煙海。據我瞭解,同學們已經背誦了不少的古詩了,誰願意把你最喜歡的一首詩背給老師聽一聽?(3、4名同學,及時評價)

同學們背的詩真不少,看來都非常善於積累。

二、瞭解詩人及寫作背景、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詩,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板書:李白)對於李白,同學們並不陌生,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李白呢?(指名說)

現在,我們就來學習-----《望天門山》(齊讀)

三、初讀古詩

1.自讀

大家喜歡這首詩嗎?那就趕快自己讀一讀吧,注意讀準字音,待會兒老師檢查,看誰讀得好。

2.檢查讀

剛纔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誰願意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大家注意聽他字音讀準了沒有。

大家覺得他讀得怎麼樣?指名點評

誰還想讀給大家聽?師點評

四、小組合作學習

爲了把古詩讀得更好,老師建議大家再來讀古詩。合作理解詩意,再來讀古詩,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出色。(個人自學開始)

現在,小組交流一下你的學習收穫。

五、交流、品讀

同學們交流的非常認真,下面我們就談一談,你從這首詩中體會到了什麼樣的美景呢?

1.天門山

你們知道天門山在哪裏嗎?爲什麼叫天門山呢?

(出示天門山圖片)

你們看,這就是天門山,你們覺得天門山怎麼樣?

雄偉險峻的東、西梁山分別矗立在長江兩岸,兩山隔江相對,猶如天然的江上巨門,浩瀚的長江水從中間擠開一條通道,奔騰前行。

2.學習前兩句詩

此時,作者李白看到了這壯觀的景象,不由得吟出了前兩句詩。

(1)誰來讀一讀前兩句?

(2)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真是山水相依,你衝我擋。

(3)從這兩句我們可以體會出江水怎麼樣?

(洶涌的江水錄像)

你們看,洶涌的江水正奔流而下,多有氣勢啊!

(4)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

指名讀,生點評優點或缺點

(5)學生練習,再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3.學習後兩句

(1)讀到這裏,我不由得要問:這麼壯美的景色,詩人是在什麼地方看到的呢?你怎麼知道的?

詩人是在船上看到的:兩岸青山------相對出

(2)“相對出“什麼意思?青山爲什麼能出來呢?

(船隨着激流前行,詩人望着人前方迎面的天門山撲入眼簾,又向後移去,好像是出來迎接自己一樣。感覺不是船在動,而是青山在逐漸靠近自己。)

(3)生活中你有這種感受嗎?(行駛的'車輛)

詩人用詞多麼精妙啊,一個“出”字把山給寫活了。

(4)這青山彷彿是要出來迎接自己一樣,詩人的心情怎樣呢?

(高興、激動、自豪)

那你就是李白,請你讀出詩人的這種心情。指名讀

(5)李白在高大的天門山面前,絲毫沒有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雖從遙遠的天邊來,卻有這青山專程相迎,這又是多麼豪邁呀!

讓我們齊讀後兩句。

結:

詩中這麼幾個字,我們卻品味欣賞了這麼久,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詩歌中藏着的美,並從內心產生一種震撼,一種敬畏,這就是詩的魅力。

4.再讀悟情

(1)請同學們帶着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再把詩讀一讀,看看詩中都描繪了哪些色彩鮮明的景物?(板書:青山碧水白帆紅日)

同學們都有一雙慧眼,你們看,青的山、綠的水、白白的帆、紅紅的太陽,構成了一幅多麼精美的圖畫呀!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2)同學們,詩歌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不僅在於寫景如畫,更在於借景抒情,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呢?

(板書: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3)請同學們帶着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滿腔的愛一起朗誦。

評價:非常有感情,體現出了長江流經天門上時的壯觀景象。

五、欣賞錄像

1.下面就讓我們走近長江,去領略一下它的風采。

(播放《再說長江》的片段)

解說: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在這個世界上已經生活了千千萬萬個春秋了,可她還是這樣年輕,這樣清秀,充滿着青春的活力。

你們看,這兩岸陡壁聳立,直插雲天,浩瀚的長江水只好緊束腰身,使出渾身力氣,從兩山之間擠出一條彎彎的水路,奔騰洶涌,勇往直前。她是那麼百折不撓,銳不可當。有人說長江像一幅展不盡的山水畫;也有人說長江是一條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長廊;依我看,長江倒更像一部輝煌的交響樂!你們聽,由江流組成的主旋律多麼高亢、多麼雄壯!

2.我聽到了同學們的驚歎,說說你有什麼感受?

3.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看到這驚心動魄的江山勝景,我和你們的感受一樣,難怪當年的李白看到後詩興大發,寫下這如此不同凡響的《望天門山》,連清代的乾隆皇帝都稱讚這首詩:“詞調高華,言盡意不盡。”

六、背誦

1.同學們,這麼好的一首詩,你們想不想背下來?試試看

誰願意上前面背給大家聽?(配樂)

2.你們都能背下來嗎?

請同學們站起來,面向聽課的老師,讓我們用激情的朗誦把詩中的情傳送給在座的每一位老師。

同學們朗誦的非常精彩,讓我感受到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七、總結拓展

李白一生熱愛大自然,遊歷了許多名山大川,因此,也寫下了大量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你們想一想,我們曾學過李白的哪一首詩也是抒發了這種感情?(《望廬山瀑布》)同學們記得可真清楚。

這首詩通過描繪廬山瀑布的壯美景象,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江山真是美如畫,歷代詩人都爲之陶醉,並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像這種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不僅李白寫過,其他詩人也有很多,請你們回去後繼續蒐集背誦,我們開一個“讚美祖國誦詩會”!

板書:

望天門山

青山碧水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白帆紅日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理解《望天門山》這首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3、通過詩中描繪的情景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古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通過想象、感受“斷、開、回、出”這幾個動詞的意思。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背誦課文查閱資料瞭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釋題:

天門山:在今安徽和縣與當塗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

二、範讀詩歌

三、自讀詩歌,提出疑問。

四、試講詩歌大意

1.同座對講。

2.指名試講。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飛速飄來。

五、指導朗讀

這首詩熱情讚頌了祖國山河的壯麗,氣勢十分雄偉。從中充分展現了詩人自己那開闊的胸襟和熱情豪放的性格。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六、動手做

根據這首詩的詩意,參考書上的插圖,請你用彩筆畫一幅圖。圖上要有青山、江水、孤帆、太陽。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感情朗讀古詩,能背誦並默寫古詩。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語,想像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對祖國山川景色的讚美之情。

教學準備:收集李白的資料,側重於寫景方面的。

vcd課件:

教學方法:讀讀畫畫,讀讀講講。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古詩作爲我國悠久文化中的寶貴遺產,深受同學們的喜愛。最近,你又背誦了哪些古詩?背給大家聽。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古詩《望天門山》,大家說可以怎樣來學習?教師引導歸納學法:

(1)說作者

(2)讀詩文

(3)講詩意

(4)畫風景

(5)評意境

(6)背課文

(7)賞類文

二、學習古詩《望天門山》

1、說一說作者:李白。學生根據收集到的資料,談自己對李白的瞭解。師相機補充:

李白,唐代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現存詩約700餘首,與杜甫齊名,人稱“李杜”,其詩作對當時及後世影響大。這首詩是作者遇赦返鄉途經天門山時,看見長江流經天門山附近一段的雄奇壯麗的景色後寫下的一首詩。

2、讀一讀。

①師範讀;②自己讀、小組合作讀,利用字典,課後註釋和文中插圖自學古詩,讀通,試着說意思。③抓住重點詞語讀。(斷、開、回、出)④集體讀。(注意音調和詩的平仄)。

3、說一說

(1)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a、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結合畫面說)

b、師相機提問補充:

“天門”指天門山,天門山怎麼了?從中間斷開了, 一個“斷”字,讓人覺得奇,爲什麼斷了?是楚江水沖斷了,能把山沖斷的江水,是怎樣的浩大和洶涌?楚江水使天門山從中間斷開,衝開了(板書:出)一條順暢的通道,可以想象出天門山地勢的險要。

“碧水”指楚江水,“碧”寫出了江水的'顏色,“東流”,向東流去。“至此回”,原文說是“直北迴”,回的意思是到這裏拐彎,(板書:回),楚江在這裏因山勢而轉,形成迴旋北流的氣勢。從前兩行詩,我們可想象出山之險,水之大。(感情讀一讀)。

“青”,綠色,寫出了山的顏色,青山隔江對峙,相對而出,(板書:出)“出”,冒出來,體現了山之高。“孤帆”,孤是單一的意思,孤帆是江裏只有一隻小船。由於山勢險要,江水奔流氣勢非凡,帆船在長江裏顯得很小。由於作者是遠望,所以感覺到小舟彷彿來自水天相接的地方,彷彿來自太陽升起的地方。(板書:來)作者赦免返鄉,坐船順流而下,感覺兩岸青山相對而來。這也是作者行船的感受。給人以遼闊、浩瀚之感。

c、看板書的四個動詞,把全詩的意思連起來講一講。

d、同桌互相講一講。

4、畫一畫。

學生在準備好的畫紙上畫一畫,指名到臺上說一說畫了些什麼,爲什麼要這樣畫。

5、評一評

(1)李白的這首詩,寫得很優美,特別是動詞的運用,如“斷”“開”“回”“出”,生動形象,給全詩帶來活力。(運用動詞帶活力)

(2)李白把天門山這麼美麗的畫展現在大家眼前,從色彩上看,楚江水(碧)綠,天門山(青)綠,日(紅),色彩明麗。畫中的山是靜態的、水、孤帆是動態的,行船的感受中,山也動起來了“出”,組成了一幅有動有靜的畫,景物色彩明麗,動靜結合。

(3)短短的四行,描繪了長江流經天門山附近一段的景色,真可謂是雄奇,壯麗的景色,還寫了作者的感受。真可謂是詩中有畫,畫即爲詩。

6、背一背

齊讀古詩,體會詩的意境美,音韻美,思想美,這首詩讚揚了祖國的山川之美,表達了作者樂觀、豪邁的情懷。指名讀,分組讀,背古詩。

7、賞一賞

欣賞大家收集整理李白的其它的描寫景物的詩。

(課件出示)師生誦讀

三、課堂小結

四、作業。用語言描寫《望天門山》,寫成一段話,完成圖畫填色。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7

學習目標:

一、智能目標:理解詞義句意,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情感目標: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三、技能目標:

1、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認識的詩人。

2、簡介作者李白(著名詩人),導入新課(課件出示古詩)。

二、明確目標,嘗試學習。

1、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考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並發現疑難。

2、展開想像與聯想,會把文字信息轉化爲畫面,初步進入意境,並試着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三、引導學生逐詞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

“扶”學生學習第一句,初步掌握學習方法。

1、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斷、開、回、出、來”這幾個難懂詞的意思。

2、指導學生串講句意:天門山被長江撞斷,浩浩蕩蕩向東流去。

3、教師指導學生想象——"天門中斷楚江開"寫出了浩蕩東流的長江衝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着洶涌的江流。由於長江怒濤的衝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爲東西兩山。在作者筆下,長江彷彿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衝破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

4,總結學習方法:“ 先解字詞,再串句意。”

“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1、指導學生看教學圖,啓發想象,訓練“ 回”這個教學難點。

2、讓學生試着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指導學生開拓想象——“ 碧水東流至此回”

“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

1、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後彙報。

2、教師瞭解反饋,及時糾正。

3、再一次提示學生展開聯想——“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會寫“斷、楚、孤、帆”四個字。

2.能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古詩。

4.能正確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2.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田字格貼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賞圖片,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大家看——(課件播放天門山圖片)

2.師:大家知道這是哪裏嗎?這就是位於安徽和縣與當塗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戶,所以又被叫做天門山,誰來說說自己看了這些圖片之後有什麼感受?

3.師抽答。

4.大家都說了自己看了天門山的圖片之後的感受,很多年前,詩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門山,看到了這樣的美景,很有感觸,於是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

5.下面請大家齊讀課題——第二十一課,古詩兩首《望天門山》(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導生字的讀音。

3.班齊讀,分小組讀,指明反饋讀。

4.教師出示節奏劃分,知道學生讀出節奏及古詩的韻律。(課件出示)

三、逐句品讀,理解詩意

1.再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標示出不理解的字、詞。(教師將詩句寫在黑板上)

2.指名反饋:哪些字、詞無法理解?(天門:天門山。中斷:從中間割斷。至此回:到這裏迴旋。出:聳出來。孤帆:單獨一隻船。帆:船上的風帆,指代船。)

3.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圖文結合,理解古詩的意思。(先抽同學逐句解釋,再指導全詩一起說一說。)

(詩文解釋:浩蕩東流的長江衝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碧綠的江水到這裏突然轉了個彎,向北流去。兩岸的情商相互對峙,一隻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四、再現畫面,體會意境

1.教師示範閱讀,學生閉目想象。

2.指名反饋: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一句詩,一幅畫)

3.感悟動詞“斷、開、流、回”的'氣勢磅礴。

4.指導學生讀出雄偉磅礴的氣勢。

5.教師:同學們,這首古詩,緊扣一個“望”字,通過對天門山兩岸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祖國山河的壯麗雄偉,體現出詩人借景抒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板書“雄偉秀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6.配樂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五、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1.指導書寫“斷、楚”

2.教師總結:麗日照着江水,一葉輕舟在江上揚帆而行,駛過臨江兩岸的青山翠峯,這是一幅十分愜意和美好的圖景。李白藉助這些雄麗的景色,表達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以及自己豁達、寬闊的胸襟。

3.背誦並默寫古詩

4.爲生字“斷、楚、孤、帆”組詞

板書設計:

天門中斷—楚江開

氣勢磅礴

碧水東流—至此回雄偉秀麗

望天門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青山——相對出

山水相映

孤帆——日邊來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9

教材分析:

《望天門山》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七言絕句詩寫長江下游的名勝天門山,展現了天門山的雄偉氣勢。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的情感。

教學目標:

一、讀懂詞句的意思,理解詩的內容,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三、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重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山河的感情。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蒐集背誦李白的古詩及詩人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李白的詩。

2.播放多媒體資源課件中的李白像,指名簡介李白。

3.師:李白寫詩比較喜歡用誇張,比喻的`手法,想像非常大膽,豐富,語言非常優美,李白一生遊歷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寫了許多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歌。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望天門山》。

二、初讀感知,畫出不理解的詩詞,瞭解詩意。

1.課件出示“望天門山”的圖,讓學生感知。

2.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交流。

4.讀中自悟詩意。

三、品讀全詩,感悟詩情。

1.指名個別讀,小組誦讀。

2.指導讀

3.配音讀

四、背誦默寫古詩,拓展積累。

1、 配樂背誦

2、 默寫古詩

3、 課件出示李白描寫河山的詩

結束語:今天我們跟隨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腳步遊覽了雄偉壯麗的天門山,賞析了這首古詩,並且學習了學習古詩的幾個步驟,希望同學們以後多讀這樣的好詩詞,讓我們更多瞭解感受祖國燦爛的文化。

板書設計

山險水涌 望天門山 愛國 帆來日出

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理解《望天門山》這首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3、通過詩中描繪的情景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古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通過想象、感受“斷、開、回、出”這幾個動詞的意思。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瞭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釋題:

天門山:在今安徽和縣與當塗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

二、範讀詩歌

三、自讀詩歌,提出疑問。

四、試講詩歌大意

1.同座對講。

2.指名試講。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

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

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飛速飄來。

五、指導朗讀

這首詩熱情讚頌了祖國山河的壯麗,氣勢十分雄偉。從中充分展現了詩人自己那開闊的胸襟和熱情豪放的性格。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六、動手做

根據這首詩的詩意,參考書上的插圖,請你用彩筆畫一幅圖。圖上要有青山、江水、孤帆、太陽。